思想者说:王小波、李银河双人集-父子签约与文化震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最近,传媒中关于一对父子签订互不抚养合约的事件的报道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就在儿子18周岁生日那一天,父亲按照合约将儿子赶出家门,代价是儿子将来也不必抚养老子。据说,儿子一开始由于谋生艰难,更由于看到别人家跟自己一般大的孩子还都住在父母家里,特别不能接受自己的处境,好几年不理睬父亲。经过生活的磨难,站稳了脚跟之后,儿子若有所悟,表示理解父亲让自己独立的深意。但是,许多人在内心深处还是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父子关系,而且对这个事件有一种莫名的伤害感和反感。

    这个事件和人们对它的热烈反应是文化差异的典型事例:在西方文化中,儿女在18岁时成为独立的成年人,父母对其不再负有抚养的责任,是那里人们的普遍行为规范,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美国,绝对不会引起它在中国这样的关注和争议。相应的,儿女不抚养老人,老人靠自己独立的生活来源养老或社会养老在西方社会中也是普遍的实践,没有人会像中国人这样认为养老院里的老人是可怜的。对儿子不养老子也没有西方人会像中国人这样痛苦、伤心,感到难以承受。

    费孝通曾将东西方文化中的代际关系概括为反哺关系与接力关系。在中国,儿时父母抚养子女是一种恩情,子女要用为父母养老来回报,因此叫反哺关系;在西方,儿时父母抚养子女是一种义务(谁让你把他生下来的?你可以选择不生)子女也没有为父母养老的责任,只是一代一代往下抚养,所以叫接力关系。在美国,到了18岁,儿子如果需要父母接济上大学,那钱算是借的,将来是要还的,对于这样的“无情”,没有美国父亲会像中国父亲那么痛苦自责,也没有美国儿子会像中国儿子那么觉得委屈。

    对于一种习俗,人们常常是身在其中而不自觉的,绝不会想到可以不是这样的。直到另一种习俗展现,作为对比,才令人感到震惊。这种情况社会学叫“文化震撼”。父子签约事件在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就是一种“文化震撼”。

    由于是习俗,人们常常只是照做如仪,并不知道其中原因,也并不深究。其实,中国的反哺模式应当说是农业社会的遗俗。在农业社会中,人们除了日常的吃穿住用,很少有其他手段积攒养老的资金,因此在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只能靠儿子来养老;在现代工业和都市社会则不同,每个人在年轻时都为自己挣下了养老的资金,因此不必靠子女来养老。在这种社会现实的“硬件”之上,就形成了一套文化、思维、观念甚至是感觉的“软件”。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对儿子不养老子才会觉得“伤心”,而美国人却安之若素。

    文化这个东西最不能评价孰优孰劣。我们无法说西方的接力模式先进,中国的反哺模式落后;反之,也不能说儿子孝顺养老就是好的,父子各自养老就是坏的。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利弊。西方的亲子关系自由独立,坚硬如石;中国的亲子关系关爱眷恋,柔情似水。西方人强调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中国人沉醉于相互的牺牲奉献,利他利家。西方人体验到遗世独立的悲怆,中国人经历着相互依恋的温馨。

    然而,文化也不是永恒凝固的,它会随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改变模样。比如,在当代中国的城市生活中,许多老年人巳经有了自己独立的养老来源,可以不靠子女为自己养老,“硬件”巳经变了,“软件”的变化还会远吗?父子签约的事件在今天还能给我们带来“文化震撼”,再过几十年也许就变得稀松平常,成了大多数人的行为和伦理规范也说不定。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