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人:重口味心理咨询实录-一半是孩子,一半是成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决定现在,才有将来

    白夜流火的问题是,他不想生孩子,这个想法已经在我心里盘旋了2、3年了,但他无法跟任何人讲。

    他不想生孩子。不想和自己的太太生孩子。

    白夜流火已经33岁了,不是他不想要孩子,也不是他不喜欢孩子,他只是不愿意和自己的太太一起生孩子。他知道自己这样的心理不正常,这正是他的疑惑。

    说来话长。当年白夜认识自己的太太时,27岁,她比白夜大半岁。那几年白夜恋爱一直不顺。白夜老家那地方比较传统,27岁就不算小了,白夜的两个弟弟都结了婚,同龄同辈的大多都有孩子了,父母整天唠叨,逢年过节白夜都怕回家,觉得抬不起头,压力真有山大。

    和她是相亲认识的。她父亲做生意,家境很好,她是独女,公务员,自己单独住一个两居室。很快她就带白夜回家见父母,而且第一个月就很主动地和白夜在一起了,白夜也就搬出了单位宿舍,之后两年都是住在她的住处。当然,白夜从来没图过她家的钱,后来他们也自己买了房子。

    总之,开头感觉还好,也没什么矛盾,正常过日子。

    半年后,对方就开始跟白夜提结婚,白夜一直应着,心里其实并不情愿,到最后她父母出面问白夜,他们就领了证。领证之后,又拖了一年,才正式办酒。白夜想,之所以同意结婚也是觉得愧对她,这么久和她在一起,耽误了人家的青春,最后毫无理由地分手,他也做不出这么决绝的事。

    早先和她结婚时,白夜曾经以为自己爱她,现在这几年,白夜越来越清醒,他对她也许有亲情,但在爱情上总缺点什么。她没有让白夜觉得特别欣赏,眼前一亮的地方,也从来没有打动白夜的地方,说俗点,就是火花,激情,动心,来电。

    正因为白夜不爱,所以无法想像和自己的太太生孩子,他怀疑自己不会喜欢这个孩子。如果生了孩子就要负责任,假如白夜不喜欢孩子,和她的感情又始终这样,对孩子肯定不好。但白夜又觉得,自己想要爱情,希望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不是太理想化,太不切实际了。

    白夜的太太和家人都很想要孩子,白夜的父母倒还好,大概是因为白夜的两个弟弟都生了男孩。

    一个女人想要孩子完全可以理解,真实想法白夜又说不出口,只能说自己想做丁克。

    结果就是,三年来,两个人为生孩子的事一直僵持着,现在矛盾越来越激烈,她父母亲友也都加入进来……中国家庭,不说也能想像得到。

    压力大,但白夜内心的想法反而更强烈了,他心里清楚,不会和她生孩子。为此,他也尽量避免和她过夫妻生活,如果有了孩子,事情只会更复杂。但他绝对没有出轨一类的行为。唯一幸运的,去年他工作调派去相临的城市,一个月只回家两次。这种事别人躲着,对白夜却是好消息,感觉解放了,很轻松。

    其实白夜的太太还是很通情达理的,白夜也不觉得她随便(虽然她很快就和白夜在一起),她工作为人都不错,相貌也有个7、80分,但白夜并不爱她。白夜有时候听同事朋友说到自己的老婆,白夜却从来没有开口提她的想法,甚至觉得自己还像没结婚一样。

    白夜常常想,如果不是孩子问题,他们之间没有大的矛盾,能一直平静地过下去。但孩子是白夜过不去的关。

    今年白夜说过离婚,太太不愿意。白夜不爱她,不等于不关心她,也在担心继续下去,有一天还是会离婚,那时她年龄更大了想生孩子也难了,自己不是拖累了她吗。但她一个女人,这个年龄再婚也不容易,不知还能不能碰上合适的人。

    反过来,白夜也犹豫,假如离开她,自己能不能找到爱情,会遇到什么样的女人,也许还不如她,这也是白夜一直困扰,难下决心的原因。

    昨天白夜编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想发给太太,内容比较含糊,主要是说不想耽误她,最后一句是“我真心希望你能幸福”。但最后白夜还是犹豫了,没有发。白夜始终无法做出决定。

    不想生孩子的白夜,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丁克一族,实情是不想和现任妻子一起生——他觉得自己不爱她,不想和她生孩子,而且孩子应当是爱情的结晶,生出孩子要负责,无爱的家庭对孩子却难尽责——因此,他打定主意不和她生,如果不生也能平静地过下去,可是事与愿违,她要孩子——情况复杂了,中国式的家庭内战让人不得不面对,她的年龄也无法无视,白夜不愿耽误她,想下决心离开——可他不知道,未来自己能找到爱情么,找到的,会不会还不如她,毕竟她并不差。

    我负责任地说:绝大多数人都会出于天然的亲情,疼爱自己的孩子,这和是否爱自己的配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不和谐的家庭对孩子的人格成长,人生走向确实有弊无利。爱孩子的父母,少爱的家,这两者间的矛盾,反而更虐心。

    孩子是爱情的果实么?这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客观来看,孩子是种族繁衍的结果。另一方面,爱情也只是婚姻动机之一,很多婚姻并不,或不主要建立在爱情之上,比如白夜的婚姻。因此,事无完美,不以个人意志转移,说白夜理想化,不如说白夜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白夜疑惑自己的念头是否正常——不愿生孩子,或不愿和自己的妻子生孩子,并无对错,这是他的权利,是自由意志,只有他有资格动摇和修改。

    综上所述,白夜完全可以继续坚持不生孩子,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但,这个结论还显得单薄。

    孩子生与不生,白夜已经打定注意,和她是否继续,她还犹犹豫豫。

    先来追根溯源,回到事情的起点。

    白夜“和她结婚时曾经以为自己爱她”,其实不然。和她结识前,白夜恋爱不顺,年纪不小,父母着急,压力很大——她的出现解决了白夜的问题。她条件不错,和白夜发展迅速,并稳定下来,白夜自然乐享其成。不过,这不是无偿的,成本迟早要付,那就是承诺,是婚姻。

    从同居到领证到办酒,三年里有两年半她在催,白夜在推。换我是她,此情此景,会细思量,慢斟酌——然而我又明白,越是得不到,人就越想要。

    其实,如此不情愿和被动已经说明,当初你就不爱她。结婚如你所说,是不想“愧对”她,道德感之下,是真心与颜面的博弈。

    有时,道德与伪善只一线之隔,但我无意谴责,你用你的人生做了抵押。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相爱互信合作互谅,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为少了上述滋养,犹如杂草丛生的荒地,不知会长出什么品种。

    婚姻是两个人的,绑在一根绳上,你们的胜算都不高。

    如果是一对有感情基础的夫妻,我会建议调整认知,继续尝试。很可惜,起初不爱她的你,也没能在后来的婚姻过程中找到“火花”。和同事相比,你从未自然而然说起自己的妻子,反而感觉自己还像单身,对调去外地,却发自内心地“解放了”。

    “如果不是孩子问题,我们之间没有大的矛盾,能一直平静地过下去”,你这么想,我可不乐观。孩子,几乎一定会出现在前方的某个站点;孩子,只是你们婚姻隐患的秋后算账。她要孩子,不仅因为想做母亲,还因为想验证爱情,想稳固生活,想做个被爱的女人。

    而你,给不了。

    她的年龄不小了,女性过了35岁,受孕几率下降75%。不能爱她,也不能让她做妈妈,你就别再耽搁她。她未来好与不好是未知,我们已知的是,你无法让她好。

    过去没能担当,现在,命运又给了你机会。与其再次愧对,不如勇敢面对。趁一切还不太迟。

    一直受制于面子责任道义这些又沉又虚的玩意,如今也该跟随自己的真心了。

    真心里,尚有杂念。“离开她,我能不能找到爱情,会遇到什么样的女人,也许还不如她……”,想法不怪你有,人总是在利弊中权衡。但以上种种,事到如今,你不觉得这是自私,是贪心么。

    一如你婚姻的开端,现实功利的,一路走来,得不偿失。要得太多,什么都得不到。

    “我真心希望你能幸福”,话是漂亮,全在你的立场,不愿放手的她如何领受。

    “决定现在,才有将来”。我会这样写。

    后来白夜流火告诉我,“现在我觉得自己放开了,不再纠结,确实,决定现在,才有将来。对于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不可能预知,更不可能控制,但现在我可以。我不会再拖下去,不管前面有什么,我都会面对。做男人要有担当。”

    第二节 原生家庭的痛,再生家庭的伤

    麦穗来找我的时候,跟我讲了很长的一个故事。

    先将故事的原貌呈现如下:

    在我5岁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原因是父亲有外遇。我最初的印象中父亲还是很疼爱我的,好像什么都买给我,但离婚后不久他和那个女人组成家庭,又生了一个孩子。此后20多年我再也没见过他。

    妈妈生性要强,一直独身,就这么一个人把我带大。她很疼爱我,但她有时会一边在我面前流泪,一边说父亲多么狠男人多么坏,那时候我还很小,对她的话似懂非懂。等我上到中学她才不再说这些话,那时我也渐渐懂事,有自己的想法了,心里很烦她的论调,既觉得她可怜,又觉得反感。

    我的成绩一向很好,但高三我和同班一个男生偷偷恋爱,最后高考考得并不理想,上了一个二本,自己也很失望。大学生活我过得浑浑噩噩,简直可以用堕落来形容,我不断恋爱,似乎想要麻醉自己。妈妈那时已经管不了我,她也曾经去找过父亲,想让他和我谈一谈,但被父亲拒绝了。毕业以后,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我才忽然醒悟,回到了现实,至此收敛了自己。

    我现在的同事们不会相信我曾经那么不羁,反过来,我的大学同学大概也不会相信我如今会中规中矩。

    在朋友聚会上,我遇到了岸,后来他成为了我的先生。他是个稳重内敛的人,让人很有安全感,初见他我就很有好感,当他提出约会,我没有拒绝。但我们真正确定关系,是在一次交谈之后。有一次岸向我说起他父亲在他年幼时抛弃了家庭,和我一样他也是妈妈一手拉扯大的,看得出他很受伤。相同的经历就此拉近了我们,我们彼此很有默契地不去触动对方的伤心处,又加倍对对方温柔体贴,不到一年我们就结婚了。

    婚后的生活比我想像得更顺利平稳,我们双方的妈妈都很满意。然而结婚不久,两个老人就开始催促着我们要孩子,还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方法。

    但我一想到孩子就感到恐惧,这是种说不清的,深深的恐惧,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继续幸福下去,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能保证这个小生命的幸福。

    有一次我和他谈起,他竟然也有这样的感受。

    不生孩子不可能,生孩子又无法面对,无法承担。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或者我们不可能做好准备,我不知道是哪一种……

    麦穗的故事讲完了,在我这么多年的咨询中,安全感严重缺失的咨询者之多,几乎可以用“俯拾皆是”这个不恰当的成语来形容。

    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种,或者他们在幼年时曾经受到父母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或者他们生长在不和谐的家庭,双亲有失败的婚姻。原生家庭婚姻不幸,父母处理不当,势必遗祸子女,致使子女内心缺乏安全感,在青少年时期容易发生早恋、反叛,成年后则难以与异性建立稳定、互信、安全的关系。

    做这一行久了,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算命的,对方还没有具体表述,我已经暗暗打了一卦,只等应验。

    这一卦,在麦穗的经历中也灵验了。

    麦穗目前的婚姻,看似两情相悦,实为同病相怜,相互取暖。这么做如果有效,麦穗早已和岸快乐地生活下去,随时等候小生命到来。

    “彼此很有默契地不去触动对方的伤心处”实质上是在回避,回避对方的伤心处,更是回避自我,回避早年遭受的,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这创伤生根在过去,却不知不觉地在如今的“幸福生活”中破土、发芽、生长、盘踞。

    逃避绝非解决之道,不然何须再逃。要消弭伤害,先得直面伤害。

    说到这里,我们要了解两个概念:“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前者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父母的家庭),后者指自己组建的家庭(子女的家庭)。我们总是先后生活在这两个家庭中,故而二者的关联尤为重要。前者的气氛,传统习惯,互动模式,角色定位,学效对象等等,都会如影随形,进入后者,影响我们在婚姻家庭中的表现。

    我们往往身负未解的结,往事未往,留待“秋后算账”。

    这么看,不是鼓励将问题归咎于原生家庭,而是鼓励当事人去正视它。

    有时我们会发现,上一代的问题犹如“遗传”在下一代重演,甚至有人称其为“诅咒”,这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的遗留问题。伤痛未必重演,但会不自觉地被继承。若以此理论来解读麦穗,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择偶满足了麦穗原生家庭中未了的情感需求——“他是个稳重内敛的人,让人很有安全感”;

    2.母亲对个人婚姻形成的价值观影响了麦穗的价值取向(定义现实框)——“我不知道我们是否能继续幸福下去”;

    3.虽然母亲独立完成对麦穗的抚养,麦穗的想法态度却刻意相反,矫枉过正(倒转框)——“一想到孩子就感到恐惧”,“生孩子无法面对,无法承担”。

    要解决困境,除了检视原生家庭的影响,还要学习摆脱它。

    母亲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我们最亲近的人。麦穗和岸要先寻求母亲的帮助,与她一起分享,请她一同分担。二人需要与各自的母亲进行一次坦率的深谈,告诉母亲自己的恐惧与担忧,取得理解与支持,与母亲一同回忆父亲,一同回顾过去,询问母亲对自己的婚姻的看法,对独自抚养子女的体会。

    不论麦穗和岸原来怎样看待妈妈,怎样以为妈妈(在没有得到验证前,常常只是我们自己想当然的解读),这番交谈后,可能都会听到全然不同的见解和思路——其中必定蕴藏着什么,痛苦和失望,信心和力量,谁知道呢。

    接下来,轮到麦穗和岸交谈。这次别再回避了,那些隔靴搔痒的安慰,其实只会把彼此变成弱者,变成逃兵,对伤害无能为力。分享彼此所有或好或坏的记忆,或深或浅的悲伤,真正做一回对方的知己。然后,相互抚慰,相互鼓励,这样的两个人才有可能并肩前行,追寻幸福。

    第三项功课还是麦穗和岸一起:拿出纸和笔,分别写下两张清单:“有孩子的利”、“有孩子的弊”。把能考虑到的都包含进去,之后逐一自问,那些美好的部分自己有所期待么,那些最坏的可能性自己敢于承担么。如果大多数答案是肯定的,恭喜,二人可以把这两张清单贴在冰箱门上了。

    生命需要冒险精神,何况成为父母是人之常情,此行的风险没那么高。

    人生无法排练,时间不可逆转,命运充满无穷未知,未知意味无限可能。有什么理由说父母就等于你,过去就等于未来。

    麦穗,孕育着丰收,多好听的名字。

    第三节 做个“难不倒”的妈妈

    也许当了妈妈就注定了开始烦恼,只不过不同的孩子是不同的问题。

    84年出生的荼蘼一枝的苦恼呢,是孩子不会说话。

    儿子逗逗现在两周岁零五个月了,周围这么大的孩子都在牙牙学语,几乎都会说不少简单的词,有些甚至能说整句子了,但逗逗却只会说很少几个词。有一次荼蘼真的给他计算过,好像就十多个常用的词,比如爸爸、妈妈、车车什么的,而且发音不怎么清楚。他也不喜欢开口,跟他对话,他好像都明白,就是不说。

    每次带逗逗出门,遇到年龄相仿的孩子,看他们自然、大方、流利地讲话,荼蘼就觉得既难过又丢脸,只得跟别人解释一番,好像哪里不如人似的。常常有人安慰荼蘼说“贵人语迟”。但也会碰到说话太直,甚至难听的,上次带逗逗在公园玩,有个老太婆在旁边看了他半天,居然跟同来的人议论说,这孩子是不是小哑巴。声音说得很大,荼蘼听了眼泪都快下来了。

    表面上荼蘼显得满不在乎,其实一直为这事心烦,发愁。有一阵荼蘼觉得他是不是以后都不会说话了,先生总说荼蘼瞎想,荼蘼也看得出逗逗不笨,反应挺灵的,心里知道,就是不会说。荼蘼还给他检查过听力,也没有问题。

    有个同事说,孩子不会说是因为荼蘼家里的口音太杂。爷爷奶奶是高邮口音,钟点工阿姨是安徽口音,先生和荼蘼一会儿扬州话一会儿普通话,可能是有些影响。荼蘼两口子早出晚归,在家的时间短,孩子基本都和老年人在一起,他们也不大会跟孩子交流,只晓得吃饱穿暖。抛开这些因素不谈,逗逗说话确实晚,快两岁了都不会说,直到一个月多前才真正开口。他第一次比较清楚的说的是“爸爸”,荼蘼两口子激动了好久。

    荼蘼看了不少育儿书,试过一些办法教他说话,效果却不明显。荼蘼一直用鼓励的方式,尽量注意不跟他发火,但急了也会抱怨会唉声叹气,孩子也很难过,好像知道自己惹妈妈不开心了,回头荼蘼又心疼他。

    荼蘼来找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在心里承认,虽然身为职业心理咨询师,在有孩子之前,我很少关心婴幼儿心理,那更像是些实用的结论。等我生了林恳,才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得不时找本书,对照小家伙研究一番,有时取经,有时求证,有时检验。那些理论果然闪着智慧的光芒,都是实践出真知。

    我还得承认,我跟荼蘼一样都是个会烦神的妈妈,如荼蘼所说,当了妈妈免不了各种担忧。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长大,问题花样百出,难以招架,怎么处理我们的担忧呢?办法之一是遵循“科学观”:了解孩子相应阶段的心理与发展规律。

    下面,先列出一些有关婴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心理学知识,方便对照孩子的表现。

    一、语言爆发期、命名爆炸期

    一岁到两岁称为“语言爆发期”,一岁半到两岁为“命名爆发期”。婴儿向幼儿过渡,开始渴望知道各种事物的名称,不断习得词汇,特别是迅速获得名词。

    二、个体发展存在差异

    幼儿发育包括语言发育,其进展是不均衡的,某些方面快,某些则慢,不同个体情况不一,还受环境因素影响。到了两岁还不开口的孩子,尽管不能自如表达,对话语却默默地记忆和储存着,一旦条件成熟会爆发式涌现。一般到了4岁,幼儿的差别基本就消失了。

    三、男孩语言发育较晚

    由于男性激素对左脑(控制语言)发育具有抑制作用,男孩的语言发育晚于女孩,此外社会性技能也逊于女孩。

    四、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出生8个月后,婴儿开始形成形象思维,到一岁左右初步具有范畴化(分类归纳),到一岁半,会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分类,此时已经出现抽象思维,语言就是以此为基础。

    五、理解先于语言

    人类的理解能力是先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婴儿首先理解大人所说的意思,随着生理的不断成熟,说话能力会逐步提高。有时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已经明白你在说什么,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六、如何测试孩子的语言发育状况

    (1)让婴幼儿取来眼前没有的某样物品,看他是否能顺利拿来。

    (2)遇到环境变化或稀奇事物,是否会以动作、表情以示告之。

    (3)大人说话时,是否看着对方的眼睛。

    (4)大人说话时,是否点头表示明白,或听到有趣的话也发笑。

    (5)除语言外,在运动、情感方面是否发育正常。

    就算还不会说话,大部分一岁半以下的孩子都可以做到以上内容。

    只要发育正常,孩子说话早迟、多少,并不那么要紧。在婴儿语言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是妈妈(或其他主要抚养者)和孩子间要建立起密切的心理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孩子能保有乐于交流的欲望,并体会探索世界的乐趣。

    虽然存在个体差异,绝大多数孩子大致符合以上的发展规律。以我儿子林恳为例,他属于语言发展较早的孩子,在他一岁半时,我给他做过记录,当时他会说并能基本理解200多个词,名词占一半以上,大部分词汇都是一岁之后获得的。他会从1数到10(中间总要漏掉4和6),而跟他年龄相仿的一个小女孩则已经会从1挨次数到29。

    结合逗逗的性别,以及家庭环境中口音杂,和长辈相处时间久,与父母交流机会少等因素,确实一定程度地影响他的语言发展。但也能看到,逗逗“到一个多月前才开口”,就这一个月,他的词汇量已经超过了过去两年。

    “贵人语迟”是句安慰,倒也能举一个好例子:老舍先生3岁会走路,5岁会说话,这个迟不迟——人家是大文豪,大学问家。固然是个案,也说明语言发展因人而异,与智商、成就没有绝对的关联。

    当婴幼儿的某些表现不尽人意,首先要研究问题出在哪儿,是孩子的个体特点,父母的教养不当,还是客观的必经之路。然而现实中,下功夫做足功课,着手解决问题的父母少之又少,往往一味看不得孩子的“不是”和“不好”,只希望他有最佳表现,如果孩子表现不佳,就觉得“难过又丢脸”。我理解这种心情,毕竟我也是父母,难免觉得孩子和自己息息相关,从“里子”到“面子”——这,是每个中国父母都要努力突破的。

    事实上,我不担心逗逗不会说话(只要身心健康,说话是最无师自通的),反而担心这个妈妈过于焦虑。

    母亲寄托了一个人生命最初的安全感,在我们的人格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弗洛伊德说:“一个为母亲所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生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被母亲接纳的孩子,往往拥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具备自信与乐观。

    此母亲的情绪对孩子有很深的影响力,母亲焦虑他会随之焦虑,母亲放松他会跟着放松,母亲笃定他会同样笃定,母亲沉着他会学着沉着。

    母亲接纳孩子,孩子就会接纳自己;母亲相信孩子,孩子就会相信自己。

    虽然荼蘼一直采取鼓励,但过分关注的潜台词就是“否定”。虽然她尽量不冲逗逗发火,但孩子小小的心里一定明白妈妈很着急。

    荼蘼用了很多方法希望立竿见影,孩子却越发不自信和不敢为。荼蘼自己承受着挫败感,对孩子失望,孩子和母亲的感受如出一辙,也感到挫折,也觉得自己总是令人失望(两岁的孩子已经可以体会到非常细化的复杂情绪)。经过母亲的“努力”,说话这桩每个人能学会的事,到孩子那里成了人生最大的障碍,怎能不难。

    调转180度,把说话还原为最自然的事,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随意地保持交流,不去刻意讨论和评价“说话”,忽略孩子的表现,说得不好没关系,说得好也正常,给孩子创造放松的环境。如果要交流,就简单而有力地告诉他:每个人长大了都会说话,妈妈相信你。做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妈妈,坚持几个月,你再看效果。

    做妈妈难,难在“难不倒”的姿态。

    两个月过去后,荼蘼一枝短信我,说逗逗已经能说一些短句子,也更愿意开口了,虽然口齿不是很清楚,但她完完全全放下了心。

    我想,父母对孩子真的应该更信任,相信他们的生命力。今后,我也要争取做个从容的妈妈,在孩子人生的路上,不断给他信心。

    第四节 早教是谁的事

    来咨询的,各种问题都有,还有带着娃娃的妈妈,比如小阿贝的妈,这个31岁的妈妈,带着刚满18个月,晃悠悠走路的可爱女儿来找我咨询。

    问题也颇具代表性,就是关于孩子早教的问题。

    一岁半的孩子,应该可以常常带她出去看看,但小阿贝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到了休息天还得忙各种家务,家里请的阿姨也就是每天带孩子下楼在小区里转一会。如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也没有玩伴,问问周围差不多大的孩子,竟然大部分都去早教班了。于是小阿贝的妈妈开始琢磨,该不该给孩子上早教。

    一个从一岁半开始就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的小阿贝的妈妈的朋友很信奉早教。她对小阿贝的妈妈说,把孩子送去早教,毕竟有老师教,多少能学到些知识,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和其他小孩在一起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而上过早教,孩子的确显得大方一些,懂事一些,再说反正在家和老年人或者阿姨也学不到什么,即便父母本身也没有早教老师有方法。

    于是小阿贝的妈妈就去了解了一下,早教班的费用比较高,但别人家孩子都上了,如果有条件不能亏待自己的孩子呀。都说孩子越小潜能越大,如果错过了,会影响今后发展,再补也补不回来。

    不过,小阿贝的妈妈还是很犹豫,早教真有那么神么。有些上了早教的孩子似乎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之处,自己小时候连早教这个概念都没有,还不是照样长大成人。

    看着女儿小小的笑脸,小阿贝的妈妈真不想让她有任何压力,也许就应该让孩子按照自身规律慢慢长大,自然发展。又或者这样的做法是错的,真的会对她不利,荒废了她最好的学习机会,限制了她将来的能力?

    对于早教,我其实也不是专家。但正如小阿贝的妈妈所说,“我们小时候连早教这个概念都没有”,她是80的,我是更古老的70,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标准意义上的早教,但其实我们都曾经被有意无意的早教过。

    在我们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家人就开始按照祖辈流传下来的方法为我们启蒙,同时还加上他们自己不自觉的创新,虽然他们几乎都不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其中一些方案不无道理,确实顺应了小小生命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长大。当然,问题也不少。

    好吧,先弄清楚早期教育的概念吧。

    婴幼儿时期是人类神经系统发育最快的时期,此时丰富的环境刺激与学习机会会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开发各项潜能。早期教育其实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指在0-6岁阶段,根据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结合敏感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培养,为智能和人格的发展打下基础。

    时下给孩子上早教班的家庭不在少数,但家长大多对早教的概念缺少完整清晰的认识,并带有诸多误读。以下是三个常见误区。

    其一,很多父母认为早教是早教班或幼儿园的任务,只要把孩子送去上学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事实上,早教的各种途径中,家庭教育堪称关键环节。人的智力和心理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家庭则是成长过程中最密切的后天环境。

    说白了,在早教问题上,父母(或其他主要养育者)的责任最大,影响力最大——父母双亲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因此,父母首先要“自学”,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素质,了解相关心理学知识,学习合理的教养方式。举例来说,了解了敏感期的概念,也就理解了孩子在某个年龄段出现的问题(如执拗敏感期),或掌握住孩子发展的契机(如语言敏感期),往往事半功倍。

    其次,早教的目标常常被看作让孩子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然而这些内容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习得,最终不再“出奇”。同时,过分功利的早教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效应,造成焦虑、厌倦、浮躁、虚荣……抑制自身的发展。实质上,能力智能与人格个性的培养才是早教的最终目的——换言之,让孩子更有兴趣探索,更有能力适应。

    其三,早教的方式也并不仅限于早教班(可以将其看作一种比较系统的补充手段)。多元的方式和场所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在语言、智力、艺术、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等方面的成长。在家中的亲子游戏和阅读,在户外的亲近自然和旅游,在公共场所的人际互动和活动参与……都不失为接触世界,开阔视野的良机。

    就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和孩子一同前往的地方。不妨带孩子去各种博物馆、展览厅、园林,走一走坐一坐看一看,耳濡目染是很棒的启蒙。不要认为他还太小什么都不懂,相信我不如相信孩子的灵性。生活处处是学问,时时有精彩,做善于发现,善于感知的父母,就会有善于发现和感知的孩子。

    说了这么多,早教是谁的事,早教又是为了什么,相信小阿贝的妈妈也明白了。

    孩子像小树一样,从发芽到茁壮,每时每刻都在汲取养分,谈何荒废。

    孩子像花朵一样,各有各的花期,耐心浇灌直到嫣然绽放,迟早而已。

    我们总会听到父母们说自己“工作太忙,不懂教育”,这都是事实,也都不是逃避责任的借口。这个责任固然重大,却非常特别,非常珍贵。在小小的心目中,父母是可以无条件托付信任的玩伴(除了孩子,有谁生来就这样看待我们呢)。

    身为父母,其实是上天给我们一个机会,再一次接受启蒙,与孩子一同成长——重要的是,现在就做。

    最后,我能感到小阿贝的妈妈潜在的焦虑和内疚,觉得自己对孩子付出不够,老实说,我也常常这样想。不过,我会告诉自己,世上没有不犯错的父母,更没有完美的。

    你我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我们都是努力的,对么。

    第五节 不流泪的小男子汉

    2008年5月23日,汶川地震第12天。

    记者找到我,说有个灾区来的孩子随家人投奔扬州的亲戚,安顿不久,想让我去做个心理干预。他们之前接触这家人,发现大人诉说时都在哭,这个孩子却没有眼泪。他几乎不开口说话,表情麻木,情绪漠然,回避与他人的交流。

    听起来,这孩子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多数的情况可以恢复,少数会转为慢性,持续数年,最后转变为持久的人格改变。

    我是犹豫的,一来明天小说签售,还有一大堆准备工作(后来果然出了问题,不提也罢),二来,我很少有机会接触创伤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案例。这是个独立的课题,技术难度很大,存在许多禁忌,处理常见案例的一线咨询师未必胜任,万一弄巧成拙,反而害人。近来一直在关注心理干预,给自己恶补,现在进行干预时机是适宜的,但越了解其中的风险,越觉得担心。

    在一个灯光暗淡的房间里,我和这个上初一的孩子以90度角坐下,请别人倒来两杯水。我起身合上门,这间屋子便大部分笼罩在黑暗里,黄色的灯光下看不出他的肤色,是个常见的乡村少年,但缺乏这个年龄的活力。他身体僵硬,表情木然,目光基本上注视着地面,偶尔很快地看我一眼。我向他介绍了自己,慢慢开始和他聊,稍微熟悉一点后,我问他是否有些话从来没有说过,如果他愿意可以告诉我,我愿意听。他开口说了一些,我继续询问,并征求他的意见,他又说了一些,我重复他的话以便使他感到被理解的安慰,另外一层用意,是确认我没有听错。

    他用的是乡音,我听不太懂,有时完全靠猜。这让我不免吃力,好像在和一个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谈话,要解决的却是一项重大的事宜。我说的时候,他多半低着头回答“嗯”。到他想说时,他望着我,眼神很不安,说得很快,很长,想要一下子说掉似的。我保持前倾的姿势,一直注视着他。

    他断断续续告诉我,他害怕;他不想跟人说,因为他觉得说了更害怕;

    学校里高他两级的同学死了两个,一个失踪了;

    他看到一些残缺不全的尸体,有的缺了胳膊或者少了半边,有一个没有头(比划给我看);

    他小学里3个很疼爱他的老师都死了;

    他担心做修电话线工作(大意)的爸爸;

    他爷爷去年去世了,临走让他好好学习,他有一个心愿要为爷爷烧纸钱,但现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

    他想念、担心留在灾区的同学。

    我试着帮他说出一些感受。

    我问他是否总是感到害怕不安,睡不好觉,做噩梦,常常半夜惊醒;

    我问他是否会有一些可怕的记忆不时在脑海中出现;

    我问他是否担心未来还会发生这样那样可怕的事;

    我问他是否希望这一切从来没有发生;

    我问他是否觉得他的生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我问他是否并不想和别人交流;

    我问他是否觉得我们这些人——包括我在内没有人能了解他的感受;

    我问他是不是总有人带着好意关心他,安慰他,问他在想什么;

    我问他是否近来有很多人前来探望让他很不适应;

    我问他是否觉得扬州很陌生。

    他一直点头,说是。

    我想也是。

    我告诉他,所有人,包括我自己,如果经历了他的经历,都会和他有一样的感受;

    这些感受确实非常糟糕,没有人愿意承受,但所有的感觉都是正常的;

    谁也不希望地震发生,但这是无法预知和避免的自然灾害;

    这些可怕的事已经发生,成为了事实,不会变得更坏,但已经是定局;

    不亲身经历的人的确无法切身了解他的感受,但有数十万人和他的感受相同,他并不孤独;

    他需要一段时间来度过难关,但不要试图用忘记来度过,不用忘记那些记忆中的人和事,也不会忘记;

    虽然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但他现在很安全,而且很快又能回到课堂;

    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重新回到家乡,完成对爷爷的心愿;

    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也不能改变过去,可以改变的是现在,和未来;

    他要做的,是做自己能做的,管理好自己,长大了也能帮助别人。

    一个小时,到了末尾,一直没有太多表情的孩子终于打开自己,哭了。

    一个小男孩,垂下头,把两只孩子的手插进头发,身体抽搐着,抱头痛哭,眼泪一颗、一颗滴落在两脚之间。

    我把手放在他肩头上,默默地,陪他流泪。

    我说,哭吧,哭吧,没有人在这样的灾难面前能够无动于衷,你有太多只有你自己明白的感受,你是个小男子汉,所以你才伤心流泪。

    等他平息下来,我递给他纸巾,让他喝一点水。

    我告诉他,坚强不是不哭,勇敢不是不怕,是像他这样,经历了这一切,敢于把那些可怕的事说出来,哭出来,他真的很有勇气。如果以后有什么感受,试着和家人,和周围人作些交流,或者给我打电话。

    结束后,我长出了一口气。

    说出来,这些压在胸口的巨石并未消失,但你搬动了它,解脱出自己,也就有喘息休整的条件,有继续前行的可能。

    命运是荒谬的,到底为什么要让一个孩子承受这一切。

    孩子的手上有一点轻微的皮外伤,心上是看不见的创口。

    面对他们,我们惟有默默倾听,久久陪伴。

    2008年5月25日 汶川地震第14天

    第六节 全职妈妈的困境

    34岁的全职妈妈悠悠妈来找我,跟我说自己昨晚,又冲着儿子大喊大叫,而且最近一个月,自己已经打了儿子两回。晚上骂完儿子,儿子忽然对妈妈说:妈妈,你心情老是不好,脾气又大,脸又难看,如果你不是我妈妈,我才不愿意和你在一起。悠悠妈听后楞住了,这就是自己儿子,一个8岁孩子的心声吗?

    其实悠悠妈也意识到自己有问题。

    悠悠妈曾经是一家合资企业的中层,忙得连怀孕期间都没多请一天假。孩子小时候一直是奶奶带的,等到孩子上小学前,奶奶回老家去了。过了半年,悠悠爸被单位调到省办事处工作,3年之后才能回来,平时每个月只回家几次,家里的事一下子都落到悠悠妈身上,要忙孩子,要忙工作,压得悠悠妈手足无措,难以喘息。最终,考虑到孩子刚上学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还要有人辅导,并且经济情况也允许,今年过年后,悠悠妈选择了辞职,从此成了全职主妇。

    每天上午悠悠妈忙家务,下午无所事事,晚上辅导孩子功课,一天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过去。

    悠悠妈甚至觉得自己的生活不仅是无趣,而是没意思。

    渐渐的,悠悠妈越发焦虑,常常为一点小事发火,有时又很消沉,不想出门见人,感觉自己已经和外面的世界脱节了。

    最近悠悠妈都懒得逛街买衣服,和过去的朋友也很少联系,毕竟人家都在正常工作,和他们的共同话题也越变越少。

    虽然悠悠妈每天都和先生打一个电话,可先生鞭长莫及,只能简单地口头安慰,对悠悠妈也没什么效果。

    最让悠悠妈焦躁的是儿子,老师说孩子挺聪明,可是恨铁不成钢,不是上课不用心听讲,就是粗心大意,才二年级数学就考80几分,成绩始终上不去。

    也许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儿子悠悠现在也表现得自卑,经常说自己什么都不行,老有畏难情绪。

    悠悠妈特别希望儿子能好好读书,不枉自己在家一场,如果儿子学不好,那自己的努力不是全白费了么?

    悠悠妈总觉得自己是为了儿子才辞职的,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成绩,唯有儿子学好,自己所做的一切才有价值。

    总之,悠悠妈的生活貌似正常运转,却好像找不到自己了……

    做父母的,难免冲孩子发火,但身为有理性的成年人,我们其实都明白,很多情况下并非孩子有多错,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挫折感致使。

    值得庆幸的是,悠悠妈已经发现问题所在——没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新角色:全职主妇。只不过,悠悠妈还没理清思路,更不知如何解决。

    全职主妇有很多成因,无论主观客观因素,面临的问题实质很相似,情绪也类似。拿悠悠妈的情况来说,先生去外地任职,自己工作繁忙,很难把刚上学的孩子照顾周全,辞职回家后淹没于家庭琐事,渐渐脱离社会和人群,缺少成就感与自信心,变得焦虑、易激惹、消极、逃避、退缩。换言之,因为没有接纳自己的现状,找到自己的定位,反而失去了自我。

    失去自我,好比日常生活还在轨道上,掌握着方向盘的悠悠妈自己却力不从心,岌岌可危,好像随时会脱轨。

    这对悠悠妈来说糟透了,对离悠悠妈最近的人一样糟。

    孩子的话警醒了悠悠妈,悠悠妈在孩子眼里已经成了一个“心情老是不好,脾气又大,脸又难看”的女人,如此不可爱的妈妈,难怪孩子不愿和妈妈在一起,恐怕连悠悠妈都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同时,如悠悠妈所想,自己的状态必然影响孩子的自我概念,“经常说自己什么都不行”存在明显的自我贬低倾向,其背后,包含妈妈对他的否定性评价形成的心理投射,以及悠悠妈对自己的否定和焦虑给他造成的“示范”。

    试着想像一下,虽然人生有种种压力和难题(这是在所难免,人人平等的),但你拥有一个不同的状态——积极自信,从容沉着,美丽优雅,爱思考,有方法,充满活力——来面对同样的生活,哇哦!这“同样”的日子也会变得不同,焕然一新。做一个这样的妻子、妈妈、主妇、女人,围绕在你身边的人也会改变,先生觉得娶对你了,孩子重新开始阳光,你也活得更轻松——我得承认,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我们刚刚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你,也展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场景,这不是不可能,不过,你我都知道,这确实很困难。那么先要追本溯源,是看看什么造成了你的困境。

    你说“我特别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不枉我在家一场,如果他学不好,那我的努力不是全白费了么。我总觉得是为了他才辞职的,我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唯有他好,我所做的一切才有价值”。这话看起来很有道理,你为了孩子离职回家,孩子的好坏,标志着你的付出成功与否——仔细想想,却不够合理。

    事实是,在对目前的生活做了客观考量后,你认为自己难以胜任原先的家庭事业两不误,因此打算在一段时间内承担全职主妇这个角色。这其实是你基于全盘考虑对个人道路做的调整,我相信这也是你找到的最佳方案(最佳方案不等于没有任何弊端)。所以,这是你自主的规划,自愿的决定,既不是迫不得已的下策,更不是单纯为了孩子做出的牺牲。

    悠悠妈,新局面致使你转移重心到家庭事务和子女教养上,暂时放下事业追求,也就缺少了成就感的一项主要来源。而家务和孩子都是慢工出细活的繁琐庶务,很难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也不容易取得重大的成绩。然而当下,你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被认可,需要做出些什么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选择没错,证明自己还有价值。

    So,在没有理清思路的情况下,你把解决个人价值的宝押在孩子身上,把“为孩子”当成选择全职主妇的原因和目的。孩子的成绩单变成了你的成绩单,孩子的成就变成了你的成就。这样一样,你开始急功近利,孩子却因额外承受你内心的焦虑,愈发不自信,结果,孩子的“不成”反而成了你的“不成”。

    其实,是你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接受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立而独特的。你的成就应由你自己开创,孩子的成就也该由他来完成,虽然你们彼此需要,相互影响。

    如此,你要先管理好自己。

    接下来,努力在新的人生框架里规划新的个人生活,新形象,新计划,逐渐找回往日的活力和信心。在这过程中,向孩子展现你如何认识、接纳、完善、认可自我,和他分享你的人生,引导他建立他的。我相信,你会是个越错越少,越做越好,越来越可爱的妈妈、太太和主妇。

    悠悠妈,悠着点,全职主妇一样有春天。

    最后,我制定出一份《全职主妇心理攻略》供悠悠妈和所有的全职主妇参考。

    一、把全职主妇当成一份真正的职业来对待。

    带孩子做家务的家庭妇女?No!你的付出维护了家庭的运转和婚姻的稳定,直接保证孩子的成长,间接促成先生的事业,你是全家的后盾,连社会和谐都有你的功劳。想一想,如果这项工作没人来完成,或很不称职,结果会怎样……对了,你周围的人都需要你,“全职主妇”涵盖了你的各种人生角色,重要性可见一斑,它绝不亚于任何一份职业。

    现在,你有机会挑战一下自我。首先做到明确角色任务,摆正位置,自我接纳,既不自轻也不散漫,有效规划时间和任务,认真对待每项家庭事务,享受全情投入的过程。

    二、与配偶建立合作模式。

    他是前锋,你是后援,如果没有默契与配合,结果可想而知。结合生活现状,寻找专属于你和他的互动模式,学会客观评价,合理解读,培养合作精神,规避全职太太的最大危机:沟通不畅导致摩擦升级。

    三、经济自主,参与理财。

    既做全职主妇,就要把“女主内”的功能最大化。争取把握经济大权,或有效参与家庭理财,至少拥有个人可支配的部分,并进行一定的投资。

    四、与孩子共同成长。

    陪伴孩子长大,也是和他一起成长。亲密的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和亲和关系,你更了解他,也从中发现自己。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让你更加成熟,也让你重新受到启蒙。

    五、构建个人空间。

    完成家庭事务之余,建立积极的个人生活,疏离社会意味着逐渐丧失共同语言,也失去了对生活丰富的感受力。拥有自己的爱好或参与社会活动,以此接触社会,获得成就感,甚至可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让他刮目相看。

    六、拥有人际网络。

    与老朋友、同学和过去的同事保持联络,相约逛街,轮流做东,交换资讯,分享心情,互帮互助,收获情感支持、社会存在感、群体归属感。

    七、不断学习思考。

    厨艺、钢琴、驾驶、羽毛球、MBA……学什么都可以,不学也没关系,但不要忘记时常读书和思考,有头脑的女人不会被小觑,还拥有更完整的安全感。

    八、外表同样重要。

    智慧的女性明白容颜易逝,于是做足内功,内在的气质修养重要,外在美也不肤浅,两相结合才最经得住时间考验,内外兼修能让你足够自信。

    九、准备重返职场。

    做一辈子全职主妇需要绝佳的定力,当孩子渐渐长大,当他开始抱怨辛苦,当你满嘴家长里短,是时候考虑重返职场了。生活有变化,你才有活力,积极充电,调整节奏,为重新出发保留提前量。

    十、保持良好心态。

    成为黄脸婆不是岁月的罪过,要怪心态腐坏。懒得保养、疏于社交、疑神疑鬼、唠叨琐碎、情绪消极、梦想消退……这一切都让青春已往,美丽不再。或者,你也可以成为活力与魅力兼备的女人。

    孕育这一切的土壤,贫瘠或者丰美的,是你的心态。

    第七节 自卑·我·妈妈

    说了半天别人的故事,也说说我自己。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是,看完它,你会明白我真正想说的。

    很少有人相信我自卑,内心充满了失败感,除了我先生,我最好的一些朋友,我的几位有相同感受的咨询者。最近有个朋友充满同情地对我说,如果我告诉别人我自卑,恐怕很多人会认为我虚伪,故作姿态。很有可能。

    自卑是完全个人化的一种心理体验与自我概念。自卑的人不见得应该自卑,但多少,都会因为自卑而抑制自身的能力,损害心境。我的自卑是从小养成的,和性格有关,也和家庭、生长环境有关。

    两边的家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出类拔萃。外公和爷爷尤其如此,中间一辈各有建树,和我同辈的姐姐,妹妹也都是人尖儿。

    其实我倒不是一无是处,我有很多歪门邪道的才,比如作文、绘画和体育,但我学习不好,在班上二、三十名,是那种聪明,但上课不听讲、做小动作,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粗心把乘看成除的孩子。老师家长恨铁不成钢。

    我的妈妈在她的学生时代始终是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三门三百分考进扬中,做学生干部,学校请外公去演讲教育经验等等。妈妈老是最优秀的,工作后,毫无背景只有不好的家庭成分,她仍旧当了党员做了厂长。我们家是书香门第,一直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认识,妈妈赶上文革,所以把希望都放在我身上,指望我有一天上清华北大。我长大之后才逐渐明白她,但小小的我能体会的是:我天生是个坏孩子,我总是让人失望。

    我小学和初中的同学全都认识我妈妈,一来她是大美女(她45岁之前确实非常之美丽),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她都会来学校找老师要卷子,把我做错的题抄下来。那年头多数人家的孩子不止一个,重视成绩,勤于和老师联系的家长很少,以致现在有小学和初中的老同学遇到我,常常都不自觉地问我一句:你妈还好吗?

    我大学之前的整个学生时代几乎是一场梦游,不知道要干什么,在干什么,反正不想学,凭着小聪明勉强蒙混过关。对于学习我始终不开窍,永远该做的不做,做不该做的,比如上课时发呆,写作业时画美女图。现在想想真不怪妈妈急,如今有很多父母来找我,我时常回想起当年的妈妈和自己,我对两者都怀有莫大的理解。

    外公看妈妈着急,曾经说:她学不下去就算了,以后就去做工人(主要是安慰妈妈,对工人没有贬义,有也是对我)。小学里有几次妈妈太气了,一把抓过我的书撕成两半,拎起没烧开的水壶扔到煤炭炉上,我大哭着跑上去抢救。当晚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悄悄地垂头丧气地粘书,包封面,并且第二天小心地不让同学发现。

    有一件事是以数据说话的——我的家教前后有20多个,包括暑假打工的大学生,也包括著名教师,集中在数理化上,数学最多。这是家里的经典笑话,现在家人回忆这事的态度是唉声叹气加忍俊不禁。

    我姐姐和姐夫大我很多岁,都是高才生,初中时也辅导过我的数学,姐夫很快了解到真相,不干了,说“她是不可能学会了”,姐姐很生气,自己来教,她最后摇头叹息“她好像上课根本没学”。真的,数学课我全在看小说,天晓得考试是怎么及格的。

    另有一桩回忆历历在目。小时侯一周只放一天假,这天全家在外公家里聚会。每回星期天的上午中午我还神气活现,一到晚上,聚会要散之前,全家人一定围坐下来开批斗会,听我妈妈声泪俱下,血泪控诉,主题是我不学无术,不可救药,而我站在一旁,面如死灰。现在的家庭聚会,我经常说起这事,用的措辞就是以上两行,前批斗会成员们每次听了都要大说大笑一阵,屡试不爽。

    其实这些记忆是辛酸的。不过它说明,对于自卑,我虽然没有变得自信,但学会了自嘲。

    高中大学时,妈妈开始认命,接受我成不了好学生,不能给她增光,反而不再那么焦虑,到我工作后妈妈就很少为我操心了。最近几年,她常常跟我笑谈:当年自己不知道怎么那么在乎我的成绩,一天到晚去学校,还撕我的书,还动不动急得哭,其实不上清华北大也没什么,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想,有些事过来了,疏离了,我们才能看到,它的原貌。虽然,妈妈偶尔还做白日梦,梦想有一天我会出名,记者会来采访她:你是怎么教育你女儿的?

    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一点我得感谢妈妈,我成年后想做的事她总是支持我。

    我在工作收入很好时辞职,我去看周华健演唱会,我学心理咨询,我写小说。我继续不务正业,直到有一天,我能不工作就养活自己,我成了华健熟悉的歌迷,我做了职业心理咨询师,我的小说出版了。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对我说:你真厉害,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人羡慕我,我呢,在意识深处,我始终是个失败者,我只想摆脱这样的处境。自信的人害怕不成功,自卑的人却害怕失败。当我想要做,想要做好时,我真正在想的是——千万别丢人;当我做成时,我获得的不是成就感,是安全感,是短暂的安宁——好了好了终于结束了;当我不循规蹈矩时,我不是在追求成功,也不是要与众不同,更不是要证明自己。

    我是太自卑了,太压抑了,太焦虑了,想要挣脱自我沉重的束缚,我想要平衡,想要自由,想要抛弃,想要豁出去,大口地呼吸哪怕只有一次。

    然而,一个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的人,一样要面临现实的壁垒,要付出不愿偿付的代价,要和自我扭成一团绝望地挣扎。归根结底,我和别人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个人生活和内心世界中,我们都是渺小的,孱弱的,战栗的,拘禁在心的樊笼里的生灵,没有什么可被羡慕的。

    好吧,但愿你们这些愿意听我罗嗦的人相信,我的内心永远蜷缩着一个自卑的孩子。即使有一天丑小鸭成了天鹅,她也依然拥有永远无法与羽毛相配的内心,那些羽毛让她羞愧。她也许做过一点什么,让不明就里的人羡慕,但她从来没有同感,甚至很少因此感到过安慰。

    我觉得我也没有让家人感到过安慰,他们只是对我不抱什么希望了,放低了标准,而且是自家的孩子,怎么都会偏心。最糟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让我的祖父辈对我不那么失望。

    外公去世多年了,那年我11岁。外公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留学日本,至今他还是他的家乡唯一一个上过清华的人。解放前,他在何园开办同仁(祝同)中学,收留国民党子弟,后来是新华中学的前身。文革时他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在我出生那年摘帽子,所以外公很喜欢我,还为年幼的我做过诗。之后他在师范学院任历史教授,参加了《汉语大辞典》的编纂,70多岁时完成了业内公认的著作《文史工具书评介》,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回族诗人萨都刺,可惜年事已高,最终未能成书。妈妈说,如果外公还活着,知道我的小说出版了(多少有点承他衣钵的味道),肯定高兴得不得了。

    十年前,奶奶去世了。奶奶和爷爷在北京,我从小在扬州长大,和他们不是特别亲,他们更喜欢一手带大的聪明伶俐,成绩优异的小妹妹,希望她能接他们的班,像他们一样考进北大。但我晓得他们是疼爱我的。我最后一次见奶奶是她去世前一年,我去北京,回扬州那天,她送我到门口,抱抱我,我刚要走,她又叫住我,回去拿了一个苹果塞到我手里,立刻转身回去了,其实她已经在我包里放了苹果。奶奶没有下楼送我,她不愿看我们离开,人老了,和儿孙两地相隔,谁也不知道,哪一次会是最后一次。

    今年1月,爷爷走了,我们都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在想像中,他应该活到100岁,而且总有一大堆人围着他叫“朱老”。爷爷最看重家族声誉,所以他如果知道小说出版保证是最高兴的那个人,马上到处宣传:我们朱家大孙女怎么怎么了。也因此,我在完成小说和洽谈出版的过程中,很少向他报喜,甚至闭口不提,因为怕他失望,或者挨他教育。爷爷走的日子,是他和奶奶结婚纪念日后的第四天,是舒乙先生告诉我小说序已写好的第二天。只差一天。也许,这是我的遗憾,不是他的。

    外婆还在,今年94。她年轻时做过小学校长,解放后是汶河小学的老师,生性要强,人走出来清爽清爽,我和姐姐都是她带大的。十年前,外婆因为脑血管畸形中风,开刀抢救后,她的身体基本恢复了,但大脑受损,人糊涂了,像小孩一样不听话,她耳朵又坏,跟她说话要用泼妇吵架的音量,妈妈姨妈服侍得很辛苦。我有时跟妈妈笑谈,余华写的《活着》不对,外婆这才叫“活着”。外婆的短时记忆消失,只记得从前的事,家人也不大认得,只认得我。妈妈姨妈要哄她吃饭穿衣服之类就拿我威逼利诱:这是佳佳做的饭!快吃!你不吃,她就生气了,不来了!我对带大我的外婆也就这么点用。

    我想,外公、奶奶、爷爷去世了,外婆糊涂了,他们谁也不会因为我而高兴了。

    今天,报上登了介绍小说出版的一篇新闻。中午我去妈妈家吃饭,饭后,妈妈拿着报纸对外婆大喊:佳佳写的一个小说要出版了!外婆居然立刻明白了,露出惊讶和高兴的神情,说:这个伢子不简单。我肯定没有看错,她灰色的瞳人有一瞬间亮了一下。

    回家时,我骑在蓊郁的行道树下,两旁是柔嫩的青绿,眼前慢慢模糊,直到四月末暖和的阳光照在风干了的泪痕上。

    第八节 都是子女,都是父母

    艾可是70年代的,结婚8年。她咨询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正因为具有普遍性,所以有必要拿出来共享。

    艾可是在婚后发现家庭矛盾的。故事原封不动,分享如下:

    婚后,婆婆从农村来到城市和我们同住,她封建思想严重,把我的家当她自己的家,什么事都指手画脚。我个性也比较强,因此,我和她之间一直摩擦不断,矛盾激烈,和老公也时常冷战。最终老公答应我等今年儿子上小学就让他妈妈回老家住一段,换我父母过来。开学前,婆婆很不情愿地回去了。我承认婆婆做事是一把好手,里里外外不用我操心,她一走,一切都要我们自己来。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忙碌过,每天都像打仗一样,但我和老公一起操持家务,感觉两个人亲密了很多。

    孩子上学前,我父母从老家来这里租了个房子。我们早上送孩子上学,中午在各自单位吃,下午我妈妈去接孩子,晚上我们一起去他们那里吃晚饭,之后就带孩子回家。这个模式让我们疲于奔命,但不管我怎样都不能说服他们和我们同住(我们的房子130平方),他们宁可花高价租学园区的小户。

    这样,我和我父母每天见面只有半小时,吃饭时也没什么话,并且我妈不是很能干,做几个菜就特别忙,每次都希望我们早点走,一点没有挽留的意思。而且一到周末,他们就回老家(车程一个多小时),不顾这样既疲劳又不安全,直到周一上午再来,结果我们平时工作忙压力大,到休息天事情反而变得更多了。

    这一切都让我觉得很难过,更难与人言。相比周围很多人的父母(比如我的两个朋友,以及一些同事),甚至相比我的婆婆,我父母似乎一点也不愿为儿女着想,他们好像也不享受天伦之乐,把自己当成来给我帮忙的“工具”,总和我保持距离,每个星期两边跑,也不愿周末留下来和我们在一起。这和我的设想完全不同,我很希望我能依靠他们,同时用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生活得更舒适,不愿他们又花钱又受累,只想一家人和睦相处。如果他们继续这样,我还不如找个钟点工。

    上个星期,我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和他们发生了很激烈的冲突,他们也说了很多伤人的话,说我太自私,从来不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我真想不到,他们竟然是这样看我的,完全体会不到我的好意,我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我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他们?

    听完艾可的故事,我忍不住微笑,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体会得到,艾可有多苦恼。在艾可的想像中,父母应该欢欢喜喜来同住,给工作繁忙的自己做好后盾,自己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衣食住行,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可是,不知怎么就成了如今的局面,父母不领自己的情,事情不遂自己的愿,日常生活变得更忙碌疲惫,临了还和父母发生争执,彼此恶语相加,两败俱伤。

    父母完全不符合艾可的期望,以致艾可觉得他们“不愿为儿女着想,也不享受天伦之乐”;而父母却说艾可“太自私,从来不站在他们的角度为他们考虑”,显然,艾可也不符合父母的期望。在同样的情境中,两代人的观点统统相左,唯一一致的是,都觉得对方令自己失望,觉得对方付出太少,考虑自身太多,给予的爱太少,拿出的自我太多。

    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我们先深入进来,探讨艾可的期望。

    艾可说到过去和婆婆同住的情况,婆婆的“坏处”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侵犯“领土权”;“好处”是替艾可承担了主妇的大部分角色,家务一肩挑。而艾可的父母恰好相反,在外租房,周末回家,每天和女儿女婿只接触半小时,也只帮忙分担一小部分家庭事务。那么,我有理由相信,艾可希望自己的父母像婆婆一样全权负责后勤(这意味着同住),但不要像婆婆那样指手画脚(这意味着和睦)。

    想一想,这是不是艾可头脑中经常出现的画面——艾可潜在的真实愿望。

    果真如此,我想艾可自己也会反应过来——这完全满足了你的一切需要,其实很自私。试问,有谁能放弃自己的生活和内心的需要,只为达成别人(即便是子女)的愿望,你能么?即便它果真达成了,这样的和谐又能存在多久。

    之所以说,这是艾可潜在的真实愿望,是因为这愿望没那么单纯,艾可找了很多理由来合理化和美化它。比如,“用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生活得更舒适,不愿他们又花钱又受累,只想一家人和睦相处”。

    艾可,我真心相信你想做个孝顺的女儿,也诚心诚意,要往这个方向努力。这些借口并不说明你虚伪,但却会蒙住你的心目,让你辨不清内心,认不清事实,误以为自己一片好意而受了他人的误解和委屈。

    试着放下成见,重新看待你父母的作为。

    客观事实是,他们在你需要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家和安逸的生活,来到陌生的城市落脚,用自己的钱租靠近学校的高价房子,每天为你们接孩子,烧晚饭,等你们周末休息了,他们回家待上两天再回来。这说明两点,其一,你的父母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为子女任劳任怨的类型(这实在也不值得推崇),但他们所做的是为了你的生活更好;其二,他们想保留自己的个人生活空间,同时不介入你们的婚姻,所以租房别居,而周末回家其实是心理上的平衡与整修。

    我倒觉得,你父母的做法是明智的。如果两代人真在一个屋檐下,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预期难免磕碰,相安无事的可能性锐减,更奢谈合家欢乐。而且,你和先生又回到了婚姻伊始有人依赖的状况,那么多年你们都规避了家庭内部责任,谁能说这不是造成诸多问题(比如对摩擦的处理,比如总想依靠谁)的一项主因。而如今“忙并快乐”的日子才能教会你们彼此合作,运转一个家,也才是真实可控的婚姻常态。

    原来,你不曾换位思考,想到站在你父母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感受——其实他们的做法不为过。

    原来,你不曾冷静权衡,推导出眼下这个局面带来的益处——双方和平共处。

    原来,你只顾抱定自己的看法,强调自己的正确,试图修改对方——这会让对方感到一切都被你否定了,并转而否定你。

    你们都不接受对方,也感到自己不被对方所接受,最终上升到情绪的碰撞,情感的互伤。

    亲情是伤人的,当你要求过高时,当你距离太近时,当你解读有误时,当你一味自我时。不给对方余地,也不给自己空间,就会无视对方的自尊,无视自己的自私。

    我们都是子女,也都会成为父母,我们自己也经不起这么苛刻的审视和推敲。后退一步,你才能看清事情的全貌,也才会感到亲情宜人的温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