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感情和情绪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前文中描绘的性格特征增强后,便成了感情和情绪。情绪以自觉或是不自觉的忽然宣泄作为表现方式,相当于心灵在特定时间范围内的活动。情绪的宣泄跟性格特征类似,无论目标还是方向都是确定的。感情并非神秘莫测的现象,不知该如何解释。一个人想改善自身处境,又不想违背自身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所以才会生出感情。例如人必然无法在仇敌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感到气愤,即人正是为了打败仇敌,才有了气愤这种感情。简而言之,感情和情绪作为一种心灵活动,更强也更激烈。找不到达成真实目标的好法子,或丧失了达成目标的自信,人便会展现出感情与情绪,这是不受自控的。

    还有一种人被自卑感与无力感逼迫,用尽一切精力与方法努力向上,坚信巨大的努力才能换得至高的地位。人们心中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为消除这种感觉,得到优越感,人们往往会帮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就算没有充足的自信能够达成目标,也会为接近目标,依靠感情与情绪的表达加倍付出,而不会舍弃目标。依靠感情与情绪宣泄,怀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也能集中所有精力,为达成自己热烈期盼的目标,表现强势且激烈。总之,借助感情与情绪这种更强的心灵活动,个人达成自身目标绝对是有可能的。而个人必然不会在这个方法没有太大作用的情况下,展现出太过的感情与情绪。

    鉴于跟人格的紧密关系,感情与情绪变成了人们共有的普遍特征,而非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特殊特征,不同的人拥有这种特征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在某一特殊情境中,任何人都会展露出与之对应的特殊感情,暂且称其为“感情能力”。在人类生活中,感情是不可或缺的,所有人都能对种种感情有切身体会。就算我们从来没跟某个人真正交往过,也能想象出其习惯表现的感情与情绪,但前提是对此人的了解要极为深入。由于身体与心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身体必定会受感情与情绪这种不可动摇的心灵现象作用。诸如脸色涨红或惨白、脉搏加速、呼吸加快之类的血管与呼吸器官的种种变化,便是由感情与情绪引发的具体生理现象。

    第一节 分离性感情

    一 愤怒

    愤怒的感情将对权力与掌控地位的强烈欲望完全展现出来了。将前面的所有阻碍快速、激烈地清除,便是这种感情的目标所在,这点显而易见。人们在此之前做了很多研究,证明愤怒之人在追逐优越感一事上不遗余力。但某些情况下,追逐认可会演变为沉溺于权力。如此一来,人们必然会因对自身权力的少许威胁大发雷霆。在他们看来(可能源自过去的经验教训),自己能借助这种方法击败敌人,实现目标,而不费吹灰之力。在大多数时候,这种方法的确能奏效,哪怕其并不是很好的方法。可能很多人对他们怎样借助对愤怒的激烈表达夺回了自己的威望还有印象。

    有些愤怒是值得体谅的,但此处说的是经常出现、有惯性、有目标的激烈反应,而非有充足理由的愤怒。部分人已将愤怒当成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且是仅有的方法,其的确能非常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引来众人的关注。通常说来,这种人都很自负且敏感,只能在超越他人时产生满足感,若他人跟他们水平相当,他们便无法忍受,若他人的水平超越了他们,就更是如此了。他们生怕别人会赶上自己,会对自己评价较低,为此以锐利的眼光留意着周围的一切,随时保持警惕。敏感之人往往还有疑心重这种性格特征,即难以对他人产生信任。

    另有多种性格特征跟愤怒、敏感、疑心重关联紧密。时刻想着超过所有人的人,必然会遇到很多难题,也许还会难以跟社会相适应,因为其不敢面对艰难的任务,这些都是可以想象的。这种人只会在心愿无法达成时,借助让人厌恶的方式,如打碎镜子或价值高昂的花瓶等,将自己的不满公告天下。就算之后他赔礼道歉,表示彼时自己完全丧失了理智,但由于他有如此显著的伤害身边人的欲望,因此难以让人觉得他的解释是成立的。另有一点说明他的行为必然是有意且有计划的,即他绝不动不值钱的东西,只打碎值钱的东西,以宣泄自己的愤怒。

    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这种方法也许能发挥某种作用,但这种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便会大打折扣,易怒之人因此也许会跟外部世界正面交战不断。

    对于愤怒这种感情,我们基本都已非常熟悉了,会在听到愤怒等词语时立即联想到焦躁之人。对外界,这种人怀着显而易见的敌对态度,其愤怒表明,其已失去了近乎所有社会感。为了追逐权力,他们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哪怕要将敌人逼上绝境。不妨这样说,感情与情绪是性格外在表现中最明确的一种,因此在对各种感情与情绪问题做出说明时,不妨借助对人性的相关知识。在我们看来,一切性格焦躁、愤怒、刻薄的人都在以强烈的敌对态度对待社会生活,且只是因为心中的自卑,他们才会在追逐权力时表现得这样疯狂,这项特征同样无法忽略。而由于大发雷霆会揭示出人心底隐藏的所有自卑与对优越感的强烈欲望,因此展现出如此强烈的进攻性与焦躁的情绪,对所有了解自己的人来说都是多此一举。这说明愤怒这种手段只是为了让其他人遭遇悲惨,以让自己获得更高价值,其本身其实没什么意义,不值一提。

    在愤怒的种种催化剂中,酒精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要引发愤怒,只需少许酒精即可。人极易因为酒精的影响,摆脱文明的约束,这点大家都已了解。喝醉酒的人言行粗俗,不讲文明,无论是约束自身还是兼顾他人,对他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清醒之际,人们或许能竭尽所能掩饰对其他人的敌对态度,能约束自身一些缺陷,但醉酒却能彻底暴露其真面目。一般说来,最易酗酒的是难以适应生活之人,只因这种人能从醉酒中得到安慰,抛开痛苦,并能为自身失败找到借口,就这么简单。

    相较于成年人,孩子更容易愤怒,甚至会为一点点小事大发雷霆。因为相较于成年人,孩子拥有更强烈的自卑感,以至于在追逐权力时,通常会选取更激烈的手段。由于孩子遭遇的困难全都难以战胜乃至根本不能战胜,因此其愤怒其实是一种寻求认可的方式。

    谩骂、发脾气都不能宣泄的愤怒,也许会让愤怒者本人受伤。顺便说说自杀,我们发现,自杀这种行为包含了伤害自己的亲朋好友和惩处失败的自己这两种目的。

    二 哀伤

    失去某样东西,或某样东西被抢走,因此无法释怀,人就会表现出哀伤的感情。跟其他感情类似,哀伤也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弥补自己的不快与脆弱。从这个角度观察哀伤,会发现其跟发脾气的作用基本相同,只是引发二者的刺激各不相同,导致二者的态度与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是二者仅有的差异。哀伤跟其他感情一样,都隐藏着对优越感的追逐。例如愤怒之人的愤怒针对敌人,贬损敌人、抬升自己便是其追逐的目标。哀伤却针对哀伤之人自己,哀伤之人要实现抬升自己,获得满足的目标,哀伤必不可少,这跟内心的畏缩基本等同。哀伤与愤怒都是宣泄,都是心灵活动,只是获得满足的方式各不相同。哀伤之人总在不停地抱怨,这种做法本身便说明,不管对其他人还是对社会,当事人都心存不满与敌对情绪。因此过度的哀伤是种对社会的抗拒姿态,哪怕哀伤是人类的本性,也无法改变这一点。

    身边人对哀伤之人的态度,决定了其能得到至高无上的优越感。哀伤之人能在其他人的照料、同情、支持、鼓舞、捐助下,改善自身处境,这是理所当然的,完全可以想象。哀伤之人当然能在泪水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超越其他人,审判、批判、指控当前的秩序而不费吹灰之力。随着对处境要求的提升,这位哀伤的指控者的指控将越来越坦诚而直接,而其哀伤也将不断加深。哀伤居然由此变成了一项让人无法抗议的借口,凭借该借口,哀伤之人迫使其他人承担起了责任与压力,无法推脱。

    哀伤的感情对以下两点的表现可谓十分全面:其一是以守为攻、以小博大的努力过程;其二是个人维护自身地位,逃避无力感与自卑的意愿。

    三 感情泛滥

    要真正了解感情与情绪的意义、价值,一定要明白,在战胜自卑,提升人格,获得认同的过程中,感情与情绪都是强大的武器。其实在生活中,经常有以感情作为武器的情况发生。在意识到发脾气、忧伤、流泪能帮助自己掌控身边的环境,吸引他人的关注后,孩子就会反复使用该方法。孩子极易因此建立如下固定行为模式:在解决种种生活问题时,尝试借助自己独一无二的表达感情的方式。这导致他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都会借助这种武器达成目标。但实际上,对感情的过度依赖是种可能发展到病态程度的恶习。自幼有这种缺陷的人,长大后滥用自身感情的概率会很高。他会在每次被人拒绝,自身权利遭受威胁时,用这种方式表达自身感情,将自己的愤怒、哀伤等一切感情都宣泄出来,好像做游戏一样,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他像掌控木偶一样掌控自身感情,游刃有余,这点能够想象。这是一种没有任何价值且让人厌恶的性格特征,更将感情真正的价值歪曲了。例如哀伤以痛哭的方式极其激烈地展现出来,跟哗众取宠的表演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必然会让人觉得非常别扭。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其在尽可能假装自己非常哀伤。在生活中经常能见到这种人。

    感情泛滥也许会引发一些生理方面的反应。愤怒之际,部分人的消化系统会深受影响,乃至恶心作呕,这点大家都已了解。很明显,这种生理反应在某种程度上带着敌对与抗拒的倾向。而哀伤时常让人吃不好,睡不着,变得十分虚弱,真正哀伤欲绝,也是相同的道理。

    感情泛滥会伤及他人的社会感,因此必须予以重视。他人的善待也许能逐渐消除痛苦之人的哀痛情绪,但另有部分极度渴求他人关心的人,居然因为想从伙伴对自己的友情与同情中,得到对自我价值感与优越感的真切感受,所以希望自己能一直哀伤下去,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别的方法达成上述目标。

    能频频引发同情的愤怒与哀伤都是分离性感情,会对人们的社会感造成伤害,不仅无法在人们之间建立真正密切的关系,还会拉开其相互之间的距离。某些情况下,哀伤的确能让人们团结起来,但由于所有人都不愿付出,最后被迫付出更多的人的社会感必然会失去平衡,变得扭曲,因此这并不是一种正常的团结。

    四 厌恶

    厌恶很明显也属于分离性感情,不过相较于其余感情,厌恶的分离性要隐秘一些。生理方面的呕吐感,源自胃壁所受的刺激。心理因素也能引发这种感觉,这为厌恶的分离性提供了证据,对此不必存有半分质疑。厌恶展现出的情绪属于抵触或是喜欢的对立面,厌恶引发的各种表情代表了对环境的轻蔑和对问题的逃避。很多人会借厌恶的感情,逃离一些让人不快的处境,对厌恶的滥用十分常见。且厌恶极易被刺激产生,对一些社交场所的厌恶会让人产生逃跑的念头,这是很顺理成章的。无论什么人都能借助某种程度的训练,掌握随时产生厌恶的技巧,因此这种感情基本是最易通过教育引发的。这将导致这种本来不会造成危害的感情变成了一种强大的武器,用来跟社会对抗,也可以说变成了一种强大的托词,据此逃离社会。

    五 恐慌和忐忑

    在人类生活中,最应被留意的现象中就包含恐慌和忐忑。这种感情除了属于分离性感情外,还会在人际关系中引发完全倒向其中一方的局势,其中部分人会让其他人承担所有责任与压力,跟哀伤引发的结果没有区别,这便是这种感情的问题所在。例如谋求他人庇护,往往会成为因恐慌而想要摆脱某一处境的孩子选择的方法。表面看来,恐慌和忐忑这一心理功能一点优越性都没有,好像等同于失败,的确如此。处在恐慌与忐忑中,人会竭尽所能展现自身的弱小,但这样便揭示了这种感情追逐优越感的分离性特征。即这种人希望能借助他人庇护,积蓄自认为足以面对、克服当前威胁的能力,这便是其谋求他人庇护的原因所在。

    作为一种感情,恐慌和忐忑生来便有,不可动摇,不妨这样说,所有生物生来便能感受到恐慌。而由于人类脆弱到无法承受任何打击,因此格外恐慌。孩子要稳定、顺利前行,一定要有他人从旁相助,只依靠自身力量无论如何都不可行,毕竟其人生经历太少,生活认知又太过浅薄。孩子进入生活的瞬间,各种难题便朝他扑过来,处处危险的生存环境便开始作用于他,且作用多种多样,让他感觉非常不安全。孩子在弥补这种不安全感时,一直处在失败的威胁中,以至于产生了悲观的倾向,形成了一种引领全局的性格,即对外部环境提供的帮助与照料怀有强烈的欲望。这导致他战胜人生困难的被动程度,跟他谨小慎微、故步自封的程度成正比。此外,他还做好了准备,在被迫前行时逃走。一心想要后退的他,性格中最一般且最明显的特征,当然就是恐慌和忐忑了。

    恐慌和忐忑跟模仿类似,其表达方式中同样有抗拒的趋势,但是没有丝毫不加掩饰的进攻性与直接的展露,这些我们都已了解。而恐慌、忐忑到病态程度的人,自然丝毫无法掩饰自己心理活动的路径。人们总感觉这种人非常渴求他人的帮助,非常想将他人困守在自己身旁,这种感觉完全是身不由己的。

    前文在探讨焦虑的性格特征时得出的种种结论,也将在对上述现象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时得出。我们的研究证明,往往是这种人能够感受到异常强烈的恐慌与忐忑,他想获得他人的帮助及随时的关怀,而他这种举动其实是在建立一种上下级从属关系,要求他人务必时刻帮助自己。很多人毕生都对特殊关怀充满渴求,这是更深层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这种人之所以格外需要特殊关怀,是因为其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以至于难以独立。但其社会感却少得可怜,其对有人相伴的欲望再过强烈,都不能改变这一点。得到特权便是他们表现如此忐忑的目的。除了能帮他们逃避各种生活要求外,恐慌与忐忑还能让身边人全都向他们臣服。这种分离性感情将逐渐渗透他们的一切生活关系,在他们追逐掌控地位的过程中,变成一种关键的手段。

    第二节 联合性感情

    一 快乐

    作为一种感情,快乐最易在人们相互间建立关系,其完全迥异于疏远和孤立,根本无法与之兼容。快乐之人愿意跟人玩耍、做伴、分享,其快乐的情绪会在跟人相处、拥抱时,丝毫不加掩饰地表露出来。作为一种联合性感情,快乐可用生动的说法说成是向伙伴伸出友善的手,给别人带去温情。这种感情很明显将一切联合性元素都囊括在内。但快乐之人自然也要想办法战胜不满足、孤单等沮丧情绪,也要遵循前文中提到的路径,追逐某种优越感。快乐称得上战胜困难的最佳方法。哪里有快乐,哪里肯定就有笑声,即快乐的感情以笑声作为基本构成。笑声能减轻人的压力,让人轻松下来。笑声还能强烈影响他人,轻而易举引发相同的情绪,而并非只对一个人发挥作用。

    但部分人会滥用笑声与快乐,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例如生怕被人忽略的病人,会在得知发生了严重地震后表现得非常高兴,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哀伤,因为在他看来,哀伤会让自己非常脆弱,因此他便尝试流露出快乐这种跟哀伤相反的情绪,以便逃避哀伤。为他人的不幸感到高兴,同样是对快乐的滥用。快乐只要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表露出来,便是否认、毁坏社会感的分离性感情和让人臣服的手段。

    二 同情

    最能展现社会感的感情表达方式,非同情莫属。基本上,所有拥有同情的人都能跟人和睦共处,都具备成熟的社会感。

    惯于滥用同情,也许比同情更加普遍。表面看来,滥用同情之人好像社会感很强,但究其实质,这种做法却很虚伪,很夸张。例如一些人只是为了登报出名,或探究其他人的悲惨遭遇,才极力想要进入发生灾难的地方,但其实他们根本不曾帮助过受害人。这种为同情而同情、居心叵测的同情者,不过是想趁机彰显自身的优越感超越了那些悲惨、穷困的受害人,因此在观察这些同情者时,务必要在他们的人格与做法之间建立关联。“我们往往能因朋友的悲惨遭遇感到满足。”对人性了解极深的拉罗什富科所说的这句话,用在这里正合适。

    有些人混淆了上述现象与观看悲剧表演,觉得观众认为自己比台上的悲剧人物更高尚,是其跟上述现象的相近点,而这是不成立的。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样说都是不恰当的,毕竟人们主要是为了了解自己,教育自己,才会喜欢悲剧。那仅仅是戏剧表演而已,我们对此心知肚明,希望能从其中获取一些营养成分,让自己的人生经验变得更加丰富。

    三 谦逊

    作为一种感情,谦逊兼具联合性与分离性。在人们的社会感中,就包含着谦逊的感情,其跟人们的心灵活动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人类社会无法在这种感情缺失的情况下存续。谦逊的感情诞生于个人存在价值下降,对自身价值失去兴趣之际。谦逊的感情能引发诸如毛细血管扩张之类的强烈生理反应。皮肤表层的毛细血管扩张,通常会让人面色发红,不过另有部分人整个身体都会变红。

    谦逊的外部表现说明它其实等同于畏缩,这种孤立的姿态有轻微的沮丧从旁相伴,跟准备逃脱险境差不多。因此不妨把人向下望的眼神、羞惭的脸色当成一种预兆,说明其很快就要畏缩或是逃跑了。这说明谦逊同样属于分离性感情,这点毋庸置疑。

    谦逊跟其他感情类似,也存在被滥用的可能。有些人的面色动不动就变红,其跟朋友的所有关系,都将因这一分离性特征受损,而滥用谦逊必将导致其分离性变得更为强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