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千古韵事-附录一:司马相如大事年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公元前179年

    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县(今四川蓬安县)。

    公元前166年

    司马相如一家由安汉迁往蜀郡,继而正式入学。

    约公元前163年

    司马相如由“犬子”更名为“司马相如”,字长卿。

    公元前159年

    司马相如“以赀为郎”,赴长安任郎官一职。

    公元前155年

    得汉景帝赏识,被任命为武常骑士。

    梁孝王入京,司马相如以此契机结识枚乘、庄忌、邹阳等文人墨客。

    约公元前156年

    以病辞官,奔赴梁国投奔梁孝王,成为梁孝王座上宾。

    公元前151年

    写出汉赋代表作品《子虚赋》,得梁孝王绿绮名琴,赋作在全国范围流传。

    公元前150年

    随梁孝王入京,遇狗官杨得意,赠其《子虚赋》,为日后得汉武帝赏识埋下契机。

    公元前144年

    梁王病逝,司马相如在梁国苦无依靠、穷困潦倒,继而归蜀。

    公元前144—前145年

    从蜀郡到临邛,投奔儿时好友临邛县令王吉。

    作《凤求凰》赢得卓文君青睐,与卓文君私奔成婚。

    公元前136年

    因《子虚赋》得汉武帝赏识,重召回京任郎官一职,并完成《上林赋》,与《子虚赋》合为《天子游猎赋》,成为汉赋史上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公元前135年

    唐蒙奉旨沟通夜郎,招抚西南夷,因而征发劳役甚多,引发巴蜀百姓不满动乱。汉武帝派遣司马相如以朝廷使臣出使西南夷,作《谕巴蜀檄》,安定民心。

    公元前129年

    再次出使西南夷,修桥通路,平定西南,作《难蜀父老》,以告慰民心,得到民众支持,后成功回京。其后被人诬陷收受贿赂,免官回蜀。

    公元前127年

    得卫青等人帮助,洗刷冤屈重新入朝,复召为郎。

    公元前125年

    随汉武帝至长杨狩猎,作《谏猎疏》《哀秦二世赋》。

    公元前124—前121年

    任文园令,奉命在茂陵守陵,其间作《长门赋》为陈皇后求情,得汉武帝千两黄金赏赐。其赋作开创了宫怨体的先河。

    公元前121—前118年

    因病辞官,接卓文君至茂陵居住直至终老。其间作《封禅书》,劝谏汉武帝登山封禅,后其文为汉武帝采纳。死后,司马相如由卓文君护送回蜀,葬于蜀郡。为纪念司马相如,卓文君作《司马相如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