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
注意力分散--不去注意心中的纠结
现在是时候勇敢地朝前看了,我是说把注意力放在未来,不要再留恋过去,沉湎于过去的是是非非。一旦决定向前看,就不要再回头,过去已经是过去,它完完全全不存在了。随它去吧,再想它,也毫无意义。不论过去的事情如何,甚至它对你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你在当时万分后悔、纠结,但是现在想来,那些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不能对事情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事实上,没有什么能够让时光倒流,不断回忆和思考也不能改变过去的事实,你现在的纠结和感伤,只能影响你现在的心情,对你现在和未来都造成不好的影响。举个例子,如果你曾经在一段恋情中受到伤害和欺骗,之后再遇见这个人,你就会显得紧张、焦虑,甚至担心再一次受到上一次的伤害。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闭上心门。这不仅影响了你的现在,使你不能放开手脚展示自我,甚至会影响旁观者对你的看法,这样直接影响了你未来的人际关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过去的纠结,别再为过去担忧。一旦决定放下过去,就开始要判断接下来应该怎么走。。我遇见过很多突破危机获得重生的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会忘记过去,通过危机重启人生。要做到如此,必须忘记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的变故。不再花时间和注意力把悲伤和不快放大,希望回到从前一成不变的平静生活。他们会通过变故迎接新生活,充满自信,平静地迎接未来。
第一,相对"安全"的道路。想方设法处理当下的危机,然后尽全力恢复以前的生活,并且吸取教训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但是这样做往往还会面临一些令人烦躁的状况,比如说平静安宁的生活非常繁琐,平淡的生活往往令人容易厌倦,这样很容易陷入没有目标的生活状态。于是内心会感觉空洞、无助。尽管我们不可否认,这样的生活避免了变故,它很安全。第二,我把它叫做"醒悟"。完成醒悟的过程,就把过去彻底放下,让自己从此开始学习和成长。展开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新世界,让一些重生。如果选择这条道路,很有可能会创造奇迹,人生的经历也会更加丰富。第三,介于以上两者中间的道路,它令你徘徊不前,但是却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后退。变故发生之后,你没有回到以前的生活,也没有开始崭新的生活,而是居于两者之间。也许你想开始崭新的生活,但是对未知的恐惧使你望而却步。你时刻回忆的以前的生活,但是你深知那样的生活太过平淡,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于是你只能介于两者之间,面对两难的境地。这种选择应该是这三种选择中最令人混乱的道路。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艰难、复杂。你会由此感到巨大的困惑和恐惧。但是我经过观察,很多人选择走第三种道路--也许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只是感到生活开始变得艰难、不近人情。事实上生活本身对他们的态度不会变。只是他们对生活的感知有了艰难的想法。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想要改变生活,拒绝以前的生活,但是他们面对未来的生活却束手无策。这时候他们可能会尝试着从外界获取帮助。不难想象,人之所以会走第三种道路,有很多原因,但是这些原因中的共同点便是恐惧。他们害怕放下过去,害怕陷入从未了解的深渊,害怕自己因为无知而犯错,会害怕别人的看法,会担心自己可能看起来很蠢,担心自己最后一无所获……这种恐惧太多,以至于它们强大到让你停滞不前。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之所以对未知的世界这么恐惧,是不是源于我们总是试图想控制外部世界?
是的,我们之所以恐惧,往往是我们太过要强,希望现实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但是话说回来,恐惧和担心都是正常的。自人类诞生起,就不可能让恐惧完全消失,但是你何不试着改变自己对恐惧的看法呢?试着想一想,当你感到恐惧时,不退缩,而是自己激励自己。在这里,我愿意跟大家分享苏珊的故事:苏珊经历了一场严重的车祸,她在医院脱离危险之后,依然无法苏醒。也就是说她可能成为植物人。直到一周后她才缓慢的睁开眼睛,家人都为她担心害怕她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举动。当时的她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热爱舞蹈,但是我这辈子可能再也无法站起来了;我喜欢唱歌,但是我也再也不能弹客厅东南角那架钢琴了;我还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漂亮的女儿,但是可能我不能看着他们走进教堂了。我恢复神智之后很久一段时间,都无法相信这一切,或者我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些迟早会消失,因为我马上就醒来了。但是眼前的景象和真实的疼痛告诉我,这一切都是现实,我在医院的每一天夜里都以泪洗面,枕头打湿了一个又一个。我时常想恐怕我的眼泪要流干净了,但是这种痛苦依然不能随着眼泪而消失。这段日子真是难熬。"
深陷痛苦的苏珊还是接受了康复手术,她又这样接着写道:"我开始激励自己,每次发生挫折或者重大的时间,都会激发我内心潜在的巨大能量,我要让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们看到,我并没有被打倒!康复的过程如同现实一样残酷。在经历了13次手术之后,我的身体被固定在架子上。手臂和大腿疼得失去了直觉。在这之后我还要接着在医院住上半年,然后可以回家,当然是坐着轮椅的。但是那应该比现在好多了。每当疼痛难忍的时候,我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我一定坚持得住!我一定能成功!"同时,苏珊的家人也给了她莫大的支持和鼓励,我相信上帝都为她的坚强而感动了。车祸发生两年以后,苏珊竟然离开了轮椅,开始独立行走。除了身体上的变化,苏珊说她的内心也跟以往不同了,她说她的生活开始了新的旅程,有了新的目标。很多人为她的奇迹感到震惊,她也非常乐于跟我们分享她的经历。她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你一帆风顺的时候做了什么,而是陷入低谷时,你做了什么。我现在失去了左臂,但是我起码能走路,这样我依然可以到处走一走,起码我有残疾人专座。我现在不能慢跑、不能游泳,但是我又拥有了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崭新人生,我觉得现在棒极了!我非常喜欢苏珊的故事。她在悲剧来临的时候,没有沮丧绝望、停滞不前,没有想着恢复原来的生活,而是选择迎接新的人生。我问苏珊,你是否想过,如果当初不再大雪天气开车出门,就不会遭遇这样的横祸了,你后悔过吗?苏珊说,不,我不会这么想。要知道,如果没有那次车祸,就没有现在的我。也许苏珊的回答令人吃惊,但是我们不难看到,苏珊学会了放下过去,为人生打开新的大门。这是重生的第一步。
注意力删减--想想自己应该淘汰什么
在圣诞节的前一周,你的妈妈一定会让你收拾好自己的屋子。这时候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时,会不会非常惊讶自己在短短一年内就积攒了这么多东西,有些甚至都忘了是用来做什么的?这时候往往会在心里充满懊悔:为什么以前不花点时间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淘汰掉那些不用的东西。可是它们积攒的现在,想要一下子清理干净已经太难了。当你气喘吁吁地把一切收拾妥当之后,一定在心里默默地说:以后一定要养成随时清理的习惯,淘汰掉不需要的东西,以后就不至于像现在这么累了。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的人生历程,其实不就是积累的过程吗?这个过程,你积累了悲伤、喜悦、成功、失败、财富、地位、感情、知识等等。这些记忆就像我们房间内的东西一样,应该随时清理,不需要的马上淘汰。给自己两分钟时间,想想自己是不是每天忙碌地工作学习,往往一天下来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好好的为自己的心灵做一次大扫除?心灵的大扫除,其实就是细数你大脑的库存,明白你大脑里面储存着什么信息,有些如果不马上清理和淘汰,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就像冰箱一样,不把已经变质的食物扔出去,本来新鲜的食物也会被沾上不好的气味,甚至影响冰箱的运行。我们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次"出口",我们几乎要做到随时随地的清扫心灵。无论是读书、出国、跳槽、结婚、生子……每一次转折,我们都必须丢掉旧的自我,迎接新的自我。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做好心灵的大扫除。
然而我们往往不能做到为心灵做大扫除的原因,大概是太忙、太累,所以没时间。除此以外,有时候我们还会为脑内的"存货"不够了解,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记忆丢掉之后,会不会某一天会派上用场,所以不敢丢掉。面对未知的未来,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的是什么。是的,心灵的大扫除本来就是艰难和挣扎的。但是要知道我们的一生还要经历很多次的转折,所以每一次大扫除都不会是最后一次。而且你完全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做到一次性清扫干净--那有点太浪费经历了,你要做的是每次清扫一点,只要保证你脑内的"存货"不会影响你前进的步伐即可。往往我们都习惯性地把各种东西施加在自己身上,不管是什么信息,有用或者无用的,只要拥有它们,我们似乎就变得更自信,更丰满。仿佛拥有这些越多,可以使我们离成功更近一步。
但是这种想法却经常让我们困顿、疑惑。因为积累并不是面对人生问题时的唯一解决方法,有时候你试着用"减法",反而更轻松。那么所谓的减法,就是放手和淘汰的意思。任何时候,心灵的积压太多,都会阻碍我们的才华正常施展。这样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压抑了积极的想法。所以,适时的为心灵做大扫除,淘汰一些没用的东西,平和稳定的心境才会到来。
注意力减压--心放松,则一切都好说
放松的意义是什么?它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让一切变得简单。如果紧张是你的习惯,就像一只被吹饱的气球,生活中一点点轻微的波澜,都会成为刺破气球的钢针。
举个例子,比如说吉他,它只有在琴弦处在适当状态下才会发出应有的声音,不能贴在纸板上,也不能拉紧到一弹就断的程度。而对于我们人类,最适当的状态就是心态放松,懈怠和急躁都会带来不良的效果。我记得有一次出差,由于天气原因飞机延误,整个候机室都一阵喧闹,大家都非常急躁。我想到可能会耽误工作也闷闷不乐。而我身边的坐着的一位老人却在静静地闭目养神,他注意到我在看他的时候睁开了眼睛,笑着说,好像越是急躁飞机越是不来呢。是啊,急躁根本于事无补,那不如放下心来,休息一会。我也学着老人闭上了眼睛。过了几分钟就传来登机的广播。这样的情形,不是巧合更不是迷信,可以说是放松之中,你得到了你期盼的结果。
要真正地做到放轻松,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当你面临意想不到的情况时,会下意识的进入防卫状态,这时候你的身心都是紧张的,并且非常容易焦虑。有一项针对胃病患者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超过3/4的胃病患者并非身体真的出了毛病,而是由于内心。恐惧、焦虑、紧张和对生活的无法适应都是引起胃病的原因,它们甚至远远超过医学角度的胃病发病源。《生活》杂志的一篇报导称,胃溃疡是全球范围内死亡原因名单的第十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多数情况下医生给我们开了药方,并嘱咐我们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情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自认为得了大病,也许那只是你鞋里的一粒沙,你却以为马上要下肢瘫痪。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病确实是真病,需要及时治疗。但是我们也不能因自己的紧张焦虑使自己患上没有必要的疾病。很多年以前,纽约平静的夜晚,人们却被志愿者们叫醒,被通知去种牛痘,预防天花。大家都被吓坏了,甚至不惜夜以继日的排队接种疫苗。原因是什么呢?原来纽约有8个人得了天花,其中两个人死了。换句话说,纽约800万人种有两个人因病而死,这惊动了整个纽约。但是大家都忘了有一种比天花更来势凶猛的病,那就是抑郁症。在过去的37年里,因抑郁病死去的人比天花要多至少一万倍。
事实上,抑郁能使任何人罹患疾病,最强壮的人也不能例外。卡耐基在《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中,这样写道:"几年前,我与格伯医师一起度假。我们谈起忧虑的后果,他说:"如果病人能?除恐惧与忧虑,70%的人就不用看医生了。"
"倒不是说他们的病是想象出来的,我知道得很清楚,因为我自己就被胃溃疡折磨了12年。"
"恐惧产生忧虑,忧虑造成紧张,影响胃部神经系统,改变了胃液的分泌,引起胃溃疡。"梅奥诊所的阿尔瓦雷斯医师曾说过:"溃疡顺着情绪的压力起伏。"这个看法已由梅奥诊所为1.5万名胃疾病患者跟踪做的研究证实,其中80%并无真正病因。恐惧、忧虑、憎恨、过度自私,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才是胃疾与溃疡的最大原因。
我最近与梅奥诊所的海宾医师通信,他在美国医师协会年会宣读一份报道,其中指出他研究176位平均年龄44.3岁的企业主管,约有1/3的主管受到紧张引起的三种病痛的困扰――心脏病、消化性溃疡以及高血压。想想看,1/3的企业主管在活到45岁前就受到这些毛病的折磨,成功的代价何其高昂!他们的病不是病理上的,而是挫折、焦虑、烦恼、恐惧、绝望等情绪所引起的。
忧虑引起风湿症、关节炎,使你不得不坐轮椅。关节炎权威塞西尔博士列出关节炎的四大主因:1.婚姻触礁;2.财务危机;3.孤独与忧虑;4.积怨未消。
忧虑还能造成龋齿。麦戈尼格尔医生在全美牙医协会上演讲时提到:"因忧虑、恐惧、唠叨所造成的情绪不畅会改变人体内钙的平衡而引起龋齿。"这位医生提到他的一位病人原来有副很健康的牙齿,但是在他太太住院的三个星期内,他却因担心她的病而有了九颗蛀牙――所以忧虑会引起蛀牙。"
忧虑不仅仅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抑,还能引起身体其他部分的病症。所以,练习着放轻松是十分必要的,它对自身乃至生活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社会学专家约姆斯说:"生活在城市中的美国人过度紧张、坐立不安,常常表现着急以及紧张痛苦的表情……这是坏习惯,不折不扣的坏习惯。"紧张是一种习惯,放松也是一种习惯,而坏习惯应该改正,好习惯应该养成。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放轻松呢?或许你会以为先从思想开始,或者先从精神开始,现在我要告诉大家,两者都不是,最先要放松的,是肌肉。那么就先从双眼开始,从你的双眼读到这句话之后,把头往后仰,闭上眼睛,小声地、或者在脑内对自己的眼睛说,放轻松、放轻松,不要紧张,不要皱眉头,放松吧,接着放松……你会感觉到,接下来的时间里,你眼睛的肌肉开始遵循你的指令。继续放松,你会感觉到,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消失不见了。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你已经掌握了放松技巧的第一步。
那么我们接着来依次类推,来放松脸部肌肉、颈椎、肩膀,乃至整个身体。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它收集了我们脑内3/4以上的信息,消耗了全身1/4的能量。如果能够做到完全放松眼部肌肉,那么就可以忘记所有的烦恼。很多喜欢观察的人都会感觉"眼部紧张",从而导致精神紧张,那是因为绝大部分外部信息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眼睛,接收到过多的信息会使眼睛感到疲劳或者紧张。以上我们学会了放松身体的第一步,也就是放松眼部,那么怎样深入地放松全身呢?有这样五个秘诀:第一,看一本关于讨论放松的专业书籍,我推荐大卫·哈罗·芬克的著作《消除精神紧张》。第二,在紧张情绪即将来临的时候,立即提醒自己做放松运动,让自己的身体软的像一件毛衣,或者一只猫。想象着自己是一件被挂在阳光里的衬衫,或者晒太阳打盹的猫。瑜伽训练是个不错的选择。第三,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处在一个舒服的姿势。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使不是体力劳动,下班后依然会觉得身心疲惫。那么在工作中应该采取舒服的姿势,因为身体的紧张会导致颈椎、腰椎的疼痛,导致疲劳。第四,要知道,我们平时所感到的疲惫,有2/3是出于惯性。所以我们每天要给自己一点时间,检讨一下自己刚才有没有把工作想象得比实际艰难,有没有凭空给自己施加压力?第五,每天睡觉前,都想一想,问问自己,今天有多疲倦?看看这种疲倦是来自于工作本身,还是源于自己过分焦虑?慢慢地形成习惯,判断一天过得怎么样不再说有多么疲惫,而是有多么不疲惫。
分心法则--大度处事,别把小事挂心上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意思就是想成就大作为,必须有宽广的胸襟。我们的这一生中会经历多少事情呢?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在你几天或者几个月之后想想,很多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所以我们往往面临的问题,大多数是我们夸大了它的影响力,其实它根本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么为什么不在事情发生的当时试着大度处事呢?我的邻居摩尔是个漂亮的女孩,在她19岁那年,家里发生了一场火灾。她后来告诉我们,"我从来没有那么害怕过,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那是在睡梦中我突然醒来,我看到满眼的火光,喊爸爸妈妈的名字没有响应。火在向我逼近,我甚至失去了主意,完全呆住了。我觉得当时房间里有40多度,但是依然被吓得浑身冒冷汗。大声哭喊使我变得非常虚弱,眼泪流在脸上马上就干了。"
"火越来越逼近,我的头发已经被烧到了。可能马上要死了,我不听地向上帝祈祷。我想起不久前我因为裙子的长度跟妈妈大吵大闹,可是这时候我都不知道隔壁的妈妈到底怎么样了;还有学校里面严厉的怀特老师,这时想一想都那么和蔼可亲。是的,我以前为没有收集完整涅槃的所有专辑而生气,为超市里结账时插队的人而气愤,可是现在想想都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啊。"
"后来在我似乎已经接受了马上要死去的想法时,消防队员来了,他们扑灭了火,把我从一团废墟中抱出来。我看见爸爸妈妈的时候,他们的脸一下子舒展开了。是的,活着就是最好的财富,以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愁,但是面对生命的威胁,那些事情显得渺小又荒诞。我知道了这个道理好像突然长大了一样,一场火灾让我学到的,比在学校学到的要多得多。"
有时候我们会在面临巨大危机的时候提醒自己振作,但是却常常被小事搞得垂头丧气。就像一个看似精明的牧民,他给自己的牛栏装了很多层栅栏,防止野狼的袭击。但是牛却被小小的牛虻杀死了。生活中,这世上多半的伤心事都是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小事引起的。华盛顿的一位法官说,他仲裁过超过3万起不愉快的婚姻案件,之所以他们的婚姻不美满,一开始的起因往往都是一些小事。很多时候我们在忧心忡忡的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其实眼下这件事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大家都夸大了成功和幸福的面目,以为它们本来应该完美无瑕,只要通过勤奋地努力就能获得。但是生活是不可能完美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所以别把小事挂心上,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经历。时刻记住,成功和幸福的第一步就是别把小事挂心上。
注意力转移--为何不另辟蹊径?
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挫折和磨难,这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平坦宽阔的大路,可能是一条艰难险阻的路,如果执意沿着它走,可能会走向死胡同。有时候换一条路,学着独辟蹊径可以摆脱当前的困难,这条路可能最终通往成功。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营业额蒸蒸日上。可是,公司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第十三年时,业绩却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感到不满,立即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扬了扬手中的一张纸对董事部说:"我有个建议,若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必须另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支付你薪水,另有红包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还要另外要求支付5万元,太过分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毛钱也不必付。"年轻的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位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
总裁马上下令更换新包装。
试想,每天早上,每位消费者多用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耗量将增加多少?牙膏开口扩大1毫米,使这个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意料不到的结果。当我们面对新知识、新事物和新创意时,千万别将脑袋密封,置之于后,应该将思路打开1毫米,主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和新创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