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算盘-常识与习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健全人格的三要素

    为人处世,无论你的身份地位是高是低,或者你所处的境地是好是坏,最基本的常识都是你所不能缺少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常识呢?

    我是这么理解的。

    所谓常识,就是指待人接物的时候不矫饰,不顽固,能分清善恶,鉴别得失,语言举止都合乎中庸。如果从学理上来解释,就是“智、情、意”三者保持平衡,平等地发展。也就是说,通晓一般的人情,善于了解通俗的事理,然后加以适当处理的能力就是通晓常识。虽然是依据心理学家的说法而把人的心灵分成“智、情、意”三者,可没有人会认为三者的调和是不必要的。正因为有了智慧、情爱和意志,人类的社会活动才得以进行,才能接触事物,取得成果。因此,我想在下文中谈谈我对“智、情、意”三者的看法。

    对于人类而言,“智”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作为人,没有智慧,也就意味着没有对事物最基本的识别能力。如果一个人连一件事是善是恶、有利有害都分辨不出,以善为恶,以恶为善,或是以利为害,以害为利,那他就算有再高的学识又有什么用呢?岂不是白白糟践了自己的学问。认识到这一点,大家也应该能认识到智慧对人的重要性了。

    但是,也有人是不推崇智慧的,像宋代的大儒程颐、朱熹就是代表。他们认为智慧会使人远离仁义道德,陷入功利主义。因此,主张疏远智慧。其实,这是一种将活学活用的学问变成死物,认为只要修身养性,坏事就不会发生的极大错误想法。试想一下,这种人会对社会有什么贡献呢?他们对于人生活在世上的目的都没有完全弄清楚。

    当然,人是不能做坏事。可是,如果为了避免坏事而什么事都不做,那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人了。如果给智的活动加上限制,那会怎样呢?虽然不做坏事了,但是人的意识也会不自觉的向消极方面倾斜,真正做好事的人也就少了,这实在令人担忧。朱子主张“虚灵不昧”、 “寂然不动”,讲仁义忠孝,说智近于诈。我认为,他的这种说法会让孔孟之教变得偏激而狭隘,还会让人对儒学产生误解。其实,智慧对人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绝对不能轻视。

    我们要尊重和重视“智”,可并不意味着只要有了智慧,人就可以在社会活动。我不得不说,为人处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情,不然智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一个聪明绝顶却薄情寡义的人,他一般都会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来,为了谋求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都不惜以压制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般说来,有智慧的人都能看清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分析得也十分透彻,这是好事。可如果这种人无情无义,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他会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以牺牲他人为代价,不管他人死活,变成一个极端可怕的人。这时就需要“情”来调和。

    “情”是一种缓和剂,只要有了它,很多事情都能保持平衡,并且得到圆满解决。如果人类的活动中没有了这一重要因素,一切都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最后让人面临无可奈何的境地。因此,“情”

    是人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不过“情”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人类易被它所困,喜怒哀乐变幻无常,稍有不顺,就情绪激动。因此,这时就需要另一重要因素“意”了。

    感情容易激动,这时能控制它的无外乎就是坚强的意志了。意志是精神的本源。有坚强意志的人,也就具备了成为生活强者的潜质。

    当然,徒有坚强的意志,而没有必要的“智”和“情”,就会成为一个顽固不化的人。即便自己有错,也不会加以改正,而是麻木地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意见。当然,这种人也有他的可爱之处,不过,这种欠缺情和智的人仍然是精神不健全的人,不能称之为完全的人。

    总之,有了坚强的意志,再加上聪明的智慧,并且用情爱加以调节,三者相辅相成,协调共生,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拥有健全意识,对社会有用的人。

    口是祸福之门

    我平日里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言,并到处发表演讲。不知不觉,话讲得多了,出错的几率也就高了,这样难免会遭人笑话。不管别人对我是怎么看的,我都坚持表里如一,畅所欲言,从不说假话。所以,我所讲的,绝对没有狂妄之词,都是我自己所确信的事情。

    都说祸从口出,可因为害怕惹祸就闭口不言,那会怎么样呢?无论如何都要在必要的场合讲适当的话,如果因为没有表达清楚就糊里糊涂地葬送掉大好的事情,那岂不是会令人惋惜。这样是防了祸,可也没有带来福,要知道福也是能从口出的。虽然多嘴令人讨厌,可是一味的沉默寡言,也不会显得多珍贵。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沉默寡言是不能顺利成事的。

    由于我说的话多,虽然招惹过“祸”,可因此也招来了“福”。一味沉默的话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但有时稍一张口就能帮助他人解决困难;或者由于我的伶牙俐齿,经常受托去调和矛盾,也能让事情得到圆满的解决;又或者由于我的善辩,遇到的机会也比一般人多一些。

    如果我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相信这些好事是不会自己找上门来的。

    所以说口既是祸之门,那它同时也是福之门。松尾芭蕉说过:

    “是非只为多开口”,这是把祸从口出文学化了,有点过分消极,说到底就是让人一句话都不说了。真要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就变得愈加疏远了。

    总之,口舌既是祸起之门,又是产生福祉之门。对于福祉而言,多说不是坏事,但面对祸起之时,则必须要慎言。我认为,认清口舌引起的祸福之间的区别,这是任何人都应该要牢记的。

    因恶而知美

    我经常被人所误解,认为我是一个清浊兼容,不分正邪善恶的人。

    不久前就有人当面问我:

    “先生您把《论语》作为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可是,在先生所影响和帮助的人之中,不乏和您主张相反的人,也就是非《论语》主义者。就算是被社会所责难的人,您却丝毫不顾社会舆论,坦然与之相处。您这样做,难道就不怕有伤您高洁的人格吗?我们都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的确,他们的批评也许是对的,我自己也并不认为我所想的就没有错。不过,我也有我自己的想法。人生在世,除了要立身,同时也要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多做一些好事。

    因此,把个人财富、地位和子孙荣辱放在第二位,而把为国家效力放在第一位。所以我的初衷就变成了为他人谋善事,帮助他人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许,这就是让人误解的主要原因吧!

    自我投身实业界以来,所接触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果这些人都能效仿我的做法,发扬自己的长处为事业而奋斗。即使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可只要所做的行业是正确的,那对国家和社会也都是有利的,那我表示理解并帮助他们达到目的。这个主张不仅是拿来对待工商业界的人士的,而且还用来对待拿笔杆子的人。例如,从事报纸和杂志的人来找我,请我谈谈个人的主张时,我想就算是我只发表部分观点,也能发挥出很大的价值。所以,对于那些出自于真心的请求,我都会欣然接受。之所以这样考虑,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前来采访的人,也是在为社会利益作贡献。因此,就算我再忙,我也会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对于来访的人,没有什么陌生和熟悉的区别,只要我方便,我一定会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希望。如果来访者的希望不违背道德、不过分,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满足他。

    然而令我困惑的是,有人却利用我的“开放政策”,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例如,有素不相识而找我借钱的人;有因为父母收入不够,而请我资助学费的人;还有正在做发明,而要我在发明成功之前给予援助的人;更有甚者,竟然是打算做生意而让我来投资的人。类似于 这样有不合理请求的信件,我月月都能收到几十封。因为信上署了我的名字,我个人觉得我有义务一一过目。还有一些亲自上门提出各种希望的,虽然我都会接见,但对于他们不合理的请求或希望我都不是像信件一样默默接受,而是当面指出它不合理的地方,并且予以回绝。

    可能,有的人觉得我完全没有必要去看每一封信,接见每一个人。

    可如果真这样做了,那就是在违反我自己的主张,所以,我明知这样会增加我的事务,以至于没有空闲,可我还是不能怕这个麻烦。

    因此,不管是陌生人的请求,还是熟人的委托,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都会尽力满足。一是为了这个人,二是为了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一点贡献。当然,这当中肯定有的人不好,以后做错一些事。但是,我们要谨记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恶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人,恶人未必就不得善终,而善人也未必不会食恶果。所以,不用那么憎恨恶人,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把他往善的方向引。我也有过开始知道是恶人,但还是给予帮助的情况。

    习惯的力量

    所谓的习惯,就是人日常的行为举止,不断重复而形成的一种固有性情特性。它对人的心灵和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坏习惯多了会使人越来越恶,好习惯多了会使人越来越善,习惯最终会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因此,无论是谁,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人生大事。

    而且,一个人的习惯不单单只与个人有关,它还会传染给身边的人,从而影响到他人。天性使然,人都有模仿他人的习惯,可这种影响力,并不只限于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所以我们要格处警惕。例如,在言行举止上,甲的习惯传染给了乙,乙又传染给了丙,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就举个大家最近能在报上看到各种新词汇这个最明显的例子,甲报刚刚登出了一个新的名词,紧接着,乙报和丙报就会迅速使用上这个新词汇,最后就成为了最普遍的词汇。比如“时髦”、“暴发户”,就样的词汇就是最好的证明。妇女和儿童的用语也有这样的情形,例如近来在女学生们中很流行的“说的是”、“是吗”等口头禅,这种用语就 是某种习惯传播而来的。又如“实业”这个词原本是没有的,可今天也已经成了习惯用语,一提到它,马上就会让人想到工商业。

    “壮士”

    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壮年人,可今天也有把老年人称为壮士的,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习惯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该有多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对于青少年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小时候的记忆,即便是到了老年也会留在脑海之中。就我个人而言,我现在都能清晰地回想起少年时的好多事。无论是什么书,只要是少年时读过的,一定都会记得清清楚楚,而近几年来读的书,反倒容易忘记。

    因此,少年时代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一旦养成了,终生都难以再改变。所以这一时期一定要好好珍惜,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曾在少年时代离家出走,四处漂泊,生活上养成了比较放纵的习惯,以至于后来都没法改掉,为此我苦恼不已。时至今日,我还在努力克制这些坏习惯,虽然成效并不大,但是大部分都已经改掉了。

    知恶而不改,也就是克己心不足。根据我的经验,即使人到了老年,也还是需要注意保持好习惯的。年轻时养成了坏习惯,只要下定决心改正,即使到了老年也一样能改过来。在今天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要具备这种精神,谨慎处世才行。

    习惯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如果加以重视,是可以改正的。就像一个平日里爱睡懒觉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早起,可一旦遇到战争或危险,相信他也一定能早起了。那么,坏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人们平时轻视习惯,认为小事一桩,不值得注意,这样无意间就形成了。所以,不论男女老幼,都有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健全常识的重要性

    史籍上所记载的英雄豪杰,有很多都在智、情、意三者之间失去了平衡。他们之中,有的意志力十分坚强,可智慧和知识却很匮乏;有的意志力和智慧同时兼得,却没有情意。这样的情形,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这样说来,不管是英雄也好,豪杰也罢,都不是具备健全常识的人。的确,从某一方面来说,他们是非常的伟大,超凡出众,为普通人所不能及。但是,我们要清楚,伟人和完人完全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

    伟人在人类应具备的一切性格中,即使有缺陷,那也是无足轻重的。因为相较于伟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言,那点缺陷足以被无视了。可与完人相比,这可以说成是“非正常人”。完人是智、情,意三方面都圆满的人,也就是说是具备了健全常识的人。

    我当然希望社会能伟人辈出,却更希望大多数人能成为完人。伟人的作用并非是无限的,但完人却是不管多少,都是社会所必需的。

    在当今这个发达的社会,只有具备健全常识的人才能发挥设施应有的能力。可对于伟人,除某种特定的情况外,其他时候就没有什么作用可言了。

    一般说来,人在青年时期,性格不稳定,好奇心强,喜欢做一些古怪的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沉稳。其实常识本身并不是什么奇特的东西,如果能在喜好奇巧的年纪,去修习这种平凡的常识,好奇心也就不会那么重了。假如让他们当伟人,多数人都会表示赞同,可是要当完人,对于他们来说又痛苦万分,这是年轻人的通病。

    不过,政治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国民的健全常识,产业的发展进步也有赖于实业家的健全常识。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修习常识。

    更何况从社会实际来看,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与其说是具有深奥知识的人在起着支配作用,倒不如说是具备健全常识的人在发挥作用。

    这样说来,健全常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根据行为动机看人

    社会上经常能见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个冷酷无情、毫无诚意,而且行为又离奇古怪的不老实人却受到社会的信任,拥有成功的光环。可一个老实诚恳的人却被世人冷落。难道真是上天连是非黑白都分不清了吗?这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有趣问题。

    判断人行为的善恶,必须从他的动机和行为出发。不管一个人的动机如何诚恳,合乎忠恕之道,可是行为却十分乖谬;或者是虽然没有胡作非为,动机上也是想为他人做好事,却伤害了别人,这些都不能称之为善行。

    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一篇叫《事与愿违的故事》的课文,说是有个孩子看到小鸡正在孵化,在还没有出蛋壳时,他为了帮忙小鸡能尽快挣脱蛋壳,于是他就把蛋壳打碎了,没想到最后小鸡却死了。还记得《孟子》中也有一些类似于这样的例子,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说是为他人谋利,却又破门而入,这能容忍吗?又比如,梁惠王在谈到政事的时候,孟子说: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的意思就是暴政与拿刀杀人无异。此外,孟子在与告子讨论不动心的时候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亢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

    ‘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这就是说,志是心之本,气是心所表现出的行为结果。志虽善,且合乎忠恕之道,如果心发生了变化,也会做出事与愿违的事。所以,要保持本心,不损害所表现的气。也就是说,用志来抑制自己的心不做错事,练习这种定心术是很有必要的。

    孟子一身的浩然正气,有助于这种修养的提高,但普通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孟子举例说: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意思就是,想让苗生长,本应通过用多浇水,施肥,除草这一方法来实现的,而不能用把苗拔高这种愚蠢的办法。

    关于孟子的不动心术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论,先就社会上拔苗助长 的事来说,拔苗助长的初衷是好的,可行为却是恶的。这件事往深处了说就是,还管你的动机如何好,如何合乎忠恕之道,可如果行为与之相背离,那也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相反,一个人的动机有些不纯,可行为还算正当,足可以让人信赖,那也有可能获得成功。严格来讲,动机不纯,而行为却正当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行为的善恶可能比动机的善恶重要一些,因为相较而言,前者似乎更容易辨别。因此,行善往往能得到社会的信赖。

    例如,德川吉宗将军巡视之际,奖励了一个背着母亲来瞻仰自己的孝子。有个无赖汉听说了这件事,为了获得奖励,就借了别家的老人背出来。当吉宗公也要给予奖励时,旁边人对此提出了异议,说这个人是假装孝顺,可吉宗公却说:

    “不,就算他是模仿别人也是可以的。此外,孟子说:

    “西子蒙不洁,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下》)就是说即便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蒙上了污垢,也一样没有人会愿意去接近她。相反,一个内心狠毒,阴险狡诈的女人,如果表面上装作一副温柔体贴、楚楚动人的姿态,也是会让众人对她五迷三倒的。这可以说是人之常情。

    所以,与动机的善恶相比,行为的好坏更容易识别。这也是善于卖乖取巧的人比老实人更容易得到他人信任,并且容易成功的原因。

    何谓真才真智

    人活于世,必须要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智慧。不论是从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国家的前途,没有知识,一切都将无法进行。但是,在提高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培养高尚的人格。我认为,人格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如何定义人格这个词,还不是很清楚。有人认为,那些没有健全常识的英雄豪杰,也有高尚的人格。这就产生了人格是否与知识有关的问题。我认为,无论在公在私都需要真才真智,也就是有发达的知识。

    想要提高知识,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境遇,常言道: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样的说法也许不太恰当。或许是因为我并不了解西方的格言,所以经常引用东方的格言吧。

    我认为事不管大小,人不论圣贤粗鄙,都应该要注意个人境遇要与环境相适应。如《论语》中孔子问子路: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论语·公冶长》)子路听了这句话很高兴。这是孔子在不得志的时候提出的疑问,所以子路听了高兴,孔子大概也很高兴。但是,当孔子知道子路并不清楚自己的境遇时,反而告诫他说:

    “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如果子路真的理解孔子当时的境遇的话,也许会问:

    “既然这样,那么如何做才适宜呢?这样一来,孔子就会认为子路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可能就会回答他是到朝鲜去,或是到日本去。

    还有一次,孔子询问弟子们各自的志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如果让他去治理国家,很快就能天下太平。孔子听后只是微微一笑。

    接着弟子们也都一一陈述了自己的志向,只剩一个叫曾点的学生。当时曾点正在弹琴,孔子问他的志向是什么,刚开始他只说与其他人的都不相同,在孔子的鼓励下,他才说: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听完他的陈述,孔子表示非常赞同。

    弟子们走后,曾点问孔子为什么对子路的回答只是报之一笑,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看来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先重视礼义,然后才能养成自身的勇气。然而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知道谦虚和礼让,有些不太合适,因而笑他。当然,孔子也有可能是在笑子路没有自知之明,没弄清楚自己的境遇。

    不过,孔子自己也有说过自负的话。例如,桓魋要杀孔子的时候,他的弟子们都很害怕,然而孔子却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可以看出,孔子能坦然地面对境遇。又有一次,孔子到宋国去,在回来的路上遭人围攻,险些丧命,他的弟子们都很担心,孔子却说: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 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与何?(《论语·子罕》)表示自己坦然面对,稳如泰山。有人对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感到奇怪,孔子听后回答说:

    “是礼也。(《论语·八佾》)意思是说这是懂得礼数的表现!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和地位,才能正确地灵活运用这些道理。这就是孔子成为圣人的修炼法则。

    由此可见,就算是孔子这样的圣人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说话做事,这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大家都想成为孔子那样的圣人也是不可能的事,但如果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境遇和地位,那离圣人也不远了。然而,实际生活中的人,往往背道而驰,稍有成绩,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稍有挫折,就灰心丧气、畏缩不前。可见,胜骄败馁是凡人庸夫的通病。

    动机与结果和行为性质的关系

    我最讨厌动机不纯,轻薄才干的人,更不愿意与投机取巧,没有诚意的人为伍。不过,我们不是神,不能光凭一个人的外表就能看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要一个人不将自己的行为加以巧妙地掩饰,我们还是能看出破绽来的。正如王阳明在知行合一的学说中所说的那样,只要心有所想,定会在行为中有所体现:动机善,行为也就善;行为恶,动机也必恶。不过,在我这个门外汉看来,动机善,行为也可能恶;而行为善,动机也未必善。

    我对西方的伦理学和哲学一窍不通,所以在进行人性论的研究和探讨处世之道时,只能依据四书和宋儒的学说。令我意外的是,我的上述观点竟然和德国的保尔逊的伦理学说不谋而合。保尔逊也认为只要人的动机是好的,就算结果恶也不要紧,并举例说,英国的克伦威尔为了拯救英国的危机,杀了昏庸的君主,自己做了皇帝。这件事在伦理学上不能算作坏事。

    保尔逊学说被视作真理并且受到欢迎,它着重强调必须要仔细分析行为与动机的程度和性质。例如,同是国家和民族的战争,有的是为了扩张领土,而有的则是为了国家存亡而不得不战。站在当权者的角度,战争的动机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如果贻误战机,那他的行为 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恶的;即便轻易开战,却因为占得先机,获得了胜利,奠定了国富民强的基础,那么他的行为就是善的。

    按着保尔逊的理论,克伦威尔弑君称帝这件事,由于是挽救了国家的危机,所以说他的行为是善的;否则,就算他满腔救国的理想,可结果是导致危害了国家,那他的行为也是恶的。

    我不能断定保尔逊的学说是否是真理,但是,同米尔黑的学说动机善行为必定善相比,保尔逊的将动机和行为分析比较后,来确定善恶的学说是更加令人信服的。

    我经常把接见客人、回答他们的问题作为自己的义务,所以会很认真地去做。这当中有我主动接见的,也有受人之托会见的,虽然都是会见客人,但是动机却大不相同。此外,有时在动机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导致结果的大相径庭,这样的事也很常见。就好比土地有肥沃和贫瘠之分,气候有炎热与寒冷之别一样,人的思想感情是不相同的。所以,就算动机相同,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总之,在判断一个人行为善恶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他的动机和行为的质与量。

    人生的希望在于努力

    大正二年(1913年),我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虽然这几年来我尽力避开一些杂务,但还是没办法让自己闲下来,我还在经营着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银行。可见,即使人老了,也还需要活动。任何人,不分男女老少,如果没有上进心,那就很难有所成就,国家也会因有了这样一群不求上进的国民而不再有所发展。

    我平常都是以积极上进的人为榜样,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从不怠慢。我每天坚持在7点钟以前起床,尽量接见来访客人,不论人数多少,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一一接见。像我这样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都能做到这样,年轻人就更加应该勤奋上进了。懒惰终究是懒惰,到头来决不会得出什么好的结果来。比如坐着干活要比站着干活舒服,而躺着似乎又要比坐着舒服。可坐久了,人会膝盖疼;躺久了还会腰 酸背痛。懒惰的结果还是懒惰,而且会变得越来越懒。因此,我奉劝大家一定要养成勤奋的好习惯。

    世人常说要提高智力,要学会审时度势,这的确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想要了解时势,就要先增加知识,提高智力,才能满足这一需求。

    但是,如果丰富了学问和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那也只是毫无用处。

    所以想要发挥知识的力量,必须要学会实践,不然再多的知识也是死的。同时,这种活学活用也不能是一时的,必须以此作为一种能力,终生利用。

    大凡上进取心很强的国家,国力也就越强盛;反之,越是懒惰的国家,国力也就越衰弱。一人上进,就会影响周围的人也上进,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一个地方上进,就会影响一片区域,从而形成一个国家的好风气;一个国家上进,全世界都会争相效仿。所以,每个人都要谨记,我们不是在为了个人而追求上进,而是为了一片区域,甚至于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知识是作为一个成功者的必备要素。不过,认为光靠学问和知识就能得到成功,那就大错特错了。《论语》中有个例子,子路说:“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论语·先进》)孔子回答道:“是故恶夫佞者。也就是说,光说不练是行不通的。对于子路的话,我表示很赞同,学问绝不只限于光坐在桌前读书。

    总而言之,学习和工作在于平时的努力。例如,有人平常不注意卫生,一旦生病了就跑去找医生。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可认为医生什么时候都能为你治病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医生一定会告诫病人,要注意卫生。因此,我很希望大家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并且平时多注意周围的事物。

    明辨是非之道

    一般能够明晰是非曲直和正邪的人,对事物都能够做到当机立断,“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就是他们的口头禅。但有时也会出现难以作出判断的情形。比如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打动,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与自己信仰背道而驰的主张中去,从而失去了自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坚定自己的立场和信仰,锻炼自己的意志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先自问自答一番,再用常识来判断:如果听了他人的话,可能会获得暂时的利益,但越到后来会越不利;或是按常识处理这件事,暂时会不利,但将来可能会得到转机,对于这些我们都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事情能做到深刻的自我反省,就容易恢复自己的本性,就正辟邪,这也是锻炼人意志的好方法。

    简单说来,锻炼意志可分为善、恶两方面。比如石川五右卫门(恶名昭着的江洋大盗)这个人,他是经过了坏的意志的锻炼,所以就成了一个做坏事时具有坚强意志的坏家伙了。进行意志锻炼是必要的,可进行坏的意志锻炼就没必要了。关于这点我不想长篇大论,可是采用错误常识的锻炼方法,搞不好弄出第二、第三个石川五右卫门出来。

    所以,锻炼意志之前,很有必要先要用常识进行判断,然后再进行。

    只有这样,在今后的为人处世方面才不会出现太大的差错。

    如此说来,意志的锻炼需要常识的配合。有关常识的培养,本书已经作了详述,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然而,意志的锻炼最根本还是要结合孝悌忠信等观点。不管什么事都要以忠孝二者所组成的意志依次进行,再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判断。然而,往往也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或者不速之客的降临,这都不会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去考虑,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作出恰当的回答。如果平时不注意意志的锻炼,这时就很难作出明智的判断。如果经过平时反复的锻炼,即使应付这种突发事件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