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算盘-仁义与富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确的生财之道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实业呢?不错,社会中的工业、商业等以赢利为目的的事业都是实业。如果工商业没有增加财富的功能,那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价值,也不会带来公共利益。不过话说回来,工商业者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那结果又将如何呢?这很难说得清楚。但如果真如上文孟子所说的“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奇不厌”等等。

    (《孟子·梁惠王上》)我认为,真正的生财之道要是不以仁义道德为基础的话,那是决不会久远的。当然,这样搞不好也会让人产生轻利、不顾人情、超然世外的观念,可坚持这种观念又未尝不可呢!但世人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长此以往,仁义道德就会被忽视。

    一旦道德缺乏,那社会就必将衰落。

    再说就要触动学者们的痛处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中国),那时的学者们也倡导用仁义道德来治国,然后推行富国强兵的策略,可他们仅限于空谈,将利益完全抛弃掉。结果,宋代末年战乱不断,最终由元取代了宋。因此,利益和仁义道德相互协调,空谈仁义的理论只会产生负面效应,不仅会减弱物质的生产力,还会挫伤国家元气,最终让国家走向灭亡。

    说到以求利为目标,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的事例也有不少。现在邻国的某地就正面临着和当时宋代相同的境遇。部份当权者不管他人如何,不管国家怎样,只要自己没事,对自己有利就好,甚至于连政府是怎样丧权辱国的也不在乎。

    宋代偏重于空洞的仁义道德理论,致使国家灭亡,可现在因为利己主义而岌岌可危的国家也不在少数。总之,必须要协调好利益与仁义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个人才能各得其所,发财致富。

    比如,经营石油、制粉,或者人造肥料等行业,如果没有追求利益的观念,一切听之任之,那事业也不会有大的发展,财富也不会有所增加。如果一项工作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也不管它是赔是赚,觉得对自己毫无影响,那这项事业也是不会有所发展的。

    反之,如是自己的事业,就会尽心尽力使其获得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人人脑海中都有为自己牟私利这种错误观念,那结局也必然是大家都将陷入悲惨的境遇里,无一幸免。也许在过去落后的年代,能侥幸逃过一劫。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切事物都要按规矩来,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每个人遇事都先想着自己,那社会就要乱套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火车站检票口,如果大家都想先过去,那么狭窄的通道就只能是你挤我,我挤你,结果就是谁都过不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要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我所希望的是,人都要有追求利益的想法,与此同时,追求利益必须要与仁义道德相符合。否则,会像上文提到的中国宋代一样,陷入衰落。如果欲望违背了道理,那结果就是“不奇不厌”的可悲结果。

    正确看待金钱(一)

    自古以来,有不少关于金钱的格言、警句。有首诗是这样说的:

    “世人结交以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黄金被看成是支配友情的一种力量。不过,日本自古以来都是重视精神,鄙视物质的。友情被黄金所左右的这种现象,在世人看来是人心的一种堕落,让人寒心。可是,这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开联谊会聚餐,这个过程能增进友情。又如,对于久别重逢的老友,要是不用酒菜招待,似乎很难畅所欲言,而这些都离不开金钱。

    俗话说:

    “钱能使佛光彩夺目”,投十钱就能放十钱的光,投二十钱放二十钱的光,这账是算得明明白白。又有“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些话虽是讽刺,不过也说明了金钱的作用之大。例如,去火车站买票,无论你是富豪还是穷小子,买了三等票,你就只能坐三等车;而买了一等票,就可以坐一等车。同样的,这也是金钱在起作用。

    总之,金钱的巨大作用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但是,不管你花多少钱,也不能让辣味变甜味,却可以用无限多的糖来消除辣味。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平日里再尖酸刻薄的人,只要一见到钱,立马就能换作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这样的例子不足为怪,在政界中也是屡见不鲜。

    这样说来,金钱的力量还真是巨大。不过,金钱本身是无罪的,用得好与坏,完全取决于用它的人。所以,对于是否应该有钱,不能妄下结论。金钱不能辨别善恶,好人拥有了它,就变成了善;坏人拥有了它,就变成了恶,这取决于使用者的人格。我经常向人讲起昭宪皇太后御歌中的一句话:

    人心不同各如面,金钱是福又是祸。

    为了告诫社会上的人如何正确使用金钱,古人曾这样说过:

    “小人无罪,怀玉其罪”、“君子财多损其德,小人财多增其过”。读《论语》也会看到这样的说法:“富且贵焉,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大学》里也说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样的警句数不胜数。

    我引用这些格言警句,决没有轻视金钱的意思,只是想告诫大家,在为人处世时,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就要对金钱有清晰的认识。

    过分重视或轻视金钱都是不对的。孔子说过: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孔子决不是鼓励贫穷,只是说: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 孔夫子的金钱观

    过去,后儒们对孔子的教义,多少有些误解,最为突出的就是对他的富贵观和理财观。在他们看来,《论语》提到的“仁义王道”与“货殖富贵”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认为孔子的意思是,富贵者无仁义王道之心,要成为仁者,就必须要舍弃富贵的念头。可我遍查《论语》

    20篇,也没有找出与上述意思相同的段落。孔子对理财、生财都只是作过一些侧面的论述,没有深入的解析。后儒们也仅是断章取义地才得出这样的结论,未能考虑全局,当然会对他的意思有所曲解。

    《论语》中有一句话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有人认为,这句话就是孔子轻视富贵的最有力的证据。

    其实,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会知道孔子并没有轻视富贵的意思,只是在教导人们不要沉迷于富贵。如果凭这一点就认为孔子厌恶富贵的话,那就太荒谬了。孔子的意思是,获取不义之财,还不如安于贫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值得推崇的。所以,孔子并没有轻视富贵,推崇贫穷。想要对这句话得出正确的解释,那必须要注意“不以其道得之”这句话。

    还有一个例子,也是出自于《论语》,是这样说的: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也是经常会被误解为轻视富贵的典型。其实,句中也丝毫没有轻视富贵的意思。上半句的意思是,只要是正当的方法,又能够获得财富,即使再卑微的,类似于马夫这样的事,我也愿意去做。而下半句是在说,如果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我宁可不要。所以,孔子并不是在轻视富贵,而是鼓励要用正当的手段谋取富贵。

    孔子为了致富,甚至可以去做执鞭的马夫,这点肯定会让大家目瞪口呆,大吃一惊。但事实就是事实,这就是出自于大圣人孔子之口,毋庸置疑。然而,孔子说的富是指正当的富,对于不义之财和不合理的财富,他是嗤之以鼻的。可惜的是,后儒们却曲解了孔子真正的意思, 说到富贵功名,不管善恶,一概而论。这样的结论也未免太轻率了。

    要知道,合乎正道的富贵功名,孔子也是会积极争取的。

    扶贫事业

    我一直认为,扶贫事业与其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还不如从经济的视角去看待。发展到今天,我认为还可以上升到从政治的高度来对待。前几年,我有一位朋友出国考察,我也曾给予他资助。在他为期一年半的考察时间结束后,一回到国内,我就召集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来听他的报告。他说,英国在扶贫这一事业上,几乎花费了300多年时间,才有所成效。丹麦做得要比英国好一些。其他的如法、德、美等国也正在花大力气去解决贫民的问题。我想,有了这些前车之鉴,我们应该能做得更好。

    在会上,我也向我的朋友们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说:

    “不管是出于人道主义,还是从经济层面出发,救济弱者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而且从政治的角度来说,也不应该忽视对弱者的保护。当然,我们的救助也不是让这些受助者游手好闲,这就要求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像减轻与一般平民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租税,解除食盐的专卖等这样的举动都是不错的方法。这次的报告会是在中央慈善协会的支持下召开的,大部分的会员都表示理解我所说的话,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研究具体的方案,并着手从各个方面展开调查。

    即使个人财富是经过千辛万苦积累而来的,但仅把这些财富当作一人所专有,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如果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积累不了这些财富的。要是没有国家、社会的帮助,你如何能获利,如何能生存,更别提积累财富了。因而,一个的财富越多,也就意味着他所受国家的恩惠也就越多,为了报答社会,扶贫救济这样的工作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尽力。正如孔子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意思是说我们越是爱自己,就越应以同样的爱心来回报社会,社会的富豪们应该都明白这一点。

    今年秋天,陛下洪恩浩荡,特意下旨为贫苦人民颁发救济慰问金。

    对于陛下的恩典,富豪们也应该做点什么来酬谢圣恩,哪怕只能回报万分之一也好,这个问题也是我这三十年来的夙愿,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在听到圣旨的那一刻,我顿感日本扶贫事业的前途一片光明,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同时,我也正在想什么样的救济方法才是最恰当的。那种让乞丐骤然变成富人的方法是万万不可取的,不然,慈善就不是慈善,救济也不是救济了。此外,我们还要注意,有的富豪沽名钓誉地致力于慈善事业只是出于一种目的,这也不是我想看到的。

    总之,为了感谢陛下的宏恩,富豪们应该把回报社会作为一种义务,同时,这也是在为维持社会秩序、确保国家安宁作出贡献。

    正确看待金钱(二)

    陶渊明的一首诗中曾经说过: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朱熹也有警句:“青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以上这些话都是在告诫我们,尤其是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切莫沉溺于空想和诱惑,因为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的我也经常感慨青年时代真是过得太快了,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现在想回去也是没有办法了,青年朋友们要引以为戒,不要重蹈我们老一辈的覆辙。青年人的勤奋,和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因此,凡是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在青年时代下定决心。

    说到下定决心,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尤其是在金钱方面。

    现在社会的组织关系等越来越复杂,过去就有人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所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上,如果对金钱没有足够的认识,那就很容易迷失。

    金钱是贵重之物,但同时也是卑贱之物。说它贵重,只因它是劳动的结晶,一物品的价格也只能用金钱来衡量。这里所说的金钱并不仅仅是金银、纸币等,而是泛指可以衡量一切的金钱,所以,金钱也可以被看作是财产的代称。

    回头看看中国的古籍,大多数人都鄙视金钱。如《左传》中说:

    “小人怀璧有罪”;《孟子》中引用阳虎的“为仁不富,为富不仁”等等。

    阳虎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他所说的话都被人们当作至理名言。此外,我们也经常在书中看到像“君子财多损其德,小人财多增其过”这样的句子。总之,自古以来,鄙视金钱已然成为一种风气,认为金钱是君子不可近,小人也要回避的。其实,古人这样说也是为了矫正世人贪得无厌的坏毛病,结果走向了极端。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青年人的重视。

    以我平生的经验看来,论语与算盘应该是一致的。孔子在恳切地传授道德的过程中,对经济也是很关注的。这一点在《论语》中不难看出,尤其是《大学》中所讲述的生财之道。治理国家需要行政费用,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因此,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调和经济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作为一个实业家,为了能把经济和道德联系起来,协调一致,经常向大家说明使《论语》

    和算盘结合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以前,不仅仅是在东方,就是在西方也存在着鄙视金钱的风气。

    这是因为,一谈到经济,首先就会考虑得失,就会破坏谦让和清廉的美德,而人也容易受到伤害。为了引以为戒,就有人提出了鄙视金钱的观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记得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

    “所有的商业皆是罪恶”。虽然这种说法很极端,可是细细品味,一切的商业行为都是有得失的,人容易被利益所诱惑,以致偏离正道,迷失方向,背离社会道德。为了告诫人们,才有了这么极端的言论。人性的弱点在于容易关注物质方面,忽略精神追求,以至于最后沦为物质至上,道德败坏的人。以前的人因为知识少、道义浅薄,以至于陷入罪恶的人很多,因此人们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以至于最后形成一股鄙弃金钱的风气。

    随着社会的进步,拥有丰富知识、高尚道德的人越来越多。换句话说,由于社会大众整体的素质提高了,因而对金钱的认识也有了相 应的进步,用正当的手段获取财富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金钱也有了更正确而公正的认识。

    谈行贿与受贿

    人们一提到御用商人,几乎所有人都是嗤之以鼻。因为御用商人就意味着罪恶,如果哪个人说谁是御用商人,就是看不起那个人的意思。如果我们被这样称呼的话,那也一定会不愉快的。一般人心目中,御用商人就是指利用金钱向当权者行贿,毫无诚信和廉洁品质的人。

    据我所知,无论是海内还是国内,做我们这一行的,大多是有实力有资历的人,他们懂道理,重情义,讲信用。这样有自信力和实力的人,应该是个明辨是非的人!在面对官府不正当的要求时,他们是不会轻易妥协的。当然,也许是害怕在经营上有什么麻烦,在正当的买卖之外,有极微小的越轨行为也不一定。

    但是,像早先发现的海军受贿事件这种罪大恶极的行为,如果不是在双方都臭味相投的情况下,是决不会达成一致协定的。总之,一个巴掌拍不响,即使一方行贿,可另一方执意不接受,那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对于一些行为不正的官员的不正当要求,作为实业家的我们如果真的重视荣誉和信用的话,就算牺牲这笔买卖也会在所不惜,决不会助长这种歪风,这也是作为一个商人应该做的。

    但从海军受贿这件事来看,那么无论是军舰也好,军需品也好,凡是与军购有关的项目都发生受贿行为,不单单只有西门子公司一家,据说陆军方面也时有这样的事发生。更有甚者,所采购回来的物品,与其标示的价格应有的品质相比,不仅质量低劣,有些还是不合格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实在是值得我们沉思。

    《大学》中有一句话说:

    “一人贫戾,一国作乱”,意思就是,如果任由贪污腐败的事蔓延,由小及大,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一片混乱,这是非常可怕的。

    以前,我以为行贿这样的事只会发生在外国,日本是不会有的。

    但是,当听到三井公司的人,因为涉嫌行贿而被捕时,我很痛心。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我认为是割裂了仁义道德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如果人人都把用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作为信仰的话,外国人暂且不说,可以断定的是,日本的实业家就不会做出这样不当的行为。

    倘若对方受贪欲之心的驱使,暗地里做出行贿这样的事,或者干脆明目张胆地提出来,对于这种有悖于正义的行为,作为商人的我们一定要严词拒绝。如果有了这个行事准则,相信行贿受贿这样的事一定会大大减少。我深切地体会到,实业家的人格有待提升,如果实业界无法根除这种不正当的行为,那国家的安全也是岌岌可危的。

    确立义利合一的观念

    社会中的事,有利必有弊。西方文明流入我国,一方面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贡献,可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我们在引进新事物,享受它们为我们带来的便利以及幸福的同时,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也一并带来了毒害。各种新思潮已全然渗透了我们的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幸德等所抱有的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激进思想,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在我国从未有过这样的极端思想。发生这样的事也是迫不得已,在日本确立要在世界立国的那天起,这就已经是大势所趋了。但对于日本,这也是最让人害怕和讨厌的。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我认为只有两种办法可行:一是研究毒害思想的性质和原因,然后投之以适当的药方;二是尽可能地使身体的各个器官强健,那样也一样能百毒不侵。

    站在实业界的立场,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呢?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毒害思想的原理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应做的是,开创一条国民的养生之道,只要国民有了强健的体魄,就算再厉害的病毒,也不能动我们一丝一毫。下面我想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希望大家,特别是实业界的朋友们多加考虑。

    就像我平常的一贯主张那样,由于过去没能使财富与道德达到充分的结合,因而才有了“为仁不富,为富不仁”、“就利远仁,据义失利”那样富与利水火不相容的局面,这是极不合理的。这种解释只能导致一个结果,就是使从事生产事业的人,完全不顾仁义道德和责任。

    关于这点,多年来一直令我痛心不已。其实,这都是后人对孔子学说的曲解所造成的。

    宋代大儒朱熹在《孟子序说》中说:“用计用数,假饶立得功业,只是人欲之私,与圣贤作处,天地悬隔。这很明显的是在鄙视金钱与功名,与亚里士多德的“所有的商业皆是罪恶”如出一辙。也就是说,仁义道德是神仙的事,从事经济生产的人,可以无视道德。基实,这样的解释,完全不符合孔孟学说的实质,不过是一些后世学者所捏造的妄言罢了。但是,日本自元和、宽水年间就盛行这样的学说,甚至到了一提到学问,人人都会想到此的地步。这样的学说给日本带来了多大的弊病啊!

    误解孔孟的教义,其结果就是,使投身于实业的商人们都变成了利己主义者。在他们心里,既没有仁义,也没有道德,有的只是不惜一切代价去赚钱,甚至于钻法律的空子。这样给社会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如果没有了法律,社会就会陷入巧取豪夺的混乱状态。长此以往,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社会也将面临最悲惨的境地。这正是长期以来曲解孔孟学说流毒无穷的表现。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实业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也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业家只顾自己牟私利,而不管他人和社会如何,那社会就会变成一个不健全的社会,各种危险的思想也将滋生蔓延开来。果真如此的话,那将由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

    当然是实业家自己。所以,为了社会的正常发展,必须矫正这种歪风邪气。我们的责任就是以仁义道德为本,推动经济的进步,务必确定义利合一的观念。如果对富和仁还有疑问的人,也应该尽快清除这个疑问。

    富豪在道德上的义务

    说我是不服老也好,说我苦口婆心也罢,虽然我已经一把年纪了,可我仍然在为国家和社会奔波。即便是在家里,也有很多人会上门来洽谈各种事务,有好的也有坏的,有讲道理的也有无理取闹的,还有来求捐助的、帮忙投资做生意的……林林总总,数不胜数。但凡只要这些人来了,我都会一一接见。社会之大,既有贤人,当然就会有庸人,如果一概而论,闭门不见的话,那就是我在礼节上的不周全了,而且对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谁,我都会一视同仁地逐个接见,并且带着足够的诚意。但对于无理的要求我还是严词拒绝的。中国有句古话:“周公三吐哺,沛公三梳发”。意思就是,大政治家周公在吃饭的时候,如果有客人来访,他就吐出口中的食物出门相迎,等客人走后再接着吃饭。再有客人来访,他又是如此,以至于一顿饭前后吐了三次。而沛公是指开辟了汉室八百年基业的汉高祖,他因为敬仰周公,广交贤能,梳头发时,如果有客人来访,他就手握头发去见客人。三梳就是指他为了接见客人,梳发前后有三次中断。他们二位的表现都体现了对客人的尊重。

    我当然不能和周公、沛公的贤明相比,但在接见客人这一点上,我还是做到了以诚相待的。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接见客人是件很麻烦的事,因而懒得去做。这种风气在富豪和名流当中最为盛行,这对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没能真正履行道德上的义务。

    前些日子,我会见了一个富家子弟,他刚刚跨出大学校门,因而向我请教走向社会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以他的父亲可能会认为我讲的都是废话为开场白,既而讲了下面一段话:

    现在的富豪大都只为自己考虑,对于社会上的事,都表现得极其冷淡。这点实在令人不解,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富豪们也是依靠了社会的力量才成为富豪的,到了一定程度,他们应该自觉想到要来回报社会。就比如说,有人拥有了很多地皮,觉得空地太多,就以出租地皮来收取费用。社会上的人拼命工作赚钱,随着事业的发展, 地皮也越来越紧张,地皮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那样地主也就赚得越多,自然也就成了豪富。这时地主们就应该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之所以有钱了,是得到了社会的恩赐,现在应该是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只有这样的话,社会才会日趋健全,同时自己的资产也才能稳定。反之,如果认为自己所赚的钱是个人所为,和社会毫无关系,对社会的公共事业也置之不理,那就会演变成富豪与社会大众的冲突,社会大众对富豪的抱怨声也会一浪高过一浪,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是我们谁都不想看到的。所以,在谋求财富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回馈社会,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我说的这些话,可能会遭到富豪们的怨恨,其实,这只不过是让我们按照上述的道理去做而已。最近有个富豪跟我说,他只要听到我说要回报社会,他就感到麻烦。他把这当作麻烦来对待,看来,只靠我们的热心奔走呐喊还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我们正在发起建设明治神宫外苑的计划,具体说,就是在代代木或青山一带明治神宫的外苑,建造一个大的公园和把中兴日本帝国的明治先帝的遗德永传于后世的纪念图书馆,此外,还建造一些教育的娱乐场所。预计费用将在400万日元左右。我相信,这一定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只是筹措这笔费用并不容易。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得到三菱财团和三井财团的赞助,同时,也希望社会上的富豪们能在这时站出来,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点贡献,支持公共事业。

    能挣会花

    钱是现在世界上流通的各种货币的通称,同时又是诸类物品的代表。货币的便利就在于,它可以和任何东西交换。太古时代实行的是物物交换,现在,只要你有货币,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货币的可贵在于它所代表的价值。因此,货币的第一要素就是,它必须与实际物品的价值相等。货币的实际价值一旦减少,那物价就要上涨。此外,货币便于分割。例如,一个价值一日元的茶碗,如果两个人各要一半,是不能做到的,如果通过破坏它来达到这个目的,那它也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但是货币却可以,如果想要10日元的十 分之一,就可以用10日分的银币。再者,货币能确定物品的价格。

    如果没有货币,就不能确定出茶碗和烟灰缸的等级。如果说一个茶碗值10日分,而烟灰缸值1日元,这就表示茶碗的价格是烟灰缸的十分之一,正是有了货币,才确定了这两者的价格。

    总之,钱是可贵的,它不仅仅是青年人所希望拥有的,也是老人、壮年、男人、女人等所有人所需求的。如上所述,货币是物品的代表,我们就必须同物品一样对待它,珍惜它。另外,宋代的朱熹也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就是说,一寸线头,半张纸片,甚至于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关于这点,还有个传说。英格兰银行有一个很着名的叫吉尔伯特的人,他年轻时到银行面试时,见到地上有一枚别针,就随手捡起来别在了衣襟上。看到这一点的考官就问他捡到了什么。吉尔伯特毫无怯色地回答道:

    “一个别针掉在地上,我想它可能还有用,并且它就这样在地上也是很危险的,所以就把它捡了起来。考官对他的这一做法非常欣赏,又问了他一些别的问题,最后一致认为他是一个有见地,有希望的年轻人,因而录用了他。后来,他也成为了一名大银行家。

    总之,金钱是表彰社会力量的重要工具。珍惜它是正当的,在适当的场合利用它,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善于利用它,能挣会花,社会的经济才能活跃。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所有有为之士的心愿。真正会理财的人,是既懂得赚钱之道,同时又会合理花钱的人。

    事实上,金钱既可贵又可卑。它的可贵,完全在于所有者的人格高贵与否。但是,社会上的很多人往往曲解了可贵的意思,只知一味的吝惜金钱,那就要多加注意了。我们杜绝金钱的浪费,但同时也应避免吝啬。只知道赚钱,而不懂得花钱,最后就会变成一个守财奴。

    所以,我们的青年朋友们要切记:既不要大手大脚地浪费金钱,也不能变成吝啬的守财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