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获得成功的伟大人物之所以能充盈一生,大多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成功的种子。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一个人之所以不能迈向成功,往往就在于不能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没有成功的渴望。无论当下如何,你要确立信心——你是有能力和力量的,只要运用得当,便能建造一番新天地。
1.坚定自己追求成功的信念
信念是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85%取决于他在顺境或逆境中是否能保持坚定不移的信念,而只有15%取决于他的智力和其他因素。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在同一逆境中,有些人一旦跌倒,就丧失了信心,最终当然与成功无缘;而有的人即使遇到了挫折,也决不轻言放弃,他们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终于走向了成功。这种两种人的人生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在做事过程中对自己是否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如果有人说“我能行,我要去做,我会去做”,这种信念必将支持着他坚持到底。来自亚特兰大的威廉·欧普西正是用这种力量战胜了不可思议的困难,最终坐在华盛顿的国会大厦里面。
十八岁的欧普西在父亲的农场上工作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几乎打断他的脊柱,他在床上整整躺了七年,忍受了极度的痛苦。
随着身体的渐渐恢复,这个年轻人后来能够从床上起来,坐到轮椅上,重新开始学习和工作了。他为当地的报纸撰稿,坐在自己巧妙设计的活动椅上公开为人们做演讲,驾着轮椅车四处兜售报纸上剪辑的文章。
六年后,他终于赚到了足够的钱,设法读完了位于佐治亚梅肯的摩斯大学。该大学聘请他为慈善基金做工作,他成功地为该基金筹集到了五万美金。除了支付自己的一切费用外,他另外还为贝西迪福特女子学院筹集资金,这次他筹集了将近十万美元。
后来,他用自己的收入帮助了五十二个女孩完成了大学学业。在他进入国会议员竞选之前,欧普西的身体已经恢复到了能够拄着双拐走路的程度,通过自己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演说,他击败了其他六个极有声望、且经验丰富的竞争对手。
在命运的嘲弄面前,欧普西从没有抱怨过一声,也没有向其他任何人请求过帮助,他坚持向着胜利前进。同他相比,今天竟然还有那么多的身体健全的年轻人却在浑浑噩噩中度日,由于思想中缺乏斗志,所以他们在成功面前畏首畏尾,不敢获取。这是多么可悲的事。
成功乃是富有活力的精神的创造物。心中充满怀疑和恐惧就会削弱精神意志的能量,使身心沦陷在消极、无创造力的精神状态中,这会将富足与繁荣都排除在自己的人生之外。这种消极的精神状态与富足无益,更不可能将富足吸引到自己生命中来。
人们当然不愿意远离成功,但却又一直对成功充满怀疑和胆怯,也没有勇于追求的自信心,其实,恰恰是这种消极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地使人们离成功的渐行渐远。
借助信念的力量,我们可以完成任何艰难繁重的工作。坚定追求成功的信念、那么,信念就会成为你成功的基石。只要能够坚定信念,你就能够建立起人生的大厦,让它永远屹立,永不倒塌。
要想达到成功的境界,首先要有成功的思想。以前我们之所以会遇到困惑和困难,关键是因为在于我们内在心灵缺少成功的思想、缺少积极创造力。一旦我们发现使身心满足的泉源自我们内心时,我们就不会再感到匮乏。
2.信念的高度决定成就的高度
一个人,无论他的能力多么突出,才华多么出众,学识多么渊博,但最终决定他能否成功的却只有一项因素——他的心理高度,即他认为自己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一个人的成就永远不会高于他的心理高度。心理有多大的高度,才会取得多大的成就。认为自己行就行,认为自己不行就不行。
失败者往往都是那些受困于自身心理高度的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东西,各种优秀与美好的事物都不是为他们而设计。这些人之所以做着卑微的工作,过着平庸的生活,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与期望值不够高。他们不明白,自己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可以实现任何可能的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人。
一位士兵有一次给拿破仑送信,由于过于匆忙,在他把信件送到之前,所骑的马就摔死了。拿破仑口述完回信之后,将信交给这位士兵使者,并命令他骑上自己的马,尽可能快地将回信送过去。这位士兵看着这匹戴着极好马饰的高贵马,说道:“不行,将军,这匹马对于一名普通的士兵来说太豪华太高贵了。”拿破仑说道:“相比较法国士兵来说,没有什么东西太豪华,或太高贵。”
世界上到处都是像这个可怜的法国士兵一样的人,他们认为别人拥有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太优秀,与他们卑微的身份不相称,他们不应该享有与那些“比较受眷顾”的人同样优秀的东西。他们意识不到,恰恰是自己这种妄自菲薄的态度削弱了自己的意志力。他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没有足够的期望,也没有足够的要求。
有人认为成功依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魅力。可是,我们从很多成功者的身上看到,成功的因素其实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个人能飞多高,并非由其他的因素决定,而是被他自己的信念所制约。如果你自认为是侏儒,只期待渺小的事情,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巨人。
成功与失败的判别是“成功者总是以最积极的思想,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刚好相反。”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舍去一些已经抓在手里的较小的利益,那么,他是永远不会有大成就的!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跨越自己的心理高度会让打破当下的枷锁,跨越当下的障碍,看到更远大、更美好的未来。
3.搬开阻碍成功的绊脚石
很多人对成功有着无限的向往,而却不懂得搬开通往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让我们来清点一下这些拦路虎吧。
混日子的心态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因为人与人之间实际上没有多大不同,优秀者和平庸者之间的关键差别、迥异之处,就在于心态。今天的社会有不少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陷入颓废的境地,他们常对别人说:“过一天是一天了!”“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怎么做都不至于丢掉饭碗吧!”他们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自己人生的失败,根本就谈不到什么“进步”与“成功”。
只想“填饱肚子”的人或者“得过且过”的人是干不成大事的。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那些意志坚定、心怀抱负、不畏艰苦、充满热忱的人。试问,一个想创作传世名作的画家,如果拿笔的时候心不在焉,画画时也有气无力,只是胡乱涂鸦,那么他能画成一幅传世名作吗?对一位想写出名垂千古的好诗的大诗人来说,对一个想写出一部为人传诵的名著的作家来说,对一个想在高深学科上有高深造诣的科学家来说,如果他们工作缺乏兴趣,敷衍了事,那么他们能有成功的那天吗?
豪勒斯·格里利先生说,如果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就非得有深邃的眼光和十分的热忱不可。一个生气勃勃、目标明确、深谋远虑的人,一定会接受任何艰难困苦的挑战,会集中心力向前迈进。他们从来不认为生活应该“得过且过”,所以,他们的生活每天都是新鲜的,他们每天都在按计划进步,他们知道,一定得向前,不管是进了一尺还是一寸,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在进步。
大音乐家奥里·布尔实在是最好典范。这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在舞台上一拿起他的提琴,听众们就会为之倾倒。奥里·布尔的音乐就好像微风送来的阵阵花香,使他们忘掉了一切烦恼、辛劳。
那么,奥里·布尔是如何获得成功、成为一代音乐大师的呢?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强烈地反对他学提琴;与此同时,贫穷与疾病也总是与他如影随行。但是,奥里·布尔有充分的热忱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这使他最终克服了一切障碍,成为了闻名世界的大音乐家。
世界上有太多的人在糟蹋自己的潜能和才干,每当遇到必须由他们自己来负责的事情,他们总是习惯性地躲开,恨不得立即有人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保佑他们。
在这些得过且过、懈怠懒惰、愚蠢懦弱者的眼里,世界上一切好位置、一切有出息的事业,都已人满为患。的确,像他们这样懒散成性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人需要。各行各业需要的是那些肯负责任、肯努力奋斗、有主张有见地的人。
有些年轻人在心里常常这样想:“我不想做一个一流人物,只要做个二流人物就满足了。”这种人的想法其实一点儿都不高明,要知道如今社会上如同滞销的劣货一般不为人所需要的,大都是怀着这种心理、无法跻身一流行列的人。
“坐不住”的心态
“坐不住”,是世界上最难治也最普遍的毛病,它常常使人陷入完全浮躁的境地。一个年轻人如果很难静下心来读一读书,很难静下心来听一听钢琴曲,很难静下心来善始善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么行动便急功近利,做起事来也会抄近路,找捷径、耍些小聪明。
浮躁是一种病,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心浮气躁,工作起来,必然缺乏耐性和韧性,高兴起来,觉得秋高气爽,前途光明,一旦受挫,就觉得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心灰意冷,再也找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反反复复的时间长了,做什么事情都会有头没尾,“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最后对任何工作都没了激情,整天疲于应付,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人生价值更无从谈起,更不要说把工作做到位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坐不住”呢?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我们没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自己和工作缺乏全面的思考和把握,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等等,我们都不清楚,因此只是在盲目地重复,尽管时间用了一大把,却看不到效果,看不到曙光。
其实,世界上很多失败者的一生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过错,但由于自身弱点太多,懦弱而无能,结果做事情总是半途而废,一遇挫折便不求上进。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持久的忍耐力,更没有敢做敢为的决断力,使他们陷于失败的境地。这些可怜的人如果彻底反省,再寻得一个切实的目标,立下决心,并能持之以恒,他们的前途仍是一片光明。
这种“坐不住”的浮躁心态是工作和人生的大敌。我们要想通过工作实现人生的价值,在既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既定的目标,就必须排除杂念,杜绝浮躁,淡薄名利,归于平常,静下心来,不好大喜功,不贪大求全,不爱慕虚荣,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当你时刻掌握自己的工作状态,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成绩的时候,自然就会觉得自己不是在虚度光阴了。
丧失坚持的信念
人在沮丧之时,决断会陷入歧途。所以,这个时候不要去处理重要问题,更不要决断一些事关自己一生的大事。
当一个人精神受到了创伤,感觉很沮丧、需要抚慰的时候,他是没有心思考任何问题的。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些女孩内心极度悲伤时,她们竟会决定嫁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男人。
有些男人当事业暂时受挫,便宣告破产,其实只要他们继续努力,是可以成功的。
还有些人在受到严重刺激及痛苦的煎熬时,竟会想到自杀,虽然他们明白迟早可以从这痛苦中解脱出来。但当他们的心灵与身体受着极大的痛苦或煎熬时,便会失去理智,作出不正确的决断。
虽然在绝望和沮丧之时,做一个理智、乐观的人很难,但这时才能彰显出成功者的真正本色。
当一个人事业不顺,人人都认为这件事根本没法成功,再坚持下去很愚蠢的时候,这个人却没有动摇,依然努力工作,执着地坚持下去,这个时候便显示出了他的毅力。
有一些年轻人,事业上稍遇挫折,便立刻放弃,转行做一份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结果后来对新的职业也失去了兴趣,想放弃,又怕再重蹈覆辙,被别人笑话,只能勉强应付着混下去。
当遇到挫折时,一个懦夫对他说:“你做这件事,既没方法,也无力量,还是回家去享清福吧!因工作而牺牲这么多,太愚蠢了!”
有的年轻人受到了这种观念的蛊惑,意志开始动摇,一遇挫折便开始想家。随即就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回到家中,又回到了自己以往要努力挣脱的生活当中。他们不明白,如果再坚持一下,就会有光明,就会成功的。还有一些年轻人出国去学习音乐和艺术,也经受不了挫折和思乡的痛苦以致辍学回国,回家之后,又为自己意志不坚懊悔不已。
还有许多学医的年轻人,因为觉得学习解剖学与化学很辛苦,又对实验室里的环境感到厌恶,便辍学回家,打碎了自己白衣天使的梦想;一些年轻人去学法律,读到艰深、复杂的部分,便丧失了信心,辍学回家。这些人因为缺乏勇气,遇到困难扭头就走,所以等待他们的只有失败。
一个成功的人要做到:别人放弃,自己坚持;别人后退,自己向前;即使眼前是黑暗,自己还是要努力。
优柔寡断
许多人之所以无法取得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热情不足,而是缺乏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们做事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事的过程也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
他们对自己的目标容易产生怀疑,行动也始终处于犹豫不决之中。譬如他们看准了一项事业,充满了热情做下去,但刚做到一半又觉得另一件事情更有前途。他们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又低落沮丧。这种人也许能短时间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从长远来看,最终一定还是失败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遇事迟疑不决、优柔寡断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我们处理事情时,事前应该仔细地分析思考,对事情本身和环境作一个正确的判断,然后再作出决定;而一旦决定作出了,就不能再对事情和决定有任何怀疑和顾虑,也不要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可以了。有些人最终无法成功,并不是缺乏干一番事业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决断力太差了。他们好像没有自主自立的能力,非得依赖他人。即使遇到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四处奔走去询问别人的意见,而自己的脑子里却毫无头绪,尽管时刻牵挂却无定见。于是,越和人商量,越拿不定主意,最后弄得不知所终。
成功者须当机立断,把握时机。一旦对事情考虑清楚,并制订了周密计划,他们就不再犹豫、不再怀疑,而是勇敢果断地立刻去做。
英国的基钦纳将军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这位沉默寡言、态度严肃的军人威猛如狮、出师必捷,他一旦制订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绝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著名的南非之战中,基钦纳将军率领他的驻军出发时,除了他和他的参谋长外谁也不知道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预备一辆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钦纳不动声色,甚至没有电报通知沿线各地。战争开始后,有一天早晨6点钟,他突然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了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是他的命令:“今天上午10点,专车赴前线;下午4点,乘船返回伦敦。”基钦纳不管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所有的军官下了一个警告。
基钦纳将军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又异常镇静,做任何事从来胸有成竹,凡事都能冷静而有计划地去做,这样就事事马到成功。
三心二意
有一次,我收到一位青年朋友的信,他想去研究法律;但是在研究法律之前,又打算先做另外一件事。真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为这种不好的想法和习惯所耽误!很多人每天都在干与他们的兴趣不合的工作,他们怨叹命运不济,希望机会来了,再去做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但光阴似箭,时间一去不复返,如果今天得过且过,明天又再等一会儿,当所有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稀里糊涂浪费掉后,再想重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就已经晚了。青年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集中自己的全部心思在某件事、某一领域。他们不知道,在一项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一项事业上,在这一方面随时随地努力。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有一天,你一定惊讶这种习惯给你带来的丰硕成果。
歌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是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只有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才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放时,才可以开出那种罕见、珍贵的奇葩。
做事业也像培植花木,年轻人与其把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人物,就一定要清除大脑中那些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使生命力中所有的养料都集中到一点,那么自己将来一定也会惊讶——自己的事业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切记,致富的障碍是在你心里,你可以现在就摧毁它。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答案就是:依赖信念的力量。
你的意识和潜意识必须达成一致。潜意识接受你当真的东西。因此,你要将富有而不是贫穷的思想当真地“植入”潜意识。
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克服思想上的对立想法,常常肯定地重复说:“没有我做不了的事情。”要不断地重复说:“我的销售额天天都会增加,我的事业在发展,我的财富会与日俱增。”这样你的潜意识会产生你所寻求的想法。
4.仅有成功的渴望是不够的
你只要每天幻想目标和愿望实现后的美好,然后喜悦地等待接收宇宙的指令去行动,你就会抓住机会将目标实现。行动永远都是最重要的,没有实际的行动,你就只能待在空想的状态,就算怀里抱着一份世界上最了不起的计划,你也是一事无成,纸上谈兵。
就像一张地图,无论它绘制得多么详细,比例尺有多么的精密,它都不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哪怕一寸。主人只能自己去迈出脚步,去见识真实的风光;再比如一本教人成功的书,就算你读上一百遍,也不可能赚回一分钱,只有去踏实苦干,开始行动,才能使你的幻想和计划变成一股鲜活的强大的力量。
看一看下面这个故事,你就知道行动有多么重要!
罗马纳·巴纽埃洛斯是一位年轻的墨西哥姑娘,16岁就结婚了。在两年当中她生了两个儿子,丈夫不久后离家出走,罗马纳只好独自支撑家庭。但是,她决心谋求一种令她自己以及两个儿子感到体面和自豪的生活。
她用一块普通披巾包起全部财产,跨过里奥兰德河,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安顿下来,并在一家洗衣店工作,一天仅赚1美元,但她从没忘记自己的梦想,她一直想在贫困的阴影中创造一种受人尊敬的生活。于是,口袋里只有7美元的她,带着两个儿子乘公共汽车来到洛杉矶寻求更好的发展。她开始做洗碗的工作,后来找到什么活就做什么。拼命攒钱直到存了400美元后,她和姨母共同买下一家拥有一台烙饼机及一台烙小玉米饼机的店。她与姨母共同制作的玉米饼非常成功,后来还开了几家分店。后来,姨母感觉到工作太辛苦了,这位年轻妇女便拥有了所有的股份。不久,她经营的店铺成为全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批发商。
她和两个儿子在经济上有了保障之后,这位勇敢的年轻妇女便将精力转移到提高她美籍墨西哥同胞的地位上。
“我们需要自己的银行。”她想。后来她便和许多朋友在东洛杉矶创建了“泛美国民银行”。这家银行主要是为美籍墨西哥人所居住的社区服务。如今,银行资产已增长到两千两百多万美元,这位年轻妇女的成功确实来之不易。抱有消极思想的专家们告诉她:“不要做这种事。”他们说:“美籍墨西哥人不能创办自己的银行,你们没有资格创办一家银行,同时永远不会成功。”
“我行,而且一定要成功。”她平静而自信地回答。结果她真的就梦想成真了。她与伙伴们在一个小拖车里创办起他们的银行。可是,到社区销售股票时遇到一个麻烦,因为人们对他们毫无信心。他们问道:“她怎么可能办得起银行呢?”“我们已经努力了十几年,总是失败,你知道吗?墨西哥人不是银行家呀!”
但是,她始终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努力不懈,如今,这家银行取得伟大成功的故事已经在东洛杉矶传为佳话。而她则成为了美国第34任财政部长。
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理解如何成功获取财富的法则,更没有按照它的指引去奋斗,反而时常思虑过度,自信不足,以致原本触手可及的成功,也与自己失之交臂。这个观念就像数学上的定律,你只有遵从它,它才会给你带来正确的结果。可见,你现在为什么贫困,并不在于你本身有限,而是在于你还对成功停留在想象中。
如果一个人总是坐等成功机会的光临,是极其不应该的。在漫长的观望和等待中,所有的努力和渴望都会付诸东流,而机会也始终未曾登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