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联妙对-人名巧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伊尹阮元这是迄今被认为最短的一副人名巧对。伊尹,一说姓伊名挚,尹为官名。商初之贤相。初为平民,耕于莘野,成汤三聘而始出,佐汤伐夏,建立了商朝,汤王尊之为阿衡(即首相)。年百岁而卒,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足见其名位之高。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清代才子。乾隆间举进士,嘉、道两朝历任礼、兵、户、工诸部侍郎及南方数省巡抚、总督,终体仁阁大学士。平生淹贯群书,精研经籍,著有《研经室集》、《金石志》、《广陵诗事》等。

    相传,工诗擅对的乾隆皇帝,一日突发奇想,遂以古人名“伊尹”为出句,召翰苑才子当场应对。众翰林反复琢磨,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只见新科状元出班奏道:“微臣不才,试以贱名斗胆应对——阮元。”“对得好!”“对得妙!”众翰林齐声喝彩,皇上大喜,阮元因而一跃荣升为内阁大学士。

    此说过于离奇,且有悖于史实(阮元“终体仁阁大学士”当在道光年间),显然是后人编造的佳话趣谈。但这副人名对联确实编造得极为工巧,你看:伊从人(站“亻”旁),阮从耳(搭“阝”旁),姓氏去偏旁,又正好是各自的名字。姓与名均可成对,而且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上联“平仄”,下联“仄平”),犹如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鲁迅徐迟这是一副用两位现代名人组成的人名巧对。作者无考。

    鲁迅(1881—1936),姓周,本名樟寿,后名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8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后又入铁路矿务学堂。22岁去日本留学,先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后来认识到“文艺是医治和改变人们精神的利器”,便弃医习文。1909年回国,边从事教育工作,边进行文学创作。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后又发表了《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集为《呐喊》。1930年在上海领导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写出大量战斗性杂文,翻译了许多外国名著。一生著作近千万字,现已出版《鲁迅全集》22卷,《鲁迅书信集》、《鲁迅日记》各两卷。作品已被译成英、日、俄、法、德等50多种文字。

    徐迟,1914年生,浙江吴兴人。多才多艺的现代作家。新中国成立前就发表了不少创作和翻译作品。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湖北分会副主席、《人民中国》编辑、《诗刊》副主编等职。著有特写《我们这时代的人》、《庆功宴》,诗集《美丽、神奇、丰富》、《战争、和平、进步》和文艺评论集《诗与生活》等。1976年后,热衷于地学、地质力学、流体力学、数学、植物学等领域的探索研究,出版了颇有影响的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包括《地质之光》、《生命之树常绿》、《向着二十一世纪》等)。

    其他作品还有《徐迟散文选集》、《红楼梦艺术论》、《文艺和现代化》、《巴黎,一个春天的旅行》等等。

    此联妙在两位名人的名字自然成对,毫不牵强。论对仗,上下联都是形容词:“鲁”为鲁钝、鲁莽,“迅”为迅速、快捷;“徐”乃轻、松,“迟”乃缓、慢。两者词性相同,对仗工整。论声律,上联“仄仄”,下联“平平”,平仄对立,声律谐和。而且联文(即人名)所表达的内容,又恰巧十分切合各人的实际。鲁迅短暂的一生(享年55岁)充满了战斗性,从发表第一篇小说到逝世,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写出近千万字的作品,确实“迅速”。徐迟虽然青壮年时期已写出不少诗歌、散文和论著,但他的多才多艺,主要表现在他60岁以后,对文学以外的众多学科认真探索之后写出的报告文学集上。从这一点说,又好像是“姗姗来迟”。

    孙行者胡适之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考试的国文试卷中有一道对联试题:“孙行者”——要求以合适的人名与之相对。当时,由于新文学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教学中的“对课”已经废止,青年人大多不懂对联知识,结果半数以上考生交了白卷。于是有人在报上发表文章,批评清华大学不该“搬起老古董来刁难考生”,引起一场“砚池里的风波”。出题者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教授,既然被推上了“被告席”,他便不得不挺身出来答辩。陈先生认为,出对考试乃中华教育之优良传统,寥寥数字,足可从中窥见考生对于词性、词意的理解和虚实平仄的应用。进而指出:在诸种文学形式中,对联最具中国文学之特色,堪称中华文化之瑰宝。答辩一发表,这场笔墨官司陈氏转败为胜,“砚池风波”随之平息。

    这道试题,虽然多数考生瞪目以对,却也有少数几个对得非常巧妙。其中首屈一指的,当推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周祖谟,他以“胡适之”来对“孙行者”,得了满分。

    孙行者,即孙悟空,是古典小说《西游记》里的神话人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

    胡适之(1891—1962),即胡适,安徽绩溪人,曾经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其在“五四”前后的表现,颇有些戏剧性。他先是倡白话,废文言,极力抹杀传统,否定历史,鼓吹全盘西化;后来又自称有“历史癖”和“考据癖”,号召人们钻进古书堆里去整理国故,研究国粹,成为国故学的倡导者,走向新文学运动的反面。用他的名字来与“孙行者”相对,讥讽戏谑之意不言而喻。而且“适”对“行”、“者”对“之”,对仗工稳,平仄和谐,无懈可击。尤其是两者的姓氏,正好巧谐“猢狲”二字,与全联幽默风趣的格调浑然一体,更是妙不可言。此联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仍是一副脍炙人口的人名巧对。

    此外,还有人对以“王献之”、“王引之”、“韩退之”等,也都得了高分。陈教授自己的对句,则是“祖冲之”。

    现代小说家梁羽生先生,在《古今名联谈趣》一书中,首选“孙行者/祖冲之”一联,对其推崇备至,几无一字之贬。不错,名词“祖孙”相对,确乎天造地设。但动词“行冲”为伍,却就有点不对劲儿了。现在把全联上下前后连贯起来试加分析:年轻力壮的“孙”儿,尚且是在徐徐前进的“行者”,而年老体弱的“祖”父,反倒奋勇而“冲之”,这似不可能,也不合理。

    胡三省张九思这是巧合两位古人成对的集名联,为清·叶廷馆所集。

    胡三省,字身之,一字景参,宋元之际史学家。“三省”二字,盖谓反省三事也。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名参,孔子弟子。胡三省字身之,一字景参,以示景仰曾参而去“三省吾身”也。

    张九思,号洞井山人,清代文学家。“九思”一语,备言修身之道,语出《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此联妙在对仗工整,平仄和谐,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胡/张”,姓氏相对;“三/九”,数字相对;“省/思”,动词相对。上联“平平仄”,下联“平仄平”(首字可平可仄),读之朗朗上口,听之铿锵悦耳。姓氏与名字相连,另有一番妙趣:“胡”字又是疑问词,“胡三省”即“哪三省”?促使人去了解和回答“三省”的内容;“张”字有张扬、张大之意,“张九思”,提醒人言行举止要注意“九思”,借以提高做人的修养。这样一来,“三省”、“九思”便由偏正式动词转化为偏正式名词了。总之,可以在仔细品味、欣赏中受到启迪,获得教益。

    白石可染黛玉应璩这是一副由四个人名组成的短联,上联是大连楹联学会会刊《大连楹联》第六期上“单联求偶”的出句,下联是当代楹联艺术家杨曦光先生的对句。

    白石即齐白石,可染即李可染,两人都是当代著名画家。

    黛玉即林黛玉,是古典小说《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应璩,字休琏,三国魏文学家,著有《应休琏集》。

    全联仅八字,却包含了四个人名,可谓物尽其用,惜墨如金。四个人名串组成联,寓意双关,耐人寻味,语言流畅,毫不牵强,恰似浑然天成。上联“白石可染”,明说“白石可以染色”,实则借喻白色的素材(可引申指青少年)可塑性很强,犹如“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毛泽东语)整句由两位画家的名字组成,尤显奇巧。下联“黛玉应璩”,黛指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以描眉;黛玉当指青黑色的美玉。应者,当也;璩本是精美的珠玉耳环,此可转义指佩带。与出句相联系,全联意思是:白石既可以染,黛玉自然应当佩带了。进而又可引申为:白色的石料已很宝贵,青黑色的美玉更当珍惜了。对句以古代才子、佳人,映衬今世两位艺术家,更使联语平添了几分妙趣。

    有人认为这副人名对联中“石”、“玉”二字同仄而失对,视为瑕疵。其实,上联中的“石”,连同前面的“白”,都是古入今平字,按今天普通话的读音,上联“平平仄仄”,下联“仄仄平平”,完全符合对联的声律要求。现在实行声韵改革,提倡新声诗联作品。从这个角度说,这副用新声韵创作的人名巧对十分可喜,不仅无可非议,反而应当赞扬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这是已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作五言律诗中的一副人名对联。

    素园,即韦漱园(1902—1932),近代翻译家。寿命虽短,译著颇多,主要有果戈理的小说《外套》等。又曾是鲁迅先生主编的《未名丛刊》的重要作者,深为鲁迅所器重。

    陈瘦竹,1909年生,江苏无锡人,现代小说家兼戏剧理论家。重要作品有小说《春雷》、《灿烂的火花》和戏剧理论《易卜生(玩偶之家)研究》等。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一生著作极丰,主要有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戏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全家福》等等。曾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谢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1900年,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冰心小说散文选》、《寄小读者》和译著《印度童话集》等等。曾多次出国访问。

    老舍的五言律诗作于抗战时期,诗中这副人名对联,道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处境,很切合各人的实际。鲁迅题《素园墓志铭》说:“素园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而这块“石材”、这撮“泥土”同这根“瘦竹”相衬映,正好映出了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缩影。下联“老舍”、“冰心”,也可比作“老屋”与“冰花”,使之与上联相对映,又正好可收“珠联璧合”之妙。

    以上是就思想内容而言。就艺术格律说,“素园”对“老舍”,颇为巧妙;“陈”与“谢”既是姓氏,又都可用作动词;联尾的“竹”与“心”,当作指物名词亦可勉强成对;唯独处于“鸡胫”位置的“瘦”、“冰”二字,怎么也不好成对。当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要求。联中所举尽是名人,作者更是名人,对于名人名联从严剖析,想不为过。但通观全联,瑕不掩瑜,不失为一副难得的人名巧对。全联由四个人名组成,不加一个衬字,而能自然流畅,更是难得。

    从文门外汉尚武马前卒这是一副由四位当代作家的笔名串组而成的人名对联,作者无考。

    从文,马彦祥笔名;门外汉,王任叔笔名;尚武,郭沫若笔名;马前卒,巴人笔名。

    同“素园/老舍”联一样,此联也是不假衬字而自然流畅,且在对仗工整、平仄和谐方面更胜一筹。请看:“从文/尚武”,动宾词组相对;“门外汉/马前卒”,偏正式名词相对;多么工整!上联平平平仄仄,下联仄仄仄平平(“卒”字按今音读平声),完全符合五言平起式的对联格律,读之铿锵悦耳,如击钟鼓,似调管弦,多么和谐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这是康有为挽谭嗣同的一副对联。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中日甲午战争后,愤中国积弱不振,在浏阳倡立学社,探讨振兴民族经济之道。光绪二十二年(1896)人资为候补知府,著《仁学》成稿。翌年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等设立时务学堂,筹办内河轮船、开矿、修铁路等新政;又倡设南学会,办《湘报》,宣布变法。二十四年(1898)奉召入京,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主持变法维新。是年秋,以慈禧为首的保守党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流亡海外,谭嗣同与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惨遭杀害。当年岁序戊戌,史称“戊戌变法六君子”。

    此联与众不同的是,把死者和挽者的名字巧妙地嵌进联中,并反复出现两次,中间借助定语“不”和疑问词“安”,表达了作者对死者无比痛惜、对自己悔恨不已的心情。

    老舍老向凤子胡风胡考龙生抗日战争时期,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相继沦陷,文化名流云集号称“陪都”的山城重庆,趣闻轶事时有流传。

    作家老舍对文艺评论家凤子颇多赞誉;诗人胡风喜欢美术家高龙生的绘画,每每当众品评,使高屡受“考试”。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的茅盾先生,针对上述情况戏作此联,一时传为美谈。

    此联妙在“老向”、“胡考”两个偏正式动词在联中的运用,前者表示程度,可见老舍对凤子的赞誉之多;后者表示深度,说明胡风对高龙生的绘画品评之透,虽含有戏谑之意,但不可误为“乱考”。“老”、“胡”二字与人名联系起来重复使用,更显力度。联尾“凤子”对“龙生”亦堪称工巧。

    一般认为,此联是由老舍、凤子、胡风、龙生四个人名组成。李文郑、朱恪超主编的《中国古今奇联鉴赏》一书,认为此联是由六个人名组成,中间的两个动词也是人名:“老向”即王向会,报刊编辑;“胡考”,漫画家。笔者赞同此说。中间两词既是人名,又是承前启后的动词。这样一来,全联12字包含6个人名,没有一个衬字,恰似天然巧合,更显奇妙。记得初读此联时,见上联全是仄声,尤其是“老向”二字,既与上联前后音步失替,又与下联同步的“胡考”失对,曾疑作者为何不把“老向”写作“老夸”?一字之易,可使全联生辉。现在才知道,“老向”也是人名,无法更改。

    总之瑕不掩瑜,此联不失为人名对联中的佳品。

    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这是一副用6位现代文艺界知名人士的名字串组而成的人名对联。上联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迎春征联的出句,下联是首选的应征对句。

    碧野,作家黄潮洋笔名,生平事迹不详。

    田问(1916—1985),现代诗人。原名童天鉴,安徽无为人。1934年在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参与左联刊物《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1938年北上抗日,任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不久去延安,与柯仲平等发起“街头诗”运动。同年加入中共,历任边区文协副主任、雁北地委宣传部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文艺研究所秘书长、中央文学讲习所主任、河北省文联主席、《诗刊》编委等职。代表作有叙事长诗《赶车传》,诗集《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马头琴歌集》、《太阳和花》等。

    牛得草,著名曲剧演员。代表作《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拍成电影,轰动一时。剧中七品知县唐成的一句座右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引起强烈共鸣。他饰演的唐成,是个不畏封建主义强权、敢于秉公执法断案的喜剧形象,深受观众欢迎。

    金山(1911—1982),电影、戏剧演员、导演。原名赵默,字缄可,祖籍湖南沅陵,生于江苏吴县。1932年加人中共和左联,参与组织领导淞声剧社(即蓝衣剧社)、上海业余剧协等进步团体,主演《回春之曲》、《赛金花》等戏剧和《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电影。抗战爆发后,参加救亡剧团,并参与旅港剧协的领导工作。1942年主演历史剧《屈原》。抗战胜利后编导影片《松花江上》。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总导演,并在自编自导的影片《风暴》中饰主人公施洋。后来又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电视剧艺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林里,现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马识途,1915年生,四川忠县人,现代作家。青年时期追求进步,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枣阳县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四川省建委主任、建设厅长,中共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短篇小说集《找红军》等。

    这副人名对联语言通俗,明白如话,无须赘解。从艺术方面剖析,其巧妙之处,一是构思奇特,人名组合搭配浑然天成,毫无生拉硬凑和牵强附会之感。你看:碧绿的原野上,平坦的田地间,牛儿欣喜地吃着青草;金色的山峦下,广袤的森林里,马儿欢快地奔向目标。上联写静,下联写动,动静结合,构成一幅春意盎然、朝气蓬勃的风情画,一首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二是词语对仗工整,声调平仄和谐,几乎天衣无缝。请看:“碧野/金山”,偏正名词相对;“田间/林里”,方位词组相对;“牛/马”,动物名词相对;“得草/识途”,动宾词组相对;“牛得草/马识途”,为主谓宾词组相对。惟“得”、“识”二字皆为古人今平声,两者声调失对。然而这是人名,只好如此。总之,瑕不掩瑜,全联声律和谐,读之铿锵悦耳,犹如一曲动听的乡村牧歌。三是全联由六个人名串组而成,没有一个衬字或介词,好像自由结合的新式婚姻,无须媒妁牵线搭桥。四个人名组对,不假衬字,已属不易;六个人名串联,不托介词,愈显难能可贵。这次迎春征联,还有人对以“白杨村里马识途”。白杨、村里,都是著名电影演员,用他们的名字应对,也很巧妙。不过与前者相比,“白杨”比“金山”气势较弱,“村里”比“林里”范围较小。在这样的环境里,“马”能“识途”,也就不足为奇了。

    汝本汉人,何受胡锡爵尔乃懦夫,怎称过俊英民国时期,皖北蒙城有文士胡锡爵、过俊英二人常互相戏谑。一日过谓胡曰:“汝本汉人,何受胡锡爵?”汝,你也。胡,我国古代称北方的民族曰“胡人”,此指清朝统治者爱新觉罗氏。锡,通赐。爵,爵位,古代君主赐封贵族的等级。此指胡锡爵清末经科考而得中廪生(科举制学位的一个等级,可由国库补助膳食费用)。整句意思是:“你胡锡爵本是汉人,为何要接受胡人赐给的爵位呢?”胡锡爵也不示弱,略加思索,反唇相讥:“尔乃懦夫,怎称过俊英!”尔,同你。懦夫,无能之人。过,超过。整句意思是:“你过俊英乃是懦弱之辈,怎敢自称超过那才华出众的俊杰、英雄呢!”

    此联妙在利用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对人名做出别样的解释,读之耐人寻味,解之令人捧腹。虽说平仄稍有不谐(人、夫二字平仄失对),但遣词得当,造句合理,嵌名自然,语言风趣而又流畅,没有一点刀斧痕迹,堪称是一副别具一格的人名巧对。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友子龙,师卧龙,龙友龙师这是一副流传较广的关帝庙联,作者无考。

    关帝庙,全称当为关圣帝君庙,祀关羽。但是联文只字未提关羽的名字,而只写与之相关的四个人的字号,即玄德、翼德,子龙、卧龙。这些都是历史人物,而人物关系则见于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续常山赵子龙”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等故事情节。

    刘备,字玄德,三国蜀汉皇帝,谥号昭烈,“桃园三结义”中的老大,故称为“德兄”。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后世尊为关圣帝君,“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二,俗称关二爷。张飞,字翼德,蜀汉大将,“桃园三结义”中的老三,故称为“德弟”。赵云,字子龙,蜀汉大将,因不在结义兄弟之列,属于后续之友,故称为“龙友”。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军师,谥封武侯,故称为“龙师”。

    此联妙就妙在:名日关帝庙联,却只字不提关公;但从人物称谓中可以体会到,句句说的都是关公。可谓构思奇特,不同凡响。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这是广州老字号酒楼“陶陶居”嵌字联,作者无考。

    陶潜(约公元376—427年),字元亮,号渊明,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东晋文学家。曾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郡遣督邮至。左右提醒他应束带(即鞠躬)迎之。他愤然曰:“岂能为五斗米向小儿折腰乎!”遂辞官归隐,与诗酒为伴,排遣郁闷。著有《陶渊明集》,其中以《归去来辞》和《桃花源记》最著名。

    易牙,亦作狄牙,春秋时齐人。善调味,相传曾烹其子为羹以献齐桓公,深得桓公宠幸。桓公卒,他与竖刁、开方等共同专权,滥杀群吏,导致齐国大乱。

    陶侃(公元259—334年),字士行,晋鄱阳人,后徙浔阳。初为县吏,渐升郡守、武昌太守,后至荆、江两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恪尽职守,勤政廉政,不喜饮酒、赌博,常勉人惜分阴以用事,为世人称颂。

    夏禹,颛顼之孙,姓姒氏,初封夏伯,其号日禹,我国夏朝开国之主。天下洪水泛滥,禹继其父,创疏导之法治理,水患始平。舜禅位于禹,禹以其初封之地为号,建立了夏朝。相传夏禹治水期间,珍惜每一寸光阴,曾经三过家门而不人,后世传为美谈。

    此联巧借四个历史人物故事,告诫人们:生活要节制食欲,做到“饮烹有度”;工作须抓紧时间,做到“分寸无遗”。联中“善”、“饮”、“烹”和“惜”、“分”、“寸”等字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作用。联语构思奇巧,耐人寻味,寓理于情,毫无说教之感。

    姜公醉,姜公醉,姜公拒酒何称醉李子清,李子清,李子贪茗故曰清1993年4月7日,中国楹联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镇隆重开幕。当日庆典午宴上,笔者有幸与四川代表、楹联书画艺术家姜公醉先生同桌。席间,大家举杯共庆大会胜利召开,并互相敬酒祝福,姜先生声称自己平生滴酒不沾而以饮料代之。笔者由此灵感顿生,即兴出一人名巧对的上联:“姜公醉,姜公醉,姜公拒酒何称醉?”请大家用与会代表的名字应对下联。大家苦思冥索,直到会议结束印出与会人员名录,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与列席代表共一百多人,竞无一个合适的人名可对,给这次圆满的盛会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同年4月20日出版的《中国楹联报》,在“三代会花絮”栏目里披露了这一趣闻。此后断断续续地收到一些应对联稿,但都经不起仔细推敲,不是词性语法不对,便是声调平仄不谐,无一可称理想的对句。于是“姜公拒酒”的佳话,一时间竟然成了新的“绝对”。

    这半副人名巧对,看似容易,对起来颇难。难就难在“姜公醉”这个蹊跷古怪的名字上。人名三字中,“姜”为草本植物,此处用作姓氏;“公”作为名词,是古代君主册封贵族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一等级,日常生活中用作对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同辈人的尊称;“醉”字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形容词。全名为二一句式,即“姜公/醉”。可解为:“姜公,醉了。”然而姜先生又偏偏称他滴酒不沾,由此才引出“姜公拒酒何称醉”这一人名巧对来。要想对好这一人名巧对,必须遵循对联词性相当、结构相应、意义相连、平仄相反的格律要求,从茫茫人海中去寻觅能与“姜公醉”匹配的名字,再从茫茫辞海中找出能与“拒酒何称”相对应的词语,才可组句应对。看来,这貌似文字游戏的对句,犹如一项艰巨的打捞工程,实现这一工程,何异于大海捞针光阴荏苒,转瞬之间,8年过去了。在欢度21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的日子里,笔者闲翻新出版的《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从附录的《全国联友通讯录》近8000名联友中,终于发现有个名日“李士清”者,似可与“姜公醉”成对。“李”为木本植物,也是姓氏;“士”亦名词,在古代是介于公卿和庶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一般泛指读书人,例如“士农工商”各界中的“士”即代表学界;也可用作对人的敬称,例如“志士”、“壮士”等等;“清”乃清明、清醒之意,也是形容词,正可与“醉”字成对。全联声调也很谐和,姜公醉为“平平仄”,李士清为“仄仄平”。我长舒一口气,痛饮一口浓茶,庆幸终于在全国联友中发现了“李士清”这个能与“姜公醉”巧合成对的名字。找到了合适的人名,下一步棋就比较好走了。正要遣词组句应对悬联时,忽然又觉得还是不行!人名三字中的“公”字,与姓氏相连称为“某公”,已成习惯;而“士”字与姓氏相连称为“某士”,却很少见,两者对仗欠工。一时间,又陷入了绝境。看来,必须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去更大范围里寻求对句。由此想到,既然“士”字泛指读书人,那就不必局限于楹联界,为何不向整个知识界去“选偶”呢?想着想着,忽觉眼前一亮:安徽有个书画家名叫李子清,正好与姜公醉成对!“子”亦名词,在古代是指著书立说并能代表一个学派的大学问家,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一般也用作对人的敬称,相当于今世的“先生”。至于用作名词词缀的男子、女子、老子、儿子、孙子等等中的“子”,则又另当别论了。于是略加构思,一个理想的对句便跃然纸上:“李子清,李子清,李子贪茗故日清。”其意为:“李先生善饮茶,所以头脑很清醒。”因为茶有清心明目的作用,精致的茶具上除画有山水、花鸟外,常镌有“可以清心”等字。

    我与李子清先生尚未谋面,其是否善于饮茶,不得而知,对句中的“贪茗”仅是推测。不过我想,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就与酒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斗酒诗百篇”的名句可以佐证。当然也有例外,姜先生滴酒不沾,即是一例。然而,文人墨客中不善饮酒者有之,不善饮茶者尚未闻也。比如有人向你敬酒,你可以说“我不会喝”;如果有人向你敬茶,你也说“我不会喝”,就会闹出笑话来。大概李子清先生也不会因此而责怪于我吧!正是:

    八载寻佳对,何其苦也;一朝获巧联,不亦乐乎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魏昭王少子,安厘王异母弟,封信陵君。世传其仁而下士,门下有食客三千人。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洛阳人。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兄,博涉书史,雅有武略,佐太宗定天下,封赵国公。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请以十五城易之。相如奉使怀璧入秦,见秦王只欲取璧而无让城之意,乃据理力争请先割城后奉璧,以巧计完璧归赵。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人,西汉辞赋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等,得武帝赏识,奉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中国人口众多,取名又尚简短,名字极易犯重。像“无忌”、“相如”这类较为蹊跷的名字,也不乏相重之例。此联正是用几个重名组成的人名巧对,还包含着一段趣闻。

    相传位列明代“前七子”的大文学家李梦阳,出任江西提学副使时,见一书生与自己同名同姓,便责问道:“小小一介书生,怎敢冒用本大人的名讳?”书生答道:“小人名字乃家父所取,当时尚未闻大人的尊讳。请大人恕罪!”李梦阳想想也是,便说:“我出一比对句,你若能对上,就恕你无罪。”遂出句云:“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相如”可作“相同”解,其意为:蔺相如、司马相如,两人的名字虽然相同,实际上并不相同。书生略加思索,对曰:“魏无忌、长孙无忌,人无忌,我亦无忌。”“无忌”可解为“没有忌讳”,意思是:魏无忌、长孙无忌,人家都不忌讳,我也无须忌讳。李梦阳暗暗称奇,佩服这位书生才思敏捷。

    田汉说田汉:田汉非田汉。田汉学田汉,田汉,田汉高明问高明:高明不高明?高明答高明:高明,高明1983年9月5日至8日,中国古文字学研讨会在香港举行。与会者中,有两位同名叫“高明”的学者,一时传为佳话。来自美国的华人学者、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周策纵先生,据此戏拟一出句(即上面的下联)征对。出句见报后,果然引来不少“高明”的对句。其中首屈一指的,当推法国《欧洲时报》黎翁先生寄来的对句(即上面的上联)。

    黎先生对句所讲的故事是:1929年,剧作家田汉应教育家陶行知之邀,率“南国剧社”到晓庄师范学校演出。该校是陶氏为推行乡村教育,为农民子弟而创办的。他致欢迎词说:“今天,我以‘田汉’的资格欢迎田汉先生!”田汉致答词说:“我是假田汉,应当向真田汉学习!”(大意)此联巧借复字和叠词,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上联好像田汉先生面对“田汉”而自言自语,下联恰似两位高明一问一答,几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