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巧在嵌入“孔明诸葛亮”,其中,“葛”为谐音“格”,有双关之趣。下联,嵌入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号“香山居士”和字“乐天”。平心而论,确也有三分见地,四分妙趣。然而,一副对联、词性应上下对仗。以“香山白乐天”对“孔明诸葛亮”,还显得牵强了些。况且,“诸葛”属复姓,“白乐”二字岂能对之?盼后来者居上。
落叶三思方坠地落叶三思方坠地;夕阳一瞥便见山。
李泽厚,当代著名美学理论家。
“落叶”、“夕阳”,应该说是命运都不太乐观的风物,这是其相同点。妙在作者用拟人手法,十分传神地写出了它们的不同点:“三思”,显然有依依不舍之意在内。“一瞥”,很短暂的看一眼,且有不屑一顾的劲头。联语以风物写人生,构思很不一般。
二月风光清眼耳二月风光清眼耳;百年书味润身心。
费新我,当代著名书法家。
联语巧集《德仁圣教序》字而成。“清眼耳”、“润身心”,犹如天造地设,工丽无隙。
明白水闪金川日月两泉明白水;门人一钏闪金川。
很明显,这是一副拆字联。
“日”、“月”为“明”,“泉”拆作“白水”。“门”、“人”为“闪”,“钏”又可拆作“金川”。奇妙之处还在:“白水”是县名,隶属陕西。“金川”亦是县名,隶属四川。
“明太祖”与“秦始皇”
明太祖观两轮日月;秦始皇度半个春秋。
上联“明”拆为“两轮日月”,似乎平淡无奇。下联“秦”拆“半个春秋”,尤显巧妙。“春”字无“日”谓半个春,“秋”字无“火”,亦谓半个秋,合而言之即“半个春秋”。
秋月高天鲜花大地秋月高天,一边红色一边绿;鲜花大地,半在水中半在山。
上联拆“秋”为“火”、“禾”,于是,就引出后面的“一边红色一边绿”。下联拆“鲜”为“鱼”、“羊”,鱼在水中羊在山,与后句相吻合。非巧思难作此联矣心悬万里外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
蒋维菘(1915—),山东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上下联远近、大小对比鲜明,“万里”放得开,“一杯”又收得来。可谓妙联。
岩虎松龙岩高千尺虎;松老一山龙。
“岩”似“虎”,在于高;“松”如“龙”,在于老。此联用笔不凡,将岩与松写得颇有气势,真是神来之笔新竹对古松山上古松,探出龙头望月;园中新竹,攒起凤尾朝天。
上联“龙头”比古松;下联“凤尾”喻新竹,形象逼真,比喻巧妙,对仗甚工。
老龙擎出夜明珠小沼沉星,仙人撒下金棋子;枯树挂月,老龙擎出夜明珠。
想象奇巧新鲜,比喻形象独特。画面清晰,历历在目。
片月为船繁墨布局片月为船,满载桂花,撑入银河七姊买;繁星布局,皆成棋子,携回玉洞八仙移。
此联笔法浪漫,张开想象奇特的翅膀,一会儿“撑人银河”,一会儿“携回玉洞”。还把神话传说中的“七仙女”、“八大仙”,都请了出来。语言形象生动,犹如两个短小的神话故事,煞是有趣。
船压水中天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
日夜在船上生活,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联语形象,奇在“穿”“月”、“压”“天”。写水中景物,笔下有神。
马踏沙橹划月马足踏开岸上沙,风来复合;橹梢划破江心月,水定还原。
此联先动后静,笔触清晰明快,图画般地勾勒出了“风来复合”、“水定还原”的全过程。
沙马与水牛沙马过沙河,沙陷沙马脚;水牛吃水草,水淹水牛头。
上联戏“沙”,下联玩“水”。戏玩得颇见功力,也颇有趣味。
花开酌酒邀明月花开酌酒邀明月;石上题诗扫青苔。
运用拟人法,给“花”、“石”以人知,颇有诗味。读此联,不禁有几分幽静雅致、赏心悦目之美感。
又香又响且亮且凉风送钟声花间过,又香又响;月携萤影竹畔来,且亮且凉。
构思巧妙,写出了深度,写出了新意。“香”与“响”,“亮”与“凉”,两对同韵字,造成新奇的韵味。十分精彩梅瘦雪添肥竹疏烟补密;梅瘦雪添肥。
“疏”与“密”,“瘦”与“肥”,形成反意对比。不仅有诗的意境,而且也颇有些中国画以虚代实,故作空白的笔趣和韵味。用字不多,含义丰富,耐人品读。
花影无根向月栽天衣有缝因风剪;花影无根向月栽。
天岂能“有缝”?花哪有“无根”?此联借助假想,又自圆其说:“因风剪”,“向月栽”。新颖别致,啧啧,妙绿柳红桃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
运用拟人法渲染春色,更显春意盎然。民间古有“柳叶细眉”、“樱桃小口”形容美色之辞,此联巧妙地让柳“舒眉”、桃“开口”,也有寓指人们乐迎新春的喜悦心情。这副对联可作春联用。
山鸟与桃花山鸟似曾读往事;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集古人诗句,上下对仗雅切,如同出于自己笔下。“读”、“笑”二字用得尤妙,诗眼即在此。
花坞风回蝶翅香春塘雨过波纹乱;花坞风回蝶翅香。
对句词妙字绝,富有诗情画意。“乱”、“香”二字足以传神,可见。作者笔下功夫之深。
莺入梅花鹭栖荷叶莺入梅花,似火炼黄金数点;鹭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莺”是“黄莺”,落入“火”红似的“梅花”丛中,“鹭”为“白鹭”,栖在“盘”子般的“荷叶”之上,宛如两幅花鸟图,色彩艳丽,赏心悦目。
踏成竹叶梅花池塘边蛙叫蝉鸣,和出鼓声笛韵;雪地里鸦行犬走,踏成竹叶梅花。
夏天之声:巧把“蛙叫蝉鸣”比作“鼓声笛韵”。冬天之景:妙观“鸦”爪“犬”足的迹印犹如“竹叶梅花”。借喻生动形象,有声有色。
梅花竹叶玉带荷包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龟蛇浮水面,两件玉带荷包。
此联与上面那副对联,构思似有雷同。有意兼收于此,供读者鉴赏,自分高下。
柳絮桃花柳絮随风,数点散开千点白;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此联作者对生活观察细致,上联是“柳絮”在风中的变化,下联是“桃花”映在水中的画面。犹如两张风景照片,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清丽动人。此联又作:
荷叶贴波,数点散成千点绿;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蜘蛛结网费张罗麦浪无鱼,杨柳垂丝空作钓;屋山有雀,蜘蛛结网费张罗。
赵厚延,当代人。
上联对句是一绝对,幸而被赵厚延先生对上了。这样,绝对也就不再打“单身”,有了可心的“配偶”,值得庆贺。
上联想象奇巧,用形象的笔调勾勒出一幅田园图画:麦浪金黄,柳丝翠绿垂入麦浪,似乎钓鱼一般,然而,“浪”中“无鱼”,岂不是“空作钓”?下联巧于构思,反过来从“有”展开思路,即使你“蜘蛛”布下密网,怎能逮住麻雀,枉费心机“费张罗”了。
燕莺笑猿鹤哀柳暗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春色处处“笑”,冬景声声“哀”。对比强烈,对仗工整。
风摆棕榈霜凋荷叶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霜凋荷叶,独足鬼戴逍遥巾。
别出心裁地巧用比喻,将“风摆棕榈”、“霜凋荷叶”,描绘得形象新颖,奇特动人。作者笔下的“千手佛”、“独足鬼”,生灵活现一般。
煤抹梅香两眉煤牧童伐木,木打牧童双目木;梅香烧煤,煤抹梅香两眉煤。
这是一副巧用同韵字的趣联。上联与下联末尾二字,化用别解:“木”为麻木。“煤”为煤黑。读来饶有风趣。
骑马与蹓牛妈妈骑马,马慢妈妈骂马;妞妞蹓牛,牛卧妞妞扭牛。
此联巧用同韵字撰联,音韵抑扬起落,宛如有趣的“绕口令”。
兵打冰尼洗泥冰冻兵船,兵打冰,冰开兵去;泥污尼鞋,尼洗泥,泥尽尼归。
“冰”、“兵”同韵;“泥”、“尼”同韵。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点灯登阁各攻书移椅倚桐同赏月;点灯登阁各攻书。
构思独具匠心,上联“椅”、“倚”,“桐”、“同”分别是同韵,而且“椅”、“倚”都含“奇”;“桐”、“同”都含“同”。下联“灯”、“登”,“阁”、“各”分别为同韵,而且“燈”、“登”皆有“登”;“阁”、“各”皆有“各”。真是字与字相关相联,前后互见,堪称一副妙对阁落鸽洲停舟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末飞;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联语融嵌字同韵、顶针连珠为一体,生动活泼,音韵回旋,独具特色,给人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美感。此联又给长沙风景“天心阁”、“水陆洲”增色许多。此联美中尚有不足之处,对仗多处欠工。
“木鱼”和“纸鹞”
木鱼口内含珠,吞不入,吐不出;纸鹞肚间系线,放得去,收得来。
笔调细腻入微,各具特色。上下联用形象的语言,把“木鱼”、“纸鹞”(风筝)描画得惟妙惟肖。
水流砂滚地难移云飞月走天不动;水流砂滚地难移。
此联有动有静,且以动衬静,意境自在。不过,从发展变化的眼光观“天”看“地”,天体每时每刻都在运行,地壳也经常在震颤变化。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顺应和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做“天”“地”的主人。
人影不随流水去独立桥边,人影不随流水去;孤眠枕上,梦魂又到故乡来。
影子,梦幻,虚无飘渺,无形无踪。然而,情感自然流露,寓意深长。一“去”一“来”,耐人寻味。
“画上人”与“屏间鸟”
画上行人,无雨无风常打伞;屏问飞鸟,有朝有暮不归巢。
虽无奇妙之笔,但有童心发现。联语读来,似觉幼稚可笑,仔细一想,“画上行人”与“屏间飞鸟”,也真有点“傻气”了。
崎岖难行窄犹宽柴门二扇,依稀欲掩开亦闭;行径一曲,崎岖难行窄犹宽。
运笔细腻,写景在于抒情。从中流露出作者的从容自在、乐观豁达之情,人能有此种宽阔心境也不易。
评月旦说春秋兔走乌飞,地下相逢评月旦;燕来雁去,途中偶遇说春秋。
“兔走乌飞”,即指日月运行。兔,月中玉兔;乌,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故太阳又称金乌。下联中“燕”象征春天,“雁”象征秋天。
此联运用奇妙的构思,将“月旦”和“春秋”开篇就化为形象物。假如没有前面的形象物活动运行,此联就索然无味了。
十二方位巧对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巧妙嵌入12个方位字:北、南、东、西、上、下;前、后、左、右、高、低。联语贴切,对仗甚工。
吃西瓜看左传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东放;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
此联构思奇特巧妙,联语流畅自然。上联嵌入“南北西东”四方;下联嵌入“上下左右”四面。皆是方位字。此联确是一副妙趣横生、脍炙人口的佳联。
南京人唱北西厢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上联嵌入四季,下联嵌入四方。联语文雅逸致、情趣横溢,引人步入书香歌韵之中。
南腔北调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耕春田,栽夏禾,秋收冬藏。
上联嵌“四方”,下联嵌“四季”。结构严谨,十分精当。语言明白晓畅,富农家气息,联句似口中流出一般自如,确也不易。
四方适中五行属土东西南北,此四方在乎适中;金木水火,这五行本宜属土。
“东西南北中”对“金木水火土”,巧在将“中”、“土”二字游离出来,嵌入联句尾部,可谓妙笔。
东西南北对谢家上一铁店,坐南向北打东西;晋天下两朝廷,自东徂西分南北。
幸我(生卒年不详),字良模,江西人。现居台湾省内。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日报》出上联公开征对,幸我当时以下联对之。
巧在下联将上联内“四方”位置调换,重新组合,以方位对方位。上下联两个短句,后一句是前一句派生出来的,显得浑然一体,贴切自然。
白裁缝对黄铁匠紫竹坝上白裁缝,穿银针,弹灰线,度短量长分大小;青溪沟中黄铁匠,扯红炉,烧黑炭,坐南朝北打东西。
一日,黄铁匠与白裁缝戏对,成此巧联。
这是一副通篇镶嵌联,不仅嵌入地名、人名,而且镶人了“紫、白、银、灰”;“青、黄、红、黑”八种颜色。更为难得的是,上有“短长大小”,下有“南北东西”。“东西”在此又属变格,颇具巧思。
观水月看江天水月庵前观水月;江天寺外看江天。
昔日,一尼姑和一僧人对成此联。
“水月”娇媚,“江天”浩淼,切各自身份与性情。且首尾呼应,更有声韵跌宕回旋之妙。
坐观流水卧观云西看夕阳东看月;坐观流水卧观云。
写景有跳跃,显得生动活泼,气度非凡。上联有色调方位对比,下联有动与静的比较,有诗一般的意境。使人感到身临其境,可谓画在眼下映,人在画中游。
观音阁里观音坐望佛台,望佛台,望佛台上望佛来,望年望月;观音阁,观音阁,观音阁里观音坐,观水观山。
“望”与“观”,皆含看意。联语中却既做名词解,又当动词讲,有双关之妙。语句流畅如水,佛门景象和盘托出。
万佛千灯孤舟双桨片帆,五湖四海;一塔七层八面,万佛千灯。
嵌数目字入联,已不足为奇。巧在联语有静有动,有近有远。大到“五湖四海”,小到“万佛千灯”。
巧“一”妙“二”
独岭孤山,一神像单枪匹马;隔江两岸,二渔翁对钓双竿。
上联里含五个“一”,下联中含五个“二”,但字面上只能看到一个“一”和一个“二”。颇具巧思妙趣绿鸭赤蛇绿鸭浮水,数数一双四只;赤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绿”与“赤”,属颜色相对,其谐音即“陆”(六的大写)与“尺”。利用加法运算,“一双四只”相加得“陆”;“九寸十分”相加得“尺”。
与此联相似的还有一联,联曰:
七鸭游地,翩翩卓卓三双一只;尺鱼戏水,沉沉浮浮九寸十分。
物谜联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
形象逼真,对仗工整。上联猜作“油灯芯”,下联猜作“秤杆”。
吞粗吐细知轻识重脸大眼小,齿稀稀,吞粗吐细;杆直钩弯,星朗朗,知轻识重。
此联似乎也是幅物谜联。上联说的是“石磨”,下联说的是“钩秤”。妥帖自然,特色鲜明。
字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猫狗狐狼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没有,词没有,论语也没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称妙文。
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元宵灯节,纪晓岚把这副谜语联写在文华殿的宫灯上,让宫内的文臣武官、太监近侍们猜射。当时竟无人猜中。
上下联各打一字。上联从字的形体结构特征落笔,谜底是“猜”字;下联从字的含义上着墨,谜底为“谜”字。合起来即“猜谜”,世人称妙田路路燕双双阡陌纵横田路路,纵是路,横也是路;颉颃上下燕双双,上成双,下亦成双。
阡陌:田间小路。阡,南北向;陌,东西向,故为纵横交错的小路。
颉颃:乌上下飞。联意借《诗经·邶风》“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典。
这是一副别具一格、别开生面的谜语联。奇特的是,此联将谜面,谜底都写了出来。上联的谜面是“阡陌纵横”,谜底是“田路路”。下联的谜面是“颉颃上下”,谜底是“燕双双”。有趣的是“田路路”和“燕双双”皆是台湾的影视演员。
就这副对联本身来说,上联以静态写“乡路渺天外”之景,畎亩辽阔;下联则是以动态绘“翩翩新来燕”之形,生机盎然。如此上下联搭配在一起,画意诗情,交织成趣。
平头铁锁肚生须硬耳茶壶身出嘴;平头铁锁肚生须。
此联虽然说的是平常所见之物,但是措辞皆违背常理:“硬耳”、“身出嘴”;“平头”、“肚生须”。读来颇有新颖有趣之感。
“半峡”与“中峰”
七里峡半,半峡七里半;五指峰中,中峰五指中。
此联的奇妙之处就在“半”和“中”字上。七里峡的一半处称为“半峡”,恰好是七里的二分之一;五指峰的中间可称“中峰”,正好是五指的二分之一。这与宋代王安石出题考苏轼的“七里山塘”联大同小异。
书名巧对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这是一副集句联。上下联都是鲁迅先生的著作篇目名。作者巧妙地选取鲁迅先生这两篇著作名,不仅恰然成联,而且上下联自身也为妙对:“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别具一格,集句见匠心。
“孙行者”有对孙行者;胡适之。
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时,国文试题上有“对对子”一项。陈寅恪教授出了三字对题。试卷收回,对得真是五花八门。大部分皆从西游记上作文章,什么“猪八戒”、“沙和尚”、“唐三藏”、“牛魔王”等。惟有一名学生对以“胡适之”,而得了满分。
“孙行者”只三字,要对得上确也不易。孙,为姓氏;行,走也,属动词;者,文言虚词。下联对以“胡适之”,词性对仗工巧,“胡”与“孙”又为“猢狲”谐音,倒也有趣。
有人后来对“韩退之”,也妙。韩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之字。“退”与“行”成反对。
又有人对“祖冲之”,极妙!“祖冲之”: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圆周率的创始人。“祖”与“孙”相对,天造地设。
冯驯五马伊尹一人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冯驯:明代郡守。古时称太守为“五马”。
伊尹:商朝贤相,政治家。
此联先拆字,后嵌字,又引进了加法运算。上联,“二马”和“三马”是“五马”;下联,“有人”加“无人”还是“一人”。非巧思难以对出如此绕弯子的名人数字联。
“武穆”与“文宣”
先武穆而神,大汉千古,大宋千古;后文宣而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
这是某地关帝庙联。意在颂扬关羽。
上联言“武”,下联说“文”,各有千秋。上联中的“武穆”指岳飞,说汉、宋两代各有一位成神的千古英烈;下联中的“文宣”指孔子,说山东(孔子,山东曲阜人)山西(关羽,山西蒲州人)两地各出一位圣人。上下联皆未提到关羽,却又皆含关羽。此联用典准确,意尤俊拔。
三“孟子”三“宣王”
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上联中“邹孟子”即战国思想家孟轲,人称孟子,男性。“吴孟子”为鲁昭公夫人,娶于吴国,女性。“寺人孟子”乃《诗·小雅·巷伯》作者,系宫中阉人,故不男不女。下联中“周宣王”即姬靖,公元前828—82年在位。“齐宣王”即田辟疆,虽称齐国国君,实是诸侯,故为臣。“司马宣王”即司马懿,魏时谥宣王,至晋代魏,尊谥宣帝,故称之不君不臣。
此联搜肠刮肚,从中国古代历史名人中寻来此六人为联,用心可谓良苦。中国历史无奇不有、无巧不有,所以让撰联者也有了奇巧之作。
孟子对杜诗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上联中“杜诗”,即东汉官吏,河内汲(今河南汲县西南)人。下联里“孟子”指吴国的淑姬。
联语采用误会更正之法,提醒读者不要将人名搞混淆了。藏典自如,出语如流,读来既能增长见识,又可生出妙趣来。
“红楼”人名缀联林黛玉,颈挂珍珠,扫花悲吟惜春曲;薛宝钗,衣镶翡翠,抱琴喜唱绣凤歌。
陈家旺,不详。
此联别出心裁,以《红楼梦》中八个人物名(林黛玉、珍珠、扫花、惜春、薛宝钗、翡翠、抱琴、绣凤)缀嵌入联。上联“悲吟”,下联“喜唱”,形象鲜明强烈地对比。雅趣浓郁,耐人寻味。
老舍谢冰心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这是老舍精心撰写的一副嵌名联。上联中的“素园”即韦漱园,是近代著名翻译家;陈瘦竹是小说家和戏剧理论家。下联谢冰心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全联对仗工稳,“陈”与“谢”有互兼之妙用,既是后者姓氏,又可作动词:“陈”为陈设;“谢”为致谢。可谓巧思之妙联易君左和林子超易君左闲话扬州,引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林子超主席国府,连任国家主席,林子超然民国23年,易君左寓扬州,曾以《闲话扬州》一文惹事。时适林森(子超)获选连任国府主席。有人以此两事撰联记之。
联语叙事议论,兼而有之。上下联末尾两句独具匠心,既再一次点到事件主人翁,又为作者的议论。即:“易君,左矣!”“林子,超然!”
二君胡适双玉徐来左舜生姓左不左,易君左名左不左,二君胡适,其于右任乎梅兰芳伶梅之梅,陈玉梅影梅之梅,双玉徐来,是言菊朋也这是一副构思精巧的嵌人名联。上联嵌入曾出任国民党政府农林部长的“左舜生”、近代诗人“易君左”、文人、书法家“胡适”、“于右任”。下联嵌入京剧名旦“梅兰芳”、电影名星“陈玉梅”、有标准美人之称的影星“徐来”、京剧老生“言菊朋”。在所嵌八位名人中,尤以胡适、于右任、徐来、言菊朋四位镶嵌得灵活自如,巧点妙缀。
胡风胡考龙生老舍老向凤子;胡风胡考龙生。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乌镇人。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伟大的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的文艺界内,老舍对凤子颇多赞赏,胡风则偏爱龙生的画。当时,茅盾据此戏题此联。
联语对仗工稳,巧嵌“老舍”、“凤子”、“胡风”、“龙生”四位作家、艺术家之名,一时传为美谈。
女非女男非男萧楚女,乃男儿豪杰;李赫男,是女队英雄。
萧楚女:湖北汉阳人,我国青年运动的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在“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中遇害,享年30岁。
李赫男:我国著名乒乓球女运动员。
男名有女,女名有男,实属让人耳目一新。此联在“男”、“女”性别差异上作文章,上下联男女交叉相对,给人新颖别致之感。
齐大非偶两小无猜金男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市一小,市二小,一小城南,二小城北,两小无猜。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一些大学纷纷西迁。原金陵大学,简称“金大”,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简称“金女大”;山东齐鲁大学,简称“齐大”。当时,某教授以三校名撰联为题,公开征对。适为重庆市第一小学的一位女教师,以本市城南城北两个小学所对成此联。
上下联都巧在借题发挥。尤其“齐大非偶”、“两小无猜”,一语双关,既指校名,又都言男女未介入爱情,构思与遣词十分精妙。
题赠徐悲鸿联海内共知徐孺子;前身应是九方皋。
章士钊(1882—1973),字行严,湖南长沙人。现代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
上联中“徐孺子”,后汉豫章南昌人。家贫,常自耕稼,德行为人所景仰,在当时颇富声名。下联中“九方皋”,春秋时期人,善相马。他注重的不是马的外表与颜色,而是马的素质。伯乐称赞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荐之于秦穆公,得到重用。此联是题赠画家徐悲鸿先生之联,意在赞誉徐先生具有九方皋那样的慧眼,培育了一批成就卓著的画师。
此联貌似言古人,实是以典写徐悲鸿先生。巧在“徐孺子”与“徐悲鸿”姓氏吻合,名气相切。徐先生曾创作巨画《九方皋》,轰动中外画坛。联语用典自如,实为难得之佳联马歇尔与华来士马歇尔歇马;华来士来华。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到中国。有人出上句征答下联,时有人想起美国副总统华来士曾在抗战时来华访问,于是,以此对下句。此联有回文之妙。
赠柳亚子联青兕前身辛弃疾;红牙再世柳屯田。
傅龄安,现代人。
柳亚子(1886—1958),名弃疾,字安如、改字亚庐、亚子,江苏吴江人。清末秀才,著名诗人。
“青兕”出自《宋史·辛弃疾传》:“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本意是雌性犀牛,用来比喻辛弃疾的雄才大略。“红牙”出自《吹剑续录》:“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此联构思巧妙,表面上看联内嵌的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和“柳屯田”(柳永,屯田是其官职名),称颂的也似乎是此二人。实则散嵌了“柳亚子”之姓名“柳弃疾”,巧借称颂古人之语来转颂柳亚子,手法可谓奇妙人名影名联沙千里,杨万里,戈壁舟行黄沙绿浪;海刚峰,陈莲峰,关山月伴碧海丹心。
上联是成都市丙寅迎春征联出句,张少成对下联。“沙千里”为当代名人。“杨万里”是宋代诗人。“戈壁舟”是当代诗人。《黄沙绿浪>影片名。“海刚峰”即明代清官海瑞。“陈莲峰”,清代末年任江南提督,在上海吴淞口英勇抗击英国侵略军,英勇捐躯。“关山月”为当代著名画家。《碧海丹心》故事片名。
此联中的上句与下旬相比之下,上旬妙于下旬。似见清风阵阵,杨柳行行驼峰个个,恰是一幅塞北风光画。联内人名影名融为一体,而无牵强拼凑之嫌。
立群自撰联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群有群享,须从群治得来。
于立群,郭沫若之夫人。
这是于立群女士1938年自撰的一副嵌字联。巧在三处嵌入了“立群”芳名。而且联语富有一定哲理,名字镶嵌有致,不落俗套。
赠马掌联马上琵琶千古恨;掌中歌舞一身轻。
方尔谦(生卒年不详),字地山,现代楹联名家。
此联构思甚巧,巧在用了两大美人的典故。上联写王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下联写赵飞燕(西汉成帝宫女)。原来较粗俗的名字“马掌”,经作者匠心相嵌,变得有声有色,典雅了许多,堪称妙联。
金山林里马识途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
此联选自1982年中央电视台的迎春征联。联语全由六位作家和艺术家组成。自然贴切,对仗工稳,不失为一副佳联妙对田间荒芜何家干田间荒芜何家干理由茅盾胡适之。
跟上面一联相类似,这是一副由六位著名作家名字全嵌的对联。巧在上联以问话形式写成,下联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从侧面做一番议论。读来生动活泼,毫不生硬呆板(何家干:鲁迅曾用过的一个笔名)。
伟哉浩然伟哉黄河浪;浩然戈壁舟。
陈鸿辉,当代广东人。
此联巧以四位作家名撰成。酷似天造地设,毫无刀斧之痕、拼凑之嫌。“伟哉”、“浩然”对得尤妙。
两石双山齐白石,傅抱石,老石少石,两石画坛同凸兀;许地山,欧阳山,前山后山,双山文苑互峥嵘。
上联是画坛“两石”,下联为文苑“双山”,妙在尾句,“同凸兀”、“互峥嵘”,“石”与“山”有了形象,有了画意诗情。
夏月润巧对夏月珊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夏月珊、夏月润,都是辛亥革命后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家。这副对联就是二人根据长期的舞台生活积累,吟对而成的。
上联是说演员进入角色,由“自我之境”达到“非我之境”。下联是说演员塑造的舞台艺术形象,贵在个性鲜明,追求“内像”,不做表面文章。此联为顶针连珠式,一环扣一环,与内容配合融洽。联语句句不离本行,富有艺术哲理。难怪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生前曾将此联挂于卧室,当作座右铭。
艳色秋声艳色天下重;秋声海上来。
袁伯夔,不详。
,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原名艳秋),由北京到上海丹桂舞台演出时,袁伯夔撰此联贺之。
联语构思颇有独到之处,除了将“艳秋”嵌入联首外,还不加雕琢地把程砚秋的舞台表演艺术,写得有声有色。
辉煌程门三尺雪玉润霜青,辉煌程门三尺雪;砚池秋水,平添荀令一分香。
元旦,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字玉霜)收苟令香为徒。有人题此联以贺。
这副对联构思巧妙,不仅分嵌师徒二人姓名,而且在上联巧引“程门立雪”典故,切合收徒拜师的题旨。
题言菊朋联上海即下海;无君则有君。
“下海”,专指在戏剧舞台上,由业余演员(票友)转为职业演员。
此联是说京剧言派创立者言菊朋,以“票友”身份在上海演出成功。转为职业演员后,再写戏牌时,“言菊朋”名字中间可不再带“君”字,而在梨园中却有言君其人了。
联语构思奇巧,运用反意衬托,一“上”一“下”,前“无”后“有”,概括了言菊朋在艺术生涯中的这段逸事。读来俏皮有致,耐人玩味。
题盖叫天联英名盖世三岔口;杰作惊天十字坡。
田汉(1898—1968),字寿昌,笔名陈瑜,湖南长沙人,现代著名剧作家。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京剧表演艺术家。在《三岔口》、《十字坡》剧中饰演武松,活灵活现,被誉为“江南活武松”。此联就是田汉盛赞盖叫天的对联。
对仗工整,嵌字妥帖。首嵌“英杰”,尾镶两个剧目名。难得。
嵌四艺人名联小翠花,小翠喜,一文一武,一京一汉;马连良,马连昆,同乡同姓,同教同科。
构思精巧,优美别致。把“小翠花”、“小翠喜”、“马连良”、“马连昆”这四位戏曲表演艺术家所从事的剧种、行当,以及乡里、从师等特征,写得既精炼又风趣。如此镶嵌处理,全仗一个“巧”字。
祖孙三代艺成一家谭鑫培、谭小培、谭富英,祖孙三代,三代三生,衣钵真传,箕裘永绍;言菊朋、言少朋、言慧珠,艺成一家,一家一业,声名远播,技术高超。
此联与前面一联类似,构思笔法也大致相仿,而且都是戏剧界的名流大家,经过妙笔精心组合,使得“艺成一家”的“祖孙三代”如同艺苑百花,在此竞相媲美,争芳斗艳。
白石可染白石可染;黛玉应琚。
杨曦光,字芸生,1948年生,辽宁营口市人。当代楹联家,作品多有获奖。
《大连楹联》第6期曾以“白石可染”单联求偶。杨曦光应对下联。“白石”、“可染”:即已故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李可染。“黛玉”:《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应琚”:《三国演义》中人物。作应当解,琚者,佩带也。
既然上联中白石可以染,那么下联黛玉也就应琚了。此联巧在以人名组合而成,妙在语带双关。虽“石”与“玉”二字同仄,但瑕不掩瑜。
巧集人名联孙武孙文,孙氏武文兼备;解珍解宝,解门珍宝双全。
孙武:即孙子,春秋时齐国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孙文:即孙中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解珍、解宝:《水浒传》水泊梁山好汉。
联语采用先分叙、后总叙的手法,思路清晰,工谐有趣。
老子圣人老子传经书道德;圣人施教写春秋。
老子:李耳,古代哲学家,著有《道德经》。圣人:即孔子,世称孔圣人,古代教育家,著有《春秋》。
上下联句对仗工稳,毫无牵强之嫌,上乘之作也二人转单出头删繁就简二人转;以少胜多单出头。
吴祖光,现代著名剧作家。
“二人转”、“单出头”皆为东北传统地方剧种。前者,顾名思义,只有两个人出场表演的小戏。后者,又叫独角戏,即由一个人登台演出。上联原出名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联语巧妙地揭示了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颇有美学艺术价值。
荷花美梅子酸何花可比荷花美莓子每如梅子酸。
上联出得巧,巧在“何”、“可”、“荷”三字皆含“可”,形体上奇特。而且三字同韵母,“何”与“荷”又属同音。下联对得妙,妙在问而不答,故意撇下“美”不说,专言“酸”。除了前边所叙上联的字形、字音奇之处,下联皆对得滴水不漏外,而且比上联更为精彩的是:“莓”、“每”、“梅”三字不仅是同韵母,而且是同音,只不过不同声罢了。
生花生白蛋白生花生;白蛋白。
“花生”、“蛋白”,妇孺皆识,不足为奇。妙在“花生”前加一“生”字,“蛋白”前加一“白”字,即成巧对,趣在回文。
落花生地豆落花生地豆;张果老天麻。
“落花生”乃植物名,“张果老”乃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此联-的奇妙之处在“生”字与“老”字上,这两个字在联语中有“双兼”之妙处。即上联的“生”字,与前结合称“落花生”,与后结合为“生地豆”。下联的“老”字,与前搭配是“张果老”,与后搭配就成了“老天麻”。另外“花”对“果”、“地”对“天”,也十分难得。
珊瑚杯泛葡萄酒珊瑚杯泛葡萄酒;琥珀盘盛薏苡仁。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颖果卵形,灰白色,其仁可食,又称薏米。
此联词藻华贵,五光十色。从字面上看,对仗甚巧,“珊瑚”与“琥珀”,为同一偏旁,“葡萄”与“薏苡”,也属同一偏旁,别具一格。
春戛玉秋摇金翠竹临风春戛玉;黄橙映目秋摇金。
戛,轻轻敲打。联语采用实写虚写相融合的手法,给“春戛玉”、“秋摇金”以诗意,更显得听来有声、看去有色。
益母草与孩儿茶熟地偏栽益母草;常山新种孩儿茶。
以四种中草药名撰联,语句自如妥帖,毫不牵强生硬。妙语天成。
牵牛打马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
“稚子”谐音“枳子”,“打马”即“藩打马”。六样中草药名组联,给“死物”以特别的活力,似拟人,又像借代。
严寒豆蔻半沉香久病苁蓉真没药;严寒豆蔻半沉香。
“苁蓉”、“没药”、“豆蔻”、“沉香”,都是中药名,巧嵌联内,别有一番风味。
“虞美人”与“使君子”使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清代赵翼《檐曝杂记》卷三载文:江苏镇江太守和金山寺的小和尚对成此联。
“使君子”,中草药名。“虞美人”,又名“丽春花”,一种美丽的草花。
上下联构思相同,都是说前面所提到的花卉,在不同的时间各具不同的颜色。上联是“朝”、“午”、“暮”,一天三个时辰;下联则是“春”、“夏”、“秋”,一年三个季节。可见对句者构思之巧及其对生活观察得多么仔细。
长生药与不老丹刘阮携归,人间乃有长生药;嫦娥窃去,天上争传不老丹。
刘农、阮肇二人入天台上采药,十三日未返,采山桃野果充饥。人们传说二人被仙女留住,半年后才相随返回家门。
后羿向王母娘娘求来不老金丹,嫦娥偷偷取去奔回月宫。
这副对联把上述两则神话故事写入,有趣。
题药王庙联纵是有钱能买命;须知无药可疗贫。
虽是联题药王,却是意在劝人醒世。上下句为一气呵成的流水对,下句比上句更有分量,值得人们掂量一番。
小雪大寒霜降如小雪;春风不大寒。
此联由四个节气名组成。上句取霜与雪形色相似之意;下旬言春风气候转暖无严寒之意。“小雪”、“大寒”在句中皆有双关之妙,既是节气名,又独具特色地喻饰前文的“霜降”、“春风”。
三伏热一冬晴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逢一冬晴。
“酉”,指下午五、六点时辰。“戌”,指下午七、八点时辰。此联用“夏至”、“重阳”两个节令的交时相对,道出了“伏热”、“冬晴”的气候规律,既有知识性,又具趣味性。
清明水底见重阳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上联巧嵌“大寒”、“霜降”、“小雪”三个节令名;下联巧嵌“端午”、“清明”、“重阳”三个节气名。以日暖对天寒,形象鲜明,意境优美,别有一番趣味。
中国捷克日本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日战争胜利告捷。当时,南京城里贴出上面这副对联。
上联由三个国家名构成,下联由我国三个城市名组合。巧在“捷克”、“重庆”、“成都”,语含双关。即中国胜利地打败了日本,南京又一次庆祝建都。
羿箭射天门屈骚歌澧水;羿箭射天门。
黄永玉,当代著名画家、诗人。
此联是画家黄永玉于1982年5月下旬,与阔别40余载的莫逆之交马龄,同游张家界森林公园时对就的。马龄吟上句,黄永玉对下旬。
上句典出屈原“沅有芷兮澧有兰”句。屈子《离骚》成为千古绝唱,其句典雅恰切。下句典出神话后羿射日故事,与上句对仗工丽,尤以“天门”对“澧水”为妙。当地大庸城坐落于澧水之北岸,隔河与天门山相对。山与水地理位置相对,用在联语中恰巧为对。真是巧不胜巧。
集名人名句联东临碣石:
西出阳关。
“碣石”:山名,在河北昌黎县城北,北戴河附近,东距渤海十五公里。主峰仙台顶海拔近七百米,为古今观海胜地。三国时期魏王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毛泽东1954年夏在北戴河时所作《浪淘沙》词中有“东临碣石有遗篇”句,上联集于此间。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尽西头,与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通向西域的通道。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下联集自于斯。
联语集撷名人名句,跳跃性极强,给人激越的艺术感染,不可多得。
虎符孔雀胆虎符孔雀胆;龙种凤凰城。
《虎符》、《孔雀胆》为郭沫若所编话剧名。《龙种》为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之小说。《凤凰城》为吴祖光编的话剧,反映东北义勇军抗日斗争生活。
集中外名作名为联,不失巧思。
笔架山砚池水笔架山中无虎豹;砚池水里有蛟龙。
“笔架山”毕竟不是崇山峻岭,自然不会有虎豹出没。“砚池”之水虽浅,可其中自有蛟龙。“蛟龙”喻指笔下走龙蛇。上句之“无”是为下旬之“有”做铺垫,使“有”更显奇妙。
乌猿洞与白鹤湾南雄梅岭乌猿洞;东莞茶山自鹤湾。
这是一副全联皆是地名相嵌成的对联。仔细推敲,上下旬中,方位、植物、颜色、动物等词每每相对,更显工致巧妙。
身如燕子边固虎门入燕子洞,听燕子歌,身如燕子;眺虎门关,说虎门事,边固虎门。
下句借清代林则徐虎门烧鸦片事入联,尾句“边固虎门”尤妙,把虎头关形象化为猛虎之门,愈显威武气势。
洪洞岢岚洪洞县共同三点水;岢岚城可风两重山。
上联拆“洪洞”为“共同三点水”;下联拆“岢岚”作“可风两重山”。手法巧妙自然,对仗也颇工稳。只是下联在语意上“可风”须借谐音“可分”,方妙无水有山潞泽蒲汾平,独平无水;泰华恒衡嵩,惟嵩有山。
上联列山西境内五条河流,下联举五岳名山。妙在独具慧眼,从中有了新奇的发现:五条河流“独平无水”;五岳名山“惟嵩有山”。
长沙沙水水无沙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这副对联题于长沙白沙井处。
上下联皆以顶针连珠格式见长。这样匠心独运地写“常德”、“长沙”,使这两个地名更具山青水美之趣。对仗且工。
乐山乐山居宜宾,宜宾住;乐山,乐山居。
此联巧在拆词别解:上联将第二个“宜宾”,分拆为动宾词组,“宜”单独为“适合”之意,“宾”则与“住”结合一体,解作“客人住”。下联亦然,“乐”跳出来当“好”解,“山居”即为隐居之意。
云海云天云海云天,海天一色;连山连港,山港齐辉。
李铎,当代书法家。
联内以碎锦格嵌入“连云港”地名。在词语组合上,巧用重叠反复和先分后总的笔法,将连云港上的地理特征、山海风光写得壮观迷人。
黄石镇江门青岛威海口:
黄石镇江门。
此联全由地名构成,而且联语自然流畅,道出了“青岛”与“威海”,“黄石”与“镇江”的地理位置关系。“威”和“镇”有双兼之妙。
大海波澜渤海大大海波澜渤海大;连云桂月瑰云连。
此联在联首和联尾皆嵌入“大连”。大连,位于渤海湾,上联言含此意;下联则有彩云伴月之意境,“瑰云”即彩云。同时,上联的“波”和“渤”、下联的“桂”和“瑰”巧取谐音,使此联读来具有回文之妙趣。
星不小心坠落海星不小心坠落海;海伸高手摘来星。
传说,大连星海湾曾落一陨星,才有今日“星海”之称。上联化用此传说典故,下联让海浪拟人化,以“高手”对“小心”,与上联有异曲同工之妙。联首嵌“星海”,联尾反嵌“星海”,足见匠心。
隔“县”跳“臣”铜山县,山阳县,阳湖县,湖南从九,做过四五年知县;铁宝臣,宝瑞臣,瑞鼎臣,鼎足而三,皆是一二品大臣。
这副对联巧妙地采用隔一字相叠顶针法,简而言之,上联即隔“县”字,“山”、“阳”、“湖”皆成叠字。下联即跳“臣”字,“宝”、“瑞”、“鼎”相叠成双。有称之为“越递”法,也切此联格式。
“玉澜”与“清晏”玉澜堂,玉兰蕾茂方逾栏,欲拦余监;清晏舫,清艳荷香引轻燕,情湮晴烟。
清晏舫,即颐和园长廊尽处的石舫。
此联借“玉澜”与“清晏”的同音、近似音而反复出现,音韵别致,情趣雅然。
“宜芸馆”对“玉澜堂”九曲栏杆,曲曲相宜“宜芸馆”;七星斗柄,星星缀玉“玉澜堂”。
此联没有多少意思可讲,但仍不失为一副雅丽蕴藉、工致隽永的妙联。“宜芸馆”和“玉澜堂”嵌得相当自然轻松,恰到好处。
上海乐园游戏场联乐与众人同,玉作栏杆金作柱;园从天外来,花为眷属月为邻。
于右任(1879—1964),字伯循,陕西三原人。曾任国民党政府考试院长、监察院长,著名书法家。
此联以“鹤顶格”巧嵌“乐”、“园”二字。联后两个句子,“玉作栏杆金作柱”,遣词大胆,用字非凡,意尤俊拔;“花为眷属、月为邻”,赋予联语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恰与前句“园从天外来”相吻合。对仗工巧。
楼前走马街上登龙东牌楼,西牌楼,红牌楼,木牌楼,东西红木四牌楼,楼前走马;南正街,北正街,县正街,府正街,南北县府都正街,街上登龙。
此联四“牌楼”、四“正街”,都属湖南长沙街道名。在写法上,作者巧妙地采用先分后总的陈述法,“东西红木四牌楼”、“南北县府都正街”,给人以层次分明、结构精巧之感。
金线吊灯笼金线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玉带缠如意,连升一步三台。
联内除“吊”、“缠”作连接动词以外,其余的全部是长沙古老的街道名和地名。联语前后连贯,上下对仗,是一副藏嵌地名的巧联。
济公卧佛寺李白酒仙桥济公捧坛喝,一曲酣眠卧佛寺;李白邀月饮,三杯醉倒酒仙桥。
卧佛寺,北京香山寺院。酒仙桥,北京市一地名。此联巧在“济公”与“卧佛寺”,“李白”与“酒仙桥”相切吻合。俗中含雅,饶有风趣。
嵌京郊八县名联密云无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
将北京近郊“密云”、“三河”、“玉田”、“丰润”、“怀柔”、“遵化”、“顺义”、“良乡”八个县名,巧做安排,嵌入联语之中,有双关妙趣。有人嫌此联不佳,改动上联,重新对以下联,同样嵌入北京附近八县名。读来自然妥帖,联意积极,对仗工整,显然另高一筹。联云:
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长安两路西子三潭十里春风,长安两路;一湖秋月,西子三潭。
长安两路:指首都东西长安街。
西子三潭:指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这是1982年除夕,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迎春征联中的一副对联。对仗工稳,遣词优美,给人以春风扑面来、湖光映眼帘之感。
白水灌蓝田黄山藏墨玉:
白水灌蓝田。
黄山:在安徽。墨玉:在新疆。白水、蓝田,都在陕西。天南地北的四个地名,组成一联,色彩鲜明,对仗甚工。
日景夜色溪上山前容蝶恋;苑中池畔听蛙鸣。
刘振威,当代人。
此联是应香港商界袁有方先生、甘玉梅女士夫妇之请而题写的。
以“鹤顶格”将其别墅“溪苑”嵌入联首。同时,巧妙地把“花”和“人”隐没起来,即上联“花容蝶恋”,描日景妖妍;下联“人听蛙鸣”,写夜色幽静。
满地风光愁不尽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感无穷。
此联写分隔两地亲人的相思之苦,巧在用反衬手法:上联“满地风光”也难以消“愁”;下联“连天烟草”更增加了心中伤“感”。上下对仗,造成“佳人”与“过客”遥遥对视,而不得相会之感人情景。
轻舟难载远人愁更鼓易惊游子梦;轻舟难载远人愁。
作者笔下富有情感,“易惊”、“难载”言简情浓地写出了“游子”、“远人”离乡的苦衷。用词精当生动,颇具艺术感染力。
“行政科”与“办公室”行政科行得正,不搞歪门邪道;办公室办事公,勿存杂念私心。
李彦,当代人。
春节前夕,湖北沔阳县丝织厂工会搞征联活动,以活跃厂内文化生活。上句为征联,下句让李彦对上了。此联妙在“行政”、“行”“正”;“办公”、“办”“公”。下联与上联稍欠工整,但仍不失为一副佳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