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勤俭治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五伦以俭治家

    恭者不悔人,节俭者不夺人。

    ——《孟子·离娄上》

    东汉时,有一位颇受人们拥戴的地方官,他的名字叫第五伦。第五,是当时的复姓。

    这年寒冬的一天,阴霾密布,朔风凛冽。在一条通往京都的大路,人群拥挤不堪。密集的人群中,一辆载有钦犯的囚车,缓慢地向前走着。这囚车中,被押解的犯人,不是别人,就是第五伦。原来,此时第五伦被朝中奸臣诬告犯了贪赃罪。朝中的司法官不善明察,竟听信小人之辞,将第五伦定了罪,并下令押往京都执法。

    第五伦蒙受不白之冤的消息传出后,数日来,不少人纷纷奔向街头阻留囚车。他们中,有人大胆地去拉囚车马缰,并愤怒地喊道:“不许随意冤枉好人!”也有的团团围住押解囚车的官员,向他一遍遍地说:“第五大人可是好人!”由于沿途人群的阻截,押解第五伦的囚车一日只能走数里路,押解官没法,只好改走水路,押第五伦乘船去京都。但第五伦被押至京都后,京都又有千余人为他伸冤,最后,此事终于惊动当朝皇帝汉明帝。汉明帝亲自查阅了为第五伦判罪的有关卷宗,发现其中有诈,于是亲自下诏书:将第五伦无罪释放。

    第五伦为什么会在百姓中有那么高的威望呢?原来,第五伦为官一向廉洁清正。平时总能更多地去替百姓着想。他当太守时,朝廷每年要发给他两千石俸禄,第五伦见百姓中有不少人生活十分窘困,于是,他领取到俸粮后,除留出自己家人食用的外,其他都以低价卖给贫困百姓。也正因为这样,第五伦在百姓中威望很高。

    第五伦为官不骄不奢,不但注意自身生活俭朴,而且在持家方面,也十分注意以俭治家。

    他为官时间较长,光武帝刘秀时期,他就已经出任太守,以后,汉明帝时他依然为官,汉章帝时,他又被皇帝赏识,调至朝中任司空。按理说,第五伦做官时间长,领取朝廷的俸禄一直很高,他家里的人也该多少沾点光,享受些清福。可第五伦对家人要求很严格。他不仅平时不许他的子女穿绸衣,就连他的妻子,平时也只穿粗布衣裙。别的有钱人家,整日花天酒地,奴仆前后一大群,可第五伦家,平日里粗茶淡饭,家中除了雇一两个干重活、粗活的仆人外,家中烧饭、洗菜、缝纫等一大堆家务,都是由第五伦妻子一人承当。

    一次,第五伦的一个远亲携家眷从外地来探望第五伦。那位远亲的夫人听说第五伦长年为官,心想,到第五伦家后一定可大开眼界。没想到,当他们跨进第五伦家后,先见到的是极简朴的住宅,宅内设置一切平平,家具也极普通,有的已很破旧。更令远亲奇怪的是,他们与男主人寒暄了半天后,也不见第五伦的妻子出来会客。当这位远亲的夫人提出要见见第五伦妻子时,第五伦连忙抱歉地说:“夫人正在厨房中忙着备午餐,请稍候片刻,夫人马上出来会客。”说完.忙叫仆人去厨房催促夫人。

    这位远亲和他的家眷,听说第五伦的妻子亲自下厨房,自己做饭,大为不解。那远亲的夫人皱着眉头说:“真没听说过太守的夫人要亲自下厨房,亲自做饭,这和下等人还有什么区别了呢?”那位远亲也以责怪的口吻对第五伦说:“太守持家过于俭朴了,像做饭这样的事情,让夫人亲自去做,也太失身份了。”

    第五伦听了这些话后,不以为然地笑着说:“平常百姓人家的妇人,除了做饭,还要做那么多粗活,我们这样已比普通人家生活高出了许多。如果持家不俭朴,养成浪费奢侈的坏习惯。人变懒了,家风坏了,那才真是太失身份了呢!”

    第五伦在家中,不但让妻子、儿女常做些家务,他自己一有空闲,也常常动手干些力气活。

    一次,属下的县里来了位年轻的新官,新官上任,当然要去拜访太守大人第五伦。一天傍晚,这位年轻人特意将自己打扮一番,毕恭毕敬地到第五伦府上拜访。

    一进第五伦家,年轻人先遇见了一位衣着简朴的老妇人。年轻人没多想,开口就冲老妇人说:“请禀告你家主人,有客来!”说完,那年轻人便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等着那妇人去回禀。

    那妇人听了年轻人的话后,没有马上离开屋子,而是上下打量了一番来客,然后用和蔼的语调询问道:“请问官人是不是新来的,老身怎么没见过您?”说着,她为年轻人递上茶,并在年轻人身旁坐了下来。

    那年轻人见眼前这妇人不去禀报主人,却多嘴多舌乱询问,居然还坐了下来,心里有些不耐烦。他没有回答老妇人的询问,很不礼貌地又说了一遍:“请快去禀告一下你家主人,说有客!”

    那妇人正要说什么,第五伦最小的儿子第五颉在这时从外面兴冲冲地跑了进来,他一进门,便对着那妇人询问道:“娘,来客了?”这时,那年轻人才知道,原来眼前这位衣着朴素的妇人,便是第五伦的妻子。年轻人想想方才自己对第五伦夫人不礼貌的态度,心中好不自在。

    第五伦的妻子倒不注意这些,她告诉客人:“太守不在家。他吃完饭,便和仆人去后山割草去了。”年轻人听了这妇人的话,先是满脸愕然,继而他不相信地问道:“仆人去割草,为什么太守大人还要跟去呢?”

    这时,第五伦的儿子第五颉抢先答道:“叔叔不要见怪,家父常去割草,好用来喂马。叔叔如果有急事,我去后山唤回父亲就是了。”

    年轻人见第五颉这样说,忙起身答道:“不必了!我改日再来府上拜访!”说完便起身离开了第五伦家。

    年轻人离开第五伦家后,还是觉得太守大人亲自割草喂马,这事的确有些稀奇。于是便没有回府,绕道去了第五伦家后山,想亲自去看个究竟。当他来到后山时,见第五伦正高挽衣袖,背上背着一大捆青草,和仆人正准备回府呢。年轻人见到此景,非常激动。以后,他常向别人介绍第五伦勤俭治家的家风。

    第五伦活了80多岁,由于他居官不忘俭,坚持以俭治家,所以后来他儿子第五颉、曾孙第五种都先后做了官,而他家清正廉洁的门风也代代相传,一直没有变。

    勤俭治家是自古倡导的一种美德。第五伦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不应当随着地位的变化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忘记勤俭治家的原则。任何时代的家庭生活都应如此:勤奋带来节约,俭朴能避免奢侈,这样,家风才会正,才会使子孙成材。

    曹操怒杀儿媳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王宣

    提起三国时代的曹操,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中那个狡诈的奸雄,更会想到戏台上那个画着白脸的奸臣,但这并不是历史上曹操的真实面目。其实,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

    曹操杰出的才能,不仅表现在文韬武略方面,在节俭治家方面,也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远见卓识。

    曹操生活于东汉末年,亲身经历了由于统治阶级荒淫无度和腐败无能所导致的社会动荡。因此,曹操历来都很讲究朴素节俭,他不仅自己穿打补丁的衣服,而且也命令家里人不准铺张奢华。他曾经明确规定:家人不得穿五颜六色的衣服,不准穿漂亮的绣花鞋。他还规定:家人所居住的房屋一律不准用香熏。后来,他的女儿在嫁给汉献帝的时候,虽然没有违反他的规定,只是用香熏了一下被子和衣服,也使得他很不高兴,并因此郑重地作出了补充规定:家人所居住的房屋如果不干净,必须熏一下的话,也不准用香,只能用枫胶或蕙草代替一下就行了。由于曹操的严格要求,很长时间,家中所有的人的衣服都没有用锦绣做的,穿的鞋子也只有一种颜色。

    曹操不仅在家庭中积极倡导节俭的风气,而且对家庭成员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有时甚至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

    一天,雨过天晴,丞相府花园中的亭台石径、花草树木,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格外清秀。欣喜若狂的鸟儿,映着天边迷人的彩霞,在树林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悦耳的鸟鸣越过树梢,穿过回廊,飞进了曹操儿子曹植的居室,他禁不住向窗外望去。柔和的晨光透过薄雾,洒在刚刚苏醒过来的庭园当中,确实是又清新,又别致。“果然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曹植不禁叹道。曹植的妻子显然也被窗外的迷人景色吸引了,急着要到花园中去消遣一番。可她刚刚走到廊下,又匆匆折回了卧室。

    不大功夫,妻子容光焕发地走了出来。看见妻子身着华丽的绣花衣裙,被映衬得越发娇艳可爱,曹植不由得感到一阵惬意,连声赞道:“真是美极了。”可话音未落,一缕阴云又浮上了曹植的脸庞。妻子见状,不解地问道:“公子刚才还兴致勃勃,为什么一下又变得不高兴了呢?”

    曹植沉吟了许久,才开口说道:“父亲厉行节俭,三令五申,明令家人平素一律不得穿着华丽衣裙,你如此打扮,就不怕招来父亲的责罚吗?”妻子怨艾地说道:“我们身居相府,却要如此俭省,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况且父亲政务缠身,此刻正在朝中忙于政事,我去去就来,又如何会被父亲发现呢?”曹植听了,觉得事情也许并不像自己想得那样严重,于是也就不再加以阻拦。

    庭院里石径蜿蜒、林深木秀、湖光倒影、鸟语花香,曹植妻子在婢女的陪伴下玩得兴致勃勃……却说曹操这日在朝中理事,见天气如此愉人,就带领众随从来到城楼眺望。举目四望,城外远山如黛,城内炊烟袅袅,曹操不禁抚须微笑。远远瞧见楣府,此地虽然阔大雄伟,但丝毫也不显得奢华。曹操正欲将视线移开,忽然瞥见楣府花园之中,有一妇人身着华丽衣裙正在湖边徜徉,查问之下,竟是四子曹植之妻,不禁勃然大怒。

    随从之中有个人知道丞相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奢华,而这个人又与曹植素有交往,于是就上前为其讲情。

    曹植自幼就表现出很高的文才,谈起话来应对如流,写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这么一个了不起的才子,曹操自然有些偏爱之心。可曹操又想:倘若宽赦了这一次,爱子自然可免去丧妻之痛,自己也可以免去不少家庭的烦扰。然而姑息下去,节俭之风还何以倡导,这于家于国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随从见丞相半晌不语,正要再次上前求情,却见曹操把手一挥,厉声说道:“我自陈留起兵之日,就要求家人厉行节俭,今日之事,若是姑息,岂不等于放纵奢华。在家族中倡导节俭,事关社稷,严格治理尚恐约束不及,难道还可以有丝毫的松懈吗?”

    众随从见状,没有一个再敢出来求情.曹操当即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命令:命曹植的妻子即日内自杀……曹操一生当中都极力倡导节俭,就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仍然念念不忘告诫家人要勤俭持家。

    汉献帝建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率领军队大败东吴以后回师洛阳,由于过度疲劳,旧病复发。这天,他自感再也支持不了多久,就唤心腹大臣曹洪、贾栩、华歆、司马懿等以及夫人卞氏和众婢妾来到榻前。当他嘱托完军政大事之后,就当着众大臣的面对夫人卞氏说:“我遗下的熏香可以分给各房夫人,不要用香来祭祀。各房的人没事做,可以让她们学着编织丝带和做鞋子卖。另外那四只箱子……”

    说到这里,曹操呼吸忽然急促起来,卞氏止住曹操。她想,曹操一生主张节俭,有时衣服、蚊帐破了,也不准换新的,而要夫人和婢女们缝补了再用。他生前仅为自己送终准备了四箱衣服,是不是想再敛些衣服呢?卞氏探下身去询问。曹操挣扎着说道:“不用了,只要那四只箱子,其他一概不要。我历年做官所得的衣物和绶带,如果觉得存着没有必要,就让孩子们把它分掉……”

    说到这里,曹操合上了双眼。在场的大臣们都没有想到,身为魏王的曹操临终之前还不忘告诫家人厉行节俭。

    仅仅因为穿着华丽些,曹操便命儿媳自杀,未免过于严厉了,也暴露出了曹操的专横。但从另一面也可以看出他对奢华的强烈反感和厉行节俭的决心。在曹操看来,节俭持家并非小事,而是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曹操的这种认识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勤俭持家的将军陶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柏庐《治家格言》

    九月初的一个傍晚,一弯明月正悄悄地爬上树梢,晚风轻轻地把花香一缕缕播向大地。在东晋西陲边防某小镇的一间并不很宽敞的大厅中,几百名将士欢聚一堂。人们高举酒杯,正兴高采烈地欢庆刚刚取得的一场平息叛军骚乱的胜利。

    欢宴上,烛光通亮,将士们兴致极高,他们中有的边歌边饮,有的边饮边跳。喧闹声、庆贺声此起彼伏。正在大家酒兴极浓、尽情欢庆的时候,有人发现坐在大厅中央的征西将军陶侃,虽然兴致也极高,却只举杯不饮酒,更不去动桌上的美味佳肴。

    他的副手大将殷浩看到这种情景,举杯走到将军面前,带着责怪的口吻说:“将军,今天是大喜日子,弟兄们想借酒痛决一场,现在将军您带头止杯停箸,这不是让弟兄们扫兴嘛!”说完,他举着酒杯,硬让将军当即陪饮。

    陶侃一听殷浩这样说,忙举杯起身相迎,同时他乐哈哈地说:“弟兄们应该痛饮,我为大家助兴!”说着,他举了举手中那杯举了半天的一樽酒,仰脖一饮而尽。将士们见大将军如此痛快,酒兴更浓,一定要给将军再斟一樽。可陶侃一看此阵势,连连摆手,推托自己有公务缠身,急忙出了大厅。

    不了解将军的人,以为将军酒量有限,或此刻真的公务繁忙;可了解将军的人,知道将军此刻不过是以公务搪塞。将军拒绝再度斟酒的真正原因是:他节俭成习,对自我嗜好克制很严。所以在今天这种欢宴的场合下,他也不愿意任意放纵自己。

    陶侃平日里不但很注重以节俭自约,而且还非常重视以节俭治军。

    一次,他外出时,遇到一个兵丁手里正拿着一把没有熟透的稻穗,在无聊地嬉耍。就走上前向那兵丁问道:“你拿这个干什么?”那兵丁答道:“不干什么。走路闲得慌,随便拢一把玩玩。”

    陶侃见那兵丁边说,边不以为然地把那把稻穗扔到地上,非常生气地说:“随便拢一把玩玩!你说得倒轻巧。这一粒粒稻谷是老百姓一滴汗珠、一滴汗珠摔在地上种出来的。你整日不种地,却吃得饱饱的。你就不想想老百姓的辛苦?”说着,他一定让那兵丁拾起地上的稻穗,并想办法一定要找到被拔了稻穗的主人,向人家承认错误,并保证自己以后不再糟蹋粮食。

    那兵丁见大将军当时情绪很激动,心里虽然不服,但表面却没敢说什么。可大将军走后,他早把向人家道歉的事忘得九霄云外去了,并且还背后对别的兵丁骂大将军是“小气鬼”。陶侃知道后,更加气愤。他亲自把那兵丁叫来,又训斥一番,而后不但逼着他去向人家道歉,还对他执行了“军法”——抽了他一顿鞭子。

    此事被有些将士听到后,也对大将军的做法有些看不惯。他们认为大将军“小题大做”,过于认真了。可陶侃了解到这些后,特意把那些将士找来,向他们耐心地讲述爱惜粮食、保持节俭作风的重要性。从那以后,陶侃军中大多数人都能以节俭自约,随意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陶侃注重节俭,还表现在他能勤俭持家上。有一回,他接受了组织造官船的任务。一天,他去造船营地视察,发现营地到处堆满了造船剩的竹子头和锯下的木屑,就命令专人将这些竹子头和木屑收集起来,装成一袋袋麻包,登记保管起来。他手下的官员见陶侃办事如此琐碎,心里很厌烦,抱怨说:“大丈夫,何在乎区区小物。将军如此看重这些七零八碎的小事,将来一定干不成大事。”陶侃听了这话,不以为然。他总是告诉部下:“勤俭办事绝不是什么小事,它是有益于治国的大事。”

    后来,没过多久,此地下了一场大雪。大雪过后又冰冻几日,地面上很滑。人在上面走,一歪一斜,极不安全。可偏巧,此时迎来了大年初一,按当时的习惯,年初一清晨各官员要相互走串,互相致贺。年轻的官员,在冰雪上歪歪扭扭走走还算凑合,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简直是不敢出门。这时,陶侃让人把收集的木屑拿出一部分,在主要街道铺上一层。这样,人们行走起来就方便多了。也就是在这时候,人们才发现:陶侃持家勤俭是非常有意义的。

    又过了一些时候,皇帝决定征讨占据蜀地多日的叛贼,需要尽快造大量战船,朝廷中负责造船之事的官员很快准备好了造船的大部分材料,可唯独长钉,一时没处搞到。正在朝中官员急得团团转的时候,有人突然想起了陶侃。人们知道陶侃素日持家节俭,又组织造过船,想必会有什么办法。

    当朝中官员急三火四跑到陶侃那里的时候,陶侃淡然笑着说:“不用着急!不用着急!我这自有‘宝贝’。”说完,他领着讨钉子的官员们,来到平日收集的一包包竹子头跟前说:“这些竹子头不就是现成的竹钉吗?”于是很快这一包包原来被人看做是废物的竹头,被人削成锋利的竹钉,运往营造战船场地。朝中许多官员知道此事,都称赞陶侃是勤俭持家的能手。那些曾抱怨过陶侃小气、干不成大事的人,也由此更看清了陶侃的远见,佩服他勤俭办事的精神。

    陶侃一生曾做过许多年官,他最早当县吏,后官至郡守、大将军。但陶侃为官期间,无论官位怎么变化,始终没有忘记“勤俭”二字,他既看重自己勤俭做人,更看重为官的勤俭治家。这在封建社会统治阶层中是很难得的。

    陶侃的事迹从一个侧面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做到节俭绝不能忽略一点一滴的小事。我们有些人常有一种家大业大的思想,实际上是不对头的。假如人们都不注意节俭,每人一天浪费一两粮食的话,加起来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国家是由人来组成,节俭治国首先需要每一个人都不要浪费,从每一件节俭的小事做起。

    卖狗嫁女的吴隐之

    奢而不孙(逊),俭则固。

    ——孔子

    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少年时,吴隐之虽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穷,他饱览诗书,以儒雅显于世。即使每天喝粥,也不受外来之财,母亲去世时,他悲痛万分,每天早晨都以泪洗面,行人皆为之动容。

    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刘裕保存农具以教子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薛王宣

    刘裕是我国南朝时宋的开国皇帝,小名叫寄奴,他出生于贫苦家庭。他母亲生下他不久,便死了。他的父亲刘翘无法养活他,想把他送人,可村中人贫苦,无能力抚养,问遍全村无人要。刘裕无奶吃,啼哭不止。深夜,刘翘无法,便拿了一个箩筐把刘裕用布包裹好,丢到村外大道旁,硬着心肠便回家去了,刘裕的哭声在旷野中回荡。此时,一对夫妇背着不满1岁的孩子赶路回家,当听到孩子的哭声时,觉得奇怪,便向哭声传来的方向寻声找去,到筐边一看,是一个用布包裹的婴儿。抱起一看时,只见是个十分健壮可爱的男孩,夫妇俩知道这是养不起的穷人家丢弃的,便抱了回家,把自己儿子的奶断了,用奶来喂养刘裕。刘裕长大后,身高七尺,力大勇猛。常年跟着父母种田,农闲时卖鞋子,受够了人世间的种种凄苦。父母死后,由于他勇猛奇特,便被冠军(官名)孙无终招为侍上。因为他打仗勇敢,又有智谋,很快成了东晋北府兵的著名将领。一次,他被派去驻守海盐城(今浙江省内),城中兵力不足千人,恰遇孙恩带数万人来进攻,刘裕便大开城门,把兵马全部隐蔽起来,要百姓四处传说:“刘裕三天前的夜晚就逃跑了”。孙恩听说之后,又见城门大开,便命令军队进城。刚到城边,刘裕的兵马便突然杀出,孙恩军士死伤不少,急令军队撤退,走不远,刘裕埋伏的军队又杀将出来,孙恩只得且战且退,先后被十几处预先埋伏好的晋兵堵杀,人马死伤过半。事后得知,每处堵杀的晋兵只不过百来人。从此刘裕的名声大震。后来,刘裕又消灭了想篡夺帝位的桓玄,最后刘裕废帝自立,称为宋,号武帝,史称宋武帝。

    刘裕称帝后,领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扩展到最大时,攻陷许昌、洛阳、长安,使国土大大超过东晋,治理着22个州,274个郡,1299个县,是南朝四个朝代中疆土最大的时期。他英勇善战,收复了北中国大片土地,后来他的事迹一直被宋朝的陆游、辛弃疾等诗人所歌颂和赞扬。人们只知道他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而不知道刘裕还是个生活节俭、衣着朴素的皇帝。

    在他的宫廷中,宫女很少,游宴很少,所藏金玉宝物很少。有一次,宁州太守给他送来了一个琥珀做的枕头,金光四射,艳丽无双,所见者都赞不绝口。可刘裕见后,却很生气地说:

    “我种田卖鞋时候,用木头、石头做枕头,用麻袋做被子,睡木板、睡泥地,才练出我这一身能饥能寒能苦能累的好身体,你们现在送我这样的枕头,是要我好呢?还是要我坏呢?”说完,便命令将枕头砸碎,送给就要北伐的士兵,作治理刀伤的良药。

    刘裕素有发热病,年老了更为厉害,一发起烧来,全身疼痛难挨,只有躺卧在冰冷的地方,症状才会慢慢减退。侍候他的人为了减轻他的疼痛,便叫人给他做了一张石床,他躺下之后,效果很好。但当刘裕知道是用宝石料做成的以后,便说:

    “我这样的人来自农村,吃糠嚥菜长大,能睡着精美的木床我就很满足了,怎能用百姓们做首饰的贵重石头来做床呢?谁做的谁给我立即毁掉,做成各种首饰出卖,用作军队的用费。”

    又一次,广州太守为讨好皇帝,招募各地能工巧匠,经过一年时间,织出了一种十分精美的细布。又精心染印了美丽花纹、艳丽的颜色,一匹匹耀眼的细布,犹如天上的彩云、朝霞。太守满心高兴,以为献给武帝后一定会讨得他的欢心。当他亲自押送,千里迢迢地把布从广州运到建康(今南京)时,刘裕不但不领他的情,下令将布在京都拍卖,充作军饷,还将广州太守罢去官职,打入官狱,依法处理。广州太守不但没得到好处,反而落了个丢官下狱的下场。

    刘裕当了皇帝之后,时时不忘亲耕田亩的辛苦。他派人把他过去用过的农具,统统收来,放在宫中,每到空闲时,就把全家召集在一起,讲述种田的艰辛,自己被丢弃路边的苦难经历。每讲一次,自己都涕泪沾襟,家人也哭泣不止。但时间一长,次数一多,孩子们便不以为然。特别是长子刘义符,慢慢显出讨厌的情绪。一次,当父亲再次忆苦时,他小声地对弟弟说:“老讲这些种田、卖鞋的事,多没有意思!”声音尽管很小,还是被刘裕听见了。他本想狠狠训斥他一顿,但转念一想,训斥也不解决问题。过了几天,他把长子刘义符叫来,交给他一把新农具,派一个官吏监督着,要他到老家丹阳去种地,农具不用破,不准回宫。若违抗不执行命令,废去太子封号,另立他人。百官谏劝,说太子年小,处以如此重罚,恐于国家不利,刘裕气愤地说:

    “于国家最不利、最可怕的莫若后继无人,看太子如今的表现,失江山者就可能是他。大家不要劝阻,我只有这个办法,还不一定有效呢!”刘义符便被赶到家乡种田三年。

    刘裕的预言果然不差,他死后刘义符即位,不务政事,日夜作乐,无聊时亲自执鞭打人取乐。当檀济道的兵杀入宫中时,他还在花园中摆摊设店,自充卖酒小贩,与群臣取乐。失江山者,确是刘义符。

    厉行节俭的萧鸾

    你要是好汉,就把果子种在果园里,年轻时尝花朵,年老时吃果实。

    ——苏联俗语

    萧鸾是我国南朝时齐的皇帝,称之为齐明帝。他夺取帝位之后,杀了不少人,特别是疑心太重,先后杀了自己的尚书王晏,大司马王敬则,前两个皇帝的10个儿子,统统被他杀光。但此人却厉行节俭,坚决反对当时奢靡之风,事事从自己先做起,自己在节俭方面做不好的地方,下臣提出他能诚心改正,这又是历代皇帝中少有的。

    萧鸾登上帝位后,把前朝武帝新盖的林苑完全废去,改为良田以种谷,把田地还给百姓。他说:“夺百姓口中食、住之宅、身上衣,为自己一时享乐,这是最大的无道。”把原来朝廷中制造的马车、大轿、龙船上所装饰的金银,下令统统挖下来,归还国库。他自己的衣食十分节朴,不让太监给他做太好的膳食,逢年过节,没有他的指示,什么人也不敢随便给他加菜。他下令给管膳食的太监,每餐菜不过五,就是不能超过五样菜。一年元宵,京都中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喜庆元宵节,宰猪杀鹅,喝酒宴宾,一派热烈景象。而宫墙之内,无灯无彩、无酒无席,冷冷清清,没有一点节日的样子。一个新来管膳食的太监,快到给皇帝用膳的时候,还没有接到指令加菜。他想,百姓小民在这种节日也要置办丰盛酒席,当今皇上难道就不可稍加点菜肴吗?便擅自做主,给齐明帝多加了三个菜,共成为八碗,当菜饭上去以后,齐明帝见不得诏令,便给他多加三个菜,立即叫侍官追询查问,当侍官查清之后,如实上奏明帝,明帝说:

    “念他是新来首犯,不予治罪,赶出宫廷,永不录用。以后再有违反,必诛无疑。”从此,谁也不敢违反明帝的规定。

    一年端午节,建康城中热闹非凡,宫中还是没得到皇帝的指令,无歌舞管弦,也无豪华酒宴,完全是一派清朴节俭的平日气氛。管膳食的太监想,若给皇帝用膳像往常一样,这就少了节日的气氛,若是给皇帝多加酒菜,又怕皇帝怪罪,他左思又想,便想出来一个办法: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给皇帝做一个精致、丰富、美观的特大粽子,这样既不违反“菜不过五”的规定,又使内容丰富。他派手下人,想尽方法,把各种美味佳肴都巧妙地包进粽子里,让皇帝剖开粽子,便能吃到各色精致的菜。当粽子做好之后,果是天下一绝,其色彩艳丽,犹若桃花,形状美观,犹若菱角,而香味扑鼻,让人馋涎欲滴,有猪腿一般大,上面还有“端阳喜欢”几个字。当献上给齐明帝之后,齐明帝也赞道:“好粽子!好粽子!”一看,又只这一道菜,也没违反规定,而剖开却有多种美味。齐明帝想责怪吧,又觉得没有什么根据;不责怪吧,它确实违反了自己的规定。他沉思片刻后说:“制粽之人,用心良苦,如此佳作,世所罕见,我不能不给予赞扬。这一大粽子,实际是我两天的食粮,现在要你们把它一分为四,我每餐只能食用一块。”

    他旁边侍候的太监说:“皇帝不必太俭,一年只一次端午,百姓小民都要喜庆一番,你多吃一点,也是常理。”齐明帝说:

    “天子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我提倡节俭,不从我做起,天下人是不会认真去做的。”平日的生活中他确实这样去做。宫中人为他准备洗澡用的皂荚水,用剩下的他要太监不要倒掉,留着下次再用。正月初一,大臣们要给皇帝送来敬贺礼品,他事先下谕,只能送不值钱的,不能送奢华昂贵的东西。一年,一位大臣给他送来了一件银制的温酒用的酒具,价钱并不昂贵,只是做工十分精巧,众大臣见了都赞不绝口。送礼人想,明帝也一定会满意的。可是,当齐明帝看了之后,不仅不赞扬,反而十分生气,叫手下人把银器砸碎。决不能让奢华之风进入宫中。后来,还是上尉萧颖胄劝说道:“酒具精雕细刻就是浪费奢华,皇上又将他砸烂,更是奢华之上又加奢华,这不是错上加错了吗?”明帝一想有道理,才把它留下来送给府库变卖。

    又过几年,国家无事,农业接连几年丰收,边境相对平安,人民从战乱、灾荒、劳役的苦难中有所解脱,生活有所改善。由于齐明帝身体力行,社会、官吏的奢华侈靡之风大有改变,社会一时呈现出平安景象。在动荡不安的南朝,这也是很难得的国泰民安时期。齐明帝也十分高兴,当新春佳节到来之时,他下令宴请文武百官,宫中举办了从未有过的盛宴酒席,一时显得该年的春节特别隆盛。开宴之时,明帝赞扬文武百官为皇帝效忠,尽心职守,励精图治,使国家兴隆发达,万民乐业。百官之得宠者,也颂扬齐明帝恩德如天,厉行节俭,倾听下民心声,采纳众谏,使国家法纪严明,奖惩合度,最后齐明帝说:

    “今日新春佳节,我与百官万民同乐,酒席之中不分君臣尊卑,希望人家畅怀痛饮,不拘法礼。”百官见皇帝难得如此宽待,也杯瓶交递,欣喜无比,气氛少有的融洽。明帝也叫贴身亲信给百官一一赠酒,以表君臣的心意。在这轻松、热闹的酒席中,只有一人不卑不亢,好像对丰盛的酒席视而不见、食而无味。又好像心有要事,默默难言,焦愁不堪。精细的齐明帝萧鸾也看到这位大臣的神态,便一直走到他席前问道:

    “上尉今日为何闷闷不乐?是不是有烦恼的事?”

    “启奏圣上,小臣确实有一疑虑难解的事郁结心头,又不敢说,又难以丢开,所以,难以开怀畅饮。”

    “有什么事何不一吐为快,我如能帮你排解,也是寡人平生一大乐事!”

    “当今新春佳节之时,满朝上下乐乐融融,我一说出来,必扫大家的酒兴,还是改日面奏圣上。”“上尉不必担心,没有什么事会使我们扫兴的!如今国富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无灾荒、战乱、饥馑,还有什么会扫我们酒兴的?”

    “那我就不敢隐瞒,直言面奏。”那人便大声说道:

    “圣上不知是否记得前朝留下的车、轿、船上镶饰的金银美玉何处去了?”

    “是我下旨叫全挖下来送给府库去了。”

    “圣上又是否记得一年新春,百官送礼朝贺圣上万福,有一精制的银酒具圣上见了之后,如何处置的?”

    “记得,我要下令砸碎,但是听了你的劝说,才送给府库变卖。”

    “那请圣上看看,今日酒宴之上,所用杯盘食具,为何物所造?”

    齐明帝萧鸾听到这里,一下子变了脸色,酒已半酣的文武百官一个个吓得像木鸡一般,个个都为酒席上的直言勇谏者捏着一把汗。突然,明帝大声说道:

    “上尉一谏,我如梦初醒。常言说,九十而半百。我俭朴一生,不想今日违例,是寡人的过错啊!来人,把席上的金银酒具统统撤去,换上陶瓷用具。从今以后,寡人如有奢靡,群臣人人可以当面批评。”

    群臣一片欢呼颂扬声,酒宴在换下银具之后,相乐如初,直言面谏者是谁?就是劝明帝留下酒具的上尉萧颖胄。

    斛律光不穿时髦衣服

    历览古今,以约失之者实寡,以奢失之者盖众。

    ——陆云《国起西园第表启》

    斛律光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人。他年轻时投身军队,屡经征战,很快就表现出了组织指挥的才能,被委任为大将军。

    斛律光(515—572),字明月,北齐名将。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或称“丁零”、“敕勒”、“铁勒”)。出身将门,斛律金之子。初任都督,善骑射,当时号称“落雕都督”。后历任大将军、太傅、右丞相、左丞相等,封咸阳王。一女为齐孝昭帝太子高百年的妃子;一女为为齐武成帝太子高纬的妃子,并在高纬即位后成为皇后,其家族在北齐尊贵无比。

    他骁勇善战,在与北周近20年的争战中,多次指挥作战,均获胜利。北齐天统五年(569年)十二月,周军围攻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断齐军粮道。武平元年(570年)正月,他率步骑3万破宜阳周军,再通粮运;周军复攻,他领军迎战,又获胜利,俘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等。武平二年(571年),他率众于平陇(今山西稷山西)等地筑垒,迎战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所率步骑万人,大破之,俘斩千计。他少言刚急,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为部下所敬重。武平三年(572年),后主高纬听信谗言,将其诱杀,时年58岁。其女亦被废。北周灭北齐后,追赠他为上柱国,崇国公。

    斛律光百战百胜,在朝野有很高的威望。他身为大将军,但在生活上却始终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一些人劝他趁掌握要职时修建一所漂亮的宅第,都被他拒绝了。

    斛律光不修建宅第,不购置地产,不买贵重物品。对于他的俭朴,家人都能理解,但斛律光穿的衣服,不仅质地差,件数也少,他的夫人对此很有意见。叹着气对他说:“你不购置衣服,出门穿着破旧,会被人耻笑。人家不仅仅笑话你,还要笑话我不会理财管家,不会照顾你!”

    斛律光笑了,温和地说:“你的心,我明白了。其实,我高兴了,你就不必伤心。现在这样,我已经十分满足了。人家说我寒酸,寒酸有什么不好?难道奢侈就好?”

    夫人不说话了,她知道说也没用。

    过了些日子,夫人自己做主,为斛律光做了一套很时髦的新衣服。当她双手捧给丈夫时,斛律光却说:“夫人,你还是不了解我呀!我是军人,要这种衣服干什么?衣服只要保暖遮羞,不破不脏就可以了。这衣服我不能穿!”

    斛律光为人正直清廉,遭到了朝廷中一些贪官的嫉恨。

    当时,朝中有一个叫祖珽的小人,品质低下,善弄权术,常常在齐帝高纬面前说斛律光的坏话。斛律光并不惧怕,大胆斥责祖珽。他说:“祖珽弄权,我们的国家就会完了!”

    祖珽对斛律光恨之入骨,决心害死他。他向齐帝诬告说:斛律光打了胜仗,是想争得名声,拉拢军队,日后好夺皇位。

    齐帝高纬听了祖珽的话,信以为真,下令逮捕斛律光,将其处斩,并抄没他的家产。祖珽心中暗暗高兴。他带领人马捉回斛律光并亲自监斩杀了他。随后派大臣邢祖信率兵去抄斛律光的家,并叮嘱说:“要抄细,抄出万贯家产以证明斛律光的虚伪。”

    半天过后,邢祖信回来报告说抄家完毕。祖珽命他详细汇报抄到的东西。邢祖信望了望满朝文武大臣,说:“斛律光将军全部值钱的家产如下:弓五十张,箭一百,刀七口,槊两支。”祖珽听罢,脸上顿时没了血色。满朝文武哗然。祖珽还心存一线希望,恼怒地再问:“除此之外,还抄到了什么?”

    “还抄到了20根枣树枝。”据斛律光家的仆人解释,斛律光生前不许仆人与外人打架,有打架者,用此枣树枝抽打100下。

    祖珽灰溜溜地逃走了。在场的正直的人无不为斛律光的节俭清廉和冤死而落泪……房彦谦以清白传子孙。

    不勤不俭,无以为人上也。

    ——隋·王通《文中子·关朗》

    这是齐州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的一座旧宅,屋宇高大、古朴,画栋雕梁、粉墙绿瓦,看来过去是富豪之家的住宅,因年代久远,原来的鲜丽色泽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黑,远远望去只有屋架高伟,还不失为豪华宅第,走近一看,柱朽梁旧,墙塌门破,已全然是所普通房屋。但是,住所位置很好,背后是一座树木葱茏的小山,前门有一条终年清澈的小河,放眼南望,便是千顷良田,碧波耀眼。进入宅内,院落井然洁静。古老的庭院中各种花木繁茂、艳丽,特别是旧池塘边的几株柔柳,随风飘荡着柔枝,使人顿感春意盎然。在庭院中间的老槐树下,一位老者坐在一把旧椅子上读书,旁边矮桌上放着两只粗瓷的茶杯和一把补过的旧瓷壶。老者银须白发,但红光满面,精神饱满,当书读到有味之处,总要高声吟诵几句:“我其夙夜,畏天之威。”(这是《诗经》里的话,意思是说,我早晚勤勤恳恳地为国办事,是出于敬畏上天威严的良心。)看书长久了,便起身在院中伸展手脚,或给庭院锄草浇花,扫地抹桌。这老者是谁?他便是隋朝久居高官的房彦谦,后来唐朝有名的宰相房玄龄的父亲。因年老辞官,闲居在家。他终生清素常守,克躬励己,乐舍好施。即使辞官居家,还是过着十分俭朴的晚年生活。

    房彦谦为隋朝的司隶台大夫(主管官吏违纪犯法处置之事)时,有澄清天下官吏的大志,一贯坚持该奖赏者,不管他是贫是贱,毫不减少;该处罚者,不管他是贵是亲,绝不留情。所以,他向皇帝举荐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官吏、人民的表率。他所批评、惩处的人,没有哪一个敢有怨言。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扶正压邪,劝善惩恶,在当朝官吏中很有威信,为隋朝做了不少大事。有一个名叫刘灹的司隶别驾(掌管朝廷检查一类的官),欺凌上司,侮辱下官,胡作非为,却因得到皇帝的宠信,人人都怕他。这个人对下属官员的审查,不讲人的功绩,专找人家的过错、缺点,然后上报皇帝,来显示自己的正直,因此,各个州的刺史都很害怕他。一见到他便主动上前行礼。只有房彦谦对他以常礼相见,不卑也不亢。刘灹想向皇帝禀奏房彦谦的隐私和过错,但他所打听到的都是对房彦谦克己奉公,惩恶扬善的夸赞。刘灹想找房彦谦的岔子,始终没找到,反而看到他的崇高品质。刘灹的作为更使房彦谦在有识之士心目中备受敬仰。

    房彦谦还向皇帝上书说,大厦的建构,不是一棵树的枝干就可造成,一个帝王的功业,也不是一个谋士的谋略可以促成的。盖房子时长木头可以做柱、做梁、做栋,短木头可作楔、作拱,长材短木都不可抛弃。人材也是这样,大材可以为将、为相,小材可以为官、为吏、为卒。他们像北斗星周围的众星一样,烘托着灿烂的北斗,所以应该做到人尽其用。

    房彦谦的家庭原来也十分殷富,他又做了多年朝廷的大官,俸禄很多。但是,他都将这些资财拿出来周济亲友,帮助贫苦人民,救灾劝学,抚养老弱孤寡,所以他常年家无余财,生活非常清苦。年老辞官归家之后,依然如故。每当子侄定期来看望他,他都要向他们劝勉勤奋节俭的道理,讲历朝倡俭励勤的功绩;讲自己自从幼年直到现在,一言一行,从未害人利己,从未为自己谋过私利;讲述他用父母传下的大量家财,救济他人,自己丰厚的俸禄,送给贫困的乡邻亲友,屡得屡空,一直过着清贫生活,自己却怡然自得,十分舒畅。

    后来儿子房玄龄考上进士,回老家看他时,见老人生活清淡,便对他说:

    “现在你在家闲居养老,虽不敢要你奢华,但你也该吃得好些,住得好些,睡得好些,我们做儿子的心中才放得下。像你这样糟践自己,使我们在外做官的人时时为你担心。”

    房彦谦笑着对儿子说:

    “你考上了进士,成为国家有用之材,我很高兴。你要我吃好,住好,睡好,我现在不是过得很好吗?还要怎么好呢?一个人节俭了,什么情况下都是满足的,快乐的。一个人追求豪华,什么时候都不会满足,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永远都是忧心忡忡。别人做官都是为追求福禄,最后,富了家业,害了子孙。我做官使自己的家业变穷,最后,我却使儿孙成材。这对我是享不完的福禄,我不需要你们为我的吃住担心,只要你们像我一样清白做官,我就无比快乐,高兴万分。我所能传给子孙的,只有‘清白’二字,你们要牢记。”

    房玄龄很为父亲的精神感动,后来,在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时,始终倡廉励俭,终于创出一个“贞观之治”的兴盛局面。

    孙叔敖的特殊遗嘱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尚书·大禹谟》

    孙叔敖(约前630—593),楚国荆州沙市人,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到“孙叔敖举于海”,他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为楚国令尹,以贤能闻名于世。孙叔敖的一生,为官廉洁奉公,做人正直谨严。在当时楚国百姓中,曾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动人传说。这里,我们要讲述的,是孙叔敖临终前为儿子留下一份特殊遗嘱的故事。

    孙叔敖原本出身很苦,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家乡湖北云梦泽地区一边务农,一边读书。由于他学习刻苦,长大以后学问很深。又由于他人品好,所以很早就在家乡成了一名很有影响的隐士。后来,楚庄王执政,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为了富图强兵,争霸诸侯,庄王继位后不久,就到处招揽治国治军的人才。这时,云梦泽地区的地方官把孙叔敖推荐给庄王。庄王与孙叔敖相见恨晚,很快就任命他为楚国的令尹。

    孙叔敖做了楚国的令尹后,兢兢业业,忠于职守,他为庄王出了不少有利楚国发展的好主意。于是,楚国在这一期间,得到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了当时诸侯强国之一。楚庄王常为自己能有这样一位好令尹而高兴得不得了。可是不久,由于孙叔敖工作过于劳累,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楚庄王见孙叔敖病得厉害,心里十分着急,他多次召集楚国最有名的医生为孙叔敖治病,但均不见效,孙叔敖的病越来越重。

    连日来,孙叔敖卧病在床想了许多。他想到自己可能这一病,就不会再好了。自己死后,最不放心的是儿子孙安。自己一生注意廉洁自俭,没有给儿子留下什么遗产。自己死后,楚王很可能会给孙安一份丰厚的产业,或封他为高官。那样的话,孙安以后在吃穿用度方面或许倒是不需发愁,但这对孙安做人又有什么益处呢?孙安自幼出身高官之家,生活方面本身已比一般人家的孩子优越了。如果他现在再不费什么力气,就得到很优厚的财富或官职,这很可能养成他懒惰、奢侈的坏习气。如果那样的话,实际上不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害了他吗?想到这,孙叔敖再也躺不下去了。他强忍着病痛,支撑着身体,坐在书案前,拿起笔开始给庄王写起奏章来。

    不久,孙叔敖病得更加严重了。一天,他估计自己快不行了。就把儿子孙安叫到床前,拉着儿子的手,嘱咐说:“你知道,为父平生一向注重为官廉洁,所以现在也没有给你留下什么财产。我死以后,大王很可能会让你做官,或是给你其他什么丰厚的产业。我看你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大才能,我死以后,你不要去做官,还是回老家去务农吧!大王要是一定给你什么产业,我看你只可以收一块地,并且千万不要争什么好地方,选一块没人要的地方就可以了。我现在已把我的意思写在了这个奏章里,我死了以后,你就把它递上去吧!”

    几天以后,孙叔敖病逝了。整个楚国上上下下的人们都为自己国家失去这样一位好国相而悲伤,楚庄王也十分悲痛。一天,他收到了孙叔敖临终前留给他的最后一卷奏章,于是便含着泪读了起来。孙叔敖在奏章中,对楚国外交、军事、经济,以及许多现行政策,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奏章末了,孙叔敖为了自己的儿子对庄王讲了一番话。

    孙叔敖说:“靠大王的信任,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人居然做了楚国的令尹。尽管我十分努力地去为国家效力,但是我知道,我为报答大王所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我要离开大王和楚国先去了,我只有一个儿子,可是他没有治理国家、辅佐大王的才能。我恳切地请大王不要留他在身边做官,让他还是回到自己家乡以务农为生,去过俭朴的日子。我想,大王如能这样,就是对我的儿子一个很好的照顾了……”

    楚庄王一边看奏章,一边感动得落下泪来。他手捧奏章,嘴里不住地说:“天啊!这是一位多么廉洁勤俭的国相啊!我失去这样一个大臣,太可惜了!”

    后来,楚庄王一再希望孙安能留在自己的身边做官,以便使他多享受些荣华富贵。但孙安坚持遵照父亲的遗嘱,回乡务农,楚庄王拗不过孙安,只好答应了他。

    然而,楚庄王怎么也没有想到:孙叔敖官居国相,一生廉洁俭朴的他死后居然没有给家中留下任何积蓄,孙安回乡后,家境马上变得相当贫困。后来,孙叔敖的妻子又生了重病,于是孙安只得靠卖柴来维持生活。

    多少年过去了,后来,是楚庄王身边一位侍人,在云梦泽街头撞见了正在挑担卖柴的孙安,回宫后,他把孙安一家人生活的现状告诉了楚庄王,庄王才了解真相。他惭愧地当即派人给孙安一家送去钱物,并一再让孙安到朝廷做官,然而孙安依旧不肯。

    楚庄王见怎么也说服不了孙安,就对他说:“你执意不做官,那我就赏给你一座城吧!”孙安依然不肯要,他对大王说:“如果大王一定要赐给我什么,那就请大王把寝丘那块地赏给我吧。”庄王听后,大为吃惊地说:“寝丘?那是一块没有人要的薄沙地呀!”孙安点点头说:“父亲临终前这样嘱咐我的,请大王能同孙安一同遵从父命。”楚庄王听罢,摇着头叹息了好长一阵时间,最后只好同意了。

    孙叔敖的这份遗嘱是相当感人的。因为他懂得,教育子女学会做人的方法是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而不能躺在老子的功劳簿上。我们一些老一辈革命家在临去世前也正是这样要求子女的。相反,另一种情况自古至今有之:一些人往往在临终时提出种种要求,过后子女又向组织争这要那,唯恐今后再也得不到了。相比之下,他们连古人都不如了。对此,他们应感到惭愧。

    范仲淹的家风

    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范仲淹(989—1052),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岳阳楼记》里所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千古美言,几百年来成为人们的座右铭,激励人们奋发上进。这脍炙人口的名言几百年来流传不衰,至今还给人们以宝贵的启示和鼓舞。范仲淹不仅在他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里唱出了这千古传诵的名句,而且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也身体力行,几百年来一直被世人传为美谈。

    范仲淹一生在朝为官,晚年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尽管他身居高位,却仍不忘节俭。他不仅自己节衣缩食、清淡俭约,而且对孩子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这年秋天,城中盛传范仲淹的二公子纯仁将要举行婚礼。婚丧嫁娶,本来就是生活中的大事,加上范家是当时的名门显贵,于是纯仁的婚事更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眼看婚期已近,可范家府上连日来既未张灯结彩,也未披红挂绿,这不免使得喜欢热闹的百姓大为扫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以为,关于范二公子结婚的消息,大概只是个靠不住的谣传。

    其实,纯仁成亲是千真万确的,而且婚礼就在近日之内。范府上下所以悄无声息,是因为范仲淹的家风甚严,即使遇到儿女的婚姻大事,也不准有丝毫的铺张浪费。父亲的心愿,纯仁和管家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根本就不打算大张旗鼓地操办婚事。虽然如此,纯仁仍然有两件事情办得令父亲大为不满。

    这天,纯仁坐在案前,摆开纸砚,可呆坐了半天,就是迟迟不能下笔。纯仁心想:成家立业,总要购置些家什用品。若是办得太简单了吧,父亲那里倒是会得到赞许,可自己又有些不情愿;要是置办些稍好的东西呢?父亲那一关恐怕又是不好过的……思来想去,最后纯仁觉得:结婚是自己一生中的大事,不要多买,只买一两件稍稍贵重些的东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父亲未必会怪罪下来。想到这里,纯仁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将购置物品的清单迅速写好,然后就呈给了父亲。

    谁知大出纯仁所料,范仲淹接过清单一看,立刻面带愠色:

    “纯仁,你要购买那两件贵重之物,到底是什么打算,难道要从你手里败坏我范家门风不成?”纯仁慌忙答道:“孩儿以为婚姻乃终身大事,购置一两件心爱之物也不为过,不想因此却惹怒了父亲,还望父亲息怒。”

    范仲淹见纯仁已有悔过之意,就没有再继续发作,但仍然非常严肃地说道:“我在朝为官多年,因为有朝廷的俸禄,虽然我在家庭中厉行节俭,但你们的生活仍然远远胜过普通百姓。婚姻固然是人生的大事,但它与节俭有什么矛盾?又怎么可以借口‘人生大事’而套用奢华来点缀它?我多年来一直担心的就是你们沾染上奢华浪费的不良习气,在不知不觉当中丢掉我们范家勤俭的家风。”

    听了父亲的话,纯仁面带羞愧,悄悄地低下了头。此刻,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可还为一件事所苦恼,但又不敢启齿。最后,他还是鼓起了勇气说道:

    “孩儿已经知错,可还有一事要向父亲如实禀告。这些天来,新人想以罗绮做幔帐,以为新婚之用,孩儿说这不符合范家的风习,可她父母出面干预。孩儿碍于情面,就未敢再做坚持。”

    范仲淹一听,非常生气,大声说道:

    “你知错认错,我定不再指责你了。但是,我们范家历来清俭。用以为幔,这岂不乱了我们的家法?情面事小,勤俭之风事大,你可以告诉他们;如果要坚持这样做,那我范仲淹就一定要把它拿到院子里当众烧掉!”

    就这样,在范仲淹的一再坚持下,范家二公子纯仁的婚事办得异常节俭,一时在当地的百姓中间传为美谈。

    数年之后,范仲淹从邓州调到了杭州,并与常年隐居在西湖北面孤山上的著名诗人林逋交往甚厚。

    范仲淹与林逋经常来往,引起了一些好事之徒的猜测。于是关于范仲淹以有隐退之意的说法纷纷扬扬地传了出去。这时,范仲淹的二公子范纯仁已考中了进士,因不愿远离年迈的父亲,于是弃官不做,回到了杭州。范纯仁刚一回到杭州,就有不少人对他说:“近来范公好像有退隐之意,你们做晚辈的,也该想着为老人安排一个栖身之地啊!”

    听了众人的劝告,纯仁就找到弟弟纯礼,共同商量起父亲的养老问题。哥俩虽然都想为父亲营造一处颐养天年之所,但又都深知父亲的脾气,唯恐因此而遭到父亲的指责。

    这天下午,林逋正好来家中作客,谈笑声不时由父亲的居室飞出。纯仁、纯礼见父亲这天心情格外高兴,就乘机来到了父亲的房中。林逋见兄弟二人一起来到堂上,想必是有什么事情要与老友商量,于是便起身告辞而去。范仲淹指了指身旁的坐椅,问:

    “你们俩有什么事情要来找我呀?”

    纯仁、纯礼兄弟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分别坐在了父亲的两旁。他们看着父亲头上的斑斑白发和岁月留在老人家脸上的皱纹,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涌上了心头。

    最后还是纯仁先站起身来对父亲说:

    “爹爹,如今您年事已高,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我们已经商量过了,打算在河南府为您修建一处住所。这样既可以使您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安稳愉快,也可以略尽我们做晚辈的一片孝心,您看如何?”

    范仲淹一听,心里不免感到吃惊,连忙摆摆手说道:“不成!不成!此事万万不成!”

    纯礼说:“爹爹,河南府内建了那么多宅第,我们再建一座又有何妨呢?”

    纯仁见弟弟的说法不妥,急忙补充说道:

    “爹爹,我们虽然想为您建造一处住所,但决不会像其他官宦人家那样铺张浪费,为您修建华丽奢侈的府第。我们不过是想让您安度晚年,您就答应了吧!”

    范仲淹听罢默默不语,起身在堂上慢慢转了两圈,然后才若有所思地说道:“孩子们,你们的心意我是知道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有了道义上的快乐,那他即使一无所有,心里也会感到高兴的。更何况我还有房子住!我早就说过:一个人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怎么能无忧无虑地一个人去享受清福呢!我现在并不担忧自己退下来以后没有好的居住条件,我所担忧的倒是节俭之风何时才能在身居高位的人们中间真正传播开来。由此看来,你们的建议并不能使我感到丝毫的安慰。今后关于建造宅第的事,希望永远不要再从我的儿子的嘴里说出来!”

    房间内一片寂静,纯仁、纯礼看着父亲那日渐苍老的背影,一种十分敬仰的心情油然而生。

    范仲淹将节俭这一美德的认识,提高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来。他的这种认识非常好理解,加上他自己在各方面的言传身教,可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是人们效仿的楷模。

    司马光典地葬妻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古今对联集锦·农村联》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原籍属河内(今河南沁阳)。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为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属翰林学士院),在藏书阁担任皇帝的顾问,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公元1086年9月,在山西闻喜县南旧夏县涑水乡竖起了一块高大的墓碑,上面刻着“忠清粹德”四个大字,墓碑后面静静长眠着的是当朝宰相、大史学家司马光。

    司马光为官近40年,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央任职,官职不低,俸禄也不少,本可以拥有万贯家财,富甲天下,但他一生戒奢戒侈,清俭廉洁,他的美德被人们万古传颂。

    熙宁元丰年间,司马光离开京都,身居洛阳,潜心著书,后来完成了光辉著作《资治通鉴》。

    洛阳为北宋西京,在这里住的王公大族很多,因此到处可以见到深宅大院,亭台楼阁。有的园宅建得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飞檐斗兽,华丽无比。而司马光住在洛阳西北数十里处的一个陋巷中,只有几间避风雨的茅檐草舍。一到三九寒天,北风呼啸,茅檐多被风卷去,室内冷气袭人;盛夏,又酷热难熬。

    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北风狂吼,一般有钱人家都得生火取暖,而司马光家竟连一盆炭火也没有,屋里寒气逼人。这时,一位东京来的客人慕名拜访司马光,在“客厅”里,宾主落座,热情交谈。谈了一会儿,因室内寒冷,冻得客人瑟瑟发抖。司马光很抱歉,只好吩咐下人熬碗栗子姜汤给客人去寒。客人喝了姜汤,身体自然暖和了一些,又叙谈一阵,起身告辞。

    后来,这位客人又去拜访范镇,范镇家中,不仅有炭火取暖,而且摆上丰盛的酒菜,宾主频频交杯,消寒去冷。前后对比,客人便提起了拜访司马光的事,感到司马光对人冷淡。范镇听了,认真地说:“不,你不了解他。他一向崇尚俭朴,不喜欢奢华。不是对你冷淡,我到他家也一样。平日,他自己连一杯栗子姜汤也不喝呢!”客人听了十分感动。

    后来,司马光想了个办法,解决了房屋“夏不避暑,冬不避寒”的问题,他在房中挖地砌砖,修了个地下室。因此,当时的西京人流传这样一句话:“王家钻天,司马入地。”

    司马光为官正派,一生忧国忧民,他看到北宋人民卖儿卖女,无以为生,宗亲贵臣之家都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十分憎恶,他认为:“府库之财,民之膏血”,必须节用开支,以舒民力。嘉祐八年,宋仁宗向大臣们赏赐财物,金银珠宝,丝绸绢帛,光彩夺目。大臣们个个乐不可支,有的还觉得皇上给得少。司马光见此情景,十分反感,于是上疏皇上,指出国家正处多事之秋,“民穷国困,中外窘迫”,表示不接受赏赐,他把所得珠宝交给谏院作为办公费。

    司马光为人心地善良,经常把俸禄周济穷困的亲戚朋友。有一个叫庞籍的人,死后遗下孤儿寡母,生活无着落,非常可怜,司马光便将他们接到家中,待他们如同自己的父母兄弟,使周围的人深受感动。后来,他的妻子故去了,他竟连安葬妻子的钱也拿不出,只好把仅有的三顷薄地卖掉,安葬了妻子,这就是人们传颂的司马光“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不仅自己一生节俭,他还特别重视教育子女要勤俭,他写一篇《训俭示康》一文教育儿子司马康,必须养成俭朴习惯。他说:“衣服能以蔽寒,吃的能够充饥就可以了。许多人以奢侈豪华为荣,我独以俭朴为美德。”他还引鲁国的大夫御孙的话说:“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奢侈是万恶的根源。”他引申解释说:“凡是俭朴的人私欲就少,有地位的人私欲少,就不会被五光十色的物质所诱惑,就能走光明正大的道路,一般的人私欲少,就能够自身谨慎,节俭花费,避免犯罪,发家致富。所以说,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奢侈,就私欲多,有地位的人私欲多,就会贪图富贵,离开正道招来祸患;一般的人私欲多,就会多取滥用,败家丧身。因此当官必然受贿,当平民必然偷盗。所以说,奢侈是万恶的大根源啊。”

    司马光以其高尚道德赢得了崇高的威信,被誉为“真宰相”。田夫野老,妇人孺子,都知道有个司马相公。宋哲公继位以后,司马光被召回京师,听说司马相公要从洛阳回来了,人们几乎倾城出动,都要亲眼看一看这位“大人”。史书记载当时的情景是:“都人叠足聚观,致马不能行。有登楼骑屋者,瓦为之碎,树枝为之折。”人们都以亲眼目睹司马光尊容为一生荣幸。

    司马光晚年,年老体弱,他的好友刘贤良要用50万钱买个女婢供他使唤,司马光当即复信谢绝,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

    司马光的俭朴德行对后辈影响很大,他的儿子司马康做官以后,也像父亲一样节俭朴素,被称为“为人清廉,口不言财”的一代廉士。

    宰相夫人下厨房

    凡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

    ——清·魏禧《目录里言》

    北宋初期,朝廷中有一位谏议大夫,名叫陈省华。陈省华身居高官,却从来不骄不奢。他不但一生要求自己为官清正廉洁,生活俭朴省约,而且还能够极严格地要求妻子儿女也这样做。

    陈省华一家,做高官的很多。他的大儿子叫陈尧叟,中状元后在朝廷中累迁至宰相;他的二儿子叫陈尧咨,中状元后官至节度使;三儿子陈尧佐也很早就中了进士,以后当了丞相。陈省华一家人中,做高官的这样多,当时一般的人都以为他家人的生活,一定是锦衣玉食。可了解陈省华为人的人却知道,陈省华持家相当节俭。平时,他家几个儿女出入府邸,除了儿子要上朝外,陈省华从来不让他们随意坐车,而且平时他也不许家人穿美艳华贵的服装。

    他家人平时饮食,也相当简单俭朴,陈省华从米不允许随意在家中摆什么酒席,就是家中有贵客临门,或是逢年过节,或是操办红、白大事,非办酒席不可,陈省华也对酒席规格有严格规定,只许比平时稍为讲究些,绝不许大操大办。

    更令当时许多人不解的是:陈省华为了使家人养成节俭的习惯,在他家中,只雇有几个必需的仆人和丫环,他的夫人每天要亲自带着儿媳一同下厨房做饭。这在当时,是富贵人家看不惯的。为这事,当时在陈家还曾闹出过小小的风波呢。

    陈省华大儿子的媳妇,是个出身于显贵人家的独生女,她的父亲叫马亮,当时在朝中任尚书。陈家大儿媳未出嫁时,在自家是相当娇贵的。由于她自幼聪明伶俐,人长得尤其俊秀,又因为是父母膝下唯一的女儿,所以父母从来都是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她从很小时开始,自己的衣食住行都是由专门的丫环伺候,自己除了会念点诗文外,就只懂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陈家与马家结亲,这其中主要原因是马家认为此亲事门当户对。马家早就相中了陈家大儿子陈尧叟。陈尧叟才德兼备,位居宰相。马家小姐如能嫁到陈家,做宰相夫人,自然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完婚后,马小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阔家小姐,到婆家后,自己的衣食住行,不但没有专人管,自己有时还要照顾公婆;另外,陈家几乎整日是粗茶淡饭,少夫人有时捧碗,真有些难以下咽。然而这一切还都不算什么,最令陈家大儿媳忍受不了的是,婆家居然有这样的规定:儿媳要同婆婆一起下厨房,亲自做饭。

    少夫人第一天下厨房,心里好不自在,由于她从来没做过家务,人虽然来到了厨房中,却两眼发直,呆呆地站在那里。婆婆知道她什么也不会,总让她干些省力的下手活,可就连这些,她也做不好,不是把汤水洒了,就是把东西砸了,一顿饭做下来,婆媳俩弄得挺不愉快。

    这天晚上,大儿子陈尧叟一回自己房,就见妻子两眼泪汪汪地倒在床上。陈尧叟以为是妻子病了,或是受了什么大委屈,可问来问去,妻子只是一个劲地落泪。最后,在陈尧叟的一再追问下,妻子才说出第一天下厨房的委屈。末了,妻子噘着嘴对丈夫说道:“你官位显赫。我家地位也不算低了,可真没听说过在这里还要下厨房。这是哪家的理?”

    妻子边说,边哭了起来,最后她用恳求的语调对丈夫说:“你就不能向父亲说说,你家的清苦我能忍受,能不能不让我下厨房做饭呢?”

    陈尧叟听了妻子的话后,为难地皱了皱眉头,他摇着头对妻子说:“恐怕父亲那关很难过,父亲在以俭治家方面一向要求很严。我看,我是不敢去碰这个钉子的。”

    陈家大儿媳见跟丈夫这边说不通,心里很懊恼。但由于畏惧公公治家严格,一时也没好再发作。

    过了些日子,陈家大儿媳回到娘家,她一进门就哭起来,当她的母亲听说陈家让儿媳下厨房做饭时,大为吃惊。她一边扯着女儿的手心痛地来回看,一边愤愤地说:“这也太不像话了。我女儿当小姐时连饭是怎么做出来的,都没看见过,现在当了少夫人,倒要下厨房!他们陈家一定是发了昏了,以为我家女儿是什么寻常人家的姑娘!我家女儿也是尚书家的千金呢!凭什么到他家要干下等人的事!”马夫人越说越气愤,当下就要唤人备车,准备亲自去到陈家说说理。后来,倒是马尚书火气没那么旺,他劝住妻子,并答应以后一定亲自出面找亲家说说,这才暂时平息了夫人的怒气。

    几天以后,马亮在上朝的路上碰见了陈省华,两人并肩而行。马亮带着埋怨的口气对陈省华说:“亲家,听说你让我女儿下厨房,她从小娇生惯养,哪会做饭?你这不是难为她吗?我看你做得也有些太过分了。”

    陈省华听了,立即回道:“她去厨房做做饭,又有什么值得委屈的。那不过是帮助我那笨拙的妻子在厨房里打打下手。如果她连帮这点忙也觉得委屈,难道就让婆婆独自干吗?”

    马亮听说陈省华的妻子也下厨房做饭,一时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一会儿,他才又对陈省华说:“亲家,从前都听别人说您是治家极节俭、严格的,看来这的确不假。现在我的小女就烦你多多教育吧!”

    从那以后,陈家少夫人不仅日日下厨房,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此事。每当人们向陈省华谈到此事,他总是很认真地说:“别看宰相夫人下厨房是小事,可它可以使家人培养节俭的习惯。我们为官的,宫职越高,越要严于律己,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啊!”

    陈省华的做法今天看来,也不失其现实意义。一人做官,全家得富的现象自古有之,现在也不乏其人。在陈省华看来,宰相夫人下厨房做饭事小,而保持勤俭治家的家风事大。如果因为一人为官,而家人得富的话,骄奢的作风便会自然滋长,这于家于己都是不利的。我们有些家长应当从中吸取教益,做子女的,更不应当因为父母地位的变化而丢掉勤俭这一优秀品质。

    王安石不讲吃穿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宋临川县盐埠岭(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精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他被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事业和文学创作,对于吃穿打扮这类事情,从来也不放在心上。平时,朋友们看见王安石总是穿着一件旧衣服。有个朋友就说,安石准是有了怪毛病,一定是不喜欢穿新衣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有一天,趁洗澡的时候,他偷偷地把王安石的旧衣服拿走了,又放上了一套华丽的新衣服。过了一会儿,王安石洗完澡,拿起那套新衣服,连看都没看,穿上就走。他根本没发现自己的衣服被人换过了。这时,朋友们才明白,王安石专心干事业,对平时穿什么衣服根本不注意。

    至于吃饭,王安石从来也不挑拣,家里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只要能吃饱,就行了。后来,王安石做了丞相,家人们私下传说他爱吃獐脯。这话传进王安石夫人的耳朵里,夫人好生疑惑,心想:相公平日吃东西从来不挑拣,难道做了丞相口味就变了吗?

    想到这里,就唤来家人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相公爱吃獐脯呢?”家人答道:“我们亲眼看到相公不吃别的,只吃獐脯。”

    夫人想了想,又问道:

    “吃饭时,獐脯放在什么地方?”

    家人说:“放在相公面前。”

    夫人心中一动,吩咐说:

    “明天吃饭时,你们把獐脯放到离他远的地方去,把别的菜放在相公面前,看看相公怎样?”

    第二天,家人来报告说:

    “我们照夫人的吩咐做了,今天相公只吃了眼前的菜,那盘獐脯连动也没动。”

    身为宰相的王安石,虽官高禄厚,但自己不讲穿、不讲究吃,招待来客也不失节俭。

    一次,王安石儿媳家的萧姓公子,趁来汴京游玩的机会,特地华衣锦服,来拜相府。这位萧公子,在家娇生惯养,吃惯了美味佳肴。这次来相府,满以为会有什么珍馐美味大饱口福。于是,他一上午禁食节茶,以迎盛宴。

    时近中午,仆人来唤。萧公子跟随仆人来至餐厅。出乎公子意料的是,桌上只有几盘家常便菜,几杯薄酒。他有些失望了,又一想:宰相府焉能如此寒酸!酒过数巡,王安石说了声“进汤饭来!”随后,仆人便把一盆汤和两盘薄饼放在桌上。萧公子彻底失望了,只好拿起一张饼,去掉边和皮,勉强吃了饼心,便撂筷了。这萧公子哪里知道,这便饭还是王安石的待客饭呢,他平日只有一菜一汤啊。

    王安石看了看桌上的残饼,想:百姓多有食草根、树皮、观音土者,年轻人竟如此不知节俭,怎能兴国立业!于是,对萧公子说:“公子,你读过唐朝李绅的悯农诗《锄禾》吗?”萧公子答道:“读过。”接着,背了起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王安石捋着胡子说:“背得好!公子,你一定知道这诗的含义吧?”王安石的小儿子抢着说:“我知道,是说农夫顶着晌午的烈日去锄禾,汗滴洒在禾苗下面的土里,谁能知道盘子里的饭,一粒粒都是辛苦劳动换来的。”王安石道:“说得好。既然这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把这残饼吃了吧!”说完,拿起一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萧公子见状也赶快抢着吃了起来……王安石倡节俭食残饼的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李沆造屋

    若夫农之为务用力,勤趋事速者所得多,不用力不及时者所得少,此亦自然之理。

    ——《朱子大全》

    宋朝太宗时,河北出了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为人正直,庄重严谨,身居高位却不慕虚荣,从来都不肯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亲友谋取丝毫的利益。因此,他的朋友虽然遍及朝野,但始终没有一个人敢以私事相求。据《宋史》记载,他在年迈退隐居家之后,整日依旧正襟危坐,甚至连身子都不曾有过丝毫的倾斜。这位权倾四方、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中书侍郎李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属河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雍熙三年,知制诰。四年,迁职方员外郎、翰林学士。淳化三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出知河南府,俄迁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真宗咸平初,自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咸平初年改中书侍郎,又累加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景德元年卒,年五十八,谥文靖。

    他秉性亮直,内行修谨,时称“圣相”。文学上,以继承韩愈、柳宗元自许,倡导古文运动,有《河东先生集》。

    李沆担任宰相时,从来不向皇帝上密奏。有一次,宋真宗问李沆:“大臣们人人都有密奏,爱卿独无,这是为什么呢?”李沆回答:“我当宰相,公事就在朝廷公开奏对,还用密奏干什么呢?凡是密奏,不是诬陷别人,就是对上献媚,我一向厌恶这种做法,怎么能去效仿呢?”

    李沆不仅光明磊落、秉公无私,而且治家极其节俭,从不因为自己官高禄厚,就允许家人有丝毫的奢侈浪费。

    李沆早年为了安顿家眷,打算在河南封丘界内建造一处住宅。消息传出之后,前来为李沆出谋划策的热心人络绎不绝,但李沆面对这一张张诚意的笑脸,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反对,照例寒暄客套一番了事,因此大家都不知道李沆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相反,李沆在这段时间里与家中的管事却经常见面,两人经常在一起嘀嘀咕咕,悄悄核计着什么。

    新屋终于落成了,当初积极为李沆出谋划策的人们少不了要前来祝贺一番。大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客人们远远瞧见新居的门楼又矮小、又素淡,不免产生了几分遗憾,有的人甚至还窃窃私语起来。看见大家颇有微词,一位老于世故的县官走过来,挺神秘地对大家说道:“各位谁也不曾进得院内,怎么能单凭大门就判断宅第的好坏呢?门楼建得尽管矮小,但并不妨碍宅内的建筑。财不外露,我看这正是咱们李大人的高明之处。”

    众人听县官这么一说,越发来了兴致,个个伸长了脖子,专等大门一开,好跑到里面看个究竟。

    李沆见客人们前来道贺,当然不好拒绝,于是就带领众人来到新宅之内。只见庭院之内青砖墁地、绿草茵茵,除了几株迎风怒放的海棠和迎春花之外,竟再也找不到什么珍奇的东西。再往四周望望,青砖灰瓦,全然是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连个奇花异石的影子也看不见。来客见状,不免又有些遗憾,可想起刚才那位本地县官的议论,只好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继续观览下去。大家鱼贯来到后面的庭院,可依然没有看到任何令人兴奋的东西,不免都大失所望。

    这时,当地的一位老乡绅忍不住站出来说:“李大人,您贵为大臣,建造一座华丽的宅第本不为过,如今您既然不愿意奢费也就罢了,可把新居建得如此节俭,厅堂堂前狭窄得只够一匹马转身,这与您的身份不是也太不相符了吗?”

    李沆望了望激动的老乡绅以及失望的客人,又瞧了瞧一旁侍候的管事,然后才笑了笑说:“从列位的表情上不难看出,这宅第似乎叫人有些失望。其实,营造房屋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避风遮雨,而且将来总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我这个人没有什么本领,由于皇上的偏爱,我才做了中书侍郎,并经常要与贤能的人们在这里讨论一些公务。如果这样看,这宅第是显得有些狭窄了。然而事实上,我作为当朝大臣利用这所宅第的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真正在这里长久居住的还是我的子孙后代们,而他们在这里不过是为了生活起居和读书习礼,与寻常人家并没有什么不同。由此看来,这宅第和厅堂已经够宽敞的了。”

    客人们见中书侍郎如此显贵,还能在生活上对自己和家人要求如此严格,一个个都自惭形秽起来。

    过了很多年以后,李沆已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人见他年事已高,就想专门为他建造一所好宅第,作为老人晚年的欢娱之所。然而,每当家人提起此事,都遭到了李沆的断然拒绝。

    这天天气晴朗,李沆的弟弟李维前来探望兄长。兄弟二人久未相见,见面之后不免格外亲切。李维见哥哥精神尚好,就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李维忽然想起了造屋之事,就对李沆说道:“兄长一生节俭清廉,如今老之将至,又何必非要拒绝家人的一番心意呢?”

    李沆见身为户部员外郎的弟弟也前来为家人游说,就语重心长地说:“我在朝为官多年,享受朝廷丰厚的俸禄,而且常常得到皇上意外的赏赐,要说建造一座舒适的宅第,我估计口袋里的钱还是够用的。但是我为官多年,家人已经享受到了许多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东西,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在安逸的生活中丧失斗志,养成慕奢忘俭的陋习。我如今年事已高,朝不保夕,盖了华贵的住宅,还不是要家人去受用。如果我这样做了,那不是等于我自己在为家人创造享受奢华的机会吗?你是他们的叔父,又是朝廷命官,在这件事上不去开导他们,反而为他们开脱,这实在是辜负了我对你的一片厚望。”

    李维听了哥哥发自肺腑的一番教诲,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想起兄长一生要求自己和家人厉行节俭,如今到了垂暮之年也不肯有丝毫的松懈,不禁感动得潸然泪下。从这以后,不光是李维,就是全家中的任何一位成员也再没有向李沆提及此事。

    身居高位的李沆把自己的物质生活看得很淡,注重节俭的美德,这是其一。

    其二是对子女保持节俭的教育有方。也不愿子女因为自己的官位而享受奢华的生活,从而在安逸的生活中丧失斗志。现在不是也有的人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连孙子的房都占好了吗?这种人同李沆相比,不知该作何感想。

    赵匡胤教女俭朴

    凡事俭,则谋生易足;谋生易足,则与人无争,亦于人无求。

    ——清·钱泳《履园丛话·俭》

    后周显德七年(960),赵匡胤取代了后周,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公元960—976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赵匡胤可谓武功第一的皇帝,自创太祖长拳,整套拳路演练起来,充分表现出北方武术的豪迈特性,为中国武术界六大名拳之一,他还发明了“大小盘龙棍”,就是后来的双节棍。同时他还是一个勤学的皇帝。在他幼年时,其父曾一度要他弃武学文,替他请了一位很有学问的先生,给他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懂得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据说他的好学已达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

    赵匡胤在位17年,他重视农业,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提倡节俭。他出身寒微,当上皇帝之后,并没有因此而奢侈起来。他的生活仍然非常俭朴。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很寻常的“浣濯之衣”,上朝穿的衣服也是用普通绸布制作的皇袍,冠戴没有珠宝玉饰。他的“寝殿设青布缘苇帘,宫中挛幕无文采之饰”。如果不是宴会,吃饭器皿只用瓷器、漆器而已。床上的蚊帐破了,也不肯换新的。

    赵匡胤在位期间不仅自己过布衣蔬食的俭朴生活,就是对他的子女及其他官宦人员也提倡节俭。要求“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

    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出嫁后,经常出入宫中来看望父母。她的衣着比较讲究,穿一身昂贵的贴绣铺翠襦。像这样的服饰在当时对于一位皇家公主来说,并不算过分。可是,赵匡胤看到了便说:“自今以后,你不要穿这种衣服了。”公主辩解说:“这能用多少翠羽呢?”赵匡胤说:“你穿这种衣服,浪费是一方面,宫闱与戚畹贵族一定争相仿效。这样一来,京城中的翠羽便要涨价,小民为了逐利,辗转贸易,岂不使许多人舍本逐末?”

    有一次,永庆公主来到宫中,看到皇帝的轿子一点都不华贵,就劝赵匡胤用黄金装饰一下肩舆(轿子)。赵匡胤不但没有接受,反而非常生气地说:“我拥有四海之富,宫殿可以用金银作装饰,这些随时可以办到。但考虑到我是为天下守财,岂可妄用。古称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况且用百姓的钱财来奉养自己,倒是快乐了,那么,使天下人怎么看呢?”

    宋太祖赵匡胤的节俭言行,流风所及,使朝廷大臣很受感动。

    宋初大臣中也有不少生活俭朴的人。宰相范质就是节俭的典型。皇帝、宰相都如此简朴,其他人自然也不敢过于奢侈了。

    董三泉买“木”

    轻而多取,吾宁寡而俭用。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董三泉是明朝时期一位为人正直的官吏,先后做过县官、知府。在他为官期间,他总是勤于公务,想尽各种办法为百姓兴利除弊,做更多的好事。

    董三泉在生活上十分注重节俭,他不仅自己生活起居一切从简,住的是普普通通的宅所,平日里吃的是粗茶淡饭,而且还非常注重治家勤俭。他家里的家具,不仅样式早已陈旧,而且表面油漆早已剥落,他妻子有心想劝说他置办些新家具,可董三泉却说:“我们的生活比一般平民百姓高出不少了。这些家具如果是放在贫穷人家,还是好东西呢。人家能用,我们为什么不能用?”

    董三泉对子女也要求很严格。平日里他不许自己子女总穿绫罗绸缎,而要他们多穿粗布缝制的衣服。别的有钱人家的子女出门时,常常坐着华丽的车轿,花起钱来大手大脚。董三泉决不允许自己的子女这样做。一是他家里根本没有豪华的车轿,二是他根本不允许儿女动不动就以车代步。

    由于他生活俭朴,对家人要求又很严格,他儿子有时禁不住抱怨他说:“人家当官没几天,家里又买田,又盖房,都发了大财。可您当官十几年,还是什么也没有。我看将来您年纪老了靠什么?”

    董三泉听了这些话后,总是笑笑,然后对儿子说:“我老了,就靠你们啊!如果我现在不教你们学会勤俭。你们穿的,吃的都来得容易,不会艰苦奋斗,将来我老了,不要说靠你们养活我,就是你们自己养活自己也会成问题呢。我看,如果那样的话,发愁的不是我,倒是你们了。”

    有一年,董三泉被派往四川一个偏僻的地方做知府,那里离家遥远,条件很差。可过惯俭朴生活的董三泉对这些毫无惧色。他接到任命后,回家迅速做准备。临动身时,他的几个儿子恳切地对他说:“父亲,您老年纪已经不小了。您不为家里着想,也该为您自己想想啊!您现在要去四川,听说四川出产好木材。你去那里后,是不是顺便买些回来,这样也好为您老早早备下像样的棺木啊!”。董三泉听了先是不以为然,后来见几个儿子一再说,他才点点头答道:“好吧!到时候我根据情况自己斟酌着办吧!”

    他的几个儿子见父亲这回总算答应了这件事,个个心里十分高兴。可是,董三泉走后,一年过去了,他的家人没有得到关于他买木的消息;两年过去了,董三泉给家人来信,依旧半个“木”字没有提;到了第三年、第四年,董三泉好像早把买木头的事忘到了脑后,他与家人回回通信,回回没有提起买木头的事。他的大儿子见父亲总是不谈此事,终于有一天耐不住性子,在给父亲的信中再三催促父亲,并又把四川的木头夸耀了一番,让父亲务必抓紧机会。

    几个月以后,董三泉给家里人回了信,这回他在信中倒是很主动地说起买木头的事,他在信中一再表示:四川的确有不少闻名的木料,他一定会想办法把四川的木头带回来。

    可是,又过了些日子,他的几个儿子还是没有见到父亲买的木头。

    又过了两年,朝廷又由四川把董三泉调回他的家乡做知府。这回他的几个儿子十分高兴,但同时又在担忧:父亲这一回来,恐怕难有机会再去四川了。可现如今父亲年事已高,父亲棺木的事还真得认真办呢。于是,他们又一次去信催促父亲买木头的事。

    这年初冬的一天,董三泉从四川回到了家中。他的几个儿子一见父亲的面,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问:“您答应我们买的木头呢?带回来了吗?”

    董三泉望着儿子们焦急的神情,不紧不慢地说:“带回来了,带回来了!我说一定带回来,就一定会带回来。”说完,他用手指着一个装着鼓鼓的大布包,继续说道:“带回来了,它们全在这个包袱里呢!”

    董三泉的几个儿子见父亲这样说,一时全弄蒙了。他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全都说不出话来。末了,他们的目光一齐落在了父亲手中的大布包上。

    董三泉一边解着布包的结扣,一边语重心长地对他们的儿子说:“孩子们,你们不是劝我一定要带回一些好木材吗?我的确没有忘记这件事。但是,你们想想,四川离我们家乡路途有多远。从那么远的地方把木料运回来,要花费多少钱财啊!我们怎么好这样铺张浪费,不注意节俭持家昵!”

    董三泉说到这,打开了手中的包裹。然后从中取出一个小袋子,对儿子继续说道:“四川的木材的确有不错的。我这次回来时,特意让人帮我找了一些优质树种。你们想,我们如果把这些树种种在家乡,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它们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你们想,到那时候,不但我们家里不愁缺少好木材,咱全乡的百姓也会有好木材用了。你们说,这不比仅为我弄点木头要好得多吗?”

    他的几个儿子见父亲这样说,都连连点头赞同。就这样,没过几年,董三泉的家乡开始出现了大片大片碧绿的森林。董三泉节俭持家、厉行廉洁的美好品德也在家乡人民中越来越广泛地传颂。

    细细掂量一下董三泉买“木”的办法,既做到了节省,又起到了积累作用。一般来说,家庭生活要提倡俭朴,反对奢侈,也要精打细算,减少浪费。能够修补的东西还是要修补,以求继续使用,能暂时不添的东西,就先放一放,使资金得到积累,过后再寻求较为节省的方式。即使家庭经济条件许可,也仍要注意勤俭节约。董三泉那段对儿子语重心长的话,是节俭治家的良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