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销员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满足所取得的成绩,危机在安逸中降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满招损,歉受益”,任何一个推销人员对现有取得的成绩感到满意,并且沾沾自喜,就注定了个人的成就到此为止,很难有所突破,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且极有可能会被其他的人所超越,从而在优秀的行列跌到失业的危机之中。

    刚刚走进推销员队伍里的李涛,公司为了尽快提高他的业务能力,便让资深推销员刘奋宁带着他拜访客户。刘奋宁可是全公司业绩最好的推销员,李涛对他极为佩服,心想跟着他一定可以学会不少推销的秘诀。

    一星期内,刘奋宁带着李涛拜访了很多的客户,有对老客户的回访,也有对新客户的初访。每天吃完午饭后,刘奋宁便和李涛就近找个书店,去翻阅有关推销方面的书。

    李涛很不以为然,刘奋宁已经很出色了,完全没有必要还这么拼命。

    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对刘奋宁:“刘哥,您已经是业绩斐然了,而且有你那些老客户支持着,你即使天天在家坐着也有钱赚啊,何必那么拼命?要是我,坐着吃就行了。”

    “这你就错了,任何成绩都只是暂时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如果以前这样想怎么会有现在的业绩呢?要想在推销行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有危机感来鞭策自己不断前进。”刘奋宁严肃地说。

    李涛这种错误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那些优秀推销员摔跟头的原因。自古以来,危机都是不请自来,而且越是安逸的时候越容易出现。一些推销员在取得了一点成绩之后就认为可以一劳永逸了,结果当危机袭来时,只会束手无策,后悔莫及。高明的推销员则是不论现状有多好,都时刻保持一颗警戒的心,用实际行动化解危机的来临。

    危机意识是推销员进步的保护伞。有很多优秀的推销员经常有意识地制造危机,使自己增强危机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有时候危机反而能够使推销员更好地发展。对推销员来说,只有将危机意识落实到行动上,才不至于被安逸和舒服所吞噬,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并获得更快的发展。

    推销业中没有一成不变的生存法宝。推销员只有在安逸的时候预见危机的到来,才能永保骄人的销售业绩。

    (1)时刻保持紧迫感

    并不是每一个危机都会明显地出现在推销员面前。很多人常常是等到察觉出事态严重或遭遇重大挫折时,才有所动作,却为时已晚。就人生历程而言,最可怕的也是“渐变”,对于缓缓而来的致命威胁习以为常,所以有些人终其一生无所成就。竞争是残酷的,做出一点成绩就志得意满,危机就会慢慢地靠近。推销员必须在危机四伏的竞争中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这样才能在危机来临时轻松应战。

    (2)敏锐的忧患意识

    人们往往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而习惯于现在的生活,安于现状,从而没有了危机感。这可以麻醉人们的神经,导致人们的反应迟钝。迟钝就意味着死亡,而敏锐则意味着生存和创新。所以,敏锐的忧患意识是推销员保持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内在素质。在推销中,如果你没有激情、没有点子,就说明你在某种习惯中麻木了,需要改变环境寻求新的刺激,需要结交新朋友寻求启迪,需要加强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需要增强危机意识,激起奋斗意志……总之,时时提醒自己要有敏锐的忧患意识。

    (3)建立危机管理体系

    危机管理是指应对危机的有关机制。具体是指推销员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订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对战略,包括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

    在某种意义上,任何防止危机发生的措施,任何消除危机产生的风险的努力,都是危机管理。但更要注意危机管理的组织性、学习性、适应性和连续性。建立危机管理体系,主要是建立应对危机的组织,并制订危机管理的制度、流程、战略和计划,从而确保在危机汹涌而来时能够理智冷静,胸有成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