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谈做好月子不留病-轻松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宝宝第一次体检

    宝宝出生以来的第一次体检一般安排在出生后第42天,主要是对宝宝生长发育进行整体检测,所以,妈妈要悉心提前准备工作,耐心呵护,帮宝宝舒适度过人生中第一次体检。

    在确定好宝宝的体检医院后,记得打电话提前预约好时间,确保体检顺利进行,以下给新妈妈总结一下大致的体检项目。

    1.身高:身高是宝宝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在测量时家长要配合好医生,脱去宝宝的鞋袜,让宝宝平躺伸直腿,测量数据可以对比参考:男宝宝为58.5±2.4厘米,女宝宝为57.1±2.3厘米。一般宝宝的身高受多重因素影响,如遗传、日常营养、活动锻炼、睡眠等有关,所以在日常护理时,注意给宝宝全面均衡的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睡眠的同时,也要适当活动。

    2.体重:体重是评判宝宝体格发育、营养状况的又一重要指标。在测量宝宝体重时,最好是给宝宝排空大小便,呈空腹的状态,脱掉宝宝的外衣、鞋帽,保证数据更为准确。宝宝体重的参考数据:男宝宝为5.62±0.63千克,女宝宝为5.12±0.60千克,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数据评估宝宝的发育情况,及时掌握宝宝应当补充哪些营养,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3.头围:宝宝头围的增长速度能够反映宝宝的脑部发育状况,但也不是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头大就聪明”的说法。宝宝的头围也是宝宝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宝宝头围长得快或者慢都是不正常的,一般头围的参考标准是:男为38.6±1.2厘米,女为38.0±1.2厘米,偏差过大的话就要考虑孩子的脑部发育不良或者畸形的可能了。

    4.胸围:医生在给宝宝测量胸围时,也会用听诊器在宝宝胸部听一下,这样主要是为了检查宝宝胸部的发育状况。胸部检查一般包括肺、胸廓、背部肌肉、皮下脂肪的发育状况,因此,新妈妈在日常看护宝宝时,应适度增加宝宝的活动量,简单做些胸部运动,促进宝宝的胸部发育。

    宝宝的全身检查也可以更为详细,包括对宝宝的五官、四肢、身体器官、皮肤组织、先天性反射等方面进行更为系统的检查,方便家长掌握宝宝身体各处状况。

    除了宝宝的身体发育状况,医生还会简单测试一下宝宝的智力发育,了解宝宝是否在正常发育水平,家长要明白,无论是宝宝的身体还是智力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采取措施提前预防,进行矫正治疗。

    宝宝第一次吃奶

    对于宝宝的第一次吃奶,很多新妈妈都想知道,在宝宝第一次吃奶时应该注意什么。

    要善于利用初乳。很多新手妈妈第一次哺乳时看到乳汁偏稀、发黄,就随便挤掉了,其实初乳是相当珍贵的,其含有的蛋白质和抗体营养是其他时期的乳汁不能比拟的,宝宝更容易消化吸收。

    准确掌握哺乳时间。在宝宝觅食反射最强时进行哺乳,利用正确的哺乳姿势,让宝宝吃得更好,达到最理想的吃奶状态,做到最有效哺乳。

    第一次给宝宝喂奶时,可以借助医护人员的指导,学习一些科学的喂养技巧:将宝宝抱到胸前,调整到一个你认为舒适的喂奶姿势,让宝宝能正确不费力地含住乳头和部分乳晕,这样宝宝才能够顺利地吸吮,同时也不会弄疼妈妈的乳头。

    宝宝第一次排尿

    宝宝的第一次排尿时间,一般在出生后的12小时以内。新生儿的肾发育不如成年人那样成熟,过滤功能有限,由于尿中含有尿酸盐的关系,因此宝宝的第一次排尿可能呈砖红色,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而新生儿的排尿量则根据新生儿的体内水分决定,有的新生儿吃奶少,摄入的水分少,体内的水分就少,就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现象,因此要多喂宝宝吃奶,混合喂养的宝宝要适量喂水,补充宝宝水分,让排尿量多一些。

    宝宝第一次排便

    一般在宝宝出生后的24小时内会有第一次排便,这时的大便是一种暗绿色或墨黑色的黏稠大便,称为胎便,这是宝宝在妈妈子宫里的分泌物、吞咽的羊水、胆汁、胎毛、胎脂、脱落的上皮细胞等在肠道内混合形成的。一般3-4天后,随着母乳的喂养,胎便的颜色会逐渐变淡,即可排除干净。如果宝宝超过24小时仍未排出第一次大便,则是胎便排出延迟,应找医护人员查明原因,保证宝宝的正常护理。

    宝宝第一次洗澡

    刚升级做爸爸妈妈,肯定对给宝宝第一次洗澡手足无措,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技巧给宝宝洗澡是安全的。那么,第一次给宝宝洗澡需要新手爸妈注意什么呢?

    提前准备好洗澡用品

    婴儿浴盆、婴儿洗浴用品、两块干净毛巾、浴巾、换洗衣物等。

    调整室内温度和水温

    如果室内温度低,要先把室内温度调高,以26℃-28℃为宜;洗澡水要先倒凉水再加热水,大致温度调为32℃-35℃。

    把控宝宝在水里的状态

    给宝宝脱去衣服,用右肘部托住宝宝屁股,右手托住宝宝脑袋,用中指和拇指分别按住宝宝的耳朵,慢慢放进浴盆里,注意保护耳朵不要进水。

    宝宝洗澡的注意事项

    宝宝的头皮痂和脐带在自然脱落之前,洗澡时不要胡乱清理,要避免弄湿宝宝的脐带。另外在给宝宝洗澡过程中,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浴盆中,不要把宝宝长期置于空气中,不时地给宝宝身上撩拨温水,保持身体的温暖。

    宝宝的清洗工作

    用毛巾、棉球或手蘸水,轻轻擦拭宝宝的脸和身体,由于宝宝皮肤娇嫩,在清洗时注意别用力揉搓或用太多浴液,动作要轻柔。

    宝宝洗澡后的结尾工作

    轻柔地把宝宝从浴盆中抱出来,用浴巾把表面水分擦干,适当涂点润肤油,用干毛巾包住后抱牢,放置在干燥温暖的地方。

    第一次抱宝宝

    家长在日常护理宝宝时,大多情况都是抱着宝宝,第一次抱宝宝到底该采用哪种方式,才能让宝宝身体感到舒服呢?

    在抱宝宝时,切忌竖着抱宝宝,由于新生儿的头部占比为全身的1/4,在竖着抱宝宝时,会加重宝宝颈椎的压力,而此时的宝宝颈部肌肉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抱姿会损害宝宝的脊椎,影响宝宝的后天发育,所以切忌采用竖姿抱宝宝。下面给家长介绍几种抱新生儿的正确方法。

    1.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宝宝的后背、头和脖子,右手托住宝宝的屁股和腰,这种方法可以保护宝宝柔软的身体不受损害,多用在将宝宝从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将宝宝的头放进左臂弯,用左肘部护住宝宝的头,左手和左手腕则护住背部和腰部,右小臂是从宝宝的身上伸过,护住宝宝的腿部,右手则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腰部。这种方法则可以更好地护住宝宝全身,是家长抱宝宝最常用的姿势。

    此外,在抱宝宝时,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唱歌、抚摸、对视等方法进行交流,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家长与新生儿之间的感情,刺激宝宝对外界的反应能力,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发育、精神发育。

    第一次拍嗝

    妈妈在给新生宝宝第一次喂完奶后,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拍嗝,避免宝宝因为胃部发育不成熟或是吃得太多出现溢奶、吐奶现象。现在给妈妈介绍拍嗝的几种正确方法。

    让宝宝侧趴在大腿上

    妈妈双腿合拢坐好,让宝宝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微微朝下,妈妈一只手扶住宝宝的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注意事项:

    1.这种姿势比较适合年龄小些的宝宝,可以防止宝宝的自然滑落,妈妈可以适当用力把宝宝固定在大腿上。

    2.拍嗝时记得在腿上放置毛巾,防止宝宝溢奶、吐奶时弄脏妈妈衣物。

    把宝宝直立抱在肩上

    妈妈抱起宝宝,将宝宝的头部放置在肩膀上,用手部轻轻扣住宝宝身体,再用另一只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部即可。

    注意事项:

    1.左右肩膀和手臂可以交替,如果宝宝不能顺利打嗝,可以将宝宝换到另一侧继续轻拍。

    2.妈妈要在自己的肩上放置毛巾,随时防范宝宝溢奶、吐奶。

    第一次换纸尿裤

    只有正确地为宝宝换纸尿裤,宝宝才不会因为不舒服而哭闹。

    在给宝宝换纸尿裤之前,要根据宝宝的体形挑选尺寸合适的纸尿裤,特别是注意宝宝的腿部和腰部位置要合适,防止因为过紧摩擦到宝宝娇嫩的皮肤。开始给宝宝换纸尿裤时,要先用温水清洁宝宝的小屁股,擦干并给宝宝的小屁股擦上护臀霜,妈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擦干,打开新的纸尿裤,提起宝宝双腿,把纸尿裤展放在宝宝的臀部下面,放下宝宝的双腿,将纸尿裤的两端抻平,整理宝宝腰部和腿部松紧度是否合适,然后将两端向上折并粘贴,最后再整理一下纸尿裤的边缘有没有摩擦到宝宝的皮肤。

    第一次做抚触

    给新生宝宝做抚触,不仅可以把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过去,增加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感情,还可以促进宝宝大脑发育,增加孩子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促使宝宝健康成长。

    1.头部抚触:用双手拇指从宝宝的额头、耳朵、面部进行轻柔的抚摸滑动,放松宝宝的脸部肌肉,促进宝宝头部发育。

    2.胸部抚触:用双手从宝宝的胸中间呈弧形向两侧抚摸宝宝的胸膛,重复做几次,可以平复宝宝的情绪,抚触过程中注意避开宝宝的乳头。

    3.四肢抚触:用手握住宝宝的一只胳膊,重复做挤牛奶似的动作,从上臂做到手腕,轻轻地从上到下揉捏,重复上述动作抚触宝宝的另一只胳膊。腿部抚触可以从大腿轻轻捏揉直至脚踝,重复上述动作抚触另一条腿。抚触四肢可以增强宝宝的灵活反应,协调四肢的运动能力。

    4.手足抚触:用双手拇指从脚踝到脚趾方向抚摸,从掌心到手指方向抚摸,并按摩宝宝的每只脚趾和手指,重复抚摸可以增强手足各关节的灵活度。

    5.背部抚触:用指尖在宝宝脊柱的两侧画圆圈,从脖子一直到臀部,重复做几次,可以舒缓宝宝的背部肌肉,强健宝宝的脊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