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传-战争中的新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艾森豪威尔终于被分配到军中,总算如愿以偿。他工作十分忙碌,经常要带领部队到野外演习。他说:“在军中,我的事情很多,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从来没有连着睡过两小时。虽然很累,但与部队在一起我总是非常快乐。”

    备战的日子

    第二次世界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各地都在积极训练后备军,参与战争的迹象越来越明显。1940年2月,艾森豪威尔一家回到美国。玛咪非常高兴,因为终于摆脱了那个又潮又热的地方。艾森豪威尔并没有玛咪想得那么简单,回国对他而言,不仅摆脱了糟糕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他看到了自己能参加战争的希望。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两次错过了参加潘兴将军远征军的机会,甚至连“一战”的枪炮声都没有听见过。而这次,希望就在眼前,他非常渴望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艾森豪威尔非常适合军队的各种工作,因为他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熟悉军队的各项业务。

    回国之后,艾森豪威尔终于如愿以偿。他被派到驻加利福尼亚的第15步兵团担任副团长,并兼第一营营长,他的工作主要是帮助训练新兵。艾森豪威尔对新任务非常满意,他终于摆脱了长达8年的办公室参谋或助理的工作,不用再从事制定军事计划的工作了。与士兵和武器打交道,从此和部队在一起生活,他兴奋极了。这一年,是艾森豪威尔从事军旅生涯以来最舒心的一年。他在写给朋友杰罗的信中说:“我经常要带领部队到野外演习,工作十分紧张……我晚上都冻僵了。太忙了,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我从来没有连着睡过两小时的觉。虽然累极了,但是这种生活真好!与部队在一起,我总是快乐的。”他在给另一位好友奥马尔·布雷德利的信中说:“我现在过得非常愉快。像军队中其他人一样,我的事情很多,问题成堆,但这种有趣的工作令我很快乐!”

    此时,艾森豪威尔的家庭生活也是幸福美满的。回国后,玛咪的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他们的家又成了俱乐部,玛咪和以前一样热情地款待客人。令艾森豪威尔夫妻自豪的是,儿子约翰被选派到西点军校学习。在选拔考试中,他得了95分,排名第一。儿子如此争气,玛咪在与客人聊天时有了新的内容。艾森豪威尔觉得脸上增光,连走路都挺起了胸膛。

    其实,艾森豪威尔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挺起胸膛。50岁的他,身体依然非常结实,看上去就像只有40岁。野外生活和部队繁忙的工作,使他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尽管已经有50岁了,但他的体型仍然像运动员一样健美。他浑身上下都透着生气,走路时步履轻松,双目炯炯有神。美中不足的是头发稀少,只有几缕浅棕色的头发披在后脑勺和脑袋两侧。

    为了适应战备需要,美国在加紧扩充和训练新兵。战争一旦爆发,训练的部队必须能够承担防御敌人袭击的任务,而且还要作为回击的先锋力量。美国全军上下都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这项任务在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的领导下进行,计划在1939年至1942年之间,军队的数量由19万扩充到500多万。而且这支军队全部采用全新的装备,在组织、纪律和战术方面将进行彻底改革。

    在组建新军中,艾森豪威尔恪尽职守,一天工作长达18小时,每周工作7天。他亲自制定训练时间表,给新任命的下级军官上课,进行视察,领导全团进行野外演习,研究欧洲战争的经验教训,同时改进部队的装备和战略战术。

    艾森豪威尔要求非常严格,对士兵他从来不迁就,他认为那样不能实现训练目的,不能鼓舞和保持士兵的高昂士气。在训练过程中,艾森豪威尔尽量从实战需要进行训练。他觉得只有坚持让已经精疲力竭的士兵们继续操练,才可以暴露出弱点。这对将来参战是有好处的,平时多流汗,战时就会少流血。在作风方面,艾森豪威尔特别痛恨军人的拖拉懒散,他认为这是很坏的习惯,特别是正规部队绝对不能有这种习惯。当看到军官们办事瞻前顾后、磨磨蹭蹭时,他总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要求士兵,特别是军官,必须机智灵活、快速积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所有的工作。因为在战争中,任何事情都是十万火急、不容延误的。为了提高军官们的素质和水平,艾森豪威尔费尽心思,制定了多种训练计划。虽然艾森豪威尔对士兵严格要求,但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能无拘无束地与士兵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意见,为他们解决问题。为此,他深受士兵爱戴。

    艾森豪威尔认为军官中无能的人淘汰得越早越好。他发现很多军官在和平时工作得很出色,但在战时却不符合要求。之所以这样,就是他们经受不了战时精神和体力的严峻考验。艾森豪威尔让他的部队进行艰苦的训练,主要是为了发现哪些军官可以一连很多天睡眠不足却能挺得住,哪些人在不断地做出决定和执行决定后仍能保持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斗志。经过艾森豪威尔的严格训练,原来军队的13000名军官全部达到了要求。

    1940年9月,艾森豪威尔收到驻本宁堡的第二装甲旅旅长巴顿的来信,非常高兴。巴顿在信里告诉艾森豪威尔,很快要成立两个装甲师,这在美军历史还是第一次。巴顿有希望指挥其中一个师,他不知道艾森豪威尔是否愿意在他的领导下工作。艾森豪威尔立即回信说:“这太好了。我想在你的师中指挥一个团。这或许是奢望,我差不多还有3年才能得到上校军衔。但是我有信心能很好地指挥一个团。”巴顿回信说:“我要请你担任参谋长或者团长。你可以告诉我,你想担任哪一种职务,我们在一起会成功的。”

    艾森豪威尔害怕接到陆军部的调令,因为他当参谋官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可能有人请他去当参谋,从而使他失去上战场的机会。许多在各地任职的朋友告诉他,曾有很多将军寻求他担任师、军的参谋长。一想到1918年他曾两次失去参加战斗的机会,他就痛苦得不能忍受。艾森豪威尔想在巴顿的领导下指挥一个装甲团,而不想去做参谋工作。于是,他向在华顿盛的马克·克拉克求助,请他去见参谋长,希望能进入装甲部队。他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的野心就是指挥巴顿手下的装甲团。在别人看来,我可能是个自负的人,但目光远大是没有错的,只要能在装甲部队任职,我就非常高兴”。

    1940年11月1日,巴顿将军再次写信要求艾森豪威尔赶紧申请调动,他说,很快这个军将有10个新来的将军,要是有门路,你就赶紧想办法吧。艾森豪威尔非常着急,他只是一个中校,怎能与将军竞争?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军衔太低,即使申请,也肯定会遭到拒绝。他曾写信给陆军部的一个军官发牢骚说,他很吃惊,对军衔这类事情这样苛求。一个毕业25年的人,只差两年半就可以得到他的银鹰肩章,为什么不调整一下军衔?这样的话,陆军部就可以把他调到想去的地方。

    1940年年底,艾森豪威尔收到在陆军部计划处担任副处长的杰罗的电报。邀请艾森豪威尔到作战计划处工作,并要求艾森豪威尔立即回电。

    一想到去华盛顿担任参谋,艾森豪威尔就感到难受。他给杰罗写了一封长信,他对杰罗的信任表示感谢,而且非常愿意杰罗做他的上级,但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情愿留在部队。如果不能选择,他会在作战计划处认真工作的。当时想要他的人很多,艾森豪威尔成为很多将军争抢的人。1940年11月,驻路易斯堡的第三师师长汤普森向马歇尔将军请求派艾森豪威尔担任他的参谋长。马歇尔与杰罗商议后,同意了汤普森的请求。最终,他还是被安排在参谋的位置上。艾森豪威尔沮丧地说:“我又一次拿起了笔,而不是枪,一直以来我都在躲避参谋这个职位,然而陆军部没有一个人听我说话。”虽然因为当参谋长他成为高级军官的左膀右臂,但并没有减少他对参谋工作的厌恶。他说:“我渴望指挥部队,哪怕只有几个兵我也愿意。我早就厌烦了参谋工作。”尽管艾森豪威尔这样说,但他在做参谋工作中并没有丝毫懈怠。

    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很清楚艾森豪威尔的能力,1941年3月,他派艾森豪威尔到第9军任参谋长,整个西北地区全部都是第9军的驻地。3月11日,艾森豪威尔被晋升为上校,这是他一生中最高兴的晋升。取得如此尊贵的军衔,艾森豪威尔觉得是值得庆祝的。按照惯例,获得晋升的军官都要为同事举办一场聚会,让他们吃喝玩乐’,艾森豪威尔很乐意请客。聚会的时候,他很欣慰,高兴得差点儿将闪亮的新徽章别在了身上。

    1941年6月,艾森豪威尔接到了新任命。马歇尔派他到第3集团军担任沃尔特。克鲁格中将的参谋长。6月底,艾森豪威尔一家动身到第3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休斯敦就职。7月1日,艾森豪威尔一家抵达休斯敦。这一天对艾森豪威尔一家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艾森豪威尔和玛眯结婚25周年的纪念日里,他们又回到了当初结婚的地方。艾森豪威尔送给玛咪一块镶有钻石的白金手表作为礼物,这是他用在菲律宾积攒的钱买的。玛咪非常喜欢这块手表,在她后半生一直戴着。玛咪非常高兴又回到了熟悉的、充满美好回忆的地方,而且她的丈夫现在是上校,他们有资格住一幢非常漂亮的房子。房子是带花园和草坪的旧式砖房,四周还有遮阴的走廊。

    按照军队的规定,上校可以配一名勤务兵和一名副官。艾森豪威尔平生第一次有了勤务兵。在布告栏,玛眯贴了找一名勤务兵的启事。一位曾在纽约当侍者的士兵成为艾森豪威尔的勤务兵,人们都叫他米基。他的勤快和忠诚很快赢得了玛咪和艾森豪威尔的喜欢。作为艾森豪威尔最信任的勤务兵,米基陪他度过了整个“二战”。艾森豪威尔亲自挑选了自己的副官,他选中了欧内斯特.R李中尉,大家都亲昵地叫他特克。艾森豪威尔对这位副官非常满意,不久办公室里诸多事务性工作都由他来做。

    1941年8、9月期间举行的路易斯安纳演习,是美军参加“二战”前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演习计划是红蓝两军的“战争”,即克鲁格领导的第3集团军是蓝军,他领导24万人“侵入”路易斯安纳;利尔将军的第2集团军是红军,他以18万之众“保卫”路易斯安纳。经过激烈的“战斗”,第3集团军按照艾森豪威尔制定的计划,包抄了第2集团军,迫使其撤退,蓝军大获全胜。马歇尔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演习,主要是为了找出装备上的缺陷和训练中的不足,同时也为了发现军官中有才能的人。最终,他达到了目标。

    为了筹划这次演习,艾森豪威尔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他几乎不睡觉,每天都忙于视察各个连队的准备情况。令他伤脑筋的是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连队下达各种具体指示,因为他发现有些领导不称职,根本没有按照要求去做。

    演习期间,部队要不断转移,这使伙食成为比较麻烦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艾森豪威尔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当他得知一位名叫马蒂·西尔德的厨师发明了一种便携式移动厨房,可以解决问题时,他便立刻亲自去视察。西尔德本来以为视察是例行公事,他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那么认真。

    演习开始以后,艾森豪威尔就一直住在宿营地的帐篷里。整个演习过程中,他的帐篷成为高谈阔论的场所。军队中的各级军官都喜欢到他的帐篷里来,他们进行严肃的讨论,偶尔也大发牢骚,甚至会说一些黄段子。不管他们谈论什么,艾森豪威尔总是欢迎他们,即使谈论占用了艾森豪威尔有限的睡眠时间,他也毫无怨言。他习惯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牢骚中发现问题。艾森豪威尔发现士兵、军官们发完牢骚以后,他们工作得比以前更卖力了。因此他总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路易斯安纳演习是1941年最引人注目的大事,被广泛报道。《纽约时报》军事记者汉森·鲍德温报道说,如果是真的战争,利尔的部队就被消灭了。在专栏《华盛顿巡礼》中,罗伯特和德鲁·皮尔逊报道说,是艾森豪威尔构思并制定了击溃第2集团军的战略计划。罗伯特还对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艾里克·塞瓦莱德说,要特别注意一位叫艾森豪威尔的上校,他比别人更懂道理。于是,记者纷纷聚集到艾森豪威尔的帐篷里,来采访演习的相关事情。这些记者大部分都是热血青年,他们也渴望了解如果美国参加战争,国家将会面临什么处境。记者们被热情、坦率、平易近人、风趣幽默的艾森豪威尔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说,他这里不但是一个坦率交谈的地方,而且是一个放松的地方,有时甚至可以喝上一杯、听到一些不文雅的笑话。塞瓦莱德后来回忆说:“艾森豪威尔是个思维敏捷、精力非凡的人。”

    面对铺天盖地的宣传,艾森豪威尔非常谦虚。他真诚地说:“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这些荣誉,这应该属于克鲁格将军。”这位谦逊的秃顶上校,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1年9月,艾森豪威尔被提升为准将,贺信像雪片一样飞来。他在授衔仪式上向国旗致敬的动作被记者捕捉到,他们通过电讯将照片发送到全国各地。照片上的艾森豪威尔魅力无穷,这时新闻界和美国人民才发现艾森豪威尔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上相的人之一。一位叫艾克斯尔·尼尔森的朋友写信给他,请他送一张有亲笔签名的照片。艾森豪威尔回信了,他在信中风趣地写道:“想到有人要我的照片,我打算立刻寄出去——要是你改变主意就糟糕了。难道你就不想要五张或更多吗?”

    演习结束后,艾森豪威尔返回圣休斯敦堡的驻地。军官们坚持列队欢迎艾森豪威尔的凯旋归来。艾森豪威尔表示反对,可是军官们坚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事后,艾森豪威尔给在华盛顿的克拉克写信说:“我历来反对这类事情,可我毫无办法阻止他们这样做。”

    演习结束后,艾森豪威尔进行了认真总结。他接受了专家麦克奈尔德的建议,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装备、通信、训练、下级军官的选拔和高级指挥官的任命上。在他给总参谋部杰罗的信中,道出了对高级军官的担忧。他说:“在这支军队中,每一位高级指挥官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带领一支部队达到高水平的训练标准,是需要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魄力的。只有不动摇决心的人,经过高度专业训练才能成功。实际上,这些品质很难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有些军官很有能力但缺乏魄力,而另外一些军官则相反。作为高级指挥官必须要有铁石心肠去开除不称职的军官,即使是朋友也不能例外。”后来艾森豪威尔成为高级指挥官,他才认识到这么做会有多困难。在整个战争中,他最痛苦的就是解除他的同学或朋友的作战指挥职务。

    1941年12月7日,星期天,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几乎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那一天,在圣休斯敦堡,艾森豪威尔一直工作到中午才回家休息。他告诉玛咪,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来打扰他,他想好好睡一觉。很快,艾森豪威尔就睡着了。他梦见了在圣诞节假期里,他和玛咪、约翰在西点军校欢度节日。然而,他的好梦还是被打断了。玛咪叫醒了他,并告诉他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玛咪后来回忆说:“听到广播后,我目瞪口呆,简直无法相信,立即跑去叫醒了我的那位大兵。”

    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战争的规模愈演愈大。它是继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之后,发生的又一起震惊世界的重大事件。

    1941年12月8日下午4时10分,众议院以388票对1票,参议院以82票对零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宣战要求。从此,美国正式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年12月12日,艾森豪威尔在办公室处理与珍珠港事件有关的各种文件。突然,电话铃响了。艾森豪威尔拿起电话,参谋长秘书沃尔特·比德尔·史密斯上校在电话里问:

    “是艾克吗?”艾森豪威尔回答:“是我。”史密斯说:“参谋长要你立刻乘飞机到这里来。告诉你的上级,正式任命随后就到。”原来电话是华盛顿陆军部打来的。这个电话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他觉得自己可能又要在参谋长办公室坐到战争结束。渴望上战场为国效力的将军,接到这样的电话不沮丧才怪呢!军令如山,艾森豪威尔怀着沉重的心情打电话给玛咪,叫她整理行装。玛咪暗示他可能会留在陆军部时,他调侃地说:“哼!那我又可以坐到战争结束,真是好运气!”

    马歇尔的提携

    DWIGHTEISENHOWER1941年12月14日早晨,艾森豪威尔抵达了华盛顿联邦车站。他立即7去陆军部向总参谋长马歇尔报到,接待他的是总参谋长的秘书史密斯。

    参战心切的艾森豪威尔一见史密斯就说,他要求上前线。史密斯直言不讳地说:“没有希望,你将担任战争计划处副处长。也许战争期间你将会一直坐在办公室里。”艾森豪威尔不甘心地问道:“如果我让参谋长讨厌的话,他会让我上战场吗?”史密斯说:“恐怕也没有希望。”艾森豪威尔追问道:“找谁才管用,你能告诉我吗?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久,我一定要想办法去前线。”史密斯耸耸肩,无奈地摇了摇头。他们的对话,马歇尔听得一清二楚。他非常奇怪,这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上前线的想法依然如此执著。

    史密斯把艾森豪威尔带进马歇尔的办公室之后,马歇尔并没有马上开口。他想听听这位一直渴望上前线的参谋会对自己说什么,但是艾森豪威尔也没有开口说话。过了一会儿,马歇尔打着官腔道:“我很欣赏你主动请命上前线的勇气。不过,请你告诉我,你在实际战斗中指挥过一个营的兵力吗?”马歇尔的话里透露出不屑和质疑。艾森豪威尔涨红着脸,如实说:“没有,将军。”马歇尔继续追问:“一个连,一个排呢?”艾森豪威尔尴尬地回答:“没有。”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回答,马歇尔嘴角露出笑意,他以为艾森豪威尔会退缩。于是,马歇尔用略带嘲讽的语气继续问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你听到过一次从战场传来的枪声吗?没有吧!”马歇尔的话戳到了艾森豪威尔的痛处,他强忍着怒火,心里却在说,这又不是我的错,我一直在争取上前线的机会,是谁不给我机会的?“艾森豪威尔,你以前做的一直很好,调你到这里来是最明智的决定。”马歇尔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听了马歇尔的话,艾森豪威尔仍不放弃。他说:“将军,有两位军官推荐我去指挥一个师,他们……”马歇尔愤怒地说:“你要清楚,在这里是我决定谁去当指挥官。你是军人,应该服从命令。”艾森豪威尔太渴望上战场了,他几乎等了30年!这次又要错过机会,他失望极了,而且心里有说不出的愤怒。

    尽管艾森豪威尔是个忍耐力很强的人,从来都不轻易发脾气,但是后来马歇尔说的话,还是让他忍无可忍。马歇尔说:“以你现在的军衔,就算让你去指挥一个师,也别想得到晋升了。”他误解了艾森豪威尔的意思,他觉得艾森豪威尔现在根本不用通过上战场来加官晋爵。艾森豪威尔再也无法控制自己,他愤怒地对马歇尔大声说:“将军,原来您以为我看重军衔。见鬼去吧!”说完,他转身就要走。看着生气的艾森豪威尔,马歇尔脸上露出了笑容,幽默地说道:“亲爱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我这么火急地把你招来不是为了吵架,你难道不知道吗?”艾森豪威尔转过身,平静地说:“对不起,将军,请您指示。”

    “当前形势十分严峻,太平洋舰队和大部分修理设施已被摧毁,夏威夷的驻防部队十分薄弱,而且菲律宾也受到了威胁。”马歇尔简要地说了各方面的形势之后,话锋一转,问艾森豪威尔:“你认为,当前我们的总行动方针应该是什么?”艾森豪威尔暗暗吃了一惊,他刚刚抵达陆军部,知道的信息量比报纸上多不了多少,而且马歇尔刚才说的并不是最新的太平洋作战计划。他沉思了片刻,镇定地说:

    “给我几个小时考虑,可以吗?”马歇尔点点头说:“好吧!”

    艾森豪威尔来到陆军部作战计划处的办公室,开始思索参谋长的问题。他知道马歇尔要的是结果,而且他的答案将影响他的未来。艾森豪威尔认为必须迅速及时、简短有力地回答马歇尔的问题,而且答案的逻辑性必须是无可挑剔的。为了让马歇尔满意,他必须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在作战计划处处长——老朋友杰罗将军的帮助下,他很快就掌握了情况。在菲律宾的经历使他非常了解东亚的局势,他认为日本肯定会进攻菲律宾,菲律宾没救了;美军比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将军队撤到澳大利亚,在那里建立一个反攻基地,再设法增援菲律宾。他特别强调速度是最重要的,应该立即将飞行员、飞机、弹药以及其他军事装备从西海岸和夏威夷运到澳大利亚;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以确保通过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群岛和夏威夷的这条空中航线畅行无阻。

    当艾森豪威尔再次来到马歇尔的办公室时,已经是黄昏了。他充满信心地将计划书交给马歇尔。看完计划书,马歇尔问道:“在澳大利亚建立反攻基地,你的意思是放弃菲律宾?”

    艾森豪威尔解释说:“将军,不是这样的。在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增援菲律宾击退日本的侵略。虽然对菲律宾的大规模支援还需要等一段较长的时间,但是我并不主张放弃菲律宾。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去支持麦克阿瑟,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人民将会看着我们。他们可以原谅美军的失败,但不会宽恕被遗弃,他们的信任和友谊很重要。”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解释,马歇尔继续问道:“你主张在澳大利亚建立反攻基地的理由是什么?”

    艾森豪威尔毫不犹豫地答道:

    “第一,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非常合适。无论是海上还是空中,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都比较方便。美国把菲律宾的人员和装备撤到这里并不困难,而且也可以从美国本土运输物资。

    第二,我们有一批因珍珠港事件而被迫驶往澳大利亚的军舰,可以把它们作为建立反攻基地的基础。

    第三,日本对澳大利亚发动进攻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它现在进攻的重点是东南亚。”

    马歇尔倾听着艾森豪威尔的计划,满意地笑了。他温和地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必须尽力去挽救他们。”

    于是,艾森豪威尔就肩负起作战处有关远东作战地区和菲律宾的筹划工作。在最初的两个月内,艾森豪威尔的首要任务是增援菲律宾。由于美国缺乏战争准备,没有多少物资可以援助他国,而且美军无法突破日军的疯狂进攻和严密封锁线,所以对菲律宾的救援工作非常困难。在日军强大的攻势下,美国驻菲律宾部队节节败退。1942年1月2日,日军进人马尼拉。1月20日晚,日军攻破了阿布凯防线,麦克阿瑟前沿防线开始崩溃,情况非常危急。

    日本为了尽快解决菲律宾的战事,增派了两个炮兵团和两个步兵师对麦克阿瑟所率部队展开了猛烈的进攻。他们计划活捉麦克阿瑟,然后把他弄到东京游街示众,以此侮辱美国人。

    败局巳定,美国人为了保全面子,避免麦克阿瑟成为日军的俘虏,于是美国最高统帅部指示艾森豪威尔起草命令,让麦克阿瑟离开菲律宾前往澳大利亚担任新成立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3月11日晚,麦克阿瑟携夫人和4岁的儿子乘一艘巡逻鱼雷艇,偷偷离开了菲律宾。

    4月7日,接替麦克阿瑟工作的乔纳森·温赖特中将率军向日军无条件投降。至此,日本侵占了菲律宾所有的重要城镇和港口。

    面对美军在菲律宾的惨败,艾森豪威尔非常痛苦。在这支美国驻军中,有很多他的亲密战友。最难以忍受的是麦克阿瑟的指责,他说陆军部有意牺牲菲律宾,而这是事实,艾森豪威尔却无能为力。

    艾森豪威尔在作战处虽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但他的工作非常繁忙,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而且也没有星期天。让他最心烦的是,每天从前线收到的令人沮丧的失败消息。他渴望离开办公室,上战场和部队一起战斗,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消磨时间。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华盛顿的军官们高谈阔论,没有几个实千家。他们轻率地下结论、订计划,而且虚张声势,但是计划常常没有实现,倒霉的总是做实际工作的人。一想到又一次失掉作战机会,我就气得发疯。冷漠的马歇尔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尽管因为不能上战场而烦恼,但他还是很认真地完成上级安排的每一项任务。

    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终于有一天,渴望上前线的艾森豪威尔发泄出了他心中的愤懑。

    一天下午,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在办公室讨论军官晋升的事情。马歇尔想先提升在战场上战斗的军官,他对艾森豪威尔说:“我知道有的将军推荐你当师长,有的将军推荐你当军长,我很高兴他们这样做。但是现在你必须留在这里,做你现在的工作。这对你似乎是一种牺牲,但是只能这样。”听了马歇尔的这番话,艾森豪威尔愤怒地说:“将军,你以为我在乎晋升?你错了,我根本不在乎。我想上战场,如你以前说的,我连来自战场的枪炮卢都没有听见过。这种感受,你是无法理解的。既然你让我从战场来到参谋部办公室,我就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你需要我留多久,我就待多久,你请便吧。”说罢起身就走了。但为了压住火气,他走到门口的时候,还是转身冲马歇尔笑了笑。

    回到办公室后,艾森豪威尔气愤极了。他在日记上写道:“不近人情的马歇尔让人恼火,他总是捉弄我,把我拴在华盛顿,不让上战场……真是太不公平了,我的运气太差。”第二天早晨,艾森豪威尔看了自己写的日记,摇摇头,他把昨天写的那一页撕得粉碎。他重新写道:“遇事要沉着冷静,绝不能随便生气,那只会使问题更糟糕。我得去向马歇尔承认自己的失礼。”

    1942年3月9日,马歇尔推荐艾森豪威尔晋升为少将。马歇尔在给总统的推荐信中这样写道:“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不仅仅是一位参谋军官。他是我的作战军官,是我下属的指挥官。”对于马歇尔这样的推荐信,艾森豪威尔既惊讶又兴奋。因为马歇尔的话意味着他若重返部队的话就可以指挥一个师了。

    艾森豪威尔获得晋升的第二天,他的父亲戴维去世了。在这个悲伤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几句话:“父亲今天早晨去世了。尽管弟弟罗伊提前发电报告知我父亲病危的事情,可我还是无法见父亲最后一面。除了发一封电报外,我什么都不能做。”平常他都工作到深夜,但这天他在晚上7时30分就停止了工作。因为他难过极了,没有心情工作。

    本来艾森豪威尔可以让副手暂时帮他打理一切事务,自己请假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但是作为一名军人,在职责和亲情之间,艾森豪威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职责。他没有回去奔丧,他解释说:“实在是不得已啊。我很难过,我也想回去陪在母亲身边。可是我们正在打仗,战争并不是温情脉脉的,我没有时间沉浸在最圣洁的感情之中。我爱我的父亲……只有祈求他的谅解。”

    3月12日,戴维的葬礼在阿比林举行。艾森豪威尔万分难过,在办公室,他把自己关了半个多小时,回忆和父亲相处的日子,寄托对父亲的哀思,并为父亲不灭的灵魂祈祷。在日记中,他称赞父亲是个“诚实、朴素、勤劳”的人,“我为父亲感到骄傲”。这次,他真的失去了父亲。艾森豪威尔用工作掩盖自己的悲伤,他一直以职责的名义压抑着深深的悲伤。

    战争局势依然紧张,在马歇尔领导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军官们共同研究了全球战略问题。海军将领们提出:要尽快结束欧洲的战争,通过巴拿马运河把舰队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准备对日作战。昕了海军的提议,艾森豪威尔小声嘀咕:“十足的傻瓜。”尽管艾森豪威尔的声音很小,但是主持会议的马歇尔还是听到了。他望着坐在桌子尽头的艾森豪威尔说:“艾森豪威尔,刚才说话的是你吗?”

    艾森豪威尔立即回答道:“很抱歉,将军,这是我个人的看法。”马歇尔非常信任自己的参谋,容忍他们有不同的意见,于是他鼓励艾森豪威尔:“把你的看法说出来!”艾森豪威尔说:“将军,如果以军衔来论的话,我还不够资格讲话,在座的各位都比我有资格。”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话,马歇尔惊奇地问道:“你不是曾经对我说,你并不看重军衔吗?怎么……”

    会场传来的阵阵耳语声掩盖了马歇尔的话,原来与会的高级将领们在窃窃私语。他们说,这下可热闹了,他们一定会看到参谋长如何使这位下级军官出丑。艾森豪威尔明白,现在每个人都在等着看他这个军衔最低的人的笑话。于是,他大步走向前台,用教鞭指着地图说:“现在,只有俄国可以在欧洲大陆和希特勒抗衡。因为疲于应付俄国,德军将会无力入侵美国。只有这样,美国才能赢得足够的时间来装备自己。”艾森豪威尔顿了顿继续说,“英国、俄国变为最大的军事作战基地后,美国就能投人大量的军事力量,横渡英吉利海峡,解放法国,向德国进军。这是通往柏林,彻底打垮德军的最佳途径。”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话,马歇尔满脸疑问地说:“你的意思是彻底打垮德军?你是不是尽说好听的啊?”艾森豪威尔反驳道:“将军,要彻底打垮德国就只有在德国本土打垮他们。否则,过几年他们又会东山再起,向欧洲进军。”马歇尔继续追问:“据我所知,越过英吉利海峡,从正面进攻德国,这无异于自杀,难道你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艾森豪威尔理直气壮地说:“我的意思并不是主张马上就进攻。现在,我们应该赶紧制造飞机,在进攻之前夺取制空权。”

    听了艾森豪威尔的话,在场的高级军官一个个都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他们认为,艾森豪威尔依靠并不存在的空军优势打垮德国是不可能的,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令这群高级军官目瞪口呆的是马歇尔的话,他说:“艾森豪威尔,你最快什么时候可以准备好去伦敦?”

    看着众人不解的表情,马歇尔解释说:“为了和英国达成共识,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需要派一位有经验的军官前往英国进行实地考察。艾森豪威尔,你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出发?”艾森豪威尔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愉快地回答:“将军,我时刻准备着,因为我是一名军人。”

    1942年年初,丘吉尔及其随行人员、罗斯福及其他美国军政要员,联合举行了阿卡迪亚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将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联合指挥体制,即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统一指挥战争。会议确定希特勒为主要敌人,确定欧洲为当前主要的攻击对象。此外,为了联合作战,统一对敌,加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会上还通过了《联合国家宣言》。

    艾森豪威尔参加了阿卡迪亚会议。大多数美国军官对英国军官存在很大的偏见,并明显地流露出对他们的不屑。可是,艾森豪威尔和英国总参谋部的将军们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在整个会议过程中,他镇静、理智地对世界战局的介绍和分析,给罗斯福和丘吉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马歇尔让艾森豪威尔起草一份具体的作战计划。

    到了3月下旬,艾森豪威尔和他的参谋人员已经起草了一份具体计划,这个计划的代号是“围捕”。计划要求美英两国出动580.0架作战飞机,48个步兵师和装甲师,在1943年4月1日对塞纳河口东北,勒阿弗尔和布仑之间的一段法国海岸进行攻击。登陆以后,这支部队将成为解放法国,进攻德国的基本力量。艾森豪威尔认为,只要盟军掌握了制空权,摧毁德军的局部防御力量,陆军源源不断地上岸,并在德国本土彻底击毁它,就不用担心德国东山再起,再向欧洲进攻了。罗斯福总统批准了这个计划,并要马歇尔飞往伦敦,取得丘吉尔的支持。4月7日,马歇尔抵达伦敦,举行了为期6天的会议。虽然很多英国军官持保留态度,但英国首相最终同意了“围捕”计划。对艾森豪威尔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希望,经过几个月斗争后,没有任何分歧,大家全都接受同一个作战计划。如果我们能在主要目标上意见一致,协调一致,这样就不会总在黑暗中摸索了。”

    为了“围捕”计划的顺利实施,5月23日,艾森豪威尔启程前往英国进行实地考察。在英国,短短的10天,艾森豪威尔与各界人士,特别是与军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从英国回来后,艾森豪威尔拟定了一份关于欧洲战场作战计划的报告呈交给马歇尔。在这份报告中,艾森豪威尔极力主张在英国设立一个司令部,并派一名才智超群的司令官前往英国。这位司令官将实施绝对统一的指挥,并负责组织、训练和指挥派往该战区的所有美国部队。

    看了报告后,马歇尔思索片刻,问道:“你认为谁担任欧洲战区司令合适?”艾森豪威尔建议由马歇尔的副手麦克纳尼将军担任。他认为,美军从大不列颠发动军事行动的最初阶段,将主要依靠空袭,而麦克纳尼将军指挥空军作战的经验非常丰富。同时,麦克纳尼因在伦敦工作过,非常熟悉英国三军军部的工作,在那里还结识了许多军政要员。然而,总参谋长没有接受他的建议。3天以后,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出任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

    为了使欧洲战区司令部的工作能迅速开展,艾森豪威尔要求把经验丰富的马克·克拉克将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秘书沃尔特—史密斯将军带到伦敦去,并任命史密斯为欧洲战区的参谋长,马歇尔当即同意了他的要求。艾森豪威尔还请求海军上校哈里…C.布彻担任他的海军助手。他说,他必须带一个绝对信任的人,一个能让他放松的人。他不需要奉承者,只想要一个反驳者。尽管布彻对海军军务一窍不通,但艾森豪威尔说:“下班回家后,我会累得像一条病狗一样蜷缩在角落里,但是布彻不会让我这样,他会让我时刻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

    临行前夜,艾森豪威尔向他的参谋们告别,感谢的话还没有对马歇尔说出口,就被他温和地堵了回去。马歇尔说:“艾克,不要感谢我,因为你能做这项工作。应该说感谢的是美国人民,因为你是去为他们、为祖国效力的。”随后,艾森豪威尔还拜访了罗斯福和正在白宫做客的英国首相丘吉尔。艾森豪威尔后来回忆说,在这次没有任何军事意义的非正式的交谈中,彼此都给对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周末,儿子约翰特意从西点回来和父亲道别。父子俩在家门口告别,约翰向站在台阶上的父亲行了一个正式的军礼。在转身走的时候,约翰的喉咙哽咽了。玛咪后来回忆说:“按照习惯,父子俩在分别的时候不允许表露自己的感情。平常的离别,他们强忍自己的感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这次是不同寻常的,也许是永别,艾克却没有给心爱的儿子一个拥抱。”

    6月23日早晨,艾森豪威尔和爱妻玛咪道别。艾森豪威尔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与玛眯分别了,他不忍看到与玛咪吻别时的眼泪,于是,他劝玛咪不要去机场送行。玛咪咬紧牙关,抑制住自己的感情。她说:“这是艾克希望的。他让我站在迈尔堡要塞的旗杆旁,当飞机飞过时,他可以看到我。”在家门口,艾森豪威尔的车就要开走了。他从车里探出头,轻轻地吻了玛眯的手,带着迷人的微笑说:“再见,亲爱的!”话一说完,他就命令司机开车。艾森豪威尔登上了前往伦敦的飞机,按照约定,玛咪一直站在旗杆旁等待飞机起飞。当艾森豪威尔看到了旗杆旁那个小小的人影时,他的眼角湿润了。艾森豪威尔就这样走了,玛咪的心都要碎了,她实在无法忍受分离的痛苦。她说:“分开的日子,我没有一天不为艾克担忧。”

    艾森豪威尔走了,玛咪不得不搬家,她没有权利继续住在原来的公寓。当艾森豪威尔向陆军部请求允许身体欠佳的玛眯继续住在公寓时,遭到了他们无情的拒绝,并限玛咪7天之内搬出公寓。因为艾森豪威尔是新提拔的二星少将,他无法享受特权。几十年过去了,玛咪依然愤怒不已。她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怎样勒令我离开公寓的,我从来没有住过如此让人烦心的房子……我的丈夫是总司令,在战场上指挥战斗,随时都可能发生意外……他们不会在乎我去哪里,没有人给我任何帮助。陆军部从来没有给过我什么,即使是艾克成为盟军的最高统帅也没有。”

    出任欧战区总司令

    6月24日,艾森豪威尔一行抵达伦敦。机场没有任何欢迎仪式,只有部分美国驻英国的军事官员来接他。场面非常冷清,但艾森豪威尔没有流露出丝毫不快。

    抵达伦敦的第二天,艾森豪威尔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这是他到英国后举行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艾森豪威尔的坦率、友好给记者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尽管如此,他讲话的内容还是令记者们很失望。因为他们想知道的问题,他丝毫都没有透露。在记者招待会上,他发表的讲话,其实在华盛顿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他说:

    我被任命为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欧洲战场上的美国军队。

    欧洲战场的正式建立,有利于协调英国和美国的军事力量。几个月前,为了共同的战争目标,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鼓励两国人民采取行动,将英国和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联合起来。英美两国之间的合作是无条件的,这是联盟国家为了追求共同目标而建立的合作关系。这是从前所没有的新的合作,是合作关系的典范。最近,两国领导人再次会晤。为丁使彼此密切配合,他们主张采取联合行动。美国士兵和飞行员的数目在英伦三岛迅速增加,这足以证明英美两国正在为合作努力!

    这样的官样文章,记者当然不会满意。于是,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争先恐后地问了艾森豪威尔很多问题。

    “将军阁下,您觉得谁来指挥这支联合部队更合适?美国军官还是英国军官?”一个带着浓重伦敦口音的女记者首先向艾森豪威尔提问。她始终面带笑容,但笑得很诡异。她想知道,这个美国军官到底如何回答这个两难的问题。

    艾森豪威尔笑了笑说:“在我看来,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尽早对德国发起进攻。这比讨论谁更有能力指挥部队更具有实际意义,不是吗?至于我的任务,就是全力调动在英国的美军部队,配合英国军队完成任务。在来伦敦之前,马歇尔参谋长已经明确地告诉我,若有什么紧急军事行动,应在英国的指挥下进行。”艾森豪威尔巧妙的回答,赢来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请问将军,您有信心赢得这场战争吗?”又一个记者问道。艾森豪威尔自信地说:“是的,我有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我坚信,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在英美两国首脑的领导下,两国携手合作,在其他盟国的支持配合下,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有个军事记者问道:“将军,据你所知,我们的部队会在何时进攻?”听到这样敏感而又机密的提问,整个会场突然静了下来。无数目光齐刷刷地注视着艾森豪威尔,期待着他的答案。艾森豪威尔非常平静,他用长者的口吻对那位记者说:“年轻人,如果我告诉了你,你能严守秘密吗?”记者没有想到艾森豪威尔会这样问,他激动而兴奋地说:“我发誓一定保守秘密!”听了记者的回答,艾森豪威尔笑了。他说:“既然如此,我也能保守秘密。”

    听了艾森豪威尔幽默的回答,全场爆发出一阵善意的笑声。

    对这次记者招待会,《纽约时报》的记者报道说:“艾森豪威尔没有透露日后的军事行动,记者没有从他那里得到最想知道的东西。但一向非常苛刻的伦敦新闻界,还是被他友好的态度、坦率的性格、自然的举止和幽默风趣的回答征服了。”从此,艾森豪威尔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突然变成了世界性人物。他的名字、一举一动、职务都成为伦敦报纸上的头版头条消息。

    为了在欧洲战区组成一支能够完成重大战斗任务的武装力量,艾森豪威尔必须加强美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团结。对任何人来说,这都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尽管英美两国讲的是同一种语言;尽管两国都面临共同的敌人,建立了军事联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美军人之间仍然有隔阂。英美两国上层军官和高级将领之间相互鄙视,基层官兵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他们甚至在花园、公路、酒吧、咖啡馆等公众场合因发生口角而拳脚相加、集体斗殴。两国军队还没有联手去打击德国法西斯,却起了内讧。这令艾森豪威尔非常震惊,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焦急担忧的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道:“关于如何解决士兵之间的敌对情绪,这并没有先例可循,就像航海没有海图导航一样。看来,我要费一番工夫。”

    英美两国部分官兵之所以有矛盾,主要是因为美国士兵认为自己是来解救英国的勇士。他们屈尊到英国来忍受艰苦的生活环境,这本身就是一种牺牲。然而英国士兵非但不尊重他们,反而还侮辱、瞧不起他们。在英国士兵眼里,他们自己才是坚守堡垒的英雄。所以,他们不喜欢美国士兵指手画脚。此外,驻英美军看不惯英国旧式军队的做法,而伦敦人也看不惯美军不能吃苦、爱发牢骚、奢侈浪费等生活方式。英国士兵因为囊中羞涩,所以对美国士兵的任意挥霍、在训练之余乱搞女人非常蔑视,他们说:“我们有办法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男子汉,完全没有必要通过美国人的那种原始需要来证明。”最让英国士兵愤怒的是,英国的年轻姑娘竟然主动追求这些讨厌的美国大兵。

    为了美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团结,与当地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艾森豪威尔着手改善美国士兵的形象。他命令所有的美国指挥官发起一场整顿纪律的运动,并公布了一系列的行政法令。为了不让士兵乱花钱,他命令指挥官们去说服士兵购买战争公债。他还用英国风格来教育部队的士兵,特别强调军队的纪律,不允许激起强烈的民族感情。他甚至不惜采取强硬措施,把有伤害英国民族感情行为的美国军官遣送回美国。

    有一次,一个美国上校同英国军官发生了争执。艾森豪威尔把两人叫到了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说服教育后,他让英国军官走了,留下了美国上校。

    听完上校的解释,艾森豪威尔说:“我承认在争论中你是对的,甚至你骂他是混蛋,也可以不予追究。”昕了艾森豪威尔的话,上校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他还向艾森豪威尔信誓旦旦地说:“将军,我说的全是实话,您可以去证实的。”上校看艾森豪威尔一言不发,试探地问道:“我可以回去了吗?将军!”艾森豪威尔冷静地说:“可以了,请你马上收拾行装回美国吧!”这一句话让上校愣住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他苦苦哀求道:“将军,您就原谅我吧!我向您保证,绝对不会再有下次了。”艾森豪威尔斩钉截铁地说:“你骂他是个英国混蛋,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为此,我必须送你回国。你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我知道你是对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比两国之间的团结更重要。希望你能明白,请你谅解我!”不管这位上校如何哀求,为了大局,艾森豪威尔还是毫不留情地把上校送回了美国。

    还有一次因为军官在酒馆打架的事情,艾森豪威尔不顾情面地批评了克拉克将军。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艾森豪威尔得知英国士兵和美国飞行员在酒馆里打架,他非常气愤,命令克拉克去调查此事。他对克拉克说:“好好处理,我想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克拉克说:“您就放心吧,我保证漂亮地完成任务。”

    胆战心惊的美国飞行员向克拉克描述了事情的经过。他说:“在酒吧里,我遇到一个喝醉的英国士兵。他问我英国啤酒是否好喝,我说让他把啤酒倒进马肚子。就为这句话,我们就打了起来。”听完,克拉克几乎无法保持严肃的面容,强忍住笑说:“以后不许再进酒吧了,这件事情到此结束了。努力工作吧,不要给这身军装抹黑。”

    几个星期后,艾森豪威尔突然想起此事。他问克拉克:“上次,两国士兵在酒馆打架的事情处理得怎么样了?”克拉克回答说:“我已经调查清楚了,而且训斥了那名飞行员。”在艾森豪威尔的压力下,克拉克不得不说出事情的真相,并坦白了自己的处理办法。艾森豪威尔生气地骂道:“你看你,怎么这么糊涂啊,我当时是怎么和你说的?我以后再也不会让你去调查违纪的事情,真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该死的,搞不好我会连你一块送回去。”

    为了让美国士兵知道英国人民所做出的牺牲,艾森豪威尔命令士兵们参观伦敦,重点参观被德军炸成废墟的地区。有一天傍晚,神情严肃的艾森豪威尔把士兵们带到伦敦的一处废墟面前,他无限感伤地对士兵们说:“睁大眼睛看看,这就是德国人的所作所为。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吃喝玩乐、糊里糊涂地混日子。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自己就应该好好表现,做值得人尊重的事情。我们必须让英国人相信我们是真诚的、是有责任感的军人,是肩负重任的反法西斯战士。”他的一席话让士兵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艾森豪威尔希望美军具有强大的作战实力,为此,他对这些士兵们进行了严格的正规训练。他花了很多时间去视察在野外的部队,监督士兵们训练。他还下了一道命令:任何军官忽视对新兵的训练,都会被解职。在艰难的条件下,只有优秀的指挥官才能带领部队打硬仗,打胜仗。艾森豪威尔经过认真筛选,挑出了一批通晓军事技术、足智多谋、勇猛顽强的优秀指挥官。那些沽名钓誉、花言巧语、油腔滑调、作风不正的军官,全都被他清洗掉。经过艾森豪威尔的努力,士兵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军队与伦敦市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随着艾森豪威尔知名度的提高,报刊上关于他的报道越来越多。新闻界发现他是个出身贫寒、来自小镇的西部人。艾森豪威尔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穷孩子成名的传奇故事,这是美国的传统主题,记者和读者都很感兴趣。于是,为了收集他童年的趣事,大批记者聚集阿比林,采访了他的母亲艾达和他童年时代的朋友。如果艾森豪威尔不是出生在一间木屋里,得克萨斯州的那间棚屋根本无人知晓,他的家也就不会出名了。

    艾森豪威尔是穷人家里成长起来的英雄,这是艾森豪威尔家族的骄傲,更是美国人的骄傲。他的各种奇闻轶事——当然也有些幻想中的事情,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连他的母亲艾达和妻子玛咪的名字、照片也出现在了报纸上。本来,玛咪对于记者们谈论艾克的私生活很不舒服,想拒绝记者的采访。后来,弟弟弥尔顿建议她接受,并与记者坦诚交流。就这样,玛咪接受了采访。尽管她拒绝拍照,但还是被记者偷拍到了不少照片。

    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艾森豪威尔简朴的故事广为流传。艾森豪威尔刚到伦敦时,住在伦敦最豪华的克拉里奇斯宾馆的套间里。这个房间距离艾森豪威尔的办公室格罗夫纳广场只有3个街区,他上班非常方便。可是,艾森豪威尔无法住在这座豪华宾馆里。他说:“由于德机的轰炸,很多伦敦市民还在忍受生活的不便,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住在如此豪华的宾馆,令我坐卧不安,心里难过极了,我觉得简直是在活受罪。”一周后,他搬到了比较朴素的多彻斯特宾馆。这里离办公地点也很近,步行一会儿就可以到达。艾森豪威尔换住处的这一举动,赢得了许多英国民众的尊敬,人们还把格罗夫纳广场——他的办公室所在地,亲切地称作“艾森豪威尔广场”。

    除了希望住房简朴外,艾森豪威尔的饮食也非常简单。他的口味怪,不喜欢精美豪华的食物,他总让厨师给他弄最喜欢吃的烘豆什锦菜。他的食谱大多数都是炸鸡、烤牛排、羊排、猪肉、玉米粥、鸡汤、醋腌鲜洋葱等。艾森豪威尔从小就喜欢面条,玛咪邮寄给他的包裹中总会有面条。因为艾森豪威尔爱看西部小说,所以玛咪经常会邮寄一些给他,让他通过读西部牛仔的故事来缓解压力。

    在英国人的眼里,艾森豪威尔迷人的笑容、风趣的谈吐成为美国人的象征。他的地位和风度使他广受欢迎,许多美国、英国贵妇人都邀请他参加她们的晚宴、舞会等。但艾森豪威尔心里只有玛咪一个女人,所以总是礼貌地拒绝女士们的邀请。

    艾森豪威尔喜欢与记者交流,乐意会见报界。他的本意并不是想通过报道大出风头,而是想通过报界来宣传盟国团结的思想。他说:“这样做利于工作的开展,因为美英友谊是最后胜利的绝对必要的条件。”

    艾森豪威尔凭借自己的大方、乐观、坦率、真诚、不拘礼节等优点赢得了伦敦市民和新闻界的好感。人们都说,他是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艾森豪威尔总是很坦率地和记者、来访者谈论困难,他说:“我们应该勇敢地正视困难,并想办法去解决它,而不是回避。”他的这种勇气,同样感染着听众。在和来访者交谈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总是习惯表明他是普通人的身份,他会时不时地说自己是头脑简单的乡下佬、笨手笨脚的家伙等。在他看来,这样做可以缩小与来访者之间的距离,更容易交流。

    在给参谋部布置工作的时候,艾森豪威尔想起了麦克阿瑟的官僚主义作风,也想起了马歇尔只求结果的做事方法。于是,他对部下说:“我们的工作不搞形式主义工作并不是为了向上级写工作报告,而是为了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我将竭力做一个对你们有用的人,但是我要求你们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要依赖我。”

    艾森豪威尔通过他的坦率、朴实的办事作风,在英国民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而且逐渐与英国同僚们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他并不是事事都顺心,并不是和所有的人都相处得非常好。初到伦敦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就因为自己抽烟的嗜好与英国军事长官蒙哥马利之间发生了不愉快。

    那天,艾森豪威尔被邀去听蒙哥马利的讲演。这位滔滔不绝的演讲者突然停止了讲话,因为他闻到了一股烟味。“谁在抽烟?”蒙哥马利愤怒地问道。

    “是我,将军。”艾森豪威尔答道。蒙哥马利并没有因为艾森豪威尔是美国人而表现出一点儿客气,他严厉地说道:“把烟掐掉,不准在我的会议室里抽烟!”

    艾森豪威尔满脸通红,没有说一句话就把烟掐灭了。演讲结束后,蒙哥马利既没有道歉,也没有解释原因,连再见都没有说就走了。

    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并没有影响艾森豪威尔对待蒙哥马利的看法,也没有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合作。他说,蒙哥马利是个精力充沛、性格坚毅、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的人。但是在1944年至1945年的欧洲战斗中,固执的蒙哥马利未按统一部署行动,造成重大的军事损失,使艾森豪威尔非常生气。

    为了防止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艾森豪威尔认为必须了解英国的风俗,所以特意去了几次礼仪俱乐部。后来,他得知在英国有这样一个习俗:吃晚饭的时候,只有为国王干杯之后,才可以抽烟。爱抽烟的艾森豪威尔为了避免尴尬,一般都拒绝有英国军官在场的聚会。

    艾森豪威尔日夜忙碌地工作着,每天工作不少于12个小时,从早上6点15分起床,常常工作到午夜才就寝。这种超强度的工作,对一个像他这样年纪的人来说,似乎有些吃不消,但强烈的责任感使他度过了一个个难眠之夜,原本稀少的头发上添了一些银丝。

    1942年7月7日,美国政府授予艾森豪威尔中将军衔。此时,他已经是美军16名中将之一。

    1942年7月12日,马歇尔参谋长与美国海军总司令厄内斯特·金飞抵伦敦,研究尽早开辟第二战场的事情。到英国后,他们与在英国的美国高级将领召开了一次会议。会上马歇尔和艾森豪威尔主张强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港口瑟堡对德军发动进攻,并由艾森豪威尔负责拟定进攻的“大锤”计划。7月22日,英美双方就“大锤”计划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一计划遭到英方的断然拒绝,英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将军还当面顶撞马歇尔,嘲笑“大锤”计划。他们认为“大锤”计划对苏联红军没有帮助,而且太冒险。英国人主张实施“火炬”计划,即1942年,英美联军进攻法属北非。其实英国人这样做是有私心的,他们不想和德国在欧洲交战,而是希望德国和苏联两败俱伤。同时,实施“火炬”计划可以拖住美国人。因为地中海是个“黑洞”,进去了就要承担风险,美国人一旦参战,就别想立即脱身。

    艾森豪威尔意识到“大锤”计划可能失败,但是他认为冒险是必要的。他认为,“大锤”计划是为了寻求800万苏联人继续作战,冒险是值得的。没有能实施“大锤”计划,艾森豪威尔非常沮丧,在日记中哀叹:“1942年7月22日,这是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计划,就这样被英国一票否决。”也难怪艾森豪威尔难过,因为在拟定“大锤”计划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和参谋们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为了在和英国人谈判的时候能拿出这一计划,有两个速记员都累趴下了。他们疲倦的时候就在办公室里眯一会儿,7月1日夜晚,他们甚至在真正的空袭中睡着了。在缺少睡眠的情况下,他们连续工作了7天。做完了谈判的准备工作后,艾森豪威尔说,当时最棒的事情就是能喝到一碗面条汤。

    取消“大锤”计划后,英美两国首脑达成协议:实施“火炬”计划,在北非登陆。因为取消“大锤”计划,美军将领很愤怒。丘吉尔为了安抚他们,并表达自己的善意,决定由美国人来指挥“火炬”计划。其实,英国人选择美国人负责“火炬”计划还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时英国与法国维希政府的关系已经恶化,挑选一个美国人来指挥行动的话,法国人的矛头只会对准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而不是英国。

    几天后,罗斯福和丘吉尔商定任命艾森豪威尔为“火炬”行动的总指挥,由他负责筹划和指挥工作。一场在北非登陆的战役就要开始,艾森豪威尔第一次获得了指挥战役的权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兴奋。

    这段日子,艾森豪威尔的心情很糟糕。他写信向玛咪诉苦,说他生活在金鱼缸里,感到非常孤独。他觉得自己无家可归,非常希望玛咪在自己身边。艾森豪威尔说:“由于涉及保密和安全等原因,我不能给玛咪打电话,不能同她商讨工作。写信时,除了说我爱她、想她,身体很好之外,我还能说些什么?”在整个战争期间,他一共给玛咪写了319封信。在她46岁生日时,艾森豪威尔在信中说:“亲爱的,祝你生日快乐!你知道吗,26年来我一直爱你,你对我的爱、我们的孩子,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我总盼望收到你和儿子的信,常常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在我们自己的家中生活。”

    登陆北非

    艾森豪威尔被正式任命为“火炬”行动的总指挥后,他从一个美国军队的指挥官变成为盟军陆海空的总司令。他将负责指挥英美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彻底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巩固中东。这个行动成功的话,可以为在巴尔干半岛和意大利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艾森豪威尔从接受任命的第一天起,就感到了身上担子的沉重。“火炬”计划是一项重要而庞大的军事工程,是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役。艾森豪威尔并非没有十足的信心,但是摆在他眼前的困难的确很多。他的第一项任务是设立一个由英、美军官组成的混合参谋班子。艾森豪威尔所指挥的是一支多国部队,因此在组建联合参谋班子时,他坚持完全统一,不受军种,也不受国籍界限的原则,尽量使每一个部门既有美国人,又有英国人。他号召大家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竭诚合作。

    在“火炬”行动的细节上,英美两国产生了分歧。后来,两国领导人经过商议、谈判后达成了共识。此时,艾森豪威尔需要尽快做出行动方案,确定登陆地点和进攻时间。

    8月初的夜晚依然很闷热。教堂的钟声已经敲响了12下,艾森豪威尔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有些疲惫、消瘦的他坐在转椅上,双眼紧闭,似乎是睡着了。办公桌上堆放着一大堆资料和地图,非常醒目。突然,艾森豪威尔睁开眼睛,一跃而起。他紧紧地盯着办公桌左侧的地图,嘴里不停地念着:“奥兰、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尔、突尼斯、波尼……”他一边念一边还把地图上奥兰、阿尔及尔和波尼三个地点做上了醒目的记号。然后,他埋头开始起草作战计划。

    关于如何确定进攻地点,艾森豪威尔首先考虑的是:能否提供适当的空中掩护,即护航舰队能否顺利进入敌轰炸机航程,并持续到登陆完成。因为当时盟军的航空母舰很少,而且后援船只和海军护航不足,只能把进攻的范围限制在战斗机能够提供支援的航程内。经过反复研究,艾森豪威尔又提出了四个重要港口作为进攻目标。它们从西向东依次是大西洋海岸的卡萨布兰卡、阿尔及利亚的奥兰、阿尔及尔,以及地中海岸的波尼地区。艾森豪威尔在计划书中指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非洲之战取得最后胜利。卡萨布兰卡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那条向东穿过奥兰、阿尔及尔到达突尼斯铁路的终点。在直布罗陀海峡被德军封锁的情况下,这条铁路能为盟军运送给养,提供一条微弱的生命线。如果没有这条铁路,所有进入地中海的部队都会被截断归路,即便是突围也要冒极大的风险。同时,在卡萨布兰卡强行登陆,必然会对西班牙和摩洛哥的部落民族产生影响。阿尔及尔和奥兰都是重要港口,势在必夺。阿尔及尔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活动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奥兰港附近的机场对日后的作战是非常重要的,占领了该机场,为前线提供护航或参加战斗就会更方便。”

    经过商议,英美两国最后将“火炬”行动的进攻目标确定为卡萨布兰卡、奥兰和阿尔及尔。得知这一计划后,艾森豪威尔只说了一句:“本来是可以早日占领突尼斯的,这样一来,早日占领突尼斯城的可能性遥不可及了!”

    尽管如此,艾森豪威尔只有面对现实,全力以赴去争取胜利。他对下属说:“计划已经定下来了,我们的任务是执行。‘火炬’的成败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时间已经在磨磨蹭蹭中溜走,不合格的人将会被遣送回国;而成功完成任务的军官,我会向陆军部为他们请功。”在海军和陆军闹分歧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说,不管有没有舰队保护,“火炬”行动也不会取消,即使坐着小舢板也必须去,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进攻地点确定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确定进攻的时间了。从初秋开始,大西洋日益凶猛的波涛将会给登陆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确定进攻时间,自然而然地成为重要问题。进攻时间过早,可能无法顺利集结陆、海、空部队;过晚,则有可能贻误战机。

    英美两国首脑对此次行动依然存在分歧,所以进攻时间一直没有定下来。艾森豪威尔非常焦虑,因为指挥“火炬”行动是对他的严峻考验。若成功的话,他会一战成名,前程远大;失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指挥战役,而且是由多国部队组成的。他们将跋涉万里,开始一场以重大进攻为目的的海外远征。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影响战役全局。

    9月15日,为了使主要军官认识到“火炬”行动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艾森豪威尔召集史密斯、克拉克等将领举行了一次会议。由于紧张的工作,军官们脸上都写满疲惫,但他们都精神振奋。艾森豪威尔看了所有军官一眼,缓缓地说:“大家辛苦了!我知道,在座的很多人为‘火炬’行动的准备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意识到准备工作意义重大。‘火炬’行动不是普通的行动,一般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大家务必要把它当做一次严重的危机看待!为达到胜利的目的,必须在人类能够做到的范围内,尽一切可能做好准备工作!”听了此话,少数军官低下了头,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到位。

    有个军官开口问道:“将军,我们连什么时候开始战斗都不知道,现在准备的……”没等他说完,艾森豪威尔就接过他的话说道:“是的,我们是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可以肯定这场战斗很快就会打响。也许一个月,也许在明天,也许就在今晚!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等你们接到命令准备出发的时候,也许你们发现脚上连鞋都没有!”最后,艾森豪威尔鼓励大家说:“我坚信,‘火炬’行动一定会取得胜利!”

    后来,在艾森豪威尔的建议下,登陆时间由原计划的10月8日推迟到了11月8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为保住半壁江山、保全海军舰队,与英国分道扬镳,成为纳粹德国的“走卒”。对此;英国政府非常气愤,两国关系开始恶化。鉴于此,美国政府认为,远征部队除了少数空军外,尽可能全部由美国部队来执行任务。英国首相丘吉尔同意这样做,但他提出了自己认为非常高明的建议。他得意地说:“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英国有经验的部队参加行动,他们可以穿上美国军装。因为都讲英语,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法国人发现的。”但是罗斯福总统和艾森豪威尔坚决不同意这样做,拒绝了丘吉尔的提议。艾森豪威尔说:“这是欺骗,是让狡猾的英国人盗用我们的名声去骗朋友,而不是敌人。”最后,英、美达成妥协:为了赢得北非法军的信任,美军部队首批登陆,英军随后上岸。美军主要负责地面作战,英军只负责海上防务。

    法国向纳粹德国投降后,德国和意大利在法属北非直接驻扎的军队不多,但法国维希政府在那里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军事力量。自从确定了“火炬”计划之后,英美两国渴望寻求一种减少登陆损失的方法,甚至兵不血刃地登上非洲大陆。如果能不动多少干戈地开进北非,不仅在北非的行动稳操胜券,而且还有希望让北非的法军与盟军协同作战,一起攻打德意军队。所以对盟军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驻北非的法军倒戈。英美两国政府曾考虑,让在伦敦的法国将军戴高乐参与“火炬”计划,最终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放弃了。

    正当艾森豪威尔紧张筹划登陆的具体部署时,他接到通知:罗伯特—墨菲将来伦敦和他进行一次密谈,并将与他讨论北非复杂的政治形势。墨菲的公开身份是美国驻北非高级官员,实际上他是一名直接对罗斯福总统负责的高级情报人员。他此行的目的是遵从罗斯福的指示,向艾森豪威尔汇报有关法属北非的政治局势,并为挑选北非的合作人选提出相关建议。

    1942年9月16日中午时分,墨菲秘密地来到伦敦,同艾森豪威尔将军进行了长达24小时的密谈。墨菲说:“将军,你可以任用亨利·吉罗将军,他曾是法国一位有名的军事将领。尽管他目前没有一兵一卒,但他在法国军人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能够一呼百应。”墨菲见艾森豪威尔有些怀疑,就继续说道:“我曾和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一驻阿尔及尔军团司令的参谋长查尔斯—马斯特将军谈过,他曾向我保证,如果吉罗到阿尔及尔,所有法国殖民部队都会听他指挥。因此,我认为任用吉罗的话,盟军将会顺利在北非登陆。”艾森豪威尔觉得并不能完全信任吉罗,他对墨菲说:“好的,我会考虑你的建议。”

    在会谈即将结束的时候,墨菲询问盟军登陆的日期,以便告诉北非的法国朋友配合登陆作战。艾森豪威尔断然拒绝道:“不行,无论如何,我都不能让法国人了解这个秘密。”墨菲急躁地说:“将军,这样会给合作带来困难。”艾森豪威尔坚决地说:“先生,假如法国人知道了进攻日期,德国人很快就会知道,而且他们会立即将军队开进阿尔及尔。不过,你可以告诉法国人,我们将于二月的某一时间进军。”

    墨菲返回阿尔及尔后,发来了两份电报。一份说,马斯特将军表示,让吉罗担任最高统帅,他才会参加盟军的战斗;另一份说,海军上将达尔朗的儿子向他保证,他父亲愿意与盟军合作。达尔朗是维希部队总司令,如果能以他取代手下无一兵一卒的吉罗将军,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是达尔朗诡诈多端、声名狼藉,不可轻易与他合作。经过反复考虑,艾森豪威尔决定暂时和吉罗合作,并准备和达尔朗适当地接触。他希望通过与两个人的合作,使盟军顺利登陆。事关政治和外交政策,在采取行动前,艾森豪威尔必须得到上级的指示。于是,他向丘吉尔汇报了情况。丘吉尔听后,沉思良久才说:“如果一定要将法国海军搞到手,你就必须去拍达尔朗的马屁!”最后,丘吉尔因为考虑政治影响,他让艾森豪威尔视情况发展而定。

    为了给三天后的正式行动做最后的准备,11月5日,艾森豪威尔冒险飞抵“火炬”行动的临时司令部——直布罗陀。总司令部设置在山洞中,寒冷潮湿的空气中,时时发出难闻的臭味。此时,艾森豪威尔已经顾不上这些,他的心思全在几天后的战役上。他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我第一次指挥战役,一定要干得漂亮。尽管艾森豪威尔缺乏高级指挥官的经验,但事实证明他的许多决策是正确的。

    参加作战的英美军队共有13个师,665艘军舰和运输舰,其中包括3艘战列舰、7艘航空母舰、17艘巡洋舰、65艘其他作战舰艇,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特混舰队。首批登陆的部队为7个师,其中有4个美国步兵师、2个美国装甲师和1个英国步兵师,大约11万人。此外,还有几个空降营。盟军计划使用1700架飞机做空中保障,其中绝大部分都驻守在直布罗陀。

    11月8日,“火炬”战役正式打响。

    英国海军少将布罗斯率“东部”特混舰队,在阿尔及尔及其东、西两面登陆;美军弗里登少将指挥的“中部”特混舰队在奥兰登陆;巴顿率领“西部”特混舰队在摩洛哥海岸登陆。

    盟军登陆的时候,遭到法军的抵抗,前方战斗在激烈地进行,不论形势多么严峻,也不论自己多么焦急,艾森豪威尔始终表现得很乐观。他说:“我公开讲话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乐观和必胜的信心,我的悲观和失望总是留在枕边和日记里。”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打发时间……我经常幻想有一天能当上指挥官,却从来没有想过现在这个职位,我成为直布罗陀战役的总指挥……我必须有个孙子,当我胡须发白的时候,我就可以和他坐在湖边钓鱼,给他讲战争中的故事。”

    为了不让玛咪担心,艾森豪威尔给她写信说:“我很安全,你不用担心。战争是代价昂贵的事业,我必须脚踏实地、尽我所能地工作,让可怕的战争早点儿结束。”尽管艾森豪威尔尽力让玛咪放心,可她怎能放心得下?每当和人谈起自己丈夫的时候,她总会说,一想到战争,她就全身发抖。

    11月8日凌晨,有关登陆的消息纷至沓来。为了让法属北非当局停止战斗,并希望法军在联军对德国的战争中能给予相应的帮助,克拉克将军和吉罗将军飞往阿尔及尔。吉罗做了一次广播讲话,宣布他将领导法属北非,并命令法军停火。然而,吉罗的影响力和墨菲说的完全不一样。非洲的法国人根本不重视吉罗,对他非常冷淡,他的演讲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任用吉罗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令艾森豪威尔非常失望。

    11月8日下午7时,驻守阿尔及尔法军投降,盟军登陆成功。他们完全控制了阿尔及尔的局势,达尔朗也被控制在股掌间。这时,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收到了一份电报,说达尔朗海军上将在阿尔及尔,因为他曾疯狂地迫害反维希政府的人士,所以大多数人都希望逮捕达尔朗,并将其绳之以法。到底要不要逮捕达尔朗?艾森豪威尔非常冷静,他明白:目前除了达尔朗,没有任何官员能把北非法军带领到盟国这边。若达尔朗能对达喀尔和土伦的法国舰艇发一道命令,盟军就有希望立刻减轻地中海潜在的军事威胁,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水面舰艇;如果他宣布停止抵抗,那么北非法军可能会立即停火。逮捕达尔朗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但痛快之后,盟军在北非的行动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牺牲无数年轻的生命。他想起临行前丘吉尔首相对他说过的话。丘吉尔说:“尽管恨达尔朗,但为了使他把舰队带到盟军这边来,即使让我爬行一英里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同时,艾森豪威尔也很清楚:同维希分子接触的话,一定会引起那些敏感的英美人士的强烈反感,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残酷的战争。艾森豪威尔的时间并不多,他必须当机立断。矛盾重重的艾森豪威尔,把自己关在了办公室,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他嘴里叼着一支雪茄,烦躁地来回踱步。整个房间弥漫着烟雾,气味非常刺鼻。突然,他捏灭雪茄,下定了与达尔朗合作的决心。后来谈起此事,艾森豪威尔说:“我知道这是个必须立即在当地处理的问题,要是把它提交华盛顿或伦敦去处理,将会被他们的讨论延误时机,这意味着付出流血和苦难的代价。”

    艾森豪威尔下令,让美国将军克拉克与正在阿尔及利亚的达尔朗谈判,迫使他命令在卡萨布兰卡和奥兰的法军停火。11月9日,克拉克奉艾森豪威尔之命,在阿尔及尔圣乔治大饭店与达尔朗谈判,要求他发布停火令。在美军的强大压力下,达尔朗宣布停战。

    9日,弗里登少将指挥的“中部”特混舰队仍无进展。双方已经激战了几天,直到11月10日,美军装甲部队从南部突人奥兰,逼近法军司令部。中午,奥兰法军宣布投降。

    战斗异常激烈,艾森豪威尔不断收到美军战斗顺利的战报。可是,艾森豪威尔却非常气愤,因为法西斯德国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不想把子弹浪费在法国人身上。最糟糕的是,每失掉一分钟就意味着会贻误在突尼斯的战机。艾森豪威尔只想让法国人停火,立即向东推进。

    巴顿成为全军关注的焦点,他在西部的进攻遇到相当大的抵抗。艾森豪威尔非常担心摩洛哥,11月10日,艾森豪威尔在给巴顿的电报里,将心中的烦躁表露无遗。电报里写着这样的话:

    亲爱的乔治:

    奥兰和阿尔及尔都成为囊中之物。

    现在,唯一的“硬核桃”在你手里。请问你还在等什么?快点儿把它砸碎吧!艾克艾森豪威尔焦急地给留在伦敦的参谋长史密斯打电话,他说:“如果巴顿明天中午拿下卡萨布兰卡,我就为他请功,申请三星中将的军衔。”

    实际上,巴顿已经开始砸“硬核桃”了。后来,摩洛哥的守军无法抵挡进攻,又听到了达尔朗停战的消息,所以也宣布投降了。于是,美军登上摩洛哥海岸,占领了卡萨布兰卡。

    11月11日早晨,法国人和盟军全面停火。盟军登陆北非进展得相当顺利,损失不是很大。

    盟军内部的分歧

    虽然达尔朗同意停火,但仍然拒绝指示突尼斯的维希法国部队抵抗德军。而此时,希特勒给法国维希政府施压,要求他们同意德军在突尼斯登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维希政府答应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为德国人提供空军援助。11月9日,维希政府宣布,正式与美国断绝外交关系。不久以后,希特勒迅速派空运精锐部队和坦克部队去突尼斯,11日早晨,意大利的6个师和德国的机械化部队占领了法国的“自由区”,维希政府垮台。

    艾森豪威尔最关心的是向突尼斯进军,和德意法西斯军队作战。他说:“一切都取决于突尼斯的法国人。只要他们头脑清醒,我们可以避免好几个星期的战争。而且还可以避免付出生命和物资的代价,为向突尼斯进军营造一个可靠、稳固的后方。”为此,艾森豪威尔准备与达尔朗合作,不管他多么声名狼藉。此时,达尔朗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艾森豪威尔决定立即准备,促使与达尔朗尽快达成协议。

    11月13日,艾森豪威尔从直布罗陀飞到阿尔及尔,会见了达尔朗,并签署了“达尔朗协议”,该协议任命达尔朗担任北非高级专员。经过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批准,达尔朗协议正式生效。艾森豪威尔表示,只要法军和平民听从达尔朗的命令,盟军不会干涉法国对北非的行政控制。但艾森豪威尔在协议中强调,这只是他代表盟军签署的军事协议,美英两国政府没有任何形式的政治承认。

    达尔朗声明说,他将在北非承担全部政治责任,同意让盟军在北非自由行动,利用港口、铁路和其他设施。他还向法国海军下达了命令:土伦海军决不能让舰艇落人德国人手中。当德国人前来夺取法国舰队时,看到的却是让人难以相信的场景:土伦港的军舰都被炸沉了。原来,法国海军为了不让军舰落人德国军队和盟军手中,海军指挥官下令炸沉了军舰。艾森豪威尔称之为“令人同情但毫无意义的自杀”。和达尔朗的合作,使“火炬”行动进展迅速。阿拉曼大捷之后,盟军很快就占领了除突尼斯以外的北非全境。

    尽管如此,达尔朗协议还是遭到了人们的非议。在达尔朗协议公之于世之后,在英国、自由法国内部、美国舆论界,都引起了强烈的不满,谴责之声铺天盖地。许多人把协议称为卑劣肮脏的勾当。人们本来以为盟军进入北非后,那里将掀起一场反对纳粹控制下的维希政府统治的暴动。结果人们失望了,不但没有暴动,反而签订了一个在他们看来不可思议的、龌龊的协议——盟军与他们不共戴天的敌人签订的协议。因此在他们心目中,北非登陆的胜利、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也因此黯然失色。

    史密斯从伦敦打电话给艾森豪威尔,说英美上层社会中的不满情绪日益严重。虽然史密斯早就料到会出现不满情绪,但绝对没有想到批评会如此猛烈。为此,艾森豪威尔失去了良好的公共关系,人们攻击他是一位头脑简单的将军,他感到难过极了。司令部办公室里,艾森豪威尔望着桌上的一大堆报纸发呆,久久说不出话来。翻开报纸,总能看见长篇累牍的关于“达尔朗协议”的报道。艾森豪威尔是法西斯主义者、百姓的敌人、头脑简单的将军等刺眼的标题,令他头晕目眩。他的脸色很难看,强忍着怒火,把视线从报纸上移开。艾森豪威尔打开了收音机,一阵和谐的旋律飘进耳朵,他的心情放松了许多。然而,音乐过后,他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原来,是新闻惹怒了他。收音机里传来播音员清脆的声音:“盟军远征以来,我们在北非成功登陆,在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但是我们的高兴很快就被‘达尔朗协议’的愤怒取代了。我们这才发现,盟军欧洲战区美军总司令竟是一个法西斯主义者……盟国的第一次进攻战,竟然与敌人公开合作,对此人们能不感到震惊和愤怒吗?”再也无法忍受的艾森豪威尔把报纸和收音机猛地扔在了地上,头也不回地摔门而去。寒风中,他的心在瑟瑟发抖。

    艾森豪威尔想到可能会引来不满的议论,但是没有想到人们会说他是法西斯主义者、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将军。面对如此强烈的反应,艾森豪威尔非常震惊和气愤。

    火炬行动初期的胜利,给艾森豪威尔带来了巨大的声望,而且使他拥有了国际地位。伦敦的报纸用醒目的标题宣布了盟军的行动,还配了艾森豪威尔的巨幅照片。然而,一纸协议否定了一切。

    尽管别人指责艾森豪威尔在政治上幼稚,但他和达尔朗签订的协议是从实际考虑的,而不是政治。他说:“只有这个家伙能让战争停下来,而其他人都不行。而且,协议是经过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许可的。”

    艾森豪威尔写信给他的哥哥埃德加说:“唯一使我气恼的是,有人说我这样做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愚蠢,竟没有人能意识到我这是军事上的权宜之计。”他写信给他的妻子玛咪说:“法属北非的阿拉伯人充满偏见、反复无常、难以捉摸。在这片赤贫的土地上,随时都可能发生暴乱。我在这里的所作所为看起来是很古怪,那是因为我现在是坐在火山上,一不小心就会喷火。为了避免阿拉伯人的暴动,为了有稳定的后方,我别无选择。”

    艾森豪威尔在给他儿子的信上说:“我是反法西斯的战士,作为一个战士,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快消灭希特勒法西斯分子。而我为了维护自由和人权,却被称为和希特勒一样的法西斯分子,这令我非常沮丧。”

    人民的反应固然令艾森豪威尔难受,但最令他生气的是英国官方的反应。参谋长史密斯告诉艾森豪威尔说,丘吉尔称这一协议是“晴天霹雳”。英国外交部说,达尔朗这样的人,不能让他当北非的常任首脑。英国人还说,他们有自己道义上的立场,他们正在为国际的体面而战斗,而达尔朗是它的对立面。人们批评艾森豪威尔说:“在战略上,‘火炬’已经失败了,这都是因为艾森豪威尔总司令犹豫不决、贻误战机造成的。”

    生气的艾森豪威尔冷静下来后,做出了反应。他给丘吉尔和罗斯福发了电报解释他的行为,还说可以派人来调查。然而,他为自己辩解的电报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为了安抚民众,罗斯福总统甚至打算牺牲艾森豪威尔。媒体也开始猜测,艾森豪威尔将被在沙漠作战的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将军取代。

    艾森豪威尔很清楚自己的处境,自己现在成了替罪羊。在签订协议前,他曾对丘吉尔说:“为了不让骗子捆住手脚,蒙上眼睛,我常常听从你的劝告。”尽管现在处境不妙,艾森豪威尔还是坚持说:“我只是一个军人,对外交一无所知。若为了国家的荣誉和政治要求,我愿意接受一切安排。如果因为达尔朗协议带来的政治喧闹必须替换我的话,就替换好了。协议可以挽救生命,用我的职位来替换生命,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我愿意做出这样的牺牲。”

    令艾森豪威尔意外的是,马歇尔挺身而出支持他,并说服了罗斯福总统。为了详细阐述支持艾森豪威尔的理由,马歇尔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马歇尔严厉地批评了美国记者。

    大家非常关注艾森豪威尔今后的去向,很多记者都来参加了马歇尔举行的招待会。马歇尔神情严肃地说:“因为美国记者对‘达尔朗协议’的评论不客观、不公正,所以我要严厉地批评他们。”马歇尔的话引起了记者的不满,台下一片哗然。有的记者甚至当场指责马歇尔:“你这是在袒护艾森豪威尔。”马歇尔并不理会记者的指责,继续说道:“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数字,这样也许你们就明白自己被人利用了。在‘火炬’行动开始之前,我们估计美国士兵的伤亡将高达18000人,但事实上只有1800人,达尔朗协议使美国少伤亡16200人。请问在座的诸位,在你们眼里,16200个年轻的生命那么不值一提吗?”马歇尔环视四周,没有一个人回答他。台下非常安静,除了镁光灯轻微的闪烁声外,再也听不到其他的声音。马歇尔接着说道:“大家对艾森豪威尔和达尔朗协议的抨击,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这会上英国人的当。如果我们也像英国人一样继续批评的话,艾森豪威尔马上会被一名英国军官代替。这样一来,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就会一落千丈。”

    记者招待会后,罗斯福总统代表盟国也发表了一项公开声明:“目前战争紧迫,在非洲的安排仅仅是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未来的法国政府只能在胜利解放后,由法国人民自己来成立。”会后,罗斯福总统还给丘吉尔首相发了一封电报:

    我私下对报界说了一句古老的希腊格言,这句格言是:在大难临头之际,我的孩子,你们可以与魔鬼结伴而行,直到你们安全为止。

    罗斯福的声明解除了人们的疑虑,同时也使艾森豪威尔感到欣慰。虽然协议给艾森豪威尔带来的负面影响消失了,但是它伤害了法国抵抗运动成员的感情,影响了他们的士气,而且对日后美国与戴高乐的合作也产生了不良影响。苏联领导人甚至对英美产生怀疑,觉得他们和法国维希分子背后有种默契。对此,法国抵抗运动的领袖戴高乐也强烈不满。他说:“盟军在解放一个国家的时候,与投敌的官员们签订协议,抵抗还有什么意义?”

    艾森豪威尔在政治漩涡里纠缠,丧失了许多战场上的机会。他不能及时向突尼斯进军,而德军却继续在突尼斯集结,这使盟军强行攻占突尼斯城的计划失败。12月,艾森豪威尔指挥的盟军与德军交火时,吃了败仗。对此,他非常伤心。布彻将军说,艾森豪威尔像笼中的老虎,张牙舞爪地咆哮着说:一定要成功。艾森豪威尔在给玛咪的信中说:“在伦敦,工作是轻松的。但在这里,我从来没有这样拼命工作过,也从来没有这样疲乏。我真羡慕我的苏格兰小狗,它不知道什么叫烦恼。”

    1942年圣诞节前两天,达尔朗被戴高乐分子邦内—德·拉·沙佩勒刺杀身亡,吉罗接替了他的职务。达尔朗的死,解除了艾森豪威尔在政治上的不利影响。正如克拉克将军所说:“达尔朗之死是上帝的旨意,就像用手术刀割破脓疮一样,让他彻底从政治舞台上消失。”

    12月22日,马歇尔命令艾森豪威尔:“你把精力全部集中于突尼斯的战斗,让你的部下去处理国际外交问题。”达尔朗已死,艾森豪威尔觉得他可以一心打仗了。然而,他面临的军事压力并没有因为达尔朗的死而消失,他而临的将是更艰难的战斗。

    鏖战突尼斯

    1943年1月,艾森豪威尔应邀参加卡萨布兰卡会议。因为达尔朗协议,艾森豪威尔对自己的前途有点儿担忧。他的联络副官布彻曾对他说:“你的脖子已经套在绞索上了!”玛咪给他的信中也写道:“头头们正在准备把你撤职。”会议的第一天晚上,罗斯福总统在自己的公寓里单独召见了艾森豪威尔。忐忑不安的艾森豪威尔决定对总统直言,如果总统免他的职,他愿意接受。艾森豪威尔对总统说:“政府犯了过错不能解散,但是将军犯了错误可以免职,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后来罗斯福问他,火炬战役什么时候结束,艾森豪威尔毫不犹豫地说,1943年5月15日。事实证明,艾森豪威尔的预测很准确。

    很快,艾森豪威尔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就消失了。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他没有被解职,反而晋升为四星上将。这时全美国只有他和马歇尔两人是四星上将,这是此时美军中最高的军衔。他将继续指挥“火炬”行动,而且蒙哥马利率领的第8集团军抵达突尼斯边境后,也归他指挥。当艾森豪威尔的一位朋友赞扬他晋升的速度之快时,他回答说:“的确太快了。”当人家问起他还会做些什么时,他的回答非常幽默。他画了一幅画,画上有个男人拿着钓鱼竿,在河边钓鱼。

    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之后,艾森豪威尔开始整顿部队、加紧积蓄力量,以便向有“沙漠之狐”美誉的德军元帅隆美尔发动一次强大的攻势。1月底,盟军在北非共拥有50万兵力。

    美国的军用物资、装备源源不断地运到前线,飞机、坦克的数量也在增加,美军士兵的士气日益旺盛,盟国空军开始从德国人手中夺取制空权。希特勒为了守住北非,陆续增兵25万,企图在突尼斯负隅顽抗。

    为了在战争中取胜,艾森豪威尔亲自在部队检查防务和兵力部署情况。1943年2月13日,艾森豪威尔视察了费雷登德尔的第二军司令部。视察之前,就有人提醒他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但是真正看到费雷登德尔的部队的情况后,艾森豪威尔还是非常吃惊。这支部队已经进入阵地两天了,但仍然没有布雷。负责的军官说:“我们打算明天解决。”艾森豪威尔听后非常生气。他狠狠地骂道:“一群废物,难道你们不知道战事紧急吗?德国人今晚就进攻,你们怎么办?马上布雷,机枪进入掩体,在两小时内,部队必须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他还说:“在这个战区,我将毫不留情地清除违反我指令的人。”在视察费雷登德尔的军团后,艾森豪威尔给正在苏格兰指挥战役的杰罗写信:“你必须强硬地对待那些懒散、傲慢的家伙。看在上帝的分上,除掉他们,这种人留在身边是不行的。”

    几天后,艾森豪威尔视察了第一装甲师。他的心情糟透了,因为他看到的一切使他失去了信心。指挥系统混乱、防线薄弱、通讯联络不畅通、兵力部署不当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不好的预兆,艾森豪威尔非常担心。

    为了提高战斗力,准备随时向敌人发起进攻,艾森豪威尔给美国部属们发了通报,任何时候都必须加紧战备、严格训练。因为他发现,部队撤离前线的时候,军官们居然允许士兵到附近的村子里休息,艾森豪威尔知道,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在英国士兵身上的。每当英国军队撤离前线时,不管部队的战斗经验多么丰富,他们都不会停止实战训练。

    1943年2月II日,艾森豪威尔从盟军总部的情报处长——英国的艾里克.E.弗里曼准将那里得到情报:德国将领冯·阿尔尼姆正从隆美尔非洲军团那里得到增援,他将在第二军防线北端的丰杜克发动强大的攻势。艾森豪威尔闻讯后,立即驱车到A战斗群司令部,部署战斗。

    在月光下,艾森豪威尔看到东边,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正集结在法伊德山口,但是在山口里毫无动静。大概凌晨3点30分,艾森豪威尔来到法伊德山口。半个小时后,德国人通过山口向A战斗群发起猛烈的进攻。艾森豪威尔判断,德军的主攻方向在北面,这可能是佯攻。于是,他决定回到他的君士坦丁指挥所,他可以密切注视整个战场。2月14日,艾森豪威尔判定法伊德是德军的主攻方向。而此时,隆美尔的坦克部队已经消灭了美军一个坦克营,击溃一个炮兵营,而且孤立了美军残余部队。艾森豪威尔非常吃惊,他立即调整部署。艾森豪威尔花费了几乎一天的时间,派援军赶往法伊德地区,由于路况不好、距离较远,根本无法支援被围的A战斗群。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道:“无法及时增援,美军一下子就被冲垮了。”

    2月15日,隆美尔的部队继续前进,摧毁了美军的98辆坦克、67辆半履带车和29门大炮。艾森豪威尔命令说,必须在卡塞林山口集中兵力和火力打击隆美尔,这样才能给德军致命的一击。艾森豪威尔还向马歇尔保证,他们有足够的力量阻止隆美尔前进,并准备一举歼灭他。然而,美军指挥官并没有听从艾森豪威尔的命令,而是坚持采取守势来对付隆美尔的进攻。他们把部队就像放牛一样部署在山谷里,并没有加强山坡上的阵地。5天以后,隆美尔的部队向卡塞林山口发起进攻,只遇到了美军零星的抵抗,轻而易举地就将它拿下了。当晚,隆美尔即命令德军后撤。从战术上讲,隆美尔取得了胜利。在这次战斗中,美军5000多人伤亡、3000多人失踪,而且损失了成百辆坦克和其他装备。但从战略上讲,隆美尔一无所得,实际上还帮了艾森豪威尔的忙。通过这次战斗,艾森豪威尔有效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加深了对敌人的了解。这对他今后进攻突尼斯有利无害。

    非洲雨季来临,路上泥泞不堪,车辆的行驶也极为困难。因为气候关系,艾森豪威尔患了流行性感冒,身体十分虚弱。美军因卡塞林的挫折,士气明显低落。为了鼓舞士气,艾森豪威尔身体略微好些,就去卡塞林视察。

    沿着泥泞的公路,视线之内美军的尸体随处可见。在路边的一座小山上,一群阿拉伯人正在从阵亡的美国士兵身上脱靴子、衣服以及所有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的物品。看到这一幕,艾森豪威尔咬牙切齿地说:“怎么能这样,掩埋阵亡士兵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同车的杜鲁思少将回答说:“将军,负责掩埋的战士已经竭尽全力了。”艾森豪威尔愤怒地问道:“没有其他办法吗?用大炮把这些阿拉伯人轰走。”杜鲁思回答说:“没有多余的炮弹。而且这件事情不好处理,万一引起阿拉伯人的反抗情绪,我们很难控制局面。”艾森豪威尔何尝不知道需要稳定阿拉伯人,他疲惫地摇了摇头。

    经过一路颠簸后,艾森豪威尔一行终于到达了霍芬伯奇将军的地下指挥所。霍芬伯奇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是艾森豪威尔的老朋友。霍芬伯奇的办公室非常美观、干净、整洁,连地图、电灯都是全新的。此外,还有全套的通讯设备、洗漱间和厨房,甚至还摆放着一些精美的雕塑。看到这些,艾森豪威尔很生气,讽刺道:“真想不到啊,你的办公室里居然有如此齐全的玩意儿?”霍芬伯奇并没有觉察到艾森豪威尔情绪的变化,若无其事地耸耸肩说:“这些全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艾森豪威尔有些愤怒了,吼道:“霍芬伯奇,你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我命令你坚守卡塞林山口的要塞,而你却被隆美尔吓破了胆。如今1500多名美国士兵躺在泥水里,就像屠宰场里的猪,被人任意掳掠着身上的物品,而你……你还有闲情逸致。”艾森豪威尔差点儿就忍不住去摔霍芬伯奇的那些艺术品。然而,霍芬伯奇并没有觉得自己错了,辩解道:“英国人自行其是,法国人根本不昕我的指挥,而且……”他的话没有说完就被艾森豪威尔打断。艾森豪威尔说:“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而你却坐在远离前线、舒适的指挥所里。”霍芬伯奇理直气壮地说:“不在前线有利于我考虑全局。这里的通讯设备运转非常正常,并不妨碍我发布指令。”艾森豪威尔怒不可遏地说:“一派胡言!”

    最令艾森豪威尔生气的是霍芬伯奇的作战计划。当他命令霍芬伯奇在24小时之内向隆美尔发动进攻时,霍芬伯奇胸有成竹地说:“我已经制订好了作战计划,请放心,将军!”艾森豪威尔用怀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简单地问了几句,知道他的作战计划只是依据文件和报告制定的,根本就没有全面考察实际情况。艾森豪威尔摔了所有的文件,几乎是咆哮着说:“在前线要让士兵看到你,你的军衔越高,越能鼓舞他们的斗志。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指挥员在前线士兵心中的位置,你难道就不明白吗?你就忍心看着自己弟兄一个个倒下?”

    霍芬伯奇从来没有见过老朋友会发这么大的火,而且是当着部下的面毫不留情地训斥自己。他的脸涨红了,但还是死不悔改地说:“既然如此,将军您不是也应该到前线去吗?”

    艾森豪威尔冷冷地说道:“去前线,这正是我要做的。我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还是一意孤行的话,我就一脚把你踢回美国。”说完,艾森豪威尔头也不回地上了车扬尘而去。无论如何,艾森豪威尔也没有想到,西点军校出来的军官中会有白痴,而且这个白痴竟是自己多年的老朋友。他把事情弄得一塌糊涂,艾森豪威尔觉得有必要解除他的职务。

    每个人都必须为卡塞林的军事挫折付出代价。在战争中,弗里曼准将缺乏独立的判断,他要为战争的失败负一定的责任。于是,艾森豪威尔解除了他的职务。

    在去前线视察的时候,路上只要遇到盟军士兵,艾森豪威尔就会停下来和他们交谈。有时,他还会亲自为士兵点烟,称兄道弟地和他们聊天,关切地问他们的家在哪里,伙食如何,当兵以前是做什么的。有一次一个士兵回答他说:“将军,我以前是干农活的。”艾森豪威尔笑着问:“我以前也是,我种过很多东西,你呢?”士兵回答说:“我有一个果园,年成好的时候,可以卖个好价钱。”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好啊,赶紧帮我把仗打完,我去你的果园谋个差事,帮你干活。我以前也种过果树,我照看的果树结出来的果子又大又甜啊!”说完艾森豪威尔爽朗地笑了。和士兵聊完,他抬脚就往车里走。结果因为阴雨天路滑,他摔了个四脚朝天。士兵们忍不住大笑起来,突然他们停住了,因为害怕艾森豪威尔生气。没想到他却说:“没事,谁都有摔跤的时候,笑吧,从你们的笑声中,我觉得这是与你们最成功的一次交谈。”

    像这样无所顾忌地和士兵交谈,艾森豪威尔觉得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实际情况。在他眼里,士兵就是一切,他们比什么都重要。当他得知士兵受到木公正的待遇时,他会暴跳如雷。有一次,在和一名士兵聊天的时候,士兵随口说:“香烟的供应是很充足,但就是到不了我们手中。他们的借口是车辆不足,没有办法按时送。”得知这一情况后,艾森豪威尔把后勤部的负责人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他还下令说,在前线的战士得到香烟之前,不允许往后勤部送。

    在听下级汇报工作,和军官们商议军情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讨厌特殊的待遇。他总是在前线简陋的指挥所或者是临时搭的棚屋里听取汇报。有时候,他还冒雨在飞机的机翼下面和军官们商讨军情。他不想听取急于表现的下属臆想的情况,而是渴望看到前线士兵的真实情况。艾森豪威尔的副官布彻说:“他总要亲自去前线了解情况。为了他的安全,会有很多人冒险保护他。因此,他常常抱怨自己的工作。”

    艾森豪威尔不愿意被人过度地关心,尽管那关心是一个下属对上级应该做的事情。因为上厕所的事情,艾森豪威尔还对士兵大发脾气。他的办公室不像霍芬伯奇的那样舒适,有专门的卫生间和洗澡间,他必须到外面的卫生间去方便。每次都会有一位士兵坚持为他开门,为此艾森豪威尔非常生气。他对布彻抱怨道:“真是混蛋,我怀疑他都会进来帮我解裤子。”后来,艾森豪威尔终于发火了。显然,他这样做伤了士兵的心。发完脾气后,他非常后悔,只好去道歉,但是他仍然不喜欢士兵每次为他开门。艾森豪威尔并不是个古怪的人,只是不喜欢别人对他表示特别关心而已。

    返回阿尔及尔后,艾森豪威尔的神情很严肃,总在思考卡塞林一役失败的事情。偶尔,他会落寞地坐在钢琴边,轻轻地弹奏曲子。勤务兵米基说,从来没有看到他的上司如此消沉。艾森豪威尔在向马歇尔汇报工作时说:“这一战是一个测试,我们从最低层到最高层都深刻认识到战争不是儿戏。我一定会尽力弥补损失……现在,部队的状态很好,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为了扭转突尼斯的局面,艾森豪威尔从摩洛哥把厄内斯特·哈曼少将调来。艾森豪威尔任命哈曼为第2军副军长,让他协助费雷登德尔。艾森豪威尔还对他说:“你认为有必要解除费雷登德尔的职务的话,就直接向我汇报。”其实,艾森豪威尔是想通过一切必要的手段来改变现在的状况。凌晨两点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和副官布彻到旅馆找哈曼商议军情。他俩甚至还帮助哈曼和他的助手穿衣服,哈曼非常惊奇,他说:“鞋带是艾克将军帮我系上的。”

    3月1日,已经在第2军工作的哈曼向艾森豪威尔汇报了工作。他说,费雷登德尔非常糟糕,必须撤换他。于是,艾森豪威尔撤了费雷登德尔,把巴顿调来担任第2军的军长。在巴顿的领导下,第2军很快恢复了士气。

    在完成作战准备后,艾森豪威尔于1943年3月下旬指挥英美联军对突尼斯发起了进攻。4月19日,盟军向德军发起了总攻,英军第8集团军由南向北进行突击,英美联军由西向东发起进攻。5月7日,盟军相继攻占了突尼斯和比塞大,轴心国的军队逐渐溃败。他们在给德国最高统帅的报告中说:“再也守不住了!在敌人的胜利中,英美空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使突尼斯的德意桥头阵地毁灭了。现在我们已经是上天无路、人地无门了,愿上帝保佑我们!”5月13日,在盟军的强大攻势下,轴心国在突尼斯的残余部队全部投降。盟军彻底控制北非,突尼斯战事结束了。在这场战役中,艾森豪威尔统率的盟国武装部队共俘虏27.5万敌军,其中一半是德军。

    北非战事胜利了,贺电从四面八方涌来。胜利令艾森豪威尔很高兴,但他无法忘记和敌人奋战的日日夜夜。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每当他感到烦恼时,就会想起浑身泥浆的战士们,想起他们在突尼斯寒冷的山地上、在雨水和污泥中奋勇杀敌的情景。这样,他就会平静下来,不再烦躁不安。

    5月中旬,艾森豪威尔在一份美国的报纸上读到一篇关于他母亲的文章。这是一篇关于母亲是和平主义者、儿子是战争英雄的文章。对这些所谓“和平至上”的文人无病呻吟的议论,艾森豪威尔非常反感。他在给哥哥阿瑟的信中说:

    对我来说,报界所发表的文章是无足轻重的,只有母亲在信仰上所得到快乐才是最重要的……那些嘴上说和平的人,他们是否和我一样憎恨战争?他们没有到过挤满重伤员的野战医院、没有见过战场上的尸体、更没有闻到战场上腐烂的人肉发出的恶臭。

    我憎恨纳粹更甚于战争,而且我对战争的憎恨,永远比不上我的信念:当战争爆发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执行自己政府的命令,军人更应该如此。

    艾森豪威尔对于战争的看法正如他对儿子所说的那样,在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唯一不可宽恕的罪行是你不尽责任。

    1943年年底,艾森豪威尔被选为“美国第一父亲”。他说:“对此,我表示感谢。在突尼斯取得胜利的美国儿子,都可以让父亲们感到骄傲。”

    艾森豪威尔因突尼斯大捷受到广泛的赞扬,但他并不在意这些。因为他的战斗还远远没有结束,他期盼着下一次战役的胜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