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尔传-入主白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艾森豪威尔主义”并没有给各国人民带来一丝好处,它导致了新的军事冲突,使得国际局势越来越紧张。在中东建立的新战争策源地,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中东国家的人民一致强烈谴责美国的侵略行径。

    重建内阁

    1953年1月20日,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是艾森豪威尔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日子。

    上午8时,在亲属和官员们的陪同下,艾森豪威尔前往全国长老会教堂做礼拜。礼拜结束后,艾森豪威尔问玛咪:“在今天的就职演说中,是否应该有一段祷告词?”得到玛咪的赞同后,艾森豪威尔立即写了一个简短的祷告词。

    一切准备妥当后,艾森豪威尔前往白宫会见杜鲁门夫妇。当艾森豪威尔真诚地提出请杜鲁门——这位就要让出总统宝座的人喝咖啡时,遭到了拒绝。也许杜鲁门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告诉新总统他们是对立的。在冷冰冰的气氛中,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一起前往国会大厦。为了缓和气氛,艾森豪威尔开口了。他说:“出于对您的考虑,1949年我没有参加您的就职典礼。那时如果我出席的话,我怕别人会忽视了您。”杜鲁门并不理会艾森豪威尔的好意,他回敬道:“艾克,我怎么会请你参加呢?”就这样,在冷漠的气氛中,他们走过圆形大厅,来到国会的东面。为了新总统的就职仪式,特意在这里建造了一个平台。当他们到达的时候,喜气洋洋的人群已经恭候多时了。在美国历史上,这次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人数是最多的一次。前来出席庆祝活动的共和党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艾森豪威尔穿着一件深蓝色双排扣大衣,颈上围了一条白色围巾,十分引人注目,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人去注意即将离职的杜鲁门。

    12时32分,艾森豪威尔的就职演说就要开始了。

    发表演说前,面带笑容的艾森豪威尔把手举过头顶,做了一个代表胜利的“V”字手势。人群的欢呼声持续了很久才停下来,首先艾森豪威尔念了他早晨写的祷告词:

    全能的上帝:

    我和我未来的政府会竭诚为美国民众服务,但我还是恳请您赐福于我们。在您的指引下,我们会竭尽所能地为您效劳!

    在我们的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允许不同政治信仰的党存在,允许它们相互合作。我希望在宪法概念指导下,为了祖国的利益,能与民主党人携手合作。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要用法律来控制我们的言行。我们应该关心所有的人,不管他们的性别、种族和信仰。

    祷告词结束之后,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艾森豪威尔开始了他的就职演说。他号召消除各民族间的隔阂和不信任,要大家友好相处。他说:“历史是不会把国家的重任托付给怯懦者的,我们应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勇敢地为我们的国家承担一切!”

    在国内政策方面,艾森豪威尔主张增加最低工资、扩大社会保险。在谈到外援和对外贸易时,他明确地指出:美国需要市场和生产原料,所以在经济上闭关自守是不行的。此外,艾森豪威尔还谈到了生产率问题,他强调说:“为了振兴国家的经济,不管你是何种政治派别,都要努力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在农场和工厂中,能产生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效率。”

    在谈到外交政策的时候,艾森豪威尔说:“我们的政府会为了寻求世界范围的和平而努力,我们不会妥协,也不会厌烦。但是人民必须认识到,善与恶的力量已经集结了。和平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寻求不折不扣地实现我们全部信仰的和平……若能依靠和平来解决问题的话,我是不会轻易用枪的。我们要为我们所希望的和平而努力,懦弱的人只能进避难所,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看到希望。”此外,在演说中,他特别强调了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和战争的危险问题。他说目前面临的挑战除了侵略成性的共产主义外,就是战争的危险。所以他主张加强和盟国之间的团结、协作。大部分在场的人士,都对艾森豪威尔的讲话表示欢迎。

    在人群的掌声和欢呼声中,艾森豪威尔的就职仪式结束了。之后,举行了人民的祝贺游行。晚上,艾森豪威尔夫妇出席了庆祝就职的舞会,舞会一直持续到半夜,艾森豪威尔度过了兴奋而劳累的一天。

    令艾森豪威尔高兴的是,他的儿子约翰特意从朝鲜战场回来参加他的就职典礼。当艾森豪威尔得知这是杜鲁门的安排时,心里非常感激杜鲁门。就职典礼后,他给杜鲁门写了一封信,真诚地感谢他体贴下属。杜鲁门回信说:“这是应该的,儿子应该参加父亲的就职典礼。”虽然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没有成为朋友,但他一直真心诚意地感激杜鲁门。

    第二天,艾森豪威尔着手组建内阁。艾森豪威尔有自己的用人标准,在他看来,要办好事情必须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仅仅他一个人在那里发号施令是无济于事的。他说:“我需要的是有能力、有重大成就、经过考验、敢想敢做的人,我需要能挑重担、共享荣誉的工作人员。而且他们必须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就、懂得如何管理巨大企业的人。只有与他们一道工作,才能有所作为。”艾森豪威尔的用人标准和别人不一样,因此他挑选阁员的方法相当特殊,目的性十分明确。他的第一个内阁被人称为“一个自来水厂的工人和八个百万富翁的政府”。他挑选的部长,大多数都与他年龄相仿,而且他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各实业界中财力雄厚的财阀。其中,“自来水厂的工人”是为了陪衬,没有多长时间他就离职了。

    在挑选内阁和白宫工作人员的时候,艾森豪威尔任命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来担任国务卿这一重要职务。很多人都不喜欢他,都试图说服艾森豪威尔不要任命杜勒斯。有人对艾森豪威尔说:“杜勒斯是个自高自大的家伙,古板得令人受不了。此外,他还喜欢说教、喜欢夸夸其谈。总而言之,他的缺点非常多,没有人能和他合作。”连丘吉尔也说:“杜勒斯是个愚蠢的人,我很不愿意见到他。我甚至有意说不清楚他的名字,叫他‘杜里士’。”尽管很多人反对任命杜勒斯,但是艾森豪威尔非常欣赏这个人。他坚持认为,担任国务卿的最合适的人选只有杜勒斯。他说:“杜勒斯出生在一个外交世家,他的外祖父、舅父都担任过国务卿。而且他本人也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1919年,在凡尔赛和平大会上,杜勒斯曾是美国代表团中的成员。他还是克伦·威尔律师事务所的高级成员,该事务所在国际交易中,代表美国许多大公司的利益。过去10年,杜勒斯一直是共和党外交政策的发言人,他还起草过日本和平条约。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担任这一职务而锻炼着。不用这样一个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对外交事务了如指掌的人,那么我还能用谁?”当杜勒斯知道总统的决定后,非常兴奋,并且非常感谢新总统对他的信任,他对艾森豪威尔说:“我了解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不会让您失望的,我们将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班子。”

    国务卿的问题解决后,艾森豪威尔挑选的第二个人是瑟夫·道奇。道奇是底特律银行的总裁,精于财道。艾森豪威尔认为,让道奇对财政预算进行把关,可以做到万元一失。于是,他任命道奇为预算局局长,并让他制定1954年的预算。接着艾森豪威尔让亚当斯协助布朗内尔和克莱的工作,让他们三人组织一个班子,并向他提出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的建议。艾森豪威尔充分信任他们,给了他们很大的权力。克莱和布朗内尔首先会见洛奇,他们对洛奇说:“你可以任意挑选你在政府中愿意担任的职务,但是总统希望你担任他的助理或者驻联合国大使。”洛奇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之后,艾森豪威尔请亚当斯任总统助理,其地位相当于阁员,他还把洛奇的职务级别提高到仅次于国务卿。

    很快,艾森豪威尔需要的内阁成员就确定下来。司法部长由布朗内尔担任;内政部长由俄勒冈州卸任州长道格拉斯·麦凯担任,他曾是一名有成就的汽车商人;商务部长由辛克莱·威克斯担任,他是一名保守派的商人;邮政部长由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阿瑟·萨默菲尔德担任;农业部长由埃兹拉·塔夫脱·本森担任,他是农庄合作组织的代理人;劳工部长由马丁·德尔金担任,他是芝加哥劳联的水电工人联合会主席;财政部长由乔治·汉弗莱担任,他是克利夫兰的马克·哈纳公司的董事长,这是一家有广泛业努活动的联合大企业;国防部长由查尔斯·威尔逊担任,他是世界上最大私人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在所有的部长中,任命劳工部长是最令艾森豪威尔头痛的。经过多次筛选,最后他才选中了马丁·德尔金。在新内阁中,他是唯一的天主教徒、唯一的民主党人。这一任命还曾引来纷纷议论,塔夫脱说:“这是不可理解的,总统先生居然让工会人士担任内阁中处理劳工关系的关键职务。”在艾森豪威尔的内阁里,没有谁是有经验的行政官员,几乎都是白手起家、自己创业、事业有成的商人或律师。艾森豪威尔喜欢组织严密的官僚机构,所以他按照在远征军最高司令部和英国战时内阁所采取的方针,把自己精心挑选的助手们组织起来。实际上,这个政府以很快的速度实现了国家机构的军事化。

    除杜勒斯外,内阁成员中,艾森豪威尔与财政部长乔治·汉弗莱的私人关系最为密切。他们都喜欢打猎、钓鱼、打球,而且都害怕财政赤字。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开玩笑说:“乔治,看你的秃头居然和我的一样。”尽管他们私交甚密,但是涉及公事的时候,他们遵守原则,公事公办。在任命汉弗莱为财政部长的时候,艾森豪威尔就向他表示:属于汉弗莱权限的事他绝对不会妄加干预,也不会乱批条子。

    进入白宫后,虽然艾森豪威尔的事情很多,但他以军人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早晨8点,他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然后一直工作到下午6点,甚至更晚,中间也不休息。即使在吃午饭的时候,他也会想着工作。为了缓解一天的疲劳,艾森豪威尔会在晚餐时喝杯鸡尾酒。为了使自己接触各种观点,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他总会阅读大量的材料,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除了工作之外,艾森豪威尔的生活也很有规律。他每天6点起床,吃过早点后,就开始读《纽约时报》、《先驱论坛报》、新闻杂志等。他会飞快地浏览报纸上的主要新闻。艾森豪威尔经常会给报社捎去几句话,表扬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栏目。前任总统杜鲁门看报之后,如果发现有不满意的地方,他会写信给编辑表示他的愤怒;而艾森豪威尔从来都不这样做,他发泄愤怒的方式是沉默或对朋友发牢骚。对于报纸上的批评,艾森豪威尔说:“令我反感的是报纸批评我的私人生活,至于我的政策,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了总统后,艾森豪威尔总是很忙碌,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这令玛咪非常苦恼,她说:“艾克从来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不管摆在他面前的是什么,他都是囫囵吞下去。他经常一边看电视新闻,一边吃饭。吃完饭之后,他就没完没了地研究文件、报告等,直到深夜11点才会停止工作。除非有演讲或应酬,才会例外。睡觉前,他一定会读几页西部小说,否则他会难以入眠。因为看这类小说用不着动脑筋就能进入幻想世界,这样艾克在读小说的时候就能很好地休息。”成为总统以后,为了让工作人员能随时向他请示或汇报,艾森豪威尔不得不放弃了自己喜爱的钓鱼、高尔夫球和桥牌等活动。

    尽管看到艾森豪威尔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玛咪常常为之苦恼,但是她非常幸福。除了在“二战”期间分开外,他们基本上一直生活在一起。玛咪甚至还特意买了一张大床,她愉快地说:“我喜欢在半夜翻身的时候,拍拍艾克的光头。这种感觉,真的很好!”玛咪因为身体不好,所以这张床就成为她的指挥阵地。她常常在床上管理家务、读信、回信、接待来访的人。此时,玛咪成为艾森豪威尔事业中举足轻重的人。为了艾森豪威尔,原来羞怯的玛咪,现在在公开和私人场合都给了他重要帮助。在公共场合,她总是穿着得体地站在艾森豪威尔身旁,面带微笑静静地听他们的谈话,需要她说话的时候,她会及时开口。私下里玛眯记住了艾森豪威尔的助手、秘书、顾问的名字、生日,在圣诞节或他们生日的时候,玛咪会为他们送去一份礼物。此外,她还经常出席或主持许多大型的社会活动,为艾森豪威尔的朋友和他们的妻子举行宴会。总之,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艾森豪威尔所要求的一切。

    朝鲜停战

    艾森豪威尔当选总统后,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朝鲜问题。此时,美国在朝鲜战争的漩涡中挣扎了很久。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朝鲜半岛蓄意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侵略战争。这是美国政府的政治军事冒险,他们企图武力霸占中国领土台湾。麦克阿瑟扬言,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不可逾越的障碍。

    朝鲜、中国、世界和平都面临威胁。面对威胁,中国人民行动了。周恩来总理说,我们的邻国遭受美国的侵略,我国人民不会置之不理;同时,美国企图侵略我们,这是更不能容忍的。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指出:“形势表明我们参战利益大,不参战损失大。所以,我们必须参战!”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讲话、中国政府声援朝鲜并谴责美国政府的宣言迅速传遍了全世界。为了和平、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准备抗美援朝。中国各族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在朝鲜人民军、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联合抗击下,形势发生了转变。到1950年12月中旬的时候,局势已经明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被收复了。对美国来说,继续进行战争的前途是暗淡的。然而,面对着中朝人民的英勇抗击,杜鲁门进行原子弹讹诈,他说:“为了打击朝鲜,美国政府正在考虑使用原子弹的问题。”驻朝司令麦克阿瑟恼羞成怒地说:“必须用原子弹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蒋介石的军队一道对中国大陆作战。”

    杜鲁门的话就像扔在水里的石头,激起阵阵波浪。美国国内反战的声音、国际舆论的谴责,迫使白宫不得不采取措施。对美国来说,保住面子,结束这场实际上打输了的战争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此时,摆在眼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尽快签订和平协定。然而在和谈的过程中,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企图破坏和平谈判,再燃战火,他说:“我要利用北朝鲜和中国战俘,破坏谈判。没有美国,南朝鲜军队会单独战斗。”听到这样的声音,美国极右势力也表示不消灭共产势力决不罢手。驻朝司令麦克阿瑟再次提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战的方案。

    谈判困难重重,直到1952年艾森豪威尔参加竞选总统前,谈判仍无实质性的进展。艾森豪威尔抓住机会,在演讲中,他提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主张。他说:“尽快体面地停止朝鲜战争,这是新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亲自前往朝鲜。”为了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在就职典礼前,艾森豪威尔前往朝鲜考察。他说:“美国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长期、全面的战略计划,仅仅只在亚洲采取了杂乱的、不协调的守势。为了和平,我们有义务防止新的战争发生,而且我们有能力减少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

    因为朝鲜停战的事情,艾森豪威尔和杜鲁门之间发生了不愉快。1952年12月5日,全国制造商协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集会。在会上,陆军上将麦克阿瑟说:“我有一个解决朝鲜冲突的办法,而且这个办法不会挑起全球冲突。”他还表示除了艾森豪威尔以外,他不会把这个办法告诉任何人。艾森豪威尔的顾问不太相信麦克阿瑟的话,他们一致认为在竞选总统的关键时刻,与麦克阿瑟牵连在一起是不明智的。尽管参谋们反对与麦克阿瑟联系,而且在某些事情上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还有不同意见,但他坚持要和麦克阿瑟取得联系。他说:“毕竟麦克阿瑟是一个伟大的军人,我想知道他有什么好主意。无论谁有什么好意见,我都愿意倾听。”既然艾森豪威尔决定和麦克阿瑟联系,参谋们再反对也是没有用的,于是他们建议艾森豪威尔秘密联系,但遭到拒绝。艾森豪威尔给麦克阿瑟拍了一份电报,他说:“对于你公开表示愿意同我讨论朝鲜停战问题,我非常感谢。我想知道你的全部意见和经验,期待着同你会谈。”麦克阿瑟回电说:“在职务上,我个人同这件事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国内没有人对我的意见感兴趣,你是第一个。对此,我特别感谢你。”

    12月9日,在艾森豪威尔的授意下,他的新闻秘书詹姆斯·哈格蒂公布了他和麦克阿瑟的这两份电报。当杜鲁门总统从报纸上看到这两份电报后,勃然大怒。第二天,他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在会上,杜鲁门对麦克阿瑟和艾森豪威尔大肆攻击,他说:“麦克阿瑟说他有结束战争的好计划,对此我表示怀疑。即使他有,也应该先告诉我,而不是艾克。至于艾克,他说为了和平解决朝鲜的战事去朝鲜考察,这只不过是一种迷惑人心的举动。”对于杜鲁门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的攻击,艾森豪威尔非常恼火,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

    在竞选期间,艾森豪威尔还收到一封来自明尼苏达州的信。信是这样写的:

    艾克:

    我代表明尼苏达州的选民,坚决要求停止朝鲜战争。事实证明,战争是无法遏制共产主义的。“一战”使共产主义在俄国取得了胜利,而“二战”仍是以苏联共产主义在半个世界的胜利而宣告结束。新的世界大战结局如何?也许共产主义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这是无法预测的,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你知道大众的意见吗?在全世界,有90%以上的人反对朝鲜战争。不解决朝鲜问题,只依靠电台、大型报纸、通用汽车公司等来帮助的话,你将无法得到人民的支持和信赖。

    明尼苏达州的一位选民

    在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反战运动在美国蓬勃发展。为了让新总统履行选举前的诺言,停止朝鲜战争,请愿书和各种与朝鲜战争有关的书信像雪片一样飞往白宫。有一封致艾森豪威尔的信是这样写的:“总统先生,您必须设法终止这场战争。请您设身处地地想想朝鲜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不幸,如果是您的孩子在忍受这种痛苦,您会忍心不管吗?”

    在美国最困难的时刻,艾森豪威尔成为白宫的主人。此时,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是通过谈判停战,从而“获得一种光荣的和平”;第二是扩大战争,通过大规模的攻势击败中国共产党,然后统一朝鲜。

    作为一名军人,艾森豪威尔深知对中国发动进攻的严重后果。他说:“如果发动了这一进攻的话,我们得不到主要盟国的支持,因为他们反对这种冒险。在朝鲜打仗,我们没有机会打赢这场战争。因为打过鸭绿江就会冒犯国际舆论,而且中国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原本美国指望一旦开战,它的盟友就会派兵,而美国主要提供军火和指挥官,结果事与愿违,不管白宫如何施加压力,盟国都不向朝鲜派兵。这样一来,美国人不得不自己承担战争的政治、经济、军事道义上的担子。如此沉重的负荷,可能会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宣告破产。艾森豪威尔说:“美国还没有强大到能够背负全世界,所以必须想办法和平解决战事。”

    艾森豪威尔担任总统后,做出的重大决策之一就是选择第一条路,解决了朝鲜问题。中国人民士气如此高昂,艾森豪威尔认识到,如果一直这样打下去,美国耗尽巨大的人力物力还不一定能打赢;同时,他们无法承受国际舆论的谴责,所以艾森豪威尔才决定走第一条路。

    艾森豪威尔进入白宫之后,为了逐步解决朝鲜问题,他开始采取各种步骤。5月22日起,艾森豪威尔派杜勒斯访问印度。杜勒斯向印度当局表示,美国“愿意光荣地结束战争”。艾森豪威尔之所以安排这样的访问,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告诉中国当局他们的态度。

    6月初,板门店谈判进展顺利。此时,南朝鲜总统李承晚又开始阻挠谈判。他说:“我不同意签订任何使朝鲜处于分裂状态的协议,美国必须答应帮助大韩民国统一朝鲜。如果停战后,在90天以内召开的国际政治会议没有能统一朝鲜,而且也没有解决办法的话,必须重新恢复战争。”6月6日,艾森豪威尔写信给李承晚,并在信中表明了美国的立场,他说:“到底是以政治或其他方法来统一朝鲜,还是继续以战争来实现统一?现在,我们必须做出抉择。为了达成朝鲜的统一,使朝鲜人民尽早摆脱战争的苦难,我们没有理由使苦难丛生的战争继续。”除了表明美国的立场外,艾森豪威尔还说:“为了让大韩民国在和平状况下恢复生产、建设国家,战后在取得国会拨款后,美国政府会继续在经济上援助大韩民国。”尽管艾森豪威尔这样说,李承晚还是拒绝停战条款,他说:“为了把中共军队赶出我们的国土,我们会单独作战。因为对我们来说,停战意味着死亡。”此外,南朝鲜国民议会达成共识,一致反对停战条款。此时,南朝鲜到处都是反对停战的游行示威队伍。

    为了说服李承晚,让他同意停战,6月26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奉艾森豪威尔之命会见了李承晚,他说:“在任何情况下,美国都会停战。停战后,美国会帮助重新建设南朝鲜的。”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李承晚让步了,并书面答应让“联合国军”指挥他的军队。他在给杜勒斯的信里说:“尽管我对停战条款心存疑虑,但我将对美国的政策让步。为了给联合国一个通过政治协议来统一朝鲜的机会,南朝鲜政府将遵守停战协定。”李承晚还写信给艾森豪威尔说:“出于对您的尊重,我不会再阻挠停战。”美国助理国务卿罗伯逊顺利完成了任务,1953年7月26日,白宫接到了朝鲜停战协议签字的消息。

    7月26日下午,艾森豪威尔发表了演说。他说:“带来伤亡的战斗终于结束了,我非常高兴。有一点我必须提醒大家,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不能停止对世界和平的追求。这次,我们仅仅赢得了停战,而不是世界范围的和平。”

    战争结束了,当记者采访艾森豪威尔问他有什么感想时,他回答说:“终于停止了战争,我希望我的儿子不久就能回家来。我希望所有的父亲都能如愿以偿,他们的儿子一定会归来。”艾森豪威尔还告诉记者,要与人为善,而不要与人交恶。

    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惨遭失败,被迫签订了停战协定。对此,美国政治评论家约瑟夫·格登作出这样的评论:

    在美国不愉快的经历中,朝鲜战争算是其中之一。在同中国共产党的较量中,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武器,而中国……制服了拥有现代化军事力量的美国。朝鲜战争结束后,大多数美国人都急于把它从记忆中轻轻抹掉。朝鲜战争是美国第一次没有胜利班师回朝的战争,这一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抹杀不掉的。

    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美国军事、外交战略的转折点,它是美国第一次试图用武力来阻止共产主义的军事扩张。在这种冒险行动的漫漫长路上,朝鲜战争只是第一步。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在印度支那与当地起义者作战的法国人得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后来这场起义演变成为越南战争,这是美国冒险行动的继续。

    无论这种冒险行动的结果如何,在以后的10年中,美国把国家的资源、声望、名誉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欧洲、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不仅要消耗美国联邦政府的财力,而且要消耗他们的物力。在远离故土的地方,有多少士兵在枕戈待旦,又有多少家庭在期盼,期盼丈夫、儿子、父亲的归来。

    美国政府中,很多人反对、抱怨朝鲜停战一事。为此,艾森豪威尔也受到了冷遇。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们主张在朝鲜打持久战。而艾森豪威尔不想让更多的战士死在战场,所以他选择了多数人反对的“体面和平”。艾森豪威尔并不认为这是耻辱,他认为是巨大的成就,值得自豪。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身经百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战争的无情。为了缔造和平、为了千百万美国士兵的生命,艾森豪威尔毅然放弃国会的虚荣、自己的荣誉,签订了停战协定。

    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流血最多的一次战争,而且是战而不胜之役。对那些自命不凡的“美国世纪”的鼓吹者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最沉重的打击。而艾森豪威尔——这位当年的盟军最高统帅,一向只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胜利者,在成为总统之后,他坦然地面对国会的不理解,面对并非胜利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结局。

    参议员麦卡锡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冷战气氛并没有减弱。美国害怕苏联的攻击,担心异己分子会渗透到政府颠覆美国,所以在国际上,美国政府一直与苏联对抗,而且在国内积极清除隐藏在国家内部的共产党人,清除所谓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击进步势力。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国以集权、政治迫害、独裁为基本特征的麦卡锡主义盛行,掀起了以其为代表的反共、排外运动。这一运动涉及美国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方方面面。

    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期的头两年里,麦卡锡一直困扰着他。他们之间矛盾重重,几乎不能容忍对方。在艾森豪威尔参加竞选的时候,共和党人称赞麦卡锡是他们的“宝贵财产”。当时,麦卡锡激烈地攻击马歇尔,将叛徒、谋杀的罪名安在马歇尔头上。为此,艾森豪威尔竟然删掉了竞选演讲稿中赞扬马歇尔的话。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取得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麦卡锡的支持。而现在共和党的“宝贵财产”,居然成为艾森豪威尔的眼中钉,总想找借口除之而后快。本来,艾森豪威尔希望麦卡锡的活动只是些反共、反民主措施,不会危及美国政府的利益。然而在美国政界,麦卡锡的影响日益扩大,个人野心不断膨胀,他发起的政治迫害活动愈演愈烈,开始危及美国政府。艾森豪威尔同麦卡锡之间的争斗越来越激烈,麦卡锡甚至公开攻击艾森豪威尔政府,并指控他叛国。在他指控艾森豪威尔之前,华盛顿政界中有人说:“美国的第二号人物是麦卡锡。罗斯福去世后,在美国公共生活中,没有一个人有像麦卡锡这样的影响力。”艾森豪威尔在日记中写道:“在我前进的道路上,麦卡锡是绊脚石。”

    1953年春,麦卡锡逐渐将手伸向外交领域。美国政府任命波伦为驻苏大使,麦卡锡公然反对这一任命。4月,麦卡锡发动了查禁进步书刊的运动,在两名年轻助手科恩和沙因的协助下,他清查了美国驻欧洲各国大使馆的藏书目录。在这次清查中,麦卡锡指控有290个单位的图书馆内藏有200万册赞扬共产党和亲共产主义的书籍,他主张将这些书全部焚毁。通过这次查禁,美国有75位作家的书全被列为禁书,连著名的小阿瑟,史莱辛格、马克。吐温、托玛斯·杰斐逊的作品也被列入了“禁书”。为此美国国务院甚至发布了这样的命令:在任何情况下,美国驻外单位的图书馆都不允许收藏共产党人的著作。此时,就连美国国务院、国防部、美国政府印刷局等要害部门都未能逃脱麦卡锡的魔爪。

    在麦卡锡焚书运动的影响下,美国国内一些城市和学校的图书馆也发生了“焚书”的活动,纷纷查禁、焚毁任何可疑的书籍、杂志。在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的公共图书馆内,只要是共产党人著的书,封面上都印上了醒目的标记,而且还附上了作者被传讯审问的次数。

    麦卡锡猖獗的活动激起了公众的反对。为此,艾森豪威尔召开了记者招待会。虽然他并不赞成麦卡锡的焚书活动,但是他并没有带给人们满意的答复。在欧洲,人们都说麦卡锡是美国的希特勒。英国工党领袖说:“麦卡锡和艾森豪威尔总统,到底谁的权力大啊?”在美国国内,人们都说:“共和党是没有希望的,它受到致命的分裂……一半是艾森豪威尔的,一半是麦卡锡的。”对于美国的现状,国务卿杜勒斯非常忧虑,他对艾森豪威尔说:“现在,许多欧洲领导人都认为,我们正在麦卡锡的领导下走上法西斯之路。”

    1953年7月,麦卡锡的助手马修斯写文章指责美国耶稣教会的牧师,说他们被共产党渗透。看到这一文章后,教会立即将电话打到白宫抗议马修斯的诬蔑。艾森豪威尔立即谴责马修斯,说他写这样的文章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迫使麦卡锡解除其职务。这是麦卡锡在1953年受到的唯一挫折,也是艾森豪威尔与麦卡锡的第一次交锋,他们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不久以后,麦卡锡指控美国陆军驻新泽西州的一个雷达中心站内有“共产党的间谍”。经过长期调查后,发现根本没有这么回事。但是麦卡锡仍不甘心。此后,他的政治迫害变本加厉,调查范围扩大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9月,麦卡锡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他决定在军队中追查异己。为了迫使陆军部按照他的意愿任命他的助手沙因,他和助手科恩向军队施加压力。

    1953年12月,麦卡锡将目标对准了美国陆军。在新泽西州蒙默思堡的陆军信号实验室,他开展了一次迫害共产主义者的调查活动。麦卡锡抓住一位陆军牙科医生的晋升、退役一事大做文章。这名医生名叫欧文·佩雷斯,麦卡锡指控他是进步的美国劳工党成员,并要求对他进行忠诚调查。然而,佩雷斯所在的部队不理会麦卡锡的调查。后来,根据《医生服役法》的规定,佩雷斯被晋升为少校,而且佩雷斯退役的申请也得到上级的批准。得知这一消息后,麦卡锡勃然大怒,他说:“陆军里面有共产党人渗透,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一定要深入追究此事。”从此以后,麦卡锡就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激怒了美国陆军。

    1954年2月19日,麦卡锡的调查小组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听证会。除了佩雷斯以外,出席听证会的还有佩雷斯所在营的司令官、陆军部战功卓著的拉夫尔·兹维克准将。在听证会上,麦卡锡问兹维克:“谁晋升的佩雷斯?”兹维克并没有正面回答麦卡锡的话,而是反问了他一句。对于兹维克的回答,麦卡锡很不满意。他接着问道:“一个将军明明知道他的部下是共产党,他不仅不免他的职,反而让他光荣退役,这样做应该吗?你说,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兹维克回答说:“我不知道。”

    恼怒的麦卡锡说:“兹维克,你必须提供涉及这一案件的全部人员名单,这是我的命令,必须在24小时内执行。”

    兹维克准将说:“对不起,我不能为您效劳。”

    遭到拒绝的麦卡锡恼羞成怒,他当众污蔑兹维克:“你这个没有脑子的家伙,竟然包庇共产党阴谋分子。你根本不配穿军装,应该解除你司令官的职务。任何保护共产党的将军,都不配穿这套制服。”

    陆军部长史蒂文斯闻讯后说:“我将亲自出席听证会作证,兹维克等人不要在麦卡锡的调查小组里露面。”

    得知这一消息后,麦卡锡威胁史蒂文斯,他说:“谁为共产党说话,我就要砸烂他的脑袋,任何人都不例外。”

    2月23日,麦卡锡举行了一次秘密宴会,陆军部长史蒂文斯应邀赴宴,他愚蠢地相信,这是一次可以进行妥协的机会。在餐桌上,双方约定会上谈的内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史蒂文斯哪里知道,这是麦卡锡设的圈套,只等他往里钻。在麦卡锡的诱导下,史蒂文斯同意了麦卡锡提出的草案。草案规定:

    为了使调查顺利进行,陆军部长史蒂文斯将提供所有与佩雷斯的提升和退役有关的人员名单。如果委员会需要,这些人和兹维克将军都将提供相关证词。

    随后,麦卡锡就把草案的内容泄露给了记者。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的都是这一消息。醒目的标题中基本上都有陆军部投降、屈服等字眼。关于这一消息,《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的报道:

    在政府的指示下,史蒂文斯向麦卡锡低头昨天下午,参议员麦卡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美国陆军投降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管艾森豪威尔总统是否愿意承认,参议员麦卡锡分享了军队的指挥权。

    此外,漫画家布洛克还画了一幅关于此事的漫画,讽刺艾森豪威尔和美国陆军部向麦卡锡投降。除了媒体、报界大肆渲染此事外,麦卡锡逢人就得意洋洋地说:“在签字的时候,史蒂文斯低声下气,非常乖巧。”

    不幸的史蒂文斯非常恼火,他恨自己,也恨麦卡锡的卑鄙。对此艾森豪威尔也很生气,他在日记中写道:麦卡锡是个可恶的家伙,史蒂文斯率领的军队根本不需要他插手。不久以后,这个可恶的家伙就会用我的名字,而不是史蒂文斯。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想当总统。我想说的是:他在做梦,除非等到全世界的人都死光了,他才能当上总统。

    为了澄清同麦卡锡签订草案的事情,艾森豪威尔亲自为史蒂文斯起草了一份演讲稿。在记者招待会上,史蒂文斯说:“我并没有向麦卡锡投降,也没有答应他公布相关的人事档案,这一切都是麦卡锡的阴谋。在原则上,我从来没有退却,也不能容忍任何侮辱军方的事情发生。”为了进一步表示对史蒂文斯、对陆军的支持,艾森豪威尔陪同史蒂文斯去北加利福尼亚旅行。

    在艾森豪威尔的支持下,陆军部准备对麦卡锡的挑衅进行反击。3月11日,美国陆军部公布了麦卡锡的助手沙因入伍后的一系列恶行。麦卡锡曾要求陆军部任命沙因担任陆军部长助理,而且允许他在陆军中享有某些特权。他的无理要求遭到陆军部的拒绝后,他与陆军部的关系恶化。从那时起,他就扬言总有一天要搞垮陆军。当陆军部公开沙因的事情后,麦卡锡反击说:“陆军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利用沙因要挟我,不让我揭发陆军部有共产党的事情。”于是,国会决定举行陆军部和麦卡锡的听证会。

    1954年4月22日至6月17日,一共举行了36次听证会。美国各电视台纷纷转播了审判麦卡锡的听证会实况,美国公众终于迎来了他的垮台。

    听证会刚开始的时候,形势似乎对麦卡锡有利。但到了5月3日,情况发生了变化。陆军部的特别法律顾问——波士顿的高级律师约瑟夫—韦尔奇出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麦卡锡的罪行。

    韦尔奇还出示了一张照片,当众揭发了麦卡锡的卑劣行径。这是史蒂文斯和麦卡锡的助手沙因微笑的照片,是在一个空军基地拍的。然而,史蒂文斯从来没有和沙因拍过照。韦尔奇说:“这张照片是史蒂文斯和别人拍的,这张照片是麦卡锡的助手科恩合成的。他把史蒂文斯旁边的人剪掉了,换上了沙因的像。”尽管韦尔奇说的是事实,但是科恩满口否认,说他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此外,韦尔奇指控麦卡锡有一份联邦调查局的秘密文件,说他是个违法分子。韦尔奇质问麦卡锡:“你手上为什么会有秘密文件,你是如何得到的?如果文件是重新打印出来的话,这等于是重新发表。”从法律上说,麦卡锡有一份偷窃来的文件,所以他是个违法分子。同时麦卡锡又犯了藐视国会罪,因为他拒绝回答韦尔奇提出的问题。终于,麦卡锡的丑行在观众面前曝光。这仅仅是开始,更精彩的还在后面。

    为了搞臭韦尔奇,在听证会上,麦卡锡当着全国电视观众的面,不顾事实肆意攻击韦尔奇的一名叫弗雷德·费希尔的年轻助手。6月9日,麦卡锡指控费希尔是美国共产党控制的律师协会的成员,这个协会是共产党的壁垒。韦尔奇愤怒地说:“参议员,你还有没有良知啊?费希尔曾经参加过律师协会,但是那并不是共产党控制的。这一点,你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之前,我从来无法想象你的残忍、不择手段。为了自己的目的,你竟然这样诬陷一个青年。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他会看清楚一切,你不会得到他的任何帮助。”毫无疑问,韦尔奇的斥责是听证会最精彩的部分,他赢得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掌声。听证会规定:与会的人是不准鼓掌的。但是鼓掌的人并没有被法警撵走,而且有些法警自己也在鼓掌。

    6月17日,陆军部和麦卡锡的听证会结束了。1954年12月2日,在全国上下的一片声讨声中,美国国会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案。在美国历史上,参议员受到参议院决议的公开谴责是罕见的。一蹶不振的麦卡锡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听证会结束后,他对记者说:“对我来说,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我的工作被迫中断了10个月,现在事情结束了,我将继续寻找政府中的异己分子、叛国分子。”后来,他给艾森豪威尔写信说:“美国面临共产主义的巨大威胁,他们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在激烈的争论中,白宫保持了明智的沉默。直到争论结束,艾森豪威尔在说起此事时,仍然比较隐讳。6月17日,艾森豪威尔在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他说:“无论是渴望个人权力的人,还是恶意煽动的政治家,只要他们试图在精神上控制我们,都应当受到谴责。”在听了艾森豪威尔的演讲后,毫无疑问,记者是和总统站在一起的。《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宣称,总统口中应遭到谴责的人就是暗指麦卡锡。

    1957年5月2日,麦卡锡死于肝硬化。临死前,他还在疯狂地喊着:“他们要谋杀我!”麦卡锡的死,宣告了麦卡锡时代的结束。终于,艾森豪威尔不用再为麦卡锡的事情烦恼了,美国的噩梦结束了。

    4“艾森豪威尔主义”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继续打着对不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军事援助的幌子,对其进行大肆侵略。其实,艾森豪威尔果断坚决地结束朝鲜战争并不是放弃了打击共产党,他采取了非正面的方式继续与共产主义进行斗争。艾森豪威尔之所以毫不犹豫地选择停战,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赢得机会。

    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引起了英、法武装干涉的国际冲突,这就是苏伊士事件,又称“苏伊士运河危机”。

    苏伊士运河自凿通后,一直被英、法所控制,他们手中掌握了运河公司95%的股票,英国甚至还获得了在运河区驻兵的权利。根据1954年的英、埃协定,1956年6月12日,英国军队全部从运河区撤走。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此英、法疯狂反对,并采用军事威胁、经济制裁等手段,妄图迫使埃及改变决定。10月31日,英、法借“保护运河”为名,侵入埃及,轰炸开罗、亚历山大港等地。面对外敌入侵,埃及人民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下,奋起反抗侵略者,取得了胜利。

    埃及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摇摇欲坠的殖民主义体系。这时,伊朗也发生了争取石油国有化的斗争。埃及、伊朗维护主权的行动,是中东民族革命积极发展的开端。如果发展下去,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地区的整个面貌。所有这一切,特别是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事件,引起了西方世界的震惊。此时,为了充当西方大国反对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突击力量,以色列挑起了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武装冲突。美国统治集团认为,埃及、伊朗等国的所作所为是对整个西方世界的挑战。资产阶级报刊议论纷纷,他们说:“埃及的行动也许会带来连锁反应。要是其他国家都仿效埃及的话,整个殖民主义体系就会彻底瓦解。”法国《世界报》指出,“苏伊士运河是个标志,如果这个标志倒塌,国有化将接踵而至。当所有的石油公司破产的时候,西方的威望将彻底消失。”《纽约先驱论坛报》报道说:“在中东,苏伊士仍然是西方的标志。”《纽约时报》赤裸裸地写道:“英国不仅仅是我们主要的盟国,它和我们在远东分享着石油财富。若我们失去了,他们得不到也是必然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甚至还有一则这样的报道:

    埃及的行为会带来数不清的灾祸,其他小国受它的影响会采取同样的行动。只要这些小国能抓住现今世界自由贸易通道,他们就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巴拿马可能会封闭巴拿马运河;经过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到地中海的石油管输油的权利,也许会被叙利亚、约旦收回;西班牙也可能要求封闭直布罗陀海峡的权利……

    对西方报刊厚颜无耻的言论,埃及政府并没有沉默。纳赛尔总统发表讲话,他说:“埃及之所以收回运河,就是因为帝国主义不停地叫嚣说苏伊士运河是他们的标志。”

    为了报复埃及,英、法、美、以色列的军队开始进攻埃及。埃及得到苏联的支持,美国政府将这看做是危险的信号,率先采取行动。为了恢复中东殖民主义秩序、为冲突制造借口,美国国务卿提出了所谓的“杜勒斯计划”。这个计划的实质是让埃及放弃自己的主权、取消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计划,并把运河永远交归某种国际机构管理。损害埃及主权的“杜勒斯计划”遭到埃及政府的强烈反对,纳赛尔说:“埃及人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对苏伊士运河的国际管制。”

    “杜勒斯计划”失败后,杜勒斯又建议对埃及实行经济制裁。这种制裁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尽量从非洲输送石油;第二种是增加从美国领土供应石油的量。这是一个损害其他西方国家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为自己谋求利益的计划。对此计划,美国《每日新闻》是这样评论的:中东大部分经济事务的领导权被美国紧紧抓到了手里,而这却严重损害了其同盟者的利益。美国的用心很明显,他们想打着“国际管制”的幌子,独占苏伊士运河。

    不管美国如何威胁,埃及就是不屈服。埃及《人民报》报道说:“真理在埃及人手里,任何威胁和恐吓都是没有用的。”纳赛尔总统说:“我们绝对不允许帝国主义损害埃及的主权。”在和埃及的较量中,艾森豪威尔认识到第三世界对美国的重要性,他说:“如果第三世界不繁荣,美国的繁荣也不能维持下去。因为第三世界的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的话,它就要变成共产党。这样一来,西方将得不到原料,美国的经济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采取适应当前斗争的新的对外政策。”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而且开采价格低廉,这个区域直接靠近苏联和东欧,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苏伊士运河则方便运输石油。所有这些,都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美国的注意力。

    斯大林去世后,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对抗并没有就此消失,美国与苏联的关系仍然相当紧张。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给西方世界造成恐慌,使他们加紧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干预和控制。两大阵营为了谋求发展,在打击对方的同时都在争取可能的支持。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两个阵营的对抗正在升温。艾森豪威尔明白,“二战”刚结束,国民经济需要恢复,但反对共产主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放松哪一边,都会给美国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美国确立霸权地位。这样看来,艾森豪威尔积极推行反对共产主义的政策,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很大的关系。他说:“冷战已经从局势比较稳定的欧洲、朝鲜转移到了局势动荡的非洲、中东等地。在那里,人类的1/3卷进了一场争取自由、摆脱极度贫困的斗争。对全世界来说,这是一股新兴力量、新兴国家崛起的斗争。共产党人想利用这种斗争,让第三世界跟着他们走,以此达到剥削第三世界的目的。为了和平、自由、免受‘共产主义威胁’,美国不得不采取新的外交政策。”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主义是对新近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国家的一个奴役计划。虽然艾森豪威尔说得冠冕堂皇,但是掩盖不了这个政策的侵略性。它是一种新的侵略工具,是地地道道的殖民主义。这是美国继杜鲁门主义后,对中东地区的又一个侵略性纲领,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中的一个新阶段。

    为了维护美国垄断阶级的利益、控制中东,美国决定实施新的外交政策。1957年3月9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美国对中东的政治纲领。这一纲领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同中东国家进行经济合作,并给他们经济、军事上的援助;

    第二,如果这些国家面临“共产主义侵略”,总统有权在中东使用美国的武装部队保护他们。

    此时,在中东,美国垄断组织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价值为2750亿美元。从这里的投资中,美国石油垄断组织获得的利润高达75%。这比世界上任何石油公司的利润要高出好多倍,所以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中东地区给予特别的关注。

    其实,早在艾森豪威尔担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探讨针对中东的对外政策问题。1951年,伊朗政府做出了石油开采、加工工业实行国有化的决定。伊朗的这一举动,使资本主义大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第一次遭到沉重的打击。美国统治集团想占领英国在伊朗丧失的阵地,但是他们失败了。为了自己的利益,美、英两国联合起来,投入到反摩萨台政府的斗争。丘吉尔认为,资本主义大国在第三世界“合法”的经济权利,因伊朗事件这一具有国际性质的事件而损害。于是他找到北约司令部,要求保护自己国家的“权利”。英美策划了共同制裁伊朗国有化的运动,其中艾森豪威尔扮演了中间人的角色。这是艾森豪威尔在中东问题上最初的行动之一。

    为了更好地控制中东,美国的政客们把“艾森豪威尔主义”给中东国家“援助”这一条提到了首位。对中东各国人民来说,美国政策的实质非常明显,无论他们怎样巧妙地辩解,都改变不了侵略实质。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愿望是反对外国的奴役、剥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艾森豪威尔主义”遭到中东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埃及《政治局刊》主编鲁兹·优素福说:“这个穿着和平外衣的实际上带有侵略性的‘主义’,不是为了保护、帮助中东各国人民,而是为了掠夺他们。”

    中东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迫使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撤退。这样一来出现了“真空地带”,美国统治集团想去填补英法两国空出来的位置。美国粗暴地干涉他国的内政,而面对美国的侮辱和粗暴干涉,中东各国人民怎么会视而不见呢?他们清楚地知道美国只会破坏他们的经济,绝对不可能给他们带来利益。叙利亚议员豪拉尼说,美援计划的目的是侵略、破坏中东的一切。中东人民坚决反对损害他们主权独立的所谓援助计划。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说:“我们之所以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主要为了同共产主义作斗争。为了完成石油垄断组织的任务,美国政府不得不以政治、军事条件来决定。”由此可见,实施“艾森豪威尔主义”只是一个圈套。美国政府为了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企图以空谈“援助”为掩护,引诱中东各国人民落入这个圈套。除了中东以外,美国还在拉丁美洲采用同样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巩固在北美洲的垄断组织,美国对拉美国家进行了几百次武装干涉。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允诺并没有给各国人民带来一丝好处。它导致了新的军事冲突,使得国际局势更加紧张,而且在中东建立的新战争策源地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中东国家的人民对“艾森豪威尔主义”的一致谴责表明,力图在中东、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统治的美国将不会有好下场。

    在美国著名教授罗伯特—马凯维尔写的《更完善的联盟》一书中,他做了如下有趣的自白:

    在国际生活中,生活着世界大部分人口的东方国家的作用日益增长。他们不信任我们的友谊、不相信我们的话,因为在我们的国家里,对待这些国家代表人物就像对待下贱的人一样。而在他们的国家里,对待任何一个美国人的态度都是友好的。

    这就是美国政府大肆吹嘘的美国式的“自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