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弹性的孩子更强大:好妈妈弹性教育40招-寸金难买寸光阴——培养孩子的时间弹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节 帮孩子建立起时间概念

    面对迟到,你会怎么对待孩子?事实上,有的孩子说,迟到算什么,即使是早到了也只能自己干等着,还不如等到人多的时候再去呢。这样的想法,就会让孩子从小就没有遵守时间的概念,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拖拉、懒散的习惯,长大以后很难适应集体纪律的约束。可见,迟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必须及时纠正。

    这些经常迟到的孩子,不仅是上学迟到,就连朋友约会也会迟到。对待孩子迟到的坏毛病,批评轻了,没有作用;批评重了,留下阴影。父母要以做思想工作为主,辅以一些必要的处理手段,掌握好对孩子批评的尺度,如果适得其反,就不好了。一个合理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明白迟到会造成别人的等待,自己不爱等待时候的孤寂无聊,别人也不会喜欢。同时,家长要明白,教育不等于处理,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有耐心和爱心。

    再过几个月,田义就要上小学了,田义心里很开心。可是田妈妈却不怎么开心,因为上小学后,田义每天都得按时起床,上学是不能迟到的。幼儿园的到园时间是7:30到8:30,尽管每天田妈妈都会按时叫田义起床,可是田义总是会迟到那么一点点。

    田妈妈觉得自己就是那个跟在田义身后的小皮鞭,每时每刻地盯着他,看着他刷牙、洗脸,还时不时地督促他快些,可是他却总是磨磨蹭蹭的。不仅如此,写作业、练习钢琴等事情,田义也总是这样的。这可真是难坏了田妈妈。

    像田义这样总是迟到的孩子,做事很磨蹭,即使家长在身后不停鞭策提醒,孩子也还是会迟到。而孩子总迟到,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对上学或者对将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趣。其实,跟孩子上学一样,大人上班迟到也是因为对工作没有热情,如果我们对工作兴趣大、热情高,即使上班的路再远,也会克服困难保证准点上班。孩子更愿意把时间用在感兴趣的地方,而不是那些他们习以为常的惯例中。

    生活中,如果孩子对学习缺乏热情、缺乏兴趣,或是跟老师、同学闹意见,就容易出现莫名迟到或消极学习的情况。所以,平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害怕上学、畏惧上学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养成拖延和迟到的坏习惯。

    心理学家戈尔曼为了分析孩子们延迟满足的能力,曾经做了个这样的实验。他在每个小孩的桌上都放两颗糖,并告诉这些孩子:“如果你现在吃,马上可以得到一颗糖,并且只有一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回来后再吃,这两颗糖就都归你了。”戈尔曼说完后就出去了,留下一群4岁左右的孩子待在房间里。

    一部分小孩迫不及待地抓起了桌上的果汁软糖,眨眼之间糖就被他们咬到了嘴里。另外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了等待20分钟得到两颗糖,这20分钟看起来是如此漫长,他们不得不克服需要的即时满足和延期满足的斗争。为了抵制冲动和诱惑,他们有的闭上双眼,把头枕在双手里,有的在喃喃自语,或者哼哼唧唧地唱歌,还有几个小朋友做起了游戏,剩下几个干脆睡着了。20分钟后,戈尔曼回到了房间,等待的孩子如愿得到了两颗糖。

    后来,心理学家戈尔曼通过跟踪这些孩子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发现:那些在4岁左右就抵制住了糖果诱惑的孩子以后的学习成绩明显比较好,他们成为自信,不会轻易向困难低头,适应性、独立性强的好少年;而那些在4岁时就抵制不住一颗糖的诱惑的孩子,学习成绩要落后一截,好冲动行事,遇到压力就畏缩不前,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成年之后,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也比不会等待的孩子更成功一些。实验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制力是成功者重要的心理素质。

    日本的教育家多湖辉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他小时候向母亲要玩具,总是要延迟一两个月才能得到,还要完成一定的工作,因此,对得到的玩具总是特别珍惜,这也逐步培养了他超过常人的持久力。

    因为戈尔曼的实验是拿糖果做诱惑物的,后来人们就把延迟满足效应称之为“糖果效应”。了解了糖果效应的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坚持与节制,选择等待得到两颗糖果。毕竟,孩子的道路很长,面临的诱惑很多,如果仅仅满足当前的需要,往往迷失了真正的目标,便不能像实验中等待的孩子一般得到人生中的第二颗糖。

    父母要以身作则。有许多父母喜欢熬夜,睡懒觉,早上起床的时候手忙脚乱,上班经常迟到,孩子看得多了,自然就会效仿。因此,改变孩子迟到的坏习惯,父母首先就要以身作则。不熬夜,早睡早起,按时起床以后带着孩子锻炼身体,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延迟的等待有时候是一种积累,而家长千万不要为此而给迟到的孩子找理由开脱。有些孩子经常迟到,老师批评、同学提醒都不管用,而有些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出于对延迟效应的信赖,主动帮着孩子找借口,比如堵车了、表慢了,或闹钟没响睡过头了,总之是常问常有理。家长如此不让孩子勇于承认错误,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迟到是合理的,反正都有爸爸妈妈顶着呢。所以,当发现孩子迟到时,一定不要袒护孩子,而要和孩子一起承认错误,并且找到改正错误的办法,孩子才不会养成迟到的坏习惯。

    给父母支招

    1.父母要以身作则。父母尽量少熬夜,按时起床,孩子自然会受到好的影响。

    2.做事情前,大人先把时间表告知小孩,包括要等到何时才能做什么,或者大约要花多少时间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可以做到心里有数。有时候,大人可以跟孩子说“等我把碗洗好,再……”或者“晚餐弄好就去做什么”,等等,让孩子有准确的时间概念。

    3.转移注意的“作业”。比如孩子在等待的时候,可以让其亲自数数、唱儿歌或玩玩具,更要鼓励孩子自己找点事来做。

    4.对于孩子的等待,大人要肯定孩子,并根据孩子的表现斟酌进行奖励。孩子愿意配合等待,事后给予赞美或糖果、玩具、延长游戏时间等回馈,强化孩子继续如此做的动机。

    5.带孩子做需要耐心的事。例如培育花草、制作蛋糕或钓鱼等,在实际操作中,让孩子知道要花费时间才能获得成功,等待是一个好的过程。

    6.帮孩子拟定作息表。生活中,尽量规划好其看电视、吃点心、外出游玩等活动的时段,时间到了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帮助孩子学习等待。

    §§§第二节 提高做事效率,把时间变成价值

    行为方式决定行为能力,孩子总是看起来很赶时间的样子,而真正做起事情来又显得磨磨蹭蹭的,这样就会在赶时间的过程中消耗不必要的时间。这样做不仅做事的效率极为低下,而且还会影响今后的身体和智力发展。因为幼儿期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动作缓慢的儿童往往容易有不灵活、不协调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生活自理方面,显得极为磨蹭。

    总是做起事来慢条斯理的孩子,生活上磨磨蹭蹭的坏习惯会导致孩子没有效率,甚至会迁延到学习、交往等多方面,引起一系列不好的后果。而且一旦形成拖延习惯,必定会形成拖拉的行为能力。而这种毫无效率的行为方式,补救起来就会显得非常困难。

    莫小雨天生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从不着急。早晨起床,只要妈妈没时间管她,她穿衣服能用一个小时。吃饭时,一家人都吃完了,她还边玩儿边慢腾腾地吃。为了她这慢性子,妈妈可着急了,总跟她讲要抓紧时间、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等道理,可是都在莫小雨身上起不了作用。

    莫小雨慢慢长大,上了小学,也还是这样。特别是做作业,总是拖到半夜,一会儿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小雨非要做一晚上。每次都是困得不行了才做完,而且根本没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

    莫小雨总是慢悠悠的,让妈妈非常担心。小雨上学之后,做作业的速度太慢,必然会影响学习、休息和正常的娱乐活动;考试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还没有做完就到了老师收卷的时间,一定很难考出好分数;运动的时候动作太慢,往往不能战胜对手,甚至不能合群。这一切,都会使小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其实,面对几岁的孩子,年轻的妈妈常常感到与其让孩子自己来做事情,比如吃饭、洗脚,还不如大人们喂他吃、帮他洗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但这种包办却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孩子也会因此产生惰性,没有自理的愿望,没有时间的概念,导致做什么都慢腾腾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少年时就十分珍惜时间,他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他曾经向外人道出他的创作时间表:“从午夜到中午工作。”这也就是说,巴尔扎克每天在圈椅里坐近12个小时,根据灵感进行创作。“从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休息,而到午夜又起床工作”。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

    巴尔扎克的写作速度很快,每三天他的墨水瓶要重新装满一次,并且得用掉十个笔头。正是因为这样抓紧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他才创作出《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等90多部中长篇小说,成为一位高产作家,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与他珍惜时间、勤奋写作是分不开的。

    巴尔扎克从年轻时就有了强烈的时间概念,将自己的时间好好规划,并按照时间表严格执行,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众所周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做事磨磨蹭蹭,往往会浪费掉许多宝贵的时间。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技能的要求日益增高,使得人们必须有紧迫的时间感,做事抓紧时间、提高效率才会有机会做更多事情,实现更多的梦想。

    实际上,动作缓慢一般是相对而言的。孩子处理事物的速度显得比一般人慢,通常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有时也是因为对成人的要求没有作出相应的反应,成人就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磨蹭,但孩子也许表现很不错了,希望自己的孩子符合大人做事速度才会感到满意是非常不现实的。只要孩子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生活,做生活上的有心人,努力与时间赛跑,就是有时间观念的表现,而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提高做事效率,就能帮助孩子克服磨蹭、做事缓慢的坏习惯。

    给父母支招

    1.帮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具有时间观念,不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成功人士珍惜时间的故事,让孩子认识到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让孩子明白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的道理,当然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磨蹭的害处,明确向孩子指出磨蹭是有害终生的坏习惯,一个做事磨磨蹭蹭的人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这样的人不仅做事效率不高,而且还会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2.帮孩子认识时间的概念。由于此年龄段孩子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很难正确认识时间,家长可借助自然现象,如日出日落,时间单位,比如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等以及钟表的滴答声,让孩子感知时间的存在,并感知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性。同时,家长还可借助孩子的成长及通过比较不同阶段人的外貌特征,让孩子体会时间的流逝在人身上留下的烙印,得知时间之残酷,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

    3.让磨蹭付出代价。孩子只有在体会到磨蹭会给自己带来损失之后,他才能够自觉地快起来,因此,让孩子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价,让孩子自己去品尝磨蹭的自然后果,不失为一个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说孩子早晨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家长提醒之后,不妨任由孩子而去,其实我们恰恰就是要让孩子亲身体验上学迟到的后果;孩子如果真的迟到了,老师肯定会询问他迟到的原因,孩子挨了批评后,就会认识到磨蹭给自己带来的害处,几次以后孩子自然就会加快速度。

    4.面对孩子的慢效率,家长不能责备打骂。当孩子做事磨蹭时,一些家长会表现得比较性急,加大嗓门冲孩子嚷,对孩子责备个不停,甚至打骂孩子。可是,许多时候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当时被吓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点,一旦事件平息之后,孩子磨蹭依旧。其实,对于孩子做事磨蹭,家长采用发脾气的办法是于事无补的,越是在一旁火冒三丈,孩子便越发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反而变得更慢了。而面对家长的责备和打骂,孩子的心理感觉失衡,有时孩子干脆就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故意拖延时间来表示对家长的反抗。

    5.让孩子觉得“快得值”。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多一些,玩得少一些,最好是一点都不要玩,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了,还有画画、拉琴等许多事情需要孩子去完成。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孩子自己有一笔账:我做得越快任务越多,反正也不能出去玩,不如索性做得慢一点,起码可以省点力气。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利,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6.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帮助孩子按时间表上的内容有条不紊地完成,使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在与孩子做游戏时,不妨增加按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游戏内容,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合理分配时间,这有利于养成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

    §§§第三节 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在孩子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和父母都应该选好目标坚持下去。有些父母太过心急,错将宝宝无法长时间专注的现象归于宝宝容易放弃。其实幼儿的专注时间多半是短暂的,2岁时专注在一件事的时间,最长只有5分钟,4岁时约达10分钟,5~6岁以上宝宝可达15~20分钟,孩子很容易就产生“我做不到,我坚持不了”的想法。遇上困难或长时间的事情,很容易就想放弃,很可能就会养成做事无法有始有终的不良习惯。

    坚持是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取胜方法。一个18岁的小伙子,职高毕业后开始做送水工。送一桶水可以挣2元钱。他每个月的收入除了负担自己简单的生活,还可以剩下几百元钱。这份工作,他做了五年。五年后,他自己开了一家送水公司,成了个小老板。

    当朋友们问他怎么做到的时候,他这样说道:“在这个中等城市,有着很多家送水公司,但这些送水工,能干上三年的很少,干上五年的,更是少之又少。毕竟这是苦、累、脏的活儿,几个愿干那么久?我是有心干五年的,五年来我拼命地记下客户,我把客户当上帝,搞好关系。因此我一开张,他们都愿意来订水,因为他们记得我这个人。”

    一个普通的送水工,他认认真真地干一件事,坚持了五年,他便在此行业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人生。而在这五年中,送水工的工作全如第一天那般苦、累、脏,但是送水工不怕。因为坚持行进,即使是蜗牛也会爬上树枝,看见最灿烂的风景。

    有人说,坚持是人的天性。其实,坚持指的是面对困难的持续力,与性格上的固执并不相同,是后天可以培养的。固执的小朋友不代表就一定能勇于解决问题、坚持做对的事。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持之以恒的习惯,孩子才不会因为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放弃,而会面对挑战不退缩,努力找出解决的办法。

    给父母支招

    1.对坚持度低的孩子,大人要给予鼓励,而不是数落孩子。比如:“你怎么这么没志气,还没做就说不行?”“你真是很没用的孩子!”“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长大后怎么得了?”“再不努力点,就会被别人比下去了!”

    2.大人可以把事情拆开来,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要求孩子做到。孩子每天完成大人要求的一个步骤,而大人不要过度要求过程中的完美,只要孩子能每天依约定完成事情,就给予口头肯定。等全部完成后,再鼓励孩子,已经能够学会坚持了。其实,每天做好一点点,就可以把整件事情全部做完了,而只要坚持一下,任何事情都难不倒孩子的。

    3.适当的鼓励和奖赏,是坚持的动力。大人可以给宝宝备忘录贴纸,并在每一张贴纸上写出一件希望孩子完成的事情,贴在孩子的床前。提醒孩子完成一张贴纸的事情就可以拿来换想要吃的点心。每次孩子换奖品时,要不断地鼓励他、称赞他继续完成其他贴纸上的事情。

    4.提高孩子注意力的最佳途径是经常读书给孩子听。准备几个与尝试、坚持、努力有关的故事,经常说给孩子听,让孩子建立可以模仿的偶像。向孩子灌输“放弃一切,就绝对没有希望”的观念,并引导孩子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每天大人都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大人必须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最开始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逐步发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和小说。

    §§§第四节 每个人都有专属生物钟

    孩子总会在无形中和自己的同伴进行比较,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学习人家,希望能够快速提高自己。而实际上,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种生物钟,并不是按照成功人的时间配比或者是所谓的人体科学时间配比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生物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上是生物体生命运动的内在节律性,它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顺序所决定。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控制着宝宝的正常起居规律及身体健康。但是有时候,它也会“走得不准”,需要调整,只要调整好,孩子就能快速记忆,完成复杂的工作。

    珊珊是个要强的孩子,她总是希望能取得最好的成绩,当然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于是珊珊学会了向别人学习,她会问比自己厉害的人是怎么学习的,是什么时间学习的,自己也会照着做,严格按照别人的时间表执行。

    可是,珊珊发现,即使她跟着别人一起同步学习,也得不到别人的成绩。她很郁闷,不知道该朝什么方向努力,更不知道自己差在什么地方上,也还会因为别人的时间表而感觉到吃力。于是,珊珊烦躁得不得了,根本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珊珊因为好强,而跟别人讨教学习的方法,她细心地连别人学习的时间也学来了,可是却没有得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其实问题在于,珊珊只顾得学习人家的“时间表”,却不懂得其实自己也有一套专属于自己的“时间表”,只有自己找到最佳的作息时间,才可以事半功倍,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成绩。

    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东西,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工作。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晚上6点到10点,是学习的黄金时间,但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规律。想要取得好成绩,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自己的“生物钟”的作息时间。

    居里夫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孩子专属的生物钟。在女儿不足1岁时,居里夫人就让她们开始所谓的“幼儿智力体操”训练:让她们广泛接触生人,到动物园看动物;让她们与猫玩;让她们到公园去看绿草、蓝天、白云、人群;让她们到水中拍水,使她们感受到大自然界的美景;让她们找到自己的生物钟,找到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时间和地点。

    孩子大点后,居里夫人又开始了一种带艺术色彩的“智力体操”,教孩子唱儿歌和讲童话。再大些,就开始智力训练和手工制作,如数的训练,字画的识别,弹琴、画画、做泥塑,让她们自己在庭园种植植物、栽花、种菜等,并抽出时间与她们散步,在散步时给她们讲许多关于植物和动物的趣事,如种子是怎样在花里长成的等。她的教育都力求从实物开始,而且每天更新,以提高孩子兴趣。她还教孩子骑车、烹调等。这种全方位幼儿早期“智力体操”训练,不仅使孩子增长了智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性格,更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感受各种环境,找到自己的生物钟。

    我们不少家长在孩子成长时期,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时间教育,也没有采取适合孩子自身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总是强调工作太忙,想想居里夫人,她之所以成果辉煌,就是一生都在不断探索。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太忙而忘记教育孩子,并且利用孩子的“生物钟”,在孩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能力。

    孩子自然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也经常有做事懒散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偶尔会因为别人的成绩而学习他人的“时间表”,而这时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找到专属的时间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给父母支招

    1.了解各种各样的“生物钟”。孩子通常会对新奇的事情感兴趣,父母可以先了解相关的知识,将这些信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认识“生物钟”,了解“生物钟”。

    2.教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合理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父母有必要指导孩子充分利用最显效率的时间。如果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最有效率的时间里去做,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而按时用脑,充分利用节律的高潮,能有效避免节律低潮时造成的差错、事故、损失。

    3.指导孩子运用生物钟理论调整考试节律状态。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处在高潮期,这时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最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强,利于吸收新知识。应抓住学习的黄金时节,多学习知识。

    4.孩子的生活节奏不宜过快,要慢下来。生活节奏过快,会造成生理节奏加快,使体内原来合拍的节律变得紊乱,影响激素分泌节律紊乱,进而影响其他生理节律的紊乱,导致疾病及早衰,所以父母有必要对孩子的生活节奏加以控制。孩子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力,就是顺应了他自身的节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