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要太随意-生活中别太随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活在世,离不开与人相处,在与人相处中,切不可过于随意。有些人不修边幅,不注意形象,说话不考虑他人感受,拒绝他人的时候不留情面等等,如此随意而为,无形之中给人留下了不好的感受,势必会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制造麻烦。生活是一门学问,要与人打交道,与自己打交道,要注意言行,要学会接受,也要学会拒绝。

    别把不修边幅当个性

    一天,一个小学生走进老师的办公室,天真而诚恳地对英语老师说:“孙老师,您才40多岁,穿着也太土气了。您的形象就跟过去农村老大妈似的,头发乱哄哄的,衣服皱皱巴巴的。您看您的鞋子一直是脏兮兮的。您再看看我们的化学老师,比您岁数还大,打扮得多精神,虽然讲课水平没法跟您比,但我们还是比较愿意上她的课,一看见她往讲台上一站就来精神,心里就舒服。”

    孙老师一听,有些难过,心里又酸又气。每天认真地备课,上课,判作业,出考试题,早晚自习检查学习情况,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每天哪有时间照照镜子,打扮打扮啊。

    学生毕竟还小,说完,还笑眯眯地看着她,不以为过。自然,孙老师不好对学生的童言无忌发作,只能在学生走后感叹现在学生的思想与自己当年不一样了。

    领导学形象专家乔·米查尔曾说:“形象如同天气一样,无论是好是坏,别人都能注意到,但却没人告诉你。”面对这个天真的学生,孙老师不应该感到郁闷,因为是学生提醒了她,身为老师也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每天都要修理边幅。要以一个干净、利落、清爽的形象站在讲台上。由此可见,不修边幅,是不符合教师形象要求的。

    其实,不修边幅的人无论是在生活还是职场中,都是不受欢迎的,因为这种形象总给人一种邋遢,没有精神,不利落的感觉,想想谁会喜欢这样的人呢?然而有很多年轻人却没有这种“形象意识”,也就是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形象价值。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如何,坚信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天穿着脏兮兮、皱巴巴的裤子,还故意在衣服上剪几个洞,皮鞋从买回家到穿坏了扔出去从来就没擦过,把头发搞得乱糟糟,每天出门前照镜子的时候还会笑几声,对这样的装扮还自我感觉良好。不注意个人卫生,甚至刻意不修边幅的人,只会让别人顿生厌恶。

    其实,在如今这个社会上,有着这样想法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常常固执地以为,这种脏乱才是张扬自己的个性。这种无知可笑的想法不仅对别人,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亵渎,一身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才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礼仪。

    刚刚20岁出头的吴萍是一个比较随意的人,由于自己的工作是值夜班的库房管理员,所以,每天都穿着褪了色又脏兮兮的工作服。日子一久,她也变得比较邋遢起来,常常是起了床洗一下脸,就匆匆上班去了,根本就不顾自己的形象,她觉得反正是晚上上班,白天睡觉,打扮那么漂亮给谁看啊。穿干净衣服弄脏了还得洗,太麻烦了。况且这种形象在自己看来也是一种个性,没有什么不好,所谓欧美风不就是这种颓废感吗?

    有一次,一个朋友给她介绍了一个非常优秀的男朋友,快到见面时间了,她倒好,头发乱糟糟的,也不梳理,穿的衣服是松松垮垮的,整个人看上去特别颓废,朋友见到她后大吃一惊,赶忙问她怎么回事,如果今天不想跟男孩见面,就另约时间,这种样子肯定不行。可是她却说,这才是我自己的风格,我选择我喜欢。朋友没办法就带她去了,可是当对方看到她时,立马就跟她朋友说自己还有点事急需去处理,这次就这样,等以后再约吧。

    这下吴萍傻了眼。

    年轻人,不要再认为不修边幅就是一种个性,也不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一团糟的私生活里。要不然即便遇到一个非常优秀的对象,到头来估计也会由于无法自我管理和约束,而白白错过一个天赐良缘。

    事实上,不修边幅只能体现一个人的无知和不懂礼貌。作为一个举止高雅的年轻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地,都会极其注重自己衣服的整洁度,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这才具备绅士和淑女之风。

    古语有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特别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如果你连自己最基本的清洁卫生都做不好,你怎么会在工作上做到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呢?你如何为自己的伟业做好底层的基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这对一个想成为成功者的人来说非常重要。至少形象也可以为你赢得印象分,博取人缘,关键时刻让自己从形态上打败对手。

    西方有句名言:“你可以先装扮成‘那个样子’,直到你成为‘那个样子’。”“看起来像个成功者和领导者”。所以,年轻人一定不能没有形象意识,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模样。要想成为成功者,你就得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注意自己成功者的形象,这样你才能有信心,有能力,有魅力,在你的事业中才会为你敞开幸运的大门,让你脱颖而出。

    常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那么水做的女人天生就应该清爽可人,泥做的男人天生就应该整洁刚毅。受条件的限制你可以没有华丽的衣服,你也可以没有优雅的燕尾服,但你不能没有干净清爽的外表。所以,作为年轻人千万不要再错误地理解“个性”的意思了。

    每天打理好自己的形象,让自己成为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受人喜爱的对象吧!把曾经不修边幅的坏习惯抛在一边,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树立起一个干净明朗的形象吧!

    你不再是小孩,别指望每个人都喜欢你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学着适应周围的一切。成长中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一次成功的适应。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也许父母会迁就你,会顺从你;当你进入学校时,你身边的同学也许会喜欢你,但是当你走入社会之后,你就已经不再是个小孩了,别指望每个人都喜欢你。如果你过于在意别人对你的态度,那么你不可能快乐。

    刘曼是个非常漂亮的女孩,上学的时候是班里的大美女,男同学在背后都悄悄地称她为“班花”。到了大学,追求她的女孩可以组成一个加强连,而她最终嫁给的男人,并不是最优秀的。他不过是对刘曼殷勤备至,经常给刘曼送去一只鲜红欲滴的玫瑰;晚上睡觉前,温馨短信也会准时发来。

    当刘曼休息时,他更是如影随形,对刘曼的关怀称得上无微不至。刘曼曾对他说:“你不用对我这样好的。”他却对刘曼说:“你是我的公主。”就是这句话,让刘曼欣然嫁给了并不很出色的他。

    结婚后,刘曼觉得不幸福,因为老公不再把他当成公主,公公婆婆也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对她,他要做家务,要学做饭,老公只在特殊的日子才买玫瑰给她,偶尔才陪她看电影,给她买零食。她觉得老公变了,于是逢人就抱怨,说男人都是骗子……

    你还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吗?你还觉得身边的人都应该围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世界的中心吗?你还期待每个人都喜欢你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哪怕是一丁点这样的想法,你都应该注意了,该醒了,你不再是小孩了。即便你是小孩,也只有爸爸妈妈喜欢你,你对别人来说,就像别人对你一样,你能做到喜欢每一个人吗?

    尼采曾经说过:“人不过是一把泥土。”所以,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得太高,不要对生活期望太多,以为所有的人都要喜欢你。一旦某个人说你不好,你就觉得很失望。这样你注定是不快乐的。作为一个成人,应该明白世界上本就不存在任何完全绝对的事情,试图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美国前任国务卿鲍威尔曾经说过:“你不可能同时得到所有人的喜欢。”因为很多时候,当你希望和每一个人都搞好关系,赢得每一个人的好感时,当你为此付出很多时,你会发现:不喜欢你的人还是不喜欢你,不欣赏你的人照旧不欣赏你。

    唐太宗曾问宰相许敬宗:“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的回答很长,他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

    接着,许敬宗总结道:“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

    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有句话说得很好:“你再优秀,也得碰上识货的人;你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你再真诚,也得赶上有心的人;你再谦让,也得面对珍惜的人。”一句话,你首先必须真的很优秀,才有可能赢得更多人的好感;其次,即使你很优秀了,你近乎完美了,也不一定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所以,你有什么好哀叹的呢?还是好好地走自己的路吧,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理会他人的评说。

    给别人留面子,就是给自己留后路

    俗语说:“树有皮,人有脸。”所谓的脸,就是面子,是一个人的自尊。“面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士可杀,不可辱”就是这样一个道理,面子在有些场合甚至重于性命。如果你处处不给人留面子,别人就会对你心存怨恨,也不会顾及你的情面,暗中堵你的门路。如果你给了别人面子,那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对方觉得自己脸上有光,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也会如法炮制,心照不宣地给你面子。这种情形在生意场上最为常见。

    也许你会说,讲究面子是虚伪的表现,但这是人性的弱点,即使是圣贤也无法超越。如果你对这个问题不够重视,就会吃亏。也许你愿意让别人占点便宜,但是你也会不愿意吃“没有面子”的亏。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在他们有成就时你可以不夸赞他,但是在他们犯错的情况下,也别以为他们错了,你就可以随意地数落他们。须知,在自尊和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如果不顾他们的自尊,他们也会反过来刺伤你的自尊与尊严。

    对于批评,每个人自尊心的敏感程度不一,因此要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批评。对那些自尊心较强和敏感的人,你要尽量小心说话,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点到即止;对于那些脸皮比较厚的人,语气则可以适度加重些,如此才能使他们意识到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揭人隐私是最伤人自尊心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隐私,在他过去的生活历程中,他也许曾犯下错误,甚至做过不光彩的事情。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拿别人过去的不堪之事作为威胁的,被威胁的人会因为他的污点在你手中而忍气吞声,但其实内心十分气愤,在有机会反击你的时候一定会毫不留情。如果你这样做,那你就失去了对方,失去了对方就是断了自己的后路。

    沃恩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由于工作认真,为人真诚,慢慢地被升职为主编之一。虽然沃恩能够接到的任务都不是非常热点的事件,但是沃恩和他的团队总是能给老板带来惊喜,因而沃恩深受老板的赏识,而且沃恩还代表他所在的公司每年参加杂志评审的工作。在杂志界能受邀参加一年一度的评审工作是一项殊荣,很多人对此向往已久,但是很少有人能每年都在应邀之列,充其量连续参加一两次。

    但是,沃恩却是最幸运的一个,他每年都会收到邀请函,大家对他羡慕不已。尤其是公司里几个时尚杂志的主编,他们年纪轻轻就能够成为主编,在众人的追捧夸赞中,他们也渐渐地认为自己非常有成就,觉得自己有眼光、有见识、有口才,因而比沃恩更有资格做杂志协会的评审。

    沃恩非常乐意提拔这些比他年轻、思想活跃的年轻人,于是就向杂志协会提出了申请,他们接受了沃恩的申请,但提出了附加条件:沃恩仍然要作为评审参加杂志评选的工作,这让同事们惊叹不已。而在杂志评选的过程中,沃恩一如既往地夸赞每个杂志的优点,并委婉地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而新晋的时尚主编则是抓住缺点不放手,大肆地谈论,并且滔滔不绝,把别人的杂志贬得一文不值,而他本人所做的杂志则都是优点,甚至不惜贬低别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

    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这位年轻主编就被人通知下一届评选活动将不会再邀请他作为评审。而沃恩仍然是不温不火的主编,但是每年他的作品中总会有一部或两部斩获大奖,沃恩在杂志界过得风生水起。他在年届退休时,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他才微笑着告诉人们自己的“诀窍”。其实要说专业眼光,沃恩并不是特别在行,他之所以每年都会被邀请,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善于给所有人“面子”,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沃恩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多称赞、常鼓励、少批评。毕竟每一份杂志都有它的优点,而对于不足之处,沃恩就会等会议结束后,私底下找编辑人员沟通,指出他们的缺点。

    尽管杂志有名次先后,但沃恩让所有人都有面子,而那位时尚主编却因为在公开场合太不顾及别人的面子而被拒之门外,作品再好也不会有人青睐了。也就难怪承办该项活动的人员和编辑都尊敬沃恩、喜欢沃恩。

    时下很多年轻人小有成就,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非常有能力。他们生怕没有机会表现自己,逮到机会就滔滔不绝,把别人批评得一文不值。有的甚至不惜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根本就没有“给别人面子”的意识。其实这种举动是在为自己的祸端铺路。人们常说:“过头饭不可吃,过头话不可讲。”凡事要有度,做事一定要留有余地,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给别人留余地,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铺路。

    不要做有伤别人面子的事情。不要当面羞辱人,不要当众揭露别人的过错,输赢场合不要太计较,要主动留面子给对方。适度地吹捧对方,要时刻为对方着想,尊重对方,不管对方是大人物还是小人,这样可以避免你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无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给别人和自己留下余地:就如同建筑楼群要留出绿化带;铺筑路面,每到一定的距离就要留下空地,以免路面膨胀;字画图书的“留白”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做事留有余地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不给别人留后路就是断自己的后路,而断自己的后路就是把自己逼上绝路。

    即使你不喜欢对方,也要笑脸相迎

    一间小杂货店对面新开了一家大型的连锁商店,这家商店有即将挤垮杂货店的势头。杂货店的老板忧愁地找牧师诉苦。牧师建议他:“每天早上站在商店门前祈祷你的商店生意兴隆,然后转过身去,和那家连锁商店搞好关系。”杂货店的老板照做了。一段日子后,正如杂货店的老板当初所担心的,自己的商店关门了,但因为自己多年经商的经验,和与对面连锁商店全体人员的良好关系,他被聘为了那家连锁店的经理人,而且收入比以前更多。

    人际关系的经营也是如此,在我们所认识的人当中,你不可能要求人人都喜欢你,你也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甚至会十分讨厌某一个人,看到对方就让你心里不舒服。但是人际交往的规则告诉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朋友,就要尽量减少敌人的数量。所以,即使是面对你不喜欢的人,也要笑脸相迎,说不定在你的感化之下,对方也能够成为你关系网中的一员。

    刚刚毕业不久的王玮,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工作环境、同事、待遇,各方面都让他很满意,唯一让他觉得不好的就是他的舍友。王玮住在单位的职工公寓,宿舍里还有三个人,其中一位舍友就很不好相处。

    王玮的这位舍友是几个同事中年龄最小的,但他平时似乎就没有朋友,大家也都不喜欢他。每次他加班,下班回到宿舍时声音总是很响,影响了舍友们的休息。大家都说他人小鬼大,心眼很多,常在人前搬弄是非。他还爱翻弄别人的东西,至于宿舍的卫生,他也总是借故不清理。

    虽然都是些小毛病,但矛盾越积越多,慢慢地,王玮的这位舍友就被别人孤立了。平时大家都不爱搭理他,只有王玮还对他笑脸相迎。虽然王玮心里也不喜欢这位舍友,但他想,自己一个人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再说他也并没有做什么损害别人的事。

    他这样做的确是对的,两个月后的一天,王玮险些丢掉这份工作,正是这个舍友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这天,主管突然说前一天的工作出现失误,而工作交接是王玮签的字。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平时不讨人喜欢的这位舍友出来证明责任不在王玮,并和主管据理力争,最终查明了事情的真相。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时,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恶语相加,总之没有好脸色。然而这样的做法不管是对你的事业还是生活来讲都是非常不利的,聪明的人应该明白这点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怎样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呢?

    第一,把自己当别人。

    即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得失荣辱,不要意气用事,也别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到周围的人。很多人非常在意自己的荣辱得失,稍有不如意,就对周围的人摆脸色,甚至会殃及一些不相干的人。其实认真考虑一下,你不喜欢某个人,是不是因为这个人曾经指出过你某些不足的地方?有些人心胸就是狭窄,总是对指出自己缺点的人耿耿于怀,其实大可不必,你应该感谢那个让你看到自己缺点的人。

    第二,把别人当自己。

    这一点在人际交往中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能够始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才能急别人之所急,做人千万不要老是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我们每个人的遗传特质以及成长的环境都是独特的,这就造就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和独特的人格。我们在和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对方的行为、性格与自己的不同,那么就会因小失大,失去很多交友的机会。

    因此,在社交中我们也要学会求同存异,换位思考,遇事多理解他人,用宽容的方式来对待他人,多为他人着想。发生了什么问题,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够好,那么我们就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对待他人,就算是面对自己不待见的人,也能够和平相处。

    第三,把别人当别人。

    即尊重别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哪怕你不认同对方的观点,不喜欢对方这个人,也要给对方最起码的尊重,不干涉对方的隐私,不冒犯对方的私人空间。在人际关系中,十分常见的一个原理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说的就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你。你尊重他,他也会尊重你。

    第四,把自己当自己。

    即在自知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尊和自信,扬长避短,更成熟地与别人相处。现在很多人做事的方式总是略显幼稚,尤其是年轻人,一直停留在小时候的交友习惯上,要知道,你今天与之擦肩而过的“路人甲”,很有可能会在今后帮上你的大忙。所以,既然已经踏入社会,就要学一学圆滑的处世之道,今后再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或大或小的缺点和不足,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就是用来取长补短,弥补不足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排斥自己不喜欢的那个人,试着每天给对方一个微笑,学会换位思考,多为对方着想,总有一天,你会为此获得友谊。

    识破不点破,让对方面子上好过

    朱自清先生说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可见具有高超的说话水平,在应酬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是一个人获得社会认同的最便捷有效的手段,同样,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强大的工具,使人前途顺畅的一个重要手段。

    具备高超的说话水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到识破不点破。尤其是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说话的艺术显得格外的重要。

    当你指责他人错误的时候,你的出发点本身是充满善意的,但是指责他人,是对对方才智的挑战,如果不注意方式,可能会严重地伤害对方的自尊心,进而伤害彼此的感情。这样的行为,就算对方能理智地接受,也坦诚地赞成你的见解,但是在对方的内心里,总不免会留下阴影,如果今后你们再有交往的话,或多或少会受到这些小过节的影响。所以,在应酬当中,有时候识破,但是并不点破,让双方心中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达到目的了,说出来,不一定就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他办事一丝不苟,从来不马虎,是一个充满上进心的年轻人。因为他非常勤奋,表现也非常出色,法官允许他参加了一个备受关注的案子的辩论,年轻的律师觉得自己能够获得这样的锻炼机会非常难得,所以他非常重视这个案子,反复研究好了多次,悉心准备了好久,希望能在这个案子上展露出自己做律师的才华。但这个案子牵涉一笔巨款和一项重要的法律问题,这是案子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让这位年轻律师大伤脑筋。

    在辩论一开始的时候进行得非常顺利,年轻律师表现也很优秀,无论是从辩论、回答问题,还是协助法官工作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法官对这位年轻的律师也连连点头,表示赞许。但是到快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意外。有一位最高法院的法官对一个简单问题,犹豫许久之后,问这位年轻的律师:“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是不是?”这位律师怔了一下,还是立刻鲁莽地否定了法官的话:“不是。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

    话音一落,整个法庭内立刻安静下来,法庭内的人都诧异地看着这位年轻人,对这种行为感到意外,因为,没有人当众指出过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官的错误。法官的脸色也沉了下来,场内的气氛令人感到恐惧。突然的寂静,让这位年轻的律师也惊呆了,他也意识到自己不该当众指出这个问题,不过话已说出口,无法收回,辩论也一时陷入僵局。

    在这件事情中,很明显,那位年轻律师的回答是对的,他诚实地指出了法官的错误,但法官却没有因为他的正直果敢而感到高兴。这是为什么?在这件事情当中,他居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指出一位学识渊博、声名远扬的资深前辈的错误,说话方式并不恰当,态度也不那么友善。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我们也比较难接受,更何况是一位名人呢?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位年轻人应该顾及法官的面子,而不是赤裸裸地把他的错误指出来。他可以用委婉的方式提醒这位赫赫有名的法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做到识破不点破,给他留足面子。

    年轻人可以这样回答:法官大人是在考验我吗?非常不好意思,这个我不太清楚,等辩论结束的时候咱们再探讨好吗?或者其他类似的话,那情况会大不一样,小律师巧用一句不好意思,把问题揽到自己身上,解了法官的围,法官自然会非常感激他在众人面前给自己挽回面子,那么对他的好感也会多几分,年轻人的事业也许会因此而得到帮助。

    喜欢赞扬而厌恶遭到批评是人类本性,就像女人天生爱美一样,人们对赞美的需求也一样非常高。在人与人的应酬当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当众直接指责别人,使别人下不了台。如果必须要指出的话,也一定要委婉、温和,点到为止,双方都心知肚明即可,千万别把话说得太绝对,要让人容易接受。

    要做到这一点,也是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意的。首先,要把话说“好”。“好”的意思是批评别人的语言要深思熟虑加工之后再表达出来,避免盲目直言不讳,要保证话语说出来之后,气氛仍然能融洽,没有人因为你的言语而丢面子,下不了台;还要保证言语说出来后,对话能够继续下去,不至于让前后的人因为你的一席话而处于尴尬状态;“好”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出来的话必须让犯错误的人受益,如果没有这一点,那么你的话语就是废话。

    其次,要言简意赅。当你当众批评他人错误的时候,言语越少越好,点到为止,最好能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双方心知肚明即可。如果你出言不逊,当众点破他人错误,使对方陷于窘境,很容易使他人产生反感。正确的做法是,点到为止,然后转移话题,不要让众人过多关注这个过错。要知道精练而有技巧的语言可以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又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但愚笨的言语不仅会让他人感到难堪,甚至使事情恶化。

    拒绝要有技巧,不要伤了对方的面子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其中,有许多积极的,也会有许多消极的;有符合自己意愿的,也有不符合自己意愿的;有我们乐意接受的,也有我们需要拒绝的。比如,有人需要我们帮忙,但我们却由于某方面原因而不能帮他时,就需要拒绝他。而直截了当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但是,有时候我们必须拒绝对方,我们就必须要掌握拒绝他人的技巧。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我们才能轻松愉快地说出“不”字,才能使对方高高兴兴地接受“不”字。

    比方说,在拒绝他人时,我们可以暂时做出错答,这是一种不错的拒绝技巧。这样可以转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也可以使请求者领悟到拒绝他的意思,免于因说破而造成尴尬局面和其他不良后果。

    易连昆和小樱是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他们在同一个公司工作了三个月的时间,在一起工作久了,易连昆对小樱产生了爱慕之情,想要表白自己的心愿。

    小樱虽然心领神会,知道易连昆的心意,但是,小樱对他并没有男女之情,她很珍惜这份友情,不想将这份友情向爱情方面发展,但她感觉同事之间还是不要说破,保持一种纯真的友情为好。

    这一天刚下班,同事们都在边收拾自己的东西边讨论去哪儿吃饭,易连昆走向小樱,小樱正和同伴菲儿商讨周末去哪儿玩,看到易连昆向自己走来,便知道了他要说什么,于是,小樱下定决心,想到了拒绝他的方法,就和同伴一起笑着等易连昆走了过来。

    易连昆走到小樱的面前,有些犹豫地说:“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你,你是不是喜欢……”

    同事们都停下来看向这一边,菲儿也很好奇地看着他们俩,小樱明白他的意思,就打断他说:“哦!我喜欢你借我的那本书,我都看了两遍了,还没看烦,尤其是里面讲到的奇幻世界,真的很奇妙。”

    易连昆以为小樱会意错了,想要说得更清楚一些,就急忙接着说:“你难道看不出来我喜欢……”

    同事们更好奇了,都起哄似的看着他们,小樱不慌不忙地又打断他,笑着说:“我知道你也喜欢这类的书,以后咱们可以交换一下学习心得,这样可以互相促进对方进步。”

    易连昆有些心急,他干脆直截了当地问:“你有没有……”

    小樱看他要说出口,也有点着急,灵机一动,马上截住他的话,不让他有喘息的机会,又笑着说:“这么巧呀,我确实早就有这个想法,我们也可以向其他人介绍这本书,互相交流切磋,共同学习。”

    同事们听到这里也都一哄而散,各干各的去了。易连昆听到这儿,又看了看小樱坦然的样子,霎时明白了她的意思,同时也非常感谢她的委婉,没让自己在同事们面前尴尬。

    小樱3次截断易连昆的问话,使得他明白了她的想法,不再追问了。这比让易连昆直率问出来,而小樱当面予以拒绝,效果自然要好得多,同时他们也不会因此在以后见面尴尬,丢失纯真的友谊。

    学会拒绝他人的技巧,既可减少许多心理上的紧张和压力,又可以表现出自己人格的独特性,也不至于让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陷于被动,生活就会变得轻松、潇洒些。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回答:

    婉拒法:哦,是这样,可是我还没有想好,考虑一下再说吧。

    不卑不亢法:哦,我明白了,我认为你找对这件事感兴趣的人效果会更好,好吗?

    幽默法:啊!对不起,今天我只好当逃兵了。

    缓冲法:哦,我再和其他人商量一下,你也再仔细考虑一下,过几天再决定,好吗?

    回避法:今天咱们先不谈这个,我想有一件事你更关心了……

    补偿法:真对不起,这件事我实在爱莫能助了,不过,我可帮你做另一件事!

    有时候拒绝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对方会不定时提出同样的要求。若能由被动变成主动而关心对方,并让对方明白自己的苦衷与立场,也可以避免拒绝他人时的尴尬与影响。当双方的情况都有所变化时,就有可能满足对方的要求。

    懂得了拒绝的技巧,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有技巧地拒绝,不但不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反而能得到他人的敬佩与尊重。

    当然,拒绝的过程中,除了技巧,更需要有发自内心的耐心与关怀。若只是随随便便地敷衍了事,对方其实都看得到。这样的话,有时更让人觉得我们是一个不诚恳的人,对我们的人际关系伤害更大。

    有一大部分人会产生这样的想法,难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非要拒绝别人不可吗?拒绝他人时都要采用这些委婉的方法吗?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关于拒绝他人,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在日常生活,我们就应该真诚地对待朋友和同学,积极地帮助他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平时帮人,拒人才不难”。

    第二,如果是由于自己能力或客观的原因,我们应该坦诚相对,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积极帮对方想办法。

    第三,对于某些情况,直接说“不”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对于那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应持坚决的态度来拒绝。对于那些可能引起误解的事情,也应该明确自己的态度,否则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拒绝他人是生活中的一种艺术与技巧,学会并灵活运用它,会使我们生活得从容不迫,也会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法说“不”,拒绝别人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我们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帮助别人,那么拒绝别人的请求是正确的选择。当我们拒绝他人时,要让对方心服口服地接受自己的说法,而不要让对方产生被轻视或受到伤害的感觉。

    学会接受你看不惯的一切

    穿着时尚、身材曼妙的妙龄女孩行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一定非常高。在这个回头中有欣赏、赞美,也有不屑一顾,甚至会有人骂娘。的确,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每个人在心里面都会对做人和做事的尺度分寸等有一定的衡量标准,当别人的做法超越了自己的标准线的时候,自己就会感觉到他人的思想、语言、行为等与自己的想法格格不入,因此不会理解他人,更有甚者会因为别人某一方面与自己格格不入,而对这个人产生反感,并加以非议。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你总是用自己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那么,最终的结局除了自己每天不停地愤世嫉俗,不断地抱怨,破坏自己的大好心情之外,确实什么都不会剩下了。

    小林和楚楚是同事,而且因为在一起的工作时间很长,所以彼此都很了解对方。而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井井有条的生活习惯并且在做事情的时候很有规律。因此,他们对单位的其他人在平日生活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懒懒散散或是毫无秩序的习惯非常厌恶,而且会当众批评对方,说出自己的不满,如“小张,你能不能把你自己的桌子收拾一下,弄得和猪窝一样,我看着很不舒服”“小李,能不能麻烦你做事情讲究点效率,难道你不知道做事情的先后顺序么?怎么把什么都弄得颠三倒四的”……

    就这样,小林和楚楚用自己那挑剔的眼睛和嘴几乎得罪了单位上的大部分人,导致绝大多数的人对他们俩也会敬而远之。

    俗话说:“人各有志。”但是生活中还是存在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固执已见,把本应该成功的事情给葬送掉了。这些人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会看不惯,觉得不顺眼,就会表达出来,到头来不仅自己看不惯的行为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倒是伤了彼此之间的和气。

    某公司职员小宋就有一个“毛病”:对别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总是感觉到“看不惯”。这种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只能选择“单枪匹马”“独来独往”。因为他不愿意真心和别人融洽地相处和交往,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最终导致自己在生活中很难交到知心朋友,也没有人愿意主动接近他。而最终的结果是,不仅使自己感到孤独寂寞,也直接影响到了团队的团结。

    因此,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看不惯的事情的时候,必须学会以下两点:

    1.“以宽己之心宽人”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毛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朋友间就要做到互相体谅,不能过分求全责备,也不要有事没事总挑别人的“刺”,找别人的不足。一定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平常心,以宽待人,不能随意指责别人。只有这样,别人才会主动和你友好和平相处。

    2.“以克人之心克己”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自己看不惯的人或事,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过分要求别人。要求别人,只会令你们分崩离析,但是严格要求自己,却能够促进自己的进步。即使有强烈的不满情绪,也要“迸发”前,不断地提醒自己:收敛、保持冷静。当然,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你也可以选择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把问题摆到桌面上,与朋友就此事好好谈一谈,这样不仅可以起到镇定自己情绪的作用,而且问题也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