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好酒。
没到县里之前,我就听说书记喝酒如喝水,大杯小杯,白酒红酒,来者不拒,从来不倒。
书记经历丰富。当过兵,扛过枪,从乡镇办事员一步步上来,穷的、富的,正的、副的,都干过。
书记人豪爽,认识的都这么说,干活是,喝酒更是。
书记在豪爽中一路高歌猛进。
到县里挂职前,我听得最多的是书记的酒。文人嘛,平时也好两杯,对喝酒的书记,我多了几分亲切。
到县里第一次和书记喝酒,是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后聚餐。县委招待所偌大的大厅,十几张圆桌团团围着主台。金融危机对以贸易出口为经济支柱的县里冲击很大,书记很是着急。
酒桌上是各乡镇的书记镇长和县里各部委局的头头。都知道书记好酒,规规矩矩三杯后,书记镇长们换了大杯奔书记来——他们也不容易,县里要保增长目标,压力都转到他们身上了!
有的借酒诉苦,有的恳求降低增长数……书记一一和书记镇长们喝酒——你喝多少书记陪多少,可增长数一个子也甭想少。
我亲眼领略了书记的酒量!
酒阑人散,勉强撑着的书记让县里其他领导先走,只留下县委办主任陪着。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县里来人多,省、市领导,省厅、市局领导,处长、科长、校长,专家学者、文人记者,部队的、港澳的、国外的……来的都是贵客。一日三餐——中餐、晚餐加夜宵,书记常常连轴喝,常常还得赶场……
我这个挂职的副书记,省里来的,又能喝几杯,经常被书记拉去陪客人喝。
书记家在外地。好酒的书记喝出了一身的病,家属严禁其喝酒。一日,随书记陪完客人,一同坐车回宿舍楼,书记家属来电话。
“喝了没?”家属查岗,声音挺大。
“没。”书记大着舌头,很干脆。
“没喝酒怎么有酒味?”家属下圈套。
“喝了一点!”书记一愣,酒醒了大半,如实说。
……
又一日,喝完一场,正赶下一场,书记的家属又来电话。
“这么晚,还没回,去哪了?”家属显然打过电话到宿舍。
“去吃饭。”书记每回都很干脆。
“哪里吃啊?”家属追问。
“前面!”书记不假思索。
……
在县里,流行一句“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
县里清理整顿安全生产事故频出的小煤窑,先是分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出面,打了东家,西边又冒出。后来县长挂帅,又是大会又是专项检查,还严打,依旧收效甚微。书记只好亲自出马,一番明察暗访后,书记一个人在招待所设席宴请大大小小的煤窑主。
那天,酒桌上摆了特制的一两装小玻璃杯,酒是好酒——两瓶六斤装进口轩尼诗。
书记不说打,也不说关,只说煤窑主们辛苦,不容易,请大家喝酒,并且规定酒桌上只能说酒。
煤窑主们不知书记葫芦里卖啥药,面面相觑。
书记果真一句不提煤矿,和煤窑主们玩起了喝酒游戏:喝一满杯,每人从台上取一粒花生米放在自己面前的骨碟上,不满杯不算,最后数数论输赢……
这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煤窑主们把积怨、不服、担心和苦闷都发泄到酒上。
这一场酒,书记得到25粒花生米,最多。煤窑主们有的十几粒,有的十粒八粒,最不济的也有六粒……
书记的这场酒把煤窑主们征服了。煤窑事件摆平了。
两年挂职,我和书记结下了很深的情谊。挂职结束离开县里头一天,书记单独请我吃饭。
“兄弟,你是个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要离开了,有点舍不得啊!”书记端起酒杯,“这一杯是感谢酒,我敬你!”
书记一饮而尽,我也不甘落后。
“嗯……”我皱了皱眉。
“酒是个好东西,也不是东西。这两年,累你了!”书记给两个杯子又倒上,“别介意,只有我们俩在,我把酒换成了水。水好啊,纯洁,喝了没负担!”
书记和我都一饮而尽。
清凉的水,甘甜无比。
“一个年轻人陪领导接待上级来人,闹了笑话。那天,酒席高潮,上级提议每人半杯,曰‘打炮’,主客各出一人,一个个来……轮到年轻人时,大家发现他不见了……不善喝酒的年轻人躲进了厕所——直到散席。”书记端起酒杯讲笑话,却一脸严肃,“你知道吗?那是个真实的笑话,那个年轻人就是我啊!”
第三杯“酒”书记又一饮而尽。我却端着酒杯,眼睁睁看着书记,一遍又一遍问自己,那个年轻人就是喝酒如喝水的书记?
“都说我好酒,可有些酒我不喝,行吗?”书记又往两个杯子倒水。
我发现,书记的眼圈红了。
书记好酒。到县里出差回来的都这么和我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