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青春年少时,正值文学热浪席卷全国。作家头顶上的光环,恰似天空中的那轮太阳,金光闪闪、光芒万丈。作家,成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心目中的偶像。这样说吧,那个年代的作家,丝毫不逊色于当今的演艺明星。
陆浩的父亲不识字,陆浩的母亲也不识字,陆浩的爷爷奶奶更不识字。就是说,陆浩祖宗八辈子传下来都没有文化。但是,陆浩赶上了这个时代,赶上了这个对作家顶礼膜拜的时代。陆浩从小喜欢听爷爷奶奶和村里老人讲故事。上学后,又喜欢看书,更喜欢上语文课。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陆浩毫不含糊地写下了我要当作家的理想。
陆浩喜欢当作家,并一直努力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陆浩在学校成了小有名气的小作家。学校办的校报上、墙报上的文艺园地里,经常有陆浩的作文。后来,陆浩考上了大学,还如愿以偿地进了中文系。陆浩一步一步地向着作家的行列大踏步迈进,向着光辉的理想、光明的前途大踏步迈进。毕业后,陆浩分配在机关工作,后来加入了市作家协会,再后来又加入了省作家协会。
陆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了一名作家。
陆浩正雄心勃勃地要大展宏图时,文学界刮进了一股强冷空气。经济热、明星热从此占领了成千上万人的心灵高地,作家头上的光环瞬间就被风吹雨打去。
好在,陆浩现在是一名机关干部,扎实的文学功底不可能没有用武之地。这不,单位领导看中了陆浩的才华,把他安排在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陆浩虽然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但也深知文学已经大势已去,在机关谋个一官半职才是正理。这样想过,陆浩便适时调整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陆浩认认真真地撰写领导交办的各种材料,还深入基层采写新闻。很快,陆浩成为芜城上下公认的“一支笔”。陆浩有了名气,找他写材料的人自然就多。陆浩不可能一一答应帮忙,但芜城那些高层领导叫他写材料他是绝不会拒绝的。他们经常把陆浩叫去办公室,叫他撰写要求高、难度大的材料。陆浩知道,这些人是决定他政治前途的人,是万万得罪不得的。陆浩没日没夜、通宵达旦地伏案苦干,内心还为能得到领导的器重而兴奋不已。陆浩就这样过着苦中有乐、苦中有盼的日子。文学,离陆浩渐行渐远。
陆浩偶尔也会写些散文、诗歌之类的文学作品,但他自己都知道作品质量大不如从前,好在芜城真正懂得文学的人并不是很多。但是,陆浩采写的新闻报道却是一篇接一篇地出现在大小党报党刊上,陆浩撰写的材料更是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各位领导的表扬。
功夫不负苦心人。陆浩的仕途一帆风顺,从科员到副科再到正科。这次县级换届,陆浩很有可能冲刺到政协副主席的位置。那政协副主席就是副处级领导干部呢!
陆浩每当回忆起自己的奋斗历程,都为自己当初果断、明智的选择而骄傲,但也有一丝遗憾梗在心中。虽然在这个年代,文学早已日落西山,蜷缩在芸芸众生欲望的边缘,只是文学如鸦片般已深深植入陆浩的精神骨髓。陆浩只是疲于仕途,无暇顾及而已。
天有不测风云。陆浩的政治前途正当如日中天之时,一次偶然的身体检查,竟查出癌症晚期。
陆浩临终时,口齿含糊地说:“我想要,我想要……”
儿女说:“您想要什么?要我们早些成家立业吗?您放心,我们会的。”
陆浩摇摇头,继续说:“我想要,我想要……”
朋友说:“你想要什么?是政协副主席的下文吧?快了、快了,你要挺住。”
陆浩仍然摇摇头,继续说:“我想要,我想要……”
妻子用耳朵贴近陆浩的嘴,大声说:“你到底想要什么?”
陆浩艰难地吐出一句话。陆浩说:“我想要,我想要,写长篇小说。”
陆浩最后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亲人、朋友好久没有缓过神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