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诚待人,平等交往
着名的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取决于他的专业技能,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事的技巧。”所以,中学生要在交往上懂得合理地与人交往,做好团结好他人,这才是成就美好人生的关键。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千差万别的。性格与所处的家庭环境等都存在了一些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不是与生就有的,有的是自己天生就形成了这样的性格或是脾气,但是有些则是后天才有的。在这么多的差异里面,如果自己做到平等地对待身边的人,学会用自己的真诚去改变自己,并克服自己的不良的心理障碍,继续向前看,这样也许自己会有一个很美好的人生收获。
小牛自从进入了高二以后,迷恋上了上网。每次一上网就是好多小时。原来,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并且他经常哄骗那个女孩,应该怎样对他,他把自己说的多么伟大,是个好学生什么的。于是,一次,同班的同学也爱上网,发现了他在网上爱欺骗人以后就很讨厌他,并且此后全班就没什么人喜欢和他交往了。
这个事例说明了小牛的不真诚,喜欢欺骗人。即使网络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真实的世界,可以说网络很虚幻。但是也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做人就应该以诚相待,这样才能对人对己有好处。像小牛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要知道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自己的不真诚会很快被大家所知道,最终导致自己的人缘上的失败。
不真诚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在生长发育时期,容易产生不以诚相待的心理,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1家庭原因。常常家庭是影响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爸爸妈妈在你们小时候就喜欢不真诚,做人很圆滑,这就使你们形成了一种爸爸妈妈就是那样的心理,而我为什么不能呢?就给你们在心理奠定了深厚的不诚的心理基础。
2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上学时,同学们有些同学做事情就是不真诚,同学们之间的接触是最多的,有些学生不良的心理促使一些学生也仿效,就形成了不真诚的心理。
3自私的心理。往往大多数的不真诚都是源于自己内心的贪婪。很多的事情都是觉得只有自己是好的,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不能正确地接受他人。
4对别人歧视。有些学生天生就有了一些生理上的或是心理上的缺陷,此时同学通过在一起,了解到了别人的短处之后,不能一平常人的眼光去看待别人,总觉得别人都是有“病”的那种,从心理不愿意去接受有缺陷的人,所以不能平等地交往。
中学生要以诚相待
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是避免不了与人接触的,许多事都不是仅靠自己都能顺利地完成的,特别是中学生时期,对人生,也刚刚是一个开始。在人生的交往中,往往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等待着自己去和别人去在共同的接触中才能够去做好。这就有了人际的日常交往。
在与人交往中,要学会以诚待人。不要把自己想得多么得完美,任何天生上的缺陷或是不足都是不值得让自己不平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交往的自由,都能保持一种很正常的交往。
以诚待人,是自己去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别人,把自己的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让别人的心中有一个最真的自我。
要想以诚待人,就要用别人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学会用平等的心去对待别人,而不是这个人很好,对那个人的印象不好,就不去关注他。那样都是不对的。要在平等、诚信的基础上建立彼此间的交往。在中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绝对不能因为歧视他人的出身不好,或是相貌上的缺陷、经历等而对别人“另眼相看”。
学会做个真诚的人是很重要的,那样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在人际上很有魅力的人,善于维持人际关系的人也是最真诚的人。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以诚待人,做人要追求平等。中学生要在和别人接触时,多去看别人的优点,勇于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要把别人的缺陷看成是一种歧视,那样有利于中学生之间人际的交往。
2宽容与尊重的美德
中学生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它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它不仅是你们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
在人生的长河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与人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是很难在社会竟争中取得成就的,因为他缺少别人的支持。宽容不仅会让你们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影响你们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
宽容,就是宽恕容忍,就是能容纳异己和接受与自己愿望不符的人或事。所以宽容的人能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委很快地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能融洽地与人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缺乏宽容的人,往往性情怪诞,易走极端,不容易亲近人,因而人际关系往往不好,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更谈不上大有作为。因此,中学生必须要培养自己的宽容之心。
李先生家兄弟三个,就他生了个儿子,全家人当作宝贝似的,爷爷奶奶更是疼爱有加。小龙玉上学校时,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刮破了脸或是磕破了腿,奶奶便找老师评理。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小龙玉渐渐变得骄横起来。一次,小龙玉与同学抢乒乓台,同学找来自己的哥哥打了小龙玉。李先生知道后勃然大怒,狠狠地说:“没出息的东西,打不赢还有脸回来哭!下次人家打你还不敢还手,回来老子揍扁你。”此后,小龙玉无心学习,整天带领一帮同学打架斗殴。李先生感到痛心疾首,可已经管不了孩子了,小龙玉后来被学校开除了。
这个事例说明了中学生喜欢惹是生非,并且看到别人都不束缚,那是心理狭隘的表现,中学生们在青春时期,过多的复杂心理侵蚀着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让你们从小就有一种不宽容的心灵,那是不好的心想,应该及时地让中学生去改正。
中学生缺少宽容与尊重
现在的中学生很少有宽容之心,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其实,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就完全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这种话语上的习惯可以帮助中学生学会宽容。
中学生的世界很简单,但内心却是火热的。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很重视宽容的品质。如,孔子说,一个真正的人要有宽容、恭敬、诚信、灵敏、慷慨五德。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指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个善于宽容的人,他的人格才会像海一样伟大。不论古今,宽容都是每个人必备的品质,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需要。
中学生要学会宽容与尊重
中学生的品性与心智的培养可能会影响其今后的人生质量,那么应该培养宽容与坚毅的性格呢?
中学生们一定要学会理解他人。理解能带来宽恕,宽恕能带来和谐。中学生们应该明白,人人都有缺点和不足,只要不是特别过分,就应该理解和宽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不善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真是太不象话了!”而蒋琬却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赞扬我,那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不好,他也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蒋琬之所以能够“宰相肚里能撑船”,正是由于蒋琬能够理解杨戏的不足。
这个故事足以说明理解别人的重要性。所以,中学生要学会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别人,真正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只有学会理解别人,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和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宽容的意义。
一个不肯理解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理解的时候。因此,中学生要在与同学或小伙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他人。
中学生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以及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不嫉妒比自己强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只有真正学会了理解,才能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帮助比自己“差”的同伴,学会与竞争对手合作。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体会到宽容的意义,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朋友是人生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拥有宽容的心,从容地进行人际交往,那就能交到更多的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人生的花儿也就会开得更鲜艳。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宽容是人生的最美的品质。中学生要在人生中多去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学会克服自身的不良的习惯,把那些狭隘的东西都全部抛掉,让自己拥有一个喜欢宽容并且,爱尊重他人的一个人,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成为一个祖国的栋梁人才。
3学会欣赏他人
有一首诗写道:“梅雪争春不肯降,驿人搁笔莫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诗中的梅和雪形成鲜明的对比。梅和雪都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看对方的优点,以至于一味的孤芳自赏,自视高人一等。梅和雪,哪一个更好呢?它们是各有所长吧。
有句话说的好,“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只是你没有发现”。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也许叶子好看;花叶都不足看,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长的位置好,在蓝天的衬托下,远远看起来有些美感。而作为中学生,更应该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在别人的优点中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有这么一天,着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的时候,在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然后他就那么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然而作者却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在文坛上没有一丝的名气,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觉得这人是个不可多得的文学奇才。
后来,着名作家屠格涅夫就到处打听这写《童年》小说的作者,最后他找到了作者,并且还了解到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然后收养他的姑母就很快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这位作者在收到姑母的信后,很兴奋,觉得不敢相信。因为他本来就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的寂寥,并没有什么要当作家的非分之想,然而正是由于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然一下子就点燃了他心中写作的火焰,并且从中找到了自信和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由此可见,世界其实并不是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欣赏别人,要的是宽阔的胸襟,不要狭隘的孤芳自赏。欣赏别人不但是对别人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进一步认识。于人于己,欣赏别人有百益而无一害。因此,我们要擦亮那双被世俗的尘埃迷糊的眼睛,以肯定的目光看待别人,以欣赏的目光注视别人。
欣赏他人,完善自我
大部分的人都会发现批评别人,贬低别人要比赞赏别人的优点容易得多。但是看别人的优点比起看别人的缺点,而且好处也要多得多,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的优点上,也可以使自己更加能够强调自己的优点。那么作为中学生的你又该怎么样以新鲜的方式和积极的眼光去看别人呢?你要是能发现别人的优点,那你与别人的关系也会变得更为成功,但是这也是你的成功的一部分。
每一个中学生都知道大脚马皇后了,马皇后是朱元璋的原配,算是个草莽皇后。这个和尚出身的皇帝,虽然缺点特别的多,但是他却有一个值得每个中学生去学习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比如马皇后的大脚,在一片小脚当中那就是一种健康的美。“世上从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是对朱元璋最大的总结。朱元璋常说“我通常夸一个女人漂亮;如果她不漂亮,我们可以夸她很有气质;如果她既不漂亮也没气质,我们可以夸她特别的善良。”
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要向朱元璋那样: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少去寻找别人的缺点,要多注意别人的感受,站在不同的角度特别是对方的角度来分析和处理问题,自然也就可以快乐起来。快乐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要自己善于发现,善于寻找。希望做个快乐的人,同时希望把自己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
中学生朋友们,当你们发现别人优点的时候,并且还为这些优点而赞美别人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在日常接触中,所产生的种种不快与矛盾都可以春风化雨。大家还会因为你的真诚而被感动,同时自己也得到了赞美,这时的你们好像沐浴在无尽的友爱中,同时还会感觉到自己所处的世界是那么和谐和温暖。
不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从而博所众长,不但可以使自身不断完善、进步和善于发现的闪光点,也可以让自己的优点不断地发扬光大。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人发出去的是赞美,赞美就加倍地回来了。要想让别人赞美自己,那么你就要真诚地去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真心地去赞美。因为被别人欣赏是愉悦的,同样,能够去欣赏别人也是快乐的。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源,当别人得到你的赞美与欣赏时,便会有如沐浴阳光、春风,必会产生奋进之力,向上之志,而你能够去赞美别人,你也必具备善良之心,仁爱胸怀。
4用适当的方式处理友谊
父母与我们的成长相伴相随,朋友却与我们一生相守。没有朋友的生活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涩难咽,还有一点淡淡的愁。并伴随着无尽的寂寞难耐,让生命变得没有乐趣可言,更不可能焕发光彩。朋友是我们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盏热茶;朋友是我们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日来临时吹开我们心中寒冬的那一丝春风;朋友是收获季节里我们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没有朋友的人的一生是空洞的。所以我们需要朋友,他们是可以陪我们走过风霜雨雪的人,陪我们感受爱恨癫狂、恩怨情仇的人,陪我们走过张扬的青春共同谱写一段光辉历史,编写造就故事的人……
培根曾说过:“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劝谏。”
荷麦曾说过:“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
纪伯伦也曾这样描述过朋友:“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远在美国留学的小春,以前自己的学习不好。常常跟他家邻居一个孩子小军在一起玩,爸爸妈妈怕他们玩影响学习,无奈之下就为了孩子的学习,把他想方设法送到了国外。就这样,小春和小军从此就很少有见面的机会。但是他们彼此还是一直维持着很友好的关系的,他们在不上课的时候,互相在网上发个邮件慰问下对方的身体情况以及学习的情况。特别是有一次,小春生病了。小军把药用特快汇到小春那里。小军很是感动,不久,小春病就康复了。小军很是感激感动。
友谊是青春期的表现
在专家们针对中学生展开的关于“课余时间最喜欢和谁在一起”这一课题的调查中表明,有80%的中学生回答是:朋友。在对“心中有苦恼最想和谁谈”这一课题进行调查时,有69%的中学生回答是:朋友。而对“父母是否经常与你交谈”这一课题进行调查时,回答不谈的占5%,有时谈的占42%,经常谈的占36%,而天天谈的只占17%。在诸多的调查中显示许多学生即使和父母交谈,不愿把心里话告知父母,而更愿意告诉自己的好朋友,你们中大多数认为朋友可以理解自己的一些胡思乱想和异想天开想法,而这些想法却往往得到父母更多的是训斥和不信任。
关于朋友,古往今来一直有例可寻。“诚”“信”“仁”“忠”,这些对朋友的定义一直影响着我们,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我们的交友的准则。“高山流水觅知音”、“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君子之交淡如水”等一系列故事是友情的深刻表现。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一句俗话不仅表明了朋友的重要性,还说明了朋友的作用在于帮助,更在于相互依靠。但不是那种为个人私利,借朋友之名、用友情浇灌的,开出的朵朵邪恶之花的行为。这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前者是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特别是在朋友困难时彼此依靠、鼓励、搀扶一起走出困境;而后者表明的却是在朋友春风得意时鞍前马后“浇灌”友情;朋友遇到困难时,弃之远去,雪上加霜,落井下石。
一直以来就有“患难见真情,烈火见真金”形容朋友之说,这也是我们对朋友的要求,同时也是判断友情真伪的一种标准。在该学习时拉你外出游玩,看到你家里有钱就对你前呼后拥的友情不是真友情;而是在考试得意时的忠言逆耳、受批评时给你殷殷关切之言的友情才是真正的友情。在面对困难时一起攻克难关的朋友将铭记你青春留下的痕迹。
朋友,是与你一同走过青春岁月的人,他会在你高兴时与你分享快乐,在你幸福时使幸福增倍,在你困难时使困难分解,在你孤单时帮你趋走寂寞,你落魄时给你鼓励。朋友,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人,是每个人都想变成的人。要让大家成为朋友,使朋友的关系不断巩固,需要一种叫友情的东西去浇灌。
求学的过程就是结交朋友的过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这一路陪你相扶相持走过的都会是你铭记于心的朋友。中学时代是你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年龄变化最敏感的时期,随着知识的丰富和眼界的开阔,会想着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走向自立,因此与同龄人之间就产生了共鸣,并因为内心的共同感受而相知相伴成为一生的朋友。他会与你一同走过青春的日子,为你刻下青春的痕迹。
朋友助你行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撇开友情就无法谈青春,因为友情是点缀青春的最美丽的花朵。”人生在世,除了拥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之外,还会拥有弥足珍贵的友情。友情不仅为你的生活增添姿彩,更会成为你链接青春的纽带,链接那段神采飞扬的岁月。
校园中所结下的友情是最纯净的,没有受到丝毫社会大染缸的浸染,也没有掺杂任何的功利色彩。在学校里交下的朋友,没有受到激烈的竞争压力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可以信赖的。同学间打扫卫生时的相互帮助,跑操时的相互鼓励,吃饭时讲的笑话,学习时产生的争论……这些都是友谊在我们身上散发出的绚丽光环!能使我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友情的香气!
当一个人与友情链接时,友情就会像干旱后的一场春雨,滋润着你心灵的每一寸土地,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展翅飞翔。友情在学校里链接之初是一块无暇的美玉,即使沾上污迹也能将其抹去,但若步入社会后却会留下淡淡的痕迹,永远都抹不掉。与友情链接后,你会时而坚固,时而脆弱。只要我们心中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友情将会比任何东西都要坚固;反之则如同玻璃杯一样。
与友情相链接的那头,朋友在你前行的过程中会给你指明方向,会为你解决困难,与你相知,理会给你关爱。他是与你朝夕相处的人不会因为你存在着一些微不足道的缺点,而到处乱讲的人。因为金无足齿,人无完人,更何况你的朋友也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
与友情链接的那头,朋友会是金,朋友会是银,朋友更会是阳光,是月亮。他会在你走向黑暗的时候,为你点亮明灯。不会人云亦云,散播对你有伤害的谣言;不会因为学习不如你而疏远你;更不会在你考得差时讥笑嘲讽。朋友是不会有私心的,他会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顾一切的对你呵护的人,他会一直对你忠诚,你们以前承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兑现,不会因为有了新朋友而把你忘掉的人。
友情是无处不在的。成长的过程中你会结交许多形形色色的朋友,他们会成为你青春时代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人人生而平等,你若高高在上,总是以低头看的姿势对待他人,你的友情是匮乏的,你只有以人格相许才能得到对方整个人格的依赖,这是明白了人的尊严之后的宝贵一步,尽管这一步很短暂,其经验却影响一生。
中学时代是友情的基点,很有可能一个朋友就是一辈子,这是青春时代开始的过程,也是拉开友情帷幕的舞台。每个人都需要朋友。童年时我们需要一起玩乐嬉闹的伙伴;求学时我们需要互相学习,彼此鼓励的同学;工作后我们需要志同道合,把酒言欢的同事;暮年时我们需要情投意合,下棋对诗的老友。如果你没有朋友,没有体验过真正友情的人,那么你现在就要开始努力了,因为结交一个值得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没有友情相伴的青春也是苍白。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有些时候,朋友也是不能经常在一起的,中学生此时就需要加强彼此间的感情,多去用另一种方式去多和朋友进行交往,这样,才能保证中学生之间的友情更加有保鲜度。
5不含忌妒与狭隘之心
狭隘是指气量小、心胸狭隘。狭隘心理主要是嫉妒、孤僻、猜疑、神经质等不良个性造成的,这些都是狭隘心理的表现。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脆弱的现象,经有关专家研究,其根源多是来源于心胸狭隘。
中学生狭隘心理产生的原因
中学生的狭隘心理主要表现是,当你们受到一点困难和委屈便会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些中学生听到老师或父母两句批评就接受不,甚至失声痛哭。你们只能听好听的而不能听坏的,只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败,如果稍微遇到一些坎坷和不如意,就出现过激行为导致害人又害己。有的中学生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点小失误就寝食不安,自认为是莫大的失败和挫折。心胸狭隘会降低人耐受挫折的能力,情绪也不佳,无法健康的与人交往。因此,狭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中学生要改变这种不良的性格。
曾经小华和小梦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她们整天一起回家,一起逃课出去玩,总之,每天都形影不离。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那个女孩坐在了小华的旁边,于是小华因为那个女孩刚来班里,还不是很熟悉班里的环境,就多带那个女孩去了解下学校。但是这时小梦心理很不舒服,她就在那个女孩晚上自习课放学以后偷偷地跟踪那个女孩,把那个女孩痛打了一顿,以解心头之恨。
这个事例就是很明显的狭隘心理的产生。小梦的心理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她对自己的同伴同学与自己好朋友的关系,感到心中十分不满,于是就酿成了这种后果。这其实是心理差异大的区别。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狭隘心理,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你们的学习和交往,成为身心发展的障碍。有狭隘心理的中学生由于气量小,在学习和交往很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其原因如下:
1受家庭的影响而产生的狭隘心理。中学生有狭隘的心理大多数和家庭的不良因素有关系。父母的心胸狭隘及不良的为人处事的方法,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对子女的溺爱都极易让子女形成任性、骄傲、利己的不良品质。使你们受点委屈就会耿耿于怀,对那些异己的人不愿容纳和接受。
2没有宽阔的思想而产生的狭隘心理。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与社会的接触机会,由于没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当你们遇到问题时,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和复杂,由于看问题的绝对化和极端化,加上自己的能力有限,又不懂得向成年人求助而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给予的观点和意见,稍不如意就在情绪上就出现冲动和莽撞行为。有的中学生还把攻击对象指向自己,因此,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暴躁、敌对的情绪,严重的还会出现自伤的行为,最终导致伤人又害己。
3不良的行为影响而产生的狭隘心理。有狭隘心理的中学生只把目光投向自己,你们有唯我独尊、固执己见的态度,做任何事情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极力排斥“异己”,结果孤苦伶仃的一个朋友也没有。心胸狭隘的人在心里容不下超过自己能力的人,你们只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结果因为交际圈子小,出现孤独、寂寞和空虚的困扰,最终形成不良的心胸狭隘心理。
4长时间的生存封闭的环境。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对客观现实动力的反映,然而,人的性格和品格都是由生存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与环境的交流越多,那么他的开放心理就越大,心胸就越开阔;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封闭、抑郁的环境中,那么,他和环境的交流就会越少,久而久之,思想和胸怀就会产生狭隘。
中学生如何克服狭隘的心理
1中学生应加强自身的人生观。生活在这个世上,我们就要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为社会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给别人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中学生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些,可能你一时的得不到利益,但是,你所做的一切对整体和全局有利,那你就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和认同。有狭隘心理的中学生要抛开“自我中心”,走出那个狭小的交际圈子,做任何事都不斤斤计较,一个人只有“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2给自己定一个积极的生活目标。卡耐基说:“在生命中选择一个明确的主要目标,有着心理上及经济上的两个理由。”中学生要为自己定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把眼光放远一些,譬如: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想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更高的分数。那么,首先你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你所向往的明确目标,不要含糊其辞。这样你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态度,狭隘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3增强自身的集体荣誉感,中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与别人相处要热情、直率,要善于团结友爱、相互帮助,要真正地溶入到大集体中。经过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你会更透彻地了解自己,开阔心胸、积极快乐地面对每一天。
4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会遇到很多艰难和挫折,痛哭流涕是在所难免,但是焦急和忧愁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对自身的健康也不利。因此,中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学会积极地面对困难,冷静地分析其中的原由,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你就会在行动中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狭隘心理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5开阔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当你休闲时,走出校园或家庭,投入到大自然中拥抱一下清新的空气。如果你没有时间,你可以在学校多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来拓宽一下自己的兴趣,让自己时刻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美好,陶冶情操,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减少心中的压力,从而消除狭隘心理。
6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关门造车”是蠢人才会干的事情,中学生必须学会融“小我”于“大我”之中,自古以来就有“强中自有强中手”的说法。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不愿结交意见相歧或强于自己的人,那你永远只能在你的小圈子中徘徊。只有热情、坦率地交友,虚心向别人学习,才能使自己发展进步,也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开阔心胸。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和谐相处。中学生时期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这一时期,中学生要学会心胸适当地放宽敞些,努力地保持自己的美好的一面,而不应该去让狭隘之心在自己的心中滋长,那样对自己的人际交往也是极为不利的。
6学会换位思考
一位智者说过:“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己。”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没有换位思考,等待你的极有可能是失败、痛苦、沮丧、泪水,甚至于无底的深渊;如果你换位思考,迎接你的极有可能是胜利、轻松、希望、微笑、支持,甚至是至尊的荣耀。不夸大的说,天地之差,生死之别,尊卑之成因,好坏之缘由,可能仅仅是由于换位与否。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你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或衡量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就可以减少矛盾和摩擦,因而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有一次,爱默生与他的儿子欲将一头牛牵回牛棚,两人一前一后使尽所有力气,牛就是不进去。这时,家中的女佣正好走过来了,她看见两个大男人满头大汗,于是便上前帮忙。她仅拿了一些草让牛悠闲的嚼食,并一路喂着它,就这样很顺利地就将牛引进了栏里。两个大男人顿时目瞪口呆。
其实,不同的人,内心世界肯定是不同的,而人的内心世界并不是绝对“秘不示人”。与他人交往中,如果我们能站在他人立场来考虑问题,就能很容易了解对方的心理。只有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心理,在说话处事时对方才会乐意接受你的观点,引起彼此的共鸣。
换位思考,深入人心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由于人们在个性、价值观、生活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磕磕碰碰。
中学生更是如此,遇到一点点小事,就因为别人的观点和自己的不同就认为别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自己才是对的,很显然这种想法是这是不可取的。就像螃蟹和乌龟在一起扯皮一样,一个说横着走才是对的,一个说直着走才正确,如果两都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们俩将永远也扯不清。如果螃蟹能够站在乌龟的立场上想想,就会很明白,乌龟从来都是直来直往的,并不像他们螃蟹横行于世,这样也就理解了乌龟的不横走的难处,两者也就不会永无止息地争下去了。
换位思考是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但是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这一个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这种换位思考并不是真的换位思考,而是以本位主义来了解别人的想法及感受,这并非真正地为别人着想,因为它忽略了“对方”真正的想法及感受。这种做法缺乏了尊重,尊重别人的责任,尊重别人的能力,尊重别人的自主权。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别忘了换个位置思考,多一份理解与宽容。
俗话说,钓鱼要用鱼喜欢吃的东西,而不是人喜欢吃的东西。不是你以为别人什么样,别人就是什么样的。所以,当我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尽量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当你站在别人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时候,你说的话就能深入人心,你这个人也就更容易被大家所认可。
生活中,当我们说某些人有仁爱之心的时候,其实就是指他们总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看待别人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地推己及人,推人及己。其实,当我们为人处事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的时候,不仅利人,而且利已。
学会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点,他便能使自己快乐,也同时使别人快乐。对于能换位思考的人来说,每天都是美的,每个人都是友好的,透过屏窗望到的是茫茫草原上白云朵朵,万绿从中红花点点镶嵌之美景;而对于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来说,每天都是最最痛苦的煎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冷眼旁观。伫立江边,看到的只是苍茫的海面上浮着片片白骨,以及那远处沙岛寸草不生之荒凉。
因此,中学生要学会通过有效沟通,让同学之间懂得尊重对方并且相互信任,彼此向对方靠拢,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不要出现“螃蟹和乌龟”现象。如果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就无法体会别人的难处、别人的感受,就不能使人际关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界。
换位思考,利人利己
一个小天使,他不明白为什么天堂里的人要比地狱里的人过得幸福快乐,于是就去问上帝。上帝没有说什么,只是先带着他来到了一个黑暗恐怖的地方,那里的人,一个个看起来都很凶恶,而且哭声喊声不断,那里就是地狱。在地狱里,有一个大锅,锅里放着很多勺子,只是这些勺子的勺柄都特别长,一个人用这个勺子根本无法喂到自己的嘴里。所以,小天使看到这里的人一个个都饿得瘦骨嶙峋。
然后,上帝又带着小天使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人们都是红光满面,一副快乐开心的样子。这时,上帝对小天使说:“这里就是天堂了。”小天使发现,这里有着跟地狱里一样的大锅和长柄勺,只是这里人都用勺子喂别人吃,他们就这样你喂我,我喂他,围成了一个大圈;结果最后每个人都吃到了食物。小天使恍然大悟。
地狱里的每个人都只为自己着想,最后谁也吃不到食物;而天堂里的人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结果最后也兼顾了自己。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很多的矛盾、问题之所以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当我们真正做到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的时候,收获无疑是丰盛的。
作为中学生,如果你想让别人的看法有所改变,而不伤害感情或引起憎恨,那就试着从他人的观点来看待事情。这样你不仅能减少磨擦和困难,还能得到友谊。因为别人之所以那么想,一定是有某种原因的。查出那个隐藏的原因,你就等于有诠释他的行为、他的个性的理由。这时如果你对自己说:“如果我处在他的情况下,我会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反应?”那你就会节省不少时间并减少苦恼。
换位思考的结果是双赢。深刻的道理,往往是简单的;而简单的道理,真正做到了就不简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彼此共同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身为一名中学生,你肯定也有被“冒犯”或者被“误解”的时候,如果此时你能深入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那么,你就能够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进一步增进彼此的友谊。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学会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这点,他便能使自己快乐,也同时使别人快乐。对于能换位思考的人来说,每天都是美的,每个人都是友好的,透过屏窗望到的是茫茫草原上白云朵朵,万绿从中红花点点镶嵌之美景;而对于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人来说,每天都是最最痛苦的煎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冷眼旁观。伫立江边,看到的只是苍茫的海面上浮着片片白骨,以及那远处沙岛寸草不生之荒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