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原折 沥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

    奏为湖北抚臣忠勤尽瘁,勋绩最多,恭折奏祈圣鉴事。

    窃前湖北抚臣胡林翼,由翰林起家,洊历外任。咸丰五年三月,蒙先皇帝特达之知,由贵州道员,不及半载,擢署湖北巡抚。当是时,武汉已三次失陷,湖北州县大半沦没,各路兵勇溃散殆尽。胡林翼坐困于金口、洪山一带,劳身焦思,不特无兵无饷,亦且无官无幕,自两司以至州县佐杂,皆远隔北岸数百里外。一钱一粟,皆亲作书函,向人求贷,情词深痛。残破之余,十不一应。至发其益阳私家之谷以济军食,士卒为之感动。会湘勇自江西援鄂,军势日振。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汉,以次恢复黄州等郡县。论者以为鄂省巡抚可稍息肩矣。胡林翼不少为自固之计,悉师越境,围攻九江,又分兵先救瑞州。督抚以全力援剿邻省,自湖北始也。九江围剿年余,相持不下,中间石达开自江西窥鄂、陈玉成自皖北犯鄂者三次,胡林翼终不肯撤九江之围回救本省之急。或亲统一军,肃清蕲、黄,或分遣诸将,驱归皖、豫,卒能克复九江,杀贼净尽,为东南一大转机。浔功甫蒇,复奏明以全鄂之力办皖北之贼。迨李续宾覆军于三河,胡林翼先以母丧归籍,未满百日,闻信急起,痛哭誓师,不入衙署,进驻黄州。论者又以李续宾良将新逝,元气未复,但可姑保吾圉,不宜兼顾邻封。胡林翼不以为然,惊魂甫定,即派重兵越二千里援解湖南宝庆之围。援湘之师未返,又议大举图皖。是时臣国藩方奉入蜀之命,胡林翼留臣共图皖疆,先灭发匪,保三吴之财赋,雪溥天之公愤。绘图数十纸,分致臣与官文暨诸路将领,昼夜咨谋。十年春间,大战于潜山、太湖,相继克之。遂定围攻安庆之策,亲驻太湖督剿。本年五月,回援鄂省,病中犹屡寄臣书,缕陈勿撤皖围、力剿援贼之策。故安庆之克,臣前奏推胡林翼为首功,此非微臣私议,盖在事文武所共知,亦大行皇帝所洞鉴也。

    大凡良将相聚则意见纷歧,或道义自高而不免气矜之过,或功能自负,而不免器识之偏,一言不合,动成水火。近世将材,推湖北为最多。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胡林翼均以国士相待,倾身结纳,人人皆有布衣昆弟之欢。或分私财以惠其室家,寄珍药以慰其父母。前敌诸军,求饷求援,竭蹶经营,夜以继日,书问馈遗,不绝于道。自七年以来,每遇捷报之折,胡林翼皆不具奏,恒推官文与臣处主稿。偶一出奏,则盛称诸将之功,而己不与焉。其心兢兢以推让僚友、扶植忠良为务。外省盛传楚师协和,亲如骨肉,而于胡林翼之苦心调护,或不尽知。此臣所自愧昔时之不逮,而又忧后此之难继者也。

    军兴以来,各省皆以饷绌为虑,湖北三次失守,百物荡尽,乙卯、丙辰之际,穷窘极矣。自荆州榷盐,各府抽厘,鄂中稍足自存。胡林翼综核之才,冠绝一时,每于理财之中,暗寓察吏之法。咸丰三年,部定漕米变价,每石折银一两三钱,而各省州县照旧浮收,加至数倍,鄂省竟有每石十数千者,上下因之交困。胡林翼于七年春间,创议减漕,严裁冗费。先皇帝朱批奖谕,谓其不顾情面,祛百年之积弊,甚属可嘉。统计湖北减漕一项,每年为民间省钱一百四十余万串,为帑项增银四十二万两,又节省提存银三十一万余两。利国利民,但不利于中饱之蠹。向来各衙门陋规、台局浮费,革除殆尽。州县征役正课,不准浮取毫厘,亦不准借催科政诎之名,为滑吏肥私之地。各卡委员,日有训,月有课,批答书函,娓娓千言。以为取民赡军,使商贾皆知同仇而敌忾,是即所以教忠;多入少出,使局员皆知洁己而奉公,是即所以兴廉。贞白之士,乐为之用;欺饰之徒,谴责亦重。故湖北瘠区,养兵六万,月费至四十万之多,而商民不疲,吏治日茂,斯又精心默运,非操切之术所得与也。

    自顷八月以来,安庆克复,江、鄂肃清,方幸全局振兴,便可长驱东下,不图大功未竟,长城遽颓。湖广督臣官文奏请将胡林翼敕部优恤,谅蒙圣慈矜鉴。臣与该故抚共事日久,相知颇深。咸丰四年,曾奏推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近年遇事咨询,尤服其进德之猛。不敢阿好溢美,亦不敢没其忠勋。谨将该故抚以死勤事大略情形,据实渎陈,伏乞饬付国史馆查照施行。胡林翼之子胡子勋,读书聪慧,可否加恩之处,出自愈格鸿慈。所有湖北抚臣忠勤尽瘁缘由,恭折附驿驰奏,伏祈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译文

    沥述前湖北巡抚胡林翼的忠勤勋绩折

    为湖北巡抚忠诚勤政鞠躬尽瘁、功勋劳绩最多之事,恭谨具折,请求皇上鉴察。

    前湖北巡抚胡林翼,由翰林出身,历任外朝官职。咸丰五年三月,蒙先皇帝特别知遇,由贵州省的道员,不满半年便超升为代理湖北省巡抚。那时,武汉已第三次被沦陷,湖北的州县大半已没入敌手,各路兵勇差不多全部溃败逃散。胡林翼坐困在金口、洪山一带,劳累而焦急,不但无兵无饷,而且无官吏无幕僚,自藩司、臬司以至州县的办事人员,全都远隔在长江北岸数百里外。一文钱一粒米,都要亲自写信向别人去求去借,其情形其文辞都使人深为痛悯。遭受敌军摧残破碎后的湖北省,能够呼应的地方不及十分之一。以致于调运他益阳自己家中的谷米来接济军队,士兵为之感动。待到湘军由江西援救湖北,军营的形势才开始振作起来。咸丰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汉,接下来陆续收复黄州等府县。有议论的人说湖北巡抚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胡林翼却不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安全,将全部军队调离湖北围攻江西九江,又分兵救瑞州。督抚以全力援剿邻近省份,便是从湖北开的头。九江城围剿一年多,相持不下,这中间石达开从江西出兵侵犯湖北、陈玉成自安徽北部进犯湖北省凡三次,胡林翼始终不肯撤去九江城的围师回救本省的急难。或者亲自统率一支军队,肃清蕲州、黄州,或者分别遣派别的将领,将敌人赶回安徽、河南,终于促使九江得以光复,敌人全部被杀尽,成为东南局面的一个转机。

    九江之战刚刚告捷,又奏明以全湖北之力剿办安徽的贼匪。等到李续宾全军覆没于三河,胡林翼先已因母丧回原籍,还不满一百天,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复出,痛哭誓师,不进衙门,直接驻扎在黄州。议论此事的人又说,李续宾是个良将,刚刚战死,军中元气没有恢复,只可姑且保卫我们自己的地方,不宜兼顾邻近的省份。胡林翼不以为然,惊魂刚刚稳定,即刻派重兵跨越两千里援救并解除了湖南宝庆府的围困。援救湖南的军队未回来,又决定大举谋划规复安徽。那时,臣曾国藩正奉进入四川的命令,胡林翼留下臣共同谋求安徽的收复,先消灭发匪,保护三吴的财产赋税,洗雪普天下的公愤。画了几十幅地理图,分送臣与官文以及各路将领,日夜征询作战谋略。咸丰十年春天,在潜山、太湖一带展开大战,相继攻克这些城池。于是定下围攻安庆的方案,亲自驻扎在太湖督师征剿。今年五月,回救湖北,患病时期还屡次寄信给臣,细细陈述不要撤去安庆围师以及全力剿灭敌人的援军等策略。所以,安庆城的光复,臣先前的奏折中将胡林翼推为首功,这并不是臣的个人意见,而是参与此事的文武官员们所共同知道的,也是大行皇帝生前所看到的。

    大凡有本事的将领们聚在一起则容易出现意见分歧,或者是自以为道德品性高过别人而不免有矜持之气,或者是自负有功有能,而不免在器识上有点偏窄,一句话不相合,便彼此水火不容。近世的将才,以湖北为最多,如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都兴阿、多隆阿、李续宜、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胡林翼对他们都以国士相待,倾身结纳,这些良将人人与胡相处,都有普通人家的兄弟之间的快乐。或是拿出自己的私人银子馈赠他们的家庭,或是寄珍贵的药品安慰他们的父母。对于在前线的各路军队饷银、援救方面的请求,胡想方设法夜以继日地予以经营,书信及赠送的物品不停地从他所在的驻地发出。自从咸丰七年以来,每遇到报捷的奏折,胡林翼都不自己具奏,总是推让给官文与臣处来主稿。偶尔出具奏折,则尽量称颂将领的功劳,而不说自己。他的心思总是兢兢业业地,以将功劳推让给僚属朋友,扶植忠诚贤良之人为自己的本职。外省广泛传扬湘军之间和睦友好,亲如兄弟,而对于胡林翼在此中的苦心协调维护,或许不完全知道。这是臣自愧从前不如,又担心今后没有能继承的人。

    战争爆发以来,各省都以军饷短缺为忧虑,湖北省曾经三次失守,百物扫荡以尽,咸丰五、六年时候,粮饷匮乏到了极点。自从在荆州征收盐税、在各府抽取厘金后,湖北才稍稍可以自给。胡林翼的综核才能冠绝一时,每每在理财之中,暗藏考察官吏才干的方法。咸丰三年,户部规定漕粮改变价格,每一石折合银子一两三钱,但各省各州县依旧多收,增加到几倍,湖北省竟然有每一石收十多千的,上下都因此而交相困难。胡林翼在咸丰七年春间提出减少漕粮折价,严厉裁去过多费用的建议,先皇帝朱批褒奖,说他不顾情面,剔除百年来的积弊,甚属可嘉。统计湖北省减漕这一项,每年为民间省钱一百四十多万串,为国库增银四十二万两,又节省提存银三十一万多两。利国利民,但不利于中间过手的那些贪污之辈。向来各种衙门陋规及台局多收的费用,全部予以革除。州县征收的法定赋税,不准多收一毫一厘,也不准借征收法规上的疏漏,为奸滑的办事人员留下为自己谋取好处的余地。各厘卡的委员,每日有训令,每月有考查,批复下面的书函,娓娓而道长达千言。他认为提取百姓的钱财来赡养军队,应使商贾都知道同仇敌忾的道理,这就宜以忠诚来教育;收入要增多支出应减少,使局员都知道廉洁自律而奉献公家,这样做才能兴起廉洁的风气。忠贞坦白的人,乐意被他所使用;欺骗蒙哄之徒,对他们的谴责也很重。因此湖北虽是贫瘠地区,却能供养六万军队,每月费用达四十万两之多,而商贾百姓都不觉得疲乏,吏治越来越好,这又是精心谋划的结果,不是靠用些手腕就可以办到的。

    自最近八月以来,安庆城克复,江西、湖北省肃清,正庆幸全局振兴,便可长驱东下,没有想到大功未完成,长城骤然倒塌。湖广总督官文奏请将胡林翼交由吏部优厚抚恤的折子,想必皇上已经看到。臣与该故巡抚共事日久,相知较深。咸丰四年,曾经在奏折中推举胡林翼,说他的才干胜过臣十倍。近年来遇事一同商量,更佩服他在德行上的进步迅速。臣不敢阿谀虚夸,也不敢埋没他的忠勋。谨将该故巡抚以死来勤于国事的大致情形据实陈述,请求命令国史馆调查后遵照施行。胡林翼的儿子胡子勋,读书聪慧,是否可以格外眷顾予以加恩?所有关于湖北巡抚胡林翼忠勤而死的缘由,恭谨具折交由驿站奏报,请求皇上鉴察指示。谨奏。

    评点

    晚清官场上一个罕见的干员能吏

    奏折以陈事为主。曾氏的奏折,其长处也主要在叙事条畅析理透辟上。这道奏折在叙事中充塞着丰沛的感情,于曾氏奏章中并不多见。

    胡林翼于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六日病逝湖北武昌,终年五十,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可谓英年早逝。即便在当时,也算是死得早了一点,何况身处如此地位,时逢如此年月,肩当如此重任,故而胡之去世,引起朝野内外普遍的震惊,套用现在的一句常用悼词:这是大清王朝的一个巨大损失。

    咸丰十一年春,胡林翼给曾氏的信中说:“贱恙,桐城王医与作梅均言心肺脉模糊,此是最重之症。”曾氏五月十六日的日记上写着:“至胡帅船中,久谈。渠昨夜吐血甚多,委顿之至,为之忧惧。”由此看来,致胡于死地的病是肺病。据薛福成在《庸庵笔记》中说,胡是因为受了一件事的强烈刺激而致使病情迅速恶化的。这年初秋,曾国荃的吉字营将安庆城团团围住,胡策马登上城外龙山,查看四周地形,对身边的人说:我们站在这里看安庆,安庆城如同处在锅底中,长毛虽然强大,已不足成为我军的对手了。说完哈哈大笑。突然,胡笑声中断,面色凝重起来。众人随着他的眼光望到江中。原来,江面上正航行两只洋船。那两只洋船开足马力,溯江鼓浪前进。洋船旁边有几条湘军水师的舢板在操练。洋船有意靠近舢板,加大马力从它旁边驶过。洋船激起的强大水浪将舢板冲得左右晃荡,板上的水手抱头逃窜。有一条小舢板被冲翻了,几个水手在水中挣扎。洋船上的外国佬见此情景开怀大笑,鼓掌叫好。胡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幕惨景,不觉一口鲜血喷涌而出,两眼一黑,从马背上栽了下来。回到武昌后不久,胡就死了。照薛福成的记载来看,胡是给洋人气死的。此气不是缘于私仇,而是起于国恨。由此可知,胡是一个头脑清晰且很有眼光的人。的确,胡乃晚清官场上一个极为少见的干员能吏。

    在对曾氏家书的评点中,笔者说过胡早年是个花花公子,中年后改邪归正,折节向学,立身行事来了一番彻底转变,是一个浪子回头的典型例子。胡林翼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他对湘军究竟有哪些实际贡献?笔者在这里作点简略介绍。

    首先,胡林翼富有战略眼光,无论在三次收复武昌的战役中,还是在湘军规复江西、安徽的东进思考中,胡都能站在较高的层面上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曾氏所制定的西面进兵、稳扎稳打、层层推行的作战方针中,包括了胡的许多智慧在内。

    其次,胡在湖北最先开创晚清督抚包揽把持、全面专政的局面。他凭借着时代所需要的背景,在湖北将军事、民政、人事、治安等等一切大权集于一身。在当时委靡疲沓的湖北官场中,使得最高指挥部具有空前的绝对权威,确保政令军令的畅通无阻,但同时清朝末期强枝弱干、地方坐大的局面也便因此而形成。

    第三,胡林翼极具经济之才。他发现并重用有“晚清第一理财能手”之称的阎敬铭。在阎的全力协助下,胡在湖北整顿税制,剔除陋规,堵塞漏洞,开源节流,在兵荒马乱、百业萧条的战争年代,居然能够做到湖北一省每月筹集四十多万两银子,供养六万军队,在当时可谓奇迹。

    第四,作为一个省的巡抚,胡最具有全局观念,他一向不以保守湖北一省为目的,而以收复失地底定江南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当时全国十八省督抚中,胡这种顾全大局的胸襟实为仅有。

    第五,作为江南战场上的一个主要统兵大员,胡最具虚己待人调和各军的气度。他不仅努力做好湘军内部如杨载福、彭玉麟之间的团结工作,还耐心化解湘军与绿营及鲍超与多隆阿之间的矛盾,充分调动众人的积极性,将各方之力用在一个目标上。

    第六,作为一个政治家,胡深知人才的重要,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武人才。这些人大多成了他的得力助手,襄助他成就了一番大业。同时,胡还为朝廷推荐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胡当时便获“荐贤满天下”的称誉。咸丰十年六月,胡已在病中,为救时事,他给朝廷上了一道《敬举贤才力图补救疏》,疏中举荐了十六人。这十六人中如沈葆桢、李元度、左宗棠、刘蓉、严树森、阎敬铭、梅启照等人,都在以后为国家担负了重要职责。

    第七,作为翰林出身的湘军统帅,胡林翼以他自己好读书重学术的身教,为湘军浓郁的军营文化氛围,作了富有成效的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钱基博先生在《近百年湖南学风》中记述了胡的一件小事:“咸丰十年,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用林翼之谋以围安庆,久不克。而林翼亦出兵英山,进驻太湖为声援,调兵筹饷,日不暇给,而委己于学,夜则延老儒姚桂轩会讲《论语》,未尝稍间。一日,病甚不食,左右请曰:公休矣。笑曰:吾口不能食,吾舌尚存,吾耳有闻,何必不讲书不听书?”

    胡当然自己不必再听老儒讲《论语》了,请老儒来军营的目的,是给那些不读书的将领们讲课。胡作为全军首领,以身作则,带头抱病听课,对军营读书风气的推动作用显然是巨大的。

    胡林翼的这些突出表现,显示了他确实是腐败乏才的晚清官场中一个罕见的杰出人才。正因为此,清廷对胡格外信任并寄予重望。咸丰初,胡刚离开贵州到达湖北时,还只是一个刚刚提拔上来的道员,第二年三月便代理湖北巡抚。再过一年,加头品顶戴,实授巡抚。咸丰八年,加太子少保衔。咸丰十一年加太子太保衔。曾氏与胡比起来,便有一个很大的反差。咸丰二年曾氏出山办团练时,已做了三四年的侍郎,一直用了八九年的时间,才有一个疆吏的实职。直到咸丰十一年九月,才加太子少保衔。朝廷重胡抑曾,看来是很明显的。如果天假胡以寿,南京打下后所封的惟一之侯是曾是胡,还很难料定。

    在这道奏折中,曾氏从战功、德行、理财三个方面简括胡的忠勤勋绩,并向朝廷提出为胡立传、恤后两个要求。朝廷对曾氏的此折很快作了答复:“胡林翼戮力疆场,勋劳懋著。据曾国藩奏陈,自擢鄂抚数载以来,恢复本境、援剿邻氛,整军经武,以死勤事。综其生平,允宜亟予褒扬。着即宣付史馆,以光简册。胡林翼之子胡子勋,着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以示笃念荩臣至意。”第二年,又赐胡的谥号为文忠。

    曾氏折中有“先皇帝”“大行皇帝”的字眼,这都是对咸丰皇帝的称呼。咸丰皇帝于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病逝于热河行宫,继位人是他的独子载淳,时年六岁。据历史记载,咸丰临终时遵祖制任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在载淳亲政之前,掌管朝政。九月二十九日,载淳与其嫡母慈安太后、生母慈禧太后回到北京。第二天,下达解除顾命八大臣之职位的命令。十月六日,又下令处死肃顺、端华、载垣三人,其余五人或革职或流放。十月九日,载淳御太和殿,即皇帝位,接受百官朝贺,改明年为同治元年。载淳亲政之前,政事由慈安、慈禧执掌,两宫垂帘听政从此开始。曾氏这道奏折拜发日期为十月十八日,应该是政变业已完成、两宫皇太后听政的时候了。其时军机处领班王大臣,是在这次政变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的恭亲王奕。

    写作简析 自始至终以浓烈的感情陈述胡林翼的忠勤勋绩。在谋篇布局上,将胡的忠勋分为战功、德行、理财三个方面,而在陈述中,又互为渗透,让读者感受到德行是胡的忠勋中的主线。

    要言妙道 近世将材,推湖北为最多……胡林翼均以国士相待,倾身结纳,人人皆有布衣昆弟之欢。

    外省盛传楚师协和,亲如骨肉,而于胡林翼之苦心调护,或不尽知。此臣所自愧昔时之不逮,而又忧后此之难继者也。

    咸丰四年,曾奏推胡林翼之才胜臣十倍;近年遇事咨询,尤服其进德之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