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光亮去远方-一捆砍了67年的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文/月冷繁华

    我看见过挨饿的孩子,我看见过母亲和妻子们的悲痛。我痛恨战争。

    ——罗斯福

    一

    那年秋日的一天,娘说:“天玉,家里没有柴烧了,你上山去砍一捆柴吧。”天玉是个听话的孩子,12岁的他,立刻拿起斧头和一团麻绳向山上走去。

    崎岖的山路上,迎面走来几个扛着枪的国民党士兵。天玉一头钻进浓密的山林中,左奔右突,但最终被他们堵住了去路。

    大胡子军官和气地说,小兄弟,我们要到青岛,只想让你给我们带路。天玉刚想说不愿意,可一看到旁边凶巴巴的士兵和黑洞洞的枪口,只好点点头。

    终于到了青岛,青岛街上乱哄哄的,到处是溃败的国民党军队。12岁的少年离家越来越远,心里惶恐不安。大胡子军官说,小兄弟,这兵荒马乱的,你不如跟我们走吧。就这样,天玉稀里糊涂地到了台湾。

    穿着肥大的军服,扛着比自己还高的长枪,天玉想家,想娘。思念像蛇一样盘踞在他的心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偷偷地钻出来,啮噬着他的心。他在想,娘没有等到他和那一捆烧火做饭的柴,该是多么着急啊!想着,想着,他就泪流满脸了。

    二

    当年的那一天,时至中午,不见天玉回来,娘急了,到院门口翘首以待。下午,还不见他回来,娘更急了,到村口张望,见人就问:见到俺家天玉了吗?

    日薄西山,昏鸦归巢,牛羊归圈,可还是见不到天玉,娘急得简直要疯了。村里的男人们拿着火把举着灯笼,上山找天玉,可最终一无所获。

    娘还是不死心,挪着一双小脚一次次上山,村里人劝娘不要再找了,可娘就是不甘心。娘说,俺要“活着见人,死要见尸。”可任凭娘在山上怎样跌跌撞撞地攀爬、寻找,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呼喊,都不见他的踪迹。

    娘坐在山上放声痛哭起来,娘凄楚哀恸的哭声引来了一位老樵夫。老人告诉娘,他曾经看到几个当兵的押着一个孩子朝山下走去。娘仔细询问,方知正是日思夜想的天玉。娘很高兴,只要他不是摔下悬崖,或成了虎豹的口中食,去哪里都不要紧,活着就好。娘相信,只要不打仗了,他就回来了。

    这一等就是多年。

    三

    天玉结了婚,成了家。每逢月圆之夜,他就分外想家,想娘。他在心里祈祷:娘一定要长命百岁,一定要等他回家!

    月圆了,又缺了;草青了,又黄了。67年过去了,终于迎来了回乡的日子。

    家乡的侄儿说,百岁高龄的娘患上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儿孙邻居们一个个都不记得了,只是对他还念念不忘。娘经常口口声声地念叨:“天玉去打柴,怎么还没来呢?”

    天玉听了,眼泪滂沱,心中的悔呀,像江河一样滔滔不绝,绵延无尽。

    终于,天玉踏上了故乡的土地。行至村口,两鬓斑白的他背上侄儿早已准备好的一捆柴,朝家走去。当他背着柴出现在门口时,娘浑浊的眸子霎时明亮了起来,娘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娘,天玉砍柴回来了。”天玉哽咽着喊。

    “天玉,天玉,真的是你吗?娘可把你盼回来了!”娘张开双臂,天玉扔下那捆砍了67年的柴,朝娘奔了过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