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内地通往新疆的驼商队频繁过往,为天山北麓的太平县城、奇台城、迪化城带来空前的经贸繁荣,而赌博、抽大烟、皮肉生意也随之盛行。尤其是中途大站的奇台城里,有“奇台游奇台,游了奇台跌倒起不来”的顺口溜。坐吃山空达四五年的风流驼商们,已经囊中羞涩,去的时候,驼商队只在奇台城北门外短暂停留,陈继祖没打听到包头女人母女俩的下落。返回途中,驼商队在奇台县城西几十里的犁铧尖子歇了脚,天亮动身,打算在木垒歇脚。驼商队经过奇台城北门的时候,驼商们远远看见一位身穿紫色旗袍和一位身穿水绿色旗袍的女人,站在一个高土堆上,眼睛盯着从她们眼前经过的驼商队。奇台立夏时节的大东风吹得路边田野里麦苗儿和青草绿浪滚滚,吹得她们母女俩身上的旗袍如彩旗迎风招展。驼商队从她们眼前经过,母女俩一唱一和唱起了《骆驼客之歌》。母亲唱,女儿和:
哪儿来的骆驼客呀
萨里玛哈依呀嘿
把驼铃声留下来呀
萨里玛哈依呀嘿
……
她们的歌声圆润、婉转、悠扬动听,唱完一段,再往下唱时,母女俩领唱,骆驼客们合唱。
大东风把歌声送进陈继祖的耳朵里,已烂熟在心的《骆驼客之歌》歌词虽变了,歌声歌喉他挺熟悉,掉转马头,走近两个女人,仔细盯住女人的脸,跳下马。两个女人快步奔到他跟前,一头扎进他怀里,就泣不成声了。
他双手捧起一大一小两个女人的脸,女人胖了些,但脸很苍白,眼睛里有忧郁。那个已经十三岁的少女,三年不见,个头跟她母亲一般高了,光洁、粉嫩的脸蛋上,写满了天真和欢喜。
他转身去向驼商队的同伴打了声招呼,牵着马和骆驼,跟随女人母女俩朝奇台城里走去。女人带他走到街面上一家大门上贴着封条的中药铺跟前,告诉他,这是她开的中药铺。
“你开中药铺?大门上咋贴着封条?”他很惊讶。
他把马和骆驼拴在院子门口木桩上,跟随女人从一侧小门走进院子里,在一间简陋的土房子里坐下。女人为他泡了一小瓷壶茶,坐下来告诉他,她爷爷手里有专治骚杆病(性病)、老鼠疮、肺痨、肝硬化、动脉硬化、脉管炎、风湿骨疼等好几种疑难杂症的祖传秘方。秘方的毒性大,有以毒攻毒之功效,可使病入膏肓的人起死回生。但有这样的治病秘方,就得有解毒方。秘方和解毒方是相对称的,有秘方,不懂解毒方,秘方就不能用,等于是死方。她光记住了为数不多的几种秘方的配药方,解毒方由她爷爷亲自配。她来新疆时较匆忙,从小娇生惯养的她,也根本没想到将来会沦落到自己一个大家闺秀开药铺维持生计的地步。当初她帮爷爷配药方完全是出于好玩,从爷爷那里哄几个钱花。既然是祖传秘方,爷爷也不可能传给长大要嫁到别人家去的孙女。她带女儿到了奇台,婆家人都因她丈夫是为了接她母女俩送了命,对此耿耿于怀,说她是扫帚星,给了几个银元宝打发她母女俩另立门户过日子。她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弱女子,什么都不会干,便想起了从爷爷那里学到的几种秘方。爷爷说过,病人服了秘方如有中毒反应,吃生猪油也能起解毒作用。她租了街面上这个小院子,用公公婆婆打发她们的几个银元宝,买来中药材,用秘方给人治病。
驼商生意虽日渐萧条,奇台城里的色情生意还经久不衰,染骚杆病的人多,她用秘方和生猪油一连治愈几位病人,上门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十天前一位大官服了她配的秘方,差一点中毒死亡,告到县官那里,县官差人来查封了她的药铺,罚了若干银两。她打算用给人治病积攒的银两,带女儿去乡下买些耕地维持生计,听人说太平县的驼商队去迪化贩运日用百货,经过了奇台城,她们母女俩近几天都等候在北城门外路口,希望能等到太平县的驼商队,再见陈继祖一面,再带女儿去乡下置耕地。
他一双牛眼盯住女人光洁可人的脸蛋,怜惜地说:“你一个女人家,带年纪尚小的女儿,去人生地不熟的乡下种地很不妥。内地战祸不断,说不定殃及咱们新疆,既然你婆家不留你们母女俩,你们跟我去太平城里。我们太平城里人不多,却心很齐,比这里安全。”
“我们去了,嫂子会闹心病的。你们一家人,是我们母女俩的救命恩人,我们咋能再去搅乱你们家的日子。”
“你嫂子,三年前死于一场伤寒,我一个人挺孤独的,进了家门连陪我说话的人都没有,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我需要个知冷知热的伴儿。如果你不嫌弃我大你十多岁,就跟我去太平城里吧。”
“我咋会嫌弃您大呢?能遇上您这样的好心人,算是我烧了高香。离开太平城这几年,我们母女俩挺想您的,只是……”
“只是啥?”
“我们去了,您的儿女能不能容下我们?”
“儿女有儿女的日子,儿女不能陪伴我到老。人老了更需要伴儿。咱们过咱们的日子,儿女可能暂时容不下你,日子久了,就好了。”
“那,我们就和您回太平城吧,我们母女俩啥时候跟您上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