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有学问-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

    老子有言: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真正有才华的人像个呆子,善辩的人像个哑巴。言外之意是:智慧的人虽然有无限的才华,但处世低调,掩饰锋芒,藏己于众,适时一用,令人刮目相看,众人敬仰!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是指在为人处事中要洞察世事之原由;“人情练达”是指人情世故熟练通达。这既是封建世家所推崇的处事哲学,也是当今社会行世所需要的为人技巧。芸芸众生共同编织着一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要想不被人海的关系漩涡所吞噬,必须要学会自我保护。而“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无疑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自救的捷径。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官贵族,都要懂得这个道理。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想超越别人、出类拔萃,但是别忘了,有句话叫“枪打出头鸟”。如果一个人功高盖世、能力超群,又不懂得收敛锋芒,祸端也就离他不远了。所以说有了才华固然很好,但是懂得运用才是重中之重。

    太有才华的人很容易遭人嫉恨和非议,招惹祸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并不少见。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精通诗词书画,他经常在上朝的时候出些诗词考问群臣,百官畏惧于皇上的龙威,有时候明知诗词的粗糙和破绽,也装着挠首搔耳的冥思苦想,更有甚者恳求龙恩再思索三天。这无非是让皇上自己说出已准备好的所谓的奇联妙句,以炫耀才情。难道科举出身的满朝文武百官真的没有才华吗?其实他们是害怕免惹是非上身。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拿了很多能拿的证件。凭他的才华和言谈,应聘进入一家单位工作。可到工作单位以后,他自以为自己有才学有文凭,在不了解实情细节的情况下就开始对公司各种规章制度指手画脚,评头论尾。有一次开会的时侯,领导提出了一个方案,他立即对该方案进行反驳,并提出了很多意见。上司表面上很高兴,还赞赏“积极上进”,但内心却对他非常不满,没有多长时间,公司就找了个借口把他辞退了。由此可见,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

    俗话说: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切斯特菲尔德也说过:“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人们往往更喜欢忠实的听众,却厌恶喋喋不休的人。静静地听人诉说,默默的在内心思考,把握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事情的原由。沉默是金,出言过于随便,往往给人一种不可靠感和不信任感。说了千言万语,也许还不如动一下手的作用大,所以说有时候语言是一种很卑贱的东西,多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浮浅的行为,而适当的保持沉默则是涵养的象征。

    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多思考,遇事多个心眼,少一些言语。这样才会处世通达,左右逢源。如果一味做语言上的巨人,思维上的侏儒,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处处碰壁。

    老子评价孔子说:“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德是指出人的才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虽然是才华横溢,但外表上他却貌似愚鲁笨拙。在通常情况之下,要克制自己显露才华的欲望,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免除招致别人嫉妒陷害的可能。在必要的时候适当的展示才华,那无疑将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进而受人尊敬。刚极易折,不分场合的展露锋芒,不分青红皂白的显露其锐气,那结果可想而知。

    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爱耍小聪明,卖弄才情,这样的人很容易招致祸端。经常耍小聪明的人总有一天会被人识破,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也没有人愿意和经常耍小聪明、自以为是的人一起做事。耍小聪明的人常常不会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干活,他们只会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耍个小技巧,最终也成不了大气候。而真正聪明的人能恰到好处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过分的“聪明”会坏事。过分的外露自己的才智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

    所以,还是不要太自以为是,以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心态做人,以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的方式处事才是明智的选择。所谓大智若愚换一种说法来说就是装糊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往往善于装糊涂,他们看似愚钝糊涂,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观察思考。对于下级过错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是为了得人之心,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愿意为老板多出力气。生活需要自我麻醉,不是自欺也不是无奈,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种生存之道。

    做到“大愚之中有大智,木讷之中有精明”,应该注意的一点是:不要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面对过失时,智者和愚者却有各自不同的做法。犯了错误之后,愚者是一遍遍地诉说他的动机,推卸责任,或是少了那些不利因素之后结果会如何如何的好;但智者更多的是静下心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因为他们明白,错误每个人都会犯,问题的关键是在出现类似的错误时会不会再犯第二次,从已经发生的错误中能学到什么。

    总之,在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大关系网中,藏其锋芒,收其锐气,多思考多办事,少大吹大擂,夸夸其谈,做到“大愚中有大智,木讷中有精明”,那么你将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2、恰当暴露缺点能获得好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维纳斯塑像因断臂而备受青睐。敢于承认缺点是一种勇气,适当的暴露缺点则是明智之举。

    敢于适当暴露缺点是出奇制胜的绝招,并且屡试不爽。死要面子只能说明虚荣心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被别人发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和没有能力。其实很多成就大事之人并不回避自己的缺点。适当的暴露缺点会让别人更加信任自己,使他们勇于提出宝贵的意见,说出金玉良言,为成就自我的事业助一臂之力。不明白此道理的人想成就大事确实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其实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如果不敢说是因为害怕受批评,那么最终被人发现时事情可能已经不可挽回了。比如说一位工程师在楼房建到一半的时候发现了问题,但由于怕担当责任或害怕领导的责怪而回避这个问题,那么以后他面临的已不是简单的受批评了。所以如果不想让别人批评或者留下更多的后患,不妨在别人之前主动的承认错误,作一番自我批评。

    美国贝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货物经纪人格里·克罗纳里斯就是一个敢于承认错暴露缺点的人。当时有一条针对零售采购商特别重要的规定是不可超支账户上的存款数额。如果账户上的存款数额为零,那么将不能够买新的商品,直到下一个采购季度。有一次在格里账户已经告急的情况之下,他又发现了一款特别有利可图的手提皮包。可是他又没有为这种始料未及的情况做准备。在这种情形之下,他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放弃,二是承认错误并请求追加拨款。最后格里还是选择了后者,他坦诚地向主管承认了错误,并请求主管给他加拨存款。主管感于格里的行为,及时地给他追加拨款。皮包的上市后,倍受顾客喜欢,销售的特别好,为公司带了可观的收入。所以说发现自己错误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坦诚,争取别人的宽容,对事情进行补救,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

    其实人人都有一种为自己开脱找理由的本能,尤其是那些优秀之人,他们无论什么事都做的非常好,一旦出错,对己对人都讳之莫深。于人怕遭受异样的目光,怕影响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威信。于己内心深处也接受不了这种打击。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无论是管人还是受管于人,适当的暴露自己的缺点都会更加使人信任。而不会被认为是没有能力或没有威信。

    有这样的一个人,他是一家零售公司的经理。在一次无意之中他发现他自己商店卖的一种货物比同行的价格高,于是他马上让人把价格做了调整,以免顾客发现后会有意见。但是后来还是发现不妥,因为已经买过的顾客如果知道别的地方卖的价格低,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印象。于是他就派人到已经买过的顾客那里,向顾客道歉,并且承诺不满意的话可以退货。但顾客有感于该家商店的真诚的态度,谁都没有退货,并且从那以后更加频繁的光临他们。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过失,会带了比回避掩藏更加好的效果。知过能改,谦虚好学,给别人留下一个提出忠言的空间。即便别人当时会对你的缺点不足有些看法,但和长远的事业比起来,也是值得的。

    有一所房子离火车站很近,交通便利,应该说是非常抢手,并且能卖个好价钱的。但因为它紧邻着噪声巨大的木材加工厂,所以几乎无人问津。另一个房子推销员接到这个棘手的推销任务后,却很快的就完成了任务。因为他推销的时候并不象别人那样,对房子的优点大加赞赏,而对它的不足避而不谈。他如实的讲述了房子的优缺点,并且说明房价因为噪声的问题比较低,很符合这位顾客的要求。这位顾客不久就去现场做了调查,并且还非常满意。顾客说原以为噪音会有多严重呢,去后才发现和他原来的住处的噪音比起来差远了,况且一天之中也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有噪音。所以很快就达成了协议。可以想一下,如果所有的推销员都隐瞒实际情况,大吹其优点,隐瞒房子确实存在的不足,那么到什么时候房子也推销不出去。

    其实更多的时候人们害怕的不是缺点,而是被欺骗。所以不必担心缺点暴露后会失去威信,适当的暴露缺点,展示一个令人亲信的真实的自我。给别人留下一个提出金玉良言的空间,为成就自我的事业添砖加瓦。

    3、适时装傻,明哲保身

    装傻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处世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全了生命,才有再创造奇迹的可能。会装傻的人更容易成就大事,何不适时装傻!

    斯大林是一个极其要面子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作为前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更是唯我独尊。特别要尊严的他容忍不了别人比他高明,固执的坚信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好的,自己是最高明的。在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前夕,富有战略眼光的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放弃基辅城,以免德军的围攻。对于朱可夫的建议,斯大林根本不予以考虑,同时把朱可夫赶出了大本营。最终基辅城遭受德军的合围,斯大林后悔莫及。如果朱可夫在提出建议的时候能换一种方式,比如给斯大林以暗示,让他自己悟出放弃基辅城的必要性,那肯定是另一番结果。华西里也夫斯基就是一位与朱可夫不同的总参谋长,他深知斯大林是怎样的性格,所以他总是适时装傻,深得斯大林的重用。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是在无意之中给斯大林以启示。很多军事计划都是斯大林在得到华西里也夫斯基的启示后想出的。但华西里也夫斯基却装着和众人一样被斯大林的高明所折服。华西里也夫斯基在军事会议上是最受斯大林批判的人,但他的进言却最多的被采用,因为华西里也夫斯基很“傻”。他有一套独特的进言方法,那就是他既进言正确的观点,同时也掺和错误的意见。况且正确的意见总是讲得颠三倒四,含糊不清,而一讲错误意见的时候又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所以斯大林往往对他的错误的意见大发雷霆,把他批的狗血喷头。而同时又受他的正确的观点的启示,做出很多很英明的战略决策。可能很多人对华西里也夫斯基的这种行为不理解,因为常人在领导面前做的就是好好表现,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领导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不足,所以做事的策略是不能忽视的。华西里也夫斯基是明智的,懂得装傻的哲学,在傻中被器重。

    有时候,装傻不但能保官,还能保命。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很不放心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开国功臣。原因是自己起自阡陌当上了皇帝,保不住自己手下的这些功臣宿将也产生非分之想。于是,当上皇帝后就开始稳固政权,对那些有功之臣展开杀戮。尤其是那些身经百战、素有威望的将军们,在朱元璋眼里,这些人最可怕,如果有一天他们兴兵谋反,绝对有巨大的号召力。所以,朱元璋先下手为强,对大批功臣举起了屠刀。大批身经百战的功臣老将没有战死沙场,却惨死在“清洗肃反运动”的屠刀下。朱元璋先后杀死了左丞相汪广洋,右丞相胡惟庸;毒死了当年被他假斩的徐达将军,就连开国宰相李善长也未能幸免,一家七十多口都“获罪”身死。真是杀人如麻,惨不忍睹。弄得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害怕不幸之事降临到自己身上。

    有一天,朱元璋要求御史袁凯把一些案卷送到太子朱标那里复查。太子朱标是心慈之人,对父亲大肆屠杀功臣早已心存不满,当他复查袁凯送来的案卷时,发现又要杀那么多人,内心实则不愿。于是就在文案上批到:“父皇陛下!儿臣之见,以仁德结民心,以重刑失民心,望父皇三思!”交与袁凯带回。朱元璋看后更加不高兴,对袁凯说:“朕要杀人,太子要从宽,你说谁对谁不对?”这时候袁凯左右为难,一边是皇上,一边是太子,说谁不对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吓的是汗流浃背。但袁凯也不是等闲之辈,性急之下说到:“微臣愚见,陛下要杀,乃是执法;太子要救,乃是慈心,都有至理在。”满朝文武暗自为袁凯叫好,袁凯自己也松了口气。就在这时忽然听见朱元璋听大骂到:“你这老滑头,竟敢在朕面前花言巧语,两边讨好,先斩了你,看还有谁敢到朕面前来卖弄口舌!”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几位有胆识的大臣誓死力谏,才免除了袁凯一死。但是袁凯知道,以朱元璋的为人,他逃了一时逃不了一世,早晚会死在朱元璋的手中。果然第二天一上朝,朱元璋就叫袁凯,企图再找理由杀了袁凯。但竟不见袁凯的踪影,派人去他家察看,回来的人报告说袁凯披头散发,语无伦次,哭哭闹闹的折腾了一个晚上,家中也是被他搞的一塌糊涂,他已经疯了。朱元璋很是不相信,便让人把袁凯捆到朝堂上来。一看,果然如使臣所述。朱元璋又派人用木钻把他的手背钻的鲜血直流,他仍然面无表情的。于是朱元璋便让人把他送回家,并嘱使臣暗中观察他回家之后的行为。结果使臣发现他回家后一会趴在地上学狗叫,一会捧着屎往嘴里送。于是使臣回去肯定的对皇上说袁凯真的疯了。最后家人呈报袁凯回家养病,得以脱身。其实袁凯没疯,他是在为保全性命而装疯卖傻。虽然他不象范彘那样在功成名就之时马上隐退,但知觉之后装疯卖傻,栖居保身的做法仍不失明智之举。

    愚蠢者最聪明,聪明者最愚蠢。如果放低做人的姿态能够换取伟大的事业或宝贵的生命,那么暂时愚钝的假象又何足挂齿。适时装傻,明哲保身,实乃高明之举。

    4、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

    人一生要经历的事情太多,如果事事都要认真盘算,势必会使自己精疲力尽。所以,在一些小事上最好糊涂一点,尤其是面对个人的名利问题时,不要过分强求。要做到该清醒时清醒,该糊涂时糊涂。

    鲁迅先生曾专门揭示了“难得糊涂”的真正含义,他说:“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什么,坚持着什么……”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在坚持着什么”。之所以要“糊涂”,是因为将世上的一些事情看得太明白、太清楚、太透彻,只会增加烦恼,索性放下包袱,轻松、潇洒地生活。

    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够做到“小事糊涂”的人其实非常有限,因为大部分人无法达到超然的境界,自己的生活包袱里装满了大事小情,而且还被琐事所困扰与牵绊着。

    糊涂看世界,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这就要求人们在观察社会上的大事小事时,对一些不要紧的事情糊涂处之,而涉及至关重要的原则性问题时要清醒对待。如:对待个人的名利,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在糊涂与聪明之间,不能丧失做人原则和起码的人格。

    如果能做到像大肚弥勒佛那样“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说明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纵观古今,达到这种境界,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也有很多。晋代的裴遐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次,裴遐到东平将军周馥的家里作客。周馥命家人设宴款待裴遐,他的司马负责劝酒。由于裴遐下围棋正在兴头上,司马递过来的酒没有及时喝,为此司马非常生气,以为裴遐是故意怠慢他,顺手便推了裴遐一下,不料裴遐没有留意,被推倒在地,其他人见状都吓了一跳,以为裴遐会难忍这种“羞辱”而对司马勃然大怒。谁知裴遐慢条斯理地爬起来,神情自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与人下棋。后来王衍问起裴遐,当时为什么还能镇定自如、举止安详。裴遐回答说:“仅仅是因为我当时很糊涂。”

    将视线从古人的身上转移到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很多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要剑拔弩张、恶言相向,这些人不懂得小事需糊涂的真谛。有一次,许多老人围在一起下棋、观棋。其中下棋的两位老人,只为一步棋而争得面红耳赤,双方互不相让,他骂他是臭棋篓子,他骂他是卑鄙小人,骂得不过瘾还动了手,结果大家不欢而散。从此以后,双方成了仇人,再不一起下棋,即使双方见面也彼此翻白眼。

    俗语说:“吕端大事不糊涂。”就是告诉人们在小事上不妨糊涂一些,不要太计较,而真正遇到大事时还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慧。尤其是在交际会话和发表演说的时侯,自找台阶,故作不知,装一装糊涂是非常重要的。英国首相威尔逊在一次发表演说的时候,有一个故意捣乱的人突然大喊到:“狗屎!垃圾!”遇到这种不及预防的干扰,如果换为别的人,采取的措施可能就是对那个故意捣乱的大声的斥责,或者就是充耳不闻,但威尔逊却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为了使演讲能圆满的成功,威尔孙很镇静的说:“这位先生请不要急,你所不满的脏乱差问题我马上就会谈到。”通过对捣乱人意思的故意曲解,威尔逊移花接木的安全渡过险滩,使得演说顺利的进行。由此以可以看出,装糊涂也是应付别人刁难的一种好方法。

    现实生活中,也要适时的装糊涂,有些话没有必要说得太实太死,太过于绝对很可能让不怀好意者钻了空子。遭受他人刁难,面对两难问题时,冥思苦想毫无意义,而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含糊的语言回答他含糊的疑问,借此摆脱困境,让对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王元泽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之子,年幼时就表现出其过人的智慧。有一次,一位客人把一头獐和一头鹿放在一个笼子里,让王元泽分辨哪个是獐,哪个是鹿。王元泽的回答不但说得头头是理,还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他说:“獐旁边的那头是鹿,鹿旁边的那头是獐。”那位客人对王元泽的回答已没有了说辞。尽管王元泽回答得含糊其辞,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不但回击了刁难他的客人,也表现了自己的聪颖之处。假设王元泽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不但显示不出他的过人之处,得不到客人们的赞赏,还会给王安石丢脸。遇到像这种模棱两可的问题的时候,回答它最好的方法非含糊其词莫属,因为这样不但可以顺利脱身,还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华。

    作为领导,更是要懂得难得糊涂。宽广的胸襟,宽厚待人往往事一个领导博取众望的法宝。名将吴起在士兵当中很有威望,士卒们都愿意为他出生入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吴起能够不计将领的身份,苦士兵之所苦,乐士兵之所了。他穿和士兵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睡觉时不铺席,行军时自己备粮。有一次,一位士兵在阵前因为生了肿瘤而痛苦不堪。吴起看见后,毫不犹豫地用口替他吸出肿瘤内的脓汁。那位士兵和周围的人都感动不已。那位士兵的母亲听到了这个消息放声痛哭。别人都很奇观,说你的儿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吴将军却亲自用嘴给他吸脓,你应该高兴才对啊!为什么反倒如此的伤心呢?那位母亲回答:“先夫早年也是蒙吴将军不弃,吸取他肿瘤里的脓,从此他跟随吴将军四处打仗,以此报答吴将军之恩,最后终于死在战场上。如今吴将军又为我儿子吸出脓,这不是显示我儿子也将步他父亲的命运吗?这叫我怎么不伤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作为领导如果能常常对自己的身份糊涂一点,以德服人,处处以人为先,便能广结人缘,自然的把人聚集在自己的周围。

    读书做学问也要“糊涂”。业精于勤荒于戏,形成于思毁于随。自古以来读书就提倡一股“傻劲”,视金钱名利如粪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好了,一切也都会有。所以读书学习要懂得“糊涂”。大数学家陈景润到大街上不会买菜,地理学家李四光不认识自己的女儿。更甚的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吃饭的时候竟然用馒头沾着墨汁吃。大科学家牛顿煮鸡蛋时竟然煮成了自己的手表。他们都是“糊涂”的典型,却在不同的领域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所以“糊涂”能帮我们成就大事。

    总之,处世行事没必要事事俱细,大事不糊涂,小事装糊涂,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5、假痴不癫,藏而不露

    假痴不癫、藏而不露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方法,社会纷繁复杂,人心难测,如果锋芒太露,就会遭人嫉恨。正所谓“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才是低调做人的大境界。

    假痴不癫的意思是看似愚钝,实则聪慧。或装疯卖傻,或装聋作哑。用之来隐瞒实力,麻痹对方。李白曾说:“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这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历来被运用,且屡试不爽。

    “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当年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真诚的接待了刘备。在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使他放松对自己的注视。一次,曹操和刘备一起饮酒,谈起当世之英雄,刘备点名刘表、袁术、袁绍、孙策、刘璋等人。不料曹操却对这些人逐一的给以否认。刘备问:那么谁人当为今世之英雄?曹操说,论胸怀大志,腹中有良谋,又能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非刘备莫属。刘备看曹操识破了自己。吓得筷子就落在地上了。适逢天下大雨,雷声轰鸣,于是刘备灵机一动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刘备巧妙的回答,使他躲过了一场劫难。刘备无疑是一个懂得装痴的人,把自己排除在英雄之列,掩饰自己的锋芒,不显露自己,以免引来杀身之祸。还浇水种菜掩人耳目,收敛锋芒。刘备日后的功名,与他假痴不癫、深藏不露的行为有着很大的关联。

    另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在曹操刚掌权不久,曾召司马懿出来做官,可出身贵族的司马懿嫌弃曹操出身低贱,不愿意去做官,就假装风瘫病,卧床不起,可曹操生性多疑,自然怀疑司马懿借病推托。于是就派人假装刺客,晚上去刺杀司马懿,当刺客拔刀架在司马懿身上,并作出要辟出的姿势时,司马懿仍两眼死死的瞪着刺客,身体却纹丝不动。于是刺客收刀回府向曹操做了禀告。

    司马懿深知曹操的为人,知道曹操不会就此放过他。于是,一段时间之后,放风出去说风瘫病已经好了。应召担任了曹操的重要官职。魏明帝时,司马懿由于功高由于长期带兵作战,魏国的大部分兵权都掌握在他的手里。魏明帝临终之际,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3000,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与司马懿相差甚远。但曹爽却听信谗言,要夺回外姓司马懿所掌握的兵权。于是他们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但实际上是夺去了他的兵权。之后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置在要职。曹爽得兵权后,就放宽了心,养尊处优,荒唐无耻。司马懿却全当不知,一如既往。不久之后,司马懿推说有病,不上朝了。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不能上朝,暗自窃喜但又不能太轻信了,于是便派亲信李胜去探察实情。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丫环正在伺候他喝粥。粥顺着他的嘴角流的满衣襟都是。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司马懿听后说:“哦,这真委屈你啦,并州在北方,接近锣人,你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你啦!”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此时,李胜确信司马懿确实年老昏花,不中用了。回去如实地禀报了曹爽,曹爽自然很高兴,也不再戒备司马懿了。后来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亲信都跟去了。他们走后,“病情严重”的司马懿立马就好了,带领两个儿子占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撤消了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曹爽一伙人在城外得知消息后,急得乱成一团。可平日只知道养尊处优的他们却没有真正的能力来对付司马懿。于是他们乖乖的交出了兵权。不久之后又被人告发谋反而入狱。最终,曹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懿手中。

    司马懿正是用这种假痴不癫,深藏不露的策略,保全了实力,为以后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如果没有他的假痴,它可能早被皇亲曹爽除了根,哪里还会有他的再次掌权。司马懿无疑是智慧的。

    执政带兵需要假痴,深藏不露,在商界也是一样。古时的店铺里是不陈放贵重物品的,他们都把贵重的物品收藏起来,有合适的顾客时,他们才会把好东西拿出来。树大招风,财多招贼,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真正的有钱人往往不会披金戴银,招摇过市。掩饰还来不及,哪还有心思炫耀。

    真龙潜于深水,真人不露相。做人痴一点,糊涂一点,那么生活就会更快乐一点,事业也会前进一点。

    6、保持深沉,做个看不破的人

    深沉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在当今这个到处充满变数的社会里,保持深沉,做一个别人看不透的人,是做人的智慧,也是处世的哲学。

    看似忠贞的人未必表里如一,比如还没有篡夺汉朝江山的王莽;貌若愚憨的人未必真愚,君不见许多大智之人皆“憨态可掬”。保持深沉,让对方无法看破,这是高明的智慧。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郑庄公谈笑间挫败共叔段,都是这种智谋的运用。

    《韩非子·二柄》中说:如果君主将自己的真实性情、爱好喜乐一览无余地表现在众大臣面前,臣子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投机的机会,在君主面前表现出好的一面,而尽可能地掩饰君主所不喜欢的那一面。如果君主不将喜怒溢于言表,臣子们就会显出本色,老老实实做事,韩非子认为保持深沉是领导驾驭下属的一种手段。而同时,能保持深沉,不让人识穿也是处变不惊,反败为胜的一种战略。

    春秋时期,郑庄公粉碎弟弟共叔段谋反时使用的就是这一策略。

    郑武公于公元前743年将王位传给郑庄公。但是庄公之母对武公的这一决定却很有意见。因为,庄公出生时难产,其母武姜为此受到惊吓,差点死去,为此庄公的母亲很不喜欢他,认为郑庄公带给她灾难,是不祥之人。

    庄公顺利继位以后,其母姜氏屡次诋毁庄公,并为宠爱的小儿子共叔段要了很多地界,但庄公的母亲并未因此满足,为了更大的图谋,她又逼迫庄公把京城也划分给了共叔段。

    共叔段得到京城后,开始在那里不断地扩张自己的势力,并在其母的帮助下准备里应外合,谋权篡位。

    庄公明知母亲不喜欢自己,也知道共叔段与母亲密谋造反的事。虽然他心里有数,表面上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因为他明白,要想破除弟弟的阴谋,欲擒故纵是最好的方法,即所谓的: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保持深沉,表面上不动声色,让母亲和弟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等待良机一举歼敌。

    随着共叔段势力的不断扩大,郑国大夫祭仲向庄公进谏说:“共叔段暗地里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迟早要给郑国带来灾难。”庄公却答复他说:“这是国母的意思。”祭仲建议庄公立刻铲除共叔段以防患于未然,庄公却对他的建议不以为然。在这样的情况下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很短的时间内就又占领了京城附近的两座小城。

    这时候郑国另一位大夫公子吕也劝庄公说:“一山难容二虎,一个国家也不可能有两个国君,假如你要把国王的位子拱手让于共叔段,那么作为臣子的我们就去为他当大臣;如果不想交权予他,就必须赶快铲除他,以免老百姓有二心。”庄公听了以后表面上假装很生气,把公子吕训斥了一顿,还对他说:“这事你不要管。”实际上却将公子吕的劝告完全记在了心里。

    其实郑庄公对当时的局势很清楚,他知道过早动手,肯定会遭到别人议论,认为他杀害亲弟弟是不仁不义,更何况其母姜氏也站在共叔段那边。牵连到母亲肯定会被扣上不孝的帽子,因而他故意放纵共叔段让其阴谋公开于天下,静观共叔段的一切举动,直到共叔段和姜氏密谋里应外合时,大张旗鼓准备谋反时才下令讨伐,一举挫败了共叔段的阴谋。

    郑庄公的策略不能不说是高明,而他之所以获得最后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庄公从始至终保持深沉,其母姜氏和弟弟公叔段没能看破庄公的真实想法。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诸葛亮的,他出隆中火烧博望坡,过江东舌战群儒,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神机妙算……但是他也因为错信马谡而痛失街亭,面对司马懿的大军,只身带了几千老弱残兵殿后,情况可说得上危险之至,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精彩的一幕上演了——空城计智退司马懿。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但因为错用“言过其实”的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无奈之下,只得布置人马撤退。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让关兴、张苞两人各带三千人马,在武功山小路两侧布置疑兵。

    又命令张冀引部分军兵,快速修理剑阁通道,以为大军准备退路。

    然后让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分别从各自驻地快速撤回。待诸葛亮分派妥当,也准备撤离之时,魏将司马懿已经率领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西城只是个弹丸小城,易攻难守。当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士兵也大多派出去,只留有两千老幼病残,根本无法作战。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径狭窄,惟一大道已为司马懿占住。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果然,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隐隐传来大军奔走声;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诸葛亮稍一沉吟,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要旁若无人,神色镇定。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内,仍要一如既往。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安然自得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诸葛亮这种气势,狐疑不定,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注意观察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司马师道:“我们应即刻冲杀进去,活捉诸葛亮!他分明是故弄玄虚——肯定是座空城!”其他将士也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众将士狐疑不明,却只好遵令撤退。

    直到撤离西城远了些,司马懿才心有余悸地解释:“诸葛亮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仗了。他一生最是谨慎,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更甭说干冒险的事了!令天大开城门,故意显出是座空城,让我们白白拿走并轻易把他捉住,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个骗局!我军若贸然轻进,必中其计。”

    司马师问:“父亲一直凝听静立,先前并无动静,后来您为什么突然神色大变撤军呢?”

    司马懿冷笑:“当统帅、做大将的人,必须善于观察天地之间的运行变化,了解人间世上的各种知识!我听到诸葛亮琴音,初始平和恬淡,却突然昂扬激烈,渗出一股杀机!分明是要动手准备出兵了!再不走,让他围住,四面挨打不成?!”

    司马师及众将觉得有理,但仍不十分信服。不料,才走不远,刚进入武功山,猛听得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动地,伏兵顿起,关兴张苞领兵杀出。众将大惊。司马懿道:“刚才若不及时撤退,必中其计了!”

    魏兵心惊胆战,纷纷弃甲抛戈,丢掉辎重粮草,仓皇而逃。

    诸葛亮于是带领余下人等,从容撤出西城,退回四川。

    保持深沉,让对方无法看破,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做事低调,大智若愚的人,做人处事,通常都很难被别人看透,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做人哲学。

    7、吃亏未必是祸

    人活在世上,不能总是想着占便宜,有时候吃点亏也未必就是坏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只有吃了小亏,才能站大便宜。处世行事,一定要懂得吃亏的哲学。

    春秋末年,齐国的国君横征无度,苛捐杂税严重,害的民不聊生。田成子看到这种情况后说:公室用这横征暴敛的手段,榨取民脂民膏,‘取之犹舍也’。于是他就怕人做了大小两种斗,把自己粮食用大斗借给饥民,用小斗回收还来的粮。食田成子这种惠民的政策深得民众拥护,于是纷纷的前来投靠天成子,给田成子种地。一时民归如流水,最终齐国国君宝座最后为田氏家庭所得。史学家范哗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其实,天成子看似失去了很多粮食,吃了大亏,但是他得到了比粮食更重要的人心。得与矢是相互转化的,失只是一时的,伴随失去而来就会是收获。

    无独有偶,孟尝君也是一个尝到了“吃亏”甜头的君子。冯援是孟尝君门下的一个谋士,感动于孟尝君在自己落魄时候的款诚相待,决心为孟尝君效力。

    一次孟尝君要派人到封地薛邑去收租,问谁肯去。冯援便自告奋勇的说他愿意去。临走的时候,冯援问孟尝君回来时要买点什么,孟尝君就告诉他说你看家里缺点什么就买点什么东西吧。于是冯援就去了薛地。到达以后,他把民众召集到一起,对大家说: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所以特意派我来告诉大家,以前欠的债一律作废。百姓都目瞪口呆的,怎么也不相信。孟尝君为了使大家,当着百姓的面把债卷烧了。百姓都感动的跪下,高呼孟尝君是好人。冯援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并报告说债已毕收。孟尝君很高兴,问他买了点什么回来。冯援说买了义回来。接着便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孟尝君听后很不高兴,说“好你的义”!数年以后,孟尝君被谗言所害,逃回薛地。薛地的百姓成群结队的走数里来迎接孟尝君。至此,孟尝君才真正的体会到冯援给他“种下”的义。所以说,好与者,必多取。暂时的损失,会带了更大的收获,吃亏并不是祸。

    商场如战场,要想在当今的这个竞争激励的商战中取得胜利,懂得“吃亏”也非常重要。美国的亨利·霍金士是国际上一个著名的企业家。亨利·霍金士性格淳朴厚道,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性格上的这种诚实可靠。亨利·霍金士在经营食品加工的初期,美国的“纯正食品法”还没有制定,于是又不少食品加工企业往食品里面加东西,加了东西之后的食品色艳味佳,深得人们的青睐,所以销售的也非常好。但是加的这些东西都是严重的危害人们健康的,所以亨利·霍金士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往里面加东西,如果一定要加东西,必定要经过专家的验证,保证所加的东西绝对对人体无害。添加防腐剂也是一样。他的这种做法,很是遭受同行们的非议,在效益上也不很景气。后来经过验证,防腐剂对人体的危害达到惊人的地步。结果公布以后,引起轩然大波。因为防腐剂在食品的存放与保鲜之中的添加已成为一种习惯,太多的消费者食用了太多得含防腐剂的食品。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很多食品加工企业联合起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说亨利·霍金士别有用心,因为报告是他发布的。他们还联合起来在业务上排挤亨利·霍金士,想把亨利·霍金士彻底的打倒。这确实给亨利·霍金士的企业带来不小的打击,可谓吃了不小的亏。但是美国“食品纯正法”的颁布,给亨利·霍金士的公司带来了生机。他从事业的低谷,逐步的发展壮大,他们加工的食品深受顾客的信任,步入了事业的黄金时代。

    日常生活中,太多的人不懂得吃亏,邻里之间为了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常常闹的是不可开交。遇事忍一忍,即便是暂时的先吃点小亏,以后会有更多的大便宜在等着。如果昨每一件事情都权衡得失,吃亏的事情一点不干,那么以后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8、保持沉默,躲避祸端

    面对严峻的生存压力,太多的人容忍不了别人,在不知情之中就有可能得罪了别人,招来横祸。所以,面对别人无端的挑衅,最有力的措施就是保持沉默,远离祸水。

    祸福往往是瞬间的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一般人无法忍受,通常会慌张行事,进而暴露了自己,而小小年纪的王羲之则有过人之处,能够面对灾祸,大智若愚,机智对付,从而蒙混过关。

    王羲之的家族,是东晋有名的望族,他的两位伯父是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的佐命功臣,一位叫王导,任东晋宰相;另一位叫王敦,任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兵马大权。当时社会上流传着“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氏家族在东晋政权中,权势之盛,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但是身为大将军的王敦虽已位极人臣,享尽荣华,但他的野心却很大,眼睛瞄上了金銮殿上的宝座,一心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王敦的谋士钱凤,一直在给王敦问鼎的野心鼓劲打气,他自己也存心想借此捞个开国元勋。二人气味相投,成为知己。

    初夏的一个早晨,王敦起床不久,钱凤就急如星火地走进王府大门,直奔客厅而来,王敦得报后立即到客厅与他见面。钱凤欲言又止,向王敦使了个眼色。王敦抬起右手挥了挥,几个仆人都知趣地退了下去。二人关起门来,谈起了谋反的机密。

    钱凤用极为神秘的口气,小声地对王敦说着。钱凤带给王敦的似乎是一个不祥的消息,王敦听着听着,眉头也渐渐地皱了起来。二人情绪紧张,叽叽咕咕地谈了好一阵子,王敦突然神情紧张地站了起来,手一挥,正要开口说话,马上又停了下来;原来他透过窗子,看到对面房间里垂着的帐帏动了一下,这使他想起侄儿王羲之还在床上睡觉。

    王羲之这年才十一二岁,平时最受王敦器重。王敦把聪明机灵、悟性极高的王羲之,看作是王家世家大族荣誉的标志,是王家下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因此,经常把王羲之带在身边,留他在自己府中生活。这一次,王羲之已连续几天吃住在王敦家,他的卧室恰好紧挨着客厅。当钱凤到来时,因为双方都很紧张,王敦便把工羲之在屋里睡觉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直到王敦站起身来,看到帐子动了一下,才想起来。于是,王敦大惊失色,对钱凤说:“不好!羲儿还在这里睡觉,我们刚才说的话,让他听去了可怎么办?”

    策划起兵、夺位,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一旦走露风声,策划者的身家性命将彻底毁灭,王敦和钱凤对此是十分清楚的。经王敦一提起,两眼射出凶光的钱凤对王敦急促地说:“大将军,计划泄漏出去,我们就死无葬身之地,无毒不丈夫啊!”钱凤怂恿王敦去杀王羲之。

    半响,王敦没有吭气。

    “大将军,要成大事,不敢作敢为不行。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钱凤焦急地催促王敦下手。

    听了钱凤的话,王敦心一横,脚一跺,说:“对,不能儿女情长。”接着转头向着王羲之睡觉的那个房间点点头,“羲儿呀,你就莫怪我这做伯伯的无情无义了!”王敦说着“飕”的一声,拔出了寒光逼人的青龙宝剑,提剑直奔王羲之睡觉的床前,钱凤紧随其后。

    王敦左手撩起帐帏,正待挥剑砍下去,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王羲之这时发着微微的鼾声,头歪在一边,胸脯随着均匀的呼吸一起一伏,正睡得香甜,连王敦掀起帐子,王羲之都毫无反应。心狠手辣的王敦望着自己万分钟爱器重的侄儿,庆幸自己谋反的密谋并没有被侄儿听去,也就打消了杀害王羲之的恶念。他把宝剑插回鞘中,拉着钱凤的手走了出去。

    王羲之差一点就成了伯父王敦的刀下鬼了。实际上,钱凤一进门,王羲之就醒来了,随后无意中听到了伯父与钱凤的谈话。但是很快王羲之就意识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急切之下,想到了继续装睡这个方法。

    当王敦提剑向他走来之时,王羲之紧张的心几乎跳出了嗓子眼,但他竭力使自已平静下来,两眼闭着,神态自若,完全像睡着一样,一点破绽也没有露出来,从而逃过了一劫。

    保持沉默,是明哲保身的一种手段。王羲之以自己的机警,在关键时刻能够沉着冷静,大智若愚地骗过了王敦,避免了一场无妄之灾,保住了自己的小命。

    沉默是金,当你不愿与人交谈时,你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当你不想被卷入争辩中时,你也可以选择保持沉默;当你不愿将精力浪费在无聊的解释中时,你同样可以保持沉默。沉默也是最好的武器,有句话说: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当争执发生时,沉默往往会让对手无所适从,犹如狗抓刺猬,根本不知道从哪下口,也就知难而退了。

    小张是某单位的一名职员,能力十分出众,但他从不因此而炫耀,平日只是默默工作,不多言不多语,跟同事闲谈时也都是面带微笑在一旁静静地倾听,多半时候都是默不作声,因此人缘极好。

    有一天,单位里新来了一个职员名叫阿明,这个人有一定才能而且能言善辩,但是他为人小气,妒忌心特别强,没有容人之量,只要他发现有比他能力强的员工,他就寻找机会主动挑衅生事,因此,他来了没多长时间,单位里的老员工就纷纷辞职或者请调,最后,只剩下最不张扬的小张一个老员工了,阿明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终于将矛头指向了小张。

    一天,阿明终于抓到了小张的一个毛病,蓄谋已久的他立刻劈头盖脸地向小张发起了猛攻,不料,小张不但没有被阿明激怒,反而不时向他送去一抹微笑,从始至终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偶尔从嘴里蹦出一个字:“啊?”

    阿明见此状况无可奈何,灰溜溜地离开了小张的办公桌,自己心里反倒憋了一肚子气,却又不知道怎么样才好。

    后来,类似的情况又上演了几次,每次都以相同的结局收场。

    不到半年,阿明也向机关领导递上了辞职报告。

    其实,小张并非是听力不好,也不是不知道阿明的意思,但是他深知只有保持冷静,沉默以对才是在职场竞争中应付阿明这种人的最好方法。因此,他故意装聋作哑,让阿明的进攻没有着力的地方,时间一长,自讨没趣的阿明最终也能灰溜溜地走人了。有能力的人常常会遭到他人的嫉妒与暗算,而躲避祸端,免遭他人嫉恨的一个关键就是低调行事,大智若愚,遇到类似的情况,小张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借鉴的。

    与痴癫人争斗,那是自讨苦吃,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你说什么,到头来只能将气咽到自己的肚子里去,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清楚。而面对侮辱、嘲讽、讥笑能保持沉默,采取装聋作哑的态度以沉默的方式对待他人的挑衅,对方自然觉得没趣也无可奈何,如果再僵持下去,他也只能落得个无理取闹的名声,小张就是深深明白这个道理,并依次保全了自己。

    沉默不是愚钝,也不是木讷。沉默体现了一个人的度量,反映出一个人的智慧。沉默是金,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缄口金人训,兢兢恐惧身。出言刀剑利,积怨鬼神嗔。缄默应多福,吹嘘总是蠢。”

    《法句经》曰:“言多语失。”说话应谨慎,舍弃那些不可说的话,而只说应说的话。如果拿不准或者不适合说出来的,就保持沉默。

    日莲和尚在给其信徒的一封信中写道:“祸从口出而使人身败名裂,福从心出而使人生色增光。”它的意思是:说话的人并无恶意,但对听者而言,却可能伤及他的自尊心。所以劝诫人们,说话应谨慎,只说该说的话。

    话说得体,则让人高兴;反之,只会招惹祸端。就是同一个意思的话,出自两个人之口,不同的时候说,听起来也大有区别。你自己信口开河,根本意识不到会伤害人,但别人却认为你是有意的,如俗话所说“口乃心之门”,你明显是故意伤害他。

    不爱多说话的人,内心并不是糊涂得无话可说,而是他明白话说多了鲜有不败事的道理,为人处世应少说话多做事。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有道德学问之人,说话谨慎,工作勤勉,为人低调,少惹是非,受人尊敬。

    俗话说:言多必失,多说话往往给人以夸夸其谈的印象,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光说不做或只会说话不能付诸行动,久而久之,只会让人生厌。倒不如少说话,踏踏实实地多做实事则让人感觉勤奋踏实,值得信任。

    有能力的人难免会遭受嫉恨,引来祸端。对于无妄之灾,保持沉默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沉默是金,对他人的辱骂、挑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自然让对手有劲无处使,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祸端,堪称明哲保身的妙招。

    9、低调对待妒嫉,善意对待敌意

    古语曰:“树大招风”。人在社会中行走,有时难免要遭到别人的妒嫉,面对敌意,如何巧妙地保全自己,也是低调做人的一大智慧。

    你有了一个苹果他却没有,你可能被嫉妒,你懂得风筝为什么会飞而他不知道,你也可能被嫉妒,你获得了奖赏而他没有,你同样可能被嫉妒。嫉妒就是对才能、机遇、名誉、地位、财富比自己好的人怀有怨恨的一种情感,是对拥有某项好处而自己没有的人的一种负面情绪,是人际关系交往中的蛀虫。

    嫉妒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它能让人心里失衡,更能让人丧失理智。有多少人处于嫉妒心而害人害己,被世人唾弃,庞涓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

    孙膑和庞渭是同学,拜鬼谷子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自己感觉兵法学成,就决定下山,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

    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他对孙膑说:“我们弟兄有八拜之交,情同手足。这一去,如果我能获得魏国重用,一定迎取孙兄,共同建功立业,也不枉来一回人世。”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所能,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则必成为七国之道、乃至最终兼并其余六国!”

    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将军、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有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但是,在胜利的背后却有一根刺,让庞涓每每不得安宁,那就是孙膑。

    庞涓很了解孙膑,知道孙膑的才能不弱于自己,再加上最近几年在山中的苦修,又听说老师把孙子十三篇也传给了他,肯定更非昔比,这也是庞涓虽然在魏国早已功成名就却迟迟未邀请孙膑下山的原因。

    不料,有人跟魏王举荐了孙膑,魏王于是派人礼请孙膑下山辅佐魏国,盛情难却,再加上孙膑此时已经得到鬼谷子的真传,就辞别师傅投奔魏国。

    到魏国后,孙膑先找师弟庞涓,庞涓热情招待,随后不久。在对外的战争和谋略上,孙膑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学,庞涓相形见绌,嫉妒心就像草一样,快速的生长起来。

    不久,在庞涓的安排下,孙膑被魏王以阴谋背叛魏国罪剔除了膝盖骨,成为废人,脸上还被用黑墨刺上“私通敌国”四字。本来庞涓想把孙膑置于死地,但是因为想从孙膑口中套出孙子十三篇的兵法要诀,于是假意对孙膑更加关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孙膑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装疯卖傻,把已经写了的兵书也全部烧毁,最后在齐国大将军田忌的帮助下逃出了魏国。

    孙膑到齐国后,在一次田忌和齐王赛马的时候,用下驷对上驷的方法,以弱胜强,赢得所有人的赞赏。在孙膑逃走不久,为宣扬战功,庞涓又兴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的都城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和孙膑出战,孙膑分析了情况之后,采用“围魏救赵”之计,以逸待劳了打败气焰嚣张的庞涓。

    不久,因为庞涓离间齐王,削去田忌孙膑二人兵权。庞涓于是又统兵攻打韩国,韩国自知不能取胜,于是又派兵向齐国求救。恰逢齐国新王继位,又召回田忌孙膑,在孙膑的指挥下,采用减灶之法引诱庞涓轻兵追赶,在马陵道设下埋伏,杀死了庞涓。庞涓在死之前还长呼:“这下那小子可成名了。”

    本是同门,却因为嫉妒心使得两人一死一残,实在令人惋惜。与庞涓孙膑的情况差不多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和诸葛亮,“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声中不仅仅有技不如人的无奈,也有深深的嫉妒。

    嫉妒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它无所不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都有嫉妒存在。嫉妒就像空气里的灰尘,无处不在又无孔不入,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就会被迷住眼睛,蒙蔽心灵。

    嫉妒是一种毫无来由的东西,也许是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也可能是因为知识渊博,还有可能是因为成就出众,也可能只是因为个头高相貌好,总之,一切东西都可能成为遭受嫉妒的根源。

    每个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能被别人嫉妒,面对这些,应该如何去面对呢?

    被评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曾经说:“只要我不对任何攻击做出反应,这件事就会到此为止。”如果林垦不是有这样的胸襟,如果不是他能够低调善意的对待别人的批评和敌意,在美国内战爆发前后,面对空前的压力和指责,林肯那多姿多彩的人生又将会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真诚和善良能触动并唤醒人们心中最高尚的心弦,这就是宽恕别人和以怨报德的功能。”他还说,有些心灵由于生来的狭窄而怨天尤人,但只要用慈悲降服了它,给予它爱,它就将诅咒过去的所作所为,因为它里面毕竟有着许多善良的因素。

    嫉妒和敌意,很多人都为这突如其来的无妄之灾而愤愤不平,于是开始反击,以牙还牙。但是一些据理力争的行为不但未能摆脱对方的敌意和嫉妒,还浪费时间,虚掷精力,让自己的形象受损。而且嫉妒和敌意就像马蜂窝一样,一旦捅它一下,势必会引来更疯狂的反扑,反过来麻烦会更大。

    人活世上,总是处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之中。因为原则和利益,以及其他各种很偶然的原因,可能会经常受到不友善甚至敌意的对抗和算计,如果一个人对此太介意,他便有可能在人群中一分钟也过不下去;如果一个人对此时时处处还击,他便有可能一年四季都在进行战斗。这其实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合算和不明智的。

    因此,人没有必要和对手采取一致的方式或站在对等的层次上进行还击,而应采取低调策略化解矛盾和敌意。这样,既显得你大度,又减少了自己不必要的时间支出、精力支出和其他可能的损失。倘若胸怀坦荡,从容大度,以怨报德,低调谦和,对于对方含沙射影的话语,冷嘲热讽的讥笑,无中生有的诬陷,统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嫉妒和敌意也就没有了目标,最后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法国作家司汤达说道:要纯朴,恭顺,不露聪明,不显才气,不要对答如流。只要你不让他怕你,他就会喜欢你的。也就是说即使有才能,也不用到处显露,应该用在合适的地方,做人应该大智若愚,低调谦和,不能锋芒毕露,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要尽可能的做到让别人喜欢,而不是嫉恨。

    做人低调,什么时候不要显现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徒增他人的嫉妒情绪,或是激起其他更多人的嫉妒;还应该把姿态放低,对人谦和礼貌,千万不可有倨傲侮慢的态乏,否则不但有可能让别人嫉妒,甚至让人讨厌;了解并和嫉妒你的人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帮助和配合,显示他们对于你的重要性,在适当的时候显露你无伤大雅的短处,例如不善于唱歌、外文很差等等。

    其实,嫉妒多半产生于熟人之间,尤其是朋友、同事之间。嫉妒的产生有多种情况。例如:“他的条件不比我好,可是却爬到我上面去了。”“他和我是同班同学,在校成绩又不比我好,可是竟然比我发达,比我有钱!”“她各方面都不如我,可是竟然比我受欢迎!”在工作中,如果你升了官、受到上司的肯定或奖赏、获得某种荣誉,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某位同事嫉妒。生活中,如果获得了成功、得到了某人的帮助、意外的收获,那么也有可能被人嫉妒。

    善意低调地对待敌意和嫉妒,并非懦弱胆小,也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避免因小失大,避免卷入无谓的的争端,看似吃亏,实际上表现了高瞻远瞩的智慧,高明的做人学问,让人信服的人格魅力。

    10、小心忠言逆耳,委婉胜过直接

    忠言常逆耳,委婉能动人。语言是把双刃剑,使用得当自然所向披靡,使用不当则伤人害己。委婉的说话,间接的暗示,可能效果更好。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微笑以待、谦和相处是很重要的,但这只是基础。要想构筑友谊的大厦,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进一步指出他的不足,改正他的缺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如此一来,才可能使得对方更能接受自己。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不管是忠告还是批评,是劝诫还是建议,直接的话一般都让人让人接受,甚至会引起反感或敌意,取得相反的效果。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丞相比干多次直言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就连以胸怀宽广,善于纳谏著称的一代明主唐太宗李世民,往往也会因为魏征的直谏而勃然大怒,更何况一般的人。

    语言是一把利器,一不小心就会刺伤他人的自尊。处世高明的人说话一般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哪怕是给对方提个善意的忠告,也尽可能的采用委婉的方式,以便于对方接受。

    北宋年间,大臣寇准与张咏友情深厚。寇准深谋远虑,有治国兴邦之能;张咏能诗善文,有倚马可待之才。寇准出任宋真宗的宰相时,张咏任益州(今成都市)刺史,他对属僚说:“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后来寇准被贬出知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时,张咏刚好从益州调回京师洛阳。张咏路过陕州,寇准在任所设盛宴款待张咏。临别时,寇准送张咏至陕州城郊,问张咏:“张公有何见教?”张咏说:“《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当时并不明白张咏所说何意。回到任所后,寇准找出《汉书》读《霍光传》,至“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一句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张公是说我不学无术呢!”从此寇准刻苦研读,成了忠贤皆备、文略俱全的好宰相。

    作为寇准的至交好友,张咏自然很了解寇准的为人,因此才有那么一句评语“寇公奇才,只可惜学术不足!”,但此时寇准刚刚升任宰相,意气风发,张咏也不好泼他冷水,因此直到寇准被贬任陕州,问张咏有何见教的时候,张咏才说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毕竟说人无学无术是很伤人自尊的事情,而这么一来,寇准不但明白了好友的意思,而且很愉快地接受了建议。

    身为领导,通常都很有才能,为人也比较自负,所以对于别人的意见或者忠告往往不屑一顾,这样的情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有才能,为人自负。在他周围工作的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任何新鲜有用富于创见的建议都被毫无例外地拒之门外。他往往瞧不起别人的意见,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不予理睬,对于维尔逊而言,接受别人的意见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有一个人却是例外,这个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

    豪斯有什么绝招呢?

    豪斯自己说,有一次,他被单独召见,他明知总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还是尽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种政治方案。因为他苦心研究过,自认为相当切实可行,所以说得理直气壮。然而他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事不同的命运。威尔逊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但是数天之后,在一次宴会上,豪斯很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正在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总统自己的见解公开发表!这件事,使豪斯大彻大悟,懂得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就是:避免他人在场,悄悄把意见“移植”到总统的心中。开始,使总统不知不觉地感到兴趣,然后使这计划可以作为总统自己的“天才构思”而公之于众。最后,使总统坚定不移地相信是他本人想出了这个好主意。换句话说,不用强调某某计划是豪斯的主意,为了使一个好的计划被总统采纳,豪斯得自愿牺牲“版权”,而把“版权”让给总统,并且是悄悄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让。这样,他的计划就能顺利地被总统采纳。例如,1914年春季,豪斯奉命赴法国做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很遥远。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寄回了他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谈话中,豪斯把自己想出的、经总统谨慎同意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有先见之明”的表现。看了记录,威尔逊总统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当然这个计划的实施,也给两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这中间,豪斯为自己实际发挥的作用由衷地高兴。同时威尔逊总统也更加喜欢信任豪斯,对他倚重有加。但有一件事是永远心照不宣的:豪斯从来不表示某项计划是他想出来的。若干年后,豪斯说道:“我不愿意称那些计划是我的,并不仅仅出于讨总统喜欢。我的计划充其量是一棵树种,要长成参天大树必须有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只有总统才有这些条件把树种变成大树的,公平地说,我只不过把种子移到了总统心中。”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一直都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移植”的策略。然而他对威尔逊的影响,比当时成群的政治领袖加在一起都大。事后,人们方才窥见豪斯的秘诀,并称豪斯为“移山倒海”的大师。后人开玩笑说,豪斯第一个发明了“思想试管婴儿”,威尔逊则是这次伟大试验的母体。

    那些知识渊博,身居高位,经验丰富的领导们,一般都拥有强烈的自信,对于一般人甚至是助手或者朋友的意见,通常都难以接受,而通过一些委婉间接的方法,却可以让他们不知不觉地接受建议,这岂不是比直言敢谏更为有效?领导和上司如此,普通人也是这样,别人的意见未必适合自己,每个人都这么想,而直接的建议有时候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柔能克刚,委婉的劝说,间接的暗示更容易让人接受。

    忠言逆耳,一句话可能蠃得他的尊敬,也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而在提出忠告时,要注意策略,慎之又慎。对人提出忠告的时候,应该抱着体谅的心情。他诚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对,但是他可能有难言的苦衷。所以在提出忠告的时候,还要体谅他的难处,不要一味地强求或大加责难。

    委婉的说话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对别人尊重的同时也体现了对自己的尊重,它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智慧和处世态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