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未来财富地图-财富的新一波浪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财富移动的开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面对逐渐铺展开的未来的时代长卷,个人、企业、国家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为了创造未来财富又应该怎么做呢?本书想要说的内容核心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

    “随着资产价格的上涨,凭借消费增长来达到‘财富效果’的美国经济成长已经走到尽头。亚洲和美国都应该对这样的状况感到忧虑。”

    在2007年世界知识论坛上,摩根斯坦利亚洲区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在上述发言中表现了对未来财富的清醒认识。罗奇董事长在次贷危机爆发1年前就已经预测和警告了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在2008年出现严重问题,他当时还警告说,这一危机将使美国的消费者突然收紧自己的钱包,并使全世界的消费市场遭受严重打击。他还指出,因为目前中国的消费能力不过只有美国的九分之一,所以仅仅依靠中国的消费能力去拉动世界经济是不太现实的。另外,他还严重警告,依靠拉动全世界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的财富效果已经走到了尽头。

    从世界知识论坛到现在的5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伴随着资产泡沫、信用泡沫同时崩溃而出现的全球经济停滞和财富效果落幕的时代。罗奇董事长所描绘的财富效果(Wealth effect)不是靠产业发展而带来的收入增长,而是靠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繁荣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抬升,并以此来提高消费、增加收入的效果。实际上2007年美国消费者的消费占了美国GDP的72%,这是近30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消费,而美国的住宅价格也不断刷新历史上最高价格纪录。另外,美国利率不断降低,美国人把用来担保贷款购买房子的钱大肆取出,然后不断增加消费。不仅仅是美国,一些发达国家或是一些新兴国家在21世纪刚开始的头几年里都一直保持着房地产或股市一类的资产市场的繁荣,它们把将在资产市场里可能要赚到的钱或东西都当作一定会赚到的钱,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消费。当时,正是凭借着这种财富效果所带来的快速经济增长,使全世界的经济持续呈现繁荣的景象。当然这种消费的方式和经济增长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这个泡沫最终破裂,并引发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最后席卷了全世界。

    在未来社会里,财富效果会被终结,而通过新的收入增长点来创造财富的时代即将到来。“财富效果”将向“收入效果(Income effect)”进行转换,这是发展的趋势,也是了解未来财富和了解如何获得财富的重点所在。“财富效果”让位于“收入效果”,而它们之间的转换是通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冷静、不冒进的财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才得以实现的,这便是危机过后我们要面对的新财富之路。财富转化的因果关系如何?我们应该怎么面对?通过本书我们将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

    短期1~3年,中长期5~10年,长期10~20年后,世界将会怎样转变?

    各时期里,国家、企业、个人将要受到怎样的未来冲击?

    积聚未来的财富,需要什么样的办法?

    滚滚而至的危机大潮

    目前,危机的幅度、深度和长远影响越来越难以进行估计和推测,而我们当前就生活在这么一个时期。危机后的未来把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当作作业一样布置给我们,复杂的难题正暗袭而来,强迫我们必须做出重大抉择,而这些抉择将左右着我们在未来世界的生存。

    美国引领了数十年的现有的国际秩序正在产生动摇,社会、经济,乃至国际霸权都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也能粗略地看到强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的影子。人类社会发展引发的各种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对自身生存问题的认识:严重的环境问题不断恶化,从而引发自然对人类的严厉报复。还有石化能源的枯竭所引发的恐慌,同时,石化能源的枯竭又促使着新替代能源的出现,而这又将制造出新的金融泡沫。还有机器人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带来的人类本身的存在主义问题。还有干细胞技术和其他生物工程技术等所引发的生命伦理矛盾。还有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多样人格和意识的问题。还有通过因产业转移而造成劳动市场中的价格与生产者收入分离,以及随之而来的严重失业问题和信用崩溃。还有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拉大所造成的全球贫困问题和这种财富不均所引发的区域争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宗教对立和不同文化圈的冲突等。这么多的发展问题,如何解决?这样艰难的挑战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所引发的持续混乱的社会变化,必然会对个人、企业的生存环境和未来的财富带来巨大的影响。在虚拟意识、虚拟国家、虚拟企业、虚拟学校、虚拟家庭等过去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中从未有过的全新空间里出现的巨大变化,如朵朵浪花一样,在未来必将不断推起经济和金融变革的滚滚浪潮,这里危险和机遇并存。

    可以预见,未来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环境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与现在相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处在濒临死亡的危机之中;另外,也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将会被困在生存的死胡同里,更多的国家将会承受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混乱与动荡。其间,患精神疾病的人数也会逐渐增加,破产的企业也会不断涌出,而国家政权崩溃的现象也将会逐渐增多。

    危机浪潮的前奏已经在世界各地吹响。不过创造新财富的机会也在逐渐向你我走来。关于这点,我们会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这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之一。总之,史无前例的财富机遇正蜂拥而至,我们将如何面对?

    深陷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迷雾中未必就抓不住巨大的机遇,但是如果手里有张可以指导未来的地图,机遇就在眼前。

    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产生危险的因素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制造机会因素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也是其原因之一。更准确地说,就是因为制造机会和危险的多种因素复杂地纠缠在一起,才直接导致了不确定因素的增加。所以,可以通过洞察机会和危险之间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从而读懂未来的变化。尽管变化越来越复杂,且未来的前景又很不明朗,但是只要你给予一定的关注,就能感知到变化的方向和速度。请问您和您的企业或组织的生存战略,还有进一步集聚新财富的战略应该具有什么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找到这条路,开始未来财富的旅程吧。

    无法治愈的“信用与债务暴食症”

    想要抓住即将到来的财富机遇的话,首先必须得读懂什么是变化。作者在预测未来的时候,常常会用历史来区别不变和变的东西。不管社会如何快速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改变。那么在未来财富的体系中,究竟哪些会发生改变,哪些会相对保持稳定呢?

    随着让全世界都感觉到恐惧的金融泡沫和资产通货紧缩现象快速席卷全球,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都陷入慌乱之中。2009年6月,世界银行预测局主管汉斯·提姆(Hans Timmer)说:“世界经济在2008年9月以后的6个月里,其产业生产量损失了将近50%,这恰好和同年9月以前的4年增长的生产量相抵消。世界经济虽然正在恢复之中,但是大部分国家的失业率还是会不断升高。”正像预言一样,市场就像发疯了一样不断释放出困难和希望,同时持续着不断上下起伏的痉挛现象。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因科技迅猛发展而使得时间和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时代。所以这次金融危机比想象中爆发得更快,同时比想象中恢复得也更快。但是在以后,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再次到来的时间点会变得更加提前。也就是说,世界范围内的互助及各国迅速及时的应对策略虽然在表面上将金融危机快速解决掉,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解决问题,因为有危机就必然会有恢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其他类型的金融灾难也许会在不久的未来降临。当然,现在人们似乎没有空闲时间去为这类事费神,但这就是冷冰冰的现实。那么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才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法?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金融危机的背景原因都并不复杂。问题的根本在于:外表看起来很美好,而在即将到达“增长的上限”时便濒临崩溃。如果不牵扯到严重的通货紧缩或战争,理解与“上瘾模式”有牵连的信用与债务市场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寻找问题的核心及真正的解决方法、预测危机过后事情发展的趋势等,都不会有太大困难。

    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到现在为止,各国给出的解决方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另外,各国政府的目的都只是想让本轮危机尽快结束,因此他们绝不可能拿得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法。世界的经济体系已被无可救药的债务依赖所牵制而无法自拔。现在的经济体系正好可以比喻成一名得了暴食症的病人,患了一种叫“信用与债务暴食症”的病。暴食症是一种进食障碍疾病,无法调节饮食,会在短时间内暴饮暴食直到腹痛和恶心,又马上把吃的东西吐出,然后又继续暴饮暴食,如此反复,不能控制。经常暴饮暴食的话,不良反应也就会随之出现。比如,严重一些的,电解质失衡将诱发多种心脏疾病,或者出现食道损伤、胃扩张或胃穿孔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样的道理,各国政府不停地“吃”掉借来的资金然后再“吐”出来,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正呈现与暴食症类似的症状。各国政府或世界经济的管理者们并不是想要从根本上去治好已经患上“信用与债务暴食症”的世界经济体系,而是把快要到嗓子眼儿的债务先“吐”出来,从而暂时性地缓解危机。于是乎,世界立马就吹响了“危机结束了”的号声,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大家再次贪嘴“吃”下大量债务信用,然后又“吐”出来。总而言之,就是我们已经陷入了资本主义最伟大的发明即“信用和债务”的陷阱中了。

    “吃掉”债务再“吐”出来,然后又“吃”,如果想治愈这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信用与债务暴食症”的话,就必须改变对钱的态度和对钱的“饮食习惯”。对钱的态度,即是我们要改变已有的消费习惯和对钱(债务)的观念。但是,未来社会将更加倾向于走消费性社会的道路。现代的人们为了消费更多的东西,逐渐从“占有式支付”走向“连续式支付”,也就是说,以前人们拥有足够数量的钱才能购买相应的物品达到占有的目的,但是为了使用相同的钱可以更长时间消费,并且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消费更多的物品。可以暂时先借钱使用,要是不喜欢了就可以换成其他东西,这比起占有该物品来显得更划算,这种新型消费观正逐渐变得流行起来。因此商品和服务与货币交换的速度将会渐渐增快,一个新的经济结构正在形成。那么人们为了获取更多消费就会在马上要“吐出”债务之前不停地“吃进”债务。这样子的话,备受压力的信用消费必然导致尽快按照债务的增长速度发行纸币和电子货币区,也就是现有的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导致过剩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那么,不久的将来经济危机将重新这个世界陷入恐慌之中。

    按照现在世界变化的速度,可以预测在未来至少5~10年内会再一次爆发令人恐惧的经济危机。同时,股票、房地产、物价等方面都会出现反复动荡的现象。同时,社会、技术、文化、环境、心理、精神等所有的领域都会产生深刻的变化和价值观的混乱。有些人和机构由于过于贪婪曾经急着放出债务,面对危机又要急于收回债务,对他们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令人担忧的通货紧缩现象应该是他们重获健康、恢复正常状态的积极的信号。但是,患有“财富丧失恐惧症”和“经济增长强迫症”的各国政府及中央银行只是急急忙忙地在治疗表面上的病症,对这样明显的信号却视而不见。

    货币的历史

    现在使我们陷入混乱和危机的货币,其实本来是很有用、很美好的。动物皮毛或谷物流动性不足且不便保管,货币却在保管和流动上显得非常便利。正是利用货币的这种优势,人们能够进行各种各样大规模的交易活动,且交易的速度也变得相当之快。如果没有货币,可能今天各位领工资的时候领到的就不是钞票,而是牛、猪、鸡等禽畜。如果去饭店吃饭,可能要用一只鸡去换一碗泡菜汤,或包一只猪腿当作子女的课外补习费。因为货币的出现,我们才不会在现实生活中见到上述情形。货币的便利性使得市场不断扩大,经济体系也开始走向升级。当然货币也在不断进化,从一般实物货币到纸币,再到信用货币(信用卡等),现在又以飞快的速度进化为虚拟货币,随着这样的进化过程,关于货币的新的概念也不断出现,货币的流动速度也在随之加快。

    但是为人类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货币为什么变成了一个祸害世界的元凶呢?其实,问题并不在货币本身,而在于“使用货币的方式”。即,人们并不只是使用自己现在兜里的钱,而是向未来借钱。这种货币使用方式以及允许这种使用方式存在的体制本身才是问题所在。

    因为这种使用货币的不良方式,所以在历史上很早就上演了国家层面的危机。而现在的危机也只是历史悲剧的重演而已。在罗善(韩)和李明鲁(韩)两位作家合著的《聪明的钱》里,讲了不少和货币历史有关的有趣故事。比如书中讲到,在17世纪的英国,支付完税金后便会得到叫作符木的木棒作为交税的凭证,这个东西在市场上像货币一样流通。但是17世纪的英国王室当时因为各种战争,挣扎在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结果英国王室为了解决因战争产生的严重的财政赤字,全力说服议会,在收税之前制造并发行了大量流通符木。于是,国家通过借债开始使用未来将要缴纳的税金。类似于现代的政府大肆发行国债。当时有一类人叫作黄金精细操作工(也被叫作金匠,Goldsmith),他们用安全装置开凿出黄金来制作黄金通货并进行保管。他们见到政府发行符木,便用黄金去交换政府预先发行的符木,让其在市场上流通。由于这种债务相当于提前使用了税金,而金匠们是绝不会做等价买卖的,所以,他们一般购买符木的价钱都会低于符木所标记的税金金额,这便是“利息”的最初概念。

    当然,因为英国政府发行的符木和今天国家作担保发行的国债一样,两者有着相同的性质,所以看起来相对比较安全,但是也必然有其局限性。因为债务逐渐变得过重,国家也会无力还本付息,接着,雪上加霜的罕见事也会接踵而至。当英国政府和金匠们相互勾结开始放债的时候,老百姓们也开始敲叩金匠家的大门了。老百姓们想确保自己黄金通货的安全,所以要求借用金库一类的空间来存放自己的黄金。金匠们帮老百姓保管黄金,然后给他们像收据一样的“提款支票”。金匠给的“支票”实际上可以像黄金一样在市场上流通。这种纸做的货币比起笨重的一堆金币来显得更加便利。因为支票金额是用数字表示的,所以每次交易的时候,用不着辛苦地去数有多少金币。这是多么便利的金融体系呀!于是,金匠们的金库刹那间就被填充得满满当当。就在这样的事情不断上演的时候,金匠通过他们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呀,那些给我们黄金的村民们不会一下子把自己存进去的黄金全都取走的呀!”

    明白这一点的金匠们开始规划新的事业,那就是把那些储户们的黄金借出去,并征收利息来提高收入。于是,金匠们便开始从政府和老百姓两边都能获取利息。随着英国王室发行的符木以及向金匠借黄金的人逐渐增多,金匠们的收入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人类的贪欲是没有尽头的。金匠们的金库里实际上有多少黄金,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任何人都无法知晓,所以金匠们开始随自己的意愿来扩大贷款,甚至把金库里都不存在的黄金也借了出去。政府、金匠们的这种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最终造成了亏空的急剧增加,同时随着符木价值下跌,某些富裕的储户们也开始找到金匠,要求把符木和支票换成真正的黄金。于是,坏消息开始散播开来。金匠家紧闭的大门前,储户们拿着符木和“支票”排起了长龙。最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宣布破产,并把所有责任归咎于金匠。所以说,与当今世界性经济恐慌相似的事情早在17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因为债务的发明,错误使用货币的方法正在蜕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在经济市场中到处乱窜、横冲直撞。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不管有多么严重的不良后果,政府都找不到比这个方法更容易赚钱和消费的方案了,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诱惑。

    18世纪,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摄政大臣奥尔良公爵与经济学家约翰·洛所奉行的货币交易方式就和英国的例子非常类似,他们发债发得比英国还要厉害。我们使用的现代纸币就是约翰·洛最早提出的,他算得上是一个天才人物。奥尔良公爵从天才约翰·洛那里得到了许多灵感,为了解决皇室的财政赤字,他在1716年成立了一家由政府主导的中央银行(和现在的韩国央行类似)——皇家银行(Banque Royale),通过这家银行来运行一种金融魔法,即国家让银行发行相当于10倍税收的钱,并尽量使钱在市场上流通。这个魔法的核心便是金融危机的元凶——“10%支付准备金”制度的雏形。

    插上翅膀的皇家银行不断地购买法国国债,同时发行相当于国债10倍的钞票。人们可以用这里发行的钞票纳税,法国政府再把这些钞票捆绑住,然后再发行国债;而皇家银行购买国债后,又再释放用国债担保的10倍钞票。但是随着要用钞票换取黄金的投资者激增,皇家银行无力偿付的窘状逐步显现,最终导致金融泡沫灰飞烟灭。于是,18世纪的金融危机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皇家银行的模式却成了以后中央银行的始祖,这为金融危机和金融病态死灰复燃提供了导火索。之后,英国和法国并没有改变这种光怪陆离的货币使用方式,只是在其外表上进行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整而已,于是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不断地产生,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到了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再次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货币危机逐步加快

    早期的美国人吸取了17世纪英国和18世纪法国的前车之鉴,没有选择由国家来管理中央银行,而是实行了以所有个体银行持有的黄金总量作为基准来发行钞票,也就是金本位制。这可能是由于他们过于担心金融危机会招致国家的没落或经济的破败吧。但是令人惋惜的是,美国还是未能扔掉“10%支付准备金制度”,在这个制度下银行被允许发行相当于持有黄金价值10倍的钞票,这个制度已经在欧洲引发了过多次危机。所以,美国的金融体系也孕育着一股邪恶的火种,随时有可能将经济衰败燃成燎原之势。众所周知,这种金融体系使银行所持有的存款不到10%,所以一旦到了储户们惶恐不安、要求把钞票全部换成黄金的那一瞬间,银行就不得不进入无法偿还的尴尬状态。这样的忧虑实际上在1907年的时候就变成了现实,当时纽约多家银行发生了挤兑现金事件,从而引发了经济恐慌。

    重要的是在1907年经济恐慌后,美国并没有废除掉“10%支付准备金”制度。政府担心银行无法偿还债务会再次造成不良影响,便以国家的名义对银行进行担保,成立了相当于中央银行的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RB,Federal Reserve Bank),这步棋走得并不明智。联邦储备银行负责管理所有商业银行及其持有的支付准备金,拥有发行钞票的权力,还可以贷出资金给银行。联邦储备银行发行相当于持有黄金和国债数额10倍的钞票,然后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通过金融杠杆的放大投资作用,使相当于其10倍的货币再次流通到市场中。一瞬间,相当于国家持有黄金和国债100倍的通货总量进入了市场。结果,急速的信用(债务)膨胀爆发。这种显而易见的骗人把戏,却由于国家机构的担保堂而皇之地存在于我们的货币和经济体系中。所以新西兰雷金纳德·麦肯纳(前英国米德兰银行主任董事长,政治家)说过这样的话:

    我非常害怕人们知道一个真相,就是“银行制造了不存在的钱”。它们操纵着国家金融交易,随心所欲地掌控着政府政策,把国民命运和经济命脉玩弄于股掌之间。

    结果,在联邦储备银行成立17年后,即1929年,股市、房地产、债券市场的泡沫相继爆裂,经济大萧条迅速蔓延开来。尽管美国政府和联邦储备银行颁布了复兴经济的政策,但是物价还是暴跌,失业人数也超过了1300万,亏损的银行不断增多,企业相继破产,被视作硬通货的黄金价格却飞速上涨。

    到了1933年,罗斯福总统下令禁止用美元兑换黄金,把美元价值降低到黄金价值的69%,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负债的问题。

    另外,美国在1944年,也就是“二战”结束之前,召集了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会议。会议制定了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并确定了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国际货币制度。如此一来,美国便阻止了美元价值的下跌。作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产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也相继成立。

    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越战时期,美国战争带来的财政赤字急剧扩大,作为国际通货的美元不断贬值,而各国要求用美元兑换黄金的需求也急速上升。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终止了黄金挂钩制度,开凿了一条与黄金储量无关且可无所限制地印发美元的路子,这便是导致20世纪90年后半期IT 业泡沫和2008年金融恐慌发生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是说,依靠过度放债来刺激消费这种错误的货币使用方法是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现在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还会不断地重演,而且如前所述,其周期正在逐渐缩短。最初是100年一次,逐步演变成了1920年、1970年、1990年、2008年……那么下一次会是哪一年呢?而每次危机爆发,它的强度和冲击范围都会进一步扩大,就好像吸毒一样,随着发作周期的加快与反复次数的增多,受到的刺激也逐渐增大,这就是“上瘾模式”的特点。所以,下一次金融危机比起最近20年的周期来说,应该到来得更早,而它的冲击力和影响范围也会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来得更大,这一点可以说已成定局。

    世界性痉挛的时代

    ——20年间会有五次危机降临

    根据亚洲未来人才研究所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恐慌消失之后,世界将经历一个新的过程,也就是在市场完全自由和国家适度调控的平衡作用下,去寻找新的稳定点。这个过程一定会造成经济、社会更为频繁地出现波动。我们把这一连串出现的现象叫作世界性痉挛(World spasm),我们预测这种状况将在以后的10~20年间反复出现。

    在这个过程里,世界经济就好像过山车一样会上下来回翻动,甚至会出现比这次金融危机更难熬的经济停滞现象。不仅仅是经济领域,在社会、文化、环境、制度、道德等领域里也会出现严重的痉挛现象。比如:股市、房地产、债券、原材料价格的暴起暴落将会引发中产阶级数量减少,金融机关和企业破产;而这又会招致就业岗位减少,最后又造成两极分化严重;还有高失业率、高物价、高利息的反复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交替更迭。还有各国趁美国霸权衰弱,大力发展军事所造成的国家、地区间关系紧张;排他性的民族主义间矛盾激化,沙文主义性质的实用主义政策不断扩散以及非洲局部战争和大型恐怖势力的增加,石油及原材料和美元价值之间的拉锯战。还有与以往的经济、社会、政府等体制的效率低下相比,更狡猾的国际性投机开始盛行;还有新兴国家的政权倒台,从而引发政权频繁更替;以及新兴国家在经济上价格与生产者收入分离现象;政府无力偿还债务而不停地请求IMF 的救济贷款。发达国家在技术领域出现脱钩现象;知识产权之争将变得更加敏感;等等。以上所有的现象都会繁复多样地一一华丽登场,并给我们的商业环境施加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如此一来,全球俯拾即是的痉挛振摆现象将必然会招致国家或企业内部产生严重的矛盾和摩擦。

    作者预测,随着这种矛盾和摩擦不断持续,以现有体制或社会意识为基础的信任和价值观会产生动摇,甚至会面临极具威胁性的挑战。现在韩国社会因为新生一代和老一代之间严重的矛盾和冲突,正陷入严重的疲乏状态之中。新老两代间不断产生的思维、行为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两代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差异日趋扩大。问题在于矛盾还将会越来越大,且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化。

    在世界性痉挛的时代里,大小不一的金融危机会一个接一个地涌现出来,次数也绝不止五次。正如前面所说,支配我们的现有金融体系从根本上是通过债务实现经济发展的,所以在金融危机以后,为了带动经济死灰复燃,个人、企业、国际社会全都要继续重新借债,这一点可以说再明显不过了。因为现在的情况是全世界都已经掉进了债务上瘾的经济体系里而不能自拔。可以说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一旦犯了毒瘾就很难治好,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治好,大家看看那些毒品上瘾、酒精上瘾、网络游戏上瘾的人就再清楚不过了。虽然短时间里可以使严重的上瘾症状得以缓解,但要完全治好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大部分的情况都是在上瘾症状出现的初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然后随便用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应急处方了事。想要彻底治愈上瘾症状就一定要在应急处方之后,找出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可惜,和竞争者进行斗争的当权者不愿道出真相,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会因此而陷入困境之中,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政府不敢轻易征税而是选择借债来满足必要的开支,这样一来,就会为了解决财政赤字而再次发行通货。

    所以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上,各国的策略也是大同小异。大部分国家仅仅是匆忙下个应急处方罢了。应急处方起到了一时的效果后,所有人都懒得再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了,仿佛我们已经基本安全地度过了金融危机。像这样没有解决本质问题,只使用应急处方的话,治标不治本,长期下去必将导致问题越来越恶化。最终,人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还是把问题的根本原因搁置不理,得过且过地度过了难关,日后其他类型的金融危机必然还会接连不断地出现。如果着了“上瘾模式”的道,那么问题每次反复爆发出来的时候就都会比前一次表现出更加严重的症状。所以,根据作者的预测,在以后的20年以内,只要不对这个毛病进行革新式的修正,就定会因为金融体系的顽疾再次病发而招致最少1~2次的世界性金融危机。

    濒临破灭的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泡沫

    在这里我们可以预测到,由技术革新和新兴产业萌动所带来的泡沫最少也将会出现3~4次。从历史上看,投机性的泡沫一般都会与改变世界的革命性技术或新产业同时出现。拿日本来说,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就因为经济泡沫的崩溃经历了失落的15年。美国也是在2002年的信息技术泡沫破裂后经历了4年的经济停滞期。从历史上看,泡沫崩溃后,一般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2007年CNN 介绍了几个曾改变人类历史的经济泡沫,其中就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因电讯和铁路工业而产生的经济泡沫。在产业革命时代,电讯和铁路工业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革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这种革新通常很容易激起投资者的幻想,所以必然会制造出经济泡沫。19世纪40年代初,塞缪尔·莫尔斯在美国国会成功地试验了能把信息发送到远方的技术(即电报)之后,整个美国都掉进了疯狂的大熔炉里,投资者们蜂拥跃入新技术的投机赌博中。最终,到了1849年,电讯线路建设已经过剩,泡沫在瞬间破裂。美国在南北战争之后,又开始制造出更大的泡沫——铁路产业。19世纪80年代正是铁路建设风起云涌的时代,此期间内修建的铁路足足有71000英里,由于对铁路工业的盲目过度投资,导致四分之一的相关企业于1894年破产倒闭。

    20世纪20年代是金融投资的泡沫时代。在这个时期的美国,股票投资具备了崭新而又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定义。人们蜂拥一般地涌入股票市场,投资者们都陶醉在发财的幻想之中。所以他们一边期待着还没有到手的未来收入,一边挥金如土大肆消费。伴随着1929年10月“黑色星期五”的股市崩溃,美国最终陷入了大萧条的深渊。同如今的金融危机一样,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全部崩塌,无数人被逼上了绝路。截至1933年,华尔街里的许多银行和抵押性质的业体都因为无法偿还债务而倒闭关门。

    之后的20世纪90年代是IT 泡沫的时代。当时,Global Crossing 或World Com 这样的公司在光缆产业上足足投资了300多亿美元,而在股市里,Dot-Com 公司的股价翻了数十倍。甚至有一个和农业有关的公司,只因公司名字里有Dot-Com 或tech 这样的词汇,就能招来源源不断的资金。IT 领域里的这种疯狂最终也只能以悲剧收场。千千万万家把数十亿美元倾注进虚幻未来的风险资本公司一一破产,IT 行业的股价刹那间跌至谷底。韩国的情况也是如此,1999年,赛龙(音译)技术公司股价在KOSDAQ(韩国电子股票交易系统)上由开始的2000韩元暴涨到30万韩元,足足翻了150倍。但是当时赛龙技术公司的卖出额、营业收益等都处于无人知晓的状态。后来,我们又于2008年遭到房地产泡沫这一炸弹的袭击。

    在革新性技术和新兴产业刚刚兴起之时,资本主义竞技场就必定会首先形成,为了应对由此带来的经济萧条,人们不得不寻找相应的系统性结构。资本主义投机所制造的泡沫幻灭之后,能够存活下来的革新性技术及企业才会获得实际收益,并进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美国Dot-Com 公司的泡沫爆发后的2年半时间里,S&;P 股价指数下跌了40%以上,美国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本次金融危机过后也会出现与之相似的情况,也就是世界经济将经历2~3年的商品经济停滞。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到2030年,最少也会有3~5个以上的新兴产业泡沫。假如金融危机进入稳定局面的话,与能源相关的革新性技术或是新兴产业马上就会吸引来大笔投资,投资一旦增多,要不了多久泡沫就会产生。事实上新能源泡沫的征兆早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显现。只是由于经济危机的关系而被稍稍推迟了一些而已。现在许多国家受到原油价格上升、二氧化碳排放过度等问题的影响,纷纷开始密切关注新的可再生能源及可替代能源。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硅谷的风险投资者基本把关注点全放在玉米等可以利用的新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上。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和严重的环境破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可替代能源也逐渐被看作是最佳投资对象。这种盲目投资就造成了谷物价格不断起起伏伏。有些投资者认为IT 投资时代即将结束而电力投资时代不久便会到来,并已经为此而兴奋不已。现在,以美国为首的大部分发达国家流水般倾注大把大把钱到能源领域里。另外,许多投机分子也聚在一起,掀起了一次次投资热潮,股市里也不断爆出与能源相关股票的谣言。然而,能源相关产业的泡沫不久就会破裂,资产市场受到冲击、金融市场出现混乱的历史镜头又将重新上演。

    能源投资最少也要经过三个阶段,才会收获能够真正提高投资收益的显著成果。在第一阶段里,对能源的关注会增至最大。在此阶段,国家、企业、个人对新能源的发展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并对此进行投资。但是,短时间内不大可能出现能代替石油地位的能源。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自然会有新能源出现并代替石油的位子,不过这个看起来还离我们很远。在石油被替代之前,将形成一个各种新能源聚集争斗的角逐场。而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些能源之间的竞争会不断加快,最终角逐出了一个能够代替石油的新能源。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是花落谁家犹不知。最后一个阶段就是遴选能够将新能源投入生产的最合适的企业,像石油时代的洛克菲勒公司一样。所以,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能确定能源战争的胜者是谁并选择投资的对象。不得不抱歉地说,能源领域的投资风险会特别高。能源领域革新和泡沫散去之后,马上就会有机器人领域的革新和相对应的泡沫出现。正如20世纪初的铁路或汽车产业的革新一样,机器人产业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聚焦点。据未来学学者和专家预测,2030年每个家庭都将拥有机器人。金融危机结束后的3~5年里,长得像人且能为人所用的机器人将会面世。现在在机器人领域里,日本本田公司的ASIMO机器人目前处在世界领先位置。2000年,本田公司推出了奔跑时速能到达8公里的ASIMO机器人。在2007年的时候,本田公司还仅仅是想提高技术来使ASIMO能随意活动而已,但是随着ASIMO机器人上市,本田公司开始将眼光投向协理家务、陪伴老人、教育及保护孩子等巨大的市场需求上。不管怎样,随着这种机器人面市,我们可以预测到股市也必将会刮起一股热潮。当然,随着泡沫的破裂,金融危机又将会再次袭来。根据笔者的预测,如果出现金融危机的话,其冲击力将有甚于IT 泡沫带来的影响。

    IT 领域里可能出现的第二个泡沫就是虚拟现实和时空信息服务技术,我们应该要小心看待它们的革新进步和关于它们的投资热潮。另外,随着干细胞技术而为我们所知的BT(生物技术)领域、量子力学以及NT(纳米技术)产业的进步发展,相应的金融泡沫也会随之而来。这些领域或产业在以后的20年里都会成为热点,在此过程中,至少将有五次左右的金融危机会如狂风一般撼动整个世界。

    当然,国际投机势力将积极地利用这一个个痉挛式的震荡现象,然后去获取利益。所以,我们应该看到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外的投机将会比任何时候都要多。产业间的经济会很快崩塌,变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革新和泡沫也将反复不停地出现,国际资本移动也会更加快速、更加容易实现。随着国际商业战争渐渐趋于白热化,全球一体化的速度也将不断加快,而其范围也将不断扩大,金融体系和经济体系将会给弱势的国家和个人带来更大的实质性威胁,并将他们置于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死亡威胁的悲惨境地。

    韩国亦是如此。在韩国,当国际性威胁变得愈发明显时,外国资本经常会最先撤走外汇、撤离韩国,在过去,甚至曾有过1年流失相当于60兆韩元的外汇现象。如此一来,韩国的金融体系和投资环境就不能提升到世界级水准,而这恰好就使韩国成为外国投机势力肆意享用的盘中餐。因此,若韩国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在未来的20年间,瞬间失去10兆外汇的悲剧可能会频繁地出现。以后的20年里,随着运用各种最新金融手法、投机手法的巨大投机资本不断膨胀,或各国基金资本主义政策的继续发酵,全世界投资和收益的战争将进入白热化阶段。值此生死存亡之秋,所持资金不足的国家和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危机,甚至可能会丧失掉已有的地位和积聚已久的财富。个人亦不能幸免。在以后的20年时间里,也许有不少人积攒了一辈子的财产会付之东流。面对未来20年的金融混乱时代,我们应该小心谨慎,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历史上最早的资本主义投机活动发生在16世纪、17世纪一跃成为欧洲强国的荷兰,这次投机活动又被称为“荷兰郁金香投机狂潮”。郁金香的原产地是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自从郁金香在1593年由一个植物学家介绍到荷兰,这场风波便悄然拉开了序幕。当时荷兰的贵族妇女们很喜欢郁金香,而那些优雅端庄且为别人所钦羡的伯爵夫人们也开始喜欢上种植郁金香,到了17世纪初期,郁金香已将社交界和上流阶层的人们全部卷入自己的旋涡,紧接着,这场热潮就波及整个荷兰。

    一夜之间,郁金香的价格就翻了两倍。如此一来,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银行贷款,然后加入到投资郁金香的行列中。随着时间推移,稀有变种的郁金香开始在贵族和富豪阶层里流行起来。当时所谓的变种郁金香就是郁金香不局限于一种颜色,或是根茎上有几种颜色交叉的花纹,又或是花朵长得像羽毛一般。这种稀有变种的郁金香价格被抬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因此开始投资并收集郁金香。

    到了1640年,“皇帝郁金香”的价格基本上可以抵得上阿姆斯特丹市区的一座房子。最后,一分钱附加值都创造不出的郁金香,价格居然一跃至6000盾1枝。当时荷兰木匠一年的收入也就250盾左右,也就是说一枝郁金香的价格相当于木匠20年的工资。17世纪30年代,荷兰的经济情况为资本主义投机热潮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西班牙对荷兰的军事威胁消失,而荷兰的纺织业又形势大好,东印度公司股价也到达历史最高值,当时荷兰的国力也是无比强大。1624年的时候,荷兰还把殖民地拓展到现在的美国。荷兰当时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一句话,荷兰国内外形势十分安定,强大而富有,人们到处修建大房子和府邸,富庶丰饶和过度贪欲处处呈现开来。而这些人的贪欲最终引发了郁金香投机狂潮。

    荷兰的郁金香市场最终于1637年2月崩溃。有趣的是,郁金香投机热潮的终结是从一件非常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当时,有一个贵族买了郁金香苗,家里的伙夫误把包装送来的郁金香苗认作是洋葱,然后做成菜吃掉了。厨师那胆大的嘴就这么吃光了“三栋房子”。于是主人把家里的厨师告上了法庭,结果,法院却做出了一个如晴天霹雳般的判决——“不能接受郁金香的财产价值”。这个判决使得郁金香苗价值一落千丈,各商家纷纷抛售。刹那间,郁金香的价格就跌回了原来的价格,即1盾1枝。就这样,郁金香投机热潮制造出严重的经济恐慌,并最终以悲剧收场。

    在阿姆斯特丹西边约18公里处,有一个郁金香交易的中心地带,叫作Haarlem。在那里,破产商家随处可见。而郁金香最早传入荷兰的地方就是Haarlem,那里是全世界有名的球茎植物栽培中心。由郁金香市场不稳造成的影响一直持续到一年后的1638年5月。最终,荷兰政府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即只能支付郁金香买卖价格的3.5%,以此来整理所有债权和债务,应对因郁金香投机带来的金融危机。这就使得原本应该以1000盾/枝价格出售的郁金香,现在却只能卖到35盾/枝。

    受伤的雄狮,美国时代的谢幕?

    在有些人看来,美国时代即将结束,而中国时代即将开启,甚至在美国内部都流传着这种说法。当然,笔者也认为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是开启全球多极化时代的重要分水岭,但是,武断地认为美国时代已结束是不对的。现在美国因为战争和无节制的消费背负着巨大的国家债务,而且,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不再享有以往那种号令天下的权力,但仅由此便断言美国会一下子交出所有权力,是十分错误的。现在美国虽然因为经济危机和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上大失颜面而不如往昔,同时还面临着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势力对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严峻挑战,但是美国并非已经死去的雄狮,而是暂时受伤的雄狮罢了。也就是说,美国即使失去了统治世界的力量,也至少也会在数十年里作为一个世界强国称雄一方。

    就美国当前还掌握着国际货币的权力这一点看来,笔者上面的说法可以说是十分正确的。美国虽然受了伤,但是它很可能仍将在长期内保持在中东、非洲和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之后的20年内,由某个拥有绝对力量的单个国家来代替美国是很难实现的。而且在国际恐怖主义这类问题上,只有通过国际性联合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而美国在这类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作用,这种现状还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下去。更重要的是,就美国目前的财力来说,它仍具有能够克服资金危机的无限潜力。

    现在美国所经受的危机的本质在于美国政府巨大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导致美元贬值,各国对美国信用的怀疑也渐渐加重,对美元作为国际通货的不信任也会不断加深。但是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挑战。20世纪中后期,美国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挑战,但是,当时的美国最终还是保住了超级大国的地位。笔者认为以后的50年里美国还是会维持其地位不倒。反过来看,在以后50年里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之类的极端性事件,出现一个可以代替美国的国家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当然,中国在2025年到2030年期间,经济规模会超过美国。但是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个国家能否拥有绝对权威的地位并不在于其财力是否足够雄厚,而是在经济、文化、公信力、创新、权威等各方面都必须具备最强实力。即使那时的中国会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难题。而且中国在以后不仅是要和美国,还要和潜在的竞争者印度进行较量。一句话概况,中国“虽然很会跑,却不得不在石子路上跑”。中国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但是印度正在努力追赶并在将来会赶超中国。中国的人口在2050年的时候会由现在的13亿增加到14亿,但是在2050年之后便会出现下降趋势,而印度人口将会从现在的11亿激增到17亿。另外,由于印度是英语圈国家,所以美国可能会为牵制中国而大力援助印度,使其新技术和产业能实现不断发展。

    美国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如果美国克服了这一难题的话,那它就一定会稳住自己现在的地位,并和中国展开正式的竞争。所以即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也没能出现一个可以代替美国的国家。

    一个国家要消除它的财政赤字是有很多方法的。极端一点的方法就是挑起战争和宣布暂停国际义务(moratorium)。但是,美国选择这两个方法的可能性都很小,因为除了这两个方法之外,还有更周全的方法。一个方法是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货币就会贬值,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达到减少债务的效果。使用这么明显的通货膨胀政策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因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达成共识,将采用看起来不那么明显的通货膨胀政策。第二个方法是,若要减少财政赤字,只需减少开销、多征税即可。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已经开始制订这样的计划。在减少开销方面主要有两点措施:一个是政府部门间的整合或减少公务员人数;另一个是减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那些在赤字里挣扎的公共机关会尽快实现民营化。拿美国来说,过去10年间累积赤字就达到9兆美元左右。据预测,到2009年美国一年的财政赤字就将会超过1兆5800亿美元,另外,牵扯到奥巴马政府的政治生命并由其推进的医疗保险改革正在逐步进行,这将使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堆积规模更加庞大,这点基本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为了应付赤字问题,美国政府加大了对大企业和高收入阶层的征税,并发布了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资本利得税税率的计划。这样的政策并不仅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选择,英国也采取了相同的措施。据预测,英国政府2009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即1750亿英镑,所以英国政府正在讨论是否要把对高收入阶层的征税率提高10%,还有减少收入扣除率和对短期金融交易收税等议题。日本的国债如果平摊在国民身上,每个日本人身上就平均有债务674万日元(约8600万韩元),这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值。所以日本政府也在讨论是否要废除收入扣除制度,并重新修订了《征税特别措施法》等来保障约2兆7000亿日元的税收增加;还通过减少各种补助金及国际支援来省出约6兆1000亿日元的税收;此外,还通过了对大企业增税等方案以保证税收。韩国也是一样,2010年末韩国的国家债务将超过400兆韩元(占韩国GDP 的42%)。为了应付赤字问题,韩国政府也发布了预案,其中包括加大对高收入阶层及大企业的征税,取消免税和减税的优惠措施,保留法人税减免计划,重新对金融公司债券利息收入的法人税进行不减免征收等。通过这些预案,在以后3年里韩国政府将确保会有10兆5000亿韩元的税收增加。

    仅靠减少开销和增加税收是无力拯救这些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的,我们需要一个根本的解决方法。其实,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比以前赚更多的钱就行了。比如,有一个年薪1亿韩元的人,他一年的欠债恰好相当于其一年的工资。就算他年薪有1亿韩元,但是每月还是会辛苦地承受着还钱的压力。但是,一天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提案出现了。在这个提案所要做的特别项目中,他凭借拥有的知识和专利一次性地增加了1~2亿韩元的附加收入。如果这个人能成功地做下这个项目的话,他就可以轻松把钱全还上。

    而美国在消除财政赤字上采取这种方法的可能性最大。美国会充分利用其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专利来创造新产业,然后去赚更多的钱。这就是为什么奥巴马政府会以官方身份来大力支持干细胞研究。干细胞研究曾作为奥巴马政府大选的一种战略,在2009年3月获得了署名批准,并得到了联邦政府在财政上的支持。通过此种手段,美国的干细胞研究开始向着未来加速前进。作为可以为未来提供财富的核心技术之一,干细胞技术本应备受青睐。由于牵扯到伦理问题,在布什政府时期是不允许政府官方对其进行财政支持的。不过,美国为了克服现在的经济危机和获取新的财富,开始放下伦理问题的争议不谈,选择了更重要的经济途径。按照美国以往的方式来看,在政府的积极支援下,即将形成的干细胞治疗药物相关市场很有可能会所向披靡。不仅如此,以后20年的时期将是一个通过新技术革新使无数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美国以往通过“产业主义模式”中的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等来制造财富的手段已经走到尽头,以后将凭借IT 技术、生物技术、人脑工学、量子力学等领域为主的纳米技术,还有宇宙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来创造巨大的财富。这些领域如果能制造出新的财富来解决大部分财政赤字问题的话,美国的影响力和地位就会重新得以恢复。

    世界三足鼎立,走向亚洲时代

    2025年至2030年期间,以“二战”为基点形成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变化。貌似固若金汤的美国力量将有裂缝出现,而这个裂缝还将不断被拉大。中国的强势崛起,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还有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和资源、由不发达国家结成的卡特尔(共同行动)组织的出现,这些因素使得世界的权力、财富和影响力的分配都将出现“脱美国化”。军事上,中国和日本正快速崛起,而俄罗斯为了重现苏联时代的辉煌,在军事发展上也是煞费心机。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各国掌握军事情报的能力越来越难分伯仲,利用虚拟战术这一新兴战争手段的恐怖组织和小国家将不断增多,这就相对地使美国的军事影响力不断下滑。但是请不要忘记了,美国不会像最近一些人猜测的一样,那么快就一败涂地。

    总之,伴随着美国中心体制的裂缝扩大,未来20年内,国际形势将以国际贸易重组、经济地缘利益战争、产业间地位变动等复杂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民主主义或资本主义的体制也将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在金融危机以后,其相当一部分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完善和修补,临时把所有东西都付与市场自由的行动将会遇到巨大的阻碍。相反,国家宏观主导克服金融危机和发展经济的行为,又名“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或“隐蔽的”本国市场保护主义等将大有可能为世人认可。特别是在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和多数不发达国家里,国家主导行为将更加趋于强势。人类历史中有的东西曾有过改变,但也有一成不变的,世界形势的走向便是其中之一。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看一下中国历史就知道,战国七雄纷争的华夏大地最后被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随后也一蹶不振,进入到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一统天下。到了东汉末年,被贪欲和权位蒙住眼睛的执政者们变本加厉地鱼肉百姓,把百姓们逼到经济破产的困境之中,使得农民不得不起义造反。公元184年,加速东汉王朝灭亡的黄巾军起义爆发,天下又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于是,渴望统一天下的英雄不断涌现,有曾做过保卫皇帝的骑都尉的曹操,有17岁就荡平海盗成为江东盟主的孙坚,还有在桃园中与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的刘备,也有保卫皇城的中郎将——董卓,此外,还有渤海太守袁绍、袁绍堂弟南阳太守袁术、在幽州雄踞一方的公孙瓒,以及刘表、吕布、孙权等,他们都在历史上一一登场,中国历史至此进入了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在曾拥有绝对霸权的东汉王朝即将灭亡时,这些人为了成为新霸主开始了激烈的势力争夺。当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退位、东汉灭亡时,天下在经历混乱之后变成了孙权的吴国、曹操的魏国(应该是曹丕的魏国,作者有误)、刘备的蜀国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然后,在经过一系列事件之后,魏国统一天下(是西晋统一天下,并不是魏国,作者有误)。这种模式就算随着时间推移也不会改变,这便是天下大势的走向。也就是在拥有绝对权力的国家因政治混乱、经济破产和国力衰落而失去了权力的权力空白期中,会出现群雄割据的时代,然后天下之主的位子会空缺出来,群雄为此进行激烈的权力斗争,一般最后会有2~3个对手杀出重围,最后通过他们几个之间的角逐斗法使天下重新回到一个权力之下。像这样天下权力的转移和重组在历史舞台上不断上演。

    笔者提到上述故事的原因就在于,曾经至高无上、号令天下的美利坚合众国,也开始渐渐出现权力空白。趁着美国权力的空白,世界走上了痉挛式变化的道路。中国、日本、俄罗斯、欧盟、美国等为了争夺天下霸权,把世界引入一个新的群雄割据时代。在未来的20年里,天下之主将处于空缺状态,而全世界的强国们将展开激烈的斗争和角逐。国际群雄割据的时代、全世界范围内的春秋战国时代将拉开序幕。

    但是应该知道的是,世界多极体制(Multi polar system)和春秋战国时的社会状态非常相似,两个体制下的不稳情形不会长久地存在下去。因为从历史看来,多极体制比起三国体制或两极体制都要不安稳得多,所以多极体制不能长期存在,而是会向着稳定的三国体制或两极体制方向快速转变。若考虑当前各权力的分布,并做出预想的话,那么以受伤的雄狮——美国——为中心的一方;以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为中心的亚洲圈一方;还有以欧盟为中心的一方;如果还硬要算一个的话,俄罗斯也能算成一方。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与三国类似的一个时代。现代版世界三足鼎立时代逐渐形成。这种变化很有可能将变成未来20年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

    但是,因为世界将渐渐走向统一,在20年以后的未来,为了更为稳定和高效的社会进步,人们殷切地希望能够有一个强劲主体登场,高效、快捷地解决各种问题,这个主体便是单极体系(Uni-polar system)。能够代替美国单极体系的最佳候选者并不是中国,而是“亚洲”。不管怎样,在未来,比起单一国家的霸权来说,特定区域的联合单极体制将更为现实,特别是在以后50年内会更趋向于此。这就是笔者所主张的“亚洲时代的到来”。

    作为亚洲的强劲对手,欧盟具备了强大国家所应具有的一切素质,但是要想获得世界霸权,欧盟必须首先要解决几个问题。首先,严重老龄化现象使得实际劳动力明显减少,所以欧洲要实现飞跃式的经济增长是有不少压力的。其次,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差距很大。随着欧盟从原有的15个成员国增长到27个,欧盟的人口超过了5亿,而经济规模也达到95兆欧元。但是要使新加入的12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到达欧盟的平均水准,就必须把欧盟全部预算的45%用来支援这些国家。比如,有些专家认为波兰要想赶上英国的经济水准,至少也要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才行。由此看来,各国之间的差距大得惊人。如此一来,欧洲的统合会不断降低其整体水准,而这将会变成其发展的绊脚石。在这个过程中,欧盟虽然在不断长高长胖,但是高失业率极有可能如洪水般将其巨大的身躯瞬间淹没。实际上欧洲内部人力流动将会不断增加,而很多情况都有可能致使失业率不断攀高。最后,随着欧盟会员国不断增多,会员国之间就会发出更多不同的声音,这使得欧盟在集中权力、消除利害冲突等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

    跃起的大陆——非洲,因为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备受瞩目,但是,非洲政治的不稳定和意识落后等将可能引发腐败、气候恶化、人口剧增、种族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有可能会引起战争、制造威胁;20年后非洲的状况虽然也会比现在有所改善,但仍将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俄罗斯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袤的土地,但是政局不稳和腐败问题将会成为其绊脚石。另外,公共卫生部门的不发达、滞后的金融体系、不断攀高的犯罪率、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等都是令俄罗斯苦恼的难题。特别是全球变暖使得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逐渐减少或受到限制,而俄罗斯又恰好把化石原料作为其经济战略武器,这对俄罗斯的处境及经济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金砖五国”中的巴西比起其他南美国家算是很不错了,但是巴西以能源为重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还有,政治持续稳定时间的长短以及改革成果质与量的好坏都将成为其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变数。

    被少子化和超老龄化诅咒的韩国

    虽然由亚洲主导的世界秩序,即亚洲时代将会到来,但是,韩国必须要在解决几个问题之后才能分享到它所带来的好处。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少子化和超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少子化使得韩国人口急剧减少。前几年,韩国在OECD 国家中创下了最低出生率的纪录。韩国的平均出生率一直在1.21左右徘徊,如果少子化现象一直持续下去,到2050年,韩国的人口将减少到3500万~4000万。这并不遥远,少子化是韩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韩国的可生育人口大约从2017年开始就会不断减少,这会造成劳动力的严重缺失,还会使国内市场极速萎缩,从而引发服务业市场崩溃和以房地产为主的资产市场极速下滑等严重问题。

    2008年,日本的出生率是1.34。日本在1989年创下1.57的低出生率纪录,少子化带来的冲击也由此开始。之后,日本的出生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不断降低。从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提高出生率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结果,日本在2005年到达1亿2778万的人口顶峰之后,便开始进入人口减少的阶段。如此一来,日本在2045年左右,人口将低于1亿,这个数字与现在相比足足少了3000万。日本育龄人口(15~64岁)已经从1995年起开始不断减少,社会活力下降和市场内需停滞等这些“少子化的诅咒”变成了现实。例如,日本国内汽车销售量从2004年的585万辆减少到2008年的470万辆,仅仅4年时间内减少了足有25%之多。不仅是汽车行业,零售业、教育业、物流业、中小型服务业、个体户等都一一受到少子化“炮弹”的轰炸,然后不得不接受销售萎缩的事实。

    除此之外,超老龄化现象也在给整个社会雪上加霜。所谓老龄化社会,是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14%的社会现象。在一些学者看来,韩国在2002年就已经越过了7%的红线。2002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9%,为377万。到2016年生产年龄人口(15~64岁)将加快减少的趋势。到2019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4%,从而进入老龄社会。到2026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20%,老龄化社会也将转变为超老龄社会。到了2030年,总人口的24.3%,即1181万人都将是老年人。在全世界估计也找不出比韩国老龄化速度更快的国家了。韩国针对老年人的国家财政支出已经从1997年的1300亿韩元涨到了2004年的4189亿韩元,涨了近3倍。老龄化社会将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准确地说,老龄化社会是无法避免的“发达国家问题”。经预测,发达国家65岁以上人口将在2050年增加60%以上,这意味着老年人比例将增加约3倍。对个人来说,父母长寿当然是件好事,但是,对于社会来说,老龄化社会将成为巨大挑战。为什么会这样呢?

    野村资产管理株式会社(Nomura Capital Management)的Milton Ezrati先生以日本为例谈到了老龄化社会的影响,我们从他的话中可以很清楚地明白老龄化社会的严重性。首先,他认为到2015年,日本总人口的25%将是65岁以上的人。当然,他也强调了应该留意老龄化速度比日本更加迅速的韩国。据Milton Ezrati推测:“这样的人口结构变化最终将使日本的平均生活水平下降18%。”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下降18%这一数值,作者简单解释一下。以1990年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来计算,可以说1990年后的10年间,日本的经济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而韩国的人口实际上还不到日本的一半,因此,我们应当认识到,老龄化问题带给韩国经济的打击将比日本更为严重。到2020年,韩国的老年人与儿童的比例将是1∶0.8,从而进入一个老年人比小孩多的时代。而到2050年左右,一半的韩国人都将在55岁以上。

    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人们一般不会再有新的存款和积蓄。相反,他们会不断取出存款,然后花掉。这就意味着个人存储率将下降12%~15%。假如退休的老人们纷纷涌上街头,那么,政府将会因为巨大的退休金支出而承受每年5%以上的慢性赤字。据Milton Ezrati 预测,在这两个因素(少子化和超老龄化)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的存款率将减少一半;而随着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日益稀缺,国内劳动者工资不断上涨,日本企业也必将把生产基地不断地移向海外。结果,在日本生产的东西将越来越少,贸易顺差也会不断减小。而退休的人们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总是会倾向于买便宜的进口产品,所以,Milton Ezrati认为,日本想要扩大贸易顺差的政策无疑是“失其根本,缘木求鱼”。

    如此一来,老龄化社会将引发国民生活水准下降、存款率急速下滑、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等社会问题。此外,老年人的医疗和福利费用需要巨大税金支出,而这一切又由谁来买单呢?答案当然是年轻的劳动者们!最终,在老龄化社会中,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关系也必然会趋于紧张,甚至产生巨大的矛盾。

    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也正在为老龄化社会付出昂贵的代价。作为《经济学人》的编辑之一的John Micklethwait指出,从美国“婴儿潮”一代(在“二战”以后出生率激增的1947年至1961年之间出生的一代)进入退休年龄的2010年开始,美国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基金部门将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因老龄化引发的问题而饱受困扰的发达国家也没能找出应对财政危机、退休金枯竭、世代间矛盾等老龄化社会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根据韩国统计厅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大约20年以后,韩国社会将因走投无路的退休金制度而导致世代间矛盾爆发。

    另外,韩国的老龄化趋势比起美国或日本都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韩国在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时间上相对比较短。对韩国来说,其应对时间少则5年,最长也不过10年左右。现在韩国老年人的退休金即将超过GDP 的10%。就退休金储备来说,现行框架下虽然责任准备金可以毫不费力地为国民年金的参加者提供退休金,但是残酷的现实是,现在的公积金比起2004年少了147兆韩元,这意味着提高退休金缴纳和税金缴纳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从现在开始,韩国的农村将变成巨大的养老院。现在韩国未满40岁的农村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3%。而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更严重的问题是,2004年韩国福利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有71%回答还没有做好任何养老准备,有79%回答目前患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而回答已做好养老准备的受访者中,有约70%都把国民年金作为退休金。这样看来,老龄化所产生的生活费和医疗费都必须要由国家来负担。但是,韩国还没有整顿好退休金体制、医疗制度以及其他老年人福利制度。此外,韩国还没有针对老龄化社会所需的巨额费用来制订相关的社会经济计划或长期的财政储备计划。面对巨大压力,国家一定会把这些负担转嫁给国民。其结果是,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年轻人将在10年内不断被加重税务负担。现在韩国是8个年轻人来养1个老人,但是10年后,韩国将会进入5个年轻人养1个老人的时代;而到2050年,将变成1.2个年轻人来养1个老人。连准备充分的发达国家都把老龄化当成一个沉重负担,那没有充足时间准备的韩国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呢?10年后韩国社会的情形可见一斑。

    根据2003年韩国统计厅所公布数据,韩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84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0.1岁。排除掉因突发事故或疾病过早离开人世的情况,实际上男女平均寿命会增加10年左右。现在韩国三四十岁的人生活在经济发展缓慢的时代,他们无法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充分的经济准备。看看最近的报纸,大家就会发现,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导致就业时间推迟,34岁男性中约有20%也因此仍未结婚。大部分女性因为经济原因不愿生小孩或只愿生一个。现实真的十分残酷。不仅如此,他们同时还必须得肩负起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

    到2035年,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发达,人类的平均寿命可能达到100岁。但是,退休年龄却逐渐往50岁左右靠拢。而随着就业越来越难,很多人可能要到30岁出头才能找到工作。也就是说,人们要用自己30~50岁这20年间所赚的钱,维持退休后50年的生计,这还是在不给孩子任何费用的前提下所设想的情形。实际上,这20年赚的钱将有一半花在孩子身上。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准备退休后50年时间的生活费用呢?这将是日后引爆严重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定时炸弹。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当今社会的生存之道呢?国家能为我们退休后50年的生活提供保障吗?相信这是不可能的。而在未来,子女也不能为我们退休后50年的生活提供保障。在以前,因为寿命短且子女多,所以子女赡养父母是行得通的,但是在未来社会里,绝不要指望从子女那里获取很多帮助,相反,在退休时,如果子女能够独立养家糊口的话,这就已经算是大幸了。我们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会不会遭遇现代版的高丽葬(韩国三国时期,把老人或病人赶到洞穴或天坑里生活,一旦死了便就地埋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

    随着对未来的关注不断增加,人们必须培养足够应对困难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有两种能力是必备的:一是在退休后仍能创造财富(收入)的能力,即“革新式的工作体系”。二是在处理退休前的积蓄时,要培养出自己独立的“理财能力(Wealth management)”。这便是各位一定要把这本书读完的理由。

    迷雾里请不要看脚下,应看那远方的灯光

    读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对未来社会感到严重不安和危机重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信号。可就算是这样解释说明,我们周围还是有太多人一点也感觉不到即将到来的危机。正是因为各位不是这类感觉木讷的人,所以才会有这种强烈的不安和危机感。适当的危机感可以成为改革和变化,还有生存的正面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未来的不安将转换为紧握未来生存甚至未来财富的根本动力,并成为开拓未来生存之路、创造未来财富战略的重要步骤。

    且慢!在正式说明财富的工具之前,必须先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各位对未来的态度。

    生活在四面楚歌的乱世,始终采取一时之策而无长远之策的话就等于自寻死路。在混乱的时代中,人们犹如身处迷幻雾霭中,可视范围仅有一寸之长,然而此时,恰恰只有敢于“朝远处看的人”才会获得最终胜利。只有眺望远方才能找到度过危机的办法——所谓“读懂未来,度过危机的方法”。在当今社会,人们都在迷信一种观点,那就是认为个人和企业生存必需的“未来预测能力”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虽说这方面也有相应专家,也就是未来学学者,但是读懂未来绝不是什么旷世秘籍或超能力,而是简单易学且客观存在的方法。未来学学者们不是哈利·波特。我们对学习预测未来方法的人常常会说下面这样的话:

    预测未来、抓住度过危机的时机比起微积分来要简单多了。

    一位名叫Matthias Horx 的未来学学者在自己的著作《未来,请读懂进化之路》中,对古希腊社会中德尔斐神庙里预测未来的活动进行了说明。和古希腊一样,任何一个古代社会都曾有与神沟通的“神托”现象。在希腊,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100年,德尔斐神庙曾有过对未来问询和解答的“神托”活动。在这约500年的历史里,上至希腊统治者、商人、权势者、哲学家,下至平民百姓等,无数的人来到德尔斐神庙,向神庙祭司寻求对自己未来或国家未来的指导和建议。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能够预测未来的人大多处在权力的中心。就算是掌握绝对权力的国王,也会时常对未来感到恐惧。人们总是认为预测未来的能力只能被那些非常神秘且拥有超能力的非凡者所掌握。从历史上来看,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祭司们对未来的预言曾一直被评价为“准确性相当高”。但是,未来学学者Matthias Horx 却认为,这种预言并非基于所谓通灵或神力,而是基于科学的推论。他说:“祭司们曾算到在雅典谁会谋害谁,甚至曾准确猜到橄榄的行情走势。德尔斐神庙曾预言苏格拉底虽然不会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但是将名扬四海。还有预言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时代将会到来……其实,德尔斐神庙是一种古代的情报中心,有点类似于现在的中央情报院(韩国的国安性质单位),也算得上是当时的一种‘智库’吧。”笔者也非常同意Matthias 的这个说法。

    不久前上映的中国电影《赤壁》备受瞩目,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中国最厉害的战略家之一的诸葛亮。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曹操为了一统天下,在公元208年与孙刘联军对峙过程中发生的著名战役。那时,因为周瑜发现风向不对而装病卧床不起,打算放弃战斗,而诸葛亮于南屏山作法七天七夜,借来东南风,帮助孙刘大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获全胜。中国的神话故事经常会将情节夸张化,然而如果扣除故事中的神话部分,就不难看出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对自然系统十分了解,所以比起别人来,他更清楚未来的变化,也许这样的解释才算是正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Matthias Horx 为主的未来学学者们也异口同声地指出,对未来的预测不是基于想象和幻想,而是在不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得到的。一句话,只要多倾注一些关注、付出一些努力,不管是谁都能学会预测未来的方法,还能学会如何抓住度过危机的重要契机。

    或许会有很多人认为预测未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虽然这是事实,但是这句话也不完全正确。笔者所说的预测未来并非正确地“预言”什么事将在何时、何地、怎样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未来是不能被预测的。不过,人类本来就是乐于预测未来的动物。大家在读这本书的同时,脑子里一定也已经开始预测着什么了。比如预测着今天晚上大概在哪儿吃晚饭、和谁见面,明天又要做什么事等,并为之制订相应的计划。能干的CEO 更善于做这样的事。如果连这种程度的预测能力都不具备,估计这人得去精神病院走一趟了。医生对酒精中毒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酒精中毒会使得预测未来的大脑功能有所损伤。因此,无论周围的人如何告诫,他们也不会意识到酒精中毒对其自身和家人带来的伤害。

    所谓的预测未来的方法,来自于人类天生的预测能力,是一种使想象能力更加敏锐的方法。但是,如果过度自信地认为未来所有的事情都能被预测,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但是完全不去预测未来,并把预测未来看成是不可能的想法将更为严重和危险。特别是现在这样一个危机反复悄然来袭的时代,没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就和将死之人一样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突然死掉,整日活在恐怖之中。

    未来,是无法预言的,但是对于各种不同的未来的印象,还是可被预测的。不仅如此,为了生存也必须去预测。许多CEO 和领导层人士常常会问笔者关于在金融危机后的未来社会的问题。每当这个时候,笔者就会说起前面稍提及的“世界痉挛现象”,并建言要为在这个现象里存活下来做好准备。因为这个是金融危机后将会呈现出来的“基本未来方向”。同时,我们要认真规划10~20年后即将到来的“首选未来(Preferred future)”即“亚洲时代”或“远景未来(Alternative future)”,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断努力。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学者中有一位博士叫James Allen Dator,他曾在演讲中说道:“梦想者们会根据‘首选未来’或‘远景未来’进行规划和创造,同时,更多专家和大众将参与其中,对其进行评价、矫正,促使其发展。”未来学和预测未来的方法将把在个人和企业、国家所首选的未来系统化,并在其实践和组织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会指出未来生存的标准,并提高决断能力,使我们可以高速快捷地做出判断。只有如此,才能把未来的财富变成送给自己的礼物。

    加拿大的未来学学者,同时又是媒体哲学家的麦克卢汉曾说过:“我们制造了工具,那些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同理,我们所拥有的不同工具将对我们塑造怎样的未来产生巨大且重要的影响。各位与各位所在企业的未来是否光明,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位选择怎样的工具去创造未来的生存与财富。各位如果只是拥有天生本能式的预测未来能力的话,就一定会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里感受到空前绝后的困难和阻碍。但是,如果从现在开始关注未来,端正对未来的态度,并熟练运用思考技能,那么我们将会得到在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中为我们指明方向的“指南针”。

    进入现代,未来学学者们预测未来的成功率不断升高。比如,阿尔文·托夫勒预测未来的成功率已经基本上和“圣人”差不多水平了。在他1970年所著《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正确预测并描写了当今的社会状况,要是这本书现在出版的话,也足以带来巨大冲击。另外,为我们所熟知的《权利的转移》或《第三次浪潮》等著作都以不俗的眼光预先解读出时代变化的趋势,并因此而闻名于世。更有甚者,他在20世纪70年代所写的《度过萧条期》一书曾正确预测了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另外还有一位名叫约翰·奈斯比特的未来学学者,他也是通过《大趋势》和《高科技·高思维》等著作,准确地预测了中国的崛起,预见到产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模式转换过程中,高科技、高思维现象的感性社会即将到来,以及世界经济的国际化等未来的变化。未来学学者们预测未来的成功率之所以不断提高,是因为他们脱离了通过单一的洞察力去预测未来的阶段,而是不断开发出更具有社会科学性的预测方法。同时,现有的预测方法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达,不断提高模拟实验的准确度。在这些预测方法中也存在着普通人可取的方法。其中一个就是分析社会变动模型的方法,又叫作社会变动(Social change)法。分析社会变动是预测未来方法中的一种,它部分地或全面地分析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价值等体系变化的过程,并分析引起变化的深层原因,还有区分其中未变和已变的部分,并预测新社会体制。合理利用这个方法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的一些情况。笔者将通过这本书,预测金融危机后动荡的世界主轴(中心),并展开以亚洲为中心的新主轴的相关描述。因为包含了上述的社会变动分析方法,并活用了各种预测未来的方法,所以这些论述都是有据可循的。

    抢占未来财富的五个准备

    很多人都看过类似《夺宝奇兵》这样的探险电影吧。这类电影的故事情节基本相似,都是要去寻找古代的宝物。电影开始时会出现一个人,他会说出有关宝藏的故事,并拿出一张藏宝图。接着,主角和坏人因为藏宝图出现激烈的冲突和矛盾。最后主角在藏宝图中找到了答案并发现了被藏匿的大批宝藏,并以皆大欢喜而剧终。

    但是细看电影里出现的藏宝图的话,就会发现如果这样的破图也能叫作地图,那抹布也能当地图用了。从精准度方面来看,电影里这样的地图与当今车辆使用的汽车导航仪地图绝对是有天壤之别的。不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也差不多,与今天的世界地图相比,他的地图在外表和精准度方面都显得十分寒酸,甚至可以说是滑稽透顶。因为在当时乘船朝着水平线方向航行的话,基本靠船下坠的绳子来判断方向。但是重点在于,哥伦布竟然凭借这寒酸的地图发现了新大陆。而《夺宝奇兵》的主人公哈里森·福特也是凭着那些简单的暗号和藏宝图最终找出了大批宝藏的。

    为了创造新的财富和幸福,我们一直在通向未来的路上探寻着。如果你是企业的CEO,那你就是企业这艘探险船的船长;如果你处在承担家庭责任的位置上,那么你便是家庭这艘探险船的船长。作为船长,为了不让探险船触礁,并安全驶达目的地,或为了找到一直梦想的成功、财富、幸福等宝藏,必须要有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即使这张地图寒酸不已。未来学学者Edward Cornish 在他《未来诊断法,选择更美好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想要完美无缺地对未来的事情进行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像过去的探险家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然后他还提出了几点值得注意的经验教训:

    第一,针对未来情况做好准备。在去探险之前,探险家们就已经对探险地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对于探险家来说,事前准备不充分就意味着灾祸降临;同理,对于现代人来说,对未来准备不足也如同灾祸降临。

    第二,预想一下在未来哪些是必需的。许多人常常会有一个很愚蠢的想法,或者说持有这种心态,即“在未知领域怎么会知道需要些什么呢?”Edward Cornish 解释了杰出探险家们在预测和克服危机时会使用的所谓的“常识”。他说:即使是不为人知的地方,也不会是绝对地不为人所知。对未来的态度也是一样,虽然未来是一个未知领域,但是绝对不为人知的未来是不存在的。未来一定会在事先抛出“预兆”后才会缓缓到来。所以只要对此稍加关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存的概率。这次金融危机虽是在2008年9月爆发,但是“预兆”自2006年开始便已经在世界各地慢慢显露。甚至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未来学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就已经针对“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中心形成的新经济体制提出了“未来的萧条”的说法,并提出了预警。也就是说,如果对目前的世界性危机不予关注,我们将很难发现未来的预兆;即使发现了,又有可能因为我们的疏忽大意,最后不得不陷入仓皇失措的局面中。

    第三,如果有必要的话,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信息也要合理利用。仅凭借一张靠想象画出来的简单地图,文艺复兴时期的船长们便实现了他们世界探险的梦想。因此,我们应该坚信,即使是模糊、不值得相信的信息,我们也能使其变得有用起来。特别是在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时候,更需要如此。美国前国务卿科林·卢瑟·鲍威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100%正确的信息是没有用的,当我们断定一件事100%会发生时便为时已晚。”如果我们只是想找完全正确的未来信息,那么就常常会错过未来的机遇。因为就在我们做出准确判断时,别人也已经完全掌握了实际情况,因此这种判断便不会成为机会。本书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对那些被人遗弃、无足轻重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赋予其新的价值。以后如果还是继续坚持要找到完全正确的信息的话,就很容易在瞬间被资产崩溃的炮弹击中,然后阵亡。当然,即使是在读完本书后,自己不断收集未来信息也是很重要的。

    第四,对不可预料之事要提早应付。不可预料之事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反而也可能是好的机遇。只是必须要有有效的应对手段。即便陷入不可预料的金融危机中,临阵磨枪也不算晚。只要从现在开始为应对金融危机做准备,那仍然足以应付。从现在起,只需为能在“世界性经济痉挛时代”中存活下来做准备就行了。同时要努力去计划、创造,将10~20年后的“首选时代”(笔者认为未来世界的“首选时代”是“亚洲时代”)或“远景未来”变为现实。在现在这种前路迷茫的艰难状况里,积极了解世界变化的态度以及认知世界的手段就如同“钱和人”一样非常重要。

    第五,做短期打算的同时也应具有长远目光。笔者一直强调,只有放远目光,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存活下来。安重根烈士在临刑的前三天于狱中写下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其字面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也就是说,不管现实多么令人畏惧,只要眼光放得足够远,现在的问题也就不算什么了。当然,关注未来并预测变化绝非易事,但是在现在这种时期,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你和你的公司,预测遥远未来的能力还可以大大增强你的自信。目前经济方式和产业方式全都濒临危机,对于个人或企业的CEO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新的点子或革新精神,而是应该把“读懂未来,度过危机的方法”牢记于心。社会体制研究专家Erle Joseph 说过这样一句话:“大部分的事情通过计划,都可在20年内实现。”实际上,原子弹在罗斯福总统下达命令后,仅用了4年的时间便制造成功;而作为人类伟绩之一的登月计划,在肯尼迪总统向NASA 下达月球探测命令后,仅用了8年便实现了。我们也是如此,预测未来并预想问题、需求、不足等,把这些作为自己和企业以后的发展目标,然后向着长期的目标“预先”努力,便能实现或多或少的奇迹。当今的情形可视度很低,却正是需要这种战略的时候。

    将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所有领域都将进入“超大型变化”的时代,而亚洲将成为这个变化的中心。从今天开始,只要你能够整理好心情,并“做好全新准备,向着另一个未来进发”,那么,一切都不算太迟。要知道,危机之后,机会便会随之而来。

    第二章打造保卫财富的盾牌,从构建“财富管理系统”开始游戏规则的变化——成就新型富人的“跷跷板”

    正如本书一开始所提到的,未来社会不是财富效应的时代,而是创造新收入的财富创造时代。通过收入来创造财富的方式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另外,财富管理也必须要具备丰富的金融知识和稳定的资产操作,这便是危机以后走向新财富的坦途。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地讨论一下这个课题。过去几年是史上少有的低利率且流动性较大的时期,更是一个在房地产、股市、原材料等方面大肆投资、从而牟取暴利的时代。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是如此。在过去数年间,不管是谁,不管在哪儿投资都能轻松地赚到钱。这是一个把不投资的人看成白痴的时代。在发达国家,其制造业模式渐渐迎来成熟期,雇佣越来越少,而通过制造业所创出的收入却抵不上通货膨胀,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其靠收入来创造财富,还不如靠投资创造财富,即在财富效应上付出更多努力。财富效应和收入效应,成了“富人跷跷板”的两端,而过去是“跷跷板”由收入效应一头向财富效应一头倾斜的时代,创造足够高的收入是不可能依靠收入效应的,相反却可能通过投资实现的。与其把赌注投在收入效应这边,还不如把赌注投在依靠投资的财富效应这边,这样就可能赚到更多的钱。说得更通俗些,这就是一个“富爸爸公式”通行的时代。

    但是金融危机以后,游戏规则将会改变。未来的10~20年间,在“富人的跷跷板”游戏中,“跷跷板”将朝着相反方向偏转。也就是说,依靠财富效应来赚大钱的可能性将会明显降低。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里,投资赚钱的概率比赔钱的概率小很多。“富人跷跷板”的重心将向收入效应一头挪动,因为随着世界进入后信息化社会,比起IT 产业来,更具革命性的新兴产业(第二次IT 革命、生物产业、机器人产业、纳米产业、新能源产业、宇宙产业等)会纷纷涌现出来,这些新兴产业将可能创造出足够多的新收入。特别是在新兴产业全新亮相的时候,与投资相比,新兴产业将带来更多的收入与机会。

    收入效应

    财富效应

    过去几年时间,财富效应部分在你的收入里占有很大比重,然而随着预想投资收益率的减少,这部分将会转化为管理危机和保卫积蓄的战略——财富管理。以后的10~20年里,不确定因素和变动因素将不断扩大,因此,若个人在房地产、股市、基金、原材料等领域投资的话,赔本的概率也会不断增大。全世界房地产行情上升的时代已经结束,而暂时进入一个有选择性的上升时代。只有在具备未来财富要素的地区里房地产才会有上升趋势,如果在其他地区进行房地产投资的话,很有可能赔得血本无归。在未来20年里,股市也要比平时表现得更加反复无常、暴起暴落。其中无数个“蚂蚁们(散户)”将大有可能耗尽掉他们的血汗钱。基金也是一样,原材料也会大起大落,不断反复折腾。现有的经济理论和经验都无法解释这种大幅起落,而无数的专家将为此抓耳挠腮、困惑不已。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保卫既有财富的战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果把通过银行存款获取利息的行为看成守护财产的壮举,那就大错特错了。以后10~20年是通货膨胀的时代。韩国过去4年里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9.4%,也就是说,手里的钱每年都会平白无故地跑掉9.4%。未来还将是一个有史以来不确定因素最多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往往会有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风险不断变大。获得更大的预想收益率和发财都具有风险,这使得大型投资战略越来越难以实施。实际上,前几年某调查机构询问接受调查的韩国投资者们:期望股市年平均收益率是多少?他们回答的平均数值超过了20%。但是,不得不抱歉地说,请不要在当前期待这么高的收益。当然在不确定因素扩大的时代里,合理利用不确定因素也是有可能获得年平均20%以上的高收益的。但是这样的概率并不高,做不好的话可能一两次就会让之前赚到的钱付之东流,甚至还要付出更多痛苦的代价。所以,请一定铭记:成就富人的“跷跷板”已经开始向财富效应相反的方向倾斜了。

    打造一个抵御通货膨胀的盾牌

    好,从现在开始就请坐在这个已经向反方向倾斜的“跷跷板”上吧。要想成为未来的有钱人,必须具备两个武器,即“财富管理系统”和“革新的工作系统”。如果能将这两个武器装备于身,即使像奴隶一样终日在不安中战栗而不去工作,也能成为未来的富人。大家准备好了吗?如果大家准备好了,那现在就开始吧。

    第一,为了成为日后的有钱人,各位首先就要在以后的10~20年里设计出“财富管理系统”,并修补钱包上那些磨破的口子。要想缝合钱包上的洞,以便保住赚来的钱不会轻易溜走,最重要的莫过于熟悉金融知识。其实,“财富管理系统”的构造核心就是有效地利用金融知识,最有效地守住自己的财产,直至让它安全平稳的增值。这种方式与过去依靠财富效应获得的资产增值是不一样的。金融危机之前盛行的财富效应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我们所提出的“财富管理系统”则是把焦点先放在既有财产不流失这一层面上,然后通过低风险投资安全地管理并增加财产。由于未来社会充斥着各种危险和大幅的变动,所以比起依靠投资来获取暴利的方式,“保卫式的战略”才是王道。再进一步说,还应该积极运用获取“低水平投资利益”的战略(译者注:就是尽量投资那些风险低、收益少的东西,求稳不求利多)。若不如此,瞬间家破人亡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请回顾一下2000年IT 泡沫时期那数不清的悲惨实例吧。当时,很多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几倍于本钱的暴利,但是仅仅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就变得一贫如洗,然后痛哭流涕地离开了资本市场。

    在未来社会里,金融知识可以说是生存的最后堡垒。说到金融知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盾牌,只有这个盾牌才能挡住朝你奔袭而来的无数危机。打仗的时候,带着弓箭和长矛给敌人致命一击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利用盾牌保护自己的身体更为关键。盾牌的重要性通过这次金融危机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到现在为止,我们还都在工作岗位或社会的某一个角落,打仗一样拼死拼活地工作,努力朝着前方行进。但是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已经意识到仅仅由于一次判断失误,举全家之力于数十年间积攒的财富便可能瞬间化为乌有。在未来社会里,这样的事会接二连三反复出现。努力拯救辛苦的家庭当然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打造出一个可以合理管理血汗钱的系统。在善于使用长矛之前,应首先学会用好盾牌来保护自己的身体。

    所以未来财富的第一个工具就是金融盾牌。首先应学会使用金融盾牌,然后要熟知如何保护和管理既有财富和未来财富。“财富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支体系:第一个就是管理既有财产;第二个就是乘着新的财富浪潮,构建一个由钱来代替人去工作的系统。

    首先,先来分析一下管理既有财产的系统。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把财富管理变得系统化。举个关于系统化优点的例子:韩国最早的汽车是1955年由经营国际车辆工业社的崔武成(音译)三兄弟以典型的手工业方式制造出来的,取名为“始发”。当时为了生产一辆汽车,要用锤子砸平铁块,几乎每个螺丝都要通过手工作业来固定,可以说所有工序都是用人手来完成的,所以汽车的生产量和生产效率都极其低下。20世纪60年代时朴正熙政府实施了强有力的经济政策,在1962年4月发布了汽车工业五年计划,通过政府这种积极的支持,韩国成立了最早的大规模汽车组装工厂,即“新国家汽车厂”。“新国家汽车厂”引进了日本尼桑蓝鸟汽车的技术,不再使用手工作业,而是通过现代化组装系统来生产汽车,年生产量可达6000辆。这便是系统化的优点。如果制造汽车的工序实现标准化,严格按照程序工作,拥有上面这样的生产组装系统,那么凭借固定的工序和明确的分工,减少手工操作,便能高效地进行汽车生产。如果你是用这种自动化系统来管理财产的话,即使投入的精力有限,也能够在管理上取得显著效果,还能够快速地进行财富再生产。这便是我们要构建的“财富管理系统”的第一个目标。

    构建一个管理过去财富和现在财富的系统

    著名的世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过:“百万富翁的共同点就是相对于赚钱来说,他们更会花钱。”要成为日后的有钱人,最先要做的事就是要让自己赚的钱多于自己花的钱。大部分的人是入不敷出,或者说,他们过着“钱包漏财”的生活。要想成为富人,不管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最先做的应该是堵住钱包的破洞。这并不等同于无条件地节约、不花钱,而是要用金融知识去堵住这个钱包的窟窿。人们都应该积累一些金融知识,这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成为金融专家或者专业投资者,而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钱的力量和属性,学习拥有钱和使用钱。这本书并不是以金融知识的专业教育为目的,所以不会对金融知识进行具体的讲解,但是读完这本书后,请一定去一趟书店,学习一下基础的金融知识。

    我们再来仔细地分析一下“财富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分为三种,即管理过去财富、管理当前财富、管理未来财富。其中财富管理的第一阶段便是“减少债务”,笔者把这个阶段叫作“管理过去财富”。现代人基本上都活在各种债务中,比如信用卡债务、现金服务、欠费的存折、房贷、其他贷款等。但是为了成为富人,请务必先清算掉这些债务。理由很简单,各位不管怎样存储,怎样提高在股市的投资收益,大部分人都绝不可能把收益率抬高到与信用卡、现金服务、贷款等15%~45%的利率持平。因此,与存款或投资相比,更重要的是先清除掉那些高利息的债务。

    整理完债务后就应有效地分配钱财,并积攒“未来投资所需大笔资金”。这便是财富管理系统的第二个阶段——“管理当前财富”。这里所说的未来投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上面所说的,将大笔资金投入股票等资产市场中的方式;另一种是为了提高收入而准备的未来投资所需资金。这里还需要一个能有效地分配和使用现在收入的简单系统,也就是通过“3个存折”来管理现有财富。这可以说是开启诸位梦想的系统。首先,为了“管理当前财富”,请制作3个存折——“主要交易存折”、“短期目标存折”、“梦想存折”。“主要交易存折”是你的工资存折,每月把收入打到这个存折上,留出每月最低限度的必要开支,然后把剩下的钱都汇到“短期目标存折”和“梦想存折”里。或者反过来,每月把一定的资金先存到“短期目标存折”和“梦想存折”中,然后用剩下的钱制订一个月的开销计划。面对“短期目标存折”和“梦想存折”,应该优先把钱存入“短期目标存折”中。做好这个3个存折后,就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3个月的工资放在“短期目标存折”里。“短期目标存折”所积攒的钱主要有两个用途:第一,万一你不幸丢掉工作,这笔钱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计;第二,大家可以把这些钱用于平日的“自我开发”,以获取更多的未来财富。当然,如果有自我开发这一项支出,就一定要在下个月把相同的资金填充到“短期目标存折”内,里面的金额至少应该维持在3个月工资的水平。随后再开始在“梦想存折”中攒钱。这是我们为养老和实现未来梦想而长期准备的资金。

    未来,让我们慢慢地成为富人

    资产管理系统的第三个阶段就是“管理未来财富”阶段。所谓的未来投资就是指以下两种投资:一是为实现梦想而进行的自我开发投资;二是积攒大量的资金然后投资股市等资产市场,并以此为实现梦想和养老做准备。如果“梦想存折”里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蓄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乘着新财富的浪潮,创造一个不是我们而是由钱自动工作的系统吧,然后就可以进入“管理未来财富”的阶段了。这个阶段何时开始与各位“梦想存折”里有多少存款并没有太大关系。这个阶段能否开始,并不在于资金的多少,而在于各位是否有足够的资产操作知识。也就是说,不要拿着钱在资产操作市场里胡乱搅和。像股市、房地产、债券等资产操作市场都算得上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毫无准备和训练,盲目地投入战争,结果只能是战死沙场。即使是发生了真正的战争,我也不会把那些盲目无计划的人送上战场的。只有在做了必要的准备、进行了基础的军事训练后,才能把他们送上战场,请大家铭记这一点。

    先给大家说说投资。笔者认为,成功的投资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技术”直接挂钩。沃伦·巴菲特或乔治·索罗斯这样的世界级投资者在这方面都十分擅长。巴菲特或索罗斯这样的人通过自己的方法来分析各种信息,并依靠直觉来减少不确定因素,然后再进行投资。大型投资公司比起我们单个人来说,在这方面更加出色。不过它们不是凭借直觉,而是利用“正确的数理分析和判断方法”来减少不确定因素,然后进行投资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罗伯特·C.莫顿和迈伦·斯科尔斯教授根据数理模型做的投资模型(又叫“黑匣子”),这引发了金融投资的新革命。他们甚至凭借着这个新的金融投资方法拿到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如我们所熟知的那样,随着国际交易量和金融交易的快速扩大,世界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都将纷至沓来。不过,那些投资专家针对复杂的矛盾、非理性行为、日常冲击和震荡等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还是能够收集到不少最新的信息的。而且比起普通人来,他们会以更快的速度运用数理公式去最有效地控制和预测那些不确定因素。在这方面,我们是无法企及的。这正是斯坦福大学教授迈伦·斯科尔斯和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C.莫顿两位天才数学家所建立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的一个战略,他们利用完美的数学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可以决定期权价格的新理论。在任意决定股市、债券、股价指数的时候,可以有权利以预先定好的价格买进或卖出,而期权就是买卖这种权利的交易。也就是说,期权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期权价格被定为多少。一般的投资人都是凭借直觉来判断价格的,但是,两位教授不是凭直觉,而是凭借非常正确和快速的计算,把期权价格定在不容许有一点误差的范围内。两位教授完成了利用严谨数学公式所造就的期权定价公式,并利用超快的电脑运算,然后依照公式做出了比别人要快很多的投资程序。而个体投资人根本无法追赶其正确的数值运算和超快的速度(鼠标点击的速度)。利用这些优势,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采取了超过100个交易战略和7600个金融头寸,在成立后的两年里,以美国和欧洲市场为重点进行大量投资,赚了大笔的钱并迅速地发展起来。他们坚信,根据自己完美的数学公式所运用的100个战略和7600个金融头寸是绝不会发生问题的,就算是有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会毫无闪失。充满自信的他们开始到处吸资,到了1997年8月,他们借来的钱足足有1260亿美金,是公司资本70亿美元的18倍之多。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C.莫顿觉得他们的数学公式可以完美地控制住不确定因素,所以认为投资危险基本为零。但是,他们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那就是他们认为在未来几年的股市波动将逐渐减少。当然,只要没有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出现,他们的预测仍将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俄罗斯在1998年8月17日,因政治不稳、石油出口减少、私有化政策的失败等原因爆发了金融危机。结果,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债务,整个世界金融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股价开始暴跌。这种翻天覆地的全新变数在两位教授的数学公式里完全没有预料到。结果当然与他们预想的恰恰相反,动荡开始不断升级,他们以低价卖出期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据记载,在1998年8月21日一天的时间里,他们就损失了5.5亿美金。

    10天后,公司的资产价值下滑了45%,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受此重创不得不宣告破产,可谓一夜之间大厦倾倒。

    当然,这之后还是有许多投资机构无法抗拒依据数学公式而编成的Quantum 程序所带来的巨大诱惑。在他们看来,要不是俄罗斯的金融危机,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可能还将继续经营下去。正是因为这一点侥幸心理,国际投资机构还会继续依据数理模型进行投资。比起各位来,它们拥有着十分精细的数值计算和快速的电脑运算能力,当然,我们永远赢不了它们。特别是做小型投资的个体投资者们是绝对无法与它们精细的数值计算和交易战略相提并论的,也无法跟得上它们的投资速度和对于时机的准确把握。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才能打败它们呢?

    与过去相比,未来20年社会将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仅包括类似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样遭受致命冲击,还有与之相比规模小却变化无常、复杂多样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像我们这样的个体投资者,应该把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和庞大投资机构的先进投资方法同时当作自己的敌人来对待。这绝不是一场轻松的战争。我们走投无路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有一个非常适宜的方法,那就是利用未来预测技巧的资产操作方法。从现在开始,我们将简单分析一下这个方法。

    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监控系统”

    事实上,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战略在模式未被改变的情况下,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在分析所有过去的数据和交易模型后,编写出一个数学公式,然后根据这个公式进行投资。他们假设,过去的模型或数据等在未来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但是依据这样的假设来投资就会如俄罗斯金融破产事件一样,一旦出现模型或数据里找不到的新变数,他们的模式就会变得毫无用处,可谓倒打自己一钉耙。未来社会里的这种新变数,以及用过去模型或数据都预想不到的变数,它们出现的概率十分高。用过去的模型或历史数据来推测未来的话,可能一败涂地。所以为了胜利,就一定要拥有“未来监控系统”,它可以比别人更早地发现那些在未来社会里可能出现的新变数。为了拥有这个系统,首先,个人必须训练自己宏观且长远的眼光。当然,这样的训练并不容易,需要一定的时间,还必须熟练掌握如何才能用宏观长远的眼光解读未来。不过掌握这个并不一定需要什么高级的技巧,作者在这里可以介绍给大家两个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只需要参透这两个方法,那就能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了。

    第一,要怎么样用宏观、长远的角度看未来呢?其实非常简单,只要“常常询问未来”就可以了!

    笔者每次训练普通人或专家预测未来及未来货币的能力,这都是重点强调的一个技巧,也是一个非常容易且有效的未来预测技巧。人的头脑总是选择性地“看自己想看的东西”。也就是说,与其他人相比,一个人更倾向于关注自己关心的事物,而无视其他事物的存在。“询问未来”的方法就是反过来利用了这一点,即对我们要关注的事物不断提问,使我们的大脑比其他人更加重视对该事物的信息收集、记忆和组合。在人类的历史上,因为询问未来而改变了人生甚至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地平线尽头真的是悬崖吗?如果不是的话,那又有什么新事物呢?”正是这个问题指引着探险家们登上了新大陆。“地球之外有什么呢?地球之外也有生命吗?”这个问题又敦促人类在月球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如果我继续这样下去,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呢?”整日玩乐的小混混也许会因为这样的一个问题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这些问题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请利用这些力量比别人更早地读懂未来吧。大家为何不尝试着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呢?

    5年,或者10年之后,我现在的工作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假如5年后机器人进入实用化阶段并被大量生产,那我现在的工作还能保住吗?

    假如虚拟现实进入到实用化阶段,那我的工作领域里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未来真的将是一个只要勤奋认真就一定会成功的世界吗?

    当水资源更为匮乏的时候,哪些企业会遭受最大的打击?

    在普适计算社会里,哪些企业会是最大受益者?

    如果电动汽车广泛使用,哪些公司将会不复存在?

    现在我上班的公司在10年后还会存在吗?

    正在研发的商品真的能在未来畅销吗?

    未来的职业形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未来的财富将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又为谁而产生?

    我真的能紧紧抓住未来的财富吗?

    真的会有数万名婴儿无父无母,而是通过基因设计而出生吗?

    未来我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下一代又会有怎样的生活?

    生物工程会找到改善人类疲劳和睡眠的方法吗?如果真的找到了,又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的老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像现在这样过下去的话,真的能保障晚年生活吗?如果不能,那应该怎样做准备?

    我的所作所为真的能造就一个有价值的未来吗?

    哪怕只是提出上述这些问题,也足以使诸位的洞察力变得更加锐敏。第二,广泛阅读与未来社会宏观变化有关的图书、杂志、报纸等,并在阅读的同时不断提出问题。做到这两点就足以使你在6个月之内读懂未来宏观、长期的变化趋势。这也是投资的第一个准备。在以后20年里,资产操作和股市投资里的宏观变数、长期变数、国外变数以及世界相关变数等都将成为问题的核心所在。如果读不懂这些走势,就不可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甚至还可能保不住自己的财产。

    熟悉这样的走势后,就要制订一个“长期投资计划”,充分考虑到宏观、长远的趋势。个人绝对不可能通过短期投资来获取胜利。在短期投资领域,个人收集投资战略或内部信息的能力绝对赶不上某些机构或国际投资势力。但是在长期投资领域,二者还可以一决高下。依靠内部信息或数值分析进行的电脑投资方法是国际投资者手中握着的强大武器,但是这一强大武器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时候并不能带来显著成效。所以在没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个人是可以和它们背水一战的。在这场战争中,谁要是先读懂宏观变化的趋势,抢先一步投资,谁就将赢得这场比赛。当然,胜利并非轻而易举的,但是不妨试上一试,毕竟鹿死谁手尚无定论。笔者在上文提到的对未来变化信息的分析和洞察力,以及妥当运用这种能力的“计划投资方法”,可以说是争取胜利的两种有效方式。学习“计划投资方法”不需要了解得多么深刻,只需理解基本原理就能应用自如。运用未来社会变化的信息、制订有创造性的计划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战略,可以帮助我们预先读懂力量转移的方向并守住要塞。例如,第二次IT革命所带来的市场变化,电动汽车的出现给汽车市场带来巨大冲击的海啸现象;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的新兴国家和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带来国际经济的变化;人口结构变化所引发的市场变化;全球变暖或新型传染病等国际风险所引发的市场变化;等等。在预测这些变化之后,我们应该对具体情况下会有什么产业崛起,又有哪些产业将被淘汰等问题进行分析,制订出一个简略的计划,然后按照这个计划进行积极的投资。所谓成功的投资战略,就是预测未来的市场形势,并根据这个预测选定符合市场发展的投资方向,这是我们需要暗记于心的。个体投资者只有使用这种粗犷而又长期的投资战略,才能与强大的投资势力一决高下。

    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坚持一个战略——“循序渐进地成为有钱人”。也就是不要刻意追求高收益,更不要进行高风险的投资;通俗点就是不要着急跻身富人阶层,而是应该在保持一定年收益的前提下,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来致富,也就是所谓的“复利”投资战略。“复利”投资战略的特点是:资产最开始增长的速度会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财富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攒越多,最后将储蓄下大量惊人的财富。“复利”战略可以使各位在“梦想存折”里的资金出现“钱生钱”的效果,是非常容易实施的战略。通过此战略,就完成了可以应付未来梦想和晚年生活的“未来财富管理系统”。

    危机中的机会,只为有准备的人呈现

    这里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上所述,以后20年的时间里金融危机将最少出现五次,而这个问题就是如何运用预测方法对其进行预测。实际上,从资产操作方面来看,未来的巨变并不单纯是一个坏的现象,相反,对于那些合理利用危机浪潮的人们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财富机遇。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危机,但是对善于利用这次危机浪潮的沃伦·巴菲特和中国来说,却是一个积聚大笔财富的机会。通过这个机会,他们节省了提升和确保世界影响力所要花费的时间。所以,虽然在以后的20年里将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但是反过来看,却是一个向着未来进步发展的创造性过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里,将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危机和机会。只有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即将到来的20年,读懂其变化,把握住危机因素,并在其中抓住生存的机会,才能紧紧地握住未来的财富。从大的框架来看,金融危机以后的20年里将出现各种变化,随之而来的苦痛是人类向一个更伟大的社会过渡时必然要经受的成长阵痛。所以现在算得上是向伟大社会进军的起跑线,因此我们必须得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来。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善于乘着变化的波涛而提升自我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机遇期。

    股市或资产市场也是一样。例如,股市在以后20年里,将反复出现2008年到2009年那种大起大落的情况。善于利用这个时机的话,将会有机会得到至少50%甚至100%以上的投资收益。不仅是股市,循环合理利用房地产、债券、贷款等商品,都将会得到更大更多的收益。随着变化不断加剧,经济的变动因素也不断扩大,而随着经济变动不断扩大,风险也不断增大,与此同时提升投资收益的机会也会变得多起来。要想抓住这样的机会,就必须掌握更为丰富的金融知识,还必须创造一个上文提到的“财富管理系统”。如若没有以上准备,还像以前一样去投资,或是毫无主见、随波逐流盲目投资的话,未来20年将会如地狱一样黑暗。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人因为股票暴跌而绝望,在3年后他们又因为看到了急速上升的市场不顾一切地冲了进去,最后当然又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如果这样的情况再次出现的话,他们一定又会认为是发财的好机会,随之会再次下定决心去大干一场,毫无准备的他们在10年后不可避免地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再次竹篮打水,散尽家财。正如我前面所强调的,未来20年绝不会是所有房地产都急速上涨的时代,更不是买什么股票都能赚钱的时代。聪明投资者会仔细监测变化趋势,并合理利用此手段来管理自己的财产,这样才能获得财富。想要保卫并管理自己的财产,就必须有所准备。如果没有财产管理的能力,别说是财富,一辈子辛辛苦苦攒的钱都会全部流失,这就是未来残酷的20年。绝对不要忘记:未来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财产管理时代。

    抢占积聚财富的知识、时间、空间和精神

    对于“财富管理系统”来说,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了解。我们应该清楚地知道在未来10~20年时间里,聚集财富的知识、时间、空间以及精神(Mentality)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只有抢占这些变化的先机并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有效地管理财富,并实现财富增值。

    首先,先看看聚集财富知识的变化。在未来社会里,赚钱的知识和赔钱的知识将会被区分开来。阿尔文·托夫勒将其分为有用知识和无用知识。即,并不是世界上存在的所有知识都能让各位有钱可赚。大家掌握的知识将随着情况变化而有所不同,甚至可能会变成一味毒药。一些知识在未来也许会很有用,但是另外一些知识有可能变成一堆废物。这些成为废物的知识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与第三章中所说的产业转移(劳动转移)有关,可以说是已经掉了价的知识。这些知识亟须被新的知识所代替。

    有用的知识包括什么呢?第一,与虚拟世界相关的知识将会变得非常有用。怎样把虚拟世界里存在的内容进行再加工,然后把它们运用到商业中去等,这些都会给财富带来决定性的影响。另外,激发想象力的知识也非常重要。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曾担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并于2001年出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认为,在未来社会里新想法的力量比军事力量要强大得多。也就是说,比起单纯的事实性质的信息来,引发创意和想象力的故事性知识、幻想性知识等将会是未来经济力的焦点。要怎么才能学到这些知识呢?非常简单,保持对未来的关注即可。想象力不是针对既存事物,而是针对即将出现的新事物。我们应该经常对未来进行想象。为了使自己熟悉预测未来变化的方法,还应该投入必要的时间和努力。诸位可以依据作者所说的那样,预测未来社会或未来市场的变化,然后提前把握以后10~20年以内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求和不足。接着还请你们把预测结果与现在进行比较,并将可能发生的变化与不可能发生的变化区分开来,然后针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吧。这样一来,各位就能发现制胜秘诀和财富线索。在这个过程里获得的知识正是为各位带来财富的知识。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博士曾说过:“如果获得恰到好处的数据、信息或知识,就能减少在创造财富时需要使用的其他东西(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如果投入正确的知识,就能减少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能节约库存、能源和原材料,还能减少生产所需的时间、空间和金钱。”通过这段话他再次强调了知识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

    第二,就来分析一下聚集财富的时间的变化。未来将会更加分明地去区分开赚钱的时间和赔钱的时间。所谓时间,就是造物主给每个人的公平财产。但是有些人用这些时间杀死自己,有些人却用这些时间救活自己并救活人类。有些人错误地使用时间导致家财荡尽,有些人却因合理运用时间而腰缠万贯。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复利”,投资3000万韩元且年收益率为10%的话,10年过后就只能涨到7000万韩元,但是通过复利来投资的话,30年就能翻到13.5亿韩元。从这样的投资观点来看,是用“短期”还是“长期”,将决定着财富数量上的差异。那么,能赚钱的时间又是什么东西呢?

    最重要的是在未来社会里应该由自己来主导时间。不能让别人来主导我们的时间。大多数人都有一天24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时间的所有权和主导权都被别人给剥夺了。学习和工作要占时间,被朋友叫出去要花时间,还有一些并不是必须要做的事,也在消耗着我们的时间,比如玩电脑和看电视的时间等,这些都使得时间毫无意义地被消耗掉。未来社会里知识和网络将成为主力,时间通过它们变成越来越强大的能源。以后,各位应该把时间变成“自己主导的时间”。只有自己主导了时间,才可能实现“投入”这一境界,“投入”则是实现创造力、收获高品质成果的核心要素之一。请各位尽量投入有意义的事物中,并独立主导时间。另外,在未来应该把时间的概念换成国际化的24个小时,只是把活动时间局限在早上9点到晚上6点是不行的。国际化时代下,24个小时里太阳不停升起又落下,而生意一直持续不断,钱也在不停地运转。请各位把时间的概念换成国际化的24个小时吧。只有这样做,才能与全世界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保持同一步调。也就是对于所有人、对所有的事都能够及时地(Just in time)做出反应并能及时地收到回应,这立即把各位的能力和财富直接连接在一起。以足球运动员为例,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不会只在特定位置上跑动,应该在整个场子里灵活跑动,然后及时射门或与队员之间保持传球,就像朴智星那样(译者注:韩国足球界“一哥”)。利用国际化的24个小时,并及时处理与全世界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在产品、知识、服务、联系等方面的业务,形成为自己量身定做的24个小时,并积极地利用自己的24个小时。

    第三,来看看聚集财富的空间变化。以后,所有的空间不一定都能带来财富。房地产也不是所有的都能保持上升之势。只有成为HUB 的空间才能创造出财富。所谓HUB空间,就是综合地为人们提供迁移、教育、商务、文化、金融、服务等条件,使人们大量聚集在一起的空间。这种空间内的房地产一定会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拥有这种空间的城市也会渐渐发挥出更加强大的力量。但是要知道,这种空间不是只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在虚拟世界里也是存在的。关于虚拟世界的HUB 空间,本书将在后半部分予以详细说明。为了抓住未来财富,国家、企业、个人都要抢占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的HUB地位,或者说应该在HUB空间里抢先进行投资。

    第四,来看看聚集财富的精神变化。精神并不仅仅是指其单纯的宗教,这是一个涵盖人类感情与思考等的综合概念。现在,精神已成为创造财富的核心因素。传统上,通常把精神归于宗教的范畴,但是在未来社会却不是如此。精神将成为可以不断制造财富的重要能力之一,其地位正急速上升。社会价值、伦理意识、人性等都是精神的范畴。有一些先进的企业甚至出现了“精神经营”的概念。因为真正的企业伦理或社会价值都是以个人精神为根本的。因为精神的力量十分重要,正如“人在做,天在看”这种敬畏意识,使得伦理或社会价值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照样毫不动摇地延续下去。真正的伦理或价值是绝对不能通过法律或刑罚,也不能通过他人的指责和监视来实现的。人类太聪明了,所以只要下定决心就多少能避开这些制度上的东西。所以“人在做,天在看”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从这个层面上讲,笔者强调的未来有钱人并不是单纯地挣很多钱的富人,也不是野心十足然后操纵一切的富人,应该是有灵魂有良知的富人。

    上面讲的所有内容都是各位管理财富、不断奠定财富基础的力量所在(Deep fundamental power)。以后诸位在管理财产的时候,应该关注这些知识、时间、空间、精神的变化,再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财富与这些内容不断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未来的财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