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交给孩子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培养孩子的消费责任,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锻炼经济头脑,唤醒他们的经济潜能,开启他们的”财商“,这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在此,不得推卸!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而要把孩子变成财富。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意识

    家长应该告诉孩子,钱不能成为逃避劳动的代价,帮助别人不能只用钱来交换。不要把财富留给孩子,而要把孩子变成财富。

    现在的孩子,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开始有了”钱意识“,这同五六十年代不会花钱的孩子相比,无疑是可喜的一大进步。然而,大潮之中泥沙俱下,社会上的行贿受贿,学校中的以钱代罚,家庭里的麻将赌博,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孩子,使他们在”钱意识“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要玩我的滑板吗?行,拿钱来租;想逃避做值日生吗?肯出钱,就有人代劳;作业不会做?拿钱来,给你抄。甚至借两块钱还三块也拿得心安理得。孩子们误认为,你出钱我出力,就是公平交易;借少还多,不就像银行拿利息吗?看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钱意识“引导已刻不容缓。

    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制止校园攀比风气的做法也有不少。比如,德国教育部正在重新考虑采用统一校服的制度,来制止越来越多的校园名牌追捧者;新加坡学校明确规定中学生不准穿戴名牌;日本不准中学生烫发;就连英国贵族学校的富家子弟,参加社会实践时,也必须与平民家的孩子同甘共苦。在我国,北京市教委最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中,更是首次将”生活不攀比“作为重要的一条,单独列了出来。

    正确培养孩子的”钱意识“,学校、社会、家庭都责无旁贷,但大头还得落实在家长身上,因为孩子大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家长对他们”钱意识“的灌输更为直接直观。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钱意识“呢?家长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教会他们各种用钱方法。如让他们学买早点、打酱油到交学费等,大一点的孩子还可教他们利用假期搞点勤工俭学,卖报纸或打小工等,让孩子在经济活动实践中体会到钱来之不易,应当珍惜;钱是劳动所得,不劳动者不得获。

    当孩子出现不良苗头时,家长应该及时制止并指正,告诉他们,钱不能成为逃避劳动的代价,帮助别人不能只用钱来交换,借二还三是高利贷行为,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挣钱要合理合法。同学之间要有真诚的友谊,无私的帮助,不能把一切活动都归结到金钱之中,打铁还得自身硬,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树良好榜样。

    有人说如今市场经济中,没有钱是万万不可的。这固然有道理,但不全面。钱绝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比钱更宝贵的、用钱买不到的东西,像知识、本事、信念、精神、情操等,因此,在培养孩子正确挣钱花钱的同时,还应让孩子明白,钱毕竟是身外之物。钱可以自己花、自己挣、自己攒,钱还可以济贫,支援灾区、救助失学儿童,发展很多很多事业。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钱意识“,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步适应竞争的社会,这有利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并可能使他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给父母四条忠告:

    (1)人品比物品重要。要让孩子明白,用名牌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智慧来丰富自己。只有你抬起头,挺起胸,堂堂正正做人做事,别人才不敢小看你。

    (2)身内比身外重要。贫穷与富有的差异并不在那些身外之物,而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拥有美好的心灵,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

    (3)亲情比金钱重要。世间最珍贵的就是亲情,是父母与儿女的骨肉之情。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骨肉亲情,永远是生命中最温暖的成分。如果父母助长子女”摆阔“的虚荣心,那将失去亲情。

    (4)创造比享受重要。享受自己用劳动创造的价值,要比享受父母或别人的劳动成果快乐得多,幸福得多。古人教子提倡”以俭养德“,实际就是把创造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孩子在劳动中去锻炼自己,培养高尚的情操。

    劳动是最好的赚钱方式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劳动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

    美国的”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从小家教很严,靠给父亲做”雇工“挣零花钱。他清晨便到田里干农活,有时帮母亲挤牛奶。他有一个专用于记账的小本子,把自己的工作量化后,按每小时0.37美元记入账,尔后与父亲结算。这事他做得很认真,感到既神圣又趣味无穷。更有意味的是,洛克菲勒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都严格照此办理,并定期接受检查,否则,谁也别想得到一分钱的费用。

    洛克菲勒这样做并非家中一贫如洗,也不是父母有意苛待孩子,而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和艰苦自立的品格。那小账本上记载的岂止是孩子打工卖力的流水账,分明是孩子接受磨难和考验的经历!

    其实,在不少发达国家,对待在校学习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刻薄“的。在日本,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饭店洗碗,端盘子,在商店售货或照顾老人,做家教等,挣钱交学费零用。美国人一贯教育孩子自主自立,七八岁的小孩就成了”小生意人“,出售他们的”商品“挣钱零用。美国中学生有个口号:”要花钱自己挣。“每逢假期,他们就成了打工族,学习自食其力。

    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呢?我们的孩子对待像清洁工这样的劳动者为什么就少了崇敬之情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孩子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之一。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从小在四位老人和父母的精心呵护之下温暖而甜蜜地长大,智力的发展在预先设定好的”生涯规划“中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对于体力上的发展似乎只能依靠一些营养品和奢侈的保健品了。殊不知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正渐渐丧失了劳动教育。如果孩子来帮爸爸妈妈洗碗,大多数的家长会很生气地说:”一边去,脏着呢!赶快写作业去。“如果孩子连自己的袜子和鞋子也不会洗,很多家长似乎并不怎么惊讶,似乎科技发展到今天,机器可以解放我们的手脚,也使得我们的基本生活技能于无声无息之中退化。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孩子用洗衣机洗了一双自己的袜子,然后跑到家长面前索要奖励;有些家长和孩子在街上碰见清洁工人,家长不但不能用”平等“来诠释”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句话,甚至会把他们当作教育孩子的”素材“--”如果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和他们一样扫大街“;在学校,劳动对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和评比的筹码,有些教师甚至会把劳动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某些学生犯了小错误之后,就会用打扫卫生这种方式来”告诫“其他同学不要向他学习,不然会有这样的”下场“。久而久之,劳动在学生心目中就意味着”不良“学生的标志,以后就要尽量避免去劳动。

    综上可见,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缺乏对”劳动光荣“这一美德的宣扬,并且还存在一些消极处理的操作误区。

    针对于此,首先要纠正认识和行动上的一些误区,并且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在实战中获得锻炼。要扭转孩子们的认识似乎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古人就曾经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的文化中就认为体力劳动是低级的,也是低效的,所以要扭转孩子的认识关键是要扭转家长的认识。家长要适当创设通过劳动取得成功、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物质刺激和”鼓励“的情景;注意从平时小事做起,比如让孩子去超市买瓶酱油或者称些鸡蛋等等。通过这些,孩子不仅能从劳动中得到成就感,还能够加深对家庭的感情。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要从小做起,要让孩子们觉得劳动就像玩具和游戏一样有趣,可以在身体和大脑的配合中找到乐趣。另外,幼年时期也是形成认识态度的关键时期,及早建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能更有效地指导以后的生活行动。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兴起,教材中加入了越来越多的探究学习内容。让孩子自己去动手,不仅是一种劳动,还能够更好的理解书本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说”NO“

    家长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千万不可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孩子花钱。否则,让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到头来会遗害无穷。

    ”爸爸,给我二十块钱,我要买一个变形金刚。“”妈妈,我的铅笔用坏了,给我三块钱。“现在的孩子经常向父母提出这样的要求,做家长的既不想拒绝孩子的要求,又怕孩子拿到钱以后乱花,常会感到左右为难,不知所措。那么,到底要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呢?

    家长首先应区分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不要认为孩子要钱是不应当的事情,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能脱离钱而生活,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与钱发生联系。因此凡是那些合理的要求,例如买书,买练习本,家长就应适当满足孩子并让他自己去购买这些东西。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要严辞拒绝,并向孩子讲明道理。例如,孩子已经有许多布娃娃了,还缠着父母要求买新的,这时,家长就应告诉他:”家里还有十几个布娃娃,你买这么多是没有必要的。爸爸妈妈的钱也挣得很辛苦,你要懂得爱惜爸爸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一般来说,上学以后的孩子,都能接受这些道理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给孩子零用钱时,切忌与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家务劳动联系起来。孩子干点家务活是正常的,这既能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也能教育他们所为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感。但不能和钱联系在一起,家务劳动都是无报酬的,不能因为参加家务劳动而获得零用钱,这样会扭曲正常的家庭关系,变成雇佣关系,扭曲天伦之乐,扭曲家庭劳动的意义。同样,零用钱也不能用在奖励孩子考试成绩上,这无疑是贿赂,用金钱来作为一种物质刺激,有碍于培养孩子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害无益。此外,家长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千万不可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孩子花钱。否则,让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到头来会遗害无穷。

    现在很多忙碌的父母经常给孩子买礼物有时也是作为一种补偿方式,既是为了”收买“孩子,也是为了赎罪,以此证明”父母总是想着你“。当然,对每个大人来说,过节,尤其是春节,无疑是回忆”跳“回童年的最佳时机,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父母,会希望现在能尽其所能让孩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当孩子收到礼物时,未必露出你期待的满意笑容。这样的情况很常见,因为在给孩子的礼物当中,有些只是反映父母自己的喜好,也许是他们小时候梦寐以求的东西。根本没去考虑孩子本身的喜好。

    时间长了孩子会习惯性地以为这些堆积如山的玩具代表着大家给他的爱和对他的肯定,是最可靠的证明。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把爱、金钱、礼物三者混淆在一起,也就有可能会对那些”粗心“到竟然空手而来的亲朋爱答不理。因为孩子会断定不送他礼物的人不喜欢他。

    确实有不少家长以此当作利诱的工具。”如果你……妈妈就给你买……“其实,过年买礼物、给压岁钱只是一个保留下来的传统习俗,不应给它加上什么附加条件。奖励孩子的表现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父母应该在春节期间引导孩子领会”接受“和”给予“的乐趣和意义。

    在买礼物之前,父母应该给孩子一点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孩子聊天,感受他的心情,知道孩子所着迷的事情、在意的东西,听孩子谈论自己的愿望和希望,但不让他们的这些希望和愿望立刻得到满足,并且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愿望都是”必须“能实现的。这样才能教会孩子学会如何向往、渴望、期待,以及为未来作打算。孩子才会懂得在”美梦成真“时刻的快乐,在”美梦落空“的时候不会跺脚,只有付出这样的时间代价,他才可能放弃”我要什么妈妈就得给什么“的幻想而慢慢成长。

    让孩子赚钱之前先会花钱

    应该给孩子零花钱并由他们自己任意支配,这可以使他们从小有机会接触钱、了解钱的用途并学会如何使用钱。如果不学会怎样使用钱,就很难适应社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孩子一点零花钱是很平常的事。现在的家长好像已经没有不给孩子零花钱的了。而且给孩子零花钱的人越来越多,不仅是母亲,还有祖字辈,还有亲戚朋友。零花钱是给孩子的,但不是所有给孩子的钱都是零花钱。一般说来,孩子的零花钱是指在孩子手边的,由孩子自己支配的,非生活和学习必需的,因此也没有特别计划的零散用钱。

    家长给孩子零花钱可能出于不同的考虑。有些富裕的家庭认为,钱是身份的标志,孩子有了钱就会在孩子们中间有威信。有些家长是想对自己童年的窘迫加以补偿,认为,想当初自己常常连根冰棍都买不起,现在不希望在孩子身上重演过去的”悲剧“。更多的工薪家庭则是唯恐自己的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也不得不给孩子一定数目的零花钱。于是,孩子手里有了钱,随之而来的便是孩子对零花钱的不当使用所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有不少人认为,过早地给孩子钱花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没有好处,而且现在孩子手里的零花钱太多了,容易使孩子养成超前高消费、大手大脚、好吃懒做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习惯。确实,贪欲是万恶之源,对钱物的片面追求已使许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一些资料表明,有的工读学校的在校生中,有80%以上的青少年是因为追求钱物而掉入泥坑的。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们往往反对给孩子零花钱,或者,即使给了零花钱,也要规定孩子对这些钱的用法,否则,就认为孩子不能自控,最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

    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免有些极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孩子手里有不少钱,但这些钱并没有使他们走上斜路,并没有使他们养成好吃懒做和一切向钱看的不良习惯。相反,他们的书架上增加了许多好书,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参加多种培训班,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金钱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虽然拜金主义应该受到批判,但钱在人们的头脑里已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应该给孩子零花钱并由他们自己任意支配,这可以使他们从小有机会接触钱、了解钱的用途并学会如何使用钱。如果不学会怎样使用钱,就很难适应社会。记得有位老师说,他们班有个孩子,家长是军人,平时对孩子管教得比较严格。家长从来不让孩子接触钱的事,结果,孩子长到十来岁了,该住校了却不知道钱是什么东西,不知道钱是干什么用的。这样的孩子就很难自己安排日常生活。

    但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手头有了零花钱,会由着性子花,容易养成出手阔绰、攀比、图虚荣的坏习惯。其实,问题不是该不该给孩子零花钱。孩子不会合理地使用手中的零花钱,除了与孩子生活鉴别能力不高有关外,主要还是源自一些家长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的错误、目的的模糊,以及没有正确地指导孩子该怎样合理使用零花钱。

    现在有的家长给孩子零花钱,是把它作为对孩子的一种奖励,以此来左右孩子的行为;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宽裕,孩子什么时候想要,就什么时候给,想要多少,就给多少;而有的家长则是因为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对孩子有一种负疚的心理,把给孩子零花钱作为一种心理补偿,给起来出手阔气。这几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就是家长给零花钱的目的模糊。钱到孩子手中以后,对孩子如何使用这些钱,他们又不管不问。孩子得到这些零花钱后,因为没有明确的使用方向,所以用起来随心所欲,一时不知道节制,而是比较盲目。这种种原因,造成了孩子零花钱使用不当的问题。

    那么给孩子零花钱到底该是多少才恰当呢?这个数目比较难以确定,但有一点还是要注意的,那就是给孩子零花钱的标准应该是让孩子老是觉得钱不够花!因此,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告诉孩子不是所有给他的钱都是零花钱。家长对孩子手里的钱也要有一个区分,并让孩子知道,哪部分钱是他的零花钱,哪部分钱虽然属于他自己,但不是零花钱。

    (2)对于孩子的零花钱在数量上要有限制。给孩子多少零花钱算合适没有统一的数量,但零花钱不宜太多。对于通常的家庭来说,给孩子零花钱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对于生活富裕的家庭,家长不要因为手头宽余就可以多给孩子零花钱。

    (3)对零花钱的使用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家长要从一开始就对孩子零花钱的使用加以关注,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计划,给孩子提供参考;要求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并定期检查孩子使用零花钱的情况,以此作为下一次给零花钱的参考。

    (4)让孩子参与日常家庭经济生活。给孩子零花钱只是培养孩子对钱的正确认识和花钱的合理性和计划性的手段之一。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如经常让小年龄的孩子帮家里买些日用小商品或食品等,或让年龄稍大的孩子逐渐参与家庭的经济计划等。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熟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是养成孩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孩子及早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

    (5)家长要牢记的一点就是千万不可对孩子有求必应,纵容孩子花钱。否则,让孩子从小养成好逸恶劳,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到头来会后患无穷。

    引导和鼓励孩子节约财物

    让孩子认识钱,让他们知道钱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节约和积攒,让他们知道钱能带来物质上的充裕,更能用来帮助别人,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

    玛丽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儿子约翰尼生活。一天,我到玛丽房间交房租,看到约翰尼正热火朝天地坐在电脑前玩射击游戏。玛丽好像对此并不反对,一边和我聊天,一边关注着”前线“的战况,及时为约翰尼颁布口头嘉奖令。在妈妈的鼓励下,小家伙越战越勇,捷报频传:报告妈妈,我又过了一关!报告妈妈,我换装备了!就在这时,玛丽突然对儿子叫道:”约翰尼将军,请马上停止战斗!“约翰尼马上按下暂停键将游戏定格,扭过头来一脸迷茫地望着妈妈。我也十分不解,只见玛丽脸上毫无笑容、严肃地说:”刚才那架飞机,明明一枚导弹就能将它击落,你为什么要用三枚导弹?你知道一枚导弹的价格是多少?至少300万马克?你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人饿着肚子等待救济?你……“约翰尼的脸涨得通红,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眼看就要大哭起来,可妈妈丝毫没有妥协的意思。我连忙说这只是游戏而已,不必那么认真。”打游戏也要节约子弹。“玛丽根本不买我的账,一直到约翰尼低头认错并且写下保证以后打游戏不再浪费时才善罢甘休。

    而下面这个故事和开头的故事恰恰相反:

    有个富家子弟爱吃饺子,但吃完馅后,就把皮丢到小河里去。好景不长,父母因故去世后,他只好流落街头,靠邻居家每餐的一碗面糊糊为生。三年后,金榜题名的他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晒干后装了好多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当前,人们的物质追求欲望越来越高,家长对下一代疼爱有加,关怀备至。往往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时候,忽视了勤俭节约精神的培养。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于溺爱、迁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孩子”穿衣要名牌,饮食要海鲜,娱乐要刺激“,家长就千方百计地满足这些”小皇帝“的要求。

    据调查,有的学生一个月零花钱达50多元,一次春游要花上几十元,有的家长为孩子举办生日宴会,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孩子浪费的行为也十分严重,有的孩子吃不完的包子、油条、面包、饭菜,到处乱扔乱倒……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家长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对孩子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培养孩子俭朴的作风十分重要。

    现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不知道什么是苦,容易脱离现实条件讲吃穿、比阔气。如果孩子只知享受,不知节约的意义,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仅使家长难以负担,而且容易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还有走上犯罪道路的可能。因为爱他们,让他们认识钱,让他们知道钱的来之不易,让他们学会节约和积攒,让他们知道钱能带来物质上的充裕,更能用来帮助别人,为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我们给家长支点招:

    给孩子零用钱,让他们在购买想要的东西时学会耐心和计划。如果孩子想去听摇滚音乐,而攒的钱还不够,家长不应”救济“孩子。帮助孩子认识必需、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

    对孩子解释从储蓄中赚取利息的概念。给孩子零用钱时,钱的面额要利于鼓励储蓄。比如:给孩子5块钱,可以拿5张1块的,这样就可以鼓励孩子至少存1块钱。

    教会孩子对挣的钱、存的钱和花掉的钱都作记录。

    通过示范,教会孩子在杂货店买东西要精打细算。

    帮助孩子学会对广告进行评价。真是廉价吗?别的地方能买到同样的东西吗?提醒孩子注意借债和付利息的危害。

    教孩子合理分配压岁钱

    教育孩子用好压岁钱,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的将来作长久打算,这样的投资才更划算,这样的投资收益才会最高。

    压岁钱越来越多,怎么用也成了大学问。以前孩子的压岁钱只够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多则压岁钱已经上万。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讲,对钱的用途还没有足够认识,再加上自制能力差,如果父母不给予合理的指导,可能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开始着重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但是如果过于将重点放在压岁钱如何增值这方面,也是不可取的,其实教育孩子用好压岁钱,最终的目的是为孩子的将来作长久打算,这样的投资才更划算,这样的投资收益才会最高。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看看理财专家的经典招式。

    1.制定收支预算表

    理财需要一个高起点,如果要孩子片面追求收益率,这是不可取的,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掌握理财技巧,而第一步就是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制定收支预算表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专门购买一本笔记本让孩子对自己的压岁钱进行统计,这样不仅让家长对每笔收入的来源心中有数,也培养了孩子细致、认真的习惯;统计完收入之后,与孩子一起对新一年的支出做一番预算,比如用200元购买书籍(教育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虽然短期没有明显的回报,但最终的效果却是惊人的),用300元缴纳学杂费,用100元参加专长学习班,然后再留100元为上学前的零用钱。这样规划和统计,不仅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花费总额能够相当了解,也有助于养成孩子节约的好习惯。

    2.投资孝心和爱心

    理财不仅仅意味着投资,只要用在了合适的地方,同样能够发挥惊人的效果。比如将压岁钱拿出100元捐给希望工程等,获得的回报是培养了孩子的爱心;比如让孩子将压岁钱留出200元,然后为父母、爷爷奶奶等购买礼物,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孝心。虽然这些投入并没有让压岁钱最大限度地增值,但是通过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孝心,实际上让孩子的个人品德得到了提升,这样的回报是远远高于这几百元现金的产出的。

    3.家长与孩子合作投资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的需求也日益提高,电脑、钢琴等已经不是稀有物品了。在新的一年里,家长不妨与孩子一起合作购买这些商品,虽然孩子个人参与的钱不需要太多,但正是要他们投入了属于自己的钱,才能让他们更明白”把钱花在刀刃上“的道理,也让他们了解到这些东西的来之不易,使用时自然会更珍惜。

    4.作好选择

    在规划好以上各个部分之后,剩余的钱自然就应该是考虑如何增值了。

    虽然基金等投资渠道相对较多,但由于孩子们的理财常识还不够,因此开始阶段还是建议以储蓄为主,特别是教育储蓄应该是最佳选择(适合小学4年级以上的学生),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从小理财的意识,同时看着手中资金的增加,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理财的乐趣。

    家长可以这样做:

    (1)设一个银行账户。以孩子名义在银行开个户头,告诉孩子积水成河的道理,让孩子将压岁钱逐一存入,到需要时再取。这样既能让孩子将压岁钱不花在春节,又可以监督孩子日后的消费。

    另外,家长可以借机教孩子一些理财小常识,比如,定期储蓄比活期储蓄利率高,活期储蓄比定期储蓄取款方便等等,帮助孩子树立理财责任感,形成积累财富的良好习惯,从而有益于孩子成年后的家庭理财。

    (2)买一套丛书。可以是资料类的,也可以是文化类的。实践证明,孩子们对这种投资很感兴趣,一套好的丛书可以有助于学习,更能提高孩子的精神境界。

    (3)向长辈表示孝心。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表达了一种祝福,父母应该向孩子解释这一情感。反过来,父母也可以让孩子从压岁钱中拿出一部分来,再给那些需要帮助的长辈,以表达一份孝心。花钱多少无所谓,关键是增加亲情,培养孩子的孝心,同时帮他确立”尊老爱幼“的思想。

    (4)买一份保险。这是时下不可缺少的投资。人的一生奋斗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坎坷,帮孩子买一份保险,也就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这是父母对孩子的另一种关爱。

    此外,也可用压岁钱给孩子购买邮票、纪念币、字画等兼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的物品。这不但能培养孩子对人文艺术的兴趣,而且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其变现的收益也会高于普通投资。

    (5)为孩子建个小账本。孩子的压岁钱,有的数目较大,父母不妨与孩子协商,用小账本将压岁钱的数目记清楚,用于下学年学习上的费用支出。让孩子自己计划管理,把每一笔支出费用记清楚,比如学费、书费、购买文具费等等,这样孩子既能养成会管理钱、会花钱、把钱用在该花的地方等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自立意识。

    把孩子培养成理财能手

    培养孩子的消费责任,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锻炼经济头脑,唤醒他们的经济潜能,开启他们的”财商“,这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课。

    星期日,俊俊爸妈决定带俊俊到公园玩,出发前,俊俊听见妈妈对爸爸说:”准备多些钱!“爸爸说:”就在市里,花不了多少钱。“俊俊急忙说:”爸,只要1000元就可以,买门票,到酒店吃饭,吃完再去逛超市,买我喜欢的超人。“俊俊爸听了为难地说:”爸爸一个月的收入才2000元,你一天就要花掉我半个月的工资,剩下的1000元怎么支撑家里的开销啊?“培养孩子的消费责任,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解决经济问题的过程中锻炼经济头脑,唤醒他们的经济潜能,开启他们的”财商“,这是家庭教育必要的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在此,不得推卸!

    消费学习既是知识方法的学习,也是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学习。通过消费学习可以让青少年学会合理安排个人开支,了解和学会计划家庭开支,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下,投资理财是人生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商品信息多、变化快,处于生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分辨力不够,自制力弱,容易养成不良习惯。而且青少年中的高消费现象,扭曲了孩子间的人际关系,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进行正确的消费。

    1.应该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入和开支

    一部分家长,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长,常常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各种消费需求,造成家庭经济紧张。而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理解家长在开销上的节省和限制,可以帮孩子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入和支出,有助于孩子克服攀比心理和乱花钱的毛病,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要使孩子认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通过劳动为社会、为家庭创造财富,衣食住行和接受教育要靠父母负担,所以没有理由在生活消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父母也要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引导青少年不攀比,不追求名牌。对于孩子的不适当要求,家长要敢于说”不“。

    2.培养孩子节俭的美德

    让孩子明白”别人有的我也可以没有“,”人穷未必志短,有钱未必有志“。允许孩子在一定条件下自己计划花钱。单纯限制不是解决孩子乱花钱的好办法,对于初中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在家庭经济允许的范围内,由孩子掌握自己的日常开支,这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计划花钱。在孩子自主消费的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提出建议:量入为出,避免攀比;学会计划,适当存款;比较价格,科学购物;明智选择,自我保护。

    3.不要让孩子受广告诱惑

    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虚假广告,如果你发现了,就要直接告诉孩子,广告的宣传不一定都是真实的,不必为广告的宣传所迷惑。即使广告本身没有问题,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采购,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别人

    有一些孩子喜欢用父母的劳动所得大方地”献爱心“”帮助别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应当教育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才有意义。让孩子知道帮助别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自己还没有创造财富之前,可以选择别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施舍不是帮助“。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消费责任呢?家长不妨试试以下做法:

    (1)在钱的获得上--教孩子学会通过正当手段获得收入。适当对孩子的家务劳动(擦桌椅、倒垃圾等)和学习成绩进行奖励,让他有挣钱的机会,但要注意不要时时处处以金钱作为交易。家长要与孩子制订详细的奖罚措施,比如,每天对孩子早睡早起、自觉吃饭等方面进行评价,表现好的打钩,一天有4个钩就能得到1个硬币,如果孩子有突出表现,可以奖励面额更大、数量更多的硬币。

    (2)在钱的管理上--培养孩子的储蓄观念,教会孩子简单的储蓄方法。例如,孩子很想吃炸鸡,如果买份炸鸡需要20元的话,家长可以告诉他:”今天只能给你10元,明天再给你10元,你凑足20元时再去买吧。“这样做可以激发孩子的储蓄观念,使孩子学会”把今天的钱存起来,等到明天再用“的简单储蓄方法。当然,教孩子分别用储钱罐和银行存折,把平时的零花钱及逢年过节得到的”红包“积存下来,也是让孩子独立储蓄的办法,但要注意根据孩子年龄、个性的不同,对钱的管理加强监控。

    (3)在钱的开支上--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习惯。除了供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外,有些消费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储蓄去开支。例如,孩子要买玩具或出去游玩,家长可以指导他使用自己的积蓄。这样,不仅可让孩子认识到储蓄的意义,使他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来达到目的的快乐,同时还可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