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奔族”心理减压书-从读书中寻找乐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睿是个典型的“奔奔族”,为事业,为生活奔波着。他觉得自己真正爱上读书是最近几年的事。虽然以前也常与书为伴,但总觉得,那还算不上是读书,充其量也只能说是看看而已,根本就没找到读书的乐趣。

    在学校的时候,读书只为了考试,而不是发自内心去读。那些曾经背诵得滚瓜烂熟的唐诗宋词,多年后重翻开来看,却发觉当年并没领会其中真正的涵义和诗中优美的意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罢了。对于发自内心不顾一切地在课堂上偷看的小说,也只是为了追踪故事情节,关注故事结局,对小说中优美的境物描写及华丽的词藻常常一掠而过甚至忽略不看。在他看来,这样的读书,也算不上是真正的读书。

    毕业出来工作后,与书接触的机会就更少了。白天忙碌于工作,晚上又穿梭于打牌、K歌、跳舞、喝茶之中,飘浮于一种空虚无聊而又浮躁的生活状态。在花花绿绿的社会打滚多年,面对太多尔虞我诈的虚伪面孔,有种心生厌倦之感。每每夜深人静之时,手捧一书,靠在床上默默地读着,像是说不出的享受。

    优美清丽的词句可洗涤他心中的浮华俗念;主人公坚强的意志、不畏劳苦的精神鼓舞着他乐观积极向上地生活;文字中的真善美令他对生活充满感动和向往……读着读着,心境越来越平和,感觉越来越充实,以至到了今天,稍有空闲,他便常翻开书本读读。尽管仍然知识贫乏,仍然孤陋寡闻,可他发觉,知识正在他的脑海里一点点地积累着。

    很幸运,1975-1985年出生的“奔奔族”赶上了最好的时机——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是全新的科学化、理想化教育的开始,也是传媒文化还没有盛行的时候。1975年以前出生的人看着“大字报”识字,1985年以后出生的人从麦当劳文化里面了解西方文明,同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相比,“奔奔族”显得更加朝气蓬勃;和1985年后出生的人比,他们又不是那样的“新新人类”。“奔奔族”中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新锐传媒人。被称为“王小波第二”的“愤青”胡坚、把考试比作《三重门》而退学写作的韩寒,还有春树、蒋方舟、天仙妹妹、后舍男孩、非常真人、二月丫头等都是他们的代表。“奔奔族”有很多酷爱读书,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会像上文的睿一样,在书籍中找到乐趣,找到灵魂的港湾。而且对于很多“奔奔族”来说,读书也是很好的减压的方法。

    “奔奔族”们喜欢郭敬明、张悦然和韩寒,他们的书有《梦里花落知多少》、《幻城》、《葵花走失在1890》、《三重门》等等。大家看完以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奔奔族”都喜欢郭敬明的小说,确实感觉灵动,语言漂亮——他的语言有些王朔的味道,常常用很宏大的话语来描述一个很细小的事物,开始让人觉得大而无当,但仔细想来非常妙到。印象里他的作品中写一位很漂亮的女同学,许多男生喜欢,但她谁都不理,写到这里时,郭敬明笔下就出现了这样的句子——“一个战士倒下来,千万个战士冲上去”。就是用这种方式既写出了这位女生的矜持程度,又写出了众多男生的追求热度,这种铺张又夸张的用语,有他独特的感觉在里头。

    张悦然给“奔奔族”的印象也不错,很多人看过她的《葵花走失在1890》,还有其他几个短篇,也是感觉很微妙,语言很到位,有着淡中见浓的文学品味。韩寒的作品,在《三重门》之后,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他的作品主要是表达自己的一些叛逆性观念,比如对现行教育和现在的学校的体制性问题的系列批判等。我们正是在各种风格不同的书中,不断积累知识和对人生的感悟。

    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度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籍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

    对于蕾蕾来说,每天奔波以后,读会儿书,白天的紧张与劳累忘却了,处事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寒暄与打扰,独自神游于字里行间——刀光剑影,风雪飘飞,艺术的美妙,人生的感叹——都奔凑到眼前。待读得会心之处,击掌而笑,与古人交谈;或临窗而立,看星月移动,听树影婆娑之声,更是乐在其中。

    小时候,妈妈就教她背古诗,什么“皎皎河汉女”,什么“尘埃不见咸阳桥”,等等。她每背一首,就得到妈妈一个及时的奖励:一张欣慰的笑脸,一个充满爱意的亲吻。从那时起,她就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发誓长大后一定要读好多好多的书来丰富自己。

    长大后,小人书、连环画已经被古典文学、西方文学所代替。她读着古今中外名家的作品,会有一种蚕吃桑叶般的快感,同时有个声响缠绕于耳旁:极洪大又极细切,极远又极近,像泉水流经山谷,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她知道,那是心灵与作品的共鸣。有人说得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每每与作品产生共鸣时,她就深深体会到这种乐趣。

    她遨游书海中,天南地北,四方八极都令她的心自由来往。她虽没有到过北国祁连,却有“祁连雪山在眼前”的感觉;虽没有经历情爱,却懂得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悱恻缠绵。她和徐志摩一起“作别西天的云彩”,和三毛-起去眺望大漠星空,和席慕容一起去欣赏那海滩上捡贝壳姑娘的身影,和戴望舒一起去雨巷中寻找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女孩……

    每每她与古今名贤一起来往游玩的时候,就深深感到读书的乐趣。“读书可以明智,可以修德,可以养性,可以育人……她暗自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好习惯,也庆幸自己能深深感受到它的乐趣所在,拥有此举,今生何憾?”

    在那些无所不有的巨富之中,有许多人都说,他们一生中最纯洁的幸福,主要来源于书籍。马考雷(英国历史学家兼政治家)曾经权位显赫,家财万贯,名驰遐迩。然而,他在自传里却这样写道,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都是在书本里度过的。他曾经给一位小姑娘回了一封娓娓动听的信,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承蒙馈赠惠书,谨致谢意。我一向乐意成全小姑娘的幸福。最使我欣慰的莫过于看见她喜爱书籍,因为当她到了我这般年纪,她会懂得,书籍比任何馅饼、蛋糕、玩具和世上的一切风景名胜更有价值,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我不再读书,就可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身居王宫,享受珍馐佳酒,拥有车马万乘,华服贵饰,侍卫随从,前呼后拥,我也决不答应。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幢窄小却富有藏书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不好读书的国王。”

    书籍为我们建立起一座完整的、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这是千真万确的。让·保罗·理治特(德国作家)曾经说过:“从艺术女神居住的巴拿撕斯山峰上所看到的风光要比坐在王位上所看到的宏伟壮阔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出来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一切都成了镜子”,乔治·麦克唐纳(英国著名作家)曾经说过:“即便是最平淡无奇的房子,一旦我从镜面里去欣赏时,也要变得富有诗意的了。”

    书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规劝和慰藉,质同金玉,价值无量。我们读书时,有如同最高尚的先哲们携手共游,飞越无数迷人的仙境和神奇的国土。

    读书,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智能、感情、经验,可能是别人毕生的体验,而我们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劳而获,岂不是无限的快乐吗?如果不肯读书,无异放弃了世界上最可贵的财富。

    “奔奔族”如果不能不断地读书,吸收新知识,好比存在银行的存款,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势必收支不平衡,将会形成严重的亏空状态,等到资本耗尽,人生也就停摆了。

    “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每每谈起读书,作为“奔奔族”的丹就会兴奋起来。

    “一本好书在手,你便似与一位朋友娓娓而谈,或者是看到一个你尊敬的长者,从那字里行间走到你面前。你轻轻地掀开书页,就能感觉到历史的风云,人间的冷暖。那白纸黑字,都有着真切的情感。”

    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的书她都爱看,喜爱之书,一遍遍细细品味,深感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一古训,点点滴滴地从中汲取精华,不亦乐乎!

    她喜欢读小说,那文中的人物情节,在你的脑海里营造斑斓的世界;她喜欢读散文,那优美意境,深邃的语言,如山泉,似行云,跳跃着,飘逸洒脱,会让人的灵魂得以陶冶;她读诗,诗给她浪漫的想象;她读史,史让她辨古知今;她读名人传记,能找到他们生活的足迹并给你启迪;即使读一本“菜谱”,也会从一页页书中闻到扑鼻的芳香……

    冬日,当人们坐在炉旁烤火时,无须动步,就可以借助书籍,走到天涯海角,或者飞上天国,在那里受到斯宾塞(英国诗人)之下那群美丽仙姑的欢迎,还可以听到弥尔顿(英国诗人)笔下那群天使们围绕我们高唱乐园赞美诗。科学、艺术、文学、哲学——总之,人类思想所发掘的一切,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千百代人用苦难的代价换来的一切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在书籍的世界里等待着我们。

    书是“奔奔族”亲密的伴侣,它默默地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人心灵以滋润,无论经历怎样的人生风雨,只要有书相伴,眼前就是一片明媚春光。沉下心去读一本好书,那感觉如同一个播种者面对着一番田园变化:春天是布谷声里的汗水滴滴,秋天是大雁影下的谷香阵阵。那其中的苦与乐会在不经意间丝丝地沁入心底,让你不自觉地为之微笑或叹息。

    【杂谈】“奔奔族”必看的十大励志书籍

    “奔奔族”必看的十大励志书籍,你知道几本?读懂其中五本,你必能成为成熟的人!

    NO1.《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斯宾塞·约翰逊,(Spencer Johnson),医学博士,他是全球知名的思想先锋、演说家和畅销书作家。他的许多观点,使成千上万的人发现了生活中的简单真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更成功、更轻松。面对复杂的问题提出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方面,他被认为是最好的专家。他是许多畅销书的著作者或合著者。他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提供了应对变化的极好的方法。

    NO2.《把信送给加西亚》

    本书传播一种由主动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全球销量超过8亿册!一种流传百年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一个关于送信的传奇故事,蕴涵着企业成功和个人发展双赢的真谛。一位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今天,每一个企业都在呼唤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重用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成为了今天职场的主旋律。本书堪称一部成功学“圣经”。

    NO3.《如何才能停止焦虑开始新生活》卡内基(最好是英文版)

    这些是帮助过我的书籍,帮助我摆脱生活的迷惘,戒除四年的网瘾,树立人生目标,保持积极心态,当然还大大提高了英语水平。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取得真正事业上的成功,但我相信成功对我而言只是个时间问题。我希望她们也能对后来者以启迪。

    NO4.《唤醒心中的巨人》

    中文版安东尼·罗宾斯。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NO5《阿甘正传》

    随着这本书改编成电影,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原书改编的同名电影获1995年第6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改编、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六项大奖。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我们每个心中都有一个阿甘。原著和电影有许多不同,相比起来更原汁原味,感动是一样的。

    NO6.《士兵突击》

    这部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2007年在中国大陆热映后引起了一股“士兵热”。许三多和钢七连那句“不抛弃,不放弃”相信让曾经脆弱的“奔奔族”感到力量。从连队的拖油瓶到老A兵王,许三多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人执着的伟大。

    NO7.《把梦留住》

    可能这本书对于一些读者有点陌生——这是中国第一部西部志愿者支教纪实,作者作为在校大学生,2006年来到被联合国称为“地球上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参加为期一年的志愿者支教工作。他写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一个他所见到、所体会过的西部,告诉大家在黄土高原上一群为自己理想苦苦追索的孩子们的故事,告诉大家在中国大西北腹地每天所发生的平静而又悲壮的故事。该书中,一切皆为真人实事。相信看过这部支教纪实文学的人都会那朴实的语言为之动容落泪。走向成熟的第一步,是珍惜现在,珍爱身边的人。

    NO8.《心灵鸡汤》系列

    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两人皆为美国励志演讲者,曾帮助数百万人找回勇气,他们合作推出《心灵鸡汤》,获得了“全美《纽约时报》第一名畅销书作家”的称号,更受到全球读者的热烈欢迎。他们的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作品有《心灵鸡汤》1-6集、《心灵鸡汤——激励女人》、《心灵鸡汤——致天下有情人》、《心灵鸡汤——亲情记录》等书。

    NO9.《平凡的世界》

    此书为中国作家路遥的毕生呕心沥血之作。小说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虽然路遥先生后来因为癌症逝世,但这部小说却激励许许多多中国的青年。

    NO10.《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书的同名电影也是赫赫有名。本书是斯蒂芬·金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杰出代表作,收录了他的四部中篇小说。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影片的《肖申克的救赎》(又译《刺激一九九五》)。这部小说展现了斯蒂芬·金在擅长的惊悚题材之外的过人功力。一部不容错过、让人手不释卷的杰作,带你体验如同四季变化般的人性绝望与希望之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