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心理学-心理陷阱: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都有着各自独立的思维和行为,但在生活中,有很多心理诱惑或心理效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判断。有时稍微不在意,就可能会掉进心理陷阱而受到牵制,这时分析和看待事物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无法继续理性思考。只有透过现象看到心理秘密的本质,发挥自己的心理优势,才能够有效规避心理陷阱,使得我们免受心理陷阱的影响。

    到底哪个专家说得对——威望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专家说……”“××教授认为……”“××作家写到……”“知名企业家××主张……”

    这些专家、教授、作家、企业家,他们的职业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的意见和判断,甚至话语和观点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名气越大的人,其意见和判断的权威性就越大,接收者接受的几率就越高,其观点所造成的影响传播性也越广,从心理学角度定义,这就是所谓的“威望效应”。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凯尔·弗兰和沃尔特·韦斯利,曾经为验证威望效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来到一所高中,请来了三位演讲者,分别就相同的题目“对于犯罪的青少年,应采取宽容”进行演讲。待三人演讲完后,调查学生们对演讲者观点的赞同率。

    在演讲前,三位演讲者均做了自我介绍,一位是对于青少年犯罪很有发言权的法官,一位是青少年孩子的家长代表,最后一位则是一位因售卖麻醉剂而入狱,如今正获得假释的销售商。

    三个人演讲完后,经过调查,支持法官的人数占78%,支持家长的人数占53%,而支持销售商的仅27%。

    其实三个人演讲的内容和观点大同小异,甚至销售商的演讲更为有理有据且饱含感情和见解,然而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法官代表的观点更具备权威性,因此支持者最多。

    另一位心理学家在为学生们上课时,介绍了一位客人,他说这位客人是从以化学领域闻名于世的德国来考察的着名化学家,然后请这位化学家讲话。这位客人在寒暄过后,说自己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有强烈的气味,但是对人体无害,随后他拿出了一个小瓶子,告诉学生们这就是他采集到的其中一小瓶物质。他打算测试一下学生们的嗅觉,他请学生们在他打开瓶盖后闻到气味就举起手,瓶盖掀开后,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

    随后心理学家请下客人,留下了瓶子,告诉学生们,其实刚才讲话的是一位学校从德国请来的德语教师,而瓶子里只是装了一些蒸馏水。这个答案让学生们目瞪口呆。

    这就是“威望效应”,这两个实验都很明显地显示,很多人会受到权威人士的影响。权威人士的威望效应令人们的判断和意见发生了偏差。

    为什么人会产生这种心理呢?其实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每个人的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就需要参考他人意见,而权威人士作为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士,就成为参考者最佳的选择。

    威望效应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领导人、企业家很注重与社会名流的交际,因为这种交际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声望,更何况大部分简简单单的普通人。

    威望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权威人士的知名度和声望,而借助威望效应,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广告要请明星来打品牌、很多影视作品靠大腕和知名导演来提高票房的原因。很多时候,权威人士的参与,威望效应的产生,会产生如蝴蝶效应般的影响,甚至可以让企业起死回生,让新剧票房飙升。

    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要学会借助这种威望效应。这里借助的权威人士不一定是有很大影响力的高层人士和专业人士,却可以是能够对和你交流的对象产生足够影响的直接权威人士。比如想要让一位没什么主张和判断力的人符合你的观点,可以用“某位专业人士也这样认为”这样的暗示来使对方的判断偏向你的观点。再比如在说服某些人时,可以告诉对方你的观点其实是对方圈子里颇具权威的人所阐述的,这样说服的力度就会更加强劲。

    借助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算命先生为什么说得那么准?

    ——自我求证心理

    算命在如今的社会中依然普遍存在,有时候我们在天桥上、人行道旁,会看到一些算命先生的卦摊,而追捧算命先生的人竟然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知道算命是一种迷信,但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轻信算命先生呢?

    很多人乐意通过算命的方式来预测自己的运程,而乐于如此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总感觉算命先生未卜先知,和算命先生聊过的人总会感觉他们说得很准,逐渐就会被他们这种准确的预见力所征服。那么为什么人们会感觉算命先生说的准呢?难道他们真的能洞察过去和未来吗?

    显然不可能。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算命先生通晓古今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算命先生都了解人的心理,他们很懂得说话,经常依靠语意不明确的话来引导听者向自己所理解的方向去推敲,从而产生对方知我的错觉。这就是自我求证心理的特征。

    算命先生往往善于观察,通过观察来洞悉人们的心理,同时利用这些心理来达到让听者听信的目的。比如算命先生提问时总会语意不明,因为只有语意不明的话,才会引起人们向自己认定的方向去臆测和推测。

    比如算命先生常问的一个问题:“你家是否有两个孩子?”如果你家有两个孩子,算命先生就用肯定的语气来继续后期的话题;而如果你家只有一个孩子,算命先生会根据你的年龄,对年轻者说“嗯,第二个孩子是你命中注定的……”对年老者则说“嗯,这才正常……”语气就像他早就知道只有一个一样。

    有时候算命先生会说:“你这个人和木比较有缘。”听到这种话,人们很不自觉地就会联想自己和木相关的地方,比如名字含木,你会想他怎么知道我名字有木;比如你家铺的木地板,你会想,他怎么知道我家有木地板;如果你家有院子,种了几棵大树,你更会想,他怎么知道我家种了树。其实算命先生什么也没说,只是你自己在顺着他的思路联想,而自我求证心理的产生就会让你感觉算命先生很准。

    自我求证根源于我们以自己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一定自我求证的心理,尤其是遇到有关自身的事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过“认识自己”的观点。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在追寻自己。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如感想,其实就是人们在遇到同样的问题时,不自觉地去验证自身,从而产生共鸣,最终有所感想。

    其实说起来,算命先生未卜先知的诀窍,就是提供模糊信息,然后让听者自己去进行信息的具现化,这时模糊信息就会依据具现化的信息生根发芽,从而使人感觉算命先生很准。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仿佛有人对我们很知根知底,其实这就是对方巧妙地用极短的时间,洞察了我们的心理和烦恼,提供了一些模糊的忠告,我们会各种各样的推测,越想越多,最终感觉对方非常了解我们。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算出来的。

    小时候,当你看过恐怖片,尤其是有人跟踪的恐怖片之后,晚上独自行走时总会感觉后面有人跟着自己,而当你紧张地回头张望时,甚至会感觉黑暗中有人影闪过,这时你会很紧张,而越紧张就越害怕,越害怕就越紧张,总感觉是真的有人跟踪,甚至要再现恐怖片里的情节。

    购买衣服时,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售货员告诉你某款衣服很适合你年龄段和身段时,你穿上试衣,会不自觉的感觉这款衣服真的很适合自己,越看越适合,越感觉越像衣服是为自己设计的。

    而恋爱是也是如此,当男对女有意思时,女方某一个回眸,某一句温柔话语,男的都会当做这位女子在向自己表达喜欢的意思,越回想越认可,越体会越甜蜜。很多时候,可能女子只是普通的说话,但是在男子眼中耳中,女子做什么都在针对自己。

    算命先生算术高超,都是因为他们很善于设置心理陷阱,让人不自觉地走入其中,并按照他们所设想的情节进行发展,如果听者没有进入陷阱,他们也会用各种不动声色的暗示和引导,将听者一步步引进陷阱。自我求证心理是很常见的一种心理,我们在生活中都会不自主地运用,何况他人。

    人的心理很微妙,如果自我求证心理被人诱导和利用,很可能会使我们变得盲目而失去理智,因此,心中时刻保持警惕,看问题时一定要客观冷静,这样才能避免上当。

    一切真的都在掌握中吗?——控制错觉

    掷骰子是一种常见的赌博方式,有心理学家进行过研究,如果人们采用掷骰子的方式来赌输赢,可以在掷骰子前和掷骰子后进行押注,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在掷骰子前下的赌注比掷骰子后下的赌注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控制错觉定律,很多人认为在掷骰子前,靠着自己的技巧和努力,能够将骰子掷出自己所期望的数字。显然这种错觉能够影响人的决策,掷骰子决定胜负与自身的能力和努力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而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是因为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自己够努力,就越容易如愿以偿。

    一家公司为了犒劳职员,向职员发售了一批拥有上百万美元头奖的内部彩票,同时也做了一个心理研究。这些彩票被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由职员自行挑选,而另一部分由公司进行派发。每张彩票的价位都是一美元。

    到抽奖前期,公司又专门派出一些调查人员,向那些持有彩票的人收购彩票,希望职员们能够把手中的彩票转让。当一整圈收购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职员们出售自己所挑选的彩票的价位,远远高于公司派发的彩票的价位。

    我们想象一下即可知道,其实彩票中奖的几率完全是相等的,不管是自行挑选的还是公司派发的,然而还是有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几率更高。

    就如同我们到KTV唱歌,为了娱乐进行掷骰子游戏,得到越大的点数,赢的几率越大。投掷的时候,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要骰子是六,甚至在投掷骰子的时候,双手都会用力,可能还会用嘴吹一口气来带去运道,其实这样的小动作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只是人们由于潜意识认为自己这样做更容易控制骰子,这样做能够让骰子遵从自己的意愿,得出自己想要的点数。

    对于这种偶然事件,人们通常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可以进行支配,这就是控制错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都能够依靠我们的努力和能力进行控制,比如努力读书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静心准备礼物可以获得人的好感等。我们只是将能够控制能够驾驭的感觉,延伸到了这些偶然不可控事件上了。

    现实社会中很多人沉迷于彩票和赌博,就是因为他们完全陷入了控制错觉定律的阴影中,认为自己可以对未知事物完美地控制。甚至有很多人研究彩票的规律,感觉自己可以凭借公式或者数据来揣测偶然的事物。我们对于彩票和赌博这类纯粹偶然性的事情,应该正确意识到我们无法控制结果,偶尔碰碰运气无可厚非,而过于执拗的陷入其中,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这种事情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生活中一些必然的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和能力进行控制,比如努力工作,可以多赚些钱;静心打扮,可以让自己更漂亮;多做运动,可以让自己更健康。这些通过我们不同方式的努力可以让结果趋向与我们的期望,而一些偶然性事件我们不能控制,所以一定要理智对待,不要被控制错觉所迷惑,最终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不要尝试控制那些不可控的事物。

    我们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诱饵效应

    “选择”在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处在选择之中:每顿饭选择吃什么?理发选择什么发型?娱乐活动该选哪个?生活场景中这种选择更是层出不穷:绿灯还有几秒,是冲过去还是不冲?吃饱了却还有几块肉,吃不吃?而“诱饵效应”就是指人们对两个不相上下的选项进行选择时,因为第三个新选项(诱饵)的加入,会使某个旧选项显得更有吸引力。

    这种抛出诱饵迷惑我们选择的方法,在商业之中应用最为广泛。在卖场,围脖和帽子摆放在一起售卖,标签上的价格显示:帽子69元,围脖39元。而在这之后,还有一个牌子,价格令人惊讶:帽子+围脖=70元。帽子和围脖的总价本来应该是108元,而如今帽子和围脖加在一起才70元,相当于围脖才一元,看起来好像商家很亏本。然而商家是精明的,他很了解消费心理:人们会在选择东西前进行对比,而对比的东西越明显,相比越能体现其价值。相当于买一送一就显得更具吸引力。

    诱饵效应是最先在消费品的选择中被发现的,现在已经被证明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现在这个社会,卖东西不容易,买东西同样也不容易,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如何选择一款质优价廉而又适合自己的商品确实不容易。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相信自己的选择能力,另外还要果断地抵御来自卖家的轮番诱惑。

    抛出诱饵,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在诸多选择中,尽快选择一个我们自认为有利的选项,诱饵效应就是这样一种消费措施。

    不仅在商场中,在现实生活中诱饵效应也一直围绕在我们身边。比如在等待红绿灯时,如果你非常赶时间,那么赶时间就是诱饵,我们就会选择冲;比如知道明天有人请客吃饭,那么今天的饮食也许就会选择简单一点,有人请客就成了诱饵;比如老板交待某报表下班前必须完成,那么我们就得暂时放下手上其他的工作而专心来做报表,老板的交待就是诱饵。这些看不见的诱饵在暗暗地引导我们的行动。

    诱饵效应会引导人尽快做出选择,当然,这种选择并不一定是好的。它有可能前期是好的,而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这种选择是错误的。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总会面临选择,用诱饵效应来进行参照,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总能给我们一些经验,使我们涨一些知识,最终避免我们走曾经的错路。

    家用面包机刚刚面世的时候,商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因为当时没有人对它感兴趣,甚至有人会说,有钱为什么不去买其他的,比如咖啡机,干吗要自己在家里烤面包?因为人们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好处,所以面包机的推广遇到了障碍。

    商家为了能够起死回生,只得请来了一家营销调查公司,想借助营销专家来推广面包机。营销专家仅仅提出:借助诱饵效应,用对比来提高推广力度。

    于是商家们开始推出一种新型号的面包机,个头比原来的大,价格也比原来的贵很多。这一招很有效,小个头的面包机开始逐步进入市场,为了了解客户接受面包机的缘由,商家暗访了很多顾客。顾客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自己不懂面包机,但面包每天都要吃,那么既然要买的话,为什么不买小的、价钱低的?

    你以为你是超人吗?

    ——过度自信理论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不确定情形下,人们做判断时,会有一些方面与理性思维偏离,这种偏离最普遍的就是对自己的信念和能力过分自信,对结果的评估太过乐观。这就是过度自信理论。过度自信会让人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风险甚至夸大自身控制能力,而且遭遇这种情况的人,一般都会否认自己过度自信。

    开车是一项有风险的活动,驾驶技术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项测试就驾驶技术问题展开了提问:你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如何?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平均水平呢?对这一问题给出的回答会很轻易地揭示人们在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是否对自己有个切合实际的认识。

    按照正常逻辑学计算,针对这一问题,回答高于、等于及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应该是各占三分之一,然而大部分接受测试的人都自认为在平均水平之上。

    研究报告显示,在抽样出来的被测试者中,有82%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高于平均水平。既然如此,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平均的驾驶技术水平呢?根据平均的定义,绝不可能有82%的目标样本高于平均,这一调查结果与事实显然不符。

    同样,在一项涉及大学生的试验中,试验对象被问及他们自己和室友的将来会有怎样的结果?他们一般都认为自己的未来会很美好,想象着自己的将来会事业有成、婚姻幸福、身体健康……

    然而,当让他们猜想室友的未来时,他们的回应就实际得多了:酗酒成瘾、罹患疾病、婚姻破裂……遭遇其它各种人生不幸的可能性与自己相比会大很多。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指出,这种过度自信的倾向在投资者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与大多数人相比,投资者往往更能夸大自己的技能和技巧,更会否认机会、运气的作用。他们会高估自己的知识与专业水平,低估有关风险,夸大自己控制事态的能力。

    人类习惯于寻找规律,倾向于从无序中的数据中推出所谓的规律。然而大量的统计数据说明,在人类社会中,很多事件的发生是无法以规律定义的,它们大多由运气和偶然因素导致,而人类常常会通过一种直觉进行推理,寻找数据的表面特征和特点,来推断出内在的规律性。

    人们对于概率很低的事件,总会产生过高的估计,比如博彩,人们认为中彩的结果总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对于中等偏高概率的事件,则会产生过低的估计,比如公司裁员30%,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自己是被裁掉的一个;而对于高概率事件,则会认定发生,比如考试,差不多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及格。

    过度自信原理在生活中很常见,在商业活动中也有很多商家会借助过度自信原理来进行商品的促销。

    很多美容院都会搞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活动的内容不一而足,最常见的就是免费试妆,其次则是一些优惠的消费月卡和年卡。免费试妆的吸引力常常会使那些想占些便宜的人很快沦陷。而美容院的产品还会引发人们的美容依赖性,于是在免费一次后,很多人就想继续做第二次第三次,当然这就需要交费了。

    消费月卡和年卡则更是让人感觉划算,因为如果按照月卡和年卡的金额及消费次数来算,每一次美容的费用明显要高于优惠卡的平均费用。相对来说,由于价格的因素,很多需要美容的人会选择办理消费月卡和年卡。那么这是不是说美容院会少赚钱呢?明显不会这样。作为消费者,办理消费卡的时候明显会选择经济实惠的方式,那就是一个月或一年交一部分钱,能够美容更多的次数。人们往往对自己的计划过于自信,因为办消费卡的前提就是他们在办卡之后的日子内,会按照自己的计划来进行美容。然而,很多办卡的顾客在之后的日子里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来按照计划进行美容,甚至有一些人会忘记还有美容消费卡的事。这就造成了顾客交上了钱,却没有去争取相应的服务。可以说,这是美容院设的一个小小的局。

    美容院利用顾客的过度自信心理来让顾客办消费卡,而且美容院更倾向于推年卡,因为相对月来讲,年更长,时间越长,这些办卡的顾客美容的人也越少,而美容院也会赚得越多。

    自信的确是对人有积极效果的心理,然而凡事有度,过于自信会使人意识不到一些容易忽略的因素,甚至会造成原本可以想到的问题,因为过度自信而忘记。想要避免过度自信的心理造成的影响,就需要我们别太冲动,应该考虑周全,对自己的每一步想法进行审查,同时需要将周边的诸多小因素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够更容易做到万无一失。

    货比三家,最后还是上了当——对比效应

    我们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做这样一个实验:先将左、右手分别放在冰水、热水中,稍后又同时抽出两手放进温水中,这时左手会感觉温水是“热水”,而右手却觉得是“冷水”。就如我们常说井水冬暖夏凉,而实际测量后会发现,冬天的井水温度比夏天的还低3到4℃。

    为什么我们的感觉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因对比效应使我们产生了感知扭曲。同一种颜色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暗些。把鲜艳与模糊的颜色并列,鲜艳的颜色更显鲜艳,模糊的颜色更显模糊。感知对象与背景反差越强烈,就越突显对象,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对比效应”。通俗来讲就是同一事物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

    在图中,通过我们的视觉感官,会察觉左边中心的颜色比右边中心的颜色深一些。其实,这两个中心的颜色是完全一样的,而造成我们感官扭曲的,就是因为背景颜色的不同,而形成的对比效应。

    人们在事物对比中,常会因选取的参照对象(背景)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判断。心理对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应用对比效应,有利于将事物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更清楚、更深刻地显示事物特征,从而使事物被有效感知。

    很多女性喜欢花大笔的钱去买香水,因为她们会认为贵一点的香水质量一定会比便宜些的好,味道更吸引人,而且她们坚信别人一定会认得她们喷洒的香水是名牌香水。但是事实上,这些女性高估了自己对香水的认识。

    有人针对这种现象做了一个测验:召集若干自称对香水特别在行的女性,然后蒙上她们的眼睛,让她们闻各种各样的香水,然后让她们猜测香水品牌和估算价格。

    结果发现:大部分人除了自己习惯使用的香水,其他种类香水她们其实并不了解和敏感,对其他香水的辨认和估价能力也远没有自己认为得那么强。联合评估的时候,她们可以分清楚高价和低价香水的差异,而独立评估的时候她们就彻底分不出来了,甚至连香水和香味餐巾纸的味道都分辨不出来。

    她们对香水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为什么会花高价进行购买呢?其实她们在买香水的时候,用的是联合评估,有高价、普通、低价等不同类型的香水进行衬托和比较,这时候她们很容易感受到高价香水的不同;而回家自己使用香水时,做的就是独立评估了,因为在家中没有其他香水进行对比。

    这个世界存在的各类不同,如地位、美丑、高矮、胖瘦、好坏、多少、深浅等,其实都是我们通过对人、事、物对比之后才有的印象,没有对比,就不会有诸多不同。那么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借用对比效应来让局面对自己有利呢?

    如果你是一个未婚女孩,有朋友给你介绍了一个男朋友,而且朋友说了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你们素未谋面,约定了今天见面,在这个关键时刻,第一印象很重要,尤其是女孩的相貌。你可能精心打扮了一番,正准备出门,碰巧你的室友有时间,你在考虑是否让你的室友陪你一起去,好帮你参谋一下。这里就要考虑几种情形了:你漂亮,室友丑;你丑,室友漂亮;你和室友都漂亮;你和室友都丑。

    对于前两种情形,很好判断,你漂亮而室友丑,可以带她去,因为在联合评估的时候,室友会给你加分;你丑而室友漂亮,则不能带室友去,因为在联合评估的时候,你可能会被对比下去。

    而后两种情形,则需要好好考虑考虑。当你和室友都漂亮的时候,不应该带她去,因为对比效应,对方会对你们两人进行对比,这会致使你的漂亮大打折扣。在对方难以取舍的时候,可能会在比较中发现你的不足,你的成功几率就会小很多,所以应该单独去。单独的时候你的容貌优势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大大提高你的成功率。

    当你和室友都丑的时候,则应该带她去。因为当你一个人去,对方会对你和他以前见过的人进行对比,也就是联合评估,这样他会发现你可能的确很丑,成功几率小很多。而两个人一起去,对方则会对你和室友进行联合评估,可能会发现你的相对优势,提高你的成功率。

    本质来说,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不形成对比事物就不会有存在感。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如果把与它不同的事物也同时显现出来,进行比较,会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听说这样的话:“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也需要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是应该增加对比还是应该减少对比,使自身的优势完美发挥出来。

    乔布斯为什么能创造奇迹?——短缺原理

    俗话说:失去总比得到更令人感触深刻。在生活中,当感觉要失去某些东西时,我们会加倍增强这些东西的价值感,甚至因此对自身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敬业工作一个月会得到一定的奖金。而某一日,因为公司财务原因,这部分奖金需要大家加倍努力才能得到,那此时,大多数职员就会为了不失去这份奖金而更努力的工作。

    再比如当我们接听电话后,正聊得起劲,却有其他电话打进来,这时大多数人会选择暂停此时的通话,去接听正在拨打的电话,其实这个电话不一定比正在通话的内容重要,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接听。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就是,人们害怕没有接听这个电话而失去某些东西,这种失去感影响了我们的决策。这就是物以稀为贵的含义,也同样是心理学中的短缺原理。

    在三峡截流前夕,去三峡旅游参观即将被淹没的景观成为了三峡旅游的一个热点。有报道说,2003年到三峡旅游的游客,外地和境外的客源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5倍以上,甚至到武汉旅游的游客也增长了3倍。很多游客在这段时间想报旅行团游三峡,甚至需要提前十天预定,且能否订到还需要看运气。到了工程后期,旅游的价格也一路走高,远超他年同期水平。

    为什么人们对即将淹没的三峡景观如此热衷呢?

    因为三峡是美丽的,在淹没之前就曾以旖旎的风光吸引了众多人眼光。而人们得知这份美丽即将被淹没在水下的时候,不由对其加倍珍惜,因为在这之后的日子,人们将再也无法见到这些美丽的景观。所以,就算平时对三峡对旅游不太感兴趣的人,在即将失去观赏这么美丽景观的机会时,也会突然对三峡的景观感兴趣。

    对于人们来说,三峡景观的特殊吸引力就在于,如果不在淹没之前去欣赏一下,恐怕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些原本对于人们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很小的事物,突然之间变得稀缺,就会很快变得非常有诱惑力,因为人们即将得不到它了。而且害怕失去的这种心理会比得到更加刺激,你告诉某个人你不这么做将会失去什么,比你这么做会得到什么的效果要好很多。

    在商场和营销中,应用短缺原理的地方有很多,而且这时的短缺原理,最重要的是营造出用户如果不购买就会失去什么的氛围,用失去代替得到,效果更是好很多。

    降价促销,限时促销,都是商家最常用的促销手段,然而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促销手段,但是短缺原理的影响,多数顾客还是会迎头而上。比如在商场中,当有广播响起:“尊敬的各位顾客,从现在开始,羊肉限价38元/斤,西瓜限价0.8元/斤,时间有限,仅限45分钟,数量有限,售完为止。”很多家庭就会不约而同去购买限时限价的商品,即使家中并不需要多余的肉食和水果。

    而在电子市场上,饥饿营销就是一种非常知名的借用短缺原理架构的营销方式。苹果就是最擅长饥饿营销的企业之一。在大陆,很多人都习惯了店面贴出iPhone没货的标示。在售卖前铺天盖地的宣传,出货前定点限量的等待,排队购买时争取靠前的位置,正式开卖后每日限量的出手,各大店铺缺货的通知,最终到吊胃口涨价的过程,整体的流程仿若一部情节紧凑的动作大片,苹果将限量销售的营销策略运用得炉火纯青。而这也造成了苹果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结果。

    当一件物品很稀少,或者逐渐变得稀少,那么它的价值就会越来越高,就如同现如今的稀有动物,它们的珍贵更多的在于它们的稀缺,如果它们也如老鼠般屡灭不绝,也不会被世界捧上珍稀动物的宝座。短缺原理很容易影响行为,失去的感觉会让人更为冲动和不理智,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决策。

    如果不想受到短缺原理的影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意识到自己情绪激动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冷静下来,恢复理智。

    其次,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想要这样东西?”是为了占有它、拥有它,还是为了使用它的功能(比如用于吃喝、日用、开车驾驶等)?如果纯粹是为了占有它,比如拍卖行的古董,那么我们当然是根据其稀缺程度来决定其价格;而如果我们得到它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的功能,比如日用品、食品、汽车等,那么我们应该记住,不管这样东西供应有限还是充足,其功能都是一样的。

    人越多的地方越危险——行为陷阱

    一个人的行为,总会反应相应的心理动态。我们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在做任何事时总会考虑周到。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事实上,我们时常会落入行为陷阱的僵局中,甚至即使已入局,却依然懵懵懂懂。

    代入这个场景:你在给一个企业的客服打电话,但是那边的机器总是回复接线员正忙,让你在线等待,以便你的电话能够顺利接通。这时候很多人会想,既然已经打了,不介意等一会,毕竟好不容易才接进来。于是一分钟过去,接着又一分钟过去,直到等了五分钟,这时如果对方还没有反应,你会挂掉电话吗?

    这时人的心理想法开始转变,你会想,如果我再多等一分钟,电话就会通,那我不是白等了?甚至你也会不耐烦,给自己一个机会:再等一分钟,如果还没有接通就挂掉。于是你开始焦急的等待,很快就一分钟了,还是没有回应,你下决心挂掉电话,可是心里总是觉得应该再多等一分钟,如果几秒钟之后电话就接通了,可你已经挂掉了,岂不是太郁闷了?

    计算一下,一开始等了五分钟,随后又等了一分钟,电话依然没有接通,可是我们还是想继续等待下去。与其这样,我们是不是可以在一开始就挂断电话,再等一个别的时间段打呢?这种心理就是行为陷阱。所谓行为陷阱,就是当一件事情你投入得越多时,你就会越欲罢不能。

    A、B、C三个人用同样的钱在不同地方分别购买了三套房子,一年后卖掉。

    房子原价为40万美元,A卖房子时当地货币贬值25%,卖价30.8万美元,比买价低了23%;

    B卖房子时当地物价上涨25%,卖价49.2万美元,比买价高了23%;

    C卖房子时物价没变,货币也没变,卖价35万美元,比买价低了12.5%。

    心理学家寻找了众人问到底这三个人谁做得最好?

    回答者众说纷呈,而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都认为B做得最好,而A做得最差。但是,我们通过数据和货币贬值情况还有物价变化会发现:A其实是唯一赚钱的一个人。

    A的钱因为货币贬值因素,他所得的钱购买力增加了2%;B虽然卖房的价高,但是因为物价上涨,他所得的钱购买力下降了2%;C就不必说了,他才是做的最差的那个,他的钱购买力下降了12.5%。

    这是典型的行为陷阱,感觉自己投入的少而回报的多,其实不然,因为你只是看到了投资数额的变化,却没有考虑到环境的变化。要想避免这样的行为陷阱,就需要牢记你的购买力,也就是不要只看数字,而需要看这些数字的实用性。

    集体行为陷阱在如今这个重视团队协作的时期也是非常普遍的,很多时候,人们站在集体的立场上判断一项决策时,答案近乎相同,然而站在个人立场,得到的决策可能会截然相反。集体决策,受制于群体思维,很容易犯下幼稚的错误,即使是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团也队依然如此,而集体决策的失败,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895年,以研究大众心理特征着称的法国着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指出,现代生活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个人融入集体后个性便容易湮灭,群体的思想将占据统治地位。在勒庞看来,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人们在一起时所产生的想法与单个人的想法大不相同。

    一旦这个观点成立,就意味着团队的决策即使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也不代表这个决策一定是正确的。更为可怕的是,勒庞认为,群体的行为一旦出现偏差,就可能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

    杜克大学商学院教授理查德·拉里克用实验验证了这种集体思维的陷阱:

    假定一架飞机坠毁在沙漠中,有十个幸存者。现在决定他们需要留存哪些物品才能够帮助他们生存。拉里克选出了一百人分成十组,来代替这十个幸存者选择物品。大多数小组意见较为统一,而其中两组的意见存在异议。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意见较为统一的小组,应该是选择较为准确的小组,毕竟多数人做出同样的选择,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这种选择更加理性。

    然而,通过分析发现:两组意见存在异议的小组,他们所选择的物品才是最为适合生存的物品,他们所选择的物品生存几率比其他八组要高出一倍。

    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拉里克得出结论说,如果集体中很少存在异议,就会很少有人质疑我有没有可能哪里做错了。而存在异议的集体,则会因为不同决策而使人反思,最终得到最为理性的答案。

    集体思维是一种最具凝聚力的思考模式,然而当集体思维中有某种共识出现,并有强大的支配地位时,集体思维就会容易忽视原本客观的思考,在评价各种方案时,就容易产生客观失调。这种集体心理很容易给团队的行事效果带来巨大的风险,会使团队变得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使集体行为缺乏理性的约束,趋于偏执、专横、保守。

    在一次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议上,一位董事提出了一项建议,在讨论过程中,很多董事开始表态支持此项决策。有人说这项决策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润,有人说这项决策应该可以击败很多竞争对手,有人说这项据测应该尽快付诸实施,董事们众说纷呈,很快所有董事都通过了这项决策……

    董事长约翰·史密斯告诉董事会,如果他也赞成这项决议,那么这项决策就需要开始付诸实施了,然而这项决策才刚刚提出,可能还有很多漏洞,于是他建议推迟两周的时间再进行最终决定。在此期间众董事应该跳出思维定式,避免危险的决策。他还建议所有董事利用这两周的时间,从各个不同方向研究这项决策。

    最终这项决策没有通过,而两周后最初否决这项决策的,正是最初提出这项决策的董事。史密斯谨慎的行为使得他规避了群体思维的危险性,最终没有将通用汽车公司带入僵局。

    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做群体决策时,一定不能太过冲动,应该更清醒一些,先让头脑冷静下来,通过深思熟虑考察这项决策,以免掉入群体思维的陷阱中,使得团队蒙受损失。

    看他多用功,睡觉都在看书——语义效应

    语言是人类最为伟大的发明之一。很多时候,不同的语句表达同一事物,会让人做出截然相反的决策。心理学家将这种语言现象成为语义效应。

    人们在听到各类语言时,会在接收消息的同时将其解码,这是语言发展这么久的一种弊病。人们不会太过冷静地去分析语言中是否包含其他意思,而是会用第一时间的理解来确认语言的意思。但是这种解码语言的方式,很容易让人形成片面意识。

    有这样一个笑话:孩子的家长去参加家长会,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用书挡着自己睡觉,被老师发现,老师于是向家长抱怨:“您的孩子不太喜欢学习,看书看得能睡着。”家长听了不乐意,说:“我家孩子才不是你说的这样,看他多用功,睡觉都在看书。”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年轻的牧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祷告的时候可不可以吸烟?”主教严肃地摇了摇头:“祷告是重要而严肃的事情,祷告的时候应该心无杂念专心致志,当然不可以吸烟。”过了几天,这个年轻的牧师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吸烟时可不可以祷告呢?”没想到主教的回答却是:“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祷告。”

    同样的一个现象,两个表达方式就造成了意思完全相反的结果。同样两个问题,主教的回答为什么前后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呢?这其实都是语义效应在起着作用。很多时候,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为重要。

    即使同样的问题和要求,措辞的不同,也会使人感觉到截然不同。措辞的不同,也有可能会对人的选择造成影响。

    手术治疗是大家都不愿意接触到的医疗方式,因为动手术不仅痛苦,而且有风险。虽然一般说来,大部分手术都能成功进行,尤其在条件和医护人员素质比较高的医院,但是一想到可能有的哪怕很小的危险,很多病人在决定是否动手术之前都要下一番决心。但是研究已经证实,同样一个数据,用手术成功率来说服病人接受手术治疗要比用死亡率来说服病人有效得多。另外,同样是使用存活率,不一样的表述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两种情形:情形一,医生告诉原来有70%存活率的病人接受手术能让其存活率增加到85%,或者说,会增加15%的存活率;情形二,医生告诉病人如果不做手术他的存活率将从85%减少到70%,或者说,不进行手术将使其存活率减少15%。客观上讲,这两种情形是相同的:手术能增加15%的存活率。

    但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时,这两种情形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情形二中的病人往往比情形一中的病人更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因为他们不想失去15%的存活率,而对能否得到额外的15%存活率则关心得较少。医院既没有歪曲事实,也没有隐瞒任何信息。医生一般都会用情形二中的表达方法,只是希望病人能够更加勇敢地接受治疗,克服心中的畏惧和恐慌,他们实际上是把病人从损失规避下的敏感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地对待手术。

    同一件事,我们不但能够从正面来解析,强调其中的好处,也能够从反面来解析,带来截然相反的解释。

    我们可以根据语义效应,针对普通人对语言失去敏感的特点,强调某一方面行为会带来损失的效果,远远比仅仅强调某行为会带来益处的效果要好。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老板不加薪,就制造被挖的假象——竞争优势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之间相互竞争是一种天性。没有人期望自己比别人差,也没有人期望别人比自己强,就因为如此的心态,使得人们在利益面前会选择竞争,甚至最终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即使在拥有共同利益时,人们也往往不会合作,而是会优先选择竞争。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竞争优势效应”。

    某人得到一盏神灯,神灯对他允诺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你在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的敌人将得到你所得到的两倍。”于是这人开始提出自己的愿望,第一个愿望第二个愿望都是一大笔财产,第三个愿望却是“将我打个半死”。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说明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多么强烈,拼着自己挨点皮肉之苦,也要给敌人更大的苦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更能说明问题:拼着自己与对手同归于尽,也不想给对方让步。

    拥有利益冲突,会致使人们进行竞争,但是有时候在大家拥有共同利益的情况下,还是会有人进行竞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认为,这其实是由于沟通问题,缺乏沟通的双方无法就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商讨,无法达成利益分配共识,那么共同利益下竞争的情况就会发生。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心理学家向学生承诺,如果学生能够满足以下的条件,心理学家就付给学生钱。他让参与实验的学生两两结合,各自在纸上写下自己期望得到的钱数,但是不能商量。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刚好等于100或者小于100,那么,两个人就可以得到自己写在纸上的钱数;如果两个人的钱数之和大于100,比如说是120,那么,他们俩就要给心理学家总数的一半。结果如何呢?几乎没有哪一组的学生写下的钱数之和小于100,当然他们就都得付钱。

    如果这个实验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如果在上面的实验中允许参加实验的两个人互相商量,或者两个人对对方的选择有充分的把握,结果必然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竞争优势效应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但同样也可以将其应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产品的“独家代理”,独家代理能够占据优势就是因为独家,当有其他竞争对手出现时,独家的优势就会荡然无存。因此如果想应用竞争优势效应,那么前提是需要让你的竞争对手认为,他不是你唯一的选择,从而让他主动让步。

    这种方法应用很是广泛:某公司的项目经理,谈拢了一个大项目,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利润,他期盼公司老板能够主动为自己加薪,可是等来等去却杳无音信。于是他想到了竞争优势效应,他找到老板说,一家大公司看中了他的能力,承诺薪水比现在多,职位比如今高,他很是心动,打算季后就去上班。老板于是也给他加了薪,并承诺在时机成熟时给他升职。

    林肯在做美国总统时,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回答:“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再比如谈判技巧中的双赢谈判:经纪人、谈判高手斯腾伯格把他的谈判策略称为“以诚实取胜”。他将双赢式的方法运用到谈判过程中。他的谈判“规则”是这样的: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尽可能地向对方学习;创造一个合作而不是冲突的气氛;在面对威胁时,表现出不怕;学会聆听,习惯于沉默,避免妥协折中;绝对不要将一个看来要失败的争论推倒极端;发展关系,而不是征服。

    他狂任他狂,明月照大江——钟摆效应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动能和势能能够相互转化,所以当一个摆锤所处的初始位置越高,那么它摆过最低点后能够达到对面的位置也就越高。人类的情绪也就如摆动的钟摆一般,不断在高低摆荡中起伏。

    人的情绪有正负之分,正面情绪会对人产生积极影响,让人快乐、幸福;而负面情绪则会对人产生消极影响,会让人身心不适,让人失望、自卑、愤怒。正负情绪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情绪,而情绪钟摆效应就是说的情绪变化。

    在生活中,很多人笑点很低,随便一点好玩的事就会使他们哈哈大笑。他们很容易快乐,同时,他们也很容易悲伤,可能看一场感人的电影就会哭得稀里哗啦,这种人的情绪波动幅度很大。而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常常对事物的感觉很小,不管是悲伤还是快乐,痛苦还是欣慰,情绪都不会有大的波动。其实这类人一般都是因为曾经承受压力过大,学会了麻木,用麻木的心态面对所有的事物,因此才会给人以冷淡的感觉。

    根据钟摆效应的原理,一个人对某种情绪的反应强度降低后,他对其他情绪的反应强度也会减弱。比如人们在感受快乐时无法提起精神,那么对于悲伤、痛苦、忧郁等情绪,也会感受力降低。如果一个人可以麻痹自己对负面情绪的感受,那么相对应的,他对于正面情绪的感受也会变得麻木。就如同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被注射麻醉剂后,他失去的感觉不仅仅只是痛苦,而是所有感受。

    海伦·凯勒曾说:“在获致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这句话无形中反映了情绪钟摆效应的原理。

    人的情绪摆动是有一定周期的,总是会从高峰到低谷,然后再从低谷到高峰。情绪高峰期,人会感觉心情愉悦,精力充沛,能够活力无限的做好每件事情;而情绪低谷,则会感觉心情烦躁不安,容易莫名其妙发火甚至悲伤痛苦。情绪大起大落容易伤身,甚至会让人变得暴躁失去理智,因此学会克服情绪钟摆效应很重要。下面就介绍一下心理医生所提供的建议:

    1.学会体验不同生活状态的不同乐趣。激情人生有乐趣,平淡生活也有乐趣,每种生活状态都有不同的情趣,都能够让人有所得。安享每种生活状态,我们的情绪才会稳定平和。

    2.情绪情感高低是相依共存的,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就要避免情绪过大变化,在快乐兴奋时不要得意忘形,就不会乐极生悲;在难过痛苦时不要沉浸其中,要把转移注意力到能平和心情的事情上。

    3.通过有意识的记录,来确定自己的情绪周期,可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比如情绪高涨时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情绪低落时,就多出去散散心,参加一些活动,最终平稳度过情绪低谷。

    你为什么一直使用诺基亚——承诺与一致原理

    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如果某人选择了某一品牌的手机,那么他对此品牌的手机好感会大幅度提升,甚至会欣喜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而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就是:当我们做出了一个决定,或选择了一种立场,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来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因为这些压力,所以我们希望以自身的改变来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期望让自己相信,我们做对了选择,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承诺与一致原理。

    在我们身边的人中,我们会更喜欢那些言行如一、重诺守信的人,而不会喜欢那些两面三刀、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正因为我们的这种心理情绪,也致使我们容易养成承诺与行动一致的习惯。一诺千金的心理是更正我们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这种心理必定需要有承诺来开道,一旦做出承诺,很多人就会不假思索地保持承诺与行动一致。

    两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承诺与一致原理,伪装成为社会的义工,在两个居民区挨家挨户访问。其中一位心理学家和居民交流时说,希望那些居民允许他们将一块大得离谱的公共广告牌竖在他们门前的草坪上,不出意外,大多数人拒绝了(仅有不足20%的人同意)。

    而另外一个心理学家得到的答案却截然不同,那些居民的反应相当积极,答应该请求的比例达到了近80%。原因是这些居民在两周前曾答应了这个心理学家关于设立一个有关交通安全展示牌的请求。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最初心理学家所要求的小木牌只有几寸见方。尽管两周前居民们答应的小木牌如今成了几乎将整幢房屋遮住的大广告牌,然而为了使自己的行为和他们新近形成的自我形象相吻合,他们还是答应了。

    当然,并非任何一个承诺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如果想要达到效果,这个承诺必须是正面公开且积极的,而且这个选择必须是人们自由选择的,只有这样的承诺,才会致使人们秉承承诺与一致原理。

    赛马是1841年由英国人传入香港的。在19世纪末,人们开始赌马,而赌资仅限于一瓶香槟酒或一顿晚餐。到了20世纪50年代,赌马才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活动,赌马是香港唯一合法的,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大众化的赌博,它已经成为了香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完成的一项研究提示了赛马场上人们的奇妙心理:一旦赌马者对哪匹马下了赌注,他们对自己所挑之马获胜的信心就会立时大增。在下注者的脑袋里,一买下彩票,这匹马获胜的可能性就顿时变大了。

    其实,获胜的几率并没有改变,马还是原来的马,速度也还是原来的速度,只是在赌马者的眼中,因为承诺与一致原理,他就认定自己选择的马是最好的马,而获胜的几率自然在他心中急剧上升。

    很多时候,当我们做出了选择后,就会下意识地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这种心态仿佛自欺欺人,但是我们却一次次如此,因为当做出选择后,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选择是错误的。心理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了承诺与一致原理对人行为的指引力,很多早期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心理是一种驱使人类进步且行动的动力,人们认为言行不一是不诚恳的表现,而且很多时候人们将言行高度一致的人看做是智力出众、性格坚韧的特征。

    当然,言行一致的确值得让人称道,大多数时候我们做事言行如一,坚持不懈,定然能够做到更好。然而言行一致并不是一味的不假思索,它需要理智对待,否则就很容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承诺与一致原理也有其自身的魅力:

    首先,和大多数其他自动响应方式一样,只要我们对事情拿定了主意,死脑筋地坚持到底就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分外难得的好处:我们再不用苦苦地思考这件事了。

    其次,机械地保持一致还有第二点吸引力,它更容易令人避免误入歧途。

    这种心理在生活中时常出现,因此很多商家会依靠人类这样的心理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使自己获得足够的利益。

    圣诞节前夕,我们会看到很多玩具公司开始在电视上做一些特别玩具的广告,这些广告很吸引孩子,它们的趣味足够让孩子对玩具产生兴趣。孩子们想要这样的玩具,他们缠着父母答应圣诞节买来送给自己。父母烦不胜烦,答应了,就等圣诞时买回来送给孩子。

    这些玩具公司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故意不给商店提供足够的货品。

    这下好了,大部分父母在承诺孩子去买玩具时,会发现这些玩具早就卖光了,他们只好买下等值的其他玩具给孩子充数,以确定孩子不会因此而感到难受。

    当然了,对于这些充数的玩具,制造商们的货给都足足的。等过完了圣诞节,公司又开始为前面那些特别的玩具打广告,这使得孩子们越发想要。他们跑去跟父母哭诉:“你答应过的,你答应过的。”于是父母只好痛苦地跑去玩具店履行自己的诺言。

    人们都有一种行为与承诺一直的倾向,这种倾向反映了人的真实态度。很多时候即使自身知道这样的决定并非自己自愿的,但是还是会选择认为自己的决定没错。就如同买玩具的父母,被商家牵着鼻子走,最终花费了双倍的价格来满足孩子,实现自己的承诺。

    其实这种言行一致的心理,不单单来源于我们自身,还有来自外界的压力,父母对孩子的承诺,作为父母都想将其当做教育孩子的榜样,因此这种外界的压力就会驱使父母按照孩子对自身的感知来调整形象。

    那么我们该如何拒绝承诺与一致,使得自己不受这种原理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必须要将自己的承诺与行动一致才是正确的,我们在不假思索做这种决定前,必须要警惕,至少要弄清楚这种一致是否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一味地保持承诺与行动一致,在面对他人的要求时,是很被动的。在我们听到他人对我们的要求时,别急着应承,而应该考虑清楚,如果事不可为,更应该将不能顺从的决定说给提要求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没人能够借助承诺与一致原理来利用我们。

    常温也能冻死人,小心被暗示——暗示效应

    世事无常,我们不可能随时保持好的心理状态,有时,悲观、浮躁、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也会光顾。有些人在遭遇悲观、浮躁等心理状态时,会很快地走出来,积极面对人生,他们甚至会借助消极的心理状态来锤炼自己的心理素质;而有些人却会深陷于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中无法自拔。

    心理学家说,人类的处世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乐观与悲观,就是人们最基本也最典型的态度倾向。

    心理医生给患者开了一些药剂,并告诉他们:这种药对治疗病痛有很好的疗效。

    这些患者有很大一部分因为服用这种药剂而减轻了病痛,当医生询问他们原因时,他们告诉医生:是药起了效果。

    但事实是,这些药其实是用一些水、糖,还有一些对人体无害的颜料配制成的,对病情来说,没有任何医学效果。

    医生指出:因为患者相信医生的话,认为这些药会对他们的病有用,因此对药剂的药效保持了乐观的态度。所以,真正起到治疗效果的,实际上是患者的心态。

    同样,悲观态度也会影响人的生理机能。一个非常着名的意外事故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一位男子不小心被锁在一个冷冻车厢里,半小时后,拿着钥匙的司机打开门,发现这个男子已经死了。

    医生为男子进行了检查,发现他身体机能坏死的方式,和冷冻效果完全相同,他是被冻死的。令人惊讶的是,车厢中的制冷设备当时并没有开启,也就是说,车厢里是常温。

    心理学医生了解情况后解释说,这名男子被锁在冷冻车厢后,一直以为自己进了满开冷冻设备的冰窟中,他如果不尽快出去,就会被冻死。正是这种想法,让他确信自己不出去就会被冻死,使得他的身体机能都相信了这个谎言。这种会被冻死的悲观态度,让他从心理到生理,都笼罩在了寒冷的环境中,最终导致死亡。

    心理学家进一步解释,乐观的人假设能够成功,并乐观地相信自己可以成功,那么还没有行动,就已经有五成的成功几率,这样的心态使他们更易成功;而悲观的人,如这名冻死的男子,还没有确认环境,就已经悲观地认为自己会被冻死,这种心态使他最终成了一具冰冻的尸体。

    很多事情,结果的产生就在于我们用何种心态进行面对。在困苦中也有快乐,在顺境中也有悲哀,所以说决定快乐的不是环境,而是心境。悲观和乐观,只是一念之间。

    有时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情绪,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用各种方式也无法使自己宁静下来,这种情绪,就是浮躁。浮躁是我们生活中的常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急不可耐。我们有时候确实需要添把火,以此增强我们的激情;而有些时候,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应该浇灭心头那把燃烧过旺的烈火,让自己冷静下来。

    很多时候,淡定下来后我们会发现,事情其实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而成果会在淡定地等待和按部就班地追求中逐步聚集起来。

    当我们将全部的精力、心力放在一个目标上后,努力是肯定的,但切记不能浮躁,我们应该明白,很多结果是需要等待的。

    天气正热,禅院的草地却已经枯黄一半,小和尚很着急,找到师傅:“咱们快撒些草籽吧。”师傅却挥挥手说:“不用着急,等天凉了。随时。”

    天逐渐凉了,中秋时节,师傅买回来一包草籽,交给小和尚去种。撒上草籽后,秋风疾,很多草籽被吹飘落四方,小和尚向师傅求救:“师傅,草籽都被吹散了。”师傅却挥挥手:“没关系,吹飞的多半中空,落下也不会发芽。随性。”

    刚撒完草籽两天,引来了很多鸟雀啄食,小和尚着急地找到师傅:“师傅,有鸟吃咱们的草籽。”师傅正翻着书:“没关系。随遇。”

    夜里,天降大雨。小和尚又找到师傅:“完了完了,草籽都被冲走了。”师傅正在禅定,眼皮也没抬一下:“随缘。”

    半个月过去了,空荡荡的禅院显出了丝丝绿意,甚至连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有些青苗。小和尚很高兴,兴高采烈地跟师傅报喜。师傅站在禅房前,微微笑着说:“随喜。”

    小和尚的浮躁,师傅的淡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果都在师傅的意料之中。培根曾在《凡事不可急于求成》一文中这样写道:“慢些,我们就会更快。没错,有人为了显示效率,凡事草草了事,结果得不偿失,使得一件本需一次完成的事情,要回头重复多次。所以,做事情不要急于求成。”

    当我们浮躁时,应该先努力保持平静,然后理顺情绪,将心烦气躁理清,然后用冷静来代替急躁;当我们保持了顺其自然、淡定冷静的心态时,会发现我们会如小和尚的师傅一样,得到的结果远远好于冲动浮躁时。

    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最直白地表现为由于担忧、牵挂等而不安。焦虑中的人,总处于惴惴不安中,因此会坐卧不宁、魂不守舍、烦躁慌乱、情绪低落,甚至容易被激怒。一般焦虑能够很快转变,但是处境一直困难或遭受不幸事件冲击的人,往往会心理上无法招架。

    这种情况在当今社会中并不少见,很多人在追求快乐生活的道路上离快乐越来越远。我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困惑,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被焦虑的阴云笼罩的生活呢?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摆脱焦虑,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找出病根。当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焦虑的时候,我们更加焦虑。其实很多烦恼在经过仔细分析后不难找出根源所在。比如源于工作状况的焦虑,要想摆脱焦虑,就要先从改变糟糕的工作状况入手。

    二、看看自己能做什么:改变或适应。比如工作进入瓶颈时,有四条路可选择:创业、跳槽、充电、留守。创业需要资金、能力与面对风险的勇气;充电不仅要付出金钱与时间,更需要对行业和专业有一定的兴趣。如果现实情况不允许你走这两条路,想跳槽又暂时没有合适工作的话,那么就只能留守。不过,留守不等于消极地坐以待毙,可以耐心地等待发展机会出现,也可以去挖掘工作中的新空间,发现自己的新价值。

    三、做!被焦虑困扰,是因为我们因焦虑而焦虑,最终不能自拔。其实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将注意力倾注于当前,顺其自然,一段时间后,我们会发现焦虑已经消散了。

    当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很多精英人士的心态都很平和,他们沉着冷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之所以成就精英,就是因为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心态。平和的心态是成功必备的品质,很多优秀的精英生活态度积极,幽默温和,沉着冷静,他们的平和心态成为了赢得人生的法宝。

    赫伯特·胡弗是美国第31任总统,在任期间,因为遭遇美国经济大萧条,他一度成为美国人批评的中心人物。而在胡弗退休之后,他却受到了两大政党的尊敬。曾有人向这个美国历史上最受人尊敬的人物之一提了一个问题:“你一度成为美国人批评的焦点,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你,对你的言行举止嗤之以鼻。但是现在你是美国政界的元老,两大政党的人都对你十分尊敬,当你广受大家争议时,你有没有感到生气,甚至扰乱你的目标?”

    赫伯特·胡弗说:“每个人一生都需运用自己的头脑。当我决定从政时,我已仔细思考过从政对我意味着什么。我清楚地知道我将遇到最尖锐的批评,所以当我碰到那些批评时一点也不感到惊讶。我早已预料会有这种事,因此我能够平静地面对批评。”

    胡弗用平和的心态,经受了逆境的考验。平和的心态不但需要得意时不忘乎所以,也需要失意时不一蹶不振。保持了平常心,我们才能够用正确的心态积极面对一切,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