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心理学-潜力发掘: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可能会疑惑为什么有人能够做到我们无法做到的事,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天赋非凡吗?

    虽然每个人的能力发展和自身潜能是不均衡的,但无法否认的是,我们身上蕴含的潜能都是无穷的。人类对于大脑的研究已有2500年的历史,然而对自身大脑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仅有10%。

    潜能的发觉和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认知度、掌握技巧性、培养感受力、坚定意志等方法来激发自身心理的潜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只需要想想,没准就成了——心理预演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梦想,也都曾想象过一些事物,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想象、梦想都是一种创造力,当想象和梦想与需求欲望结合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通过心理预演的方式进行引导。心理预演就是让自己处在放松状态,通过冥想在脑海中勾画出达到目标需求的过程以及达成时的情景。在心理预演时,要运用个人丰富的想象去感受这个过程,以及目标达成时的心情,包括每一个细节、情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以及内心中的每一个细微的感受。

    当一个人想象成功时思维会引导成功的意念,预演成功会加强成功的力度。因为人们大脑的潜意识有一种不能分辨真假的特点,它会一一的全部记录下来人的整个思维过程,并信以为真。也就是说,你脑海中相信的,你的潜意识就会想出办法来帮助你去实现它。

    研究心理预演的心理学家找到一个足球队,随后将足球队中水平相当的运动员分成了三个小组,他们安排第一小组停止练习射门,安排第二个小组每天下午练习射门一个小时,安排第三个小组每天练习射门一小时外,又在自己想象中练习射门一小时。

    这个期限均为一个月时间。等到一个月后,他们安排三个小组分别进行射门统计。发现第一组射门成功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第二组成功率上升两个百分点,而第三组却让人吃惊,他们的成功率上升了三点五个百分点。

    根本原因就在于,第三组队员在进行想象练习时,他们所有踢的球都会进,这无形中增加了他们实战中的进球率。

    其实很多成功者都和第三组队员很相似,他们会不断在自己脑海中预演自己成功需要获取的经历,以此来激励自己,他们将自己想象为了成功者,因此他们的成功几率就比其他人要高很多。

    世界着名的钢琴演奏家亚瑟·施纳贝尔只学了七年钢琴,因为讨厌练钢琴,他很少真正在钢琴键盘上长时间练习。当有人质疑他练钢琴的时间与其他音乐会钢琴演奏家相比太少了,他回答说:“我在头脑中练。”

    帕特·卡尔森是作曲家、演奏家和讲师,由于推广“怎样于一夜之间弹好钢琴”声像教程而名声斐然。他在教程中教人们怎样“感知”音乐,而不是掌握活页乐谱的视唱、进行枯燥无味的练习。

    可以说如今“在头脑中练琴”已经成为现在钢琴指导的重要基础。

    其实我们如果想做任何事情时都有所准备,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前,都进行心理预演,这样在反复的预演中,不但能够使得我们准备更充分,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实际做事能力。

    而且我们还可以尝试去预演一下自己未来成功的情景,或者回想过去有过的辉煌,这种预演会加深我们成功的心态,使得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提升信心,保持乐观拼搏的状态。

    形象化的预演,在脑海中想象出鲜明且激动人心的画面,是预演时最为有效的利器。心理预演能够调整我们的大脑,使得它调动出任何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因素,同时又摒弃那些阻碍我们实现目标的因素。不停的预演也会刺激潜意识,使我们思维更加活跃,达到比现实练习更有效的地步。

    心理学家发现,在真实生活里从事各种活动时大脑的思维过程与心理预演进行这些活动时大脑的思维过程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预想的时候,你的大脑认为,设想某件事和实际做某件事之间,在整个思维过程上并无本质区别。

    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冰山理论

    着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着的《歇斯底里研究》,即有名的“冰山理论”,于1895年正式问世。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仅仅是这个冰山的尖角而已,而事实上人的心理活动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冰山下面那个三角形的巨大底部,属于无意识的层面,这是人们看不到的,但就是这些决定了人类的行为,包括与人争斗恶劣的战争等。

    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所说的冰山下面那个三角形的巨大底部就是我们的潜意识。就是这些潜意识的行为记忆和直接反应功能,给我们自己建立了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主观心态意识、思维模式等记忆储存,在以后其他有关的事情中,可以不经大脑直接做出行为决定,并且在行为上养成习惯。潜意识不会判断是非对错,只要是你非常重视或者长时间内多次出现的情景,就会有深度记忆存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很多活动是在大脑无意识之中展开的,比如聊天时,很多话会无意识地脱口而出,尤其是无聊的话题越多,本性暴露得越多。我们有时无意中说的话会伤害到他人,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

    有学者研究指出: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90%以上都是在不断地重复以往的动作,这些动作在潜意识里转化为程序性的惯性,即不用思考就能自行运作。

    潜意识不仅能掌控人的思维、交谈,而且对一个人的行动,也会有很大作用。比如我们说话、行走、进食、睡觉、做很多事情、做一些动作都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

    潜意识的作用,对每个人的人生发展极其重要。不论是一个动作还是一种行为,经过不断的重复后,就会进入人的潜意识,成为习惯性动作。人的学识积淀会增长,不断突破原有的水平等,都是习惯行为、动作多次重复的结果。如果善于运用潜意识技巧,就能建立起一种自动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达到人生的奋斗目标。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点可供探索参考的意见: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储蓄记忆功能,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

    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可以不断地学习新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想要我们的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软盘、硬盘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的成功服务,而不是把我们引向失败。

    不断输入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对一切消极失败心态信息进行控制,不要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

    潜意识蕴藏着自动思维,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问题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等待它的答案。比如反复下达这样的指令:我该如何提高收入呢?还可以把指令化小:我提高收入的第一步应该怎样走?

    4.不断地想象、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暗示。

    当潜意识反复接受同一个指令的时候,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样一个想法,朝着目标前进,直到达成目标为止。影响一个人潜意识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再一次地重复,大量地重复,有时间随时随地不断地确认你的目标,不断地想着你的目标,这样的话,你的目标终究会实现的。

    你看到的,也许只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是指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被人观察时,就会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这个效应起源于1924年至1933年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由哈佛大学心理专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提出。

    这些有关霍森效应的实验研究中,其中一项是工人群体实验,目的是验证工人中有一个默认的暗示效应在发挥作用,这个暗示对工人的工作态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车间中选择了15名男职工,2名是检验工、3名焊接工、10名绕线工。在实验开始前,已经向工人们说明他们可以尽全力工作,因为这里实行的是计件工资制度。随后将他们安放在了一个单独的房间内工作。

    原本研究人员认为,因为是计件工资制度,这些工人应该会更为努力地工作,然而结果是,工人实际完成量只是保持在中等水平。而且每个工人的日产都差不多。

    而根据工人们的动作和频率还有速时间,能够分析出每个工人在相应的时间,应该能够完成的标准是7000左右个焊接点,然而,每个工人每天只完成6000到6600个焊接点就会停止不干了,即使距离下班还有很宽裕的时间也依然如此。

    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者通过观察,了解到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他同伴的失业,或者使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

    心理暗示是人潜意识里形成的对自身有所影响的心理现象,而暗示的方向会因受到外界或他人意愿、理念、情绪、态度等影响而发生变化。心理暗示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它是自然产生的,而且会很快影响主体产生对应的反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从心理机制上看,心理暗示是被主观意愿肯定的一种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因为主观上已肯定其存在,心理上也就尽力趋向于相信这个内容。受暗示是人类的一种心理特性,是人类进化的漫漫长路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当我们身处不熟悉且不安全的环境时,我们会依据以往的经验,迅速捕捉环境的架构,然后进行对比,做出判断。

    在我们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外界的暗示。比如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对消费心理的暗示作用。在无意识中,广告信息就已经深入人们的潜意识。这些信息的不断重播,就在人的潜意识里不断积淀。当人们消费时,人的意愿就会受潜意识中广告信息的影响,从而决定购买行为。

    积极的暗示,可以为潜意识提供积极的信息。积极信息的不断出现,潜意识就会不断接收并生出积极的心态。

    法学家约瑟夫·墨菲罹患了皮肤癌,久治不愈。他只能用不断的虔诚祈祷来安慰自己,没想到几个月之后他的病竟然痊愈了。这其实是积极的心理暗示,他在脑海中不断地强调治愈身体的信号,不断增强,潜意识就接收到了病症需要痊愈的信号,于是潜意识开始自发调整自身机能,结果病就真的痊愈了。此后,这位病人就开始了关于潜意识的研究,最终成为一名资深的潜意识学家,并撰写了《潜意识的力量》,影响着数百万人。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心态越来越积极,如果是消极的暗示,会给潜意识输送消极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循环往复,就会形成消极的心态。心理学认为:人都存在一种倾向,即自觉或不自觉地维护“自主”的地位,不愿受人干涉和控制。由此看来,暗示的作用较直接劝诫或指令、命令的作用更明显。

    美国田纳西州一家工厂的多数工人都是在周围农民中间招录的。他们因不习惯在空气较少流通的车间内工作,所以显得顾虑重重,工作效率不高。

    后来厂主人将一条薄丝巾挂在窗口上,丝巾不断飘动,表明了空气正不断通过窗户向室内流动。工人们因此抛开了顾虑,效率大增。

    意识的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暗示很容易对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发生影响,甚至还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面对生活中别人或自己的种种心理暗示,我们需要做的是趋利避害,利用它的积极作用,消除负面影响。

    如果有钱了,我会买个好点的碗乞讨

    ——青蛙效应

    将一只青蛙放进煮沸的热水里,青蛙会触电般地立即窜出去。将青蛙放入一个盛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在水里蹦跳游泳,然后打开火,用小火逐渐加热大锅,青蛙会因为环境温度变化缓慢而不往外跳,最终热度过高失去逃生能力而被煮熟。这就是心理学中着名的“青蛙效益”,也叫“温水效应”。

    青蛙第一次能够逃离险境,那是因为它猛然间受到了环境差距的剧烈刺激,因此奋力逃生;而第二次却因为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刺激,青蛙逐渐失去了警惕,最终因为习惯问题,它认为温度一直适合,最终感受到危机时,已然无法逃离。

    这个心理学效应告诉我们,习惯是一种很潜移默化的约束力,它会约束行为,甚至会对人生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可以说,习惯和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习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很多时候我们的心情感受都和习惯有很大关系,而习惯也是一把双刃剑,好的习惯能够使我们不断进步,挖掘潜能走向成功,而坏的习惯会让我们如温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命运。

    惯性思维是习惯中最不起眼却最为重要的一种,这种思维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种思维产生的惰性会使得我们对于环境微小的改变无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应对,因此我们会将很多事情定义为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一名富翁没有直系继承人,于是在临死前将自己的巨额财产留给了一个远方亲戚,这位远方亲戚在得到富翁财产前是一个乞丐。很多记者都跑来采访这个幸运儿,想知道乞丐在得到巨额财产后最想做的事情。乞丐说:“我想买一个好些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会更加方便。”

    这样的答案真的令人震撼,虽然这只是一个故事,可是也间接说明了惯性思维的可怕,它会限制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惯性思维的牢笼中无法自拔。

    有个实验反映了惯性思维的特点:一名教授对同学们说,有一个哑巴进入了五金店,想要买锤子,于是向五金店老板比划了一个锤子钉钉子的动作,五金店老板看明白了,拿来了锤子。这时候,过来了一个盲人,他要买剪刀,他该怎么做呢?有80%以上的同学回答的是:用手做出剪刀剪东西的动作。

    这个回答就是因为陷入了惯性思维的陷阱,哑巴需要比划,盲人仅仅是眼睛无法看到,却是可以说话的,本来非常明显的区别,却因为惯性思维产生了如此大的分别,不得不说,惯性思维真的很可怕。

    个人陷入惯性思维很可怕,公司如果陷入惯性思维则会逐渐被淘汰。

    可口可乐作为世界软饮料行业的最卓越的公司之一,如果不提高警惕也会陷入惯性思维之中。从罗伯特·戈伊苏埃塔接任可口可乐的CEO时,他向高层主管们提出了这么几个问题就可以看得出来:

    “世界上44亿人口每人每天消耗的液体饮料平均是多少?”

    “64盎司。”(1盎司约为31克)

    “那么,每人每天消费的可口可乐又是多少呢?”

    “不足2盎司。”

    “那么,在人们的肚子里,我们市场份额是多少?”

    罗伯特·戈伊苏埃塔这一系列问题正是说明一个公司和个人都应该时刻充满不满足感,不能陷入已经成功的惯性思维,因为今日的成功不代表明日的成功,只有不断保持危机意识,才不会被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击败,也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够在危机真正来临时,游刃有余地去应对。

    我们身处的这个多变的外界环境,而我们的潜意识一直在督促我们适应外界的环境。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在适应,所以很容易陷入这个环境中为自己加上习惯的牢笼,所以会感觉麻木、没有方向感。要打破这个习惯的牢笼,我们必须先摒弃惯性思维,随后适当给自己增加压力,提升危机意识,这样我们才能不被牢笼限制,最终超越自己。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跳蚤效应

    跳蚤从地上随便一跳,就能够跳起一米多高。现在我们将跳蚤放入一个盒子中,在盒子不足一米高的位置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就会撞到盖子。长此以往,在某个时刻我们将盖子拿掉,会发现跳蚤虽然会继续跳,却已经无法跳到一米以上了。甚至直到生命结束都是如此。为何会如此呢?那就是它们调节了自己跳跃的高度,并适应了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改变,这就是跳蚤效应。

    不但跳蚤如此,人也一样,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都明白自己在人生中应该做些什么,可就是迟迟拿不出行动来。根本原因乃是他们欠缺一些能吸引他们拼搏的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美国国家品质奖是美国企业界的最高荣誉。这个奖项,必须是全国生产最高品质产品的企业才能拿到。为了赢得这个奖项,摩托罗拉公司从1981年就开始了准备和努力,他们派出了一个侦查小组,分赴世界各地进行考察,关键是考察那些世界各地表现异常优秀的制造机构的情况,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也看看他们是如何精益求精的。摩托罗拉公司若想成功,必须要大幅度降低他们工作的错误率,这使得摩托罗拉公司所有员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批以时计酬的工人,负责指出错误并有奖赏。结果是产品错误率降低了90%,但摩托罗拉公司仍不满意。随后又设定了新的目标:所生产的产品合格率要达到99.997%。所有摩托罗拉员工,都收到了一张皮夹大小的卡片,上面标示着公司的目标。公司还制作了一盒录像带,解释为什么对99%的产品无故障仍嫌不足。这盒录像带指出,如果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以99%的品质来工作,那每年就会有二十万份错误的医药处方,更别说会有三万名新生儿,被医生或护士失手掉落地上。试问,99%的品质,对于将其性命托付给摩托罗拉无线电话的人而言,是否足够?

    1988年,66家公司开始竞夺美国国家品质奖。大部分参赛单位都是一些像IBM、柯达、惠普等大公司的某一部门,但摩托罗拉却以整个公司为单位参加竞赛,并以绝对的优势轻松夺魁。

    1988年底,摩托罗拉因减掉了昂贵的零件修复与替换工作,节省了二亿五千万美元。收入增加了23%,利润提高了44%,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样的盈余回报是令人欣慰的,也出乎原先的预期。一名主管声称:“得美国国家品质奖,有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奇效。”

    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的高度就是我们人生的高度,就如摩托罗拉公司一样,99%的产品合格率仍然不满意,而最后他们也达到了自身所要求的合格率数字。所以说,目标能够提高我们的积极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你没有追求成功的野心,肯定无法取得巨大成就。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追踪调查。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3%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存在社会的中下层,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余下27%没有目标的人,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使他们受到了限制,看不到未来确切的方向。自我设限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只有在遇到挫折后愈挫愈勇的人、对于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的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提升的人,才能够打破自局限。

    越是担心失败,就越可能失败——瓦伦达效应

    瓦伦达是一个以演出精彩技艺高超而稳健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他从来没有出过事故。有一次演技团来了一位很重要的客人,需要向这位客人献上最精彩的表演,于是演技团打算派瓦伦达上场。

    瓦伦达知道此次表演的重要性,除了这位重要的客人,还有很多美国知名的大人物,这一次如果成功,不但会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还能够演技团带来很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利润。

    正因为这次表演很重要,所以他从表演前一天就开始仔细揣摩每一个动作和细节。到演出那天,他没有用保险绳,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他有着百分百的信心不会出错。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他走到中间时,在做了仅仅两个难度不大的动作后,就从十米的高空摔了下来。

    事后,他的妻子回忆说,瓦伦达这一次太紧张了,他在出场前一直强调: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以前他每次的表演,仅仅是想着表演本身,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事,这一次,瓦伦达太想成功了,以至于患得患失,总在思索不能失败,如果他不去想这些,以他娴熟的技能和多年的经验,绝对不会出事。

    这种为达到目的专心致志不患得患失的心态,被心理学家称为瓦伦达效应。研究表明,一些患得患失的情况会对人的大脑产生刺激,脑海中就会形成类似实际情况的图像,而结果就会事与愿违。一个台球手在击球前不断告诫自己,别碰那个球,那么他的脑海中就会出现碰到那个球的图像,最终可能会呈现在现实中,真的碰到了那个球。其实这就是瓦伦达心态:越是担心失败,就越可能失败。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会被身边的情形所影响,比如做某件事,总会想太多,患得患失,总害怕失败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又太过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而往往忽略了这件事本身。试想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如何能够把事情办好。这种情形下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偏离了原本的轨道很多,最终离成功越来越远。

    如果瓦伦达并不多想,不去想借助此次表演扬名,不去想能否为演技团带来支持,只是保持平常心,只想事件本身,那样有可能就不会失去生命,而最终获得成功。就如法拉第说过的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

    平常心是追求成就的路上必不可少的心态,那些一心想挣钱扬名的人,本身动机就偏离了轨道,那行动必然也会出现问题。只有保持平常心,专注于目标本身,不去多想其他,同时灌输最大力量于其中,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实现目标。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地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常常被人们疏忽。那么,到底什么事值得做呢?那就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的事情。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缺乏激情去对待事物,也降低了自己的信心,从而导致事件的成功率低,即使最终成功了,自己也不会有多少成就感。所以,我们要选择自己值得去做的、愿意去做的事情,并把它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如果你的目标和工作不具备值得做的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目标,并努力做好它。

    班尼斯说: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但对较重要的事物却总是很敏感的人。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在生活中,总是为一些美中不足自寻烦恼的人很多,很显然,这种人是在平白无故地消耗自己的精力,他忘了什么是不值得做的事,也忘了不值得做的事一定有不能做的道理。

    一个觉醒的人在离开他的公司时曾写下了这样一段:是时候了,该走了,该离开这个不能再让我振奋、再给我新知的地方了。我只是惋惜在那对我来说异常宝贵的逝去的时光中我做了不值得的付出。我不想让自己的人生越来越狭隘,也不想继续花时间和心力在不值得的事情上。离开不是因为软弱,不是因为想要被认同,而是因为我要追求我自己的价值,追求值得我做的一切。

    这段话发人深省,每读一次就会有一种不同的感受。不值得做的事情会消耗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用在一项活动上的资源不能再用在其他的活动上,不值得做的事所用的每一项资源都可以被用在其他有用的事情上。

    如果你还有选择的机会,请你问问自己:如果我将达到这个目标的潜能发展到极致,是否真的值得呢?答案如果是不的话,那你千万别去做。

    伦纳德·伯恩斯坦是世界着名的指挥家,但他最倾心的事却是作曲。伯恩斯坦年轻时跟美国最有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柯普兰学习作曲,顺便学习指挥技巧。他很有创作天赋,曾写出一系列不同凡响的作品,他几乎成了美洲大陆的又一位作曲大师。

    可就在伯恩斯坦在作曲方面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指挥才能被当时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于是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伯恩斯坦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他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但在伯恩斯坦的内心深处,他更热衷于作曲。闲暇时间他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里作曲。虽然创作的欲望不时地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但作曲方面的活力和灵感再也回不到他身边了,除了偶尔闪现的灵光外,伯恩斯坦得到最多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他的灵感好像一下子枯竭了。

    “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这个矛盾一直在折磨着伯恩斯坦。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内心的隐痛和遗憾?

    伯恩斯坦是出色的,但并不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大半辈子都活在苦恼和矛盾之中,甚至最后还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精神,我们也才可以心安理得。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要是没有狼,羊会死得更快——鲶鱼效应

    挪威有一个紧靠着大海的小镇,人们以捕鱼为生。那里的沙丁鱼很有名,味道很是鲜美。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但是,每次出海归来时,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渔民们想尽招数,沙丁鱼存活率还是很低。

    只有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老船长曾经有一次捕沙丁鱼,返航的路上死了很多,他只得挑出了那些死去的鱼扔掉;在沙丁鱼鱼槽旁边,鲶鱼的鱼槽里也漂着一条一动不动的鲶鱼,像是快死了,于是老船长将其捞了起来,没想到鲶鱼挣脱了他的手掌,掉进了沙丁鱼的鱼槽。老船长懒得理它继续回航,没想到回去后看到沙丁鱼全部都活蹦乱跳的。

    老船长发现,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到鲶鱼十分紧张,所以会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着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之所以能够致使沙丁鱼活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危机意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和自己的同类在一起时,有很强的安全感,因此在长途返航过程中,不喜动造成窒息而亡;而鲶鱼生性好动,本身却没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但是当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起时,鲶鱼这个异类的到来,就会激发沙丁鱼的危机意识,促使它们因紧张而加速游动。渔夫就是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它们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

    所谓安全感,是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从而令身心舒适。没有安全感,人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惊慌、紧张、困惑等。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在职位的人怕被裁员;没房子的人怕后半生居无定所;有房子的人怕成为房奴……任何人都想拥有安全感。

    只有安全感是不够的,就如同那些沙丁鱼,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它们的安全感应该是很充分的,然而就是因为这份安全感,很多沙丁鱼窒息而亡。就如那些羊,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连体质和繁殖能力都开始退化。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适度的危机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敢懈怠,不会贪图安逸,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完善自我,精益求精,保持活力和斗志,使自己可以挖掘深层的潜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鲶鱼效应对于个人来说,在于危机意识,做到自我实现。而对于企业来说,鲶鱼效应是能够促使企业增进生命力最佳的办法。企业只有有了压力,存在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能有活力。

    本田公司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

    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如果对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全部淘汰,这显然行不通。

    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效应的启发,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的、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业绩蒸蒸日上。

    无论是什么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鲶鱼效应会致使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

    对于个人而言同样如此,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很多人会因此而失去拼搏的动力,甚至会得过且过。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纯粹的安全区域很少见,生活中时常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压力融入到我们安逸的思想里,刺激自身燃起斗志。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贝尔效应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还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一直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而有了成功的信念,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这就是贝尔效应。它是由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的。

    贝尔在晶体和生物化学研究方面非常有天赋,有人预测说如果他一直从事这个,一定能赢得多次诺贝尔奖,然而贝尔却心甘情愿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将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着别人登上科学高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轰轰烈烈度过一生,然而大部分人却平平淡淡,甚至会很凄惨。其实人和人之间没有多少差别,真正的不同就是拥有轰轰烈烈一生的人坚信着自己能够达到目标,而后者却不是。

    小威廉·皮特22岁那年就进入了英国国会;第二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到24岁时,他已经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在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就相信自己能成就一番伟业,成长过程中,无论上学还是工作还是娱乐,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心,他一直不断地告诉自己应该成功,能够出人头地。这种自信的信念来自他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公正睿智的政治家。这个观念在建立之后就不断地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且督促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向着目标前进。最终他于24岁就成功坐上了英国首先的宝座,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飞跃。

    无独有偶,英国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当她将这个想法透露给父亲时,父亲却劝说她: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写作这条路难于上青天。然而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她从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了。

    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期待着能够得到鼓励,然而两个月之后她日夜等待的回信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

    但是夏洛蒂对自己的信念依然毫不动摇,她相信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坚信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虽然当时在文坛挣扎求生的人不计其数。她的信念让她得以永不言败,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了驰名世界的着名作家。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特例,会说成功哪会那么容易。可事实是,只要你相信,成功真的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修习心理学,他时常在下午茶的时间段到学校咖啡厅或茶座去聆听那些成功人士聊天。去的次数多了,他见到了各种成功人士,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域的学术权威、经济大亨等,他发现这些成功人士都幽默风趣,将自己的成功看的轻松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见到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有这样的特点。他被国内那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证明获取成功的艰难,期望那些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将自己成功的经历夸张化了,可以说他们在吓唬那些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想到这里,他将《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了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其内容研究的是韩国成功人士们的心态。布雷登教授读过这份论文后,很是惊喜,马上就写信给了他的剑桥校友——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他在信中告诉朴正熙:“我不知道这部着作会对你有多大帮助,但是我相信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布雷登所料不差,这本书随着韩国的经济腾飞了,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人们,吃苦耐劳和成功没什么必然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坚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上天赋予给你的时间和智慧就会帮你完成这一件事情。这本书的理论鼓舞了很多人,而写这部论文的作者,也成为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满怀信心,积极地追求成功,用信念将成功景象浮现,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成功也会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很多事情,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不敢想。其实人生中很多事,只要我们想做,将这份信念深入内心,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再付诸行动,就肯定能够完成。那些在你追求成功信念路上的绊脚石:一些敬告你不会成功、讽刺你不自量力的闲言碎语,我们统统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坚定地向着认可的目标大步迈进,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么我们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因为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到来就是为了取得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