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十讲-平民和贵族的较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楚汉之争,实际上是平民和贵族之间的一场较量。一个是带着平民色彩的实用主义,一个是带着贵族色彩的英雄主义。刘邦的平民色彩,注定了他采用实用主义原则,所以他能够从最为实际、最为功利的角度看问题。而贵族出身的项羽追求的是英雄主义,看重的是过程中的激情。贵族的英雄主义和平民的实用主义,在这场较量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功利和激情碰撞的结果,是平民战胜了贵族。

    胜利的平民与失败的英雄

    刘邦是一个平民。

    项羽是一个贵族。

    刘邦得了天下。

    项羽失了天下。

    一部楚汉相争的历史,就是一部平民和贵族较量的的历史。

    比起刘邦的出身来,项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族。他的家族,在当时是名声显赫。据史书记载,项,原本是西周时期黄帝后代的封国,在今天的河南省的项城市。在春秋时期,项国被鲁国所灭。后来,楚国灭了鲁国,就把项这块地方,封给了项羽的先人,这一族也就开始姓项了。

    项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军。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项羽祖父项燕的时候,项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公元前224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军的铁骑攻破了楚国,俘虏了楚王,项燕只好保护着楚王的后代,做了一个“流亡政府”的监护人,结果在淮南起兵反秦,兵败身亡。

    这时候项羽出生在江苏省的宿迁,那时年纪还小,跟随叔叔项梁逃到了吴中,所以项羽也算是刘邦的同乡了,因为刘邦的出生地是江苏省的沛县。

    项羽少年时期,其家道已经没落。不过,有句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没落虽然没落,但是贵族的架子倒没有倒下,贵族依然是贵族。项羽其实不叫项羽,而应叫做项籍。项羽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字。项羽的名字叫做籍,字羽,又字子羽。在当时的贵族中,有一个习惯:婴儿在出生三个月之后,要择吉日剪一次头发,并由父亲命名;如果是男孩子,长到二十岁时,就要举行冠礼,其实就是一个成人仪式,将头发梳起来,戴上冠,也就是帽子,表示已经是个大人了,只是要由有身份的客人来取个字。所以说,一个贵族子弟的名和字是很讲究的。这远非平民子弟所能比的。像刘邦,在没有发迹之前,就是一个典型的平民,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一个,就那么一直“刘老四”“刘老四”地叫来叫去,直到登上九五之尊的皇帝宝座,为了显示自己九五之尊的尊贵,才取了一个正式的名字——刘邦。

    所以,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可以小到一个人名字上。

    项羽既是贵族,当然要受到良好的教育。虽然他现在充其量只是一个流亡贵族,但是他的叔叔项梁还是很重视他的教育问题。但那时的项羽估计也是一个纨绔子弟,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乖孩子。所以,他的叔叔项梁教他念书,他不好好念,项梁很生气,大概没落贵族都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所以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呢,大概和现在某些父母的愿望是一样的,也难怪有句话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所以看到项羽不好好念书,项梁很生气,不过项羽不学习的理由倒很充足,他对自己的叔叔说:“我就是学会了写字,不过可以记下别人的名字,能有什么大的作用呢?”项梁大概对于项羽也是毫无办法,就又让他学剑术,不过项羽还是不感兴趣,他的理由还是冠冕堂皇的——学会了剑术,不过就可以战胜一个人,那多没劲呀,不值得一学!

    孩子的教育问题估计自古就是一个让人挠头的问题。项梁估计对自己这位侄子也实在没有办法了,就问项羽想要学什么。项羽的志气倒也不小,他说:要学,就要学万人敌,学那些一下子就可以战胜千万人的,那多带劲呀!项梁觉得这个小子的思想倒也有几分道理,就教给他兵书战策,项羽这才有兴趣开始学习。不过毕竟是一个纨绔子弟,至于兵书战策,大概学得也不怎么样。司马公在《史记》中给他写下了这么一句: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稍微懂点儿大意,就又不肯学习了。由此看来,前面不愿学识字,不愿练剑术,也就是一个借口而已,远不是有什么雄才大略的表现。就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项羽的水平大概也就是个“半瓶醋”的水平。

    这一点和他自己的死敌刘邦倒真有点儿像。虽然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平民;一个是纨绔子弟,一个是无赖泼皮,但在不爱学习这一点上,倒是很一致。所以才有了“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句话流传了下来。

    虽然刘项一个是平民,一个是贵族,但是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倒还是很多的。刘邦替政府出差办案,到咸阳的时候,看到了秦始皇的排场,曾经感慨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子呀!”而秦始皇在游历会稽山时,项羽和叔叔前去看热闹,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这话倒吓得项梁出了一身的冷汗!看来,这两个人不怪后来成了冤家对头,原来思想也是相通的。“英雄所见略同”这句话倒真有点意思。

    不过虽然都对秦始皇的威仪艳羡不已,但是两个人大概还是有所不同的。项羽大概是脱口而出,而刘邦则最多是小声嘀咕。项羽的话,充满了一股英雄的豪气:这没有什么嘛,这都是可以取代的嘛!连尊贵的皇上都只配称为“彼”,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取代他,项羽这句话里透着一股子贵族的豪气和自信。

    而刘邦的话就没有那么底气十足了,只能小声嘀咕着——“这才是大丈夫的作为呀!”大概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也在打着小算盘:“我也是可以这样子的嘛!平民的明哲保身的思想使他不敢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只能够小声嘀咕。

    贵族和平民的不同出身导致了刘邦和项羽不同的处世风格。一个是带着平民色彩的实用主义,另一个则是带着贵族色彩的英雄主义,所以,在平民和贵族的较量中,其实一直是实用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争斗,这种争斗,一直贯穿了楚汉相争的始终。

    刘邦的平民色彩,注定了他采用实用主义。所以他能够从最为实际、最为功利的角度看问题。项羽一生七十余仗,除了最后垓下一战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其余则全部得到了胜利。而刘邦则一直不是太顺利。在楚怀王想要拉拢刘邦对付项羽的时候,明知自己实力不如项羽的刘邦,却不愿得罪实力雄厚的项羽,甚至主动提出和项羽“约为兄弟”,就是江湖上的“八拜之交”,磕头拜把子。由此可以看出刘邦的功利色彩。

    其实刘邦的功利色彩还不只这一点,在鸿门宴上,刘邦能够在先入关的情况下,前去鸿门向实力远超过自己的项羽请罪,在项羽“分封诸侯”时,在自己有大功的情况下,被分到偏远的地方,还能够忍下这口气,正说明刘邦有着平民追求实利的心理。

    而洋溢在项羽身上的则是一股浓重的英雄气息,所以,项羽看重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做事过程中的那股子激情。

    秦国三十万人马包围了赵国(不是原来的那个赵国)的巨鹿,赵王连夜向楚怀王(不是原来那个楚国的国王)求救。楚怀王连忙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当时,秦军围困赵国多日,巨鹿形势十分危急。谁知宋义听说秦军势力强大,走到黄河边就停了下来,不再前进。正值隆冬天气,天气严寒,大雨不止,而且军中又没有粮食,士兵用蔬菜和杂豆煮了当饭吃,宋义也不管,只顾自己举行宴会,大吃大喝的。这一下可把项羽的肺气炸啦。他杀了宋义,自己当了代理上将军,带着部队去救赵国。

    项羽立即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并下令:凿沉所有的战船,砸毁所有的饭锅,把附近的房屋统统烧毁,只带上三天的粮食,其余的全部扔掉。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来历。把所有的家什全砸了,取不得胜利就只有死路一条。强悍的项羽就是用这种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手下的人有点儿担心,连忙阻止,项羽却坚定地说:“为了击败秦军,为了楚国和赵国人,我们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必须血战到底,不能留退路。只有断绝了退路,我们才能奋勇杀敌,去找寻生的希望。”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就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拼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一到战场,楚军就把秦军包围起来,全军将士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结果,楚军大获全胜,活捉了秦军将领王离,杀了苏角,逼死涉间。后来,项羽成为各路诸侯军的统帅,向秦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消灭了秦的主要军事力量。

    项羽追求的就是在战斗中的激情。所以,实用主义的刘邦对于失败的耐受力更大一些,他屡战屡败,但是能够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而英雄主义的项羽则追求战斗中的激情,一旦失败,激情不再,那对于项羽来说,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走到了尽头。

    最能够表现出项羽这一性格的,就是他在垓下一战时的表现。他一生身历七十余战,只有垓下一战打了败仗,然而正是这一战,成了项羽的绝唱。在夜幕降临的夜晚,四面楚歌,项羽听着四面的楚歌,看着虞姬的舞蹈,心里想的不是如何摆脱困境,怎样转危为安,怎样转败为胜,而是挂念着自己的美人和乌骓马。因为对于项羽来说,胜负不是他所追求的,他也就根本没有把胜负看得超过自己的美人和乌骓宝马。

    在项羽心中,最重要的就是战斗的本身那种激情,所以,当项羽冲破汉军的包围之后,仅剩数十骑的时候,还要在部下面前表现自己的英雄壮举,他对自己的部下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什么意思呀?项羽对他的部下说:“我自从起兵以来,已经有八年了,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大约有七十战,从来就没有打过败仗,阻挡我的人必被我打败,我要打击的人肯定会遭到失败,我就从来没有被击败过,所以才能够雄霸天下。今天却被困在这里,这不是我的过错,是老天爷要灭我呀!那我就痛痛快快再为诸君打上一场,来证明这一切都是因为天要灭我呀!”

    于是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然后他得意扬扬地对手下说:“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这个项羽委实可爱,在最后的紧急关头,他仍然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败,而说这是上天要灭亡他,这一点和刘邦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刘邦和项羽交手,从来就没有过胜绩,总是被打得东躲西藏,甚至好几次都差点儿做了俘虏,他甚至都不惜要牺牲自己的儿女来保全自己,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的目的是最后的结果,那就是最终的胜利,他不在乎中间的过程,不在乎中间的过程是精彩还是屈辱,只要能够成功,这就是他的终极目标!

    这就是平民和贵族的区别吧!

    身为“贵族演员”的项羽

    贵族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气,他们总认为自己是高贵的,他人只能够为自己服务,只能够仰望自己,只能自己向别人施恩。就是因为这种沉浸在骨子里边的贵族式的傲气使他们心胸狭窄。再加上他们不了解平常人的生活,不食人间烟火,就是想要给人一点儿关心,也总是人让感到那么一丝的虚伪。

    这一点韩信看得就比较透彻,韩信曾经对刘邦讲过:“项王喑嗯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韩信的意思是说:项羽作战勇猛,但不善用将,所以是匹夫之勇;项羽对下属关爱,但不能给予公正的嘉奖,所以是妇人之仁。

    这都是项羽的贵族习性所造成的。正是项羽那沉浸到骨子里的贵族的傲气,使他养成了,或者说是一出娘胎就带来的“爱面子”、“妇人之仁”、“心胸狭窄”等诸多缺陷,正是这些缺陷最终将它推向了失败的泥潭。

    项羽爱面子,项羽是一个容貌奇伟的人,“长八尺有余,力能扛鼎”,再加上一个好的出身,可谓是一个“偶像级”的人物。更重要的是,虽然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但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勇将。“偶像加勇将”,上天好像把一切的优点都集中到了项羽的身上,所以大概他也和希腊神话中的那位那格索斯一样,有点儿“自恋情结”。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男孩叫那格索斯,生下来就有预言说,他只要不看见自己的脸就能一直活下去。孩子长大后英俊漂亮,许多姑娘爱上了她,但他对她们都很冷淡,追求者们生气了,要求众神惩罚傲慢的人。有一次,那格索斯打猎回来,从清泉里看见自己,并爱上了自己的形象,目光离不开自己的脸,直到死在清泉边。就这样,在他死去的地方长出了一株鲜花——水仙花。

    那格索斯因为“自恋”,而死在河边,项羽“自恋”却不忘到处炫耀自己的孔武有力。所以每一次战斗,项羽都不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往往他的人还没有到,大吼一声,对方就已经吓得魂飞胆散,屁滚尿流。

    最有名的一次是在鸿沟和刘邦对峙的时候。为了激怒刘邦和自己决战,项羽让自己的勇士出营挑战,结果刘邦派出了自己军中善于骑射的楼烦,楚兵挑战好几次,楼烦每次都把他们射死。使项羽的计谋落空,项羽大怒,就亲自披甲持戟出营挑战。楼烦搭箭正要射,项王张目怒吼,结果把楼烦吓得眼睛都不敢正视项羽,两只手连弓也拉不动了,转身就逃回了营垒,不敢再出来。

    项羽有充足的“自恋”资本,所以表现于外,就成了“爱面子”。

    项羽爱面子,当年在鸿门宴,见到刘邦,就对刘邦说:“这些事情都是你的手下曹无伤告诉我的。”这样就把自己的责任推个一干二净,省得背一个骂名。

    同样,在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庄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江山无疑就是项羽的了,正如樊哙所言,现在人家是菜刀案板,我们就是鸡鸭鱼肉,人家是什么时候想要剁一刀就可以剁一刀。可是任凭范增在那里着急上火,又是使眼色,又是打暗号,项羽就是不为所动,让刘邦这只塞到嘴边的鸭子飞走了。气得范增大骂:“这小子真不能够和他共事(竖子不足与谋也!)”

    他迟迟下不了杀掉刘邦的决心,大概也是因为“面子”问题在作怪,唯恐因此而影响了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他总觉得旁人不敢也不堪与他对敌。为此,他总想堂堂正正地击败敌人,不愿玩弄手法。他宁愿像巨鹿会战那样在决战中消灭刘邦,不愿趁刘邦谢罪之机擒杀对手。毛泽东诗云:“不可沽名学霸王。”沽名一说,切中要害。这样,在充满政治色彩的鸿门宴较量中,项羽自然会居于下风,刘邦自然以鲇鱼般的滑软占了便宜。

    项羽在进入咸阳之后,在城内大开杀戒,自秦王子婴以下,宗室王族,贵戚重臣,均遭屠戮。秦宫室府库里的珍宝货物和美人,全被他掳掠一空,然后放火焚烧秦宫,“火三月不灭”。

    当时有位秦朝的博士叫做蔡生的,去求见项羽,建议他留居关中,极言关中形势险要,土地肥沃,用此作为都城,可以称霸天下。蔡生的建议应当说很有见地,他劝项羽抓住历史机遇,像秦始皇那样,再做一番统一天下的事业。以项羽当时的威望和实力而言,应该说完全有可能。孰知项羽当时脑子里的念头,就是想要快点儿回江东去向父老炫耀,看我项羽多么牛气,都打到秦朝的都城了,把秦朝都灭亡了,牛吧?何况咸阳已被自己糟蹋成焦土一片,有啥可留恋的?于是便对蔡生说:“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衣夜行,有谁知道?”蔡生没想到这个威震诸侯的项王,居然如此浅薄,退出后摇头叹气说了句:“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如此。”这话传到项羽耳朵里,马上下令把蔡生抓回来煮了。这样就流传下来了两个成语“锦衣夜行”和“沐猴而冠”,成为了项羽爱面子的招牌。

    史书记载中,项羽很少用谋略制胜,和叔叔起事时是一剑砍下了殷通的脑袋,斩杀宋义也是干净利索,没来什么弯弯绕,经典的“巨鹿之战”更是武力取胜的杰作。之所以如此,大概和项羽爱面子是分不开的。

    史记载:在鸿沟相持时,项羽对刘邦说:“这几年天下动荡不安,全是因为你我两人较劲。咱们的问题就自己解决吧,我愿意同你单打独斗,一决雌雄,就别让天下的百姓再因为我们而遭罪了!”

    但是刘邦却只是觍着脸“嘿嘿”一笑,宁愿“斗智不斗力”。

    项羽宁愿单挑,而不愿耍手段,施计谋,颇有中古骑士风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法与德处于对峙状态。双方打得不可开交,而英国民间则有惊人妙语云:“把德国将帅和英国首相抓来放在战壕中,给他们几颗手榴弹对战,三分钟内,天下太平矣。”大概英国民间人士是向项羽学习的结果吧。

    可惜项羽碰到的是“宁愿斗智不斗力”、做事不顾及脸面的刘邦。所以他大概也只能向唐·吉诃德一样孤独地拿着长矛前行了。

    而刘邦就不一样了,刘邦出身平民,大概从小因为没少做坏事,所以没少被人责骂,所以练成了一张厚脸皮,他能够赖酒钱,能够偷鸡摸狗,那脸皮估计比城墙也薄不到哪里去。所以,他能够肆意大骂自己的手下,能够在自己洗脚的时候就接见客人,在逃命的时候,丝毫不顾及别人说自己不像一个父亲,将自己的孩子推下车去,只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而面对项羽的“道德讹诈”,他也能够毫不顾忌地要求项羽将用自己老爸做成的肉羹分给自己一杯。结果荣幸地被李宗吾先生选为“厚黑学”的形象代言人。最终靠着不爱面子登上了万人敬仰的皇帝宝座。

    而爱面子的项羽呢?在垓下被一向自己瞧不起的刘邦击败,这可是天大的丢面子的事。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又说:“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所以,内心实在受不了这种打击的项羽,选择了横剑自刎,走上了一条悲情的不归路。

    这一切全是因为爱面子所惹的祸。

    项羽的贵族气质,还造就了他的另一个弱点,那就是“妇人之仁”,这也是从他活着时候就被人批评的一个弱点。韩信就曾经严厉地批评过他有“妇人之仁”。

    贵族大概都有一种天生的悲天悯人的心思,认为他们是要普救苍生的,所以他能够待人以“仁”,就连对方的人员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韩信曾经说过项羽“恭敬慈爱”,陈平说项羽“恭敬爱人”,高起、王陵也说项羽“仁而爱人”。

    战国名将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哪里了,所以我哭。”

    项羽与之相比,大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吧!韩信就曾经说过,项羽“言语呕呕”,说话哕里哕唆的,提着饭篮子流着眼泪,拉着士兵的手絮絮叨叨地问寒问暖,极其温柔与缠绵,确实“恭敬仁爱”。

    但是他是一名将军,是一名三军统帅。这些有点儿作秀的“表演”和封土赐爵、升官发财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性格、命运还是事业

    这就又不得不说一下项羽的另外一个“弱点”——小家子气。项羽虽然很体贴人,但是却不愿封赏自己的手下,韩信就说:项王本该封赏的,他却把那个印捏在手里,直到把印的棱角都磨成了圆的,也不舍得给人家。所以大家都对他颇有微词。

    相比起来,刘邦就要高明得多。刘邦出身平民,从小就在市井打转悠,和一帮子“豪侠之士”为伍,大概也就习惯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做法。所以在发迹之后,也是大把送钱、大片赏地、大量封官。

    在彭城溃败之后,刘邦对张良说:“关外的土地,我不想要了。只要有人能帮我打败项羽,就把这些土地送给他们。不知道有谁可以同我一起建树这等功业?”张良告诉他:“能够帮助您打败项羽的人,只有三个人:九江王英布,曾是项楚最勇健的猛将,现在同项羽已生隔阂;彭越曾与齐王田荣结盟反楚,现在梁地已成气候。这两个人,都可以马上派使者去联络。汉王麾下诸将,只有韩信可托付大事,是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您如果有心把土地分封出去,就封给这三个人,一定可以消灭项羽!”

    结果刘邦毫不犹豫地立即派人带着地图前去这几个人处进行封赏,结果,就把项羽给逼得自杀了。

    所以,虽然项羽“恭而爱人”,却不如刘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来的实在。虽然刘邦简慢无礼,喜欢骂人。能够封个一官半职,骂几句又算得了什么。

    项羽的贵族出身使他过分自恋,自恋使他心胸狭窄,故作清高,表现出了十足的小家子气。自恋的人渴望别人的爱,永不满足地寻求着他人的赞美,却不敢相信别人真的会爱他。他们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想证明自己是可爱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他们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不能承受小的挫折和失败。他们给自己树立极高的理想,而这样的理想往往是任何人都难以实现的。由于目标太高,当他最终无法实现时,他会更加感到自己无能、悔恨、自我厌恶,抑郁自卑。项羽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刘邦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能够用人,善用张良、韩信、萧何三位贤士,而项羽手下只有一位范增,他还不能够用。

    范增是项羽手下对项羽最为忠心耿耿的人。据史书记载,范增“素居家,好奇计”,是个“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能掐会算的能人。

    项梁起兵时,范增已经七十岁了,仍毅然从军,随项梁、项羽南征北战。范增看问题很透彻。他曾对项梁说,陈胜的失败是理所当然的。秦灭六国,楚最无辜,所以谶语(带有预言性质的民间流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陈胜首义,不立楚王之后而自立为王,势头肯定长久不了。阁下世世代代是楚将,如果再拥立一位楚君后代以为号召,就一定会众望所归。这话说得很是在理,项梁也照办了,果然效果很好。刘邦先人关中后,他又对项羽说,刘邦在老家时,一贯贪财好色,这次人关,居然秋毫无犯,一个铜板不拿,一个女人不碰,可见其野心不小。此说简直就是一针见血。由是之故,项羽对他很是尊重,尊他为“亚父”(仅次于父亲),唤他为“阿叔”,与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刘阿斗称诸葛亮为“相父”差不多。所以连刘邦都认为项羽手下只有这一位堪重用之人。

    在鸿门宴上,范增屡次举目示意项羽,又再三举起所佩玉块,暗示他当机立断,杀死刘邦。项羽却没有反应。范增又让项庄借舞剑助酒兴,伺机击杀刘邦,项伯看出破绽,起身拔剑对舞,掩护刘邦。张良忙召樊哙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让他去护驾。结果,刘邦从危急之中脱险,范增枉费了心机。他非常清楚,刘邦此一去,将是蛟龙入水,给项羽集团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事后,他气忿地把张良临走赠送他的一双玉斗扔到地上,拔剑而击之,叹道:“唉!不能与这小子共谋大事,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眼看就成了他的俘虏了。”

    作为项羽主要谋臣的范增,虽然有许多谋略,但都不能为项羽所采纳。正如刘邦所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范增本是项羽的“骨鲠之臣”,项羽曾尊他为“亚父”,苏轼写的《范增论》,称赞范增为“人杰”。连刘邦的谋士陈平、张良也都怕他三分,因为张良、陈平策划的每一个谋略,范增都能识破。

    然而这位亚父却被刘邦轻而易举地离间了。而离间的计谋也简单得让人不可思议:项羽的使节到刘邦军中时,刘邦用特意准备的盛宴款待。正要入席时,又装作误会的样子说:我们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王的。于是撤去宴席,用粗劣的食物打发那个使者。这个计谋,简直就不能算计谋,然而项羽居然中计,立马起了疑心,对范增搞起小动作来。范增是个很精明的人,便对项羽说:“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然后拂袖而去,回家的路上就气得背发痈疮死了。

    苏东坡《范增论》有分析:“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又分析说项羽和范增是早有矛盾,想当年范增投靠项氏家族,出谋划策,均以项氏大业为谋,为何项羽对自己的手下如此不看重呢?这就和项羽的小心眼不无关系了。

    从鸿门宴上我们可以看出在杀刘邦上,项羽和范增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范增的做法是悄悄叫来项庄,叫项庄借舞剑来杀刘邦!当然从主观意思上范增深谋远虑,对项羽忠心耿耿,不惜一切代价为项羽除去未来的心腹之患!但是如果从一个谋士的角度上来讲,范增的做法并不合适,首先谋士的任务是为上司出谋划策!范增在项羽不听自己的计策后,私自叫项庄来实行自己的计策!这显然是一个有主见的上司所不能允许的。何况范增在刘邦走后,用剑击破玉斗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样在众人面前如此不给项羽留余地。以项羽好面子的性格必然会很不满。

    贵族天生的小家子气。他会把一切都归功于自己高贵的气质和不凡的能力,不承认别人还有什么功劳。他也会把一切都据为己有,而不愿与他人共享。因为在他眼里,别人原本不是东西。这种心态,在他自己看来是高贵,在别人眼里就是小气。项羽便恰恰是这样的人。

    项羽的小气表现在这样一个例子上,张良原来是韩王韩成的人,后来因为韩王实力比较小,张良在灭秦的斗争当中,他是受韩王的派遣帮助刘邦的,到了最后胜利以后,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韩王他也封了,但是不让韩王之国,就是不让韩王到自己的封国去,为什么呢?就是嫉恨韩王让张良去帮了刘邦,他就这么小心眼,最后还把韩王杀了。张良本来是很犹豫的,因为张良是韩国人,张良本来的目的是要恢复韩国,他是一个复国主义者。但是现在项羽硬是断掉了他的后路,逼得他走到刘邦的阵营,死心塌地替刘邦出谋划策来对付项羽,小心眼,小心眼就这结果。项羽为人实在是太小气。

    反观刘邦,胸怀就宽广多了。来看看他是怎样对待离间范增的功臣陈平的吧。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陪他出行,为他驾驭马车的官员),并命他监督三军将校。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纷纷说他品行不端,贪图贿赂(也就是后人有时提起的“昧金”“盗嫂”),认为这种人不能信任重用。

    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能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我什么也没带,来到这儿,所以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了人家的礼物。没有钱,我就生活不了,也就办不了事。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再用我,那么,我收下的那些礼物还没有动用,我可以全部交出来,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辞职回家,老死故乡。”寥寥数语,道明了各方的政治优劣,话中有话。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曾“六出奇计”。后来,陈平建议刘邦对项羽实行反问计,刘邦立即答应,拨出专款黄金(实为黄铜)四万斤,“恣所为,不问其出人”,随便陈平怎么使用,也不用报销,也不用审计,对陈平放心大胆使用。结果,陈平略施小计,就弄的项羽对自己的一帮得力干将都疑神疑鬼的。

    贵族由于想要保持自己的优势,所以从心底排斥别人,所以就有些孤芳自赏,心眼显得有点小,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胸中容不得尘埃。当年韩信在项羽的手下得不到半点的信任,恐怕就是因为项羽从骨子里看不起韩信。韩信的确贫贱,他的出身甚至还不如刘邦,甚至“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更何况还受过胯下之辱,这就更让贵族出身的项羽看不起。项羽的头是贵族的高傲的头,所以他就认为别人的头都应该是高傲的头,对于韩信、陈平这样的人就根本没有往心里放了。由于项羽这种贵族式的高傲,许多贫贱无行但是却有满腹才华的人,例如韩信、陈平这样出身微贱之人,在项羽处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无奈之下只得另寻明主,都跑到刘邦那里去了,成就了刘邦的一番大事业。

    平民出身的人,从最底层上来的,也最懂得世态炎凉和人间疾苦,他们一无所有,“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就不怕失去,大不了还是一贫如洗,反正只有光棍一条白纸一张,想什么也不用花本钱,就不妨想大一点,比如“弄个皇帝当当”。有此念头,又有机会,没准真能“心想事成”。何况他们是知道人们追求什么惧怕什么,要收买人心,总是能够到位。有此知人之心容人之度,再加上豪爽豁达出手大方,便不愁买不到走狗雇不到打手,也不愁没人拥戴没人辅佐。

    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从理论上概括,提出“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的命题。赵翼说: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张苍,秦御使,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丧事者。灌婴则贬缯者。娄敬则驾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之所以能够有“布衣将相”的布局,应该说和刘邦的平民出身不无关系。

    刘邦平民出身所造就的豁达大度,和项羽贵族出身的小家子气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正是由于项羽的贵族出身使他内心有着很多的束缚,所以他做事总是缩手缩脚。而刘邦则无所顾忌。在鸿沟对峙时,战局有利于汉。刘邦请人说服项羽,平分天下。项羽同意,归还刘邦父母妻子。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则听张良、陈平计策,从后突袭,楚军溃散。从此楚军一败涂地,项羽终亡于垓下。

    正因为他不受任何规范约束,他的拳头击出去也格外有力;而敌人除了他的生命外,对他无从要挟。一边是为了一个目标不顾一切奋勇向前的无赖,一边是勇猛强壮但心存种种顾忌的豪杰,你说胜利更应属于谁?

    所以,出身贵族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出身平民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刘邦和项羽的较量,就说明了一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