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十讲-刘邦和他的女人们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一名成功的男士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刘邦背后同样也少不了或睿智或美丽的女人。作为大汉王朝幕后政治的代言人,这些女人为了追求权力,用自己的美丽做武器,不仅深刻地影响到了刘邦,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大汉王朝。当政治遭遇女人,当纤手撼动天下,一切都似乎在证明:主导历史的,并不只是男人。

    幕后政治的代言人

    “自古英雄爱美人”,一个英雄人物的身边好像总少不了女人们的陪伴。

    和刘邦同时代的项羽,身边就有一个虞姬。虞姬爱慕项羽的勇猛,嫁与项羽为妾,经常随项羽出征。

    楚汉之战,项羽困于垓下(安徽灵县),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以为楚地尽失,他同自己的爱姬把盏共饮,作生死离别。酒至半酣,霸王起身,对着虞姬慷慨悲歌,唱起了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被包围的困境,声名显赫的霸王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发出了最后的一声叹息。

    虞姬为楚霸王起舞,含泪唱“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拔剑自刎,死后葬于垓下,成就了一出“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刘邦也不例外。不过项羽对于爱情很是忠贞,没有什么“绯闻”传出,只爱虞姬一个,一出“霸王别姬”,成了千古传诵的爱情经典。

    而刘邦就不一样了,史书上说刘邦“好酒及色”,身边的女人子不会少,这也难怪,谁让刘邦从小就是一个混混呢,道德在他心里自然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更何况,据史书记载,刘邦长得身高颈长,鼻挺额宽,还有一副美须髯,是一个端庄中透露着威严的美男子。大概投怀送抱者应不在少数。所以,他还在家乡的时候,不光赖人家酒钱,甚至连老板娘也都拉人了自己的怀抱。

    大家最熟知的刘邦夫人应该是吕雉了。不过刘邦在吕雉之前应该还有一位夫人曹氏,史书上记载,刘邦有一个儿子,名叫刘肥,大概是长的比较肥胖吧,就应该是这位夫人所生。后来的史学家推测,说这位曹氏夫人应该是曹参的族妹,所以曹参才能够在后来封赏功臣时公认为是第一,刘邦对他也是信任有加,连监督韩信这样的头等机密大事,都让他来做,足以见他在刘邦心中的地位。所以说,这位曹氏夫人很可能是曹参的近亲。

    不过后来刘邦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又迎娶了吕雉,也就是他的正牌夫人。

    说起吕雉和刘邦的结合,多少还有点儿戏剧色彩。为刘邦和吕雉牵线的“月下老人”,正是吕雉的父亲吕老太公。吕老太公有一项绝技,就是看相,他的名字曾经被收录在《相经》中,由此可见他看相的本领应当是属于专业级别的。

    由于吕老太公在家乡得罪了人,所以就投靠到自己的好友沛县县令那里。在为吕老太公举行的接风宴会上,刘邦由于无赖的本性使然,身无分文,却喊出了“贺钱一万”的豪言。引来人们的侧目,自然也引起了吕老太公的注意。刘邦的好友萧何怕刘邦出洋相,就对吕太公说:“这小子说话没有几句是真的,你可千万别信他的!”

    但是吕太公是干什么的,那是有名的相士。他一见刘邦相貌甚伟,不由得暗自称奇。酒足饭饱之后,在席间吕太公多次用眼色向刘邦示意留客,刘邦也就有意等到最后才离席。只剩二人时,吕太公恳切地说:“我从小就爱相面,常给人看相,不知看过多少人了。可无论谁都没有你的面相高贵,请你以后自我珍重。我有个亲生的女儿,还没有许配给人家,愿意把她嫁给你为妻,甘心给你做一个铺床叠被的,操持家务的奴婢。不知你可同意否?”刘邦本就好色,有美女自动送上门,安得不喜?此言正中下怀,忙巴不得地答应了。

    这个吕雉这时候已经是将近三十岁的老姑娘了,这个年纪在现在来说也是一个大龄姑娘了。不过吕雉应该是一个美人胚子,因为沛县县令都曾经向自己的老朋友提出请求,要迎娶这位小姐,吕太公都没有答应。大概他觉得自己的女儿有贵人之命,所以他宁愿把自己的女儿等得花儿也谢了,宁愿得罪自己这位老朋友,也要等到这个贵人的出现,才把女儿嫁出去。

    不过,吕老太太可没有这种眼光。刘邦走后,吕太公的夫人很是生气,她觉得把女儿嫁给这样一个无赖简直是糟蹋自己的女儿。就骂吕公说:“平日你很看重你的女儿,认为是奇货可居,一定能嫁个贵人。你的县令朋友前来求婚,你都没有答应,今天怎能许配给刘邦这样的人呢?”

    吕公呵斥道:“这种重大的事情,哪里是你这样的妇道人家能弄懂的呢?”于是坚持自己意见,终将大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

    刘邦的一次无赖行为,竟为自己赢得一房美妻,实在令其大喜过望。这不仅改善了他的生活处境,更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对他以后的发迹,不只有具体的物质的助力,更有精神上莫大的鼓舞和动力。

    这个吕雉,太史公评价是“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由此可见,吕后可称得上是刘邦“事业上的帮手,生活中的助手”。

    吕雉嫁给刘邦后,夫妻俩的感情似乎水乳交融,非常好,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模范夫妻”吧,所以他们很快就有了一双儿女,这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公主。几年下来,吕雉也不过是吃糠咽菜、种田务农、操持家务。刘邦也照样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地混着日子,心安理得地做着亭长,似乎早已把“大丈夫当如是也”的豪言壮语抛到了脑后。

    一心想要做个贵人的吕雉哪能甘心在这种干农活、生孩子、做家务的繁杂事务中,将自己的贵人梦想挥霍掉呢?所以,吕雉想法要促使自己的丈夫及早觉醒,发奋图强。

    一天,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讨水喝。那老头儿一边喝水一边端详着吕雉说:“夫人,您可是天下第一大贵人呀。”吕雉又请他给自己的两个孩子看相,老头儿看了刘盈说:“夫人之所以显贵,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孩子呀!”再看鲁元,也是贵人之相。

    老头儿刚走,刘邦前后脚就来了,吕雉立即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刘邦说“人呢?”吕雉说:“刚走不远。”刘邦赶紧追了上去,请那老头儿给自己看相,老头儿说:“我刚才给您夫人和孩子看了相,他们都像您,您的相貌真是贵不可言啊。”刘邦向他道谢道:“假如真像您老人家所说的那样,我将来绝不会忘了您的恩德。”后来刘邦果然显贵了,那老人却已不知去向,再也找不到了。

    这无名老人看相的一幕必是吕雉所导演无疑。本来,吕雉自己或吕雉的父亲吕公已经为刘邦看过相,早已预设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再设计一个神秘的无名老人,其目的无非是再次提醒刘邦对自己的历史使命有所觉悟而已。

    吕太公的看相,还不如自己女儿对于丈夫身上蕴藏的许多领袖人物所必备的潜在素质的观察和把握:热衷冒险、豪迈之气、广交际、讲义气、果敢决断、善于随机应变……所以她选择了最为简单而最为有效的方式来使自己的丈夫奋发图强。这个吕后委实不简单。

    后来,刘邦私自放走了前往骊山服役的囚徒,随即亡命江湖,有一阵子他隐藏在芒、砀一带的深山大泽之中。吕雉每次带人去找刘邦,总是一找就找着了。刘邦对此很是奇怪,问老婆是怎么回事。吕雉说:“你所住的地方上面常常笼罩着一股云气,所以我朝着云气走,往往能够找到你。”刘邦听了非常高兴。

    其实,所谓“云气”显然又是吕雉耍的一个花招。因为当时刘邦与沛县的联系全是通过樊哙,而樊哙则是吕雉的妹夫,有了樊哙指引,还怕找不着刘邦吗?再者,秦始皇巡游东方意图镇压“天子之气”一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吕雉于是就地取材,顺手望空抓来了一团云气便罩到刘邦头上。有吕雉的花言巧语在先,不由得刘邦不将“东南有天子气”的说法和自己联系起来。

    不管刘邦与吕后婚后生活是苦是乐,两人感情是好是坏,吕后对刘邦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单从这两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吕后对刘邦的帮助。太史公说吕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倒也并非妄言。

    虽然刘邦举事之后,并未带老父、爱妻、幼子从军,以致在彭城之战时,将老父与爱妻失落于敌手,直到汉四年鸿沟划界才得团圆,夫妻有将近三年未在一处,刘邦依然奉吕氏为正室。登基称帝后,首先封的便是吕氏。《汉书》云:“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当天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追尊先姐曰‘昭灵夫人’。”足见吕后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竟至超过其父。因为数月后,经人提醒,刘邦才封其父为太上皇。

    说吕氏“佐高祖定天下”有点儿言过其实。刘邦在和项羽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吕氏还在家乡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直到被项羽的军队俘获,成为了项羽的俘虏。后来“鸿沟和约”签订之后,项羽才将吕雉和刘老太公一同送归刘邦。要说她这时候对于刘邦有什么帮助的话,那就应该是她成为了项羽要挟刘邦的一张牌,估计项羽要烹杀刘邦父亲的时候,她就在旁边“陪斩”,所以,她这个时期主要是帮倒忙。

    吕后的功绩,主要是在刘邦登上皇位之后。应当说,对安定刘氏家天下来说,吕后确实起了一定作用——“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帮助刘邦的主要功劳就是杀害开国功臣、诛除异姓王。

    刘邦毕竟是和功臣血里火里一块打出来的弟兄,真的要举刀相向,还真有点儿下不了手,所以在云梦泽将韩信擒住之后,没事还要找他聊聊天,安抚一下。查明彭越没有谋反的证据后,充其量也就是把他流放到蜀地去。由此可见刘邦对于这一帮子和自己拼杀的弟兄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这时候,吕后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在异姓王中,最著名的三人是韩信、彭越、英布。韩信是在高祖出征时,吕后和相国萧何密谋,假传捷报骗韩信进人长乐宫,韩信刚进去,便被吕雉预先埋伏的武士拿下,用绳子捆后送往宫中悬挂铜钟的房间,随即由吕雉亲自监督,斩首于铜钟之下。韩信估计那时候肠子都要悔青了!后悔没有听取蒯通的话呀,所以临死前,长叹一声:“我悔不早听蒯通的话呀,现在竟为女子小儿所骗,岂非天意呀!”

    为女子小儿所骗的又岂止韩信一个,比起韩信来,彭越似乎死得更冤。由于被人诬告谋反,被刘邦押往洛阳。后来,高祖已查明彭越无谋反之罪,将其流放到蜀郡。本来这时候彭越已经逃离了鬼门关,可惜鬼使神差,竟让他碰上了吕雉,莫非真的像有人说的那样,是时也!运也!

    彭越在途中正好碰上从长安到洛阳的吕后,彭越还以为碰到了自己的知心人,痛哭流涕,自言无罪,请吕雉为自己在刘邦面前美言。

    吕后假意答应为其申冤,却故意制造假案,撺掇刘邦杀掉彭越全家;韩、彭二人的冤死,又逼反了英布,使其败亡灭族。不仅当事人免不了一死,其全家都要被夷灭,“自古最毒妇人心”,看来是真的有点儿道理。

    后来吕后又变本加厉,运用种种手段,使自己的儿子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在自己的儿子惠帝死后,自己又堂而皇之地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行天子之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吕后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女皇帝,这个刘邦怕是没有预见到吧。

    权力祭坛上的供品

    吕雉的“最毒妇人心”,在刘邦死后更是暴露无遗。刘邦刚死,吕后就想把所有的开国功臣一网打尽,迟迟不发丧,后来有人对吕后的情夫审食其陈说利害,让他劝说吕后,才使她打消这一念头。

    而对于刘邦的姬妾,吕后更是既妒又恨,除刘邦不很亲近的薄姬得以随亲子赴封国而外,全都被幽禁起来。

    而最为吕后痛恨的莫过于戚姬了。也难怪,“红颜自古招人妒”,最大的问题应该出在戚姬自身上,戚姬身材修长,气质高华,能歌善舞,善于鼓瑟击筑,而且戚姬极其善于逢迎刘邦,不敢稍有不从,史书上记载,戚姬曾经让人用百炼精金做了一个指环,这个指环能够照得见手指里的骨头,但是刘邦见了很是厌恶,戚姬便马上把这个指环送给了侍女。她的百依百顺,相比起吕后的专横跋扈来,自然是更得刘邦的欢心。而且,戚姬既无过问朝政的能力,也没有兄弟子侄封侯封爵的外戚背景,刘邦不担心她利用儿子控制朝政。所以,自定陶与刘邦相遇,便十分得宠。自是让吕雉很嫉妒。

    更要命的是这位戚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心里也打着小算盘,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如意继承王位。在如意年纪尚小的时候,尚不能够接受老师的教诲,戚姬就找了个老婆婆来教养如意,给他的居室起名叫做养德宫,后来改名为鱼藻宫,这两个名字很有意思,“养德”的意思就不用解释了;“鱼藻”出自《诗经·小雅》的篇名,《诗序》以为讽刺幽王荒逸,言万物失其性,含有规劝如意的意思。由此可见戚姬的心思。

    而如意的言谈举止都有刘邦的风范,刘邦对他十分钟爱,加上戚姬不断地吹枕边风,而吕后的儿子刘盈可能是从小在乱军之中受到惊吓,所以显得有点懦弱,很是不讨刘邦的喜欢,刘邦大有废掉刘盈的太子头衔,另立刘如意来继承自己衣钵的可能。

    在吕后眼里,戚姬不仅是自己的情敌,更是她的政敌,她必须反击,但也必须小心翼翼。

    汉代自建立以来,刘邦曾经千方百计想要招致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听说刘邦不太重视儒生,言语之间又喜欢不干不净地骂人,所以始终不肯受命。

    为了巩固儿子的太子地位,吕后求计于张良。经过张良的穿针引线,刘邦都没有请动的“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和吕后的诚心感动,答应出山,做太子的宾客。经过这四位长者的教导及潜移默化,刘盈的修养和见识大有长进。

    一天,宫中大排筵席,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等到汉高祖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知道太子已不可废。他知道连自己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都已成为太子的宾客,看来太子羽翼已成,当刘邦回到后宫把这一消息告诉戚姬时,戚姬立即泪流满面,她知道成为一国之母的希望是破灭了。

    这次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取得意外的胜利,连雄才大略的刘邦也一筹莫展。吕后巩固了太子的地位。

    后来,刘邦死后,就该戚姬倒霉了。她被剃成光头、以铁链系颈、穿上土褐色的囚衣。白天在宫院中捣米,晚上就被牵着铁链锁进“永巷”(宫中监狱)严加看守。

    戚姬从来没有遭受过这样的折磨,更难堪这样的耻辱。她多年来都是汉宫中的一枝鲜花,被刘邦百般宠爱惯了,所以也就不懂得忍耐,更看不清形势,不懂得朝政,她哪里知道吕雉背后的实力,还以为她也和自己一样,不过是依靠儿子起家的普通妇人——你吕雉以为只有你有儿子吗?我戚姬也有,而且比你的儿子还得先皇的宠爱!

    于是戚姬作歌,每日不停地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她还在希望,能有人把自己受虐的消息告诉自己做王的儿子,让他来为自己报仇雪恨。

    既然是安了这个心,当然戚姬唱这首歌是从来不背着人的,越是人多,她越是唱得起劲。

    果然,很快这首歌就出了名,不过可惜,首先知道的人不是她的儿子赵王如意,而是她的死敌太后吕雉。

    吕雉一听这首歌,立即怒火中烧,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与戚姬之间的过节已经影响到了彼此的子女,赵王如意如今虽然年幼无知,但是一旦长成,很可能(几乎是完全可能)对自己和儿子刘盈切齿怨恨。更重要的是,如意非常得刘邦的疼爱,配给他的封国的臣子,都是非常忠心而能干的,万一赵王如意长大成人,利用王权为母亲报仇作乱,那还了得?

    于是吕雉下定决心,要铲除这个隐患。

    赵王刘如意这年不过十四五岁,虽然名为封国之王,实际上年幼识浅,凡事都靠国相周昌主持。当年刘邦已预知吕雉不会轻饶如意,所以曾经郑重其事地将如意托付给周昌,更因为周昌有大恩于吕雉,所以刘邦希望周昌能够利用这一特殊条件,尽忠职守,保护刘如意的平安。

    果然,周昌假称如意有病在身,不让如意奉召,吕雉征召了赵王三次,三次都被周昌硬梆梆地拒绝了。最后周昌也把话挑明了:“高皇帝把赵王托付给了微臣,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欲招赵王连同其母一起杀害,所以臣不敢奉诏。”话说到这份上,吕雉拿周昌没有办法。不过吕后也不肯善罢甘休,最后使用“调虎离山”之计,征调周昌进京述职,调开了周昌。

    周昌一离开赵国,吕雉便跟着下令再召赵王。没有了腰杆子硬的周昌,刘如意不敢拒绝吕后的命令,只能奉命来到长安。

    本来照吕雉的心意,她几乎是要立马向刘如意下手的。但是刘盈却手足情深,无论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亲自出城迎接,并从此与弟弟食则同桌,寝则同席,使得吕雉好几个月都找不着下手的机会。

    可惜,吕雉却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女人,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她满腹的杀机非但不曾减退,反倒愈烧愈烈。终于,给她逮着了一次机会。

    刘盈有个习惯,每日都早起习射,而如意年纪小,不像哥哥那么有恒心,何况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危险,所以终于有一天,他坚持不了啦,就赖床不起,不愿再跟着哥哥去射箭。刘盈心软,想想一时半刻也没什么要紧,就依了弟弟。

    就这么片刻工夫,吕雉就派人来了,在刘盈的寝宫之中,将毒药灌进了刘如意的口里。

    等到刘盈兴冲冲地回来,那温暖轻柔的床帐里,只有弟弟刘如意七窍流血的尸体在等着他。

    刘如意被除掉了,吕雉没有了后顾之忧,立即开始了对戚姬的大报复。她下令将戚夫人的手脚全部砍掉,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然后丢进厕所里。称为“人彘”。彘就是猪,当时的猪圈兼具厕所的功能。所谓的“人彘”,就是把戚姬和猪关在一起。

    吕雉对自己的战果十分满意,大概她觉得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便特地召儿子刘盈前来观赏“人彘”。

    刘盈初看之下,惊恐之余觉得莫明其妙,便问母亲:“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吕雉心情很好,乐于为儿子解惑,答日:“这就是戚夫人了。”

    刘盈当场放声大哭。他万万没有想到,母亲杀死了弟弟还不罢休,就连弟弟已无还手之力的生母都不放过。他更不能相信,当年明眸善睐艳盖宫掖的戚夫人、弹琴击筑吹笛作歌唱《上灵》的戚夫人、腰肢袅娜翘袖折腰为舞的戚夫人,会变成这样一个在恶臭中蠕动的怪物。

    刘盈天性温和儒雅,这一次惊吓超过了他的承受能力,病倒在床一年多都不能痊愈,眼前梦里尽是弟弟和戚夫人惨死的模样。

    然而刘盈虽然身为帝王,却对自己的母亲无计可施,最后只能对吕雉说:“你做的这些事都不是人能够做得出来的,我作为你的儿子,实在无法再治理天下。”从此刘盈沉醉于饮宴女色,自我放纵,拒绝上朝理政,每日晨起习骑射啥的更是不再提起,如是浑浑噩噩七年之后,年仅二十五岁的刘盈便离开了人间。

    对非亲生的皇子,吕后下起手来毫不留情,先后杀掉赵隐王如意(戚姬之子),活活饿死赵幽王友,逼赵共王恢自杀。

    次年十月岁首,楚王刘交、齐王刘肥等前来朝见,吕雉设宴招待。惠帝因齐王是他兄长,不让他叙君臣之礼,而是按家人礼节,自己坐在齐王下首。吕雉怀恨,便让人把放有毒药的酒拿来,给齐王斟上,要他为自己祝寿。惠帝因赵王被害,比过去机警多了,一看吕雉和侍从神色有异,旋将此酒也给自己斟上一杯,说是要同齐王一起给太后祝寿。吕雉慌了,忙起身将儿子手中的酒泼掉,齐王见状,吓得不敢饮酒,佯醉告退。

    返回齐邸(即齐王在京的行宫)后,刘肥已知刚才差点儿被老太婆毒死,不胜惶恐,唯恐不能活着离开长安。陪他前来朝见的齐国内史(民政官)出主意说:“太后只有皇上和鲁元公主这么一对儿女。如今大王享有七十余城,公主的食邑只有数城。大王若献上一郡给公主做汤沐邑,太后心里一高兴,大王也就能消灾了。”为了活命,于是齐王上表,自请献出城阳郡给公主,又请奉公主为齐国王太后,吕雉果然大喜,亲自来齐邸为刘肥饯行。鲁元公主本来和刘肥是兄妹关系,现在为了活命,竟然要认她做自己的“王太后”,成了自己“母亲级”的人物,这可真有点儿天下奇闻了。

    脱身返回临淄后的齐王,羞愤交集,从此称病,再也不敢去长安。

    这以后,吕后又幽杀少帝,立新少帝刘弘,不仅掌握朝政,更掌握皇帝的生杀废立,实在比真正的皇帝还要专权。因而,《史记》、《汉书》都破格为吕后立纪,这在史书上是特例,后世只有武则天享此待遇,连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也未获独立执政的名声。因而,吕雉可谓我国历史上女主秉政第一人。

    吕后还多方钳制、诛除刘氏诸侯王,并大封吕氏,将军政大权交与吕氏子侄,几乎将刘氏的天下变做吕氏的天下。如果不是陈平、周勃等元老功臣犹在,再加上吕氏子侄的能力、气魄都远不如吕氏女性,实在不是汉室老臣的对手,刘家的天下真有可能让吕家捡个大便宜。

    尽管心硬手狠,吕后对自己的罪恶也有所感应,虽无忏悔之心,亦有畏惧之感。赵王友被幽囚饿死后,适逢日食出现,吕后甚感厌烦,内心很不安宁,对亲近之人说:“这日食是冲着我来的。”第二年,她上庙进香祈祷消罪。在回来的路上。似乎觉得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像黑狗似的跑到她的腋下,忽然又不见了。请人占卜,说是赵王如意作祟。吕后因此疑心生暗鬼,腋下犯病不治。不久病重而亡。依今日医理,大概是因为作恶太多,心理压力太大所致的疾病。足见害人者肯定不会安享人生的快乐,必然伴随的心理负担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不过刚毅的吕后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刚毅”的。吕后刚当政时,匈奴的冒顿单于写来一封不友好的国书,大略说:……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通“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什么意思呀?大意是说:单于刚死了妻室,吕后又正在守寡,咱两个不正好是一对吗,不如咱们两个互通有无,这样多好呀!

    这封信写的是相当下流,吕雉读过信后,气得七窍生烟,马上召将相大臣前来商量,自曹参、赵尧、周勃以下,人人面无表情,不吭一声。樊哙因身份特殊,自然不能忍看大姨受此侮辱,便表示愿意率兵十万,横扫匈奴。中郎将季布马上说“哙可斩也”,理由是当年高帝被围平城时,有三十二万大军尚不能解围,现在说以十万之众便能报仇,分明是面欺太后。

    既然大家都无意为太后雪耻,太后也就只好唾面自干,吞下耻辱。吕后虽然很气恼,但限于国力不能与匈奴开战,也只有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了。最奇妙的是,还让其亲信谒者张释,按现在的叫法应该是宫廷传达室主任了,写了一封无耻之极的回信:“单于不忘敝邑,赐之以书。敝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敝邑无罪,宜在见赦……”堂堂大汉,开口闭口自称“敝邑”,还求对方“见赦”,尤让人笑掉大牙的是,面对单于的公然调戏,居然自谦因“年老气衰”,所以无法满足您的欲望。

    随同回书一起送往匈奴的,又是“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空前的承羞忍耻,总算又换来了北疆的暂时安宁。柏杨《中国人史纲》评曰:“吕雉虽然气得吐血,也无可奈何。”可见吕雉倒也能屈能伸,不是一味刚毅强狠。

    政治也有温情淳厚的一面

    汉宫中除了戚姬,还有一位薄姬。然而,吕雉虽然对戚姬的报复如此残忍狠毒,她对薄姬的态度却非常公正。这当然是因为薄姬为人小心谨慎,更是因为薄姬和她一样,没有得到丈夫刘邦应该给予的善待,除了人生经历和身份头衔略有差距,在被丈夫冷淡这方面。吕雉觉得自己与薄姬多少有点儿同病相怜。

    据史书记载,薄姬是苏州人,她的父亲在秦朝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相好,生下了薄姬。结果薄姬的父亲死在兵荒马乱中,她的母亲魏媪拉扯着独生女儿,把她辛辛苦苦地养大。

    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乱世。魏国宗室魏豹就在此时自立为王。这时薄姬已经长成婷婷玉立的少女,魏媪心怀故国,见魏豹复魏,便将心爱的女儿送进了魏豹的王宫,薄姬便成了魏豹的姬妾。

    当时有一位很著名的星象家、名叫许负,魏媪请他来给女儿薄姬相面,看她能否在魏宫中出人头地。谁知道这许负一见薄姬,顿时大惊失色,道:“何止是在小小王宫出人头地,她日后还要生下天子,成为世间第一贵妇人!”

    许负先生的相术在当时是很有名的。这话一说出来,魏媪简直心花怒放。而魏豹听说薄姬竟然还有这等远大前途,更是喜上眉梢,脑袋瓜子立时转得飞快:薄姬的儿子是天子,而她是我魏豹的小妾,她当然只能生出我的儿子来。那么,我的儿子做天子,那我就是天子了?或者至少也可以放手一搏,为儿子打下前程吧?

    魏豹说到就做,立即背弃自己和汉王刘邦所订的攻楚盟约,转而在楚汉之间中立起来,有坐山观虎斗,想收渔人之利吞并天下的意思。

    魏豹的算盘打得不错,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薄姬的确是“天子之母”,但自己却不是“天子之父”。

    魏豹背约,令刘邦怒火中烧,这一下气得连项羽都先放在一边了,赶忙派兵消灭魏豹。

    魏国的实力怎么能是汉军的对手?于是兵败如山倒,汉高祖二年三月,魏豹天子梦未圆,自己辛苦打下的“魏国”倒先成了汉王刘邦的一个郡。魏豹对“相面不准”的许负恨得牙根痒,只得投降。刘邦对于魏豹倒没有计较,封他做御史大夫,并让他伙同周柯、枞公守卫荥阳城。可是魏豹的命运实在是太背了,这两个人等到刘邦离开,便凑到一起商量,认为魏豹是“反国之王”,又被汉王削去了封号,必然心怀怨恨,说不定会趁此机会,暗中勾结楚军,倒反荥阳呢。两个人一合计,最保险的办法就是斩草除根吧,两个人就以商议军情为由,把魏豹叫来“咔嚓”了。可怜魏豹幻想着做“天子之父”,没有想到会落个如此的下场。

    当初魏豹败后,魏宫中的女人们全部被俘。由于是“罪妇”,薄姬等人没有资格充当刘邦的姬妾,只能去做宫中役使的婢女,于是她们都被送进了“织室”。

    魏豹死后,刘邦偶然来到囚禁她们的织室视察。这一视察,使刘邦顿时眼前一亮,发现魏豹的宫人中,居然不乏美色婵娟。于是色心大动,挑选了一批姿色出众的女奴送进自己的后宫中。

    薄姬就在这批女人之中。一时间,薄姬以为自己将要时来运转了,觉得许负的预言就要应验了。

    谁知道,她也高兴得太早了。刘邦内有悍妻吕雉,外惑于诸夫人,何况薄姬的姿色在魏宫女眷中并不出众,因此刘邦压根就不曾注意过这个小妾。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薄姬连刘邦的面都没能再见到。眼看青春流逝,她只能自叹命苦。

    就在这个时候,命运之神开始眷顾薄姬。

    当初在魏宫中,年纪尚小的薄姬有两个很要好的女友,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三个人情同手足,亲如姐妹,还曾经立下了盟誓:“假如三人中有谁先得富贵的话,一定不会忘记另两人,要共享富贵。”

    薄姬在魏宫中时,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誓言,对于两人是照顾有加。然而到了汉宫,管夫人和赵子儿却将薄姬的盟誓当成了笑话。也许是她们当初就根本没有将薄姬当一回事,而是利用薄姬的忠厚,作为自己前进的一块跳板罢了。现在薄姬在汉宫失去了当初的恩宠,当然是弃之如敝屣。可惜薄姬也是心底忠厚,并没有看穿两位“姐姐”的真面目。

    汉高祖四年,刘邦来到了河南成皋灵台。这时陪伴他的姬妾,正是管夫人和赵子儿。这两个女人一时间十分受宠,得意非凡,闲聊的时候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觉得薄姬十分可笑,于是还嬉笑着嘲笑薄姬呆头呆脑地拿自己当做姐妹呢。

    刘邦无意间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见两人笑得好像是有什么缘故,便询问两位。管夫人和赵子儿只得一五一十地将底细都说了出来。

    人都是天生同情弱者的,刘邦顿时心生怜香惜玉之心,对单纯的薄姬同情起来,于是下令召见薄姬。

    因为好友的背叛,薄姬反而得到了刘邦召见的机会,看来天道还是公正的呀。

    就在刘邦召见的头一天晚上,薄姬做了一个怪梦,梦中飞来一条龙,盘在她的身上。梦醒后正在诧异之中,却忽然得到了为刘邦侍寝的机会,于是便将这个梦境告诉了刘邦。

    不管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好,还是薄姬故意编出故事来讨刘邦欢心也好。总之正好中了刘邦的心思。刘邦出生的时候,父亲就见有条龙钻进了刘邦母亲的肚子里,生出了刘邦,现在薄姬又说自己是一条龙,大概刘邦现在真的把自己当做一条龙了。所以,刘邦一听,十分高兴,认为此事乃是天缘,于是对薄姬说:“这是你将要富贵的征兆,我成全你。”结果还真有点儿神奇,就这么一次机会,薄姬居然就怀上了身孕,当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

    但是,刘邦并没有喜欢上薄姬,他当初召她侍寝,也就是出于那么一点点的同情心,几乎等于是在“日行一善”,所以这一夜后很快也就把薄姬忘到了脑后,特别是她怀孕生产之后,更是连面都没有见过她一次。薄姬虽然为刘邦生下了儿子,却还是没有改变自己守活寡的命运。

    不过,也正是“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最受冷遇的薄姬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自己出头的那一天。

    吕后为了铲除异己,将刘邦的儿子几乎要杀完了。当吕后党被陈平、周勃联手铲除之后,待要推选新的皇帝时,大臣们这才发现,此时刘邦的儿子们,只剩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让谁来做皇帝呢?左挑右选,经过谨慎选择,大臣们选中了刘恒。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为看中了刘恒的母亲薄姬背后没有显赫的背景,省得又生出后宫专权的乱子来。

    远在晋阳与世无争的代王刘恒竟然时来运转,天上掉馅饼竟然砸在了他的脑袋上。争得头破血流的人最后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把自己的命都赔进去了;而没有争斗的人却最后得到了。历史上的事有时候就是这么怪,谁又说得清呢?

    公元前189年闰九月,迎接刘恒进京为帝的使者来到了代国。这时的刘恒,已经做了十七年的亲王,时年二十四岁。他简直不能相信,世上有这样的好事,他和他的臣属们都认为这是一个阴谋,万万不能相信,坚决拒绝接受这个“帝位”。只有一位叫做宋昌的中尉支持刘恒,强烈支持刘恒前去长安继位。

    刘恒的母亲薄姬大概还没有忘记许负“自己是天子之母”的预言,也觉得这是天意。为了稳妥起见,薄姬让刘恒采用卜筮之术,以占卜决定。占卜的结果是上上大吉。于是决定前去长安继承帝位。

    为了安全起见,刘恒先让舅父薄昭随使者进京,直到得到舅父的肯定答复,他才轻车简从向长安进发。

    这时的刘恒的心还没有完全放下,他多留了一个心眼,来到长安城外五十里处,他再次派人打探消息,确信无疑后,才前往渭桥与迎接的大臣相会。

    当人群将他前呼后拥送进未央宫后,他成为大汉王朝的第五任皇帝,也就是后世有名的汉文帝,正是他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刘恒即位后,封自己的母亲薄姬为皇太后。薄太后也终于实现了自己“天子之母”的梦想。

    戚姬聪明一世,想要说服刘邦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结果反而成为吕后的刀头肉,落了一个“人彘”的下场。而自认苦命的老实人薄姬,却当上了大汉朝的皇太后。这其中的是是非非,倒真有点儿耐人寻味。

    在婚姻生活上,薄太后一生坎坷,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无论是在魏豹眼里,还是在刘邦眼里,她都不过是一个玩物罢了。然而她却生了一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孝顺儿子。

    据说,薄氏成为皇太后之后,汉文帝以皇帝之尊,仍然对母亲孝顺如初。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刘恒在三年之中,每天都要看望母亲,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衣不解带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一直都对母亲尽为子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二十四孝故事里,汉文帝刘恒排第二,仅次于舜帝姚重华。

    公元前157年,文帝先于薄太后离开人世。临终时,他对于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不孝”深为抱憾,反复嘱咐妻子窦皇后和儿女们一定要对薄太后尽孝。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刘恒要求将自己的陵墓照“顶妻背母”的方式安置方位。

    两年后,薄太皇太后去世,窦太后谨遵丈夫的心愿,将婆婆落葬在刘恒霸陵的南方,仿佛刘恒背着母亲的样子。

    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吕雉是一个狠毒的女人,然而对于薄姬来说,吕雉却不啻是她的恩人和知己。

    因此能够与刘邦合葬的始终都是吕雉,薄姬不但没有在权倾天下之后,将吕雉的棺椁从刘邦陵中迁出,更没有将自己以“文帝生母”的身份挤进刘邦陵。她始终认为,吕雉才是丈夫真正的妻子。薄姬陵一如薄姬生前的为人,恪守着自己姬妾的身份,守护在儿子刘恒的身边,隔河远望丈夫刘邦和吕雉的合葬陵。

    心地淳厚的薄姬地位低下时没有与人争权夺利,地位尊贵时仍然没有与人一争高下的心思。不过细细思量,也正是这份淳厚的心思成就了薄姬。

    回望薄姬的人生,她似乎没有品尝到一个女人最为渴望的爱情的甜蜜,她似乎完全是为了“生天子”而来到这个人世的,上苍赋予她的人生使命,仅仅是做一个母亲。然而她是世间最幸福的母亲。这也正是薄姬最伟大的地方,也应该是最为幸福的地方了。

    这三个和刘邦关系最为亲近的女人,简直是一个人生的缩影,所有悲欢离合都集中在这三个女人身上,刚毅的吕雉从刘邦的背后走上了历史的前台,却最终也逃不脱命运的归宿,精明的戚姬精明一世,却最终落得个“人彘”的可悲下场,甚至连自己的儿子也被处死,而忠厚朴实的薄太后,与世无争,却最终登上了“天子之母”的尊崇地位。汉朝初期的几代国君,都尊崇黄老之术,大概和薄太后的经历也有一点儿关系吧!

    世事如棋,变幻无常,刘邦在地下如果看到自己的女人们,大概也会有无限感慨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