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十讲-不读书的皇帝与读书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刘邦是一位“马上皇帝”,所以他有点儿看不起读书人。但是他并不讨厌对他有用的读书人,事实上,读书人在刘邦建立自己事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对于读书人的态度也有个从讨厌到离不开的过渡。

    真的讨厌读书人吗

    提起刘邦,大家都知道刘邦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

    刘邦见到读书人就会骂起来,甚至会把这些书生的帽子摘下来当“便盆”使用。足见刘邦对于书生的讨厌程度。

    刘邦之所以讨厌读书人,大概是与秦朝的大气候有关。

    秦始皇曾经在咸阳宴请七十个高级知识分子来讨论治国的方略。其中一个叫做淳于越的儒生想要劝说秦始皇宗商从周,结果引起了秦始皇的震怒,引起了一场“焚书坑儒”的运动,使儒生的地位一落千丈。

    那时的儒生地位,估计也属于“臭老九”之流的,社会地位极低。像刘邦这种泼皮无赖,自是对读书人没有好感,甚至还要气势汹汹地闯入某个老儒家里,当着他的面,把大捆大捆的书册投人熊熊的大火之中。所以刘邦估计对于读书人也没有好感,讨厌读书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还有一条原因,就是因为刘邦小时候自己的学业不怎么样,有自卑感,所以他就特别讨厌读书人。大凡人们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就会诋毁诬蔑,刘邦大概也不例外。刘邦小时候在父亲的好友卢太公的资助下,和卢太公的儿子、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卢瑁曾经一起读过几天书,但估计学习成绩实在是不咋样。所以后来刘邦曾经对自己的儿子说过这么一句话:“当(焚书坑儒)的命令颁布时,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呀,因为我一向是不喜欢读书的。”所以,他看到那些读书人就有一种心底里的自卑,进而转化成为对读书人的一种蔑视。

    不过刘邦虽然讨厌读书人,但是对于有真才实学的人,他还是很看重的。从他对蒯通的任用上,就可以看出来。

    蒯通曾经劝说韩信造反,结果韩信犹豫不决,最终被吕后斩杀于未央宫。结果这个韩信精明一生,临死时倒有点儿“缺心眼”,仰天长叹:“我真后悔没有听从蒯通的话,才落得个被女人杀害的下场呀!”得,一句话就把蒯通给卖了!

    蒯通见韩信不肯造反,心里大概有了不祥的预感,就装疯卖傻起来。结果被刘邦抓了起来,准备把他给烹杀了。

    蒯通被带到后,刘邦问:“是你教唆淮阴侯谋反的吗?”蒯通回答:”对,是我教的。可是韩信傻小子不听我的话,所以才混到如今把命也丢了。如果那傻小子当初听了我的劝,你又怎么能杀得了他?”刘邦大怒:“把他扔鼎里煮了!”蒯通大叫道:“哎呀!别,别,这可冤枉死我啦!”刘邦说“你教唆韩信造反,你冤什么?”蒯通说:“秦朝纲纪崩摧,国势衰微,崤山以东形势大乱,各种力量纷纷崛起,英雄像乌云一样集中起来。秦丢掉了它的鹿(暗指政权),天下人都在追这只逃跑的鹿,聪明机灵腿脚灵活的人才会先抓到这鹿。盗跖的狗冲着尧狂吠,倒不是因为尧不是仁义之人,而是因为仁义的尧不是这狗的主人。就像当时的我只知道有个韩信,不知道还有个陛下您。况且当时普天之下紧握手中兵器要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能力不够罢了。您有可能把他们全都扔进鼎里煮了吗?”

    刘邦一听,这小子说的倒有几分道理,于是赦免了蒯通的罪。

    其实,与其说刘邦是觉得蒯通说的有几分道理,不如说是因为赏识蒯通的才识,敢于劝说韩信造反,有这个见识,有这个胆量的,大概普天下也没有几个呀。由此可见,刘邦对于读书人还是很看重的。

    到了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大约感受到了形势的需要,刘邦对于读书人是更加看重。刘邦晚年,几次打算废掉太子刘盈,改立幼子如意。吕后为此焦急万分,派其兄吕泽向张良求教,张良建议由太子聘用商山四皓。果然,刘邦一见四皓追随太子,便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此即所谓“四皓安刘”的美谈。

    四皓何许人也?乃四个老隐士,号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汉朝开国时,年龄均已八十多岁,鬓发皆白,故称“四皓”。刘邦曾聘请过他们,他们因刘邦对文人往往轻侮,因而没有出山,依旧隐居在商山之上。据说,当刘邦征聘时,他们曾作《采芝歌》一首,咏写自己的隐世之志:

    皓天磋磋,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巍。岩居穴处,以为幄茵。哗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

    大意是说,在深山之中,树木荫蔽天空,住在山洞中,也可挡风避雨,山间的野菜野果,都可以用来充饥。往古的唐虞盛世早已经过去,我们上哪里寻找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呢?

    正因为刘邦未能聘来这四个天下闻名的隐士,所以张良劝太子刘盈请他们出山,认为这样一来,肯定会引起刘邦的惊异,对太子地位的稳定大有好处:“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

    果然,刘邦征讨英布回来,在临终之际,改立太子的想法更坚定了。张良进谏,刘邦不听;叔孙通引古比今,以死相争,刘邦佯听而实际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直待庆功宴上,由太子陪侍,刘邦见太子身边有四位老人,忙上前一问,得知是四皓,才大吃一惊,问道:“我找了你们好几年,你们一直躲着我,如今怎么随太子来了?”四皓说:“陛下你轻慢文士,我等义不受辱,因而才躲了起来。如今听说太子仁爱恭孝,所以愿出来辅佐他。”刘邦只得悻悻地说:“希望你们好好地照顾太子。”

    太子退席后,刘邦指着四皓的背影对戚夫人说:“我打算废太子,可太子羽翼已成,难以动摇了。”说罢就起身回后宫了,从此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了。《史记》谓“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由此可见,对于那些真正有学问的人,他还是很敬重的。他只是讨厌那些满口之乎者也的书呆子,而不是讨厌那些富有良谋的真才子。无论是在争夺天下的斗争中,还是在后来大汉王朝的建设中,都少不了读书人的帮助。在刘邦成就自己的功业的过程中,就有张良、陈平、郦食其、刘敬、陆贾、随何等一班读书人,为刘邦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权力顾问:张良和陈平

    在刘邦帐下的读书人,上阵交兵自然排不上用场。他们主要有两种用途,一就是出谋划策,做刘邦的军师参谋,帮刘邦出主意,这类人以张良、陈平、郦食其等为代表;还有一类,就是充当外交人员,完成一些外交方面的事务,例如随何、陆贾等,都曾经担当过这样的角色。

    在刘邦手下的读书人中,张良堪称为刘邦帐下第一谋士。刘邦就曾经说过: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由此可见张良的本领。

    张良本来是韩国贵族之后,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因为韩国为秦始皇所灭,所以,张良一门心思要为韩报仇,就散尽家财,招募天下勇士刺杀秦始皇。后来在博浪沙椎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从此亡命天涯,四处躲避秦始皇的搜捕。

    当全国都被闹得鸡犬不宁,掘地三尺追捕张良的时候,张良却从容不迫地改头换面,躲到了下邳。

    有一天,张良从容悠闲地走在下邳的一座桥上时,有个穿褐色衣服的老头正坐在桥上,见张良过来,故意把脚上的一只鞋蹬落到桥下,对张良说:“小伙子(孺子),给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一愣,本来想揍他,张良是个贵族,又血气方刚的,大概没有谁敢用这种口吻和他说话。不过他转念对方是个老人,便忍住火气,到桥下捡起了鞋子递给老人。不料,这个老头儿竟然又把脚伸出来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鞋也替你捡了,索性便跪下来,帮老头穿好鞋子。

    老头见鞋一穿好,便大笑而走,张良大惊,便站住盯着他看。以张良的聪明,大该应该预感到有什么好事等着自己吧,所以他才会如此谦恭。

    只见老头走远后,突然又返回桥上说:“你这个小子还值得教育。五天后的早晨,来这里与我会面。”张良觉得奇怪,便跪而答应了。

    届时,张良应约来到桥上,不料想那个老头儿已经坐在那儿了,看到张良来了,便发怒道:“与老人约会还迟到,怎么可以?”要他再过五天早些来。五天后,鸡刚啼晓,张良就来到桥上,只见老头又先到了,见他就骂:“又迟到了,怎么可以?”要他过五天再来。

    这一次,还未到半夜,张良便来到桥上等着,过一会儿,老头也来了,笑着说:“小伙子,就应该这样子。”随之拿出一部书授予张良,说:“熟读这部书,可以做王者的老师。十年以后即可兴起。十三年后,你可以来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罢转身便走,此后张良再也没见过这个被后人称为“黄石公”的老头。等天色放明后,张良才看清黄石公送给他的,原来是一部《太公兵法》,才读几行,就知道是奇书,从此“常习诵读之”。

    张良熟读这本书后,大概没有少和人家交流,但是估计是没有遇到知音。后来遇到了刘邦,将自己的观点和刘邦一讲,立即得到了刘邦的认同,张良很是感慨,连声感叹说:“沛公真是上天赐予我的呀!”从此全心全意地追随刘邦,成为了刘邦帐下的第一谋士,是刘邦名副其实的左膀右臂。这倒真有点儿“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味道,由此看来,张良也是性情中人呀!

    在刘邦西进夺取关中时,刘邦攻打宛城,但是没有攻下来。于是绕过宛城,继续西进。走到半路的时候,张良给刘邦出主意了:“虽然我们急于攻打关中,但是秦军势力还在呀,如果不先攻下宛城,万一他们从后边攻打过来,我们便被包了饺子了!”他给刘邦出主意说:“我们不妨将计就计,立即给他杀个回马枪!”于是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夺下了宛城。刘邦又听从了陈恢的意见,顺利地打到了关中。

    张良看问题常常很深人,当刘邦打下咸阳,进人秦宫,一向都没有见过这么多好东西的刘邦,看到数不尽的宫室、帷帐、狗马、贵重宝物和宫女们,便想留下来住在宫中。樊哙向刘邦建议撤出宫去,刘邦不接受。这时张良对刘邦进谏说:“正因为秦王无道,大王你才能够打败他们进入宫中。你要想为天下彻底推翻暴秦,就不能贪图享受。如今才刚进人秦宫,就安于宫中的享乐,这是帮助暴君残害百姓。更何况忠言虽然不好听,却有利于行动;良药喝起来虽然很苦,却对治病有好处。希望沛公能够听从樊哙的劝告。”这个刘邦对于张良倒是言听计从,于是便将军队撤回到霸上。张良打消了刘邦“小富即安”的思想,使刘邦坚定了夺取天下的决心和信心。

    随后,在鸿门宴上,张良依靠和项伯的关系,巧妙安排,使刘邦摆脱了一次危机。后来张良还利用和项伯的关系,和项羽讨价还价,终于拿到了汉中这块战略要地。

    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曾记载留侯的功勋,自从追随刘邦后,共有四大功绩:一是在崤关用计破关,迫使秦王投降;二是鸿门宴使刘邦摆脱危机;三是“为汉王请汉中”;四是“常计谋平天下”。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感慨道: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

    由此可见,张良对于刘邦的重要性,的确无愧是刘邦成就霸业的第一功臣。而刘邦对于张良也是言听计从,敬重有加。

    在分封功臣时,刘邦说:“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张口就让张良在最为富庶的齐地,随便挑选三万户,足见刘邦对于张良的器重。而张良倒也很谦虚,很会来事,极力推辞,他对刘邦说:“自从我在下邳跟了陛下,这是上天将我授予陛下呀。陛下用我的计策,很幸运的能够成功。”他只是请求刘邦将“留”这块地方赐给自己就可以了。

    张良在刘邦夺取天下后,并没有为富贵所迷惑,而是勇于急流勇退,逐渐脱离了政治的漩涡,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贤臣。

    可以说,在刘邦手下的知识分子中,最为器重,最为放心的就是张良。

    在刘邦眼中,第二个受器重的谋士,就要说是陈平了。陈平的出身没有张良显赫,应该说是出身贫寒。出身贫寒的人总少不了受人耻笑的,所以才有了韩信受“胯下之辱”,有了陈平“盗嫂”、“昧金”的丑闻。不过陈平毕竟是一个人才,在家乡时就很受人赏识。

    陈平年轻的时候,虽然家里很贫困,但是和刘邦很相像,都是“不治生产,游手好闲”。为了混点食物,常常帮人料理丧事,这就有点让人瞧不起了。所以到了娶妻的年龄,殷实人家不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平,贫寒人家的女儿他又不肯娶,一来二去,竟混成了一个“钻石王老五”。

    不过毕竟有识才的人,他的同乡有个叫做张负的人,家庭比较殷实,当时让他闹心的是,他有个孙女,嫁了五次都以丈夫死亡而告终,大家都觉得这个女人“克夫”,成了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这个张负相中了陈平的才干,他到陈平家实地考察了一圈,见陈平家境虽然寒酸,但是家门口有很多车轮印,显然是陈平交往的痕迹。觉得陈平日后必有大成,所以就做主将孙女嫁给了陈平。

    后来,陈平投靠了魏公子咎,他多次为魏公子咎出谋划策,大概这魏公子咎也是一个只看门户出身的人,对于陈平的计谋从来就不屑一顾,使陈平的自尊受到很大的打击,于是就又转投项羽。

    在项羽那里,陈平还是干了一件漂亮事的,他前去劝说司马印归顺项羽,获得了成功。项羽很高兴,赏给了陈平二十镒黄金。没有料想这个司马印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人,陈平的二十镒黄金还没有在怀里暖热乎,就传来了项羽要处死自己的消息。于是,为了活命,陈平便来了个“挂印封金”,将项羽赏赐给自己的东西一股脑儿地送还项羽,自己偷偷跑了。

    这个陈平很机灵,善于应变,这一点优势和刘邦比较相像。在投奔刘邦的途中,经过彭城,搭舟渡河时,船家见他相貌堂堂,穿戴整齐,就认为他是一个身怀珍宝的贵公子,便想要图财害命。机灵的陈平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了一点儿苗头,就脱光了自己的衣服,裸露着身体帮船家摇橹,船家这才明白他身无分文,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光蛋,从而便打消了杀害他的想法。

    大概陈平和刘邦的性格比较相像,脸皮又都比较厚,很有点儿臭味相投的意味,所以陈平来到刘邦这里,立即受到了重用。诸将都很不服气:我们冲锋陷阵,出生人死地才换得来一个将军,这小子刚来就得到将军之职,而且这小子不过是项羽手下一个逃兵而已,还不知道水平如何呢?竟然由他来掌握将领的任用。这大王是怎么搞的?

    刘邦倒不管下边怎么议论,反而更加宠信陈平。

    不过陈平倒也真没有辜负刘邦对自己的信任,数次为刘邦立下了大功。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陈平立下的最大的功劳应属离间项羽君臣的关系了。

    在荥阳相持阶段,双方都打不开局面,局势处于胶着状态。刘邦被困在彭城,情况很是危急。这时陈平的鬼主意出来了,他对刘邦说:“项羽手下的骨鲠大臣,也就是最为亲近的大臣,无非就是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个人罢了。假如舍得用重金,行贿楚人,制造流言,离间他们,让项羽对这几个人起疑心,然后就有机可乘了。”

    刘邦于是拿出了四万斤黄金给陈平做活动经费,让陈平大胆去干。

    陈平暗派自己的属下怀金混入楚军,贿买项羽的左右,遍传流言,说是钟离昧等高级将领为项王卖命,立了这么多战功,却始终未能分土封王,心怀怨望,打算联合汉王消灭项氏,分王其地。这一点倒正说到了项羽的痛处:韩信说过,项羽是众人有功,而不愿封赏,印把子磨圆了都不愿交给部下。陈平这样说,倒真有点不像是空穴来风的味道,不能不使人半信半疑。

    他们还说项王屡次不听亚父的忠言,所以才弄到诸侯造反、天下纷扰的地步,害得大家背井离乡,疲于奔命,诸将欲推举亚父取代项王,与汉王联合灭楚。

    这还是项羽的痛处。在鸿门宴上,范增又是“以目视之”,又是做手势,示意项羽杀掉刘邦,可惜项羽都没有听从。范增气呼呼地当着众人的面说:“项羽这个小子实在是不能够与他共事呀!”很不给项羽面子。而项羽又是极端爱面子的人,心里自然不是很舒服。

    项羽为人多疑,这些话又有根有据,倒真有七分像真了。项羽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了。

    为测试真假,他便派出使者,以接受刘邦求和的名义,去荥阳交涉。陈平知道项羽开始咬饵了,便设下圈套:楚使刚到馆舍时,先让太宰进献牛、羊、豕三牲俱备的太牢盛馔,这是古代诸侯遣使交涉时规格最高的外交礼节。等到楚使拿出国书表明身份,太宰故作惊诧地说:“哎呀,不好意思,搞错了,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遂将太牢之宴撤回,换成了不带荤腥的素食招待。使者大怒,也不求见汉王了,马上打道回府,向项羽添油加醋地禀报,项羽由此确信范增已经在和刘邦暗中接洽,等到范增再来催他急攻荥阳时,便当范老头子是在演戏给自己看,不予理会,给范增来了个“烧鸡大窝脖”。

    这个范增虽然是谋略足以安天下,但也是个火暴脾气,一点就着。眼看项羽给他钉子碰,这张老脸受不住了,当即暴跳三尺道:“天下事也就这样子了!君王好自为之,老朽还是留一把老骨头归葬故乡吧。”言毕,便气呼呼地命令随身侍从打点行装回家,途中既恨且怒,大概也觉得自己找错了主子吧,结果背上发了个毒疮,还没抵达老家,就死在路上。

    陈平用“离间计”除掉了项羽的高参范增,随后开始为急于离开荥阳回关中筹募增援的刘邦策划突围之计,这个陈平还真有两下子,他苦思冥想来了个“李代桃僵加瞒天过海”的连环计。

    刘邦从沛县带出来的穷兄弟纪信长得与刘邦颇有几分相像,陈平的办法,就是让他装成刘邦的模样,出城投降,吸引楚军的注意力,让真刘邦悄悄地突围。不过这个冒牌汉王落在发觉受骗的项羽手中,必死无疑。所以此计能否施行,关键要看纪信的态度。

    于是陈平找纪信密谈,这个纪信是对刘邦忠心耿耿,再加上陈平的三寸不烂之舌一搅和,听陈平把计划说明,满口赞同,而且答应由他自己当众向刘邦提出,免得刘邦在老兄弟中间落下不义的名声。

    李代桃僵的办法安排停当,陈平旋即安排瞒天过海之计的实施。因为汉军在长期围困中减员严重,士兵显得尤其珍贵。于是城里的两千多妇女成为牺牲品,陈平命她们换上汉兵军服。当天夜半,紧闭的荥阳城东门突然开启,一队队女扮男装的汉军士卒鱼贯而出,径向楚军阵地行进。楚军发现后,忙列队进击。此时荥阳城头上的汉军齐声高喊:“城里没有粮食了,汉王要向项王投降!”旋即,一乘华丽的车在卫士宫女们的簇拥下,缓缓驶出,羽幢高擎,旌旗导引,果真气势不凡。兴奋的楚军将士在夜色中难辨真假,都争先恐后地到东门前来看汉王求降的狼狈相。趁此机会,扮做普通军官的刘邦和张良、陈平等人,仅带数十骑从荥阳西门遁出,很快便消失在昏暗的夜色中。

    这一次,陈平可谓是立了一大功,很受刘邦的赏识。

    陈平这个人,转投过几个主人,总被人说成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但他一投奔刘邦,却十分忠诚,这显然与他在刘邦那里得到重用有关,正如韩信在项羽帐下郁郁不得志,而跟了刘邦,却成了大将军,于是不肯背叛刘邦大概是一样的道理。

    汉六年(前201),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谋反。高帝问手下的将领该怎么办,这些将领们都说:“赶紧发兵活埋这小子得了。”刘邦听了默默不语,大概是不敢赞同。韩信从西打到北,又从北打到东,所向披靡,剑锋所指,无不望风而逃。真要发兵,还真不知道谁活埋谁呢?刘邦大概心里也掂量了几掂量。

    刘邦又要陈平拿主意,陈平一再推辞,反而问刘邦道:“各位将领说些什么?”皇上把各位将领的话都告诉了陈平。陈平问:“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有知道这件事的外人吗?”皇上说:“没有。”陈平问“韩信本人知道这情况吗?”皇上说“不知道。”陈平说:“陛下的精锐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皇上说:“这个还用问吗?我哪能超过他呀。”

    陈平紧接着问:“陛下的将领中用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皇上老老实实地说:“没有谁赶得上他。”陈平说:“如今陛下的军队不如楚国精锐,将领的才干又赶不上韩信,却要发兵攻打他,这是促使他同我们作战,我私下里为陛下的安危而担忧。”皇上说:“那该怎么办呢?”陈平说:“古时天子巡察各地,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陛下只是假装出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看那情势定然无事,因而会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拜见时,陛下趁机将他拿下,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

    高帝一听,嘿,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派出使者告知各诸侯到陈县会面,说“陛下即将南游云梦,赶快来迎接圣驾”。皇上当即便出发。此行尚未到达陈县,楚王韩信果然在郊外的路上迎接。高帝预先准备好武士,见韩信来了,便顺利地拿下了韩信,消除了刘邦心中的隐患。

    后来,刘邦追击匈奴,被包围于平城时,又是陈平用计买通单于阏氏,才使得汉军得以生还。由此可见陈平的智谋。

    陈平的急智,在关键时刻,也能救其自身。刘邦临终时,突然对樊哙动怒,派陈平前去将正在征讨陈郗的樊哙斩首。陈平要求与周勃同行,得到刘邦的允许。樊哙是干吗的呀?那可是当今吕太后的妹夫,是刘邦的连襟,既亲且贵,而且为刘邦立下过汗马功劳,别的不说,当初进咸阳时,如果不是樊哙相劝,刘邦恐怕早已沉溺于温柔乡了,哪有今日的成就?在鸿门宴上,也正是樊哙舍命相救,才使刘邦脱离了险境。

    现在说杀就杀,万一吕太后怪罪下来,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陈平自知这趟差事有点儿玄,为此他与周勃商量,一路慢慢地走,想等刘邦反悔。等到了前线,传达了圣旨,陈平并未遵旨办事,而是将樊哙用囚车押回,想要刘邦自己处理。半路上,他听到刘邦驾崩的消息,赶紧跑回京城,向吕后回复,并要求留在宫中值宿,保住了自身的性命。

    刘邦身后,因吕后执掌大权,陈平只好暂时屈从,终于在吕后死后,与周勃一起平定诸吕,安定了刘家的天下。这一切,早在刘邦的预料之中。刘邦临终前说,萧何死后,曹参可为丞相;曹参死后,王陵可为丞相,但王陵头脑不够灵活,应该让陈平帮助他;而陈平智计有余,却难以独当大任,应该让周勃任太尉,为其辅助。陈平为刘邦出主意逮捕了韩信,就有点儿过分了。他在刘邦心中估计也留下了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印象,所以刘邦临死前,说出陈平“难以独当大任”的话来,也不是偶然的。这正如俗语所说“知臣莫若君”,刘邦算是把陈平看透了,这也正是刘邦善于用人的一个佐证。

    因为陈平曾顺从吕后,当时便引起王陵的不满,后人也多有批评,认为他不够有骨气。实际上,这是韬晦之计。如果不这样,其自身难保,又怎么能安定刘氏的天下?

    司马迁对陈平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智谋的典范。在《史记·陈丞相世家》最后称赞他说:“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陈平曾经说自己多用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大概他也觉得自己的计谋都是些见不得人的招数,所以他也很有自知之明,觉得自己的富贵只能够享用一代就会终结。

    果不其然,陈平死后,他的儿子陈何继承了他的爵位,就在同一年,因为强抢他人的妻子,被剥夺了爵位。

    从这一点看,陈平和张良的确要差一大截,张良“白驹难绊”,无疾而终;陈平却只得到了一世的富贵,看来陈平的预感还是很准的。

    学问的政治价值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身边的红人,都深受刘邦的重用,深得刘邦的信任。不过这两个人都是研读黄老学说的人。而刘邦真正讨厌的是儒生,大概是因为儒生身上有人们常说的那种“酸气”的缘故吧?儒生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大多爱咬文嚼字,给人一种酸溜溜的感觉。这也正是出身草莽的刘邦所最为讨厌的。

    不过,刘邦对于那些真正有学问的儒生,还是很敬重的。例如郦食其。

    郦食其是高阳一位有名的狂生,他“拣尽寒枝皆不栖”,慕刘邦之名投靠刘邦。他虽对刘邦说:“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但他的确很狂傲。他在和刘邦的初次相见时大胆的谈吐,倒很有些戏剧性,的确有几分“狂生”的意思。此外,还流传着另外一个版本,更显出了郦食其的“狂人”风采:

    刘邦来到陈留时,郦食其连“中介”也不要了,亲自找上门来要求会见刘邦。刘邦正在洗脚,大概正洗到兴头上,心里不愿接见,便问来的是什么样的人,侍者说:“看样子像个儒生,穿着儒服,戴着儒冠。”刘邦一听,便立即回绝了,说:“给我回绝了吧,就说我正在考虑夺取天下的大事,没工夫见什么读书人。”这个理由找得倒是冠冕堂皇。

    侍者到外面对郦食其说明了刘邦的态度,郦食其立即按着剑柄,圆睁双目,瞪着眼睛大声呵斥这个侍者说:“我本来是高阳的一个酒徒,根本就不是什么儒生,为什么不接见我?”看来郦食其对于刘邦的心理把握的倒挺准确,压根就不承认自己是儒生。

    这个侍者大概从来没有见过在汉王帐前还敢这么嚣张的客人,没有想到客人竟然比主人还牛,吓得把手中的节杖都掉在了地上。赶紧向刘邦通报:“来的是个神经病呀,他一呵斥我,吓得我把节杖都掉了。”于是沛公大概也害怕了,赶紧将郦食其请进帐内接待。从此,“高阳酒徒”这一个浑号就成了知识分子中狂傲之人的专用语。

    郦食其曾经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给刘邦拿下了陈留这个重镇,还把自己的弟弟郦商拉到了刘邦的阵营,可以说立下了大功。

    但是郦食其也有出馊主意的时候。项羽进攻荥阳的时候,形势对于刘邦来说很危急。这时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一个馊注意。他对刘邦说:“从前商汤伐桀,封夏的后裔于杞。武王伐纣,封商的后裔于宋。暴秦吞并六国而不使六国存祀,使六国后裔没有立锥之地,这就是它迅速灭亡的缘故。陛下如果能封立六国的后裔,六国的君臣百姓都将感恩陛下,陛下得到天下拥护,孤立无援的项楚只有整饬衣襟,恭敬来朝。”

    正是慌不择路的刘邦,立即就要照办。幸亏张良及时拦阻,才没有酿成大祸。

    在汉王三年(前204)的秋天,项羽攻打汉王,攻克了荥阳城,汉兵逃走去保卫巩、洛。不久,楚国人听说淮阴侯韩信已经攻破赵国,彭越又多次在梁地造反,就分出一部人马前去对付彭越、韩信。

    淮阴侯韩信正在东方攻打齐国,汉王又多次在荥阳、成皋被项羽围困,因此想放弃成皋以东的地盘;屯兵巩、洛以与楚军对抗。郦生便就此进言道:“我听说能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可以成就统一大业;而不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统一大业不可成。

    作为成就统一大业的王者,他以平民百姓为天,而平民百姓又以粮食为天。敖仓这个地方,天下往此地输送粮食已经有好长时间了。我听说现在此处贮藏的粮食非常多。楚国人攻克了荥阳,却不坚守敖仓,而是带兵向东而去,只是让一些罪犯来分守成皋,这是上天要把这些粮食资助给汉军。当前楚军很容易击败,而我们却反要退守,把要到手的利益反扔了出去,我私下里认为这样做是错了。更何况两个强有力的对手不能同时并立,楚汉两国的战争经久相持不下,百姓骚动不安,全国混乱动荡,农夫放下农具停耕,织女走下织机辍织,徘徊观望,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还没有决定下来。

    所以请您赶快再次进军,收复荥阳,占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扼制住蜚狐关口,把守住白马津渡,让诸侯们看看今天的实际形势,那么天下的人民也就知道该归顺哪一方了。”

    “如今燕国、赵国都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攻打下来,而田广占据着幅员千里的齐国,田间带领着二十万大军,屯兵于历城,各支田氏宗族力量都很强大,他们背靠大海,凭借黄河、济水的阻隔,南面接近楚国,齐国人又多诈变无常,您即使是派遣数十万军队,也不可能在一年或几个月的时间里把它打下来。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去游说齐王,让他归汉而成为东方的属国。”汉王回答说:“好,就这样吧!”汉王听从了郦生的计策,再次出兵据守敖仓,同时派遣郦生前往齐国。

    郦食其凭借三寸舌头使齐王田广接受自己的意见,取得齐国七十二座城池。一时间成了齐王的座上客。

    不料想这个郦食其命运实在不济,眼见大功告成,不料想韩信这时却突然发兵,消灭了齐国,齐王感觉受了欺骗,立即将郦食其烹杀了。

    郦食其狂傲一生,没有想到落了个这样的下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刘邦害死了郦食其。

    刘邦作为主帅,当郦食其大功初成时,刘邦本该与韩信搞好协调,下令让他或勒兵不动,或移兵他方,而不该无动于衷,仍未变动进攻齐国的命令。韩信之所以敢于置郦食其生命于不顾,正因有此上方宝剑。显然。刘邦并非疏忽大意,可能正是要利用齐国的松懈,以郦食其一人的牺牲,换取夺得齐国的胜利。比较起来,得到齐国的一时中立,终究是留下一个敌手,哪里及得上消灭一个对手、开创永世的基业好呢?不管怎么说,郦食其终究成了历史上一个冤死鬼。

    在刘邦周围的儒生中,要说最为机灵的儒生还得算是叔孙通。儒生总以为自己肩负着“兼济天下”的重任,所以常常不分场合,不识时务,不知明哲保身,以致主子一发怒,便丢掉自己的小命。秦始皇樊书坑儒,固有他残暴的一面,也与儒生们不知天高地厚有一定关系。这个叔孙通就有点儿与其他儒生不同了。

    儒生迂是迂了点,的确是有点儿硬骨头,秦始皇杀了一大批儒生,儒生在秦朝的朝廷中仍有许多。二世接班以后,依然有一大批儒生服侍秦王朝,而且同样既蠢又迂,似乎治国平天下离不开自己,还在那里忙忙碌碌地上奏章、议朝政。陈胜起义发生后,二世下令儒生们提供意见,三十多个博士及其弟子纷纷表示:“老百姓不应当谋反,谋反就应当镇压。请陛下赶紧发兵。”

    谁知道,这个秦二世最厌烦听到反叛,这些儒生说得冒昧迂腐,惹怒了二世。这时,早已被朝廷征聘的山东儒生叔孙通见二世变了脸色,立即上前打圆场说;“刚才那些人净是些胡言乱语。现在天下已归于一统,城墙全被拆毁了,兵器也全被销熔了,再也不会有什么征战之事。何况上有英明的君主,下有称职的官吏,各地无不归附朝廷,就像辐条聚向轮轴一样,哪里还会有胆敢造反的乱民?那些搅闹秩序的穷百姓,不过是些鼠窃狗盗的奸民,根本不足挂齿。只要下令叫郡守县尉加力捕剿就可以了,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说得二世怒气平息,赏给叔孙通新衣一套、帛二十匹,并将他由“待诏”博士(候补官员)提拔为正式博士。反之,命令彻底查究那些乱发言的博士及其弟子们,凡说有人叛乱的都被关押起来,凡说是强盗横行的也一律免职。

    叔孙通的见机行事,有些不符合儒家的道德规范。儒家要求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叔孙通的做法显然有点儿不合这些标准。所以儒生们纷纷指责,认为他进言过于阿谀,人品不正派。叔孙通却反驳道:“你们这些人实在是不识时务呀,要知道,当时我和你们一样危险,几乎保护不了自己!”

    叔孙通看出秦王朝寿数不长,便抽身逃走了。他逃回老家薛邑(今山东滕县)时,当地已被义军占领。等到项梁来时,他投奔项梁;项梁失败后,他转归怀王;怀王被项羽迁往长沙,他又成了霸王的部下;楚汉相争的第二年,当刘邦率军攻入彭城时,他又投降汉王,开始归属刘邦。

    《史记》中记载:叔孙通初见刘邦时,穿一套宽带长袍的儒生服装,这正犯了刘邦的忌讳,很讨厌叔孙通。

    因为刘邦出生在楚地,楚地的风尚和华夏地方的风尚有所不同,以穿着短衣为美,和儒家喜欢峨冠博带、长袍宽袖的打扮很不一样,所以刘邦比较讨厌儒家的这种打扮。叔孙通是个多么机灵的人呀,他一见刘邦讨厌自己穿着儒家的服装,就立刻穿上了那种楚地的短衣,这使刘邦感到很高兴。

    叔孙通如此反复无常,做事一点儿也不符合儒家的规范,但还是有一批死党追随。不过这个叔孙通倒有点儿怪,他向刘邦推荐人才时,从来不推荐自己的学生,反而多次荐举那些品行不端、强横霸道的粗蛮壮士。他的学生们再也忍不住了,就埋怨自己的老师说:

    “我们跟随您已经好几年了,并且幸运地随您归降了汉王,正该有出头露面的机会了。可是您举荐人才时,从来不提及我们这些人,反而专门举荐那些蛮横无礼的家伙,这是为什么呢?”

    叔孙通回答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现在正是用兵打仗的时候,连汉王本人也要亲自冒着生命危险去作战,他现在最需要的是能上前线打仗的人。你们这些人,谁能去参加战斗呢?所以我才优先举荐能够斩杀敌将、夺敌旌旗的人。请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正是由于叔孙通荐人有功、汉王拜封他为博士之职。由此可见叔孙通是一个多么机灵的人!

    经过数年征战,刘邦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不习惯那些繁文缛节,完全废除了秦朝的烦琐礼节,一切务求简易方便。部下的将士们也大多是粗鲁之辈,行为放荡不覊,还没有养成高低尊贵的等级观念,即使在朝廷之上,也常常大呼小叫,有失体统,参加宴会往往醉得东倒西歪,甚而拔剑起舞,击柱高歌。刘邦大概也觉得和当初见到秦始皇的派头有些天壤之别吧,估计暗地里也有点郁闷,没有找到一点做皇上的感觉。

    叔孙通见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对刘邦说:“读书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上阵打仗不行,靠他们夺取天下是不行的;但是,要让天下井然有序,还得依赖他们。我想去鲁国征招一批懂得仪礼的儒生,和他们共同研究一套合适的礼节,替陛下制定一套朝会的礼仪,使君臣之间都有规矩可以遵循。”

    刘邦向来蔑视儒生,尤其厌烦繁文缛节,要是过去叔孙通跟他谈论这些,刘邦一定会骂他一个狗血淋头,不过现在大概刘邦虽然做了皇帝,大概也是没有找到做皇帝的感觉,现在听说叔孙通能够让大家懂得遵守君臣之间的规矩,自是觉得有点儿顺耳,自然满心高兴。

    不过,一向散漫惯了的刘邦又怕搞得太复杂了,连自己都接受不了,所以担心地问:“不会太难吧?”叔孙通说;“古代的帝王都用不同的仪式。礼仪,不过是顺应人情,规范人的举止而已,因此各个朝代的仪礼没有互相重复的。我愿意参照古代与秦朝的礼仪,为陛下创编一套合用的新朝仪来,不会搞得太繁琐。”刘邦满心高兴,就下令说:“那你就试着办吧。不过要尽量简单些,首先估摸着我能做到的你再定下来。”

    于是叔孙通便去山东招聘了三十余个儒生。有两个儒生不肯随他去关中,还笑着责骂叔孙通说:“你这人真是没有骨气,追随过的主人应该有十几个了吧?只知道当面讨好皇亲贵人。制作礼乐,是要积百年的善德才能够制定的。现在天下初定,死人还未来得及安葬,受伤的人还没有痊愈,你居然要搞什么礼乐,你现在搞不合乎古礼的要求。我们不能跟你去胡闹。你自己去弄吧、不要让它沾污了我们的名声。”叔孙通倒也没有生气,笑着对他们说:“你们真是不通大道理的迂腐书生,根本不懂得世道的变化。”这句话说得倒有点儿道理,可以说是说出了叔孙通自己的本性。那就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学问要为政治服务。

    于是叔孙通就带着这帮儒生还有自己的一帮徒弟开始为刘邦编制礼乐。

    汉七年(前200年)皇宫正殿长乐宫落成,竣工庆典与岁首庆典一并举行,首次试行叔孙通制定的新朝仪。庄严的气氛,隆重的仪式,使得诸侯王以下的文武百官“莫不震恐肃敬”,从宴会开始到结束,竟没有一个敢喧哗取闹、有失礼节的,上下尊卑的关系,打点得井然有序。高祖终于找到了点做皇帝的感觉。他十分兴奋,得意扬扬地说:“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尝到了做皇帝的尊贵呀!”

    几十年前,见到秦始皇出行时的威风,曾发出“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感叹的刘邦,终于切身体会到皇帝的威严,而这正出于叔孙通的谋划操办,他怎能不激赏叔孙通的才干功劳呢?当即下令拜叔孙通为奉常,并赏赐金五百斤。叔孙通乘机举荐他的众弟子:“我有一帮学生,跟随我很久了,这次演练新朝仪他们也出了不少力,希望陛下能赏他们个职务。”高祖将他们全封为郎官。叔孙通又将皇帝赏赐的五百斤金,全部分赏给这些儒生。他的学生们高兴地欢呼:“叔孙先生能够了解当今的时务,他老人家真是个圣人呀!”叔孙通凭借自己的本领,不仅谋得自身的富贵,还使得追随他的众弟子也都获得了富贵。

    叔孙通制定礼仪,使刘邦尝到了做皇帝的滋味,得到了刘邦的欢心。不过,后世对于叔孙通制定礼仪却颇有微词。柏扬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国人史纲》中指出:“从此,皇帝不但跟人民,便是跟最尊贵的大臣,也都被这种儒家最得意的杰作‘朝仪’隔开一段距离。战国时代那种君臣间面面对坐,膝盖碰着膝盖长谈的时代,不再在中国出现,帝王政体遂走入一条永不能回头的死巷。西方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君主的不同、在此分野。”

    这样严重的后果大概是当初叔孙通制定礼仪时所没有预想到的吧。

    叔孙通为刘邦制定了礼仪,让刘邦尝到了做皇帝的滋味;而出主意让刘邦定都长安的是另外一个儒生刘敬,他劝说刘邦定都长安,去掉了刘邦的一块心病。

    刘敬本来叫做娄敬,后来因为有功才被刘邦赐姓刘,所以又称刘敬。皇帝将自己的姓氏赐给大臣,这是对大臣最高的奖赏,像唐代时唐太宗就把自己的姓氏赐给了功勋卓著的徐世勣,将徐世勣改名为李世勣。大概就是和刘邦学的也说不定呢。

    娄敬一介书生,无斩将搴旗之功,无攻城略地之力,之所以能够受到刘邦如此的礼遇,说明娄敬还是很有一点儿能耐的。

    娄敬本来是一个戍守边关的小卒,大概是一名后勤兵吧,充当挽车人的角色,当时戍卒的辎重车,一人在后面推,两人在前面拉,娄敬干的便是前面拉车的工作。而在当时社会,“引车卖桨”者之流是十分低贱的。

    但是当时娄敬根本就没有顾及到这一点。他受命戍卫陇西,随队伍路过洛阳。此时,刘邦正在洛阳,并打算在此定都。于是娄敬从小车横木上摘下挽绳,便去拜访齐地的同乡虞将军,请他代为通言、说自己有重要的建议想向皇帝进言。

    他的同乡虞将军见他穿着一身破羊皮袄,就想要为他换一件好一点的衣服再去见刘邦。娄敬却拒绝了,他说:“我原来是什么样子,见皇上就还是什么样子,是帛衣就穿着帛衣觐见,是羊皮袄就穿这羊皮袄觐见吧,不用换衣服。”

    于是,虞将军就将他引见给了刘邦。一个出身草芥的小人物,竟敢议论国家大事,很是难得;更难得的是,刘邦不但肯接见他,而且能虚心听取他的进谏。刘邦能够成就一番大业,正与这种用人的气度有关;而娄敬敢于求见,也正是出于对刘邦的了解吧。

    接见娄敬时,刘邦见娄敬赶了很远的路来见自己,很是感动,便先赏赐给他食物。待娄敬饱餐之后,刘邦问他想说什么,娄敬说;“陛下想定都洛阳,是要跟周朝盛世比美吧?”刘邦答:“是的。”娄敬对刘邦说;“陛下这样做可不太好呀!周朝之所以能够得到天下,与汉朝之所以得到天下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娄敬穿着自己的破羊皮袄在刘邦面前侃侃而谈:“周朝取得天下,是以德行取得的,所以他们觉得不用依靠天险来防备诸侯的攻击。所以他们选择以洛阳为都城,也是因为洛阳位居天下的中心,可以方便诸侯来此朝贡。而汉朝的天下,完全是靠武力取得的,仅仅和项羽的楚汉战争,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百姓深受战争的苦痛,哪里能够和周朝的德行相比呢?”

    娄敬这话说得虽然刺耳,但是却正挠到了刘邦的痒处,刘邦唯恐天下得而复失,所以正为此担心。见娄敬说得有理,便急忙示意他说下去。

    娄敬拉了拉自己的破羊皮袄,向刘邦和盘托出了自己的建议:“洛阳虽处于天下的中心,但四周没有险阻,是四面受敌之处;反之,关中之地,虽偏西隅,但被山带河,有四塞之固(东有函谷,南有武夫,北有偏关,西有散关),即使有了紧急变故,马上可以集中百万人马。这才是形胜之地,所以陛下应该把都城迁于此地。这就像和人打架,一定要力争掐住对方的喉咙,攻击对方的背部,如能在关中立都,正是扼住天下的咽喉,控制诸侯的脊背。”

    刘邦征求众臣意见,他的手下大多为山东(太行山以东)人,所以都说把都城选在洛阳比较有利。只有张良赞同娄敬的观点,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而洛阳“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因此,刘邦下决心定都关中,作出决策的当天便起驾向西进发,将都城定在咸阳,改名长安。娄敬因有此建议,立下了大功,被刘邦赐以刘姓,并拜为郎中,封号为“奉春君”。

    以一个挽车戍卒的低贱身份,仅穿“褐衣”便叩见皇帝,而且敢于进谏国家大计,刘敬实在有气概与识见,同当年的毛遂自荐一样可爱;而刘邦以九五之尊,肯于向一个车夫求教,有此气度,也实在很不简单。

    这个刘敬也真不平凡。当初韩王信反叛,投靠匈奴,刘邦亲征,讨伐叛军及匈奴兵。匈奴的头头冒顿单于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他来了个“诱敌深入”,和汉军稍战即退,故意示弱,使刘邦觉得可以一战而消除匈奴的危害。当时他得到了情报说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今天的山西代县),于是便想要率轻骑偷袭,来个擒贼先擒王,一举歼灭匈奴。为了稳妥起见,先后派出十多个探马前去打探虚实。孰料想冒顿单于故意把精壮的兵马都隐藏起来了,只留下一些老弱残兵诱敌。结果刘邦确信:代谷的匈奴不堪一击,可以一战击溃。

    刘敬没有发迹前是一个戍边的小卒,久在边塞行走,他凭借自己的经验觉得这些情报不可靠,就前来劝说刘邦。刘邦很不高兴,觉得读书人到底胆子小,就对刘敬说:“你要是不放心就亲自去探听一下吧。”

    此时刘邦唯恐贻误战机,等不及刘敬的回报,就带领三十万大军向北进发。走到半路,刘敬侦察回来了,他向刘邦实话实说,自己和其他人一样,见到的确实是老弱病残。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怀疑:“两军作战,一般都是夸大自己的力量来恐吓对方,但匈奴却是故意向对方示弱,这有点不合情理呀,恐怕里边会有什么猫腻,所以不可以贸然出击呀!”

    但是刘邦却认为刘敬是害怕了,他火冒三丈。把刘敬臭骂了一顿:“你这个乡巴佬,靠会说几句甜言蜜语才做了个官,现在竟然胆敢胡说八道,乱我军心!”当即下令把刘敬给关押起来。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刘邦中了匈奴的诱敌深入之计,被围困在白登山,幸亏陈平的妙计,才侥幸逃脱。突围回来的刘邦,后悔没有听取刘敬的忠告,赶紧赦免刘敬,并加封食邑二千户,晋爵为关内侯,改号为“建信君”。对刘敬是愈加看重。

    这个刘敬还给刘邦献了一个计策,这个计策可以说是毁誉参半,在当时和后世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正是这个建议毁了刘敬的一世英名。

    当时打了大胜仗的匈奴,大举南下,攻打汉朝。而刚刚打了败仗的刘邦元气大伤,实在没有力量和精力和匈奴周旋,便又问计于刘敬。刘敬便向刘邦说出了这个被后世诟病的馊主意——和亲。

    刘敬说:“现在天下刚刚平定,不可以再用武力使之臣服。而匈奴为蛮荒之地,连自己的父亲都敢杀害,使用仁义道德也是行不通的。”刘敬看了一下刘邦的脸色,觉得刘邦还没有生气,便说出了自己的主意:“陛下如果肯把嫡长公主嫁给冒顿为妻,再贴上一笔丰厚的嫁妆,冒顿一定高兴,肯定以长公主为阏氏,生下儿子后就必定立为太子。这样一来,冒顿就是陛下的女婿;等他死后,继任的单于又是陛下的外孙。岂有女婿、外孙敢同丈人、外公作对的?这样,匈奴便逐渐变成了大汉的臣属……”

    刘邦觉得这个主意倒可行,便采纳了。不过老奸巨滑的刘邦可舍不得把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到蛮荒的匈奴去。他平生欺天瞒地、李代桃僵的事情做得够多了,骗骗匈奴是小菜一碟。于是便选了一个宗室生的女儿,封为长公主,由刘敬护送,前往匈奴结亲。

    眼见汉朝主动送来如花似玉的汉朝公主,还有丰厚的“陪嫁”,单于心中自然高兴,立即答应将公主立为阏氏。不过,对于称呼刘邦为丈人的事,骄傲的匈奴单于却不接受。刘敬磨破了嘴皮子,最终约定和汉皇以兄弟相称。

    刘敬“和亲”将刘邦由“丈人”级别降为了“大哥”级,感到没有办法向刘邦交待。就又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刘邦说:“冒顿单于已经凭借强大的武力,在汉朝北边建立起一个广阔的统治区,不仅代、赵地在他们威胁之下,连号称险固的关中也不得幸免,白羊、楼烦王等匈奴部属,距长安仅七百里之遥,一日一夜便可抵达长安。”

    刘敬先唬住了刘邦,便又主动献策说:“关中历经战乱,人口稀疏,不过土地肥沃,足以养民。过去陈胜、吴广举义反秦,率先起来反秦作乱的,多是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氏、屈氏、景氏这些豪强,如今陛下虽然以关中为都,但人口稀少,而关东却有可能随时捣乱。六国豪强大族存在。一旦有变,陛下能高枕无忧吗?建议陛下把六国贵族的后裔,以及豪杰、大族等,都迁徙到关中来,既可防范匈奴侵袭,一旦诸侯叛乱,也可征调他们去讨伐,这就是强本弱末之计呀。”

    于是刘邦便听从刘敬的计策,从关东迁徙十余万人进入关中。

    刘敬的“和亲之计”,使汉朝获得了一定时期的稳定,对于汉朝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也有一点坏处。后世对刘敬的“和亲”政策诟病甚多。贾谊曾经说过:刘敬的“和亲”,等于是承认匈奴的强大,汉朝的弱小,每年给匈奴送上大量的布帛金银,将汉皇定格在定期纳贡的臣属位置,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后遗症。而且匈奴娶了汉朝的公主,拿了汉朝的财物,并没有停止向汉朝的侵袭,这个祸害直到汉武帝时候才彻底消除。由此可见“和亲政策”的失败。这恐怕是刘敬没有想到的。

    而他建议刘邦将关东的豪强迁入关中,也引起了后世的指责,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破坏生产力的馊主意。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敬对于巩固刚刚建立的大汉江山,还是作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

    刘邦为了自己的目的,使郦食其、叔孙通、刘敬这些读书人都能够为自己政治目标服务。所以太史公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写道:“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

    太史公的话,的确是说出了刘邦善于使用读书人为己所用的本领。

    读书人中的“外交家”

    刘邦手下的读书人中,有两个以“说客”知名的文人,说客,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外交官了。这两个“外交官”就是随何与陆贾。他们以自身的贡献,使刘邦明白了文化的重要、文人的重要,逐渐扭转了刘邦看不起读书人的思想。

    刘邦对文人素来轻视,以致许多人害怕受到刘邦的侮辱而不愿投靠刘帮,典型的就是商山四皓。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多次征召这四位,但这四人都不愿出山,据说就是不愿意受到刘邦的辱骂。但刘邦善于用人,肯委以重任,按照今天的说法,追随刘邦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追求功名的知识分子所希望的,所以他们为大计而不计小节,还是愿意投靠刘邦的,最典型的就是郦食其。

    不过刘邦并不是顽固不化的人物,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他对于知识分子与知识的作用也逐步重视起来,这其中就有随何和陆贾的功劳。

    当刘邦兵败彭城时,为了反攻项羽,建立自己的“统一战线”,便抓住英布和项羽有隔阂,正闹矛盾的时机,派随何为使前去说服英布。说实在话,当时刘邦还真没有看上随何,因为在他心目中,那些只知咬文嚼字的读书人是没有什么用的。他曾在众人面前公开痛骂随何:“你们这些人,尽是酒囊饭袋,没有一个人配得上参与国家大计。”随何听了心里有些不舒服,“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嘛。所以随何就问刘邦:“陛下说的国家大计是什么,你能够告诉我们吗?”刘邦说:“能够出使淮南,把英布给我说服了,牵制住项羽的兵力。这就是国家大事,你能办得到吗?”

    随何一听,不就是这个事吗?好吧,我来办,便向刘邦领受了这一使命,凭借自己的胆气与口才,终于劝说英布成功,使英布站到了刘邦这一阵营。

    随何虽然为刘邦立下了大功,但在刘邦分封功臣时,随何并没有排上号。除了当时封赏偏重武功之外,和刘邦看不起儒生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刘邦责骂随何为“腐儒”,说“治理天下怎么能够用这等腐儒呢?”话语中从里到外都带着看不起的口吻。

    随何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并没有和刘邦争论,只是对刘邦说:“当年陛下进攻彭城时,项羽还没有从齐国回兵的时候,如果英布仍然和项羽站在一起,您用步卒五万,骑兵五千,能不能攻克淮南呢?”刘邦这个人倒是很讲道理,爽快地说:“不能。”随何又问道:“可是当时陛下只派我带着二十个人,前去到英布那里,说服英布归顺了陛下。我们二十个人的功劳是不是比五万步卒、五千骑兵的作用还要大一些呢?然而陛下却说我是腐儒,还说创立天下根本用不着我们这样的腐儒,陛下这话又怎么解释呢?”一席话说得刘邦无言以对,只好不好意思地把话题岔开,和随何开起了玩笑:“我是想贪占你的功劳啊!”

    经过这一番周折,使刘邦算是真正认识到了“腐儒”的作用,立即委任随何为护军中尉,将他提拔为自己的参谋长。

    随何的据理力争,使刘邦轻视读书人的毛病多少改了一点儿,但要根本扭转,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这时,有一个人的出现,才算彻底地扭转了刘邦的思想。

    这个人就是陆贾。陆贾有个习惯,就是爱引经据典,这大概是读书人的一个习惯吧。刘邦与他交谈时,常常被他的引经据典,搞得晕头转向的,大概感到很没有面子吧,便骂陆贾道:“老子是在马上夺得天下的,哪里用得着什么诗与书呀?”那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不读书并不丢人!也不需要读书!

    陆贾马上严肃地进谏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大王的确是在马上夺得天下的,但能够依然在马上治理天下吗?

    陆贾随即又开始引经据典,前五百年后五百载地从古讲到今,好好给刘邦上了一课:“从前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用武力夺取天下的,但是他们却都是用文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的,只有文治与武功并重,才是国家长久生存的根本途径。以前的吴王夫差、晋臣智伯,都只讲武力,却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单纯迷信武力的结果。离我们相距并不是很远的秦朝,使用武力扫平了山东六国的诸侯,如果他能够以文治天下,广行仁义,师法先圣,陛下您又怎么能够夺得天下呢?”

    刘邦听的是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自觉有些挂不住面子。不过他也觉得陆贾说得有些道理,便仗着自己脸皮厚,要求陆贾将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以及秦朝何以失国,汉朝何以建立的经验写成文章,供他参考。陆贾便一鼓作气写了十二篇专论,专门讨论帝王治国之道,使刘邦大受启发,连连赞叹。后人将陆贾所著的论文辑为一部书,名字叫做《新语》,成为历朝研究治乱兴衰的“必读本”。

    陆贾的进谏与那本《新语》,终于使刘邦这位“马上天子”,懂得了文治的重要,这对刘邦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而刘邦要求陆贾为其著论,使得《新语》得以问世,也正说明了刘邦由一名看不起知识分子的皇帝,真正地体会到了知识的的重要性。

    陆贾并不是一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腐儒”。他还曾经奉刘邦之命,出使南越,说降南越王赵佗归降汉王,这也是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这个南越国说起来话就长了。秦朝时候,横行天下的秦朝主力军团,一部分被蒙恬、蒙毅兄弟率领,北拒匈奴。而另一部则南征南越,在任嚣、赵佗的率领下,完成了秦朝对于南越诸地的统一之后,便留在了当地。

    等到高祖称帝时,中原刚刚安定,任嚣病死了,赵佗平定了南越,乘机自称为南越武王,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而这时天下初定,匈奴在北方虎视眈眈,汉军主力全都调到北方防御匈奴去了,刘邦手中无兵可用,用武力解决南粤的割据局面不太现实。而此时南越由于赵佗经营得法,实力不断增大,不时侵扰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武力既然不能够解决,那就只有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所以,汉朝终于放下了“天朝”的架子,主动向南越这个“蛮夷之地”伸出了橄榄枝,向赵佗派出了自己的使团。

    率领这个使团的人就是陆贾。他的任务就是说服赵佗接受皇帝赐予的南越王印信,归顺大汉王朝。

    赵佗听说汉朝来使者了,就亲自接见。他一副少数民族的打扮,结发如椎,岔开两脚坐着接见陆贾。这副坐姿陆贾是再熟悉不过了,刘邦就经常用这个姿势接待客人,所以陆贾倒也习以为常了。

    陆贾于是向赵佗说道:“足下是中原人,亲戚兄弟和祖先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违反天性,不用冠带服饰,想以小小的南越和天子抗衡,平起平坐,你不觉得祸事就快要落到您身上了吗?当初秦朝政治混乱时,诸侯豪杰纷纷起兵,唯独汉王最先人关,占据咸阳。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归属于他,可说是强大极了。然而汉王起兵巴蜀,以武力支配天下,挟制诸侯,讨伐项羽并灭掉了他。五年之内,海内平定,这不是人力之所能,而是上天所造成的。天子听到君王您在南越称王,不帮天下讨伐暴逆无道之人,汉朝的将相想要移兵征伐。可是天子怜惜百姓近来十分劳苦,所以暂且让他们休养一下,派我来授给君王印信,分剖符节,互通使臣。君王您理应到郊外迎接,面向北方称臣才是,不料您却想倚仗新建立起来而还没有安定的南越,与大汉分庭抗礼。如果汉朝得知此事,把您的祖坟掘了烧了,把您的宗族灭了,派一个偏将领兵十万前来南越,那么越人起来杀王降汉,这不过易如反掌的事。”

    这一番话,半是威胁,半是指点迷津——你的祖先宗族都在中原,要想让百越死心塌地地拥戴你同大汉天朝对抗,这可能吗?

    这番话大概说到了赵佗的心窝里去了,他便急忙起身坐好,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之地生活久了,对您很不礼貌。”接着问陆贾道:“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哪个更厉害些呢?”

    陆贾说:“和他们相比,大王您似乎贤能些。”赵佗听了很高兴,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哪个贤能些?”

    陆贾立即变色说:“皇帝自丰沛起兵,征讨暴秦,诛灭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功业,统治中原,中原的人口以亿计,土地广袤万里,位处天下肥沃之地,人众车多,物产殷实富足,政令出自一家,这是自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现在君王您统治的人口不过几十万,都是蛮夷之人,困处于山海之间,好比汉的一个郡,大王怎么能和皇帝相比呢!”

    赵佗大笑说:“我不在中原起事,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在中原,怎么会不如汉呢?”他觉得和陆贾挺能谈得来,所以对陆贾十分喜欢,留他一起喝酒,相聚了好几个月。赵佗说:“越地没有足与叙谈之人,直到您来了,让我每天听到过去听不到的东西。”

    于是,赵佗赐给陆贾价值千金的珠玉,其他的赏赐价值也有千金。在陆贾的劝说下,赵佗终于受封为南越王,向汉称臣,遵守汉朝的约束。陆贾回朝复命,高祖十分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正是由于这次出使南越,立了大功,陆贾在刘邦身边才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才有机会写成了《新语》这本书。不过,陆贾的功绩并没有就此为止,在刘邦死后还立了一大功。

    孝惠帝时,吕太后当权,想封诸吕为王,害怕大臣中善辩敢直谏的人。陆贾自己估计不能力争,便借病免职家居。他觉得好畴田地肥美,可以在那里安家。他有五个儿子,于是拿出出使南越时所得到的珠宝,卖得千金,分给他的儿子,各二百金,让他们作为谋生之资。陆贾常常坐着舒适的马车,驾驷马,后面跟着十个唱歌跳舞鼓琴奏瑟的侍从,身佩的宝剑价值百金。陆贾对他的儿子说:“和你们约定:我到你们那里,你们要供给我人马酒食,到吃饱喝足为止,十天换个地方。我死在谁家,谁就得我的宝剑、车骑、侍从。一年中我还要到其他人家里去,到你们家里一般不超过两三次,见面的次数多了,就会厌烦,我不会长久打扰你们的。”

    吕太后当权时,封诸吕为王,诸吕专权,要挟年轻的惠帝,危害刘氏政权。右丞相陈平很担心,但力不能争,怕灾祸殃及自身,因而常在家里闲居深思。陆贾前去问候起居,未经门人传命便径直闯进陈平的内室坐下,而陈平正在深思,没有理睬陆贾。陆贾对陈平说:“为什么想得这样人神?”陈平说:“你猜我想什么?”陆贾说:“足下位为上相,又是有食邑三万户的列侯,可以说是富贵之极,没有什么再要追求的了。然而心有忧念,不过是担忧诸吕、少主而已。”陈平说:“是的。那怎么办呢?”陆贾给陈平出主意说:“天下太平,注意力集中于相;天下危急,注意力集中于将。将相和睦协调,士人便会归心依附;士人归心依附,天下即使有变乱,大权也就不会分散了。为社稷考虑,安危只在你们两位将和相的掌握之中而已。我常想对太尉绛侯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