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然惩罚法则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自然惩罚法则的含义是: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简单地说,自然惩罚法则就是让孩子在自作自受中体验到痛苦的责罚,强化痛苦的体验,从而吸取教训,改正错误。“自然惩罚法则”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行为是自作自受,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这种方法,也叫“冷处理”。

    “自然惩罚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给他机会去试试。如果孩子一定要穿那件好看但单薄的衣裙,或穿不适合自己的硬底皮鞋,就让他穿,结果必然是太冷了、鞋太滑太硬了,不能在操场上跑,追不上同学。总之是让孩子自作自受。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好坏。

    教育孩子就是这样,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不应当由父母来承担子女的过失,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教育感悟】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都要承担它的后果,无论好坏。

    过多的自由容易造就问题儿童

    任何关心孩子的父母,都不会把锋利的刀放在一个3岁的男孩的手里,让他自己削苹果。但大多数父母都会考虑让10岁的孩子削苹果。显然,区别在于孩子的年龄和责任感。

    自由是时代的呼声。“在孩子小时候,给他们很多的选择,”理论家说,“让孩子做决定,那么他长大后,就会做明智的决定。”结果或许得到了证实:我们的监狱里塞满了自我选择生活的人。和理论家的观点相反,我们认为,有自由选择和决定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正确的选择。

    毫无疑问,通过在孩提时代学习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会使孩子逐渐学到良好的决策模式。让孩子自由做决定既有教育价值又有实际价值,但优秀的决策技能并不取决于孩子的天性,而是父母细心的引导。在这件事上,父母的领导地位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父母的引导,孩子长大后做的决定只会建立于人类追求享乐、逃避痛苦的天性上。

    我们的经验说明,一个孩子如果有太多的权力,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他长大后会感觉不安全、害怕,而且很难被管教。如果要求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他马上会充满敌意。即使合理的要求也会成为发生冲突的导火索。无论是“把果汁喝了”或“去完成家庭作业”都可能引发矛盾。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只是不能接受不做选择。

    这个问题需要得到及时和恰当的解决。我们不是说你不让孩子做任何选择。我们的建议是如果从一个孩子智力、情感的发展水平看,他还不能够自己做决定,那就不要过早地给他这种自由。

    【教育感悟】

    我们的经验说明,一个孩子如果有太多的权力,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如果你没有给孩子处理复杂情况的能力,你就不该给他无限制的选择权。

    父母必须坚持原则

    孩子一不听话,父母开始还坚持原则,可当孩子继续为所欲为时,父母觉得烦,认为“反正教了他也不会听”、“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到他大了自然就会好的”,而不再坚持。这些父母其实不知道,孩子的自制力还没有觉醒,需要父母的引导,因此父母必须坚持原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很简单: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尽教导的责任而是一味妥协,就不要期待孩子将来自动会“变”好。

    【教育感悟】

    假如在孩子尚小的时候不尽教导的责任而是一味妥协,就不要期待孩子将来自动会“变”好。

    通过恰当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规范

    在幼儿期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表现出无比的好奇,而对是否安全,他似乎根本不在乎,父母这时就要告诉他:“允许你在这个房间里可以随便玩,只有这儿是没有危险的。”这样,让他懂得生活还必须受许多规范的约束。

    孩子上小学了,父母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他:“你回家后可以自己先吃点心,吃完点心休息几分钟就要去做功课,必须在功课做完以后才可以玩。”通过这种约束给他一定的规范。

    在生活中父母要通过恰当的方式给孩子一个规范。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理,那就是愿意让他做的事情是对的、是让妈妈高兴的。所以一旦父母给他一个恰当的范围,替他定好规矩,孩子能够根据父母的话判断什么是应该做的,他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做了的话,就一定得到父母的奖赏。这个时候他的心理上就会感到十分安全。

    在父母没有给孩子规范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行为后果将会怎样,这时孩子感到很不安。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地为孩子定好规范,让他觉得我能够把握住一切,这样的孩子才会感到有自尊。

    【教育感悟】

    在父母没有给孩子规范时,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行为后果将会怎样,这时孩子感到很不安。

    让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

    孩子能够坚持独立将事情做完、做好,其主要动机来自于对所做事情的一种责任心。因此,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应重视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1920年的一天,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因此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借给你,一年后还我。”自此,这位美国男孩开始了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的艰苦生活,终于在一年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孩子由于年幼而缺乏知识和经验,经常造成一些过失,这毫不奇怪。关键是家长在通过帮助孩子处理过失的过程中,使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才能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只要孩子有一定的能力,家长就应该舍得让他自己承担责任。这既可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又体现出现代父母的真正爱心。

    【教育感悟】

    家长在通过帮助孩子处理过失的过程中,使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才能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溺爱不是爱

    夏天,一只小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突然它发现了一个鸟窝。小猴子显得很高兴,伸手就去抓。那些会飞的小鸟受到惊吓都逃走了,只有一只最小的鸟没有飞。小猴子高兴极了。它捉住小鸟,把它带回家去。

    可怜的小鸟是那么的娇小。小猴不断地抚摸、亲吻,把它紧紧地抱在胸前,“多么可爱的小鸟!我是多么地爱你!”小猴子忘情地说道。它不停地亲吻,紧紧地拥抱,可怜的小鸟就这样被它活活地折腾死了。

    任何父母都爱护子女,希望其将来都能好过自己这一代。然而,能够分清对子女是爱护还是溺爱的父母却不多。很多父母以为溺爱就是爱护子女,对子女悉心照顾。有的父母甚至牺牲自己的事业,把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对子女不要溺爱,溺爱只会让孩子变成无用的人。伴随溺爱把孩子养育大,也许会觉得对孩子有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样会让孩子变成不健全的人。因为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一旦没有父母的照顾,就可能变成什么都不会做的傻瓜。

    父母是子女的教育者而非仆人,父母是教育孩子如何生活的人生老师。孩子生活的地方不是父母狭小的怀抱,而是无比广阔的世界。如今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孩子需要得到各种锻炼。因此,越是爱护孩子就越要好好帮助他们如何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关爱你们的子女,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育感悟】

    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的孩子,一旦没有父母的照顾,就可能变成什么都不会做的傻瓜。

    最严厉的惩罚

    克利夫·巴罗斯是比利·布雷汉姆牧师团的负责人。他曾向我们讲述了自己教育子女的一个故事。

    当时他的儿子鲍比和女儿贝蒂还很小,做了父亲禁止他们做的事。克利夫警告说,如果下次再犯,就要处罚他们。第二天下班,克利夫发现一对儿女故伎重演,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克利夫很恼火,但看着孩子们可怜的样子又心软了,他不忍心处罚他们。任何慈爱的父母都可以理解克利夫进退两难的心情。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克利夫对我说:“鲍比和贝蒂都很小。我把他们叫进房间,然后我解下自己的皮带,脱下衬衫,光着脊梁跪在床前,让他们每人用皮带抽我10下。

    “你想像不到他们哭得有多伤心,那是发自内心的、悔恨的眼泪。他们不想抽打自己的父亲,但我们有言在先,犯了错就要受惩罚。我告诉他们,处罚是不可避免的,但作为父亲我决定替他们承受。我坚持要他们用力打满20下。两个孩子边打我,边痛哭,比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时还难过。

    “每每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我都忍不住要微笑,我不是个英雄,我当时也很怕疼。这样的事,我可不愿意做第二次。不过,孩子们也用不着我做第二次牺牲了。

    “从那以后,我甚至再没打过鲍比和贝蒂,因为他们知道我爱他们,但不会因此而忽视他们的错误。所以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

    【教育感悟】

    他们总是非常听话,不是怕被罚,而是出于对我的尊重和爱。

    对任何人都保持一种尊敬之心

    有一年圣诞节前夕,小杰斐逊与父亲到小镇上去购物。杰斐逊的父亲是一位心胸开阔、仁慈宽厚的人。他对任何人都能满怀爱心。

    那次,杰斐逊抱着很多的东西,走得好累,而且愈来愈烦躁,心里只想着快点回家。这时一个满脸胡茬儿、目光呆滞、又老又脏的乞丐走过来向杰斐逊伸手要钱。杰斐逊赶紧推开他的手,很不耐烦地叫他走开。

    “你不该这样对一个人。”当他们走开几步、乞丐听不到他说话的声音时,父亲对杰斐逊说。

    “可是,爸爸,他只不过是个乞丐。”

    “乞丐?”父亲说,“孩子,世间并没有所谓的乞丐,他也是上帝的儿子,我们对任何人均该保持一种尊敬的心情。现在我要你把这个交给他。”父亲从他的皮夹里掏出一张一元的钞票给杰斐逊。就当时他们的家境而言,这是一笔大数目。“照我所说的去做,把这张钞票送给他,并且恭恭敬敬地说‘我以基督的圣名送这一元钱给你’。”

    “不,”杰斐逊拒绝道,“我不想这样说。”父亲坚持道:“去,照我说的去做。”

    于是,杰斐逊跑到乞丐面前,对他说:“喂,先生,我以基督的圣名送给你一元钱。”

    这个老人看着杰斐逊,非常惊讶。然后,他的脸上浮现出愉悦的笑容。他的笑容让杰斐逊忘记了他脸上的污垢和胡茬儿。乞丐优雅地欠身对杰斐逊说:“我感谢你,以基督的圣名感谢你。”

    【教育感悟】

    世间并没有所谓的乞丐,他也是上帝的儿子,我们对任何人均该保持一种尊敬的心情。

    做最好的自己

    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换而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在国内,大学老师们都会跟你说:“优秀是有标准的,我们有一个给学生打分的指标体系。”这种给人才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好像他们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

    而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与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的校长:“你们学校里有多少好学生,有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式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曾有这样一件事,复旦附中高三女生汤玫捷,在校成绩排在100名左右。在国内的许多老师看来,汤玫捷并不是一个特别出色的学生。

    但是,汤玫捷却因为自身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2004年惟一被哈佛提前录取的中国学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顿时,汤玫捷的成功在社会上激起强烈的反响,来自上海的“哈佛女孩”炙手可热。那段时间汤玫捷每天都会接到不少电话,希望她出书介绍成功经验。但汤玫捷告诉记者,她不愿出书,不愿把自己的经历简化成抽象的“成才公式”,因为“我们是野生植物,不是园林植物。每个人独特的优点就是自信的源泉”。

    【教育感悟】

    想取得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父严母宽”应该缓行

    父母教育孩子应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而不应该只是在一旁立规矩、下禁令,总是指责挑剔,或过于迁就、放任自流。在绝大多数人的教育理念中,都把“父严母宽”看成是家庭教育的上上策,认为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相辅相成,就可以使孩子顺从听话。而事实却绝非如此。试想一下,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宠爱;一个要求严格,一个迁就有加,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在严厉家长面前,如同见了猫的老鼠一样,处处小心提防,什么都不敢做;而在慈爱的家长面前,则是大胆放肆。如此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从而失去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严一宽”绝不是家庭教育的上上策,正确的教育态度应该是父母双方都要有严有宽,宽严相济,这样在教育孩子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育感悟】

    “一严一宽”的家庭教育肯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发展,从而失去家庭教育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其条件都是得天独厚的。因为现在每个家庭都很富足,让孩子手头上有些零花钱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父母还对他溺爱有加,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此,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总是会吵着要这要那的,如果你因为不能忍受他的吵闹而不断给他买东西的话,就会变得对孩子的要求惟命是从了。在这种情况下,请不要把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误解为对他的疼爱。相反,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正是教会他忍耐的最佳时机。

    也就是说,孩子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不仅仅是买给他,更要让他意识到“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到”。如果是通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不仅获得的满足感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对于到手的东西也会加倍珍惜的。

    但不得不注意的是,孩子在父母那里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很可能马上会去向爷爷奶奶求助。因此,父母和祖父母团结一致是很重要的。父母决定的事情,祖父母一定不要进行破坏。

    锻炼其忍耐力,这在教育当中也是很重要的。

    【教育感悟】

    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是不可或缺的,忍耐能够让人成长。

    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

    小孩子不小心被绊倒了,妈妈们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赶紧跑到孩子身边,边扶起孩子边哄着:“不哭,是谁把东西放在这儿的?让妈妈把它拿开。”或者说:“是这个坏东西把宝宝绊倒了,让妈妈打它。”接着用手在绊倒孩子的东西上拍打,以给孩子出气。

    这种做法,无意中暗示孩子,责任应该由别人来负。同时也养成了孩子怨天尤人的习惯。同样的情形,懂得教育孩子的妈妈则会说:“走路应该看着前面才对呀,你没注意看路才会摔倒,所以要学会自己爬起来,下次不要再被绊倒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不仅让孩子懂得了坚强,还让其对责任感有了一定的认识。

    那些有责任感的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的错误,这种阳光心态使人能够吸取教训,走得更高、更远。

    【教育感悟】

    不正视自己的错误,孩子会养成怨天尤人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提出处罚的方式

    避开痛苦的力量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力量。所以,对于孩子特别想达到的目标,可以在设定达到目标给予奖励的同时,再与孩子约定完不成目标的处罚方式,运用双重激励来提高孩子达到目标的几率。约定处罚时,一定要注意方法,要让孩子自己提出处罚措施,父母来表决通过。处罚必须是他不喜欢或讨厌的事情。越是他害怕的东西,越是他想要避开的东西,就越有助于刺激他去实现目标。

    处罚其实不是目的,设立处罚的目的,主要是给孩子不努力时的痛苦联想。孩子为了逃避自己设定的处罚,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实现目标,这样目标往往可以达到,处罚也就不会真的发生。当然,处罚措施一定不要伤害孩子的身心,这样,万一孩子没有实现目标,要实施处罚措施时,也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种得到孩子事先认可的处罚,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快速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或改正缺点。要给孩子讲清楚约定处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达到目标。在得到孩子认同的基础上,这种激励方法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世界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当孩子有了过失,不能姑息,必须给予适当的处罚。而处罚的方式不是由家长提出的,而是由被处罚者自己提出,然后要经过全家同意再实施。有一次,当女儿苏西打了妹妹时,马克·吐温就让苏西自己提出几种处罚方式,其中一项是不能和其他孩子一起坐干草车去农场,而这是她和其他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这样的处罚既没有伤及孩子的身体,也达到了惩戒的作用。之后,苏西和其他孩子几乎再没有发生过随意打人的现象。

    【教育感悟】

    这种得到孩子事先认可的处罚,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快速帮助孩子取得进步或改正缺点。

    定下一些规矩,然后执行下去

    设定限制对于有些家长而言是有难度的,而更有难度的则是始终坚持这些限制。首先,孩子并不喜欢受限制。比如说,当你提醒他该关电视机了,他可不会对你说声谢谢。要是他发起牢骚并做出可怜巴巴的样子,你可能做的惟一方法就是向他妥协,毕竟说一句“好吧好吧,再看最后一个节目吧”就能立刻让他开心起来。你想要看到的并不是他即时的满足,而是让他能够在长远上获得最好的发展。也就是说,你该把电视机给关了。

    反复无常的言行,会让孩子对你和他们自己缺乏信心。当你对孩子说着“请你挂上电话过来吃饭”,然后却自顾自地吃了起来,根本不等他,这样你就给了他一个含糊不清的信号:你再让他去吃饭时,他是否就可以忽视你呢?那么下次他还会去遵守别的规矩吗?

    当你为孩子感到心烦意乱时,很容易就不再坚持初衷了。

    【教育感悟】

    反复无常的言行,会让孩子对你和他们自己缺乏信心。

    约束也是爱的一种形式

    孩子既需要爱,也需要约束。约束也是爱的一种形式。如果你害怕拒绝孩子的要求,当需要他们拒绝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口。记住,每个拒绝是对某事的答应。

    记住什么是接受,拒绝才会有意义。有一次,我约了一个人,她的孩子非常蛮横,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发脾气、搞破坏。我问孩子的母亲,为什么让孩子为所欲为,她说希望孩子能够自由成长。但孩子并不自由,如果他出现在不需要发脾气的场合,孩子没有其他的选择。

    如果你尊重自己做出的决定,孩子们也会。你不敢让孩子收敛一点,那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你的原因。如果你相信自己设定的界限是健康的,尊重它们,你的孩子也会这么做。

    【教育感悟】

    如果你害怕拒绝孩子的要求,当需要他们拒绝时,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口。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如果发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时,父母往往持两种态度:一种暗暗吃惊,这事可不能声张,既不管教,又怕人知道;另一种大惊失色,孩子怎么会“偷”了?进而严厉责罚。

    孩子最初出现这种行为,往往不是有意识地要占有这种物品,他们心目中也不见得有“偷”这个概念,所以,家长不要简单粗暴地下这样的结论,尽量避免使用“偷窃”这个字眼去训斥孩子,以免强化这种错误行为。而应该寻找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孩子的动机,耐心地引导孩子认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告诉他应该把东西送还给人家。当他这样做了以后,家长应表扬他,向他表示只有这样做才是正确的。

    为了能使孩子自己讲出原因,先要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偷窃行为的严重后果。具体方法有:可以带孩子去看法庭的公审或让孩子观看具有法制威慑作用的影视片。也可由父母中的一方扮“红脸”,狠狠地训斥孩子,并且设法让孩子知道,为了他的不良行为父母伤透了心。然后父母中的另一方可以扮“白脸”,给他点温暖,并与他好好谈心。要设法让孩子感到,他讲出任何原因来,爸爸和妈妈都是能够理解的。在孩子的心理出现波动时,父母只要有耐心,孩子肯定会吐露实情,说出他偷东西的真实原因。

    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多是自己的欲求不能满足而产生的行为。孩子的欲求是正当的需要,父母就应该满足。一时满足不了,就要说明情况,给孩子以期待的希望。同时训练他一定的自制能力,但千万不要哄骗。如果孩子的欲求是不正当的需要,父母一定不要去满足他,而要耐心地向他解释,克制他的贪心,教育他抑制自己。

    【教育感悟】

    为了能使孩子自己讲出原因,先要让孩子强烈地感受到偷窃行为的严重后果。

    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

    一名中学生带着一小袋大米乘公交车。因为疲劳,一上车他就昏昏欲睡。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把他从梦中唤醒。他睁开眼睛,米袋口松开了,米从袋子里洒了出来。一个年轻人漠然地目睹了米袋口松开到米洒了一地的整个过程,但他没有帮忙扶起袋子,也没有提醒那个中学生。中学生对他的行径气愤不已。

    当他回到家里,便向母亲怒气冲冲地讲述车上的遭遇,他用最狠毒、最丑恶的字眼来诅咒同车的那个年轻人。他满以为母亲会与他一样同仇敌忾,声讨那个年轻人的劣行。不料母亲却平静地说:“孩子,你可以觉得委屈,甚至可以埋怨,但你没有权利要求别人去承担你自己的责任和过失。作为母亲,我只能希望我的孩子在别人的米袋口松开时,能帮忙系上。”

    这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她很平静地告诉孩子一个做人的道理: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要埋怨人,更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做错了事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自己永远也不会得到提高。如果做错了事,能够从自身找原因,吸取教训,那么,他就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所以说,在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教育感悟】

    在孩子做错了事,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父母应该做到“有令必行”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孩子明知故犯的行为,在大人明确地告诉不要做某种事后,孩子的反应是“我偏偏要做”。其实孩子明知故犯的目的也不外四种:得到注意、展示权利、寻求报复和自认乏力。

    当我们意识到孩子在有意挑衅时,有时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撤离“战场”。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做不可理喻的抵抗时,其目的常常是为了与父母进行权利的较量或对自己的行为范围的试探,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大的自主权。

    父母们常常抱怨孩子对自己的要求毫不在意,他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你讲了一百遍了,为什么不听?”听了这句话,孩子们的反应会是什么呢?“还不是老一套”、“又来了”。父母们不应拿这句话来问孩子,而应问自己。当我们警告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将要采取措施时,我们应该清楚这一警告是否能实现,我们是否会像所说的去做,如果我们根本不会实施我们的警告,那么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有时,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父母反复强调,用太多的话语来说明,相信孩子终究会领悟他们所叙述的道理。而孩子们并非不懂应该怎样做,他们只是大都有着自己的不情愿或其他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家长的“唠叨”便厌烦,非但不照此改正,反而变本加厉。

    因此,父母应该做到“有令必行”,并最大限度地去了解孩子们行为背后的目的,那样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不听话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很懂事,都很明白事理。

    【教育感悟】

    当我们警告孩子,我们对他们的行为将要采取措施时,我们应该清楚这一警告是否能实现,我们是否会像所说的去做,如果我们根本不会实施我们的警告,那么就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在尝试中接受教训

    一位母亲准备带她8岁的女儿去野外郊游,临行前,她告诉女儿应该带些什么东西,并让女儿自己收拾行李。到了野外,女儿发现不仅自己的衣服带得太少,而且忘记了带手电筒。

    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衣服带少了呢?”“我以为这里的天气和城里一样,没想到这儿冷多了,下次再来,我就知道该如何做了。”母亲说:“是的,你应该先了解一下这儿的天气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手电筒又是怎么回事?”女儿说:“我想到手电筒了,但在出发时忙来忙去,就把它忘了。”

    母亲说:“你一定要记住,如果不细心地对待每件事,你就会尝到粗心的苦头。”女儿说:“我明白了,以后我一定要像爸爸出门时那样,先列一个物品单子,这样就不会忘掉东西了。”

    “没关系,这次我把你忘掉了的东西都带来了。”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把东西拿了出来。女儿一下子高兴起来,并过来亲吻了母亲。

    年幼的女儿第一次出游,少带了东西,这是很正常的事。对这种失误,作为母亲,并没有立即指出来,让她弥补,而是让它既成事实,让孩子在尝试中接受教训,获得经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不谙世事的孩子,要允许孩子有过失,让其在挫折中成长。詹妮花50美元买了同学本森的一双只值15美元的球鞋,本森的妈妈找到詹妮家道歉。没想到詹妮的爸爸笑道:“谢谢您的孩子,要不,詹妮怎么会从这个错误中汲取教训呢?”中国的家长要求孩子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免错误,但在西方人的骨子里,对待孩子的错误十分冷静: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起最大推动作用的就是由错误带来的教训。

    【教育感悟】

    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最大推动作用的就是由错误带来的教训。

    不理睬是一种温柔的惩罚方式

    心理学家发现,有时候孩子干坏事,是想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满足他们渴望安慰和关爱的心理需要。这个时候父母发脾气,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意;如果父母撤消关注,孩子没辙了,就自然对干坏事不感兴趣了。

    撤消关注就是不理睬。这是一种温柔的惩罚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抑制作用。如果他们发现蛮横无理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他就不会用这种畸形方式来博得父母的关心了。孩子“人来疯”等行为都是这种心理的表现。运用这一策略要注意一些原则:

    一是多次使用才能见效,孩子在变好以前可能变得更坏,还有可能出现反复,父母要有心理准备。

    二是家庭成员保持一致。如果父母之间或者父母和爷爷奶奶之间态度不一致,孩子就会打开缺口,寻求“袒护”,教育效果更为糟糕。

    三是与关爱配合使用。当孩子出现适宜行为时要及时地给予关爱和赞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哪些行为是父母不喜欢的,哪些是父母喜欢的。

    四是不能间歇使用。这样不但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次数。

    【教育感悟】

    如果他们发现蛮横无理得不到家人的关注,他就不会用这种畸形方式来博得父母的关心了。

    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孩子需要爱,就像小草需要雨露,人类需要氧气与水一样。爱,对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发展无疑有着重大的影响。

    过分溺爱与娇惯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对子女的爱,就是因为过了头,才变成了“害”。水之所以能溺死人,是因为人被水淹过了头,吸不到氧气而窒息。

    目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经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北大医院的宋琳教授,根据她对家长及儿童的接触,提出了“溺爱综合症”这一新名词。这种病除了造成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全等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外,还给孩子造成了个性发育异常,甚至产生某种人格缺陷。

    过分的爱,首先会使家长失去平常心。孩子只要一离开自己的视线,便心神不定,甚至魂不守舍。怕孩子走丢了,怕出车祸,怕受人欺侮,怕男孩子学坏,怕女孩子受害,如此等等。这样的家长,总是神经兮兮,唠唠叨叨,让孩子为你的不得体行为,在同学面前丢脸,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受溺爱的孩子,是否对家长就满意了呢?答案是出人意料的,尤其会令那些百般娇宠孩子的父母震惊。在一项对中学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有一道题目是:你最讨厌的人是谁?竟有不少学生回答是自己的父母。这些家长几乎痛心疾首,深觉委屈感伤。自己时时刻刻为儿女操碎了心,到头来落了个“最讨厌的人”。在你伤心,不理解,甚到愤怒的同时,难道不该好好地反思吗?只有爱得恰当,爱得理智,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亲、可敬、可爱的人,你的教育才会有影响,你的愿望才可能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

    【教育感悟】

    过分的爱,首先会使家长的心态扭曲,失去平常心。

    统一教育思想

    毫无疑问,孩子们需要大人在教育他们时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而不是父亲用这一套教育方法,母亲是另一套教育方法,到学校后老师又新换了一种教育思想。这样换来换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迷糊,他搞不清究竟哪一种规范和标准才是正确的,因此当一人一个规范时,孩子就会想,或许这事情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谁对谁错的标准,于是,他就不会理睬所有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时间长了,我们会发现虽然我们给他制订的规范非常多,但实际上孩子生长在一个完全没有规范的世界里——规范过多的结果是他们不再相信任何的规范。针对这种状况,建立一个大人之间的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就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父母,只有统一全家甚至和孩子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的思想,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达到最佳。这种统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应该是家庭中父母在制订教育规范方面必须统一,对于同一件事情,不能父亲说对,母亲说错。惩罚和鼓励孩子的标准也必须统一,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父母必须记住,在家庭中,两条或者多条规范等于没有规范。其次,要做好和其他亲人沟通教育思想的工作。孩子的奶奶家的教育方法和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总是不一致,孩子不得不在这一个规范和那一个规范之间变来变去,这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最后,父母应该和老师以及孩子经常接触的其他人之间保持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尽量让孩子在一个相对统一的教育标准中生活。

    【教育感悟】

    作为父母,只有统一全家甚至和孩子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的思想,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能保证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惩罚要“量刑适中”

    惩罚孩子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引起孩子的良性转化,那么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

    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大教育家洛克说过:“儿童第一次受到惩罚的时候,非等完全达到目的之后,不可中止。”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因而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惩罚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批评。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

    【教育感悟】

    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电视让孩子懒于动脑

    同样一个问题,每个人反应速度是不一样的,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反应速度快的人智商显然要高于反应速度慢的人,将来他们所获得的机会当然也高于后者。于是,加快孩子头脑的反应速度,是每位家长应该十分重视的事情。

    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在研究大量智商测验成绩时发现:决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活动的速度。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题目:说出数列3、6、9、12……在这个题目上,没有人会感到困难,也没有人会出现错误,但是,有的人可能在几秒钟内说出十几个数字,有的人则只能说出几个。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将在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上得到同样的表现。也就是说,对容易的问题回答得快的人,对困难的问题回答也快,反之亦然。

    要想加快孩子头脑反应的速度,其方法是:

    对提出的问题和所说的话只讲一遍,并要求孩子快速反应,不许“嗯啊嗯啊”地磨蹭;要求孩子阅读和说话的速度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快。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便孩子的阅读,保持户外活动适度,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陪伴和指导孩子完成大量反应力方面的训练题。

    欧美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在看电视时的脑电波和睡眠时的脑电波非常接近,这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显然是耽误了刺激大脑发育的最佳时段。那些常守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最容易养成懒于动脑筋的坏习惯,因为和电视机在一起傻傻地看就够了,没有人迫使你做出反应。

    所以,除非是大人陪着孩子边看、边问、边讲,把电视节目当教材,才能起到扩大儿童知识面的作用。即使如此,对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仍然不如用实物作认知对象的效果好。

    【教育感悟】

    那些常守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最容易养成懒于动脑筋的坏习惯,因为和电视机在起傻傻地看就够了没有人迫使你做出反应

    及时进行惩罚

    惩罚还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妈妈常对孩子说的那句“爸爸回来后就有你瞧的啦”的口头禅,并不适合实际情形。因为孩子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等到他被惩罚时,他早忘了惩罚的原因了。

    发现孩子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及应该承担的后果。如发现孩子将家中的玻璃缸打碎了,应要求他立即将玻璃打扫干净,并扔到垃圾桶里,而不要等时过境迁,把他那天将玻璃缸打碎了这件事再纠出来进行批评。

    在惩罚孩子时,家长经常将他以前犯的错误都翻出来,前后联系,越想越气,结果没有掌握好惩罚的尺度,惩罚过重,对孩子造成伤害。家长应注意惩罚的针对性,就事论事,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一发不可收拾。

    让孩子清楚地知道他做错了什么才受到惩罚,并告诉他正确的行为。不要让他以为自己生来就会犯错,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个错,惩罚对事不对人。

    【教育感悟】

    不要让他以为自己生来就犯错,或者自己本身就是个错,惩罚对事不对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你的家庭里也许会遭遇离婚、死亡、批评或慢性疾病等使人心灵受到创伤的事情。在这种危机时期,你的孩子很可能会感到伤心或害怕,这时你就是他的榜样,他将通过观察你学会怎样处理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撒谎掩盖你的感觉,那么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的理解力。所以,你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出来。

    尽管这会让你痛苦,你还是尽力与他谈论这些伤心事。问他问题,帮助他说出他的痛苦。当然,要避免告诉他那些不应该让他感受到的事实,克制住这样的冲动。但一定要让他知道你也有恐惧,补充一点告诉他,你能承受得起的恐惧。这样你的孩子会更坚强。

    淋不着风雨的孩子便难知风雨的无情。如果你不信任你的孩子,总以为“他们不过是孩子”,小看他们的能力,替他们打点好一切,孩子应当得到锻炼的机会就被家长剥夺了。长此以往形成惰性后,家长却反过来指责、抱怨孩子,这也是有失公允的。

    要让你的孩子具有承受物质和精神双重挫折的能力。

    挫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家长和老师的信任与尊重塑造了孩子自信的高度。自信心来源于家长的培养,来源于宽松和谐的环境,也来源于孩子战胜挫折的能力。所以必须给孩子这样的机会。

    孩子真的太小,不能单独行动吗?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五六年级了,父母还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这完全是对孩子自立能力的不信任。其实,让孩子独立行动——比如单独去不太远的亲戚家,独自去公园游玩等,这是培养孩子的好办法。人们常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倘若总不让孩子自己出去见世面、经风雨,孩子怎能长大呢?

    【教育感悟】

    淋不着风雨的孩子便难知风雨的无情

    惩罚针对行为,而不针对性格

    惩罚往往也很奏效,但这必须是可容许的行为界限非常清晰的时候,这样孩子就会知道,他们因为什么受到了惩罚。收回一段时间特权,这种做法很安全,也很有效。有一点必须明确,惩罚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不要收回关心和爱护。

    有一位母亲,她11岁的儿子偷了别人一些钱,然后成功地——只是暂时——嫁祸给了一个无辜的同学。母亲觉得必须采取一些激进的做法,于是收回了她的爱心——一个月之内都拒绝跟他说话,也不为他做任何事情。

    事后证明,她的做法引来了灾难。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于是开始努力弥补,几年下来,她都一直表现出深切的关爱、用心的照料,还采取了许多积极行动。但是,她儿子身上仍旧有很多问题,整个家庭也因此产生了巨大问题。这都归咎于在孩子需要关心帮助时,父母冷漠的态度。

    惩罚不是加强纪律惟一的办法,通常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当你面对一个又哭又闹,或者嚷着要这要那的孩子的时候,一般你都会要么惩罚他们,要么为了得到安宁满足他们的要求。但是,你不应当这样做,你得让孩子知道,嘶叫是不管用的,只有“笑脸”才可能达到目的。试想一下,要是从孩子4岁开始,你就让他明白,露出笑脸能得到的报酬,比又喊又闹得到的多,那孩子会怎样呢?

    【教育感悟】

    有一点必须明确,惩罚是针对行为,而不是针对孩子的性格。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不要收回关心和爱护。

    让孩子“自作自受”

    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很重要,对于孩子非原则性的错误,家长大可不必惊慌,更不必动怒,只需采取合理的方法说服教育即可。对于孩子较为严重的错误,家长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给孩子一定的惩罚。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惩罚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礼仪和是非观念。

    用自然后果惩罚,通俗地说,就是“自作自受”。这种惩罚方式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最先提出来的。他主张孩子犯了错误,不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他举例说:“孩子打破了他所用的东西,不要急于添补,要让他自己感受到需要它们。比如他打破了自己房间里的玻璃,让风日夜吹他,不怕他因此而伤风,即使是伤风也比漫不经心要好些。”

    让孩子从不良的自然后果中受到惩罚的同时,也要辅以适当的说服教育,帮助孩子认识错误的危害性。

    【教育感悟】

    孩子犯了错误,不给予人为的惩罚,而是让孩子在错误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中去自己体验不快或痛苦,从而迫使其改正错误。

    不养成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

    坚定而不支配是正确地教导孩子行事的准则。“坚定”就是有原则地决定要孩子做什么,并且不动摇地加以实现;“不支配”则是父母不强将自己的意愿、想法施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正确引导孩子什么是应该去做的。坚定而不支配,是落实在父母与孩子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是非分明,不养成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不因孩子的哀求、无理取闹而放弃自己的原则。这样则可引导孩子自动遵守规范限制、改善行为,并进而培养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的好习惯。

    “坚定而不支配”就是拒绝孩子过分的要求,但也必须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维持一致性。适当的坚定,可以让孩子从中懂得行为的限制。

    【教育感悟】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是非分明,不养成孩子讨价还价的习惯,不因孩子的哀求、无理取闹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贫家养娇子

    中国的父母是最无私的,他们常说:“自己苦点没什么,只要孩子不受苦就行。”不管生活多么艰辛,父母总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得好,穿得满意。可是许多时候,孩子并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他们仍对自己的消费上不了档次耿耿于怀。贫家养娇子的现象现在很普遍,这种现象的产生其实也不能全怪孩子,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家底,也就无法理解父母的苦心,更不会有什么家庭责任感了。

    美国就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他们将每年的4月22日设为“带孩子上班日”。父母带上年满6岁到16岁的孩子来上班,其目的就是让孩子知道父母劳动的辛苦。由此使孩子感受生活的艰难不易,就会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激发吃苦进取精神,对其未来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

    美国孩子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他们把伸手向父母要钱视为一种无能的表现。

    在加拿大一个记者家中,两个上小学的孩子每天早上要去给小镇上的各家各户送报纸。看着孩子兴致勃勃地分发报纸,那位当记者的父亲感到很自豪:“分这么多报纸不容易,很早就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要去送,可孩子们从来都没有耽误过。”

    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可能不以为然,这么小年纪就出去打工赚钱,家里又不缺这几个钱花。但这些国外家长不会阻拦孩子外出打些小工。相反,有些家庭还十分鼓励孩子早些走出家门,接触社会。他们认为,孩子不需要那几个钱,但需要知道挣钱的艰辛,需要学会怎样才能独立生存!

    【教育感悟】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责任感“唤醒”。

    不只告诉孩子什么是错误的

    经过多年对教育方法的研究,我们发现父母们倾向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帮助孩子克服不良的行为,而不用于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上。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时,父母经常告诉孩子什么是错误的,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

    这样的教育方式势必会产生一些后果。因为我们过多地强调不该做什么,而很少去讲应该做什么,结果,美德就变得模糊和不明确。如果你只给孩子讲什么是不良行为,那孩子的脑海里就只有不良行为的印象。

    【教育感悟】

    因为我们过多地强调不该做什么,而很少去讲应该做什么,结果,美德就变得模糊和不明确。

    谦卑是健康家庭的基础

    为自己的过失请求对方宽恕,谦卑地认错,努力和对方重修旧好,这都是维持爱和持久关系的前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灵问题。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只要他们能向被他们冒犯的人请求宽恕,就证明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也证明了他们珍视彼此的关系。以至于为了友好,宁愿承受认错的尴尬。

    要让孩子学会这些,你必须教会他在做错事后,说:“妈妈,对不起。”在不听话时,来请求他人的原谅:“姐姐,你能原谅我吗?”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让他加上一句坦白认错的话,比如:“姐姐,你能原谅我拿了你的玩具吗?”

    正如人们所说的,坦白对我们的灵魂是有益的。

    【教育感悟】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只要他们能向被他们冒犯的人请求宽恕,就证明他们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三分钟”耐性训练法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提到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被证明是训练孩子专心致志的好方法。

    一个孩子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一点都不感兴趣。一天,他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正好是三分钟。孩子对这个沙漏很感兴趣,很想玩一玩。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和爸爸一起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这个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和爸爸一起看书,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用心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他便跑去玩了。

    可他父亲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孩子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然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孩子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让他看下去。孩子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去看故事的结局。

    在这个例子中,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同一个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自制力。

    三分钟正好符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既让孩子觉得父亲守信,也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主动学习的兴趣。当然,在做这种训练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才能取得效果,否则会前功尽弃。

    【教育感悟】

    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同一个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自制力。

    让孩子尝尝被拒绝的滋味

    正像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所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是——百依百顺。”因为面对父母的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孩子头脑中会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我要什么马上就能有什么。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贪婪。可一旦离开家庭走入社会,那种任性、暴躁、急功近利的性格特点肯定会令他们饱受挫折和打击。而事事不顺心的他们,往往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觉得别人有意跟他们过不去,总是与周围的人处于一种对峙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酿成忧郁、偏执、狂躁等各种心理疾病。

    在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今天,父母们应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即有意识地违逆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尝一尝吃苦、遭拒绝、受“冷遇”的滋味。

    有时存心为难一下孩子,让孩子尝尝被拒绝的滋味,这对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种磨炼,对应付将来工作中出现的挫折或生活中出现的逆境大有好处。如果在孩子高兴地玩耍时,父母可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甚至搞一些小破坏。这样做可能会使孩子不高兴,甚至吵闹,但却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经受挫折的勇气,有利于孩子潜在能力的开发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对其成长和今后的生活历程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育感悟】

    有时存心为难一下孩子,让孩子尝尝被拒绝的滋味,让孩子多一点“世界真美好,生活太艰难”的感受。

    合理的长幼有别

    合理的长幼有别的家庭关系,与封建家制的意义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教育感悟】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

    在一个家庭中,不能有两种标准

    道德教育始于父母。只有父母做到了,才可能要求孩子做到。如果父母不懂得什么是道德,又怎样教自己的孩子讲道德呢?

    即使父母懂得许多道德知识,也不一定是讲道德的人。懂道德并不意味着行道德,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一定就能做出来。

    作为父母,诚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你赢得信任。反之,虚伪会失信于人。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没做到,那就是虚伪,孩子会轻视父母。

    要求孩子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自身。在一个平等的家庭中,不能有两种标准。电话铃响了,一位父亲对自己的妻子说:“就说我不在家。”这位父亲还能给孩子讲“诚实”吗?一位母亲因超速驾驶被警察拦住而大发雷霆,这位母亲还能要求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吗?

    无论我们讲什么样的标准,都应该和孩子们共同遵循。作为父母,我们必须时刻意识到怎样做才是道德的,父母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道德规范,才能向孩子证明这些指导是有益的。因为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们的孩子会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

    【教育感悟】

    要求孩子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同样也适用于我们自身。在一个平等的家庭中,不能有两种标准。

    惩罚完毕,不再重提

    假如你警告过孩子,当他犯某一种过错时就要惩罚他,那么在他犯错后,你就一定要实施对他的惩罚。假如你不处罚,以后便难于下达命令,因为你的惩罚已经失去了恫吓作用,你也将失去威信。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都有受父母惩罚的时候,如何使孩子在惩罚中进步、提高,不致因惩罚而使孩子心头积聚孤僻和怨恨情绪,进而造成亲子双方对立,这其中大有学问。

    首先,要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假如你要求孩子做完家庭作业才能看电视,你就要对他讲得清清楚楚,让他记在心上。如果你发现孩子不做功课而先看电视,你就罚他几天之内不准看电视。你先要明确你的要求,他犯了再惩罚,不可不教而罚。

    在惩罚时,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的原因,否则孩子不懂他为什么受罚。惩罚的开始与结果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怨愤气息。惩罚完毕,不再重提,一切就当过去。

    如果你已经警告过孩子,不要到马路上去骑自行车,可他偏偏要在马路上骑,那么这天或更长的时间,不许他骑自行车。这是一种不错的惩罚。

    一个孩子拒绝将到处乱扔的玩具收拾起来,那么就不许孩子玩玩具,也不许他到外面去玩,直到他把玩具收拾好。

    如果孩子使劲地吵闹,父母叫他安静下来,他反而吵得更凶。这时可让他到另一个房间去,最好是回到他自己的房间去,直到他安静下来,才允许他出来……

    【教育感悟】

    惩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为父母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不同性格、情况发生的不同场合采用合适的方法来惩罚孩子,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不给孩子学坏的机会

    很多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从家里偷钱,怎么办?

    最好的做法是,在家里不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作为家长,我们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让孩子不会想做坏事的环境。当我们不想的事情终于发生的时候,你也不要急于去质问。

    举例来说,大家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你可以若无其事地说:“我觉得钱包里的钱好像少了,是不是有小偷进来了呢?妈妈真担心。”那么,偷拿钱的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已经发现了。接着,因为孩子的个性之故,可能会有如下两种不同的反应:其一是偷偷地把钱放回去;另一种是对母亲不严厉的态度感到放心,不肯还钱,甚至继续再偷。对待不同的反应,你的态度也必须不同。

    如果还钱了,你就说:“妈妈好像弄错了,前几天说钱少了,其实是我算错了,真对不起。”假装自己糊涂,给孩子一次改进的机会。如果孩子又偷钱,你可以说:“糟糕,钱又少了。可能有小偷进来,下次钱再少,我要去叫警察了,你们说好不好?”这是不再原谅的信号。如果你想在孩子面前演一出戏,让他印象深刻的话,要记得事先把情况告诉社区警察,然后请他一起到家里假装调查,让他故意在孩子面前说:“下次再丢钱,就派很多人来,请马上联络。”

    这些动作,对一个母亲而言,应该不是难事。绝对不要对孩子指名怀疑,或是自己当检查官找出“犯人”。只要让孩子知道父母已经发觉钱不见的事实,以及处理方式就够了。

    【教育感悟】

    在家里不要放太多的钱,要把钱收好,想办法不要让孩子拿到。

    拒绝有术

    当我们成人想干某件事时,我们不乐意听到“不”,孩子们同样也不喜欢遭到拒绝。在听到“不”时,孩子们可能会表现出反抗、恼火、指责、消极、不悦和抵触。但是,拒绝有术。轻易、粗暴、简单化地拒绝孩子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受伤,产生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适当地拒绝孩子是必要的,掌握一些方法策略同样不可缺少。

    如果能理智并且有逻辑地讲出拒绝的理由,不同年龄的孩子都更易于接受拒绝。当你准备拒绝孩子的时候,首先要三思,决定之后就把自己拒绝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使孩子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做法。让孩子感到家长不是不愿意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是自己的要求过分了,或者家里的确有困难。

    有些家长当时拒绝了,可是经不住孩子的纠缠,过一会儿又予以满足。这样出尔反尔,定会养成孩子的坏习惯,以为通过死缠硬磨的手段就可以达到目的。也有些家长不注意相互之间的通气、默契,爸爸拒绝了,妈妈又同意了;父母达成了一致意见,爷爷奶奶却悄悄地予以满足。这样的拒绝是最没有意义的,也是最失败的。

    有些孩子性格倔强,思想上一时想不通,就闹情绪,不吃饭,不理人。这样的话,父母须硬起心肠,不要屈服迁就,可以冷处理,或者想想别的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兴趣,随后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向孩子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教育感悟】

    适当地拒绝孩子是必要的,掌握一些方法策略同样不可缺少。

    十分肯定地说声“不”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在所难免。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或做出危险的举动时,父母必须学会怎样去制止。然而,我们的父母不是过于宽容,就是过于严厉。前者如同放纵,后者则容易造成冲突。

    如果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都做出让步,应该是避免孩子吵闹、纠缠的有效途径。但长此下去,会使孩子养成要了再要、毫不知足的不良习惯。

    在拒绝孩子请求的时候,最好十分肯定地说声“不”,然后给孩子提供你能想出来的、最为简单的解释。这种拒绝方法,让孩子没有理由去觉得哭闹、纠缠或哀求能够达到他们的目的。让孩子在一番无理哭闹之后心想事成,就等于在告诉孩子,他越是把家长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就越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无原则的屈服和让步,主要原因就是想避免孩子闹腾,并且怕伤了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但因你的让步而赢得的暂时的清静和平,却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它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闹腾,就能够达到目的,从而形成不良的习惯和不健康的人格。

    【教育感悟】

    让孩子在一番无理哭闹之后心想事成,就等于在告诉孩子,他越是把家长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就越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

    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

    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两种:义务劳动和有偿劳动。义务劳动指的是个人对家庭的责任,它通常指的是一些家务,如喂狗、摆桌子、倒垃圾、洗碗等等。义务劳动不是为了挣钱,而为家庭尽义务。

    有偿劳动指的是为了得到报酬而进行的劳动。孩子为了得到报酬而进行的劳动就是有偿劳动。这种劳动赋予了金钱真正的价值。

    有两个孩子分别是7岁和9岁,他们想买一种流行的玩具,需要25美元。于是,他们便去找爸爸希望能得到一份工作。爸爸很高兴,便让孩子们把花园里的石子捡出来,装在20加仑的小桶里,然后提到30米远的地方,倒在石堆上,每提一小桶,能得到一美元。他们欣然接受了。

    开始时,他们觉得这样挣钱太容易了,这儿的石子很多,他们高高兴兴地装满了一桶,但他们很快犯难了,因为他们提不动。所以他们只好每次提半桶,这样一来,他们就要运50次,而不是25次了。两周后,他们用挣来的钱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玩具。没有哪种玩具比这个玩具更令他们珍惜——因为他们为此付出了劳动。

    通过那次体验,孩子们真正懂得了一美元的价值。一美元到底是什么呢?对孩子们来说,一美元就是把一桶石子提到远处的石堆上的价值。

    当然,你不必让你的孩子们都捡石子。在我们家里,有许多额外的工作,比如我们有许多东西需要清洗——宠物、汽车、窗户。为孩子们安排适合他们年龄的劳动,我们要确保孩子懂得一美元的真正价值,不是它能买什么,而要为之付出多少劳动。

    【教育感悟】

    教孩子要尊重财产,不必等到孩子能通过劳动挣钱的时候,而是在他们的幼儿期就这样做,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

    幼稚和恶意的区别

    小詹妮喜欢把头伸进卫生间的小门下面,看看里面是谁。过去她这么做时,里面碰巧没人,妈妈就没有理会她。但这次,她让一位残疾妇女受了惊。妈妈很后悔当初没有管教她。

    那么,怎么划分幼稚和恶意的行为呢?好奇心在什么情况下会越线变成窥探他人隐私的恶意行为呢?不良行为在哪个点演变成犯罪的呢?

    从前,我家有一棵半高的柚子树,一年结一次果子。从大小和颜色来看,柚子在十一月份就长成了。但是,它们在第二年的二三月份才能熟透。一个周末,一群三四岁的孩子在后院玩耍。一个孩子看到柚子已经变黄,便想帮我摘果子。因为他上周刚刚帮叔叔摘了柚子(那是一年一熟的柚子树),所以他胸有成竹。其他的孩子也跟着他一起摘,一棵树上还没有成熟的柚子很快就都被摘光了。

    孩子们对柚子成熟的过程一无所知。他们这么做是由于缺乏知识,而不是心中有恶意的动机。

    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是高尚的——助人。只是他们的行为是幼稚的。虽然他们做错了,但并不是明知故犯。那天下午,孩子们的父母给他们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不征得父母的同意,不要碰树上的果子,即使它们看起来已经成熟了。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词,幼稚和违抗。幼稚是指天真、不成熟,它包括那些没有恶意的、并非蓄意的偶然错误,比如,不小心弄洒了水杯,意外撞倒别人,或像上面所讲的“帮”邻居摘果子。幼稚的错误是指孩子如果知道这是错误的,或者有能力阻止它,他就不会犯。而违抗则包含恶意的动机。他明知道这是错误的,但还坚持那么做。

    【教育感悟】

    幼稚是头脑问题——缺乏知识,而恶意违抗是心灵问题——不愿意守规矩。

    不能用害羞来作为不讲礼貌的借口

    “她很害羞”,妈妈经常会这样替孩子道歉。虽然害羞本身并无对错之分,但它也有道德的层面。我们不能用害羞来作为不讲礼貌的借口,因为性格上的优缺点不会影响孩子做出讲道德、有礼貌的回答。如果有人对你的孩子说:“你好!”那你的孩子至少要做出正确的回答:“你好!”如果有人夸奖你女儿的衣服漂亮,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礼貌地回答:“谢谢!”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还不能把握自己的道德原则的孩子。在你们要去参加聚会前,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有人夸奖他们的头发、衣服或新鞋子,要做出合适的回答。如果有必要的话,给他们讲清不做出合适的回答会怎样。

    但你可能也遇到过下列情形,虽然你是合格的父母,完全懂得怎样讲道德、懂礼貌,但当你的孩子受到夸奖时,他却什么也不说,这时你该怎样做?首先,不要为孩子找借口,诸如:“噢,他一定累了,他昨晚睡得很晚。”“他可能不太舒服”或“他像他爸爸一样害羞”。我们可以这样去做,对夸奖的人轻轻微笑,并且说:“对不起,我们还在练习做这件事。”

    【教育感悟】

    教育孩子要有礼貌——特别是那些年龄小,还不能把握自己的道德原则的孩子。

    不能溺爱,更不能错爱

    生活好了,要谨防“富贵病”,这是大夫提出的忠告,社会学家也同样敲响了警钟。在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由于生活好了,新一代从小娇惯不能吃苦,变得无力气;生活养尊处优,导致精神空虚,悲观厌世,对前途不关心;由此引起对社会无责任感,因而被称为“三无族”——无力气、无关心、无责任心的青年一代。这种“病”会不会传染给我们?其实,这种“三无族”的病状在我们一些青少年中已出现,令我们的家长深为苦恼。球王贝利在巴西足球队第三次捧回世界杯时,恰逢喜得贵子,人们祝福他:“这孩子今后会成为你这样的明星。”贝利却摇头:“他绝不会有他父亲这样的成就。”“为什么?”贝利这样解释:“他的家现在很富有,不像我过去那样贫穷,因而他将缺乏竞争能力。”应该说贝利教子方面的“忧患”意识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巴尔扎克讲得好:“民族的未来掌握在母亲的手里。”孩子身上的毛病,几乎都是我们家长苦心积虑“爱”的结果,同时,又是由于传统社会积淀下来、由成人社会制造出来的东西。审视我们的爱是不是过了头,首先要看我们爱的动机和形式对不对,否则,去指责孩子就欠公正了。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不但要为孩子的生理健康负责,同样要为孩子的心理健康负责;不但要想到孩子的今天。更要想到孩子的明天,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要有意识地去磨炼孩子,让他懂得吃苦,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孝敬父母,学会宽容、忍耐、理解,同时要树立竞争意识、拼搏意识、自强意识、风险意识。爱,也要讲科学,讲理智,讲效益,不能溺爱,更不能错爱。

    【教育感悟】

    爱,也要讲科学,讲理智,讲效益,不能溺爱,更不能错爱。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