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儒术:圣人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儒学中的修养精髓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吾日三省吾身,修为从内里开始】

    “信”是人的根基,根基不稳,就难成大事。在儒学中,“信”的定义有很多:自信、信任、信誉……每一种信都是自我修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1.天、地、人的融会

    人生于天地之间,以信立身。人在做,天在看,要对得起良心。一个人讲求信义,是一种信仰(天),是融于社会(地)的需要。天地是儒学追求幸福和谐安宁的终极关怀,是儒学的彼岸世界。儒学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

    作为社会性的人,每天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就十分重要了,这正如康德将“不说谎”作为普遍道德律一样。守信是任何社会群体所必然要求个体遵循的普遍礼俗和“道德”法规,否则社会就无法维系。它并非是人类诞生之初的本原状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生存被迫共同约定俗成而产生的一种存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和,也才能和天地共生共荣。故“信”是天、地、人的融会交合之处。

    显然,只有“信”才能让我们滋生力量,上达天,下及地,以至天人合一,“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

    从古以来我们一直在追求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和谐是什么呢?它不仅仅是夫妻、父子、兄妹、亲戚、邻里、上下级、不同行业者之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天地万物之间和谐而快乐地相伴相生。

    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精神上的默契和顺应,顺应自然,顺应社会,是一种理性的智慧,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解放,虽敬畏有余,却不是对自然万物的战栗地崇拜。总之,有了“信”,人的内心就会变得无比强大,无畏无惧,心平气和,这是信念的力量。

    那么这儒学中的“信”是指什么呢?

    所谓“信”,通俗地讲就是做人的信用。按照当今社会的标准来看,信用表现为诚实守信,说话算话,遵守诺言,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做人的诚信度。一个人的诚信度,不仅包含自我处世为人的信用,也包括对他人信德的信任程度,即人信而信人,这种人信与信人是基于人性的信任和安心的;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做人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所谓信,就是为人的信用、相信他人与自信心这三者的统一体。这是儒学中的精髓,是我们修缮自身的法宝。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有一段关于为人之信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做人如若不具备信德,就不知道他有什么可取之处了。好比牛车缺乏輗、小车缺乏軏一样,这样的车靠什么来行路呢?孔老先生的意思很明显,一个人纵然才华盖世,学富五车,倘若做人缺失了信德,就像车子缺少了輗和軏。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特别看重信念的人。

    子贡曾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说要做到三点:要“足食”,有足够的粮食;“足兵”,有足够的军队;“民信”,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子贡问,如果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回答,去兵。子贡又问,如果还必须去掉一项,去哪一项?孔子说,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死,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所以死亡不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可怕的东西,最可怕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

    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信仰。

    当下,评估一个国家是不是真正繁荣富强,不能单纯看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量和增长速度,还要看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感受——他是否觉得安全?他是否觉得快乐?他对自己的生活是否真正有认同感?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指数。

    现在让我们看看一位古代的贤者是怎样感受幸福指数的吧。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大学者,也是刻苦勤劳的典范。匡衡自幼家境贫寒,祖父、父亲都务农,虽然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匡衡却非常热爱读书。可是贫穷的家境根本无法给他一个读书的环境,晚上家里甚至连灯烛都没有。匡衡白天就靠给富人家当雇工来养家,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晚上家里又没有烛火。匡衡的邻居家里每天晚上都灯火通明,于是匡衡想出一个办法。他把贴着邻居家的那面墙壁凿了一个小小的洞,每天晚上“偷”一点光亮来看书。虽然很贫穷,可是能读书让匡衡很快乐。

    匡衡在那样的条件下读了越来越多的书,所以当家里的书不能满足他的时候,他就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乡里有一个大富翁,据说家里藏书无数,于是匡衡就打算去富翁家里打工,然后找机会看书。匡衡对富翁提出,自己可以不要工钱,只要富翁能把家里的藏书给他看。富翁听了以后非常震动,被匡衡好学的精神所打动,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这样匡衡就有了一个好机会来看书,他看的书也就越来越多。

    据史书记载,匡衡身强体健,精力充沛,所以看完了富翁家所有的书,再加上他本来就勤奋努力,终于成为了西汉著名的学者。当时文人之间流传这样的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就是说匡衡的才华无限,就算是难解的《诗经》,他也能讲解得很透彻,让大家感到很愉悦,可见匡衡在当时的文人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所以有很多读书人都想要拜他为师,跟着匡衡学习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匡衡当初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烂的房子里。这样艰苦的条件对一般人来说简直难以忍受,可是他并不以为意,只因怀揣着对知识信念的渴求,他克服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通过凿壁偷光、替富人打工的方式为自己获取读书机会。在艰苦的环境下,匡衡仍然怀揣读书的热情,并且苦中作乐,想尽一切办法实现自己读书的理想,最终成为了有名的丞相。

    也许很多人会说,生活就是这样,穷日子富日子都得过,那有什么办法?

    然而匡衡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够忍受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的生活态度。在所有人都以艰难生活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他独自徜徉在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里,丝毫不改变其乐观的态度。

    只品尝到生活苦味的人,他的坚持不可能长久。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为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中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诚然,谁都不愿意过苦日子,但是单纯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同样不能弥补心灵的贫瘠。

    信念是人生的支柱,是沙漠中的绿洲,是航海时的灯塔。像鸿鹄飞跃山岭,像骆驼穿越沙漠,高洁的信念和持久的耐力始终是生命价值的两个筹码。

    然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对心灵的审视太少。

    儒学能够教给我们人生快乐的秘诀,教我们如何在喧嚣尘世中获取心灵的宁静和安适,不为外物所役,达到人生的自由,活得自在,活得潇洒。

    信用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同他人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人生在世,只有胸怀坚定的信念,对外讲究诚信,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才能坦坦荡荡地生活、工作。当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具备的时候,就能在尽职尽责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贡献,让人生有所成就。

    孔孟对你说

    真实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虚假就没有一切,所以说“诚”是天之道。因此,人要追求“诚”,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和法则。

    2.“礼”即是“法”

    一个人有了信念、信仰的根基,必然发乎外,表现出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哪怕他如项羽、樊哙、张飞、阮籍、王羲之、李白、苏轼之流那么狂放。在儒家看来,“礼”就是“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礼法、规则,越礼即违法。而“礼”之根本源于“诚”,源于“信”。从根本上说,“礼”是“信”的外在显现。

    在中国古代,礼和法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有时候,礼制表现出某种法律的功能。而礼仪与道德则更是互为表里的,我们的祖先早就主张,礼仪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诸如某个人的礼容、礼貌、礼节或是某个仪式的程序、场面等,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矩。就像人们必须吃饭、穿衣、洗脸、睡觉一样,是人们生存、生活、交往的基本需要。

    但是礼仪又必须依托于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也就是人们的心理情操、是非善恶观念。换言之,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道德修养。由此可知,礼仪也与法律、道德密不可分,它同样是人类社会中用来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一种准则。

    正因为“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须臾不可或缺,因而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已,铸就了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

    对于越礼之事,孔子十分痛恶。他曾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意思是,这样的事情都能忍受,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孔子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是很痛切的。他会对什么样的事情生这么大的气呢?就是“八佾舞于庭”这样的事情。这在周代是天子的礼制,八佾八列六十四人,八佾是专为天子所设的。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四佾才是季氏所应该用的。季氏这是僭礼越位的行为,孔子对这种行为最不能忍受。人要懂礼,是要防止人的情感走向极端,使行为适度。

    “礼之用,和为贵。”什么是“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表达情感要有节度,这种节度就是礼。礼本来是用于调和人的情感的,逾越礼就会傲慢,傲慢也就是无礼。而“礼”是一个人讲诚信的外在表现。

    懂礼就是要懂得如何节制自己,不懂节制,任着性子胡作非为就会出问题。社会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迎来井然有序、文明有礼的和谐局面。山西一个煤老板花几百万嫁女儿,表面看来好像没什么,他花的是自己的钱,別人管不着。问题是,他是个老板,管着一个大煤矿,如果生活上不知节制,骄纵傲慢,早晚会出现问题的。你们看,中国的煤矿出了多少事啊?韦伯说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新教伦理有关,是有道理的,新教讲勤奋,讲节俭,资本就这样积累起来了。我们的很多企业,很快就起来了,也很快就垮掉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些老板不知礼、不守法。

    孔子一生崇礼,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是内心信念、信仰的体现。他的人生理想便是“克己复礼”。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孔圣人是怎样对待“礼”的吧。

    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言谈举止的人。在平时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上总能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言谈适度、温文尔雅,即使是日常生活方面也养成了这种优良的好习惯。比如说,有一次孔子和一些乡下人喝酒,在喝完以后,孔子让那些年纪大的人先行离开,自己最后才离开。孔子在吃饭的时候从不和别人交谈,在睡觉之前也很少高声说话或者大声聊天。就算是乡亲们举行普通的去除瘟疫鬼怪的仪式,邀请孔子,他必定会穿着朝服,庄严地站在东面的台阶上。

    孔子不仅注重礼仪,也有丰富的情感和同情心。孔子喜爱唱歌,平时会经常唱,但是如果知道附近有人家在办丧事,他就不会高歌了。如果和死了家人的人同桌吃饭,他从没吃饱过;看见穿着孝衣的人,哪怕是一个年轻人,他也会起身行礼;如果路遇盲人,孔子还会给他引路,告诉他注意台阶,走到席子前也会告诉他在这里坐下。后来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说:“这样多麻烦啊!”孔子回答说:“对待盲人本就应该这样。”还有一次孔子的马棚失火,他第一句就问有没有伤着人,却没有问马有没有受伤。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被捕入狱,孔子不但没有嫌弃这个学生,还对旁人说,虽然他进了监狱,可是我知道这不是他的错,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这个学生。

    孔子是一个爱护动物的人。据说有一次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他就叫子贡把狗埋了,还说:“我听别人说,破帐子埋马,破车盖埋狗,可是我没有车盖,你把我的破席子给狗盖上吧,别让它死了还把脑袋露在外边。”

    孔子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人。孔子非常重视朋友之间的情义,不会轻易与那些不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绝交。他和原壤的交往就是这样。原壤是一个狂放、不拘礼节的鲁国人,他和孔子早年是朋友,可是在思想上和孔子完全不同。但是孔子并没有和他疏远,相反他们相处得非常好。孔子是一个谦和温顺的人,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坚决的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就会坚决完成。孔子真正做到了有礼有节又有义。

    孔子所行都是一些极小的礼节。这位圣贤的言谈举止是那么朴素,朴素得甚至让今天的我们都有些怀疑。这种故事就像发生在你的邻里,发生在你的身边。但这是多么温暖啊!它让我们觉得圣贤未远,他依然在把自己感悟到的道理,体会到的经验,留给我们一起分享。

    有人说孔子有圣人之表,他谦虚地说:“吾岂敢,亦好礼乐者也。”“礼”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诸如仁、义、诚、信等均包括其中,所谓“礼仪三千”是也。总之,礼把个人和国家的方方面面都讲到了。礼,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方面,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统一。礼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之大,无论作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儒学认为,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认为人与法相比,人的地位是首要的。君主的知人善任和提高官吏的素质,相对于制度的建设更为重要。统治者的表率作用重于发布的法令。这便是孔子的人治思想。

    故传统中国施行的是礼法互补的,并以此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传统,也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

    儒学说到底,是培养一种践道者,也就是培养一批能够担当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但其前提又是朴素的,是始自脚下的。这便是儒学的终极理想。

    孔孟对你说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伴随生活中的每一天,去影响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与你交往的人都能感受你彬彬有礼的气质,建立融洽沟通的氛围。

    3.正心修身从自觉开始

    人有了信念、信仰,就要努力去实践它,不然就会让理想、信念成为梦幻泡影,最后只能成为一个空许诺的说谎家,与君子之道背道而驰。明白了道理之后,就要时刻用它来审视自己,从内心深处建立诚信的自觉,修炼诚敬之心,严格要求自己,促成自己的进步。

    孔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认为人的修为必须从内里开始,从心灵深处开始,只有这样才能从行动上一点点约束自己,从开始的强迫逐渐变为自觉,从而走向完善,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助益的人。也就是说,正心修身是从个人的自觉开始的。有了自觉,才会产生勇气、意志和毅力,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重重障碍,达到通往光明的理想之巅。

    《礼记·大学》曰:“欲修身者,先正其心;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独也;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周于事,不必循归。”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断除自己的各种非分妄念,做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在对待生活、工作与事业的时候,做到不急、不躁、不偏、不倚,任何时候都不能单纯以意愿为出发点,要抛开一切“主观、自我”,要从客观、务实、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要“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古往今来,凡为官清廉、不贪钱财者,都是能“正其心”者,他们常以“两袖清风”自誉。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奉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即使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以示对那些阿谀奉承之贪官的嘲弄。“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现在,也让我们来看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怎样教子重德行的吧。

    范仲淹是北宋时的著名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熟读儒家道家经典著作。在他的名作《岳阳楼记》中,他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这一名句教育了后世无数人。范仲淹是一个家教甚严的人,他一直教导子女要正心修身,要做善事,行善德。所以,在范仲淹的教导之下,他的四个儿子都知识渊博,为人正直,又简朴善良。

    有一次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受父亲之命去四川运送麦子,在运麦子回来的路上,范纯仁遇到了一个熟人石曼卿,当知道石曼卿死了亲人却又没有钱把亲人的灵柩送回故乡的时候,范纯仁把一船的麦子都给了石曼卿,让他卖了麦子,拿钱把亲人的灵柩送回故乡。范纯仁两手空空地回到家,因为不知道怎么和父亲交代,所以不敢说明实情。于是他就站在父亲旁边不说话,范仲淹问他是不是路上遇到什么事情了,范纯仁这才把遇到石曼卿的事情告诉父亲。范仲淹立刻说:“那你为什么不把麦子给他?”范纯仁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了以后不仅没有责怪范纯仁,还夸赞他做得好,并引以为荣。

    范仲淹是一个身居高位、地位显赫的人,可是他却没有为子孙积攒钱财,而是都捐给了穷人。这一美德也很好地流传给他的子孙后代,所以范仲淹的几个孩子都是杰出的人才。长子范纯佑16岁就跟随父亲去西夏打仗,屡次立下战功。次子范纯仁后来官至宰相,在一生官职上都是清廉节俭、恪尽职守。三儿子范纯礼做官做到尚书右丞,四儿子也是户部侍郎。他们无一不是受到父亲范仲淹的良好家教而成功的。所以这几个儿子不论什么官职地位,都是正义善良、为百姓造福的好官。虽然都是富贵之人,可是范家依然简朴,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范仲淹的家庭教育非常成功,原因在于他的家庭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但是不管给儿女多少财物,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正心修身,重德向善,才是为子女作长远打算,因为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是一切幸福的源泉,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范仲淹的做法无疑再正确不过了,他不愧是一位明智的父亲。

    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说:“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使命,完成你在这个世界上的职位所赋予你的义务,是一个人道德行为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自觉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一句话:“正人先正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你是一位官员,那么就要修为政之德,从自身廉洁从政上下功夫,“时时勤照镜,勿使染尘埃。”对权力常怀“敬畏心”,牢固树立掌权为民的思想,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认识和处理问题,防止财迷心窍、官迷心窍、色迷心窍;对名誉常怀“平常心”,清醒认识到“做官一张纸,做人一辈子”,珍惜为国家、为民族、为大众服务的机会,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抗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对诱惑常怀“明白心”,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诱惑向权力献媚,目的就是想俘虏权力。

    对于常人来说,很多人都不愿在心灵上严格约束自己,用正心来修身。这是一个“态度”问题,一个“心正不正”的问题。因为“心不正焉能修身,心不正何谈律己”。所以消除这一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修身先正心,律人先律己”。

    如果我们习惯过一种不加反省的生活,不重视自己内心世界的自觉和调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心就会经常走偏,“人之一念贪欲,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而一个意念真诚的人,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以己悲,不为物累,摆脱贪念的束缚,以广阔的胸襟来容纳整个世界,不会对任何人怀有仇恨,自然在生活中心宽体胖,体貌安详,悠然自得。

    孔孟对你说

    要做一个真正纯粹的人,有崇高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境界的人,人生才有意义。心不正则事不行,不断切磋琢磨,时时刻刻反省内心,让我们的心丰富而充盈,让我们的血液里流动着容人、纳言、任事、忍气的胸襟和气度,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把修己的功夫用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4.自信扎根于内心的淡定

    一个人拥有了诚信、信念、信仰之后,内心一定无比强大,在常人眼里的得与失便变得渺小。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相信自己的判断,任何时候都不会迷惘。能够做到这一步,就有充足的自信扎根于内心世界之中了。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意思就是,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高贵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惭耻辱的,只有子路吧!‘不妒不贪,哪能不好?’”子路一生唱诵这诗句。这正说明了,充满自信的人,他的世界不再风雨飘摇,是那么的淡泊、宁静、镇定、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正如孔子说的“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内心的强大会让人充满自信的力量,而这种自信非但不是来源于略胜他人一筹的优越感,相反,是来自深刻的自我认识:客观评估自己的能力,毫不迟疑地欣赏自己的长处,也开放地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且通过积极学习来拓展自己。

    面对挫折,我们可以苦闷、可以失落,但是不可以放弃心中的理想,也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对那些渴望更大成功的人来说,努力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才会有更大的作为。

    生活中,有一种人骄傲自大,这种凭空产生的所谓自信,其实是自负,是小人的目空一切、妄自尊大,是经不起任何敲击、捶打的。真正的自信不骄不躁、游刃有余,所以对外表现出淡定、理性的一面。

    淡定是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被环境所影响,会被自己的坏情绪所支配。一旦觉得生活得很辛苦,精神也越发感觉空虚。因为,你在不断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忘记了精神上的供给;你在不断追求“得”的同时,也在失去。

    充实的内心一定是自信的基础,而你要想做到充实内心,就要涉猎知识,要不断地学习。我们知道,其实所有的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张白纸,但是为什么上过同样幼儿园的孩子相比较而言有的成就一番事业,有的可能就平庸了。其实回顾这些伟大的人或者成功的人的经历,一定有一个持续学习、持续提高的过程,而这个持续学习、积累、提高的过程,就是他自信心不断提高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只不过有的人在一级一级提高,所以他的自信心和成功成正比,有的人原地踏步多了一些,自信心和成功就相对低一些。

    齐白石是举世闻名的国画大师。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不仅国画画得好,还是一位刻印大师。齐白石是在湖南湘潭出生的一个农民家庭的孩子,后来长大当了木匠,再后来成为国画大师。但是齐白石直到32岁的时候依然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村画师,连画家都不算。有一年,齐白石的家乡来了一个号称著名篆刻家的人,乡里求他刻印章的人很多。齐白石想,画画是需要一个自己的印章的,可是他不会刻,只是一个木匠。所以齐白石拿了一块寿山石去找那个篆刻家,让他给自己刻一枚印章。谁知道那个人正眼都没看一下,就随手把寿山石扔到一边,让齐白石过几天来取。

    过了几天齐白石去那人家里取印章,发现没有刻,那个篆刻师叫他把石头拿回去磨平了再送来,可是齐白石看到石头已经很光滑了。不过既然人家都说了,齐白石就拿着石头回家了,磨好了送过来。谁知道过了几天去看,石头依然没动,那个人还是说叫齐白石拿回家去磨平了再送过来。齐白石非常生气,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学习篆刻,再也不要受制于人。于是齐白石自己动手刻起来,连夜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

    第二天齐白石把自己连夜刻的印章给别人看,获得了一片赞赏。这样,齐白石有了信心,便不断拜访各位篆刻大家,请教刻印方法,并且努力钻研,靠着这样坚持和不服输的精神,齐白石最终不仅成为了著名的国画大师,还是集书画刻印于一身的艺术大师。

    试想,如果当时那个人爽快地把印章给齐白石刻好了,还会有自成一派的齐白石篆刻艺术吗?看来,即便是大师,潜能也要靠激发,但关键是你不要甘于平庸,以为自己不行,要对自己充满自信。也许你的才智一时还不能使你达到目标,但这并不影响你通过后天的努力达到,相信自己的能力,踏实地努力,最后成竹在胸,这就是淡定。

    古人赞君子,曰:“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温润如玉的男子必然是从容淡定、宠辱不惊的。任外边锣鼓喧天、尘世纷扰,他静观不语,安之若素,就如玉一般恒温,不露锋芒,不事张扬,不得意忘形,不气急败坏。纵然有毁谤、蜚语,即便遭遇灾难、困境,他依旧气定神闲,终究候得一片净瓦空蓝,阴霾散去。

    诸葛孔明面对直逼西城的司马懿大军,无兵迎敌的他大开城门,于城楼上悠然操琴,一出空城计千古流传。苏东坡历经宦海沉浮,不因生活颠沛流离而怨天尤人,依旧将日子过得潇洒自在,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都是谦谦君子,而淡定则是最佳注脚。

    遗憾的是,现在社会上拥有淡定心态的人太少,心浮气躁、愤懑不平的人却太多。因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的大有人在;因周围环境嘈杂而无法安心工作、学习的人时常有之。做工作,听不得批评,拈轻怕重,稍有不顺就跳槽;于名利,却人人争先恐后,趋之若鹜,生怕自己落于人后;对待婚姻与恋爱,受不了委屈,一有摩擦隔阂就轻易分手……这个社会几乎是浮躁成风,可更多的人往往只埋怨社会、怨恨他人,却忘了想想,是否这些不快乐、不幸福都是自寻烦恼呢?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唯有做一个内心淡定的人,懂得选择,学会放弃,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才能获得心灵的笃定和超然,智慧便会在淡定中悄然降临。

    冷眼看尽繁华,平淡对待得失,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

    当你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幸福就在眼前,成功从未远离你。

    孔孟对你说

    真正有所建树的人是沉默的,内敛的,低调的,就好比一株熟透了的稻谷,低垂着沉甸甸的果实,从不炫耀。但是,即便再怎么低调,识货的明眼人依然知道他们的分量,会自然而然向他们投以敬佩的目光。

    5.人格的绝对感召力

    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接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伟大的人格具有绝对的感召力,永远像太阳的光辉一样吸引着人们仰慕的目光,温暖着世间每一个人的心。

    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也就是个人品质的吸引力,根本在于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渴望接近的性格品质,这种反映一个人的精神和品德的内在属性——人格魅力,能像磁石般使众人聚集在他的周围。

    从本质上说,人格魅力是一个人心理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它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思想情感、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一个人能否为别人所接纳,是否具有人格魅力,关键在于他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个人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与他人的关系的性质、程度,为了广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要优化社会交往中的个人形象。

    人格魅力的基点就是真诚、恪守信义,即对许诺一定要承担兑现。孔子说:“人无信不立。”认为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己的尊重。但是,儒学反对那种“言过其实”的许诺,也反对使人容易“寡信”的“轻诺”;更反对“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行为。

    一个人道德人格的高低是衡量这个人人性的标志。一个人如果道德人格低下,就说明他已经丧失了人性,与禽兽无异。一个道德人格高的人,就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因而也是受人尊敬的人。

    儒家的道德人格,由仁、智、勇、行四个要素构成。“仁”是儒家人格的核心,它标志着儒家人格是仁爱型人格,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内在依据。人的慈爱之心、恻隐之心、怜悯之心是构成“仁”的起点。仁德包含着仁、义、礼、智、信、恭、宽、信、敏、惠、忠诚、敦厚、刚毅、自强不息,等等,仁统率诸德。

    儒家认为,为政的关键是要“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如果为政者自己身正,其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正的。所谓“身正”就是为政者的道德人格,它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者自己“身正”,其人格影响力达及其下级和民众中去,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的规范,不需要命令他们去做什么才去做什么;相反,为政者自己身不正,你下命令去强制他们做什么,他们也不会服从。

    一个领导者威信的获得和影响力的发挥,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的诚信道德品质、作风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人格力量。没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可能有公心的,只有拥有公心的人才是无私无畏的,人们熟悉的白求恩是如此,孔繁森也是如此。

    “身正令行”是一个真理。提高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集体主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今天是何等重要啊!只有身正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的权力,己不正焉能正人?“与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领导者,一定要廉政、勤政,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大众。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成为富有魅力的人,从而在工作与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呢?

    特蕾莎修女就是一个有着强大人格魅力和感染力的人。从外表上来看,她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瘦弱、贫穷,可是内在的力量足以使她成为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特蕾莎修女做救助的工作做了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她深深明白,只有平等的对待和真心的帮助才能达到人格的平等,而居高临下则只会导致分裂和矛盾。所以她总是打着赤脚和穷人一起生活,而不是衣着光鲜。

    1982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交战,特蕾莎修女来到战场,她问指挥官:“你们为什么互相残杀?村子里那些妇女和孩子怎么办?”指挥官说:“我们没办法,对方不停火我们只能对抗。”于是特蕾莎修女就走到对方战场,从容地去和对方的指挥官交涉,最终双方暂时停火,直到特蕾莎修女带出37名儿童,战斗才继续。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听到这件事情以后也连连称赞,表示就算是自己也做不到这件事。

    其实特蕾莎修女就是一个瘦弱的妇女,只是她本着自己的至善之心来生活,终于在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颁奖的时候主持人说道:“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敬之上的同情。”而面对如此高的评价和赞赏,特蕾莎修女却依旧淡淡地微笑,说:“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这个奖是对贫穷世界的承认。”她把奖金全部用于救助那些穷人和受苦难的人,并向诺贝尔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取消例行的授奖宴会,因为那太浪费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却感染了无数人。最后委员会决定答应她的请求,并且承诺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她的基金会。

    特蕾莎修女在1997年去世,当时整个印度为她举行国葬,全国哀悼两天,无数人为她的事迹感动落泪。强大的人格魅力万古流传。

    特蕾莎无钱、无势、无地位,除了爱,她一无所有。她何以释放出如此惊人的能量,感召了如此众多的民众,解决了连联合国都不能解决的事,那就是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孔子讲“克己复礼”,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之合乎礼的规范;孟子讲“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荀子讲“节欲”,“欲需不可去,求其可节也”。一个自私自利的可怜虫是不会有公心的。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是一切犯罪和罪恶的根源。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修养,修养的过程就是克己的过程,克己的过程就是抑制私欲的过程。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是威信、人格魅力的源泉。

    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敬他、欣赏他,就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对自己本身的优缺点有一定的了解,不自卑,不自傲,与身边的朋友、同学、同事、亲戚、邻居搞好关系,能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有失风范的事。在遇到困难、挫折时,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自己能从挫折中站起来,变得更加坚强,使自己渐渐地成长起来。而在生活当中更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自信地面对生活,享受人生,使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多姿多彩。

    孔孟对你说

    一个健康的人格不是本身就具有的,需要从平凡琐事中一点一点去积累,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唯其如此我们才会让自己的人格充满魅力,充满绝对感召力,以德服人。

    6.君子者,不忧不惧

    一个人,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而想要的却很多。驰心于物外,能否带来心灵的安宁?物质上富足不富足,这是命运,你是求不来的,也不必刻意求。佛家认为,这是福报。知足方能常乐,俗话说:“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中庸》说:“君子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大学》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有德终会有财,作为读书人,应该立希圣希贤之志,程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不会忧虑衣食。相反,一个人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种人,与草木同朽。孔子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就是指君子当忧惧而忧惧,不当忧惧则不忧惧。

    儒者忧道之不行,故孟子曰:“君子有终身之忧。”范仲淹曰:“先天下之忧而忧。”从个人角度着眼,则是“君子坦荡荡”,“仁者无忧智者无惧”,“君子不忧不惧”。君子并非生活、工作中没有可忧可惧之事,而是君子具备了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恰似俗话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故朱子《论语集注》引晁氏言曰:“不忧不惧,由乎德全而无疵。故无入而不自得,非实有忧惧而强排遣之也。”

    司马牛曾经问他的老师孔子:“什么人才称得上是君子呢?”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没有太多的忧虑,没有太多的恐惧,就是君子了。司马牛一听,不以为然,觉得太简单了。你看那饭店酒馆里猜拳行令、吆五喝六的人,不都是不忧愁不恐惧吗?难道他们都是君子吗?他觉得君子应该胸怀宏大志向,建立丰功伟业,怎么会如此简单呢?不免心里有点犯嘀咕。孔子知道他理解错了,又告诉他要做到“不忧不惧”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又说了一句话:“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就是说,一个人要随时反省自己,内心没有缺欠,一生没有遗憾,心境非常安详,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可以令其胆战心惊,犹如佛家讲的大光明境界。

    叔本华的生命哲学思想认为,人生都是在忧愁和烦恼中度过的,所谓“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怎能没有忧愁,没有恐惧呢?

    大概孔子对此也是深有体会,所以他才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说法。能修为到怀忧不惧的程度,那就可以算得上是君子了。而不到君子程度的人都是有忧有惧,在烦恼与恐惧中度过一生的。

    历史上,以旷达著称的苏轼在与奸臣高俅的交往中,努力做到了“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君子之风令人称道不已。

    话说高俅并非出身显赫大家,他只是苏轼府上的一个下人。可是苏轼得闻高俅文章颇有文采,见解也颇深远,所以就很欣赏高俅。宋哲宗元祐八年,苏轼自翰林院出任中山府知府,他借着职务之便把高俅介绍给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不过因为曾布府上已经有很多幕僚,所以并没有接受高俅。后来苏轼又把高俅介绍给驸马都尉王晋卿。这样一个契机,使得高俅住在王府里了,时间过了7年,高俅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端王。

    无巧不成书,一个月以后哲宗驾崩,新皇帝是端王接任。这时候高俅的好日子终于到来,徽宗很是重任高俅,数年后他官至节度使,渐升为枢密使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高俅得到高官厚禄,家人也跟着沾光。高俅的父亲升为节度使,其兄高伸也借着高俅的势焰,位居显臣之列。高俅一门都荣华富贵尽享,这可谓是平步青云。

    我们再看苏轼,这位高俅的引荐人和恩人却饱受政乱带来的窘迫。元祐八年,宣仁皇太后崩,哲宗亲政。苏轼知道自己的政见将不会被新帝采纳,所以就很识趣地辞了官职。可是事情远没有结束,不到一年,政局变得更加混乱,圣元年闰四月,朝臣弹劾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时所作的制词中有讥谤先朝之语,他被贬为英州知州。可是还没到知州任命,他就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于惠州。这其实就是一个虚职,只是皇帝碍于面子而给不受重用的大臣一个去处。实际上苏轼不仅没有做官,还被变相监视了起来。屋漏偏逢连夜雨,苏轼不久以后又被贬为琼州别驾,居住在昌化军,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高俅这边风生水起,苏轼却惨淡至极。那么高俅和苏轼是不是就再无交往了呢?《挥麈后录》说,高俅和苏轼始终来往密切,高俅对苏轼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尽,念念不忘提携之情。于是后来高俅都会接济苏轼及其家人,如果有苏轼的子孙来京城,高俅必定款待并且赠送钱财米粮。所以我们说苏轼没有看错人,他看中的高俅这个人,并没有让他失望。

    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苏轼和高俅在政治上见解相左,在人生取向上也大相径庭,可以说完全不是同道之人。然而当苏门子弟贫不能存的时候,恰恰是高俅反过来救了他们的命,使苏轼子侄得以在南宋重振家风,这或许正得益于苏轼一生“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对谁都以诚相待,因而具有乐观旷达、不忧不惧的情怀,从而使得政敌也为他的宽阔襟怀所感动。

    今天这个时代,很多人怕自己生活不好,怕身体不健康,怕工作不如意,怕孩子不听话,怕找不上好工作,怕社会上人笑话,怕家庭不稳定,怕房子地位保不住,怕物价上涨,怕老人有病,怕自己老去……总之一年365天都在烦忧懊恼中。

    这就是被内心无止境的攀比欲望追逐的人啊,惶惶不可终日,老是想抓住一根虚幻的绳子,结果什么也抓不住,到头来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个人,如果对亲人、对友人、对他人乃至对社会和民族,能够做到“问心无愧”四个字,自然胸怀坦荡、气雄胆壮。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光彩,孩子终究会独立的,教给谋生技能,比无度溺爱更有意义;工作是应该做的,过劳死是该避免的;家庭是用来爱的,不是当摆设的;不合秩序的事情,不要去做;有时候看起来是帮忙,实际上是添乱;活得安适自在、心安理得、无忧无惧,比什么都强。

    孔子所说的不忧不惧,实际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修为,这种内心修为令他达到这样的境界:仰观于天,俯察于地,皆无愧于心。

    孔孟对你说

    要剔除内心的忧惧,就得从自身做起。如果你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周围就尽是善意的人。回归善良、仁慈、博爱,尊重生命,享受生活,创造幸福,是可以做到的;无欲无求,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凡事讲求合理有度,是可以做到的;安分守己,乐天知命,简单快乐,尽职尽责,是可以做到的。你可以不理解,但是不能不尊重;可以不爱,但是不能厌弃。

    7.高尚源自朴素

    如今,高尚似乎已成为一个悠远的回忆,它在商业和市场意识无所不在的现代社会里,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高尚是什么?它是智慧美德吗?还是清心寡欲?或者它是人格、操守、风度、情调?一言以蔽之,它是超凡脱俗,凌驾于美好之上的东西。

    毫无疑问,高尚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谁都愿意承认,生命的意义在于抚慰灵魂而不是抚慰肉体。而假如灵魂能在高尚里面得到安宁和快慰,有什么理由阻止我们芸芸众生趋之若鹜、竞相效法呢?

    朴素是一种禀赋,是一种自然、真诚、自信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情操,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社会责任,是人性中最为原始的情结,是善良、谦虚、微笑、不张扬。高尚,是一种情操,是一种风格,是脱离了一般情趣的行为,是脱离了人性中劣根性的,勤劳、朴实、大度、英勇、真诚、清廉等的优秀品德和美好情操,是人品中最灿烂的一面,是努力、是淡泊、是清雅、是不卑微。

    朴素是体贴生活的一种情感,高尚是思维的跨度和厚度。朴素的生活能够让我们体味生活的内蕴,而高尚的思维能够让我们更理性地去思考生活。一个人不仅要朴实地面对生活,更要拥有高贵的心灵。拥有朴素,就像拥有爱一样,温暖人生;拥有高尚的心灵,能够让我们身处逆境不退却,能够在朴素的生活中拥有自己独特的高贵思维和情操。

    由此可知,高尚源自朴素。

    儒家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讲求朴素与实用,反对奢靡华丽,并且据此把“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之一。

    他们重视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美,反对雕琢装饰的美。据汉刘向《说苑》记载,孔子卜得“贲”卦,“喟然而叹息,意不平”,学生子张问他,“贲”是吉卦,为什么还要叹气?孔子回答他:“贲,非正色也”,“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在孔子看来,事物具有内在的本质的美,就无须再添加外部的装饰,他把外表的华丽看作繁文缛节和铺张。

    人在贫穷、困顿之时,更要充满自信的勇气,坚守对朴素的追求,这是最高尚的义举。为了言明这一问题,孔子曾无比动情地说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些话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高尚的理想蹈死不顾,捐躯献身:苏武牧羊19年,文天祥临死不屈,岳飞屈死风波亭,史可法被俘不降,夏完淳献出了仅仅16岁的生命……

    文天祥大辟之日,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临刑,从容对监斩官说:“吾事毕矣。”并问哪方为南北,然后南面再拜就死。其气度之从容,确乎是三军不夺的。想当初,只要文天祥点一下头,那荣华富贵便手到擒来了。可是出于对义的终极追求,他选择了弃绝富贵,走向了死亡,这根子里是对朴素的至高追求。

    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吕坤也曾叹道:“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其实朴素是考察一个人到底能否坚守高尚的最好法宝。当下贪官被惩处者多如牛毛,可贪官并未有绝迹之象,原因何在?人的贪欲之心是永无休止的。没有了理想信念,光有“法”是不能保证崇高的。崇高必须从我们的内心建立起来,也必须从行动上自觉地予以约束,方能奏效。

    留心一下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坚守内心的价值观,面对生命的苦难而毫不动摇。这份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的执着之情,成就了简单生活里的高尚气质。

    季羡林就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的大气、简单、性情的人。季羡林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可是他从小就读书颇多,所以胸怀高远志向。季羡林的叔父很是器重他,于是着力培养季羡林。叔父教会季羡林读书做人,求学路上那些艰难不仅没有打垮他,相反,还造就了季羡林朴实严谨和孜孜不倦的性格。

    不论是在清华还是北大,或者在德国留学时期,甚至“文革”时期的牛棚里面,季羡林都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在生活中他勤俭节约,学习又刻苦勤奋。并且他从未局限于自己所在的领域,而是广泛涉猎,从不止步于当下。

    季羡林在德国留学10年,作为一个传统的东方人,在西方国家他受到了很多的磨难。他遭遇过语言的困境,饥饿的折磨,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可是他没有放弃过。十年磨一剑,他刻苦求学,最终回到祖国,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

    季羡林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师,一生不懈追求,在很多领域都是行家。综观季羡林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正是他锲而不舍和孜孜不倦的精神造就了如今的才学。他珍惜机会和时间,知道每一次机会都来之不易,所以从不抱有侥幸心理。这位出身穷人家的孩子非常懂得一切都来之不易的道理。季羡林生活非常质朴,几十年来他每天都是凌晨4点起床,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执着地追求真知,崇尚真理而不图虚名,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性情、一种风范、一种北大人的精神,季羡林身上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精神,他的精神将感染无数后人努力向上。

    从季羡林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不只是学术上的典范,而且是我们精神上的楷模。布鞋、中山装、毡帽,这就是他一贯的装扮,不热衷于追求名利金钱,不沉醉于享受物质,不看重那些在他来说没有价值的奢侈生活,他的人生很简单但同时又太厚重。

    朴素是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否一定要追求奢华,恣意挥霍,无视浪费?

    朋友,当你对本来幸福美好的生活感到空虚、乏味时,请牢记一点:排解空虚、乏味的最好办法,就是崇尚朴素的人生追求,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自觉担当些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比如,在衣食住行方面经常提醒自己:能否不用或少用名牌,多保持一份平常之心;在长长的假期,能否从充满浮躁的大都市回到长辈们的老家看看父老乡亲,哪怕走进偏野村寨,到农户家坐坐、看看,或者干脆赤脚一回,在田边地头陪农民干干活;平常能否少用些零花钱,减少那些有时觉得毫无意义的开支,把节约的每一个铜板,用来做些有益的事情,或者给贫困者送一份温暖,献一份爱心……

    朴素绝不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需要我们点滴养成而弥足珍贵的人生修炼。

    孔孟对你说

    为了不让自己套上生活的“枷锁”,就早日拥有朴素的生活态度吧。不慕荣华富贵,远离奢华浮躁,在成长的烦恼中学会放弃,学会付出,学会创造,学会多尽一份个人的责任。在心灵净化、返璞归真的修炼中,也许你就能找到真正的人生幸福和快乐。

    8.反躬自省,无所愧疚

    西方谚语说:“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这和中国儒学传统提倡的“反躬自省”不谋而合。

    的确,不会评价自己的人,就不会评价别人,行为做事就难免失之公平、公道,上愧对天,下愧对地。所谓君子者,一定天地贮于胸,襟怀坦荡,问心无愧。其念头通达天地,洞彻古今;其品性高洁,上可轻王侯,慢公爵,下亦亲乞儿,敬蜉蝣。

    王安石曾如此感叹:“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一个时常在内心深处提醒自己走正道的人,必成为君子。孔子在回答司马牛什么是君子这个问题时,很肯定地说:“君子必须要做到‘反躬自省,无所愧疚’。”他认为一个人经常考问自己,抚摸自己的良心,就会对人对己无所羞惭了,对国家也是如此。朱熹在《朱文公文集·答王晋辅》中也曾这样说道:“自今以往,更愿反躬自省,以择乎二者之间;察其孰缓孰急,以为先后。”

    儒学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的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一个人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

    俗话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包容和怜悯别人的过错,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孔子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见人之长,真心欣赏别人的优点;誉人之贤,打心底里赞叹别人的成就;博采众长,以此来汲取营养、陶冶自己的情操。而见不贤而内自省,则要求我们不要热衷于揭人之短,或用自己之长去衡量他人之短,或要求人家十全十美,而是要多对照对照自己,多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去避短,多考虑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

    “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度量问题。虚怀若谷,才能宽以待人,容纳他人;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健全人格,完善自我。

    这个观点对中国影响很大,一直以来,“见贤思齐”“反躬自省”都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现在看来,自省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德,更是一种使人走向幸福的能力。它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

    但是,自省不等于自我批判,它也包括自我肯定。人处在逆境时要自省,处在顺境时更要自省,在自省中总结过去,规划未来。所以自省不等于盲目自责,自省是积极的、愉快的、建设性的,是往好的一面引导自己的思想言行。

    自古以来成大事者,未有不重自省、自律者。自省是人达到君子道德、学识境界的一种手段,坚持自省是成为一名优秀人才的保障。

    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反省,查找自身的过错并加以改正,长此以往,自然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了。

    宋代有个叫赵概的人,在书房内备有三只盒,一只装白豆,一只装黑豆,一只空着。他每做一件好事或有一个好念头,就取一颗白豆放入空盒,相反就取一颗黑豆放入空盒。到了晚上,他把投入空盒里的豆子倒出来,通过比较黑豆与白豆的数量来检查自己这一天里的过失和长进。起初,豆子常常是黑比白多,时间长了,黑豆渐减,白豆增多,赵概终于成为一个德高才优之人。

    如果能够坚持不随波逐流便是大君子。清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尽心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当然没有愧疚了。无论社会怎样黑暗,人们追求光明的心理和趋向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对社会、对亲人、对朋友都要尽心,该做的就努力尽力去做,这样,无论什么结果,你都问心无愧,问心无愧便不歉疚,便可以心地坦然,无忧无惧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则寓言故事:

    狮子是森林之王,威猛无比,所有的动物都崇拜并且折服于它。有一天狮子来到天神的宫殿,天神很奇怪狮子的突然造访,问它为什么事情而来。狮子开始就说感谢天神赐给它威猛无比的力气和强大的身躯,还有统治整座森林的权利。

    狮子还没说完,天神就打断它说:“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于是困惑地低下头,透着一股无奈,说道:“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即使我的能力再强,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听完笑了,他没有告诉狮子怎么做,而是说:“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于是只能去森林里找大象,走到大象的家门口,还没进去就听到了大象的跺脚声。他走进去一看,大象正气呼呼地跺脚,气急败坏的样子。

    狮子问大象:“你怎么了?发这么大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自己的大耳朵说:“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得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于是离开大象家,边走边想,终于明白天神为什么要它来找大象了。狮子心里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作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这样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你们看,狮子都明白这个道理了,那么我们为什么看不透呢?

    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如果我们缺乏判断力,不能反躬自省,一味怨天尤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会使我们走向失败的深渊,而与成功失之交臂。

    现代社会知识泛滥、技术密集、人才济济、群英荟萃。应当见贤思齐,掌握真才实学并通过努力拼搏奋斗赶上强者。一个企业、一个集体若能养成见贤思齐的氛围和风尚,你追我赶,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形成不断前进的激励机制,就可以使员工的个人素质提高,人格完善,事业成就;同时可以减少“三个和尚没水喝”式的资源内耗,使企业的环境变得和谐而又融洽。

    君子一定“无所愧疚”,社会越浮躁、越黑暗,就越需要这样的君子。

    无论工作、学习、生活,一天下来,想一想上级交代的任务是否认真完成了,朋友托付的事是否负责地做了,对家人我做没做到尽心尽力,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觉得一切都做到了,心思坦然地睡着,这就叫“内省不疚”。上无愧于苍天,下无愧于儿女,所以孔子会说,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还有什么值得忧虑恐惧的呢?

    孔孟对你说

    任何时候,只要我们有心,都是自省的好时机。关键是,我们能彻底静下心来自省吗?我们真的愿意严肃地面对自己身上一些致命的问题吗?如果我们认识到,通过自省可能发现自己身上的致命问题,才可以彻底改变自己一生的命运,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