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全书-养生与长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养生,即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

    中国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极为丰富,归纳起来,主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是顺应自然。人生存于自然界中,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人体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只有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使生活起居、思想行为等随时适应自然界各种变化,保持体内外的协调,才能防病保健,有利长寿。

    二是运动形体好比是生命活动的宅宇。它内含精、气、神,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形体又是人抗御外邪的重要屏障,人的皮毛肌肤、血脉筋骨、脏腑组织等均有抗邪抵外的功能。因此,养生防病须重视形体的调摄。

    三是调节正气,即保持人体正气的充盈及其正常活动。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充满全身,运行不息,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盛衰和运行的正常与否,决定着人体的强弱寿夭。如生活起居违逆了四时的变化,可引起气的耗散或气的运行障碍等。

    四是固护阴精。阴精指肾精,也包括其他脏腑之精。中医视精为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五是静神内守。养生要保持精神思维活动的清静内守,用神不当,长期过激或突然剧烈的情志活动,超过了人体调节适应能力,会耗伤精气,引起气行紊乱,阴阳失调,脏器受损而发病。因此,从养生防病角度而言,应常使精神清静内守。这样,精、气、形可得到休养生息。

    道家养生主要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

    养性炼心

    道家养生注重内修心性、外养身形,以性命双修为要旨,故养生必须先修性。养生之本,以养性为首,而养性之要,乃求之于静与定。玄中子言:

    节房事而养性,养之在精。

    忍怒怨而养性,养之在气。

    顺百事而养性,养之在神。

    绝忧虑而养性,养之在心。

    劳筋骨而养性,养之在形。

    修品德而养性,养之在命。

    道家修性,必须炼心。心为身之主宰,神之凭依。道家养生以炼心为始,以炼心为本。炼心,即炼去俗心,以复其本心。人之本心,虚无湛明、寂然不动。若感物而动,即为俗心。

    炼心,旨在澄明愚昧之心、纠正偏颇之心、摒弃邪恶之心,使之善良美好;收敛飘浮不定之心,静宁其浮动之心;使攀缘之心安定,使痴迷之心顿悟,使欲望邪念之心圣洁。

    精神修炼

    精神修炼是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道家认为,精神修炼是实现得道成仙的前提。在实际修炼中,他们提倡精神的自我磨炼,道德的自我完善,心态的自我平衡等。

    信道修道

    道家坚定“道”的信念,唯道可信,并认为“我命在我,不在于天”,体现了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广积善德

    道家把广积善德作为精神修炼的重要内容,他们提倡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这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清心寡欲

    所谓清心,就是思想清静安宁而毫无杂念;寡欲,就是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的私欲要节制。道家认为私欲和杂念太多,精神就会受到煎熬。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也是道家精神修炼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知足,才能经常感到满足;感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

    形体修炼

    道家形体修炼主要表现在按摩和导引术上。按摩是指用手按摩有关部位或经穴;导引是屈伸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二者常是一起进行。

    道家形体导引修炼,主要有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另外,每日还必“叩齿鼓漱”,即清晨坐起,闭目,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然后叩齿三十六遍,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待津液满口后,再鼓漱三十六遍,最后分三次用意念吞送至丹田。

    《遵生八笺·却病延年笺》中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熏蒸。每清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数遍,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时,闭口咬牙,解毕方开,永无齿疾。”

    叩齿能够促进牙周膜、牙龈、牙髓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给;而唾液则含有多种酶,可以在促进消化的同时,杀灭细菌。

    顺乎自然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也即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法则。

    崇尚自然,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摒绝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通过柔弱无为和虚静自守来排斥欲望和外界事物的诱惑,以达到返璞归真的目的。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教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其很多观念和主张对于现代人类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道教推崇自然无为,这有利于调适心态、端正行为。自然无为需要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直面一切,这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还可杜绝社会的许多纷争。

    当然,这里所谓的自然无为,并非指消极厌世的无所作为,而是指顺应规律的不强作妄为。道教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而主张积极的有所作为。

    不仅如此,道教还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倡导人们在现实中通过努力而改变命运。只是,道教提倡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时,强调循理、因势,反对单凭主观愿望去蛮干。

    道教的道德规范,体现了“济世”的精神,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积极作用。而且,道教还主张平等,提倡自由与民主,宣扬劳动致富、多行慈善等,体现了对人的关爱。

    道教也十分关爱自然,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道教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倡导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不可随意地破坏自然环境。

    道经《劝世归真》中说:“野外一切飞禽走兽、鱼鳖虾蟹,不与人争饮,不与人争食,并不与人争居,随天地之造化而生,按四时之气化而活,皆有性命存焉。如无故张弓射之,捕网取之,是于无罪处寻罪,无孽处造孽,将来定有奇祸也。”

    此外,道教徒还主张“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不食五味以恣,衣弊履穿,不与俗争”,这对于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道家养生药浴二方

    道家讲究药浴,即中草药煎水洗澡。常用的有两个方子。

    方一:槐树皮、干艾蒿、干金银花藤干、干大蒜梗子、干紫草叶,共五味。

    方二:苦参、黄柏、苍术、蛇床子、防风、茶叶,共六味。

    上述中草药随意取用,煎汤兑在热水中沐浴即可。第一个方子有洁身止痒、祛风寒的作用;第二个方子,有洁身止痒、祛风湿、促进血液循环、通络健体等功效。

    佛家养生,尤其重视道德涵养,他们认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首先必须心理健康,行为高尚,这与古今中外的心身医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静坐

    水澄清则可见底,心澄静性情就自然明朗。如果心动不息,任何忧郁都能触动它,众多忧愁都能干扰它,好像风吹动的水面一样荡起层层波澜,这样是不能够长寿的。

    静坐在佛教称为坐禅,它与静坐气功颇有相同之处,都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不同程度的入静状态。因而有人将坐禅视为内养静功的一种。

    大多数静坐之人,起初不能够完全摒弃心理的杂念,但可以做到心中专注于某一念,逐渐由一念转到无念,像平静的湖水,产生无穷的恬淡的意味,愿与世间的人一起分享。

    坐禅入静之后,不但会有心旷神怡的飘逸感和宠辱皆忘的轻松感,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的生理现象,使全身各系统器官趋向协调有序,由此而达到身心协调,促进健康。

    自律

    佛家养生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指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自净其心”是指净化身心,改善人格,属于心理意识的调控。

    佛教修行方法,如涵养道德、节食寡欲、静坐禅定等,旨在教人建立自律明智的生活方式,自净其心,远离不良行为,去除烦恼等精神负担,使人臻于健康、幸福、完美。

    忍让

    佛家养生十分重视“忍”,使之成为自我牺牲的精神。

    忍,有时能化干戈为玉帛,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免除灾祸,使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忍,也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然而,忍,并不是要求毫无原则地忍让,或虚伪退舍而求伺机报复,这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善忍者,讲究灵活处理,讲究气度让人,“得忍且忍”就是这个道理。

    相处

    人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因此,保持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既保证了个人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保证了社会气氛的和谐。

    佛教教义始终贯穿着浓厚的人际关系学的内容。佛教称人为“有情众生”,认为人是依情和爱而生活,一个人的爱心越广,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道德崇高和生命价值的重大。他们宣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际精神,并把慈悲的对象推及到仇敌。

    如今,人际关系不仅是情感的需要,而且也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因此,现代人际关系更应讲究和谐和广博,佛教的人际关系之道或许可以给人以启迪。

    佛家认为人缘差的原因

    对于众生起忌妒心;

    看见别人获得好处,心生烦恼;

    看见别人失去利益,心生庆幸;

    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起嫉妒和厌恶心;

    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生欢喜;

    轻视和讥笑人缘好或威望差的人;

    对于父母不尽心侍奉;

    劝人做损害别人的事。

    佛家认为人缘好的原因

    不嫉妒别人;

    看见别人得到好处,心生喜欢;

    看见别人推动利益,起怜悯心;

    看见别人有好的名誉,心里高兴;

    看见别人名誉减损,心里难过,并且想帮助他;

    看见人缘差的,不加以轻视或讥笑;

    尽心恭敬侍奉父母和圣贤。

    佛家认为建立好人缘的方法

    忏悔自己的罪过;

    不再做妨碍别人的事情;

    不嫉妒别人;

    时时关心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

    常做广结善缘的好事情,多做福利大众的事;

    不说别人的过失,适时适地赞美别人的优点。

    调五事

    调食

    食物选择上,不利于健康的东西不食。如不能食烟、酒以及各种毒品,不食刺激兴奋的醋、辛辣类食物;不食葱、韭、蒜及动物血肉等秽浊和容易腐烂的东西;少食油炸等坚硬粗涩不易消化的食品;不食油腻、霉变和不新鲜的食品;宜选用蔬菜、豆制品等新鲜、干净、清淡的食物。

    食用适量,不过饱或过饥。过饱则气急身满,血脉不通,心胸闭塞,行坐不安;过饥则身弱心悬,意虑不固,营养不良,招引疾病。

    调食时,一日两稀一干,即早晚吃粥,中午吃饭。晚上要少吃,三餐要定时定量。三餐以外,只可稍饮清水止渴,任何零食不得沾口。

    调睡

    睡前要宽身舒气,收敛心念,静坐两小时左右,然后取右侧卧位,徐徐入睡,心虑明静,神气清白。黎明前两小时起身,于床上静坐。

    调身

    行走时,身体应端直,两臂下垂,随身摆动,两眼从鼻下注,两足平稳着地;站立时,要直如松,不前俯后仰,不左歪右斜;坐时,四肢和整个身体各安其位,不失威仪。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活动身体的全部或一部。特别是久坐之后,要做适当活动,舒展身体。身体运动时,动作要协调得体,姿势稳重而又轻捷。

    调息

    呼吸是生命所依,一息不来,便了此一生。调息包括调鼻息和调气息。调息得宜,可以去病增健,延年益寿,体舒心旷。

    气息分为四相:息于鼻中出入觉有声音叫风相,息出入时觉有滞法,不甚畅通叫喘相,息有粗重的感觉称气相。正常的呼吸应该是出入绵绵,似无似有,这才叫息相。

    如觉有风、喘、气三种相,可先闭口徐徐吸清气,从足踵至丹田,至头顶;再开口观想,将浊气全部吐出,即可调粗入细。若每天日出之时,面向东方练习,则效果更佳。

    调心

    古人云:“青山原不老,遇雪白头;绿水本无波,因风皱面。”山水指自性而言,雪风指外境而言,青山白头、绿水皱面,乃是自性受外境影响而改变其本来面目。

    一切事物的差别都是起于心理感受的不同,正如佛语云:“境本非善,但以顺己之情,便名为善;境本非恶,但以违己之情,便名为恶。故知妍丑随情,境无定体。”

    人们无法去改变影响个人心理感受的外界环境,但能控制和调节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从而来改变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即禅宗所主张的夺人不夺境。

    佛教认为:“对五欲八风,不被见闻觉知所缚,不被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脱人。对一切境心无静乱,不摄不散,透一切声色,无有滞碍,名为道人。”

    也就是说,要把心理活动控制到不为外界一切事物所左右的程度,这才算是达到了调心的目标。但是,心净并非是空荡荡一无所有,而是指心理活动定于一境,不杂它念。

    总之,佛教的调五事,包含了许多科学合理的因素,对促进健康长寿不无益处。

    儒家的养生思想,是极宝贵的养生经验,为历代养生家所遵循。

    中庸之道

    中庸的“中”字,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就是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以适度的中间立场来对待人和事,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

    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最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甚至被后世儒家概括为世界的普遍规律,认为它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则,也成了人们实践所必须遵循的黄金法则。

    《礼记·中庸》认为,只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方可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这种思想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修身养性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庸之道可以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这是它积极的一面。但它也为折衷主义、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提供了理论土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养心

    孔子认为,要达到忘我和寡欲的境界,必须做到“四毋”和“四勿”。

    “四毋”,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其意思是说,不要意气用事,不要主观臆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存有私心。做到了“四毋”,就可以忘我。

    “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凡是伤天害理的事,就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更不要干。做到了“四勿”,就可以寡欲。

    孟子也特别重视养心,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之心者也。养心莫善于寡欲。”即要想保持纯正无邪的童心,必须消除贪欲,这就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其次,养心还要经得起磨炼。只有经历无数艰难困苦,才能磨炼人的意志,坚定人的信心,才能干成大的事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便是传统养生学的辩证法。

    正人君子能以仁存心去爱人,以礼存心去敬人。现实生活中,只有爱护别人,别人才会爱护你;只有敬重别人,别人才会敬重你。这样,生活中就不会有什么苦恼。

    仁者寿

    孔子说:“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把“仁”作为做人的根本,提倡“仁者爱人”,强调为人处世都要符合“仁”的要求。可以说,懂了“仁”,便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孟子也把“仁”放在首要地位,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四体不保,谈何养生?

    道德高尚的仁者,不做损人利己之事,心中坦坦荡荡,无忧无虑,不知老之将至;见利忘义的小人,整天打个人的小算盘,患得患失,宠辱皆惊,永不安宁,当然不能长寿。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古人所推崇的一种成才之道和修养途径。“知”是知识、求知的意思;“行”则是践行、实践的意思,知行合一即是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但光读书又是不够的,在博览群书之后,必须亲历亲行,“行万里路”,将知识施之于“行”,并不断的增长见识。

    可见,知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飞跃。因此,知行合一的成才模式,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求知做人的一个基本模式。

    儒家饮食

    儒家养生不但讲究修性,还十分注重饮食起居方面的卫生。

    据《论语·乡党篇第十》记载,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壹而偈。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寝不言。”

    也就是说,粮米不嫌精制,鱼肉不嫌细嫩。霉烂变质、腐败发臭的东西不吃,烹调不得法的不吃,不该进食时不吃。肉食再多也不要超过主食,酒量大小不同,但不能喝醉。吃饭时、睡觉时都不要说话等等。总之,凡是能危及人体健康的都要注意。

    儒家的饮食起居,对我们还是很有启发的。日常生活中,要切实考虑到饮食卫生、居处条件、气候变化、作息时间以及练功环境等因素,使之有益于养生。

    《吕氏春秋》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运动,可提高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其衰老进程,并能增加抗病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可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

    气功

    气功是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方法,以“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精足、气充、神全,体魄健壮,从而延缓衰老。

    气功可分为动、静两类。所谓静功,即练功时形体不动,如坐功、卧功、站功等;所谓动功,即练功时,要做各种动作进行锻炼,即通常所说的“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

    调息:即调整呼吸,练功时要求呼吸深长、缓慢、均匀。在自然呼吸的前提下,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逐渐把呼吸练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

    调身:即调整形体,使身体符合练功姿势、形态的要求,强调身体放松、自然,以使内气循经运行畅通无阻。

    调心:即意识训练,在形神松静的基础上,意守丹田,排除杂念,以达到“入静”状态。“入静”就是达到对外界刺激不予理睬的清静状态,此时头脑清醒,似睡非睡。

    为了达到入静,要求意念和气息必须密切配合,呼吸放松,舌抵上腭,用意念诱导气的运行。身体也要放松,姿势自然而正确,方可达到身心合一的“入静”状态。

    所谓松静自然,是指在气功锻炼中必须强调身体的松弛和情绪的安静,要尽力避免紧张。只有在这种状态况下,练功者方可达到神气合一、形神会一、协调整体的目的。

    五禽戏

    五禽戏之名相传出自华佗。据《后汉书·方术传》中记载,华佗云:“我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五禽戏,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强筋骨,利关节。

    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其作用也有所区别。

    熊戏

    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练熊戏时,着重于内动而外静,要求意守中宫(脐内),以调和气血,使头脑虚静,意气相合,真气贯通,具有健脾益胃之功效。

    熊戏讲究沉缓,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

    虎戏

    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首摆尾、鼓荡周身的动作。练虎戏时,要求意守命门,以通督脉、祛风邪,具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

    虎形刚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鹿戏

    鹿形温驯,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怡然之态。

    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长寿而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练鹿戏时,要意守尾闾,引气血周营于身,以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

    猿戏

    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猿戏,要求意守脐中,形动而神静,以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肾腰,达到思想清静、体轻身健的目的。

    猿形轻灵,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

    鸟戏

    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练鸟戏时,要意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生气之海),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鹤形活泼,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

    练功时,动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谨,全身要放松,以使气血通畅,精神振奋;呼吸应平静自然,均匀和缓,且需用腹式呼吸。吸气时,口要闭合,舌尖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精神要专注,排除杂念,将意志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

    太极拳

    太极拳将意识、呼吸、动作密切结合,“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用意念指挥身体的活动,用呼吸协调动作,融武术、气功、导引于一体,外可活动筋骨,内可流通气血,具有健身防病的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统养生法。

    太极拳以“太极”为名,系取《易·系辞》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说。太极指万物的原始浑元之气,其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二气互为其根,此消彼长,相互转化。

    太极图呈浑圆一体、阴阳合抱之象。太极拳的拳形为“太极”,拳意亦在“太极”,以太极之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协调阴阳平衡,从而使生命保持旺盛的活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练太极拳要精神专注,排除杂念,将神收敛于内,使百脉通畅,机体健旺。

    采用腹式呼吸,并协同动作,使气沉丹田,以激发内气营运于全身,使脏腑、皮肉皆得其养,并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达到益肾、固护元气的目的。

    呼吸易深长均匀,吸气时,动作为合;呼气时,动作为开。动作要轻柔自然,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动作连绵,则气流通畅;轻柔自然,则意气相合,百脉周流。

    太极拳的流派很多,各有特点。当前,比较简便易学的是简化太极拳,俗称太极二十四式,其各式名称为:(1)起势,(2)左右野马分鬃,(3)白鹤亮翅,(4)左右搂膝拗步,(5)手挥琵琶,(6)左右倒卷肱,(7)左揽雀尾,(8)右揽雀尾,(9)单鞭,(10)云手,(11)单鞭,(12)高探马,(13)右蹬脚,(14)双峰贯耳,(15)转身左蹬脚,(16)左下势独立,(17)右下势独立,(18)左右穿梭,(19)海底针,(20)闪通臂,(21)转身搬拦捶,(22)如封似闭,(23)十字手,(24)收势。

    八段锦

    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故名八段;练习时有如展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这套健身功作可以强身益寿,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

    八段锦的七言诀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腰肾,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练功时,要求躯体四肢的运动与调心、调息相结合,以加强血液循环,纠正机体异常反应,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而且,这套功法动作简单,不受场地的限制,适应范围广。

    易筋经

    易指移动、活动;筋,泛指肌肉、筋骨;经,指常道、规范。易筋经就是活动肌肉、筋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从而增进健康、祛病延年的一种传统健身法。

    相传易筋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菩提达摩传授的,当时只是为了缓解坐禅修炼的困倦和疲劳,以伸腰踢腿等通血脉、利筋骨的动作为主,且多仿效古代各种劳动姿势为主。

    易筋经将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呼吸时,用腹式呼吸,舌抵上腭,深长均匀;务求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的紧张度。

    动作宜动静结合,柔刚相济,身体自然放松,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不要紧张僵硬;用力时应使肌肉逐渐收缩,达到紧张状态,然后缓缓放松。长期的练习,可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精神充沛,生命力旺盛。

    易筋经十二式为:(1)捣杆春粮,(2)扁担挑粮,(3)扬风净粮,(4)换肩扛粮,(5)推袋垛粮,(6)牵牛拉粮,(7)背牵运粮,(8)盘萝卸粮,(9)围穴囤粮,(10)扑地护粮,(11)屈体捡粮,(12)弓身收粮。

    六字诀

    所谓六字诀是指在呼气时发出“嘘、呵、呼、呬、吹、唏”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总诀曰:肝若嘘时目睁精,肺如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练功时,周身放松,大脑入静,顺其自然,切忌用力;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则闭目吐气。

    嘘肝气诀

    肝主龙涂位号心,病来还觉好酸辛。

    眼中赤色兼多泪,嘘之立去病如神。

    呵心气诀

    心源烦躁急需呵,此法通神更莫过。

    喉内口疮并热痛,依之目下便安和。

    呼脾气诀

    脾宫属土号太仓,痰病行之胜药方。

    泻痢肠鸣并吐水,急调呼字免成殃。

    呬肺气诀

    呬呬数多作生诞,胸膈烦满上焦痰。

    若有肺病急需咽,用之目下自安热。

    吹肾气诀

    肾为水病主生门,有疾羸气色昏。

    眉蹙耳鸣兼黑瘦,吹之邪妄立逃奔。

    唏三焦诀

    三焦有病急需唏,古圣留言最上医。

    若或通行去壅塞,不因此法又何知。

    四季却病歌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

    秋呬定收金润肺,肾吹唯要坎中安。

    三焦唏却除烦热,四季长呼脾化餐。

    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特别是随着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着健康,盼望着长寿,“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大有经》上记载,有疑惑的人问:“人们呼吸着同样的天地阴阳之气,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天地间,都靠饮食和呼吸而生长,但有些人愚笨,有些人却很聪明;有些人很羸弱,而有些人很强壮;有些人生命很短暂,而有些人却长寿。这是老天的安排,还是各人自找的呢?”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回答说:“人的智力差别,是先天造就的;体质强弱和寿命长短,是人们自己造成的。若胚胎时期胎气充实,成长阶段乳食充足,成年后注意节制饮食、声色有度,就会强健、长寿;若胚胎时期胎气不足,成长阶段乳食欠缺,成年后饮食无度,恣情声色,就会羸弱、短命。只要生长发育充分,再加以导养,人的寿命是可以延长的。”

    《道机》上说:“人的生命有长有短,并不是本该如此,全是由于人们自己将息身体不谨慎,饮食毫无节制,荒淫无度,违背阴阳之道,最终导致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所以不能活到应有的年寿。”

    摄养为先

    高子说:“人活着要以养寿为先,养身以治病为急。”与其在生病以后求治,不如在未病以前自我摄养。疾病已生成以后再用药物治疗,是事倍功半之举。所以圣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在未病以前预防,才是真正懂得摄养的道理。

    养生就如救水与救火,若苟且偷懒,先不堵塞涓涓细流,到后来形成滔天之势就不能阻挡了;蓄水防火,如果先不扑灭星星之火,到后来形成燎原之势就难以扑灭了。水火之势旺盛时不能遏制,何况大病已成,又怎能救治呢?

    《道德经》上说:“我命在我不由天,善于养生的人长寿,不会养身的人早亡。”身体的主宰是精气,精气是性命的根本,只有爱精重气,就可以获得长寿。

    如果致力于精气摄养,但欲念不绝,就好比孤舟渡海,危机四伏;若能做到不为外物所动,使精力充沛,心气平和,才能使元气滋生、五脏滋润、百脉畅通、阴阳平衡。

    养生因人而异

    不同体质之人,其具体的养生方法也有所差别。

    阴虚体质

    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多喜冷饮。

    精神调养:这种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环境调摄:阴虚者,畏热喜寒,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类、豆腐、鱼、蔬菜、甘蔗、蟹肉、银耳、雄鸭等,而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体育锻炼:不宜进行过激活动,应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阳虚体质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精神调养:这种人易恐、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情绪,多听听音乐,多交朋友。

    环境调摄:阳虚体质者,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应多晒太阳,提高耐寒能力。

    体育锻炼: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饮食调养: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

    血瘀体质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

    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因为精神愉快则气血调和,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善。反之,苦闷、忧郁则会加重血瘀倾向。

    体育锻炼: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促进气血的运行。

    饮食调养: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山楂等,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如当归、川芎、丹参等。

    痰湿体质

    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

    环境调摄:在阴雨季节,应避免湿邪侵袭;不宜久居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饮食调节: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酒类等,且每餐不宜过饱。

    体育锻炼: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生活规律化

    人的生理活动有周期牲的变化规律,如日周期性规律、月周期性规律和年周期性规律等。这些周期性规律,是生命在长期形成的过程中与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相适应的结果。

    这些规律受到干扰和破坏,就会影响健康,酿成疾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就是为了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规律不受干扰和破坏,建立良好的、与外界相适应的生理活动周期。

    起居有常,必须将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按时起床,定时定量进食,按时工作,按时休息,按时进行锻炼和娱乐,按时如厕,按时睡眠,等等。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人类长期生活形成的习性,对人的生理活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违反了这种日节律,必然会影响健康。另外,也不可忽视月节律和年节律。

    合理睡眠

    “阳气尽而阴气盛则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即随着阳气渐消,阴气渐盛,夜间阴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睡眠,而睡眠过程中,阴气渐消而阳气渐盛,阳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苏醒。现代生理学认为,觉醒与睡眠是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的转化过程。

    晚上睡眠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并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规律,是最符合生理需要、最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而又以晚上10时左右入睡最佳。

    俗话说:“三个饱,两个倒。”即晚间和中午应适当睡眠。因为,经过上午的活动和工作,中午往往感到困倦,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午睡片刻能消除困倦,提高工作效率。

    睡眠对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每个人对睡眠需要时间的长短是有一定的个体差异的。同一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健康状况、不同脑力体力消耗程度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对睡眠需求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保证正常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保证健康长寿的前提。

    饮食有节

    饮食不宜过精

    食用精白的米面,摄入的纤维素减少,肠蠕动减弱,易致便秘。以杂粮为主食者,其健康状况好于以大米为主食者,以粗面粉为主食者其健康状况又好于吃杂粮为主食者。

    饮食宜清淡

    肉类脂肪摄入过多,易引起高脂血症,不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过食甜食,易引起肥胖症、糖尿病、瘙痒症、脱发等;摄入钠盐过多,易引发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

    多食水果和蔬菜

    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老年人经常食水果有益于健康;新鲜蔬菜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经常食用新鲜蔬菜的老人其健康状况好于较少食用新鲜蔬菜的老人。

    进食不宜过饱

    老年人饮食宜七分饱,不宜过分贪多求饱,以免增加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戒烟酒

    长期吸烟易导致呼吸系统疾患;长期饮酒易致心肌变性,失去正常的弹力,加重心脏的负担。同时,长期饮酒还易导致肝硬化。

    另外,饮食不宜过烫,以免损伤消化道黏膜,诱发胃癌、食道癌。

    安抚情绪

    对人而言,养生不只是四肢发达,体健如牛,还要追求内在素质的养怡,这是个有层次的内涵,是身心和涵养的总和。曹孟德在《龟虽寿》中说:“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因为,情绪的好坏与健康密切相关。遇到精神压力而处于不良的心理状态时,可引起生理上的异常改变,若长期如此,或反复发生,便可能引起器质性损害。

    《灵枢·本神》篇中指出:“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指出了基本情绪的心理生理特点。

    中医学认为,情志太过可引起气机紊乱、经络阻滞,使脏腑功能受损;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以及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导致神经生理的变化。

    情绪的好坏不是由外界客观事物所决定的,而由主客观之间协调的程度所决定。当主客观适应时,就会产生愉快和满足的情绪;反之,就会产生不满和反感。

    有了心理上的平衡,才会有生理上的平衡。世间许多事本身无所谓好坏,全在于当事人怎么看。因此,应提高心理素质和修养,学会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避免自寻烦恼。

    一旦出现了明显的情感波动后,应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以免伤身。比如,可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因为眼泪能洗刷痛苦,使郁闷的心情得到放松;或向亲朋好友尽情倾诉,切忌强忍眼泪,闭门不出或独坐不语,这样会越郁越结,难免得病。

    当遇到沉重的打击,置身于逆境之中,应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从痛苦中转移出来,加倍努力,奋发工作;参加文娱体育活动、文化生活和旅游等,也有益于解脱痛苦。

    修身养性

    孟子说:“仁,是人人固有的爱人之心;义,是人人应走的人生之路。”舍弃应走之路不走,放弃仁爱之心而不用,这不是品德高尚之人的所为。

    修身养性就是要把放弃的仁爱之心找回来,这必须淡泊名利、禁止淫荡的声乐与美色、轻视钱财、不过度摄入损害内脏的食物、去除虚妄的念头、消除嫉妒别人的思想。

    人活于世,心中难免有所思和有所求。对于物可以寻求,但不可贪婪;可以获得,但不可积蓄。不贪婪就少忧心,不积蓄就没有失去,没有患得患失之心,心里才能安泰。

    道德涵养好的人,行事谨慎,从不自欺欺人。他们去除恶习就像憎恶极臭的臭气,为善就像喜爱极美的美色,自己去求的自身的快乐和满足,不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

    品性修养好的人,没有轻视他人之心,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想法。轻视人,类似于浅薄;高高在上,类似于轻狂。天生之物,不可能齐全,应当平心静气的寒暄应对在贤愚之间。

    道德浑厚,可以滋润身心;心胸开阔,身体会强壮结实。因此,养生应静心,端正心态,驱除杂念,用谦虚的胸怀接受外物,为增进健康、修建功业奠定基础。

    心态年轻化

    有人把年龄分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这还是有其道理的。很多人都愿意长生不老,从生理上来讲,这只是一种具有幻想色彩的愿望,但心理上的青春却是可以常驻的。

    其实,年轻不仅仅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还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勃勃生机,是使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它意味着拼搏创新,意味着具有超越羞涩、怯懦的胆识和勇气。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但若保持热情,岁月却无法在心灵上刻下痕迹。只有那些放弃了自己的理想的人,才会变为真正的老翁,佝偻于尘世之中。

    每个人都会对进取怀着孩子般的无穷无尽的渴望,只要心灵能源源不断地接收来自人类和造物主的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那么就可永葆年轻。

    形劳有度

    古人认为,人能够生存,所依托的是神和形体。神是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所必须具备的。神用得太过,就会枯槁;形体用得太过,就会憔悴。

    《千金要方》中说:“养性之人,不远唾,不疾步行,不用耳极力听,不用目极力视,不久坐,不久立,劳不过度,逸有节制,不流大汗……”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养生之人,形要小劳,应按照一年四季来确定起居的早晚,劳逸结合,张弛得宜,但不可过于疲劳,以免有损于神气。

    中医认为,久视会伤心损血,久坐会伤脾损肉,久卧会伤肺损气,久行会伤肝损筋,久立会伤肾损骨,久听会伤精损神。总之,形劳过度会伤及内脏气血,影响健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