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平动物小小说名篇赏析-人王 虎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结仇

    百虎围村那年,武刚子十六岁。后来他才知道,上百老虎敢情是冲他来的。

    那时候,武刚子正在地窑里逗一只小老虎玩呢。这虎崽是他几天前上山抓到偷偷抱回来的。武刚子爱死了它那虎虎有神的样子,就把它藏在地窑里。他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花花,他给它好的东西吃,他还硬着心肠用铁丝穿过它的一只耳朵,给它做了个耳环或说打了个记号。武刚子正玩得高兴,忽听外面人喊马嘶,锣鼓齐响。他跑出来一看,全村都乱了套:牛啊羊啊不管不顾地直往院里和屋里钻,狗也夹着尾巴到处藏,不知是谁的声音在空气中劈裂开来:“老虎围村啦——!”

    武刚子冲出院子,他看见爹爹武志松正举着猎枪朝天上开火,不少人正围在他的身边敲击锣鼓钹,还拼命地喊叫。他再往村外一看,哎呀妈呀,黄乎乎的不知有多少只老虎在村外蹦跳吼叫,天和地好像都在颤抖着。

    武刚子听见许多女人的声音在哭泣,边哭边悲惨地叫着:“老天爷啊,这是怎么了啊,难道老虎疯了吗?”

    武刚子天生胆大,他勇敢地看过去,发现老虎们并没有疯。它们组织有序,就在村外几百米的地方活动,并没有马上进攻的意思。他还注意到东山包上蹲着一只大个子老虎,它好像在用吼叫声指挥战斗。

    武刚子看见爹爹也在挥着手讲什么,然后人们就分成一队一队的,手持长矛大刀猎枪守在各个路口,锣鼓家伙仍在不停地响着,甚至有人点燃了鞭炮。可是老虎似乎并不害怕,他们不攻也不散,就那么和全村人对峙着。

    黑夜来了,村人燃起了几堆大火,但是老虎仍在近处吼叫着。天亮以后,大家看到老虎的数量又有增加,它们把村子围得铁桶一般,吼叫声已经开始变得不耐烦起来了。

    村人们一个个哆哆嗦嗦的,开始研究老虎为什么围村,这可是千年万年也没有过的事啊!有的说老虎是被人打急了,这几年到处都成立打虎队,日自村的打虎队,在武志松的带领下已经打死十多只老虎了。有的说不对,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如果不是摘了它们的心肝,它们肯定不会这么兴师动众前来挑战的。这时武志松就问:“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大家赶紧互相问问,有谁这几天掏了虎崽什么的没有?”

    武刚+是第二天下午才把花花抱出来的。这时候他的脸和屁股都遭到了爹爹的沉重打击。武刚子抱着花花走向村外,全村人都在后面严阵以待。武刚子看见虎群一下安静下来,他感到世界霎时变得一片死寂。他走出两百米放下花花,一边倒退着往回走,一边看着花花步履蹒跚地跑向虎群。

    大个子老虎一声吼叫,虎群开始撤退。

    全村人都松了一口气,又守了一会儿,天黑了,大家就纷纷回家睡觉。

    惨剧是午夜时分发生的。武刚子睡得迷迷糊糊的,突听外面好像刮起了风暴,接着就是牛猪羊狗的惨叫声。武刚子趴到窗上,看见月亮地里正有两只老虎跳进他家的院子,一个一口叼起了他家的猪,一个一口咬住了他家的驴。这时武刚子听见房门哗啦一声开了,他爹武志松的高大身影一下出现在院子里,他怒吼一声,一枪打倒了一只老虎,又飞出一把锋利的斧头,砍翻了另一只老虎。武刚子正要拍手叫好,却听见一声霹雳般的吼声响起,随后一条巨大的黑影从院外飞来,一下子将爹扑翻在地。武刚子随后看清了,这正是白天坐在山包上指挥群虎的那只虎王,只见它两眼像灯笼,大口如血盆,一下咬住爹的脖子,头一摆,就将爹背在了背上,一纵身,已经飞出院外去了。

    爹爹被虎王叼走的整个过程也就是几秒钟,留给武刚子的却是终生不灭的记忆。而且他后来一直都在努力回忆,爹被扑倒时好像喊了一声什么,但是他却没有听清。他本来想追出去的,但是娘却死死抱住了他,并拼命地插上了门。

    天亮很久以后人们才敢出门,这才知道全村所有人家的牲畜几乎被洗劫一空。人们还在后山上找到了武志松的一只鞋和一块腿骨。

    武刚子久久跪在埋有父亲一只鞋和一块骨的坟前,他觉得心中正有一颗仇恨的种子在慢慢发芽,一夜之间,武刚子觉得自己长大了。

    复仇

    武刚子是三年以后继承了爹爹的遗志,当上打虎队队长的。十九岁的他已经长得像他父亲一样高大,而且因为仇恨在胸,他显得比父亲还要威猛。这三年之中,他已经熟练掌握了各种猎虎技巧,死在他手中的老虎已经有二十多只了。

    三年间,武刚子一直都在寻找那只吃了他爹的虎王,但他一直没有找到。不过随着山中老虎数量的锐减,武刚子觉得他离虎王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这天,武刚子去县里参加打虎英雄表彰会回来,把县长亲自发给他的奖状贝占在墙上,就让娘给他准备干粮,说他明天还要进山。

    娘说:“儿啊,我看这虎也打得差不多了吧。你英雄也当了,仇也算报了,就不要再去了。”

    武刚子说:“娘,不杀了那虎王,怎么算给我爹报仇呢!不行,啥时打死它,啥时我才歇手呢!”

    武刚子带着他的打虎队,又向山里进发了。他们刚出村,就发现村外的许多庄稼又被野猪毁坏了。现在虎少了,野猪又开始兴妖作怪了。就有人对武刚子说:“队长,不如我们今天先打野猪吧。”武刚子说:“打虎队怎么能打猪呢!等打完老虎,杀了虎王,我们再来对付它们吧。”

    众人就嘟嘟哝哝地说:“现在已经没有多少老虎了,打虎队也不能眼看着野猪害人吧。”武刚子被他们说得火起,他说:“那好吧,那今天你们就留下来打野猪吧,我一个人找虎王去!”

    武刚子在山里转了两天,真的没有打到一只老虎。有种种迹象表明,遭到人类沉重打击的老虎,已经向更深、更远的山中转移了。

    武刚子看看手中的猎枪,摸摸腰间的猎刀,扶扶背上的弓弩,他感到心有不甘。一个声音在提醒他:“走,往更远的地方走,一定要找到虎王,杀死它,这样才有个了结!”

    武刚子又往山里走了两天,他终于在一座大山上发现了一堆新鲜的虎粪。武刚子周身的每一根神经,立刻变得兴奋起来。

    武刚子先找到了个树洞,钻进去睡了一觉,然后他吃一块虎肉,喝了一肚泉水,他开始行动了。他挖陷阱、设圈套、架弓弩,在他认为老虎必到的地方都布下了机关。这时天已经黑了,他又爬到树上去睡觉了。

    夜里,他果然听见了虎啸之声,而且,从声音中他判断,这山上至少有三四只老虎。最叫他兴奋的是,他听出其中的一个声音好像是虎王。当年这家伙的叫声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天亮了,武刚子跳下树来。他很快发现,他的弓弩已经射杀了一只老虎,绳套套住了一只老虎。那家伙见他来,拼命吼叫挣扎,武刚子一枪便要了它的命。武刚子正要重新装子弹,突听炸雷般一声狂吼,山崩地裂,日月无光,一只巨大的斑斓猛虎出现在他的前面:它眼如灯笼,口如血盆,头上的一个王字,在晨光之中显得格外鲜明。

    啊!虎王!我终于找到你了!武刚子奇怪自己怎么一点也不害怕。他先把没有装子弹的猎枪朝它扔去,在它躲闪的当儿已经抽刀在手。“来吧!”武刚子喊,他感到爹就在他的身后帮他。“来吧!”他大声地叫。

    虎王将两只前爪在地上捺了捺,长啸一声,铺天盖地向武刚子扑来。武刚子将身一纵,早已闪到一棵树后。那虎扑了个空,转身又扑,武刚子再躲到石后。虎王气得咆哮如雷,奔跑着到石后抓他,武刚子却又跳到了石头顶上。其实虎和人比,肯定没人灵活。如果人不怕虎,与之周旋,那虎就很难捉到人。且说那虎几番捉不到武刚子,早气得乱了方寸。武刚子捉个破绽,将锋利的猎刀,一下从侧面插入虎王的腹部,他将猎刀一拧一搅,然后拔出,他看见虎王的鲜血喷泉般涌出,它狂吼一声,一直滚到山下去了。

    武刚子这时才觉全身瘫软,他正要坐下来歇息,却又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声,一只和虎王差不多大小的老虎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武刚子仓促应战,却觉得浑身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他喘息着,把刀锋对着老虎,心说今天此命休矣!

    人和虎对峙着,一秒钟都显得无比漫长。武刚子忽然发现,这只虎的耳朵上戴着一截铁丝。“花花!”武刚子叫了一声,在那一刻,他真想放下刀扑过去。这可是他亲手养过的花花呀!只见那虎好像也认出了他,它慢慢收了架式,朝他吼了一声,猛地转过身,向林间蹿去。蹿出好远,还回头看了武刚子一眼。

    武刚子瘫坐在地上。

    寻亲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工夫,五十年的光阴就过去了。武刚子如今已是七旬老翁,走路都要拿根拐杖了。这位当年的打虎英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却在人们的心中走向了反面。大家看他的眼神,不再充满敬畏,而是夹杂着谴责甚至是仇恨,他不止一次听见有人在他背后窃窃私语:“就是他带人把这一带的老虎赶尽杀绝的,什么英雄,简直就是愚昧啊!”

    武刚子经常被气得浑身发抖,他抓住一切机会向人们宣传和解释:当年他们打虎也是被迫的。那老虎不断伤人,今天叼走了这家的娃,明天又吃掉了那家的牛,甚至成群结队地围村,不打怎么能行呢!

    但是不管武刚子怎么解释,人们看他的眼神还是有点古古怪怪,仿佛他真的是个什么凶手似的。

    武刚子很痛苦,他经常在村头的树下一坐就是一天,他在仔细地回想当年的那些事情,想着那些事情到底都是怎么发生的。

    有一天,他终于想明白了,当初人和老虎战得那么激烈,刨根寻底,开头的责任还在于人。他记得那年大炼钢铁,成群结队的人涌到山里,大肆砍伐山林当柴烧;山上没了树,随后又被开荒种地,本该是野兽的领地就这样被人强占了。接着,没东西吃的野猪什么的就来吃庄稼,人不让,就打野猪。野猪少了,老虎没了吃的,就下山吃家畜,甚至吃人……对,事情就是这么勾扯连环,循环报应的。如此看来,自己当年那么仇虎、杀虎,也的确是有点过分了。

    而且如今因为山上没有了老虎,野猪又泛滥成灾了,狼也开始猖狂起来了。如果山中有老虎的话,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武刚子很奇怪自己当年怎么就一点也不明白这些道理呢!

    武刚子想明白了这些,就把当年那些打虎英雄的奖状都撕掉了。

    这天武刚子看电视,他看到一则农民拍到老虎成为英雄的消息。尽管后来这消息又变得扑朔迷离,真假难辨,但这却使武刚子大大地兴奋起来。他马上就想起了花花,想起了那个曾被他疼爱、被他放掉、后来又放了他一马的花花。武刚子清楚地记得,花花是一只母老虎,是母的就能生崽。虽然花花肯定早就死了,但是它的后代难道就没有一只留下来吗!

    武刚子又想起了花花跑向树林回头看他的眼神,那眼神充满幽怨、充满祈求,充满了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正是这眼神使武刚子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打过老虎。为了花花,他彻底洗手不干了。

    这天,武刚子把他的儿孙们都召到了一起,他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一个重大决定:他要进山去找老虎。他对儿孙们说:“第一你们不要拦我,拦我也没有用;第二你们也不要去找我,等我找到老虎,或是发现了老虎,我会自己回来的。”

    第二天,老猎人武刚子真的进山去了。不过他没有带刀,更没有带枪,除了必备的东西,武刚子只带了一把小铁镐。这铁镐既可以防身,又可以随时挖坑种树。

    武刚子扔了拐杖,大步流星地往山里走去。他尽力挺直腰板,以便让站在村口的儿孙和村人看到他还不老,还是风采依旧。

    转眼,武刚子已经进山半个多月了,他还没有回来。人们在进行着各种猜测:有的说他已经发现了虎踪,正在乘胜追击;有的说他连根虎毛也没有发现,他很绝望,不想再出山了;还有的说他遇上了狼群,被狼吃掉了……

    武刚子的家人更是忧心如焚。他们听说有时小孩子的话很灵验,就去问武刚子的一个年仅三岁的孙子:“你说爷爷啥时回来啊?”小孙子说:“快了,他快回来了。爷爷是骑着一只大老虎回来的。”家人大惊,信以为真。他们就一天又一天地盼望着。

    所有的人都在盼望着。

    【赏析】

    严格意义上讲,《人王 虎王》应该归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它由“结仇”、“复仇”和“寻亲”三章组成,采取线性叙事结构,通过主人公武刚子一生之中与老虎之间的恩怨情仇,表达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不过,从文本的自足性上看,这三章又可以看作独立的存在。特别是“复仇”和“寻亲”两章,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主题内涵都是完整的。三章之间,可开可合,可聚可散。因此,把它们看作一组小小说,亦是合情合理的。这样的结构形态,对小小说而言,无疑扩充了它的容量,并具有一定的形式意义。

    《人王 虎王》对初学写作者来说,至少有两点值得借鉴:

    一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相信读过这篇小小说的人,一定会长久地记得武刚子这个人物,因为他的身上充斥着浓烈的个性。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执着”。执着于复仇,体现了武刚子的“孝”;执着于寻亲,则表现出他的“义”。这样就把武刚子身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立体地呈现了出来,从而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内涵,即人与动物应该像亲戚一样和谐相处,而不是像仇人似的相互杀戮。

    二是张弛相间的写作技巧。阅读这篇小小说时,有几处地方,我们一定会特别紧张,这是作者善于设置悬念的结果。如读到百余只老虎把村子团团围住时,我们为全村人的生死而揪心;读到武刚子使出浑身解数刚打死虎王,结果从旁边又跳出一只老虎时,我们跟武刚子一样霎时也呆若木鸡。不过,我们内心的紧张不会持续太久。因为作者深谙“张弛相间”之道。小老虎被交出,很快消除了村里人的恐慌;从旁边跳出的那只老虎碰巧是武刚子多年前喂养过的,于是,“它慢慢收了架式,朝他吼了一声,猛地转过身,向林间蹿去。蹿出好远,还回头看了武刚子一眼”。时而紧张,时而放松,这种“松弛相间”的写法,使读者兴趣盎然,同时又具有参差的美感。

    当然,此篇小小说在人物动作的描摹上也值得一提。武刚子的父亲与老虎的打斗和武刚子与虎王的打斗都写得有声有色,充满画面感。

    (雪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