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五叔就掮着梨、吆着牛来犁地。都知道五叔犁地是假,五叔是来调教牛。五叔做庄稼是好把势,调教小牛更有一手绝活。再烈性的牛在五叔手中,好似捏拿揉好的面团团。于是,在南墙根儿下晒老阳儿的人们,都歇了手中的活计,看五叔调教小牛。
五叔的牛养得好。五叔虽然胡须上、胸襟上常常挂着唾沫或是饭粒,但牛身上绝对没有一星半点物什。早晚把牛毛梳得如同锦缎,而牛就像拳王争霸赛场上的拳击手,浑身憋满劲儿。其实,五叔的牛去年就该调教了,可五叔说牛犊还嫩,身子骨还在长,那牛犊又长了一年的膘,那牛就难得调教了。正如五叔的孩娃,别人家的孩娃都退学了,五叔却把孩娃逼进学堂上学。孩娃学堂上满了,也没混出个名堂,整天领着一帮混小子满镇子晃。五叔已经奈何不得了,一把老骨头就没日没夜地干。
五叔把牛套在犁上,老阳儿就暖暖地包裹着人们。人们就像吃了一只猪脚、喝了三两甘蔗酒,身子骨懒得发软,眼睛却直直地盯着五叔。只听五叔“狗日”一声,狗日的牛就摆出犁地的架势,老母牛已是犁地的老把势了,不慌不忙地拽,那牛犊却不安分,兴奋得乱蹦乱跳。五叔又“狗日”一声,狗日的牛犊依然不解五叔的话语。母牛急得甩开尾巴打了牛犊,没想到牛犊似是受到了鼓舞,蹦跶得更欢实了。地已没法犁了,五叔就扬起扎有红鞘的鞭子。鞭子在空中红艳艳地一闪,旋即却落在母牛的身上。
五叔老昏了。晒老阳儿的人们看见牛鞭在母牛身上敲出的鞭痕,才发觉五叔老了,老了就昏了。那母牛正出力呢,蹦跳的是牛犊,挨打的却是母牛。正应了那句吉训:鞭子打的是快牛。人们又想,鞭子打了快牛,那牛犊咋能调教得出来呢?人们边想着,边去看五叔调教牛。这时才发现,五叔已不知用了啥法儿,牛犊已不再蹦跳,在乖乖地拉犁。只是牛犊舍不得出力,独剩老母牛拼命地拽,犁把子就在五叔的手里歪了又正,正了又歪。五叔又“狗日”一声,扎有红鞘的鞭子在空中划了道红弧,又重重地落在母牛的身上。那母牛又一用力。五叔手中的犁把子又偏了。
五叔昏了,五叔真是老昏了。人们想,五叔这样鞭打快牛,牛犊是调教不出来的。人们张口想说点甚,又恐五叔的儿子接茬。叹息一声,又去看五叔犁地。犁地的五叔真是老昏了,犁着犁着,出力的母牛又重重地挨了一鞭子。于是,有好事者就吆喝一声。
“五叔,不出力的是牛犊子。”
“晓得。”
“晓得你为甚还打母牛?”
“母牛出力是护牛犊子呢。”
五叔说罢,鞭子又重重地落在母牛身上,人们立马噤了声。鞭子虽然落在牛身上,也落在人身上。晒老阳儿的人们就红了脸,三三两两地都走了,独剩五叔在犁地。
明年腊月,又该有一段好日子,那段日子里老阳儿仍是疙瘩火一般旺旺地烤,南墙根儿下也没晒老阳儿的年轻人了。去年出走的孩娃已是搂钱的好手了,五叔的牛犊也成了犁地的好把势,南墙外的三亩地只用一晌的工夫就犁完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