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隔壁-他为什么下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喊了几年的事业单位改革,终于不声不响地搞起来了,文创室的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平日里谁都喊着不把这份工作当个啥,现在面临减负下岗了,谁都把它看得比命都珍贵,有事没事都做出一副重任在肩的样子,以示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这么一来,反而闲了平时忙得像个陀螺似的余非,得了许多的时间读了好多的书,也写了好多的文章。

    其实,余非本该过这种日子。

    余非是文创室的创作员,而且是唯一的创作员。当初从学校调来的时候,和善得如同老妈妈似的主任就说,我们文创室五个人,就你一个创作员,就像我们一家子养了你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我们都为你服务,都围着你转。可是一上班,事情就变了化,余非这个宝贝儿子刹那间长大了,成了养家糊口的壮劳力。年头忙到年尾,又该是评先进分奖金的日子了,余非又成了不谙世事的宝贝儿子,一分得一口剩汤堵住了嘴巴。

    好在文创室事儿不多,余非忙完了所有事情之后,还能挤出一些时间写几篇文章。文章发表了,稿费比奖金高出许多;文章获奖了,证书也比单位的大得多亮得多。妻子依旧是满心喜悦,余非也没有生气的缘由,反而觉得生活充实而又惬意。

    只是这日子没过多久,事情又有了变化,上级提出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确定文创室下岗一人。单位里的老同志经见得多了,就不把它当回事。余非才从教育上改行过来,就显得很着急。按说他是不用着急的,他既是文创室唯一的创作员,又是单位唯一的大学生,而且最年轻,并且在调动时攀上一条硬腿,这岗怎么也轮不着他下。可他觉得自己是创作员,是创作员就得靠作品说话。自己的作品不多,如果改革动了真格的,自己也保不准要不吃凉粉腾板凳。因此,余非想挤出时间多写一点东西。

    然而,改革喊开了,事情就特别多,时间反而少。其他同志依旧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指望他这个独苗儿子撑着门面。余非除了做好单位原先的事务外,还忙着写改革方案,听改革报告,学改革经验等,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一倍,忙得团团转,好容易挤出一点时间,他不是急着读书,就是急着写文章。幸亏妻子贤淑,家务活一肩挑了不说,还忙着帮助他抄稿子寄稿子。有了妻子的这般帮助,余非的创作激情日益高涨,作品如同温棚里的蘑菇,摘了一茬又一茬。仅去年就发表作品二十多万字,稿费挣了五六千。这在省城名作家面前算不得什么,但在这偏僻小城却是了不得的大事。市长还专门抽出时间接见了他。一时间又是电视采访,又是报纸报道,余非成了本市的新闻人物。

    余非这样拼命工作了两年,挣得了一副眼镜也挣得了一身毛病,事业单位改革年初才有点动静,他更不敢松劲,依然是忙完了单位的杂事,又忙着读书,书还没读完又忙着写文章。好在文章已写顺了手,他也有了名气,半年又完成了全年任务,而且还加入省作家协会。这时,单位的改革正式开始了。

    今天就是公布下岗人员名单的日子。余非在别人的恐慌中显得很轻松很自信,他想,文创室怎能没有佳作频频的创作员呢?况且他又年轻,又有学历,关系又不比别人差。因此,余非走进会议室大门时,头昂得比谁都高,笑得比谁都美,高兴地和各位同事打着招呼,一脸的得意。

    然而,余非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原来,主任宣布余非下岗了。余非没想到这岗竟下到自己头上,于是,他就气呼呼地质问主任,主任却善巴巴地说:“我们没想到动真格的,报你时觉得上级组织不会批准,没想到组织就批了。领导说,你年轻,又有学历,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你下岗了好找工作。别的同志都老了,又没能力,下岗了咋办?”未了,主任又说:“再说,你就是找不着工作,写文章也能挣钱呀。我们思来想去,还是你下岗合适。”

    主任说罢,就盯着余非,余非却痴愣在那里,说不出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