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一直就没有当皇帝的心理准备,要不是在赵高、李斯的连哄带骗外加诱惑之下,他根本就兴不起半点夺权的念头!可以说他是无心政治的,只想享乐。现在做了皇帝,可以让自己为所欲为了!于是,把政事交给赵高,就跑到那些漂亮的大房子里去玩了(这可是自己向往已久的),就连李斯也不愿多见。
始皇嬴政在世时,倾全国之力建造宫殿、坟墓等等庞大工程,再加上几次庞大的巡行,整个国家人力、物力的耗费是极其惊人的。胡亥此时就应该稳定内部、与民休息、缓解天下的紧张局势。而他没有这么做,也从来不去想这些事情!赵高虽然知道点儿现状,但一方面他根本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他一生都在学习嬴政,希望自己能拥有像嬴政那样权势和威风,因此,此时的他只热衷于怎样和重臣们争权夺势,其他一概不管。
原本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帝国,现在更加危险,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只需要一颗小小的火星就能点燃整片草原!
既然你们还不知悔改,上天就要抛弃你们!
上天把这个火星任务交给了一个叫陈胜的人!
陈胜,颍川郡(今天的河南省)人。陈胜从小家里很穷,长大后也没什么正式工作,所以经常出来给人打工。从他后来造反时所说的话(史料来自太史公的《陈涉世家》),他应该读过一些书,有那么点儿文化水平,而且他为人很是胆大(要不也不敢造反),还有些组织能力,所以在平常的工作、举止中比较突出,表现的就和普通农民不一样。
有一次,他被一家地主老财雇过去帮着种地。以那时的生产条件,全是靠人力种地。因此,一起被雇佣的还有不少人,而且都是和他差不多的年轻人。一天,中午吃饭休息时,一帮人又聚到一起吹牛打屁,说说东家的媳妇,西家的寡妇,顺便扯上几句以后挣够了钱要娶谁谁的,当然也少不了羡慕几下东家钱很多、地很多等等。这时,陈胜就长叹了一声:“苟富贵,毋相望。”意思就是以后大家谁发达了,可不要忘记了在座的这些穷哥们!说出这话估计受到在座各位穷兄弟的嘲笑了,有人就说:“咱一个种地的,怎么能富贵了呢!”而陈胜却叹息地说了一句被无数后人引用的名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我想也不用翻译了,太出名了!
从上面几句话就可以看出,陈胜这个人真的跟普通人不一样,他有很强烈的想富贵、想出人头地、摆脱现在贫困境地的渴望。估计一空闲下来就思考自己怎么挣大钱、做大官之类的想法,所以他的思想觉悟水平要高出那些普通农民一截,所以才决定了他当造反农民的头儿!
以后又换过工作,不过都是临时性的。估计自己也觉得老这样下去怎么能实现自己的富贵梦呢!于是就把目光放到了军队上。或许从这开始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陈胜很荣幸地成了具有伟大光荣传统的秦帝国军队中的一员,被编入一个戍卫小组,专门监督流放罪犯的工作。并由于他的勤奋努力、再加上能力比较强、善于钻营,很快就被提拔为守备部队的一名小队长,由普通士兵变成了军官。
在部队的这段期间,他还结识了一个叫吴广的人。吴广为人豪爽,对待手下人也不错,因此在部队里很有人缘。这俩人是一见倾心,义气相投,在陈胜每天的鼓惑下,也坚定地站在了灭秦的大业中,并一生随陈胜南征北战,忠心耿耿,最后却死在自己这位昔日好友手中,这是后话了。
一天,他们奉命押解一群工役和粮食,送到现在的安徽蕲县附近的一个工地上。当他们走到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时,正好碰上连日下暴雨,道路也全被淹没了。粮车和人被困在这里都好多天了。按照当时秦国的法律规定,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所有人都要处以死刑,包括押解的士兵!
秦国的法律虽然以严酷为名,但我想以嬴政、李斯的聪明程度,也不至于无情冷酷到这种地步,应该会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洪水、雪灾、泥石流之类的自然灾害。而陈胜他们最后还是要被砍头,只能说他们太不幸了,正好碰上了南方百年不遇的大洪水。这场连续的暴雨一下子把他们都送进了绝境!
真的没有退路了!去也是死,后退也是死!陈胜不想死,他还想出人头地,他还想富贵一生。自己在部队里混得好好的,也许再过几年,官就更大了!可是现在……这该死的天气,该死的老天爷!
左思右想之下,天生胆大的他觉得只有在反抗之下才有自己的一线生机。他把这个决定首先告诉给了吴广,这事可单干不了,没兄弟、没人马怎么行呢!
这事估计俩人也商量过了好几次,毕竟这可是要去造反啊,不是小事,以后等于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吴广也是想了又想,实在是没别的招了,反正都是个死,不如拼一把,死也要死得痛痛快快!从这看,吴广也是条有血性的汉子!
但怎么才能把手下那些当兵的和那些劳役拖下水呢?陈胜和吴广俩人自导自演,开创了一套农民如何造反的经典教程,成为后世人们学习和模仿的典范。
现在的我们看来很老套,但对当时来说还是很有效的。首先吴广拿条鱼,给它肚子里塞了一张丹书帛(当时最贵的“纸”),上面写着三个字“陈胜王”,意思就是陈胜要当王了!然后,买通一卖鱼的,给人家点儿好处,让他在某日某时看到几个当兵的来买鱼,就把这条指定的鱼卖给他们。那卖鱼的一看还有这种好事,当然是满口答应。等这边的排练好了,在某一天吴广就让几个手下买条鱼去,好改善下中午的伙食。一切都如拍电影一样,鱼买回来了,顺其自然那张“陈胜王”的小纸条也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迷信很浓厚的氛围,不像现在大家都是唯物主义者,再加上文化教育普及率很低很低,尤其是当兵的基本上都是文盲。一看到这东西,心理自然而然地想难道这是天意,老天爷想预示点儿啥?
接着,吴广一到晚上就蹲在营地旁边茂密的草丛中(估计那片属于人上厕所的地方),一看有人来就学狐狸叫,边叫边喊:“大楚兴,陈胜王。”连续叫了好几天,手下那些人更觉得不可思议了。
吴广可真是人才啊,不仅会打仗,连狐狸叫都会!陈胜幸甚!
陈胜呢,一副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每天该干嘛还干嘛!什么鱼肚子里还会跑出字,你喝多了吧,你肯定看花眼了……每晚都叫唤声,我最近工作比较忙,很累,睡得太沉了,所以什么也没听到,你是不是在做梦或夜游啊!
在众人的眼里,陈胜的身上开始闪耀神秘的光环。越是这样的人,人们才越害怕也越敬畏。因为在他们眼里,这人已经不是人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为谁?
这支押解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是一个军尉,只有砍死他,这支小股部队才能真正到了陈胜的手上。还是吴广出马,先买点儿好酒好肉地送到这位军尉面前,说以后还要靠您老罩着我之类的话,这样下去,很快就把他灌醉了。再当着众人的面,说些类似要带人跑啊,你们全家都没文化的话,直接就把这位醉鬼给惹怒了。这位爷喝醉了连爹妈都不认识,更别说一个吴广。在酒精的刺激下,拿刀就要砍他,吴广等的就是这个机会,夺过刀反而把他给砍死了。大家看清楚了,是他要砍我,我这可是正当防卫啊!接着陈胜也把军尉的两手下杀了,众人都惊呆了,但看得也合情合理,都没有闻到阴谋的味道。现在,把主管的官员也杀害了,大家是更没有退路了。
乘人心浮动之际,陈胜就开始了他那准备多日的精心演讲。大意如此:现在大家都没退路了,连日大雨已经把日期给耽误了,就算你们去了也是要被砍头的。这样白白去把自己小命给送掉,是不值得的。大家还是拼一把吧!跟着我干,说不定还有条活路。最后那句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么,直接把人的情绪给煽动了起来,再加上吴广等人的推波助澜,众人的血性都被调动起来了,集体造反的协议很快就通过了!当然,陈胜是头,吴广则当了副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这一年是公元前209年,嬴政死去的第二年!
起义很快就不可控制地开始蔓延到东方各地。很多人也瞅准了这次机会,加入了造反的行列中。其中,有两支在当时不为人所注意,但在最后却起了鼎足作用。一支是我们小说的主人公刘邦老大在沛县加入了光荣的造反行列;另一支是项梁和项羽所领导的造反集团。殊不知,也只有这两支进入了争夺天下的最后总决赛,这是后话了,我们暂且不提。
6个月的富贵梦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自嬴政统一六国以来一直流传的话,让我们看到楚人反抗秦的强烈意识。而嬴政的一次次巡游,展示自己强大武力的表现并没有消除多少这种意识。陈胜就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被逼得用造反来保住自己的小命。却不曾想到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还拉动了一大批造反行列,自己俨然成了造反的总头儿。
由于秦国在楚地的东南地区统治力量一向薄弱,又不曾做任何防备,陈胜率领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大泽乡、蕲县等周围的几座县城,使自己初步具备了一些实力,不再向刚开始那样一穷二白。这时,陈胜考虑到自己的出身是卑贱的农民,在楚地是很难得到本地贵族、部落长老的支持的,于是便把进攻方向转到河南,目标陈城。
一路上不停地收编投奔而来的无家之人,等进入了河南境内,陈胜已经拥有了车六百乘、几千骑兵,步兵更多达数万人,已经成了一支规模庞大而完备的军团。
望着身后密密麻麻的人马小弟,任何人都不禁幽思神往,巨大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都是我的人马!如果不是现在去哪,屁股后面都跟一票人的话,估计陈胜都会忍不住大喊,我他妈也有今天!封王拜侯已不远矣!
攻下了陈城,陈胜就把这当做大本营,四处招兵买马、攻城略地,巩固了陈城的统治之后,便自立为王,国号张楚,意思是“张大楚国”。
陈胜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富贵梦!虽说只持续了短短的六个月,但由一个农民出身的人最后成为拥地自立、割据一方的君王,他也算没有白活!
而这时的陈胜也达到了他造反事业最辉煌的顶点!
由于有了地盘、军队,又称了王,于是便不时有人来投奔,当然其中不乏投机倒把者,陈胜是来者不拒。慢慢的张楚政权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是很致命的问题:粮食不够吃了!
不错,陈胜地盘上开始要闹粮荒了!人太多了,粮食不够供应!大家来投奔你,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你连饭都管不起,谁还要做你小弟!于是,人心浮动,怨声载道。陈胜、吴广俩人就慌了,这怎么行呢!别好不容易拉起这么多人马,因为管不了饭而最后散伙了!
俩人商量来商量去,就把目光放到了号称粮都的荥阳。
荥阳,自古便是粮食的汇集中心,由于多条河流在这汇集,而且嬴政还专门修了一条大道直通咸阳。因此荥阳成了东方最重要的粮仓,因为拥有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李斯的儿子李由亲自坐镇此地,并在此驻扎重兵以保卫此城不落入叛军手里。
不到万不得已,陈胜是不想攻击这个地方,但现在只好铤而走险了。
他把这场至关重要的攻坚战交给了吴广,封他为“假王”(代理王),并把手中最精锐的军队交给了他,只是为了抢点儿粮食回来!看着自己昔日的战友意气风发、志得踌满地带着人马走了,陈胜不禁心中有了一丝担忧,他会不会反叛我,自己也自立为王呢!这个念头就像一条毒蛇不停地撕咬着自己的心。
他挥手招来了一个自己的绝对心腹叫田臧,只说了一句:“好好帮我照顾假王!”说完又深深地看了一眼,打马回城了!这个田臧很聪明,他读懂了张楚王的语言,读懂了他的眼神!裂痕在农民军的两位最高领导人之间出现了!
另一方面,陈胜为了减少吴广那边的压力,还做了其他配合工作。他命令陈国人武臣联合赵国著名的遗民张耳、陈余,率众在赵地起义;再让自己的手下邓宗率一部分人马攻击九江郡一带,制造声势。
当他满怀希望等着吴广为他抢回大批粮食时,却得到了攻打荥阳失利的消息。吴广只是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不管从军队战斗力还是自己和对方主帅李由相比,农民军都要差对方一大截。尤其是这种硬碰硬的城市攻坚战,没有丝毫取巧的战斗,直接检验出了这些没有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农民军战斗力之弱!吴广也没办法,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他只能下令把荥阳团团围住,双方就这样一直处于对峙状态。
陈胜要的不是这种结果,他让人捎信给吴广,让他不惜一切代价攻取荥阳,即使死再多人也无所谓。只要粮食到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奔我们!吴广没有听取陈胜的话,他一向善待下属,不愿看着那么多的人死在自己面前,多年的交情让他抗拒着这道看来很不人道的命令。他仍然让人继续围着荥阳。
不得已之下,陈胜把最后的家底部队交给了一个叫周文的大将统领去攻打三川郡,威胁函谷关,作出一副要攻击首都咸阳的姿态,看能否为进攻荥阳的农民军创造机会。
周文是陈胜手下唯一一个受过系统军事训练并参加过大规模战争的人。他原先是春申君的门客,后在项燕领导的抗秦联军中担任过参谋之职。现在虽然60多岁了,但怎么说也有过军事经验,指挥过正规军队作战,比陈胜、吴广之类的半吊子要强些,因此很受陈胜的重用。
在周文的率领下,农民军很快攻下了三川郡,然后直接奔向函谷关。这时,加上收编和一路上投奔而来的,汇集在周文周围的人有几十万之多了。人数很恐怖,但真正的战斗力呢?在后面我们就会看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此时秦国的情况。此时的秦国基本上成了赵高的天下,而胡亥每天只知玩耍享乐,把所有政事都推给赵高!而赵高也乐得胡亥这样,还不时安慰这位皇帝说:“皇帝嘛,就是这样的,当皇帝就是为了享乐,其他事有手下人处理就行了。”胡亥这智商还真够戗,居然还信了这话。从此就为自己的享乐找到了理论支持。
赵高很高兴,朝政上不管大事小事自己都要过问,也不管自己懂的还是不懂的,都要指手画脚一番。赵高仿佛找到了当年主子嬴政的一丝感觉,当皇帝爽啊,虽然自己还不是真的皇帝,虽然人们暗地里都叫自己“假皇帝”,也不错啊,怎么说也跟皇帝这俩字沾上边了!
对于,关东不断兴起的叛军之类的,赵高只把陈胜等人当做流寇来处理,虽然自己也拿不出什么有效方案来平定这些叛乱,但也不会认为这些乌合之众会攻进关中,攻入咸阳。对此,赵高倒有绝对自信。
让我们来看看关中的地形就知道,这位不学无术的赵高为何信心这样十足。关中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中间则是一片平原,东边有函谷关,北有萧关要塞,西有散关,南有武关,这些关口地势很是险要。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这些关口还在秦国手里,东方六国再怎么闹腾也波及不到关中半步。这也是战国以来,秦国攻打六国很是方便,一打不过就躲进关内,而东方六国攻打秦国则很困难的基本原因!赵高当然也知道这个事实,所以才高枕无忧地跟朝臣们争权夺利!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周文所率领的农民军攻破了函谷关,踏上了那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的土地。几十万人那,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赵高接到战报却吓傻了,慌忙赶快报告给胡亥,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胡亥也慌了,这怎么玩得好好的,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呢!
他只能求救于手下,希望有人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下令召开紧急会议,任何人都不许请假,大家终于看到了许久都没见过的最高领导人胡亥“同志”。
胡亥真的具有做一名优秀领导人的潜质,三两下把事情一说,就闭嘴了,好让自己属下自由发表意见。整个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讨论着胡亥“同志”所关心的话题。
这时站出来一个人,他叫章邯,是一位本土派贵族的后代,喜欢练武,个性果断,心思缜密。他分管的是税务系统,而由于关东叛乱四起,哪些地方没收上税,哪些地方还能收上税,他一清二楚。而且身上老秦人的血脉,让他很是关心国家大事,没事就和一帮青壮派讨论这些问题,尤其是针对最近的农民军问题。因此,对于目前这个问题,也只有章邯考虑得最多最完整。
只见章邯走上前,一顿分析解释,直接就把胡亥给镇住了。胡亥一听就蒙了,怎么自己这皇帝当得这么不安稳啊!慌忙问道:“这该怎么办呢?”章邯早想好了解决方法,他指出现在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调周围郡县军队已经来不及了。京城附近只有一支力量可以利用,那就是骊山陵墓的罪犯囚徒。这里边有很多是因为蒙恬事件和其他政治斗争被牵连进去的武装力量,其中不乏原先是精锐战斗序列的军团。只有把他们再次武装起来,才能抵抗住这次农民军的奔袭。
胡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但一看以李斯为首的都支持这个方法,赵高也没什么好招,就只好把这件事情交给章邯去办!章邯由文职转向了武职,开始了他挽救大秦帝国的努力。
胡亥皇帝亲自下令,赦免骊山囚徒的“罪行”,并重新组编成军团,尽速开往战场。这支军队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虽不免对政府有一些愤恨,但老秦人骨子里就深深烙上了服从命令、忠于君主的观念,况且这次是要保卫自己的乡土,多少年了秦国还从来没让六国踏进关中平原,而现在居然有一帮子泥腿子打了进来,这是对秦人的一种侮辱!
当秦国传统的黑色盔甲、战袍又重新穿在他们身上时,当一面面宏大的黑色战旗再一次飘扬在天空之中时,漫山遍野一片黑色,整个军队一片肃然、凄厉,曾经的那支无敌雄狮又依稀复活了。
章邯带着他们,去迎击周文的大军,去挽救大秦的命运。
太顺利了,周文不禁这样想,这就是人们谈虎色变的函谷关?这就是名动天下的秦军?也不过如此嘛。周文很是开心,命人扎下营盘,并派人向老大陈胜联系,请求进一步指示。
看着身后几十万的部队,这扎块营,那扎块营,东一片,西一片的,周文也是无奈。毕竟除了张楚王给的近10万人马外,剩下投奔而来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顺便看能不能捞点儿外快之类的,根本就不听自己的号令!总不能因为这,而赶人家走吧,那以后谁还来投靠自己!不过,有我手里的这10万人就足够了!函谷关不是照样被我攻破了!剩下的人,凑凑人数,壮壮声势也够了,咸阳那帮子估摸着也被自己这几十万人给吓傻了吧,正收拾包袱准备跑路吧!越想越开心,哈哈……周文不禁大笑起来,离胜利不远了!
却不知一团黑色的乌云正滚滚向他而来!
章邯虽说是管税务出身,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秦国特有的政治氛围,让他很快就熟悉了各种军事操作。再加上他出身财政,精于计算,一探听到周文大军的营盘分布图,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号令不齐,除了周文所率领的部队,其余都处于观望浮动状态,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击败周文的10万军队,其余皆不足虑矣!
而周文也因为一直都处于胜利之中,没有了丝毫防范之心,营盘的警戒比较松懈,让章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章邯从20万骊山军团中,选出其中最为精锐的部队组成突击军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曾经在秦国军队中服役的北征军团。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良好的纪律培训,虽然中间被发配到骊山修墓,但军事素养还没有消失,当他们骑上战马,又恢复了曾经作为一名帝国军人的状态。
章邯亲自统领这支突击军团,令旗一挥,目标:周文大营!
黑盔黑甲、黑袍黑旗,有如一支犀利的黑色箭头刺向了前面的敌人。万马奔腾,大地也在跟着颤动,高速奔跑的战马点燃了骑士身上祖先留下的好战的血液,几万人情不自禁地仰天长啸,“杀!杀!杀!”这支黑色军团在黑夜的掩护下,带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强大的气势迅速摧毁了最外层的警戒部队,杀入周文大营。挥刀就砍,冲击着大营的防御体系,周文组织起的几道防线全被冲散,农民军根本就不是这种训练有素军团的对手。恐惧感占据整个身体,老天爷,我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必要把自己小命给送掉!于是无心作战,开始纷纷四散逃窜,周文的人数虽然比章邯多,但战斗素质实在是太差,很快大本营就分崩离析。周文一见大势不妙,也慌忙跑路,没必要把自己这把老骨头扔到这儿!他一口气跑出函谷关,跑出关外,跑到了一个叫曹阳的地方才停住。
其他的杂牌部队一看自己来投靠的老大就这么被打败了,一哄而散,跑得更快!
至此,陈胜派往攻击关中的主力部队完全崩溃,这也是他的第一次大败仗。
章邯率军继续追击,仍然以陈胜为头号打击对象。周文跑到曹阳还没等歇几天,一看这位姓章的小伙子又追了过来,不得以又接着继续跑,最后被章邯追得老头子实在是跑不动了,就想跟他拼一把,结果剩下点儿部队很快就溃散,根本就不堪一击。周文也不跑了,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哪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反正也是个死,也不能落个跑死的名声,在绝望中自杀了!余部皆投降!
接着,章邯便把打击对象放在了陈胜的另一支主力部队,吴广所率领的攻打荥阳的军团。而陈胜一看到自己这边的家底被周文给败光了,便想把吴广所率领的那支部队给撤回来,以保护自己。
吴广围攻荥阳一直没有成效,面对周文军团的覆灭,吴广也很惶恐,攻城攻不下来,撤退吧,好像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粮食还没抢到手,走了多不甘心。吴广还在犹豫,陈胜可不干了。
现在的陈胜疑心很重,生怕有人抢走现在的一切,几个月的富贵奢靡生活已经让他失去了进取心。现在这位最能威胁自己地位的人手里可有不少人马的,让他回来,他也不听从命令,他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他真的想自立为王?
陈胜招手过来一个人,一番密语之后,一匹快马飞奔出城,驰向吴广大营,悄悄地来到田臧的帐中,交待了几句话,又悄悄地走了。
没过几天,田臧突然假传陈胜命令,带人突袭吴广大帐,吴广没有丝毫防备,就被砍了脑袋送到了陈胜手中。陈胜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下令让田臧统帅军队,准备迎击章邯。
章邯一探听到敌人阵前巨变,二话不说,进攻包围荥阳的农民军。由于吴广被杀,人心浮动,田臧威望不够,仓促之际,被章邯的骊山军团击溃,田臧本人也被刺杀在营帐之中,农民军纷纷逃散,荥阳之围被解。
而陈胜的两支当家部队纷纷被消灭,以前派出去到各地闹革命的军事首领,都纷纷自立为王,不再听从陈胜调遣。陈胜暴跳如雷,最担心闹独立的没独立,不担心的反而在闹腾。但现在他也是无可奈何,手里只剩下陈城附近的军队了,连自保都不够!
章邯得到了政府补充的军队后,于公元前210年9月率军直指陈胜的大本营陈城。
陈胜哪敢对抗,慌忙带人逃往汝阴。章邯乘胜追击,击破陈胜手下大将房君、张贺的阻击,张贺战死。陈胜一听跑得更快了,军粮器械都没来得及带。在队伍跑到一个叫城父的地方时(今安徽省),由于粮食都吃完了,整个军队处于恐慌之中,没饭吃的士兵们逐渐对陈胜产生了不满,纷纷聚集在他营帐周围,哗变的气氛越来越浓,投降秦军的念头在每个人的脑中回荡。陈胜一看不妙,慌忙想逃跑,想不到一向被视为心腹、为他驾马车的庄贾,一刀砍在陈胜身上,陈胜痛苦地倒了下去,庄贾斩下他的脑袋,带了一部分人,向秦军投降去了。
其他人也都纷纷溃散,大家都知道这条造反路混不下去了!
从陈胜建立张楚国到灭亡,仅仅存在了6个多月!陈胜怎么说也实现了当年立下的富贵志,虽说只有6个月,也算不枉此生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