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悬念故事-惊人之举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罗尔德·达尔(1916—),英国作家。生于南威尔士,早年参过军。1946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集《该轮到你了》,1953年发表成名作《像你这样一个人》,其代表作还有《罗尔德·达尔小说集》等,作品风格简洁、明快。《惊人之举》是根据他的小说《伟大的自动写作机》改写的,虽属科幻之作,但有极强的社会性和现实意义。

    克奈姆是约翰·波伦电子工程公司的技术员,他最近完成了一台大型自动计算机的设计和制造,因此受到了老板波伦的嘉奖,并特意放他半个月假,让克奈姆好好休息一下。

    克奈姆是个好动的青年人,一静下来反而觉得难受,所以就想起了他的小说创作。早些时间他正在构思一篇小说,题目叫《死里逃生》,提纲、情节都想好了,可是真的坐在打字机前,克奈姆又觉得大脑空空,不知如何下笔。他烦恼地一会儿喝咖啡,一会儿抽雪茄,简直就没有一刻安宁。就在这时,他眼前突然一亮,一个大胆的主意跳了出来:与其这样苦苦思索,何不干脆制造一台自动写作机!克奈姆一阵激动,他马上找来纸和笔,初步做了些演算,越演算心中越有底了。因为尽管机器无法代替人脑,它不能独创思想,但另一方面,机器却能储存各种信息,它有惊人的记忆力。克奈姆决定用电子计算机的原理,按照语法规则,把各种词汇以及各种情节组成一条流水线。

    从这天起,克奈姆又成了一个工作狂,他废寝忘食,不分白天黑夜地钻研着,演算着,在他的起居室里到处都是卡片、计算公式、词汇表和成千上万的单词。十五天后,一张自动写作机的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

    克奈姆喜滋滋地跑到公司里去报喜,可是他的顶头上司波伦把那张草图翻来覆去地看过后,却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问道:“小伙子,你是一个杰出的人才,可是这样的机器会有人要吗?说到底,这台写作机能为我们公司赚多少钱?”

    见自己伟大的发明得不到老板的赏识,克奈姆有些着急,毕竟投入试验需要大笔资金,没有老板的支持是万万行不通的。克奈姆一着急,话就失去了条理性,他冲动地说:“波伦先生,实话告诉你吧,我做梦都想当一个作家,为此我已写了五六百篇小说,可是投出去都没有回音,我是多么的失望啊……”

    起初,波伦听说克奈姆想当作家,着实吓了一大跳,到目前为止,克奈姆仍是公司的一棵摇钱树。但后来克奈姆说没有成功,波伦松了一口气,用充满同情的口气劝道:“小伙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那些专家、编辑都不用你的稿子,那么你的小说肯定是不成功的。我看你还是洗手不干,忘掉那些该死的小说创作吧!”

    克奈姆不服气了,脸也红了起来:“不,不,我不承认我的小说都是失败的作品,同眼下杂志上发表的那些乌七八糟的作品相比,我的小说不知要好多少倍。我要说的是,经过我多年的调查,发现每家杂志都有自己的一种类型的小说,成功的作家知道这个秘密,他们按照杂志社要求写小说,所以常常能够发表。”

    波伦见克奈姆把话题越扯越远,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忍不住打断道:“喂,你说的这些,和我们公司赚钱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喽!”克奈姆情绪激动起来,用手比划着解释道,“如今,杂志社付给作家的稿酬是平均每篇一千元,最高的达二千五百元。”波伦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标准,不由惊叫起来:“这么多啊,那作家不都成了百万富翁了?”“是的,制造自动写作机的经济价值就在这里。波伦先生,我想好了,大杂志每星期刊登3篇小说,我国有15家重要的大刊物和几十家小刊物,如果我们每月生产两百多篇小说,就有二十多万元的稿酬。至于竞争那更不用担忧,这台机器能在30秒之内生产一篇五千字的小说,谁能同它竞争呢?”

    波伦完全被迷住了,他全神贯注地听着,由于兴奋,呼吸也越来越急促,听到末了,忍不住大声喝彩:“好啊,妙啊,小伙子,你真行!好,生产的经费我全包了,只是一定要保密!”

    经过足足半年的努力,一台崭新的自动写作机造出来了,波伦把它单独藏在一幢砖石楼房里,除了自己和克奈姆,谁也不准接近它。

    这天,阳光明媚,波伦和克奈姆站在自动写作机的控制板前,准备生产第一篇小说,两个人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忍不住都用眼睛朝四周的墙壁望。墙上都是电线、插头、开关、电子仪器,显得十分神秘。好久,克奈姆才深深吸了口气,严肃地宣布:“波伦先生,现在你只需用小手指按一下开关,一个伟大的作家便产生了。开始吧!”

    波伦神情庄重地点点头,然后按了一下键钮,只听“咔嚓”一声,机器开始运作起来,开头还遇到一些麻烦,但很快就被克奈姆调整好了。不一会,控制板右方的出口处滑出一张、两张、三张打字纸。

    克奈姆和波伦几乎是同时拿起打字纸,欣赏起自己的杰作。

    第一篇小说是准备投给《星期六晚报》的,故事是讲:有个青年想讨好他的老板,叫自己的好朋友在一个天黑的夜里持枪拦劫老板的女儿,那个青年再冲过去,救了那个姑娘。那个姑娘很感激,可是她的父亲却有些怀疑,于是设计套出了青年的口供。事后,那个老板不但没有撵走那个青年,反而说他钦佩青年人的才智,答应提拔他当科长。

    读完这篇小说,波伦乐得哈哈大笑:“棒极了,俱乐部里的朋友看到我的名字出现在权威报刊上,一定都会大吃一惊的。”

    克奈姆无暇顾及顶头上司的唠叨,他一口气生产了十多篇小说,挑了最好的四篇注上自己的大名,其他的干脆捏造了一些名字,然后按照出版通讯上的地址,挨家挨户地给杂志社寄过去。

    这些小说有五篇马上被采用了,波伦的那篇被退了回来,但编辑非常热情地写了回信,称:“文笔流畅,请再次赐稿。”于是克奈姆放弃休息,亲自动手为波伦“写”了一篇,寄到杂志社后,也立即被采用了。

    稿费开始源源不绝地流进来。半年之后,克奈姆和波伦在文学界名声大振,出尽风头,被人称为多产作家。更难能可贵的是:克奈姆培养、扶植了十多个纯属子虚乌有的青年作家,这些作家前途无量,可谁也没见过本人,就好像藏在云雾之中。

    波伦过去仅仅是个商人,满脑子考虑的都是金钱,如今名利双收,他便有了野心。这一天,他把克奈姆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小伙子,出版商都希望我能写几篇严肃、重要的著作,我想想十分有道理。我希望你马上着手改装机器,我们要搞长篇创作!”

    这个问题,克奈姆也在考虑,所以一拍即合,由波伦提供大笔研制经费,克奈姆立即投入设计。

    克奈姆确实是个天才,他对计算机的研制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仅仅用了两个多月,一个新的控制系统就生产出来了。

    由于层次提高了,自动写作机的内部结构也更加复杂了,克奈姆不得不花好多时间,耐心地为波伦讲解操作的要领:“这第一排键钮是你的第一个重要决定,选的到底是历史小说还是讽刺小说,或者是其他,诸如哲理小说、政治小说、浪漫小说、色情小说、幽默小说,等等。第二排是选题材:军队生活、开荒时代、内战时期、世界大战、种族问题、边疆开发、农村生活、童年回忆、航海故事、海底探险,等等。第三排选文体:古典的、即兴的、刺激的、女性化的、海明威式的……第四排选择人物。第五排是色情选择。这我要说明一下,这是一种强烈冲动的东西,在小说中是必不可少的,但要用得恰如其分,否则会令人恶心的。第六……”波伦被弄糊涂了,他双手捧住脑袋,非常痛苦地叫起来:“我的天呀,这太复杂了,我怕永远也学不会了。”

    不过话尽管这么说,波伦还是用心地跟着学。经过几个小时的学习,波伦开始入门了,他神情庄重地叫克奈姆做自己的助手,调整好情绪,开始长篇小说的创作。

    波伦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按着键钮:

    类型——讽刺小说

    题材——种族问题

    文体——古典

    人物——六男,四女,一婴孩

    长度——十五章

    ……

    机器开始启动,五万多个零件在有规律地转动着,发出一阵阵“嗡嗡”的响声,波伦大汗淋漓,专注地盯着出口处,打字纸像雪片似地飞出来,没有多少时辰,十几万字的作品完成了。波伦捡起一叠稿纸,开始读第一章,读着读着,他的双颊慢慢地鼓起来,不高兴地说:“不行,不行,这一章对色情的描写太露骨了,这绝对不能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克奈姆凑过来一看,不由得也乐了:“先生,色情器的键钮你按得太重了,不过不要紧,马上可以重新写过。”

    于是,克奈姆又协助波伦重新试了一遍,这次按计划如期完成了。

    一星期后,克奈姆亲自把这部长篇送到出版商手里。出版商仅仅读了前几章,就拍板收了下来,书一出版,立刻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抢手货。

    从那时起,全国以写作为生的作家都面临着失去饭碗的威胁,而克奈姆和波伦却作品越来越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并且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开始像洛克菲勒吞并别的石油公司那样,出大价钱收买名作家的姓名权。那些年纪大的、才思枯竭的作家,已经答应由克奈姆他们创作,署上自己的名字。但那些真正有潜力的作家还在苦苦坚持,但前途如何呢?这是令人担忧的……

    (周东 改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