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急景,守一份深情-送杨少尹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韩愈

    杨少尹德高望重,深受时人称赞。退休时,韩愈为他写了一篇赠言以称颂。本文明白流畅,列举了汉代疏广、疏受的事例,衬托了杨少尹不贪慕荣华、功成身退的美德。

    昔疏广、受二子[1],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2],车数百两[3]。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4],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5]?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6]。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7],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8]。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注释

    [1]疏广、受:即疏广、疏受叔侄俩。

    [2]祖道:古代在道旁设宴饯行的一种仪式。

    [3]两:量词,计算车乘的单位,今作“辆”。

    [4]忝:有愧于。

    [5]落莫:冷落。莫通“寞”。

    [6]属:写文章。

    [7]冠: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8]《鹿鸣》:出自《诗经·小雅》。唐代州、县考试完毕,地方长官要出面主持酒礼,歌《鹿鸣》之诗。

    译文

    从前疏广、疏受两位先生,因为年纪大了,终于有一天辞去官职而离开。当时朝中的公卿大臣摆设宴席,在都门外为他们饯行,车驾有数百辆。道路上旁观的,有很多人为之感叹并流下了眼泪,一齐称赞他们的贤良。汉朝的史书已经记载了此事,而后世擅长绘画的人又画下了这个事迹,画卷至今光彩照人,耀眼得就好像是几天前的事情。

    国子司业杨君巨源先生,正是精通《诗经》并以此教导学生的时候,一朝年满七十岁,也禀告丞相请求辞职还乡。世人常说今人不能与古人相比,如今杨先生与二疏相比,他们的志趣难道有什么不同吗?

    我十分惭愧地追随在公卿大臣们之后,赶上生病,没能前去送行。不知杨先生离京的时候,在城门外送行的人有多少,车辆有多少,马匹有多少,路边观看的人是否也在叹息,是否知道他的贤良?当朝史官是否宣扬过这件事,是否能写成传记以做为承继二疏的事迹,而不至于让他受到冷落?当今世上没有什么擅长绘画的人,画与不画固然不用去评论了。然而,我听说杨先生辞官离京,丞相中有爱护惋惜杨先生的人,上表举荐他担任家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了诗劝勉他。京城中那些擅长写诗的人,也都作诗勉励他。也不知道当年二疏辞官离去的时候,是否也有过这样的事。古人与今人相同还是不同,就无法得知了。

    中古时候的士大夫,以官府为家,一旦离职就无处可归。杨先生刚成年的时候,通过乡试中举,在《鹿鸣》的歌乐声中前来京城为官。如今归去,指着那些树木说:“这树是我的先人种的,那条河、那个山丘,是我儿童时钓鱼玩耍的地方。”家乡的人没有不更加敬重他的,并且告诫子孙要以杨先生不忘怀故里的美德为榜样。古时候所说的“乡先生”,就是那种死后可以在社庙里享受祭祀的人,我想就是杨先生这样的人吧!就是杨先生这样的人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