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览群书-毛泽东与徐特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就在中国共产党处于逆境的时候,时年51岁的徐特立同志却毅然加入了处境危厄的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热情洋溢地当众宣读了自己给徐老师的祝寿信,并致词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

    “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谦让道:“你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更应坐上席。”

    徐特立同志,是毛泽东学生时代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主讲修身与教育学的老师。他人品高洁,秉性刚直,追求进步,向往革命。辛亥革命前,他为唤起民众,反对满清,曾两次断指血书。辛亥革命后,又因不满官场黑暗,曾两次辞官立志从教,为国培养人才。在长沙一师任教期间,他先后三保毛泽东,使毛泽东如期完成了学业,为从事革命大业打下了基础。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悍然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到处是一片白色恐怖,党内的投机分子有的投敌,有的登报声明退党,无耻的叛徒带着敌人到处搜捕不屈的共产党人,无数英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同志血洒刑场。就在中国共产党处于逆境的时候,时年51岁的徐特立同志却毅然加入了处境危厄的中国共产党。消息一传开,全党振奋,一片欢腾,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于中国革命的必胜信心。因而获得了全党,特别是他的学生毛泽东的尊敬和爱戴。

    徐老入党后,投笔从戎,跟随他的学生毛泽东转战南北,并一起经过万里长征,来到了陕北。

    徐老1877年2月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五美乡农村,光阴荏苒,转眼到了1937年,徐老60大寿就要届临。为了表示对恩师的敬重,这年元月31日,已是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满怀深情地挥笔给尊敬的徐老师写了一封长达600多字的贺信。第二天,也就是2月1日,徐老60大寿之时,在革命圣地延安,以他的学生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破例给徐特立同志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毛泽东同志按照故乡的风俗,拿来事先做好的一顶镶了红边的黑布帽和一个红布锁,亲手给敬爱的徐老师恭恭敬敬地戴上。然后,当着在场的几十位党政军负责同志(他们大多也是徐老的学生)的面,又恭恭敬敬地给徐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说道:“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接着,又热情洋溢地当众宣读了自己给徐老师的祝寿信,并致词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最后,他号召全党向徐老学习!毛泽东讲话过后,邓颖超和蔡畅同志又恭恭敬敬地给徐老系上了一条红领巾,并发表了充满敬意的讲话。徐老的一些老战友和一师的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表讲话,请求他写出光荣的过去,供全党学习。徐老很激动,很兴奋地讲了一个小时的话,表达了自己要矢志不渝,坚决跟党走,要为夺取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作出贡献的决心。这个隆重的祝寿会,在毛泽东同志的主持下,真正开成了一个尊师爱生、团结全党、激励斗志的革命盛会。

    12年过后,中国革命胜利了,徐特立当年的学生毛泽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了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举世闻名的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尽管职位变了,但并没有忘记恩师徐特立,而且更加敬重徐老师。建国后,尽管工作繁忙,但毛泽东同志仍时时惦记着徐特立,当他得知徐老师不幸先后失去了两个参加革命的儿子后,特地打电报,邀请徐老进京会晤。徐老到京后,毛泽东专备几样家乡菜为徐老洗尘。席上,一碗湘笋,一碗青椒,这是师生俩在一师时都很爱吃的菜。毛泽东抱歉道:“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就座前,徐老师对毛泽东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谦让道:“你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更应坐上席。”于是师生相让,结果还是学生硬让老师坐了上席。几日过后话别,毛泽东见先生的穿着还是当年那样简朴,便联想到先生当年为革命牺牲的儿子,就将自己的一件呢子大衣,当场脱下,披在了老师身上,说是以表人子之心。徐老见此情景激动不已,顿时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毛泽东同志平时不轻易出门送客,但在徐老师离别时,他不仅亲自出门相送,而且还拉着徐老的手,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汤胜利)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