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海里的博览群书-周恩来与小学老师高盘之:“没有高老师的指导,我不会有今天”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他想起父亲1941年死时的遗嘱:“不管何时何境,你尽可去找周恩来,他会照顾你的。”

    “下去后踏实工作,莫要以为是国务院下去的,高人一等。”

    高盘之是周恩来上小学时的史地老师。他一生忧国忧民,1907年在济南高等学堂读书时,曾领导轰动省城的高等学堂反清斗争,遭通缉而亡命东北,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任教。周恩来恰于这年随伯父到东北,成为该校的住校生。盘之先生常向学生宣讲救国救民的真理,介绍国内外进步书刊。受他的影响和辛亥革命的鼓舞,周恩来率先在全校剪掉辫子,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3年,周恩来毕业南归天津,高先生斟酌忖度,为他命字翔宇,愿这位15岁的大志青年如鲲鹏翱翔宇宙……

    周恩来参加革命后,在延安时,外国记者问他是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周答道:“少年时代在沈阳读书时,得山东高盘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我是个很大的进步。”

    1949年6月,在台湾做雇员的高肇甫(盘之先生的儿子)从台湾回到济南,被拘留。肇甫无论怎么解释也难释对方的疑窦,他想起父亲1941年死时的遗嘱:“不管何时何境,你尽可去找周恩来,他会照顾你的。”便当着公安人员的面,给周恩来修书一封,济南公安局当即派人送京。周恩来见信,高兴地回函请肇甫进京。

    1950年2月,高肇甫被安排到国务院秘书处档案科工作。这之前,周恩来曾派人送来50元生活费,并安排他到华北人民大学读书,因肇甫有病未成。1950年12月,周恩来接见了肇甫,详细询问盘之先生情况,情殷意切,细详入微。周恩来动情地说:“没有高老师的教导,我不会有今天。”

    1953年秋,一天,周恩来把高肇甫叫去,说:“党和政府动员干部充实基层,参加建设,咱们亲朋要带头哟。”高答:“我报名啦。”周恩来听了很是欣慰。1953年12月,高肇甫举家从北京迁到淄博矿务局。临行,周恩来叮嘱:“下去后踏实工作,莫要以为是国务院下去的,高人一等。”

    1961年,肇甫给周恩来写信表述思念之情,周恩来回信邀他来京。叙谈中,周恩来十分关切地询问高师母健康情况和肇甫工作、生话情况。听说肇甫的岳母因粮食不够吃,向农民借了60斤粮,周恩来马上派人送去了60斤粮票,还让高肇甫给高师母捎去燕窝、白糖、咖啡等营养食品。此后,周恩来又给师母寄去人民币100元,并有书信问候。

    1962年,高师母病故,周恩来给肇甫夫妇写信:

    惊悉师母病故……希节哀,注意身体,努力工作。随信寄去100元丧葬补助。

    (田岚 邱贻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