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力量-正直的人才有高尚的人格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正直,是人的重要品质。正直的人,胸怀坦荡,无私无畏,坚持真理,不向邪恶低头。正直的人为人正派,做事公正,眼里揉不进沙子。正直的人不会讨所有人喜爱,但他的一言一行足以征服所有的人。在正直的人面前,一切善良和公正的人都会流下钦佩的泪水。正直的品质,永远闪耀着人格的光彩。

    坚守信念

    成才中学是一所寄宿学校。一次,女生寝室里丢了钱,大家都怀疑是同寝室的颖颖所为,因为她家境贫寒,生活拮据,而且性格比较孤僻。得出这个结论后,大家不约而同地孤立起颖颖,不再理她,还时不时冷嘲热讽。这让颖颖非常伤心。

    静静是一个有主见的同学,她觉得这件事不应该是颖颖所为。虽然颖颖生活艰难,但从来没有占过大家的小便宜。看到颖颖痛苦的样子,静静很同情,真想为颖颖鸣冤,让大家不要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凭空怀疑诬陷,可她又拿不出颖颖不是贼的证据。其他女生看静静同情颖颖,也开始对静静翻白眼,大有不加入她们一伙就也把静静当“贼”的架势。即使这样,静静仍然怀着同情之心,没有说颖颖一句坏话。她认为:即使偷钱者真的是颖颖,谁能保证一生不犯错?尽管大家都和她断绝了关系,静静坚持不随大流。

    双休日,静静回到家里,把这个遭遇告诉了母亲,请求她的支持。母亲想了想,没有讲大道理,而是给她讲了一段往事——

    三十多年前,母亲在乡下读初中,曾经有一个很要好的女友。一天,这位女友要申请入团,团支书找她谈话,要求她同母亲断绝关系,因为当时母亲的家庭成分不好。不料,这位女友的回答竟是:“要我断绝同朋友的关系,那我就不入了。”于是她被挡在了团的门外。此后,这位女友继续毫不在乎地跟母亲交往。母亲觉得自己连累了她,很过意不去,可女友却说:“你又不是坏人,为什么不跟你在一起?”这件事让母亲感到友谊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听了这个故事,静静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增强了信心,决定继续和颖颖交往。后来,寝室的盗窃案终于告破,行窃者根本不是她们宿舍里的人。

    我来告诉你

    正直的人之所以不随大流,是因为他相信事实,崇尚真理,而不是屈服于某些人的思想和压力。正直的人有主见,有是非标准,决不随着他人的节拍跳舞。正直的人坚持信念,决不因为外部的力量而发生动摇。正义的种子,迟早会生根、开花、结果。做一个正直的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心。

    祁黄羊举贤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他的臣子祁黄羊:“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

    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赞赏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去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呀!”

    我来告诉你

    举贤不避仇,也不避亲,一切讲求实事求是,一切为了国家需要,这就是一种为官的“正直”,是一种胸怀坦荡无私、遵守用人准则的表现。反过来说,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正直”,心怀偏见的人不会“正直”,胸怀狭窄的人不会“正直”。从小培养正直的品质,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品的磨炼和发扬。

    陈寿写历史

    晋朝有位杰出的史学家叫陈寿,他在写《三国志》的过程中,有过一段有趣的小插曲。

    陈寿在开始写《三国志》之前,曾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他翻阅了原先三国留下的各种文献记录,搜集了大量的私人笔记资料,还到许多重大事件发生的地点做过现场勘察,决心把这段历史写得真实、准确。可是,有一段时间,陈寿忽然停笔了,人们看见他总在书房来回踱步,常常陷入沉思。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不久前陈寿家里来了—个亲戚,发现陈寿正写到“诸葛亮传”这一章,就问陈寿打算如何写诸葛亮这个人。陈寿说诸葛亮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历史人物。亲戚听了很生气,责备陈寿忘记了家仇。

    原来,陈寿一家在三国时是蜀国人,他父亲曾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员将官。一次,他父亲办事时犯了错误,被执法严明的诸葛亮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还受到了军法惩罚。陈寿的父亲愧悔交加,从此再也没有振作起来。慢慢地,他忧郁成疾,终于一命归天了。后来,陈寿又受到宦官的迫害,处境十分凄凉。

    因此,陈寿一家认为他们落到这步田地,都是诸葛亮造成的,心中十分怨恨诸葛亮。现在,听亲戚这么一说,陈寿也不禁彷徨起来。他想,诸葛亮一生励精图治,公而忘私,而且南征北战,百战百胜,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按理说,应该实事求是地把这些写出来,可是,自己一家的遭遇,又使他无法释怀,而且,如果照实写,亲戚们也不会原谅他。到底该怎样写呢?陈寿心里很乱,于是,他干脆停下笔来,想把自己的思绪理清楚。

    这天,一位朋友来看他,陈寿憋不住,就把心里的苦恼告诉给了朋友。那位朋友听后说:“人们都称赞司马迁的《史记》,说它正直公允,准确无误,不假意赞美,不隐瞒丑恶。你这部《三国志》是否也能如此呢?”听了朋友的话,陈寿一下子醒悟过来:是啊,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诚实无私。当年司马迁宁肯得罪皇上,也要尊重事实,秉笔直书。现在,我难道能因为自己私人的恩怨而歪曲历史吗?那我不是成了千古的罪人吗?

    陈寿又飞快地写了起来,很快“诸葛亮传”就写成了。陈寿还特地把这一篇文章拿去给朋友们看,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生怕自己有什么写得不公正的地方。

    后来“诸葛亮传”成了《三国志》一书中写得最为精彩的部分。

    我来告诉你

    不因一已之仇而毁人,也不因一己之恩而誉人。这是一个史学家的“正直”。在生活中,许多人在事关他人的问题上或许能秉持公正立场,但在处理于已有关的事情上,未必能做到公正无私。因此,我们当效陈寿,尤其在处理与自身利害相关的问题上,以事实为根据,以公理为准绳。只有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诚言直谏

    唐朝建立后的第五年,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孙伏伽名列榜首,受到皇帝李渊的器重。

    这时,孙伏伽看到,战乱之后的唐朝还很落后,需要尽心治理,于是就对李渊说:“隋朝是因皇帝不听取忠告才灭亡的,陛下要吸取教训。再有才华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国事都想得周全,只有善于用人,虚心听取意见才能治理好国家。”李渊觉得孙伏伽是为国家着想的忠信之人,于是就任命他为治书御史。此后,孙伏伽多次向李渊直言进谏,深得李渊的信任。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孙伏伽仍然冒死向唐太宗进谏。

    唐太宗在继位之前,南征北战,经常打仗。后来天下太平了,没仗可打,于是就迷上了打猎,几天不打猎心里就痒痒。一天,唐太宗又要去打猎,他领着几个侍卫,背弓插箭,带着猎鹰和猎犬,准备出发。这时,孙伏伽匆匆赶来,一把拉住马缰说:“陛下打猎,游戏林中,骑马射箭,没有必要的保护措施是很危险的。一旦有个三长两短,谁来主持政务?劝陛下为了国家百姓,不要贪图一时痛快,任着性子干这种无益的营生。”

    正在兴头上的唐太宗好像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又扫兴又尴尬,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他又不想破坏大唐朝虚心纳谏的传统,于是就耐着性子说:“我今日闲着无事,又不贪恋女色,只喜好打猎,想借机会出去走走。再说我打猎都绕着村庄,从不惊扰百姓,另外侍卫也带了十来个,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说完就要登鞍上马,向随从挥挥手,准备出发。

    孙伏伽干脆把马缰绳绕在腰间,跪在马前说:“陛下今天出门,就请从老臣身上踏过去,我愿意用死换取皇上对忠告的采纳。”唐太宗大怒,说:“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诚信勇敢的人,能够以诚言进谏,不好损你颜面;哪知你却不知好歹,目无高低,限制起我的行动来了。我连这点儿事都做不了主,还当什么皇帝?来人,把他给我拖出去斩了。”几个高大强壮的武士立刻闻声而来,把文弱的孙伏伽像抓小鸡一样抓在手里。孙伏伽面无惧色地说:“夏朝的关龙逢因直言进谏而被杀,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不愿意再待奉你了。”

    唐太宗笑了,说:“我不过是试一试你的胆量,你还真是一个诚信有勇的君子,有你真是大唐王朝的福分啊!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听说你棋艺很高,朕要和你下一盘,享受一下和高手下棋的快乐。”

    不久,唐太宗封孙伏伽任谏议大夫。

    我来告诉你

    直言相谏,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古人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就是说,做文臣的要敢于向皇帝直言诤谏,指出皇帝的缺点错误,纠正不符合正道的行为,而不是一味迎合,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其中就体现着一种正直无私的品德。在当今社会,直言相谏虽然不会致命,但肯定会得罪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正直的表达,终将会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正直的冯京

    冯京是北宋一位著名的大臣,小时颖悟非凡,才华出众,长大应试,连中三元,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因此被后人称为“三魁天下元”。

    当时,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看中了冯京,想招冯京为婿,在朝廷上扩大他的势力。他便让人把冯京请到家,一见面就把一条金带披在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我一个侄女嫁给了皇上,我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正待字闺中,想许配给你,怎么样?”还说:“此乃皇上之意。”不一会儿,宫中就有人持酒肴来,还拿出大量嫁妆给冯京看。然而冯京却不愿依附权贵,更不愿卷入政治斗争,所以坚决地回绝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冯京被世人誉为志操高洁、不惧权贵的君子。

    张尧佐因为冯京的回绝,所以恨死了冯京,便开始派心腹四处活动有关考官,在殿试时要将冯京黜落。冯京似乎也有所预感,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名字前面两点移到后一个字,便成了“马凉”。马凉的文章实在漂亮,考官们荐为第一,张尧佐本以为冯京落榜了,结果却发现他依旧高中。张尧佐大怒,责备手下,这些人只好对张尧佐解释:“错把冯京当马凉。”此句话后来也成了谚语,比喻把两个相似的东西混淆了,弄错了,或者是有眼不识真相。

    冯京高中三元之后,升为翰林学士,掌管开封府。在他掌管开封府时,数月不往韩琦丞相府拜访,韩琦错认冯京高傲。冯京对韩琦表白;“您是宰相,下官从来不愿阿谀奉承,我不上门拜访,这也是为了您的声誉着想,而不是因为我高傲。”

    冯京因一生为人正直、志高廉洁、聪明机智而受到历代人民的爱戴,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有“冯京山”、“三元亭”、“三元坊”等地名,每逢春秋两季,很多冯姓百姓还要祭拜冯京。

    我来告诉你

    一个正直的人,与朋友相交,敢于直言相劝做诤友;在官场上做事,不附炎趋势,不结党营私,不为害国家。做正直的人,就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做事一碗水端平,做人行得正、站得直。这样的人虽然难免得罪一些无耻之徒,但他的功绩必将为人民所铭记,历史也会为他记下一笔。

    宋鱼水的故事

    1989年,宋鱼水作为一个法律系的本科毕业生走进了海淀法院的大门。作为一名法官,宋鱼水考虑的是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注重的是案件审理后的社会效果。她肩担正义的天平,一心为民的情怀以及对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始终激励着她做一名勤勉正直的法官。宋鱼水认为:法律是公正和善良的艺术。唯有如此,才能让当事人接近你,与你沟通,接受你的观点。“能坐下来,能听进去”,“宽容、理解、耐心和尊重”是宋鱼水在审判实践中练就的职业品格。

    一家电子租赁公司,经宋鱼水的手打过两场官司,一胜一败。他们第三次打官司时,正巧还是宋鱼水承办。判决后,这家租赁公司有些难以接受。代理人拿着法律条文、司法解释找到宋鱼水询问,宋鱼水一条一条地解释,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临走时,这位代理人说:“在你这儿打官司不是一次两次了,还真是赢得堂堂正正,输得明明白白。”两天后,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海淀法院,上面写着:辨法析理,胜败皆服。

    宋鱼水从事审判工作的十几年里,正是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办案中她注意把握国家政策,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出发,注重案件审理的社会效果。

    1997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四环路以内淘汰所有“面的”。一时间,几乎所有出租车公司都向司机提出解除合同、收回车辆进行更新的要求。出租车是这些司机主要的生活来源,因此,他们纷纷要求补偿。一些司机还为此上访、静坐、围堵交通,成为当时的一个社会热点。宋鱼水迅速了解了案件背景、性质、特点,她认为,此案事关首都稳定,不能草率,不能延误。她及时传唤双方进行调解。最后,多数司机与公司达成了协议,个别未达成协议的,及时进行了判决。那些观望的公司和司机,也都依照法院裁判的原则,自行解决了纠纷。出租车公司很快恢复了经营,司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

    我来告诉你

    一个人是否“正直”,特别能体现在他做事的态度上。作为一个法官,是否“正直”,就体现在他断案是否公正合理上。如果有一点私心,一个案件必将失之公允。同样,我们在生活中解决某件冲突时,也要本着公心,不偏不倚,这样才能赢得大家的赞扬。

    如果远离了亲切

    在那个红高粱快餐馆里发生的事,让德邻非常难忘。

    那天,红高梁快餐馆里只有三张桌子。德邻和一个老太太各占着一张小桌子,老太大背后的那张桌子,则有三个年轻女孩在那里聊天,其中一个女孩还点起了烟。

    德邻并不喜欢人家在封闭空间内抽烟,但是,这个红高梁快餐馆并没有标明禁烟,所以德邻也就不说话了。德邻想:还好我没坐她们隔壁的桌。烟味飘散开去,老太太转过头去说话了:“小姐,你可不可以不抽烟?”

    德邻心中欢喜了一下:终于有人主持公道,替德邻们说出心里话了。但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

    年轻女孩默默熄掉了烟,但老太太却像恶婆婆骂童养媳似的,继续没完没了地唠叨:“我最讨厌女孩子抽烟了,抽烟的样子很不雅观,看起来也没有教养,我们那个年代的好女孩是不抽烟的,只有妓女才抽烟!真的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女孩到底有没有家教?女孩子抽烟,像什么话!将来生的小孩都会变成畸形儿……”

    她的声音非常尖锐,带着除草机剪理草坪的杂音,滔滔不绝。四周陷入一片尴尬的沉默。德邻虽然不抽烟,但也觉得自己被人骂进去了。这时德邻反而非常同情那三个被骂得无法招架的女孩,德邻想,我跟她们一样,都像看到了大灰狼的小红帽,真想也马上逃之夭夭。

    德邻的心中忽然想起曾经在一本书里读过,但一直没有真正懂过的那句话:“如果远离了亲切,也就远离了正直。”忽然间,德邻明白了它的深刻内涵。

    是啊,如果“正直”得令人害怕,那不叫正直,应该叫残酷。

    我来告诉你

    有时,我们都自以为很“正直”,所以遇到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大动干戈,用过激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除了增加对方的憎恨和畏惧,却没有任何效果,周围的人反而会同情那个被,吓坏了的可怜虫:他罪不至此呀!所以,做一个正直的人并不是很容易的,需要把握做事的“度”,需要灵活机动,需要适可雨止。

    被驱逐的蝙蝠

    很久以前,蝙蝠是在白天飞行的。有一次,鸟类和兽类之间因为一场小小误会爆发了一场战争。刚开始的时候,鸟类占了优势,正在它们庆祝胜利的时候,蝙蝠突然出现了:“各位同胞,恭喜你们将那些粗暴的走兽们打败了!我有翅膀,又能飞,所以,我是鸟的伙伴!”鸟类非常希望有新伙伴参加,所以欢迎蝙蝠的到来。

    可是,在下一场战争中,兽类战胜了鸟类。这时,蝙蝠又出现在兽类面前,说:“恭喜你们,我的朋友!恭喜你们打败了傲慢的鸟类!你看我,也是哺乳动物,自然是你们的一家人了。”兽类果然将它纳入了自己的同胞之中。

    就这样,蝙蝠总是依附强大的一方。

    最后战争停止了,兽类和鸟类握手言和。它们都看清了蝙蝠的真实面目,所以,当蝙蝠又出现在它们面前时,双方毫不客气地把它赶走了。蝙蝠众叛亲离,从此不敢在白天露面了。

    我来告诉你

    两面三刀的人,站在公理和正义的对立面,永远不齿于人类,最终必将被抛弃。在我们周围,总会看到一些人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廉耻心,一味地向有钱有势的人讨好,并打击被讨好者的对手。我们要与这样的人划分界线,做一个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具有正义感的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