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他坚持“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原则”。他认为空军1号就是空军1号,空军2号就是空军2号。“只有总统才能在南草坪上着陆。”
1981年春,当时身为副总统的布什正在一次飞往外地的例行公务旅行的飞机“空军2号”上。突然布什接到国务卿黑格从华盛顿打来的电话:“出事了,请你尽快返回华盛顿。”几分钟后的一封密电中告知总统里根已中弹,正在华盛顿大学医院的手术室里接受紧急抢救,飞机调头飞向首都华盛顿。
飞机在安德鲁斯着陆前45分钟,布什的空军副官约翰·马西尼中校来到前舱为结束整个行程做准备。飞机缓缓下滑时,马西尼突然想出了个主,意,他说:“如果按常规在安德鲁斯降落后,再换乘海军陆战队一架直升机,飞抵副总统住所附近的停机坪着陆,再驾车驶往白宫,要浪费许多宝贵时间。不如直接飞往白宫。”
布什考虑了一下,决定放弃这个紧急到达的计划,仍按常规行事。
“我们到达时,市区交通正处高峰时期,”马西尼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拥挤,坐车到白宫要多花10—15分钟的时间。”
“也许是这样,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马西尼点点头;“是的,先生。”说着走向舱门。
看到马西尼中校显得疑惑不解,布什解释道:“约翰中校,只有总统才能在南草坪上着陆。”布什坚持着这条原则:美国只能有一个总统,副总统不是总统。
布什认为:总统与副总统之间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相互尊重,是成就一个成功的副总统的最重要的条件。
精彩哲思:
做人做事要讲究原则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当中,在关键的时候一个人是否能够坚持,常常是判断他的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只有那些肯于坚持原则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做事讲究原则,做人也要讲究原则;一个人如果没有原则,所谓见异思迁,经常变来变去,则朋友不愿与你共处,同侪不愿与你共事。尤其居上位的人,如果没有原则,朝令夕改,则百姓无所适从;师长如果没有原则,是非不明,则令学生无所依循;父母如果没有原则,赏罚不分,则令儿女无以学习。因此,我们要怎样坚持原则呢?如何将所坚持的原则发挥到最高的价值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有一些人,刚开始的时候很讲究原则,不过到了利害当头,他就只顾利益,不顾道义。这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的人,往往无义、无信,别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和他交往。
第二、不因得失而放弃原则: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时,他就讲究原则,失败有所失,他就放弃原则。人,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也不是以得失来讲人格。因此无论得失,一定要坚持原则,这样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第三、不因亲疏而放弃原则:有的人,因为你和我是至亲好友,我就不和你坚持原则,一切都很好说话,都很容易过关。假如你和我的关系疏远,没有交情,我就对你百般刁难,不跟你合作。这种人私心太重,不容易有成就,所以真正成功的人,不因亲疏而改变原则。
第四、不因有无而放弃原则:有的人,身在其位时,这个也讲原则,那个也讲原则;一旦卸任,身份改变了,他便放弃原则,不再坚持原则。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不变的,所以不应以有无而改变做人的原则,这才是做人应该坚持的最大原则。
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信用;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原则,是代表一个人的道德。做人要坚持原则,这是非常要紧的。
慧语箴言: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当中,在关键的时候一个人是否能够坚持,常常是判断他的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美国人的自制
南京大学有一个美国留学生叫苏珊娜。寒假里,苏珊娜随她的女同学张某到张的老家河南农村过年。大年初一,张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招待苏珊娜。席上,张父特意以当地名酒款待嘉宾。张父给苏珊娜斟了满满一杯酒,可是苏珊娜只是礼貌地举杯,却滴酒不沾。
张家问其故,苏珊娜说,她的家乡在美国西雅图州。当地的法律规定,公民年满21岁才能饮酒,她今年才19岁,还未到饮酒的年龄。
张家人劝她,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入乡随俗嘛。再说,没有一个美国人会知道你在中国饮过酒。苏珊娜却说,虽然自己身在国外,也应该遵守美国法律。名酒的味道很香,但自己会克制自己,不到法定年龄,决不饮酒。
苏珊娜虽然始终没有饮酒,但张家人对这个19岁的美国姑娘十分敬佩。
寒假结束,苏珊娜要回南京的时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特意设宴款待苏珊娜,苏珊娜却婉言谢绝了。问其故,苏珊娜说,美国的法律规定,凡属官方的宴请,只能由政府官员出席。她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不是政府官员,因此不能接受官方的宴请。当地政府一再做工作,苏珊娜还是没有出席。
再说一个美国商人,他经常到中国做生意。有一次,一笔生意成交以后,中方宴请他。中方听说这个美国商人十分喜欢吃虹鳟鱼,席上,主人特意请著名厨师做了一道名菜:清炖虹鳟鱼。
这道菜上来以后,美国商人眼睛一亮,看得出,商人真得很喜爱这道菜。奇怪的是,商人夹了一块鱼肉以后,还没有送到嘴里就又送了回去,放下筷子不吃了。
主人忙问其故,商人说,这是一条有籽的虹鳟鱼,美国法律规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主人连忙说,这是在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法律,美国商人说,我是美国人,走到哪儿,都要遵守美国的法律。
主人很尴尬,再次劝美国商人说,即使是这样,这条虹鳟鱼已经烧熟了,不吃浪费了岂不可惜!美国商人却说,即使浪费了,我也不能吃,美国商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碰这条虹鳟鱼。
精彩哲思:
不能主宰自己的人永远是一个奴隶
上面说的这两个故事中的苏珊娜和美国商人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下的一种自我限制行为,是在自觉地履行道德上的某种义务。
所谓道德义务,意味着行为者要牺牲某些个人的既得利益,作出对社会、对个人有利有益的行为,而行为者本人则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视作一种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
美酒的味道很香,苏珊娜却不为之心动;虹鳟鱼的味道很美,美国商人却不为之下箸。这是他拥有较强自制力的结果。
一个人要成就大的事业,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对自己的言行应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较小错误、缺点得到抑制,不致铸成大错。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德国诗人歌德说:“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要主宰自己,必须对自己有所约束,有所克制。
自制能力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善于控制自己情绪和约束自己言行的一种能力。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是能够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言行的。如果一辆汽车光有发动机而没有方向盘和刹车的调节,汽车就会失去控制,不能避开路上的各种障碍,就有撞车的危险。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制力,就等于失去了方向盘和刹车,必然会,“越轨”或“出格”,甚至“撞车”、“翻车”。一个人在完成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必然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事,其中有顺心的,也有不顺心的,有顺利的,也有不顺利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如缺乏自制能力,放任不羁,势必搞坏关系,影响团结,挫伤积极性,甚至因小失大,铸成大错,后悔莫及。这样,当然很难把车驰到目的地了。因此,必须善于克制自己,不使自己的言行出格。
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强的自制能力,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够战胜自我,远离祸害,做到快快乐乐。如果不幸遇到祸害,他一定能够泰然处之,化祸为福。可见,自制对平安快乐的人生是极其重要的。
慧语箴言:
一个人要成就大的事业,不能随心所欲、感情用事,对自己的言行应有所克制,这样才能使较小错误、缺点得到抑制,不致铸成大错。
猴王传位
一天,年迈的猴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刚才随手从一棵李子树上摘了三颗李子,其中有一颗是甜的。现在你们每人挑一颗吃,谁吃到的那颗是甜的,谁就继承我的王位。”
三个儿子觉得这样很公平,于是一致同意了猴王的决定。它们每人都从猴王手里拿过来一颗李子,塞进了嘴里。
“父王,我这颗是甜的!”大儿子惊喜地说。
“父王,我这颗才是甜的!”二儿子争辩道。
“是吗?你们俩人吃的都是甜的?”猴王问道。
“是的,父王,我敢发誓我吃的才是那颗甜李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异口同声地说。
“那么你呢?”猴王问小儿子。
“父王,我吃的这颗李子又苦又涩,王位就给哥哥们吧。”小儿子轻声地说。
“不,孩子,我决定把王位传给你,因为你是个诚实的人!”
原来,那三颗李子都是又苦又涩的。猴王早已先尝过,只不过想借此来判断三个儿子的品性如何。结果小儿子说了实话,而大儿子、二儿子明知所吃的李子又苦又涩,但为了得到王位,便欺骗猴王说自己所吃的李子是甜的。却没料到聪明反被聪明误,王位最终属于了诚实的小儿子。
精彩哲思:
欺骗的行为不可靠
诚实是衡量人品行是否高尚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适用于所有人。诚实不仅是一个人品行的证明,同时,它还能使人树立起对家庭、对工作、对朋友、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因此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你都不要忘记:诚实是做人的根本。诚实是一切美德的根本,要获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你首先应该做到诚实。因为,欺骗别人的人,最终会欺骗自己。故事中猴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不为利动,没有私心,在任何情形下都有诚实的美誉,这样的人,在学校里会得到师生们的喜爱,在公司里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在朋友圈里会获得好人缘,在社会上会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成功人士。
那些不坚持诚实,没有绝对正直品德的人是很危险的。他们在平时也许是愿意站在正直的一方面的,但是一旦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比如在金钱面前,在升职面前……他们就要离开正直,就要不说正直话,不做正直事了。
其实,这些人不明白,他们在多得到一分金钱的同时却损失了诚实的品德。他们的钱袋固然是有所增益了,职位有所提升了,但他们的人格却降低了!天下再也没有什么比不诚。
因此很多人常在事情发生以后才悟到,欺骗的行为是不可靠的,是必定要失败的!
一个人腐化了他内在的最高贵的东西,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从小就做一个诚实的人,你所收获的将比别人更多。
慧语箴言:
天下没有一种广告能比诚实的美誉更能取得他人的青睐。
他抛弃了“承诺”
一个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完美的人死去了,上帝安排他进地狱,他不服,要求入天堂,于是他的鬼魂找到了。上帝理论。
上帝笑一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入这极乐的天堂?”鬼魂于是把阳间他所有的东西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去天堂吗?”
“难道你不知道你缺少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吗?”上帝并不恼怒。
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
“你忘记了你曾经抛弃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个恬不知耻的鬼魂,有了一点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魂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承诺”。但是鬼魂不服:“难道能够仅仅因为我没有‘承诺’,就被拒之光明的天堂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
上帝变得很严肃:“那么,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魂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自己在外面有了情人,母亲劝阻他,他对母亲却再也不闻不问。他不允许母亲破坏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那一份。
上帝打断他,说:“看到没有?由于不守承诺,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你这卑污的鬼魂?!”
鬼魂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承诺而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精彩哲思:
别拿承诺开玩笑
今天拿承诺开玩笑的人,明天就会成为地狱的鬼魂,生不如死。对不守承诺的人而言,地狱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他的现在实生与地狱相差无几。
我必须提醒那些无视承诺的人,回到一个正常人的行为当中来——说过的话怎么不兑现!
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你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你一再的违背自己的诺言,就没有人会要相信你,在别人眼里你也就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跟你打交道时候,别人会一直在想:“这小子会不会又想骗我?还是别搭理他吧!”试想,在这个人际关系第一的社会里,没有了朋友,你还能做什么?
坚守承诺能使你受人尊敬,也能给你带来很多成功的机会。也许为了这个承诺你付出了很多但是你会在以后收到十倍的回报。
慧语箴言:
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去实现它,这是你在这个社会立足的根本。
城市里的天鹅与海鸥
城市附近的一个湖,上面总游着几只天鹅,许多人专程开车过去,就是为了欣赏天鹅的翩翩之姿。
“天鹅是候鸟,冬天应该向南迁徙才对,为什么这几只天鹅却终年定居,甚至从未见它们飞翔呢?”渐渐地,有人这样问湖边垂钓的老人。
“那还不简单吗?只要我们不断地喂它们好吃的东西,等到它们长肥了,自然无法起飞,而不得不待下来。”
圣若望大学门口的停车场,每日总看见成群的灰鸟在场上翱翔,只要发现人们丢弃的食物,就俯冲而下。
它们有着窄窄的翅膀、长长的嘴、带蹼的脚。这种“黑鸥”原本就是海鸟,只为城市的垃圾易得,而宁愿放弃属于自己的海洋,甘心做个清道夫。
湖上的天鹅,的确有着翩翩之姿,窗前的海鸥也实在翱翔得十分优美,但是每当看到高空列队飞过的鸿雁,仿佛摇摆的音符,看到海面乘风的鸥鸟,恰似凌空的波纹,就会自然感到前者的悲哀,为前者的命运担忧。
精彩哲思:
惰性是天敌
在这个社会上,不论什么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抗击来自人性中庸的缺点,使外界的逼迫变为内心的自觉。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舒适,能站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跳起来,能坐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站起来,能躺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坐起来。舒适又是个极坏的东西,它是滋生慵懒的温床,腐朽、堕落等劣根大多因舒适而衍生。
1992年的世界爱鸟日,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4年的秃鹫。然而,3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后据调查,它是因饥饿而死亡的。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鸟类,生存本领极强,常捕食小动物。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死于饥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动物学家分析,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死于饥饿,倒不如说死于慵懈更为恰当。
鸟因惰性而死亡,人也会因惰性而走向堕落。如果想战胜你的慵懒,勤劳是惟一的方法。对于人来说,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慵懒是人的一种劣根,为了做成某件事,必须与它抗争,超越这种劣性的钳制。但是这种抗衡和超越不是心甘情愿的,一开始总要由一些外力来强制,进而才能逐渐内化为恒定的精神和行为习惯。
一旦养成恒定的勤劳习惯,往往就会拥有一份稳定的愉快心情。因为它专注,意念与行为谐调归一,所以恶劣的情绪便没有潜入的机会,更没有盘踞的空间。一个进入勤劳状态的人,心灵中就不会有长久驻足的慵懒。所以,克服慵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来。
慧语箴言:
在这个社会上,不论什么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抗击来自人性中庸的缺点,使外界的逼迫变为内心的自觉。
一封丢不掉的信
他曾经被人写信“揭发”了一段“隐私”。
那时,他在某部文工队里当一名小演员,年龄为8周岁。这个文工队是“满负荷”运行,连白天带黑夜排好一台节目,立即投入到巡回演出之中。当时,有礼堂的地方很少,大都在广场、野地里就地用木板搭起个戏台就演出了。如此日久,演员们多为黑瘦型的,他呢,则突出表现于对睡眠的“执著”。
有一夜,他在酣睡中,忽觉内急,急切中,见一厕所兀立路边,于是慌慌张张进去方便起来。直到自己突然惊醒,他才发现身下一片湿。原来那梦里厕所,竟是他睡的这铺。
他又急又羞,睁着眼直到吹起床号。慌乱间,他用被子盖住湿了的一块,却被检查内务的人发现了。队里让女同志洗晒了他的被子被单,这事便“曝光”了。好长一段时间里,他晚饭不敢喝汤,遇上吃稀饭、馒头的晚餐,他仅吃个馒头,睡觉也时时惊醒,醒了就上厕所。“尿炕”的毛病儿,忐忑着他的心神。
有一次,他请假探家,因年纪小,队里派了一个同志送他乘船回家里。临行时,队领导给他父母写了一封信,可能是介绍他在文工队里的学习、工作情况。队领导写信时他恰好路过队部门口,隐约中听见队长和指导员说:“把他尿炕的事也写上吧,让他父母知道也好。”于是,他开始密切地关注那封信。
船到巢湖港,送他的人牵着他的手上了岸,并从衣袋里拿出一封信来,打开他上衣口袋,将那封信放进去,又仔细地扣好袋扣。走在人流熙攘的大街上,他开始处心积虑地“算计”那信。
眼见已融入人流之中,他悄悄解开衣袋扣,拿出那封信,揉成一团,不动声色地扔了。正不无得意间,后面忽有人喊道:“同志,同志,你们丢了东西!”一位路人气喘吁吁地赶上来,手里拿着那封被他扔掉的信。文工队员接过信,谢了那人,又将那信塞入他的衣袋。
路过一小学门口,他见四下无人,又贼兮兮地掏出那信,用力揉了揉,让它顺裤腿无声滚下。岂料又是一声稚嫩却响亮的叫喊,他顿时吓了一跳。只见一个小学生跑来,手里正举着那团揉皱了的信。他沮丧极了:怎么竟会有扔不掉的东西呢!
他的父母最终知道了他“尿炕”和“扔信”的事。他觉得丑到家了。
奇怪的是,打那以后,他再也没有尿炕。
精彩哲思:
缺点是“扔”不掉的
一个人的缺点是“扔”不掉的,只有勇于正视它,才能彻底与之“无缘”,不至于“失而复归”。
众所周知,人不可能各个方面都很完美,毫无缺点,这并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能做到自我省察。要超越现实水平的自我,必须首先坦白诚实地面对自己,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个正确认识。在人生道路上,成功者无不经历过几番蜕变。蜕变的过程,也就是自我意识提高、自我觉醒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对自己认识得越准确越深刻,思想的成熟度也就越高,人取得更大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在充分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充分看透自己。凡属对自身的审视都需要有勇气,在触及到自己某些弱点或某些卑微意识时,往往会令人非常难堪、痛苦,但必须去正视它。勇士称号不仅属于手执长矛,所向披靡的人,更属于敢于用锋利的解剖刀解剖自己、改造自己,使自己得到升华和超越自我的人。
诚然,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次或小,或短暂或长久,惟一解决之道就是充分认清自己的缺点,敢于正视它们。并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努力地去克服掉,让自己逐渐变得完美起来。
慧语箴言:
诚然,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或次或小,或短暂或长久,惟一解决之道就是充分认清自己的缺点,敢于正视它们。
想当孔雀的乌鸦
有一只高傲的乌鸦非常瞧不起自己的同伴。它竟到处寻找孔雀的羽毛,一根一根地藏起来。等搜集得差不多了,它就把这些孔雀的羽毛插在自己乌黑的身上,直至将自己打扮得五彩缤纷,看起来真点像孔雀为止。然后,它离开乌鸦的队伍,混到孔雀之中。但当孔雀们看到这位新同伴时,立即注意到这位来客穿着它们的衣服,忸忸怩怩,装腔作势,并企图超过它们,大伙都气愤极了。它们扯去乌鸦所有的假羽毛,拼命地啄它,扯它,直揍得它头破血流,痛的昏死在地。
乌鸦苏醒后,它不知该怎么办好。它再也不好意思回到乌鸦同伴中去,想当初,自己插着孔雀羽毛,神气活现的时候,是怎么地看不起自己的同伴啊!
最后,它终于决定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同伴们那儿去。有一只乌鸦问它:“请告诉我,你瞧不起自己的同伴,拼命想抬高自己,你可知道害羞?要是你老老实实地穿着这件天赐的黑衣服,如今也不至于受这么大的痛苦和侮辱了。当人家扒下你那伪装的外衣时,你不觉得难为情吗?”说完,谁也不理睬它,大伙一起高高飞走了。
地面上孤零零地只留下那只梦想当孔雀的乌鸦。
精彩哲思:
贪图虚荣会弄巧成拙
虚荣是虚妄的荣耀,是掩耳盗铃的现代解释,是无知无能的你最想依赖而实际上最依靠不住的心灵稻草。稻草人是用来吓唬乌鸦及其他动物的,而你是人,还有点智商,你想用稻草人来保护自己,真是愚蠢至极。
这是一则有关虚荣的故事。
虚荣心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荣誉、社会地位的欲望。虚荣心强的人往往不惜玩弄欺骗、诡诈的手段来炫耀、显示自己,借此博取他人的称赞和羡慕,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是由于这种人自身素质低、修养差,经常是真善美与假恶丑不分,往往把肉麻当有趣,将粗俗当高雅,打扮不合时宜,矫揉造作,不伦不类,使人感到很不舒服,甚至产生恶心之感。故事中的乌鸦,就是因为贪图虚荣,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效果,结果弄巧成拙,留下了笑柄。
没错,华丽的外表不会掩饰空虚的心灵。我很难想像一个爱慕虚荣的人能有多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总是把一些浮在表面上的东西作为提高自己地位的条件,而不是扎实的生活和工作。
由于虚荣心具有许多负面东西,是一种扭曲的人格,它多半会遭到他人的反感和敌意,甚至攻击,因此要尽量克服它。
要克服虚荣心,关键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对荣誉、地位、得失、面子要持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不可过分追求荣华富贵、安逸享受,否则就真的陷入了爱慕虚荣的怪圈。
慧语箴言:
虚荣是虚妄的荣耀,是掩耳盗铃的现代解释,是无知无能的你最想依赖而实际上最依靠不住的心灵稻草。
得意的鸟蛋
一个圆滚滚的鸟蛋,不知为什么,忽然从灌木丛上的鸟窝里骨碌碌地滚了出来,跌在灌木丛下厚厚的落叶上。奇怪的是居然没有跌破,一切完好如初。
鸟蛋得意了,对着鸟窝大声笑着说:“哈哈,我是一只跌不破的鸟蛋!你们谁有我这样的本事,就跳下来比试比试看!”
窝里的鸟蛋们听了,一个个探出头来看了一眼,吓得忙缩进头说:“我们害怕,不敢跳呀。我们谁也没有对你刚才的行为不服气,还要比试什么呢?”
“哼!我早就料到你们没有这个胆量!”地上的鸟蛋神气地向窝里的鸟蛋们大声嘲笑起来。
这只鸟蛋在地上滚来滚去,一会儿滚到一棵小草边,向小草碰了碰,小草连忙仰起身子往后让;一会儿鸟蛋又滚到一株树苗边,向树苗撞一撞,树苗也仰着身子,给它让路。
鸟蛋更得意了。它认为自己力大无比、天下无敌,更加勇气十足地在山坡上滚过来,滚过去。
窝里的鸟蛋们劝告说:“小哥,刚才你只是碰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才没有跌破的,不要就此认为自己是个铁蛋蛋了。你仍然是一个容易破碎的鸟蛋呀!这点自知之明,你总该有吧?”
“铁蛋蛋有什么了不起?”鸟蛋仍然挺着肚皮,神气地说,“你们刚才没看到小草和树苗吗?它们对我都要让几分,不敢跟我碰撞,难道这山坡上还有什么我不能去碰撞的吗?哈哈!”
鸟蛋一阵大笑,蹦跳翻滚,想到山坡下的路边去显显威风。谁知被山坡上一块小石头挡住了去路。
鸟蛋气愤地望了小石头一眼,厉声喝道:“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敢挡我鸟蛋蛋的去路?想找死么?”
小石头昂着头说:“嘿,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么?一个鸟蛋对我也如此神气起来?告诉你吧,我是一块阻挡山坡上泥沙往下滑的小石头,这里是我的岗位,我站在这里是绝不会后退一步的,你看看怎么办吧?”
鸟蛋更气愤了,仰着头对小石头说:“你知道我的脾气吗?我是一个勇气十足的鸟蛋,在这山坡上是颇有名气的。小草和树苗都已经领教过我的厉害,别人怕你小石头,我可不怕。到时候,你别说我不客气啊!”
小石头也生起气来,大声说:“你想对我干什么?还想打架么?别不知天高地厚了,快滚回去吧!”
鸟蛋为了显示它的勇气,不听小石头的警告,鼓足气,猛地一滚,向小石头冲去。只听到“啪”的一声,鸟蛋碰得粉碎,流出一摊蛋汁。
邻居山雀大婶从这里飞过,看到这情景,伤心地说:“唉,这孩子也太任性了,竟然硬要与石头过不去。要知道,无自知之明的人,越是无所畏惧,那后果就越不妙啊!”
精彩哲思:
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对自己充满自信是可取的;但过分的自信则成为了自负,这是非常不利的。小鸟蛋在一次又一次“畅通无阻”之后,过于沉浸于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能自拔,于是盲目自大,更加猖狂。他从来都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以至于敢与强大自己百倍的石头碰撞,所以它的结局就只能是自取灭亡。
这种结局当然是咎由自取,希望它的下场能够给每一个人敲响警钟——适时地认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才不致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老子为师请教学问。在谈到怎样为人处世时,老子说了一句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把珍贵的宝货隐藏起来,不让人轻易看到;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在表面上显得很愚笨。
老子的这句话中其实隐含着做人的深刻道理,他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傲慢无礼,务必谦虚谨慎;过分自高自大或对人炫耀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害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界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人世间的常情。不管一个人的才华多么出众,但如果他喜欢自我炫耀、骄傲自大都必然招致别人的反感,最终吃大亏而不自知。而那些本领不高却狂妄自大的“半瓶醋”,则更加令人贻笑大方了。
所以,人立身处世,必须谦虚谨慎,温良恭让,善于隐匿,虚怀若谷,不矜功自夸,不肆意张扬,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并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
慧语箴言:
人立身处世,必须谦虚谨慎,温良恭让,善于隐匿,虚怀若谷,不矜功自夸,不肆意张扬,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并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
加利利海与死海的区别
以色列有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
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们掉进去时,身体会自然浮起而不会淹死。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
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含有很多生物,因耶稣基督曾在此地渔猎,而享有盛名。海中盛产一种“圣彼得鱼”,这种鱼虽然外观丑陋,可是肉味鲜美,已成该地名产。加利利海边餐厅林立,都以售圣彼得鱼为主,来游览的旅客们常常因此大饱口福。
加利利海的岸边的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美丽世界!相形之下,死海就没有这么活跃。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漂浮在死海上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而透不过来,从来没有一只住在沙漠上的动物,到岸边去喝水,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名之为“死海”吧。
两者为什么形成如此差别呢?
先哲们的解释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
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后,又流了出来,最后到归之死海。
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它经常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出,所以生物都不愿意住在其中,成为死气沉沉的景象。
精彩哲思:
接受同时还要给予
水不流,鱼不栖,没有任何生物饮水,只取而不予,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死海从来不分给别人什么,所以它才会“死”在那里。在人的一生中,也常常会遇到像死海这样只进不出的人。
因此,人应该像加利利海那样活跃,经常给予,千万不能学死海,只进不出。
有进有出,这才是聪明人的处世之道。任何人都不可妄想占据所有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既要接受人家的给予,同时也要注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人家,把分享作为人生的信条。这是使我们走向幸福人生的条件之一。
慧语箴言:
有进有出,这才是聪明人的处世之道。
要学好,要做得对
唐纳德认为妈妈真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他爸爸因心脏病去世时,他才21个月大,哥哥5岁。她虽无一技之长,又没有受过教育,却毅然担负起抚育两个孩子的责任。
唐纳德9岁时找到了一份在街上卖《杰克逊维尔日报》的工作。他需要那份工作是因为他们需要钱——虽然是那么一点点钱。但是唐纳德害怕,因为他要到闹市区去取报卖报,然后在天黑时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在第一天下午卖完报后回家时,便对妈妈说:“我绝不再去卖报了。”
“为什么?”她问道。
“你不会要我去的,妈妈。那儿的人粗手粗口非常不好。你不会要我在那种鬼地方卖报的。”
“我不要你粗手粗口。”她说道,“人家粗手粗口,是人家的事。你卖报,可以不必跟他们学。”
她并没吩咐唐纳德该回去卖报,可是第二天下午,他照样去了,因为她自己就会这样做。那年稍晚时候,唐纳德在圣约翰河上吹来的寒风中冻得要死,一位衣着考究的女士递给他一张5美元的钞票,说道:“这足够付你剩下的那些报纸钱了,回家吧,你在这外面会冻死的。”结果,唐纳德做了他确信妈妈也会做的事——谢谢她的好心,然后继续待下去,把报纸全卖掉后才回家。他知道:冬天挨冻是意料中的事,不是罢手的理由。
等到唐纳德长大了以后,每次要出门时,她都会告诫他:“要学好,要做得对。”人生可能遇到的事,几乎全用得上这句话。
最重要的是,她教他一定要苦干。她会说:“要是牛陷在沟里,你非得拉它出来不可。”
精彩哲思:
精心打磨自己
的确,生活有如一个大熔炉,经过烈火后有人变得软弱,有人变得坚强,有人虽熔化了但却千古流芳。你要做哪一种人呢?其实,上帝给谁的幸运都不会太多,面对不佳的际遇、一时的坎坷,大多数人都只会抱怨命运的不公、上帝的捉弄,却很少有人能正视自己,冷静地回观自我,问一问是否已经将自己磨炼成一块金子,一块熠熠生辉的足以让人一目了然的金子。
人生于世,遭遇凄风苦雨实属自然。没有始终波澜不惊的大海,也没有永远平坦的大道。纵使惊涛骇浪,纵使沟壑纵横,跨过去了,人生也就变得多彩而丰富。璞玉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晶莹光亮,生命也需要锤炼才能饱满厚重。
生命的天空总是异彩纷呈。面对不幸,面对潦倒,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该是不断捕捉生存智慧,学会勇敢和坚强。要知道,上帝永远是公平的。等到有一天,你真正将自己打磨成一块熠熠生辉的金子时,任何人都掩不住你灿烂夺目的光辉。
慧语箴言:
璞玉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晶莹光亮,生命也需要锤炼才能饱满厚重。
兔子为什么成了三瓣嘴
很早很早以前,兔子看见什么动物都害怕:它害怕天上飞的鸟儿,害怕地上跑的兽,甚至在那灰不溜丢的小耗子面前,它也吓得瑟瑟发抖。
这一天,兔子伤心地痛哭起来:
“唉哟哟,原来在世上再没有比我更胆小的动物了!我还不如到大河的激流中去淹死,或者到熊熊大火中去烧死算啦!”
兔子决心去寻死,于是便从灌木丛中跳出来。这一跳不打紧,不知什么动物却被它惊吓得急忙跑到一旁去了,只听得干树叶在沙沙作响。
兔子一看,竟是一些受惊的绵羊慌慌张张地跑开了。兔子一下于高兴得什么似的:
“啊哈哈,原来世界上还有比我更胆小的动物呢!”
兔子越想越高兴,禁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它笑啊,笑啊,笑得死去活来,结果,由于用劲过大,竟把嘴唇也给笑崩裂了!
从此,兔子的嘴唇就变成三瓣嘴了。
精彩哲思:
给自己一面反省的镜子
兔子本来为自己的胆小而痛不欲生,当见比自己还胆小的绵羊时,却忘了自己的弱点,而失去大声嘲笑绵羊,看来不仅是兔子,还有我们其他人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呢!
永远为自己留一面镜子,不要只照别人,而对自己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却浑然不觉。这就是人性的弱点。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的愚蠢,并不失时机地讥笑别人,殊不知,自己却正在犯着同样愚蠢的错误。
反省自己?少来这一套!你一定会有这种反应吧!
要你每天反省自己,这听起来实在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事实上,这句话的确价值连城。你若认真去实践的话,一定会获益匪浅。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为什么要反省?因为人不是完美的,总存在着个性上的缺陷、智慧的不足,而年轻人更缺乏社会磨炼。因此,常会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人。你所做的一切,有时候旁人会提醒你,但绝大部分人到你做错事、说错话、得罪人时会袖手旁观,因此,你必须通过反省才能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
那么,该反省什么呢?
——人际关系。你今天有没有做不利于人际关系的事?在与某人的争执中你是否也存在不对的地方?对某人说的那句话是否得体?某人对你不友善是否有什么特殊意义?
——做事的方法。今天所做的事,处理是否恰当,是否有不妥之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有没有补救措施?
——生命的进程。反省到目前为止,你做了些什么事,有无进步?时间有无浪费?目标完成了多少?
反省的好处在于:
——可以修正自己的言行和方向。
——借修正言行来使自己进步。
每日反省能纠正你做人处事的方法,让你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我希望你能养成反省的习惯,反省你每日的行动和思想,避免在人生道路上偏离了方向。
慧语箴言:
永远为自己留一面镜子,不要只照别人,而对自己正在犯着同样的错误却浑然不觉。
往船舱灌水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货轮卸货后在返航的时候,突然遭遇巨大风暴,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
往货舱里灌水?水手们惊呆了,这个时候本来就危险,怎么还能往里面灌水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水手们担忧地问:“往船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这时,老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在那个波涛滚滚的海面上,货轮一直都很平稳,不再害怕风暴的袭击了。
船长告诉水手:“一只空木桶很容易被风打翻,如果装满了水,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其实最危险。”
精彩哲思:
给自己加压
其实,人何尝不是呢?那些心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常压在心头,砥砺着人生坚稳的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没有盛水的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就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
给我们自己加满“水”,使我们负重,只有负重前行才不会被风暴打翻。
慧语箴言:
给自己不断地加压,才能“逼”着自己不断地往高处走,如果对自己没有要求的话,那么就没有向上的动力,也许你的一生也就这么晃悠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