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事中学会诚实守信-守信践诺不避险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魏文侯不负山野人之约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弟子规》

    魏文侯魏斯(?—前396年),魏桓子之孙,封为魏文侯,从公元前445年封侯至公元前396年去世,在位执政49年。

    周王朝末期,中央统治昏弱无能,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征战兼并领地,扩张势力,以期称王称霸。魏文侯为富国强邦广征英才贤士,辅佐其成霸业。他言出必诺,并表现得非常虔诚。臣下魏成向他推荐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位贤德之士,魏文侯都拜为国师,留在身边随时请教。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宅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以示尊敬。他虔诚敬贤的事迹传开后,四方贤德之士接踵归附。魏文侯的虔诚还表现在他能虚怀若谷,倾听臣下的劝谏。

    一天,魏文侯与国师田子方一起饮酒,乐师奏乐助兴,钟鼓琴瑟,管弦丝竹,好不热闹。忽然,文侯侧耳倾听少许,说:“编钟的乐声有些不协调,好像左边高。”田子方微微一笑,不以为然。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躬身一揖,诚恳地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可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听罢,欣然接受,起身道谢,并称赞说:“国师您说得太对啦!我一定记住这些忠言。”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尽占其地,魏文侯把这些领地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他得意地问群臣:“我是什么样的君主?”大家异口同声说:“您是仁德君主!”只有任座不肯阿谀,直言说:“国君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闻听此话,勃然大怒,离座拂袖愤然离去。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你何以见得?”翟璜说:“臣下我听说,国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一席话,说得魏文侯有所领悟,转怒为喜,立刻派翟璜去迎任座回来,并亲自迎下殿堂,奉为上宾。

    魏文侯不仅对自己的臣子虔诚守信,就是对一般百姓也是言出必诺。

    有一次魏文侯大摆酒宴与群臣同乐,菜香酒醇,鼓乐喧天,君臣喝得意酣情浓,神采飞扬。正欢乐间,外面风雨大作,见此情景,魏文侯放下玉爵,起身招呼侍臣备车。左右群臣对国君的突然决定感到奇怪,不解地问:“我们君臣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侯挥挥手,说:“郊外山野。”大家都疑惑地你瞅瞅我,我望望你,谁也不知道大王究竟要干什么。魏文侯怕扫了群臣的兴头,于是耐心解释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今天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守那边的会面约定。”说完登上车,亲自奔赴山野之中与相约之人见面,告诉他,今天下大雨不能去打猎,特来相告。山野村长听后,很受感动,暗暗称赞:大王,真信人也!周公教导成王守信与人交往,待人以诚,才能换去真挚的友谊。

    ——哈吉·阿布巴卡·伊芒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道德高尚、才能出众、多才多艺,帮助武王推翻了商纣王,分封了天下,并且建立了各种制度,使社会安定且有秩序,因此,很得武王的信任。后来武王病重,临终前告诉周公说:“我要死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姬诵,他现在还处在襁褓之中,你要多帮助他呀!”周公说:“放心吧,我决不辜负您的重托!”武王死后,周公就自任摄政王,继续为天下的安定不辞辛苦地工作着。

    日子一年一年过去,姬诵也一年一年地长大,成了一个眉清目秀、聪明伶俐的少年。有一天,他和弟弟姬虞在花园里玩儿,兄弟俩你追我赶,十分高兴。过了一会儿,姬诵说:“咱们别打闹了,玩个文的游戏好吗?”姬虞问:“怎么玩文的游戏呢?”姬诵说:“你在我面前跪下,咱们玩‘封土建王’的游戏!”姬虞还是不明白,不过他已顺从地跪下了。只见姬诵从地上拾起一片梧桐叶,说:“接着!我当上大王以后,就封你当侯王!”姬虞就说:“谢大王恩典!”说完,他们都开心地大笑。

    一位史官见到了,赶紧把这场游戏记载下来。

    正在这时,周公也到花园里来了,就问这哥儿俩:“你们玩什么呢?那么高兴!”姬虞举起梧桐叶,说:“叔父,哥哥封我当侯王啦!您瞧瞧,这就是凭据!”

    周公听了,立即恭敬地作揖,表示诚挚的祝贺。可是姬诵和姬虞却都笑了起来,说:“叔父啊,我们是在玩游戏,有什么可祝贺的呢?”

    周公却严肃地对姬诵说:“封土建王,这是治理国家的大事,你是王储,怎么可以当做儿戏呢?如果连这样的大事也满不在乎,怎么能使人民信服呢?”这一来,姬诵才觉得事情闹大了,心中不免有些不安。

    周公说:“不必紧张,这是好事,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已经有了执政的能力了。你小的时候,我代你摄政,到现在已经有7年了,现在应该还政给你了!只是要记住,当了君王,一要勤于国家大政,不能沉迷于奢侈的享受;二要诚实守信,说话算数,不能使百姓失去信任之心。”

    于是,周公选了一个好日子,举行了隆重的仪式,让姬诵承继王位,这就是周成王;又帮助周成王选了一个好日子,分封姬虞到唐当上了侯王。周公还政给成王以后,仍然努力协助成王,治理出了一个太平盛世。

    曾参杀猪立信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春秋时,在鲁国的乡下,曾参的儿子牛牛与几个男孩在玩游戏,其中有一个男孩耍赖,结果闹得大家不欢而散。牛牛回到家中,把此事告诉父亲。曾参开导儿子说:“小孩子说话要算数,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答应,否则,别人会以为你说谎,没有信用。”牛牛听后点点头。

    牛牛来到母亲纺纱的房间,正好一只线球滚落到他的脚下,母亲说:“乖儿子,快帮娘把线球拣过来,等娘织完布去集市给你买点心。”牛牛高兴地拣起线球,走到母亲面前说:“父亲的老师孔子说的,人说话要算数,否则就没有人理你了。”母亲接过线球答应道:“那当然了,娘说话算数的!”

    母子俩来到草房喂猪,看到日渐长大的母猪,非常高兴。不多会儿,牛牛离开了猪圈,来到邻家门前,想找小伙伴一起玩耍,不想一股诱人的香味吸引了他。他循着香味来到邻居的厨房,朝里张望,心想:什么东西这么香?老伯告诉他这是红烧肉,可好吃啦!馋得牛牛直流口水。

    第二天,曾参起早整理自己的文章,发现笔墨快要用完了,于是就和妻子商量去集市用布换点东西回来。太阳刚刚露出笑脸,曾参夫妇就扛着布匹,挽着竹篮准备去集市,脚还没跨出门槛,就被正在院中玩耍的儿子挡住了去路。牛牛知道父母去集市,就吵着要跟他们一起去,还抱着母亲的大腿不放。曾参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牛牛乖,和小朋友去玩,爹回来一定带点心给你吃!”牛牛得寸进尺:“我不要吃点心,我要吃肉!”母亲听了吓了一跳,心想:肉不是随便能吃到的,老百姓只能逢年过节才有这个口福。为了摆脱牛牛的纠缠,她随口答应:“好!好!回家杀猪给你吃!”牛牛听后立刻松开了手,高兴地直叫:“我家要杀猪吃肉了!”馋得小伙伴们直咽口水。

    日落西山,曾参夫妇从集市上归来。曾参放下手中的东西,就拿起尖刀走向猪圈。曾妻看见丈夫准备杀猪,急忙挡住曾参说:“你疯啦!这猪不能杀啊!”曾参说:“你不是已经答应儿子杀猪吃肉了吗?”妻子满不在乎地说:“那是哄哄他,你怎么当真了?等会儿给他两块点心不就行了。”牛牛听了很不高兴:“母亲不能骗人!”曾参对妻子说:“对孩子不能言而无信。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要注意啊!”曾参说完就要进猪圈,曾妻拼命拉住丈夫的手苦苦哀求,说等猪长大,可以换点钱,一家人的穿着全指望它了。牛牛看到母亲如此伤心,就安慰母亲说自己不要吃猪肉了。

    曾参明白儿子心里想吃肉,只是怕母亲伤心,于是对儿子说:“你母亲说话是算数的。”曾参又扶起伤心的妻子,和她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强调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谎,受其影响,孩子长大了就是一个无信无义的人。曾妻听后明白了道理,表示猪杀了可以再养,给人留下没有诚信的印象,改过来就难了。

    范式守信不负约

    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

    ——《呻吟语·诚实》

    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一个明朗的秋日,在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平舆县一带)的一个村子里,青年学者张劭正在自家的庭院中来回踱步,不时侧耳听听院外的动静,好像在等什么人。他嘴里不住地叨念着:“巨卿兄怎么还不到呢?”

    他说的这个巨卿,就是山阳郡(郡治在今山东金乡县)人范式。范式字巨卿,是张劭在太学里的同学,两人多年寒窗相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两年前,他们同日离开京都洛阳回家,分手的时候,两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那一天正好是九九重阳节,他们约定两年后的今天,范式来汝南郡探望张劭。

    光阴飞逝,两年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越是临近约定的日期,张劭的心情就越是不能平静。他急切地盼望着与好友重新欢聚,以至于坐卧不宁,寝食不安。

    张劭的老母见儿子这样,怕他急坏了身子,就劝他道:“儿啊,何必如此心焦,朋友之间,总有机会见面的。再说,山阳郡离咱们这里有上千里的路程,又是两年之前随口说的一句话,到现在人家怕是早都忘记了,你也别太认真了。”

    张劭认真地答道:“娘,您不了解巨卿,要说巨卿这人,那是当今天下数一数二的诚实君子,他做事情,从来没有违反过大义;他说过的话,从来没有不兑现。讲好要来,他是绝不会失约的。”

    “你这孩子啊,真是实心眼!好吧,我就给你准备酒宴招待客人吧。唉,我只是怕你急坏了身子啊。”

    “不会的,巨卿一到,我还会高兴得年轻几岁呢!您就放心地去准备吧。”

    重阳节终于到了,张劭一家人早早起来,把酒杀鸡,忙活了半天,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可是,范式还没出现。张邵简直望眼欲穿了,他整好衣装,急步走到村头,立在大树下等候。

    看看到了正午,正是两年前他们分手的时刻。就见一辆马车从远处飞奔而来,车到大树下停住,下来一个书生打扮的中年人,向张邵疾步跑来,张邵定睛一看,来人正是范式!

    两人跑到一起,各施大礼,然后紧紧拥抱。张劭说:“大哥果然不远千里,赶来赴约。不过,为何不早到几天,让小弟等的好心焦啊!”

    “贤弟,只怪我心里着急,又加上饮食不慎,途中病倒在客栈里。要不是店家好心照看,我几乎要丧命了。”

    张劭一看,范式果然是一副病容,身子轻飘飘的,好像还站不稳似的。张劭很有点不过意,说:“大哥为了看我,病成这样,小弟真是有罪了。”

    范式笑了起来,说道:“你我二人还要说这些客套话吗?我要是今番见不到贤弟,那才是会急死呢。快领我去拜见伯母吧。我还带了些薄礼来孝敬她老人家呢。”

    范张二人久别重逢,更觉得难分难舍,他们白天一起谈论学问,夜晚在一张床上安眠。一天,范式感慨地说:“我们两人就像古时候的俞伯牙和钟子期一样啊,真是生死之交。”

    张劭说:“我们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是将来谁要是先走一步,另一个一定要在他身边为他送葬。”

    “那当然是我这做兄长的先死,你可要为我送葬呀。”范式说。

    “要是我先走一步了呢?”张劭开玩笑说。

    “那不管我在何处,一定会驾着白马素车,身披白练,赶来为你送葬的,你可要等我呀。”说完,两人都大笑起来。

    几天之后,范式辞别张劭一家,回山阳郡去了。这边张劭继续读书种地,奉养老母。不料,没过一年,张劭忽然得了个暴病,不到几天,张劭就已经奄奄一息了。

    临终之际,张劭的同乡老友郅君章、殷子征来看望他。他们拉着张劭的手,流泪说道:“元伯(张劭字元伯),你放心去吧,还有什么心事就请对我们讲吧。”

    张劭叹了口气说:“我死而无怨,只是等不及我那生死之交的好友来给我送葬了。”

    郅、殷二人奇怪地问:“难道我们还不能算是你的生死之交吗?”

    “你们对我友情深重,但你们只是我活着时的朋友,而山阳范巨卿却无论我是死是活,都是我的好友啊!”顿了一下,张劭又说:“有件事情,想托你们办一下。请你们务必派人去山阳郡通知范巨卿,请他尽快赶来,不然,我就等不及了。”

    郅、殷二人答应了他的请求,派人骑快马到山阳郡报信去了。

    再说范式回到山阳郡后,当地的郡守听说了他的名声,就请他做了郡府的功曹(官名),掌管全郡的礼仪、文教事情。官虽不大,公务却很繁杂。范式尽心职守,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郡守对他十分赏识,有心要再提拔他。

    这一天,范式在梦中忽然见到了张劭,只见张劭头戴黑色王冠,长长的帽带一直垂到脚下,脚上穿的是一双木鞋,好像一位古代的君王。再看张劭脸上一副焦急的样子,好像在呼喊自己,可就是喊不出声音。范式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他想,难道贤弟已经做古了吗?这个梦实在不吉利。不行,我要去汝南看看贤弟。

    第二天,范式辞别了郡守,郡守再三挽留不住,心中十分惋惜。因为,范式这一走,不但提升职务的事吹了,而且连功曹的官职也要丢掉。范式哪里顾得了这许多,他借了匹快马,日夜兼程地向汝南郡赶去。途中正遇上张劭派来向他报信的人。他一听这消息,当时就口吐鲜血晕了过去。醒来之后,范式买了白马素车和奔丧用的物品,亲自驾车飞奔而来。

    一路上,人们都看见这辆飞奔的丧车。白色的马,白色的车,车上的人穿着麻衣,身披白练,不断抽打着马儿飞跑。

    可是,就在范式赶到的头几天,张劭已经去世了。老母亲记着儿子的嘱咐,一连等了范式三天,后来实在不能再等,只好把丧事办了。到出殡的这天,当地仰慕张劭名声的人都赶来了,送殡的队伍少说也有上千人。说来也怪,那辆载着张劭灵柩的马车走到村口大树下时,车轮突然陷进一个土坑,任凭众人死命往外拉,车也是纹丝不动。张劭的母亲哭倒在灵车上说:“儿啊,娘知道你的心愿,可是,山阳郡离这里千里之遥,巨卿实在是赶不到啊!”

    正在这里,远处一辆白色马车飞奔而来,张母回首一望,说道:“这一定是山阳郡范巨卿来了。”

    果然,这正是范式的白马素车。车到近前,范式跳下车来,扑到张劭的灵柩上痛哭起来,边哭边说道:“贤弟,哥哥来迟一步,让你等急了啊!”

    过了一会儿,范式止住哭声,说道:“贤弟,你该去安息了。哥哥送你下葬。”

    说着他招呼众人扶住车辕,大家使劲一推。真是怪了,这回灵车一下子就出了土坑,又向墓地移动了。

    众人见此场面,又感动又吃惊,都赞叹范张二人真是生死之交,诚信君子,说是由于他们二人的信义感动了上天,才出现了这样的怪事。

    后来,范式安葬了张劭,为他守墓三年,才独自离去。程婴舍子救孤儿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景德传灯录·

    卷六·道明禅师》

    程婴,春秋时期晋国人。他是晋灵公、晋成公在位时老相国赵盾的门客,是个忠诚守信之士。

    公元前620年,晋襄公死后,7岁的儿子做了国君,就是晋灵公。晋灵公长大以后很不成器,终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他非常讨厌赵盾,因为赵盾是个忠诚老实的大臣,为了晋国的霸业,经常干涉晋灵公的行为。同朝大臣屠岸贾却会百般奉迎,所以晋灵公很偏袒他。在屠岸贾的助长下,晋灵公更加不务朝政,做事没有分寸。他用弹弓随便打宫外行人,残害百姓;对厨子稍不满意,就大卸八块。对赵盾耿耿劝谏,非但不听,反而恨之入骨。他和屠岸贾多次设计杀害赵盾。但均因义士相救,而未能得逞。后来,赵盾的叔伯兄弟赵穿用计,把晋灵公杀了。

    晋国立晋成公为国君。晋成公非常信任赵盾,还把自己的女儿庄姬嫁给了赵盾的儿子赵朔为妻。从此,赵家有了很大势力。

    晋成公、赵盾、赵穿相继去世以后,晋景公做了国君。晋景公非常傲慢,喜欢奉承。屠岸贾又得了宠。屠岸贾因为跟赵家有仇,就利用晋景公害怕赵家势力越来越大的心理,以赵穿刺杀晋灵公一事为罪名,把赵家满门抄斩。只有赵朔的媳妇庄姬幸免,因为她是晋景公的妹妹。这时她已怀孕,晋景公说,要是生个男孩,就把他杀死,以免后患。屠岸贾天天探听庄姬的消息。

    赵家有两个门客,一个叫程婴,一个叫公孙杵臼,二人都是老相国赵盾的心腹人。他们二人一心要救赵家的孤儿,长大之后好给赵家报仇。庄姬生下一个儿子,在田后的帮助下,被程婴救出宫去。屠岸贾暗中派人到后宫打探,听说庄姬生个女孩,才生下来就死了。屠岸贾起了疑心,他得到晋景公的许可,亲自带人进宫去搜查孤儿,没有搜出来。他断定那个孩子一定被偷出去了。为了斩草除根,就出了一个通告:“有人报告赵家孤儿去向的,赏黄金一千两。谁敢偷藏的,全家死罪。”同时,他派出许多人到处搜查,凡是有婴儿的人家,无一漏过,见到可疑的男婴,就一律杀掉。

    在这种情况下,程婴和公孙杵臼商量设计救孤儿的办法。公孙杵臼问程婴说:“抚养幼儿跟慷慨就义哪一件事难?”程婴说:“死了倒是容易,抚助幼儿可就难了。”公孙杵臼说:“那么,就请你担任那件难做的事,容易的让给我吧。”他决心以死来救孤儿,让程婴把孤儿扶养成人,将来为赵家报仇。程婴答应了,并把自己刚生下来的儿子,交给了公孙杵臼,换出了孤儿,并假装去向屠岸贾告密。

    程婴带领屠岸贾,在公孙杵臼家里搜出了婴儿。公孙杵臼高声大骂程婴:“该死的东西!你还有天良吗?你我约定救护孤儿,谁知你贪生怕死,背信弃义,出卖朋友,丧尽良心!你为了贪图千金重赏,变成了畜生!你怎么对得起赵家的冤魂?你怎么对得起天下的人?”程婴不敢开口,只有低着头流眼泪。屠岸贾当着他们的面将假孤儿摔死。公孙杵臼指着屠岸贾骂不绝口。屠岸贾立刻吩咐武士把他砍死。事后,屠岸贾赏给程婴一千斤金子。程婴流着泪说:“小人只想自己免罪,保住自己的儿子,才告了密,并不是为了贪图重赏。现在我成了不仁不义之人,要是大人体谅小人的苦衷,请把这些赏金作为掩埋赵家和公孙杵臼用吧,小人就感恩不尽了。”屠岸贾就答应他的请求,程婴拜谢出去后,急急忙忙去办理埋葬的事。

    程婴虽然舍弃亲生的儿子救了赵家孤儿,反落得晋国上下留骂名。这件事只有大臣司马厥一个人知道真相,他不仅救了赵氏一个孤儿,也救了许多无辜婴儿的性命。所以他非常钦佩程婴。程婴骗过屠岸贾,就带着孤儿,投奔他乡,隐居起来。他忍辱负重15年,终于把孤儿抚养成人,练成一身武艺。后来在司马厥等大臣们的帮助下,孤儿终于报了大仇,并用屠岸贾的人头祭奠了赵家死去冤魂。这时,晋国上下才知道程婴的为人,从此,程婴忍辱负重、诚义守信的美德广为流传。朱晖信守亡友嘱托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礼记·大学》

    朱晖是东汉初年的大臣。年轻时,他从家乡南阳被选拔到京都洛阳上太学。他的好朋友陈揖听说了,为他得到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感到高兴。当他上路时,陈揖送了一程又一程。

    进了太学后,朱晖努力学习,进步很快,得到大家的器重。朱晖在新的环境里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其中有一位是南阳同乡张堪,已经进修结业,安排在京都供职,还常常回太学来看望他。

    一天,张堪把朱晖请到家里,忧心忡忡地对他说:“我近来忽然感到身体不好,万一出了事,请你帮忙照顾我的妻子儿女,好吗?”朱晖说:“谢谢仁兄的信任,我会牢记您的嘱托。但是仁兄年富力强,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请不要讲那些不吉利的话!”

    朱晖虽然这样安慰张堪,但对他如此郑重的嘱托,还是谨记在心的。不久,张堪果然大病身亡。朱晖为朋友的逝去,深感悲痛。办完丧事后,朱晖对张堪的妻子说:“嫂子,张大哥生前托我照顾您,我在京城没有什么事情干,他没有收入,让我送你回乡吧!”

    当朱晖护送张堪的遗孀回到南阳时,又得知另一个不幸的消息:好友陈揖也已经病故了。他赶紧来到陈揖家,只见陈揖的寡妻怀里抱着出生不久的婴儿,泪流满面,说:“夫君病重时,这孩子还未出生。夫君临终,说:‘我最遗憾的事是没能和好朋友朱晖再见一面,孩子生下后,就起名叫友,表示我对好朋友的怀念吧!’”

    朱晖听完,连连作揖说:“我明白陈兄对我的嘱托了。朋友之间最要紧的是一个‘信’字,孩子以‘友’命名,既是对我的思念,又是对我能帮忙培养好孩子的信任!我决不能辜负陈兄重托!”

    朱晖决心照顾好张堪、陈揖两家遗属。对张堪家,年年接济50担米,5匹布;对陈揖家,竭力将陈友培养成人。

    陈友一年一年地长大了,朱晖就让他和自己的儿子朱骈一起读书,希望两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朱晖的善行,被南阳太守桓虞知道了。一天,太守来到朱晖家中,称赞说:“先生照顾两家亡友遗属,十几年如一日,真难得呀!”朱晖说:“我仅仅是履行朋友的嘱托而已。”太守点点头,说:“你的儿子朱骈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品德一定高尚,现在我的衙门正缺一名青年助理,就让朱骈来吧!”

    朱晖一听,非常高兴。他说:“谢谢太守的关照!但是比起朱骈来,陈友的才能更全面,我建议您选拔陈友吧!”

    太守听了,十分敬佩朱晖,说:“先生这话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仔细想来,也符合您信守朋友嘱托的本意,我就遵循您的意思选拔陈友吧。”陶侃不违母亲遗训推诚而不欺,守信而不疑。

    ——林逋

    东晋的时候,有一位大将军叫陶侃,做过荆州刺史。有一回,他宴请武昌名士殷浩、庾翼等人,吟诗作赋,讲谈学问,非常高兴。

    大家喝过两杯酒后,殷浩举杯说:“将军,您最近平定了郭默的叛乱,立下了大功,请让我敬您一杯!”陶侃想了一想,痛快地说:“谢谢,喝!”说着,便一饮而尽。

    接着,庾翼也举起杯来,说:“将军,若论战功,您上次平定苏峻的叛乱,功劳更大,请让我也敬您一杯!”苏峻本来也是东晋的一位将军,因为不满晋成帝的顾命大臣庾亮削他的兵权,就带兵造反攻下了朝廷所在的建康“台城”,将年纪尚幼的皇帝挟持到军事重地石头城。陶侃指挥六万大军,从武昌城浩浩荡荡沿江而下,包围了石头城,擒杀了苏峻,解救了晋成帝。按说,当庾翼祝酒时,陶侃应该高高兴兴地饮下这杯酒才是,不料陶侃却抱拳作揖,说:“先生,对不起了,我今天饮酒已经足量了!”

    殷浩附议说:“将军,今天大家高兴,您应开怀畅饮!看得出您有海量呢。”

    想不到这时,陶侃却泪流满面,哽咽着说:“不瞒二位先生,家母生前,曾向我规定过:每次饮酒,三杯为限。今天杯额(台)已足,我不能违背先母的禁约!”接着,他回忆了青年时代的一段往事。

    陶侃的父亲陶丹本是三国时孙吴的名将,但很早就死了。陶侃小时全靠母亲纺纱织布培养长大,后来当上浔阳县城一名小小的“鱼粱吏”。母亲对他要求很严,有一回,他托人捎几条咸鱼回家,想让老人家高兴高兴。不料陶母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还附了一封口气严厉的信,说:“你才当上了个小官,就拿公家的东西回家,真叫我愁死了!”另一回,浔阳县里举行宴会,陶侃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后,母亲一边垂泪,一边责备他说:“饮酒无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励为国家建功立业呢?”陶侃羞愧难当,母亲要求他保证:从此严于律己,饮酒不过三杯。

    陶侃讲完往事,接着说:“苏峻、郭默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是中国尚未统一,北方还被羯族人石勒占据。西边的巴蜀则有氐(市)族人李雄割据。男儿报效国家的路还长,我怎能违背先母遗训呢!”

    殷浩、庾翼听完,肃然起敬,说:“将军,虽然老夫人仙逝多年了,而您信守遗训,不减当初,这种美德一定会同功业一起,永留青史!”华歆救人救到底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

    ——《墨子·公孟》

    华歆、王朗同是三国时代的人。一次战乱中,他们两人被追兵撵到了长江边。慌乱中,他们找到了一条船。正要开船,岸上又跑来了一个人呼喊求救,也要搭乘这条船逃往对岸。华歆看到这个情景,为难起来,在一边沉默不语。旁人见他犹豫不决,也不好开口。

    这时追兵越来越近。王朗着急了,忙对华歆说:“就让他搭船吧,正好船上还有地方,为啥不帮他一把呢?”就这样,那人也与华歆、王朗同乘一条船往对岸逃跑。

    船行到江中心,追兵已经赶到岸边。他们看见华歆、王朗的船,便纷纷下水泅渡追赶。泅水的士兵离行船越来越近。划船的艄公累得筋疲力尽,船的速度越来越慢了。王朗见此情景,开始着慌了,便打算赶一同逃难的那人下船。华歆连忙阻止王朗说:“我当初所以迟疑,不答应,正是怕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既然已经答应人家同船逃难,怎么能中途丢弃人家呢?”王朗被说得无言以对,只好照华歆的话办。

    追兵泅到江心渐渐累了,泅水速度便慢了下来,与华歆他们的船距离又逐渐拉大了。就这样,行船胜利地划到对岸,华歆、王朗及那人摆脱了追兵,那个人也顺利地逃出了虎口。这件事传开后,人们都赞扬华歆办事讲信用,说话算话,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变卦。宋濂守信借书不误期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中国谚语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县西北)人,是中国元末明初著名的学者。他学识渊博,为人处世也非常讲信用。

    宋濂从小时候起,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钻研学问。但是他家里很贫穷,上不起学,连书都买不起,只好向有书的人借书读。当地郑义门的藏书非常丰富。他也很关心宋濂的学习,常常把书借给他读。宋濂学习十分刻苦,在学习条件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还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当他遇到好书的时候,爱不释手,可是书是借别人的,不能不还,于是他就夜以继日地把书抄写下来。冬天,有时天气很冷,外面滴水成冰,室内也非常冷,连砚台都结了冰,手指也冻得几乎拿不住笔了,但是他仍然坚持加紧抄书,抄完之后,及时把书还回去,从来没有耽误过还书的日期。就因为他诚实守信用,不少人都信得过他,才肯把书借给他读。

    到了成年,当地能读到的书,宋濂都读遍了。可是他求学的要求更加迫切了,他就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寻师求学。有时还要背着行李,赶不回去,就随便找个地方住下来,忍饥挨冻。有一次他和一位名师约定上门求学,正好碰上下大雪的天气。上路之后,雪越下越大,路上的积雪几尺深,但他为了不失约,顾不得冻坏双脚,还是步行赶去了。到了客栈时,四肢都冻僵了。好心的店主人很受感动,给他热水喝,盖上被子,才渐渐暖和过来。

    宋濂求教的老先生,都是很有名望的学者。只要有机会,他就不放过求学的时机。他在外地学习,生活很艰苦,但他以求知为快乐,别的什么都不在意。就这样,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求学,终于取得了成就。

    谁都不晓开墓现珠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程颐

    唐代,朝廷的兵部有一位员外郎,名字叫李约。一次,李约坐船外出,傍晚,船就泊在江边。旁边停泊着一只较大的船。

    李约坐在船舱中,隐约听得水手在同什么人交谈时提到自己的名字,他就出舱走上船头。

    “这位就是李大人。”水手向一个人介绍。

    “拜见李大人。”那人行礼,指着旁边的大船说,“我们主人想请李大人过船相见。”

    素昧平生,见我会有什么事呢?李约边想着边跟那人上了那只大船。船上人赶紧把李约让进前舱。

    进得前舱,李约见一人卧在榻上,气息微弱的样子,显然是重病在身。病人费力地请李约坐下。

    谈过几句,李约知道了这病人是来自西北部的少数民族商人,这次是带着两个女儿到内地经商的。谈到女儿,商人又将女儿从后舱招呼出来拜见李约。李约一见,两个女孩年岁都不很大,堪称绝色。

    “这次经商很顺利,获利特别大。谁料想,我忽然得了重病。药用得不少,就是不见一丝功效。我是不久于人世了,就是这巨万的资财和这两个女儿,实在让我闭不上眼睛,真是放心不下啊!”商人连连叹气。“怎么不想法通知亲属呢?”李约问。“我的亲属远在万里之外,山高路远,来不及了。我想把资财和女儿托付他人。”“嗯。想来已经有了托付之人?”“轻易托付,巨万资财难保不被侵吞。两个女儿未谙世事,谁知……”李约点头叹息。“今天,听说李大人的船就泊在这里,这也是我命中幸运。我就想将这些俗务托付给李大人……”商人说着,拉住李约的袖子。李约说:“两个未谙世事的女儿,巨万的资财,怎能托给一个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人?”商人说:“我早就听说过李大人的信用了,只是没缘分同李大人相见相识。”

    商人恳求再三,李约说:“别人托办事情,能办到才能应承。一旦承诺就必须办到。不知你要我办什么?”

    “这些资财,请暂时代为保管。”

    “这可以办到,我绝不动一丝一厘。”

    “两个女儿,烦大人为她们寻上合适的夫婿,免得……”商人气喘得紧。

    “这也可以,我绝不存图利的念头。”

    “还有……”商人说到这里,摆手让别人走开。舱中只有李约一人在旁边时,他也不说什么,只是费力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绒布小包,打开,露出一颗闪闪发亮的夜明宝珠。商人这才说:“这颗宝珠……”说了半句就停住了,有点难以启齿的样子。

    “有事只管直言,能办我就应承,说办我一定办到。”李约说。

    “想请大人把它放到我的口中,勿使任何人知道……”

    很快,商人就死了。

    商人的资财,李约碰也没碰,就让商人的女儿把它们连同账簿一起封好,请官府收去保管。

    商人的女儿,李约为她们寻了夫婿。过了很长时间,得到信息的商人亲属赶来清理商人的遗财。他们到官府将商人的遗财同账簿一一对照,发现除一颗宝珠,余者丝毫不差。他们知道那宝珠价值连城,便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李约说:“酬谢李大人也是应当。”

    李约不说什么,只让官府派人与商人的亲属一起去将商人的坟墓挖开了。坟墓挖开,人们都看见,那颗宝珠就在商人尸骸的口中。

    李约说:“因为我答应他,将这颗珠子放在他的口中……”

    承诺死人的委托,经手巨万的资财、珍宝,不办没人指责,侵吞没人知道,不用监视,不用旁证,靠的是什么?诚实!讲的是什么?信用!李约的品德比那颗宝珠更光彩夺目。

    俞绘还银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明朝的时候,河南滑县有一个读书人,名叫俞绘。此人从小家境贫寒,他为人忠厚、学习刻苦已是远近闻名。经过10年苦读,俞绘考中了秀才,后来又通过乡试,取得了进京城参加会试的资格。

    对此,俞绘既喜又忧:能参加会试,有可能苦日子就熬出头了,读书人哪个不期盼着这一天呢?可是,京城路途遥远,赴京的盘缠却毫无着落,想跟乡亲和朋友们借,却又羞于开口。众人得知后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凑够了他的路费。

    第二天,俞绘一一告别众乡亲上路了。在途中,他省吃俭用,尽可能不浪费一文钱。不料当他在沛县住客店时,一个窃贼夜里潜入他的房间,将他的盘缠一掠而空。

    早晨醒来,俞绘发现钱没有了,当时就如五雷轰顶,不禁号啕大哭。店老板和其他客人闻讯赶来,都表示同情却又无能为力。店老板听他说从滑县来,忽然想起沛县的冯县令也是滑县人,建议俞绘去求助,说不定县令看在老乡的份上,能借钱给他。

    走投无路的俞绘也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试试看了。

    来到县衙门外,他向差役说明缘由,求见县太爷。冯县令听差役报告后,吩咐将俞绘带进来。

    俞绘见了县令,就如见到再生父母,泪水不觉涌出。冯县令问明事情经过后,感觉俞绘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便取出10两银子,说:“你也不必向我借了,这点银子算我赠与你的,估计够往返费用了。”俞绘感激不尽,说:“多谢恩人对晚生如此信任,自当终生铭记!晚生还是留一张借据吧,日后定要奉还的。”冯县令笑道:“不必了,既是同乡,又何必见外。我也不留你了,抓紧时间赶路吧。”说罢,亲自将俞绘送到大门外。俞绘一拜再拜,含泪作别。

    到了京城,俞绘如期参加了会试。结果出来了,俞绘没有金榜题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被任命为歙县训导(相当于县一级教育部门官员)。

    歙县在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离沛县千里之遥。俞绘到任后,兢兢业业供职,一直抽不开身。但他心里无日不记挂着欠冯县令的10两银子,期待有一天亲自登门致谢,奉还银子。

    这一等就是三年。终于,俞绘有机会返家探亲了,途经沛县,正好可以去拜访冯县令,并奉还所借的银子。

    谁知,俞绘一到沛县就听说冯县令早已病故,不由得悲伤万分。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冯县令的儿子冯珏的住处,可等说明来意后,冯珏却说:“家父在世时并没有提及借钱给你,也没有留下任何借据,所以这银子我不能收。”

    俞绘道:“我当时是要写借据的,但出于对我的信任,令尊坚持不要我写。如果因此就不还钱,我岂不辜负了令尊大人的信任?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令尊大人在世,他必定会对我很失望。所以,这银子还请你收下。”

    种世衡顶风冒雪赴约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采《袁氏世范·处己》

    北宋庆历三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大臣范仲淹正在巡视边境。他一边视察一边思考:环州(今甘肃省环县)的羌族部落大部分都在暗中与元昊(西夏国国王)往来,这样很不利于朝廷统一大业。怎样才能招抚羌人,并使他们和宋朝联合,一起抵御西夏呢?

    突然,范仲淹的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名字——种世衡。种世衡是宋朝著名的将军,他率将士戍边多年,屡立大功。他对待西北各小国和部落,非常诚信,恩威并施,在羌族人中很得人心。此时,由种世衡负责修建的青润城已经完成,若由他去做环州知州,招抚羌族就会变成一件很容易的事了。

    想到这里,范仲淹急忙命随从备马驾车,日夜兼程赶回京城汴梁。

    范仲淹不顾多日来的旅途颠簸劳顿,刚回到京城就马上进宫去见宋仁宗,并递上一本奏折,奏请皇上任命种世衡为环州知州。仁宗看罢奏折,听了范仲淹的建议,连连称赞道:“爱卿所奏与朕所思不谋而合,好!好!”于是下旨,任命种世衡为环州知州。

    种世衡接到朝廷圣旨后,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长期驻守边陲,与各少数民族打交道,深知朝廷只有善待他们,他们才会善待朝廷。像汉朝的王昭君远嫁匈奴、唐代的文成公主西藏和亲,都是民族和睦的生动事例。种世衡匆匆收拾行装,连夜从青润城出发赶往环州。

    由于种世衡在西北各少数民族中享有很高威望,所以羌族部落的酋长牛奴讹听说他来当知州,便亲自率众到环州郊外迎接。要知道这位酋长平时非常倔强,对汉人的官吏也一向傲慢无礼,是从不拜见州里的长官的。

    种世衡见牛奴讹亲自迎接,大喜过望,十分感动,忙朝他拱手行礼道:“承蒙酋长远迎,本官明日在府邸聊备薄酒,以示答谢。”

    牛奴讹边还礼边说:“能与种大人这样讲信义的君子打交道,我倍感荣幸。我想,还是按我们羌人待客的礼俗,请大人明日到我的营帐来,由我为大人接风洗尘。”

    种世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多谢酋长厚意,明日本官一定前往。”

    第二天晚上,到了约定时间,风雪漫天。部下向种世衡报告说:“大人,外面狂风暴雪,道路险阻,而且牛奴讹凶狠狡诈,难以信任,为安全起见,还是别去吧。”

    种世衡说:“那怎么行?本官一向以信义结交边民,牛奴讹也正是因此才与我相约,我怎可以不去呢?从我自身来说,不能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一定要讲诚信;从国家利益考虑,现在正是以信义招抚羌族的大好时机,我岂能错过约定时间,失信于羌人?”

    于是,种世衡顶风冒雪前往。到了羌族的营帐前,牛奴讹看到浑身是雪的种世衡,大为吃惊:“风雪这么大,路又滑,我以为种大人不会来了。我们羌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山上,汉人的官吏从来没有人敢到这里来,您是第一个。种大人,您难道一点儿都不疑心我吗?”种世衡笑道:“疑者不来,来者不疑嘛。”

    牛奴讹动情地说:“说心里话,今天种大人要是失约,我们羌人就会怀疑汉人的诚意……”种世衡说:“所以,信义乃处世之本也。”

    牛奴讹叹道:“可惜,朝廷像您这样的官员不多呀!他们来到此地,不是武力镇压就是设置圈套,横征暴敛,欺压百姓,哪有信义可言!”种世衡道:“只要本官在此任上,一定严守信义,善待羌人,本官可以对天发誓!”

    “若是朝廷的官员都像大人的话,一定会完成统一大业,边陲也就安宁了。”牛奴讹说着,率部落的男女老少围成一圈,按羌人的最高礼节向守信的种世衡行礼,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

    范仲淹信守诺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增广贤文》

    在北宋时的三思书院里,少年范仲淹正在苦读。他出身贫寒,只能靠喝粥度日,但功课却非常出色,所以深得书院李先生的赏识。这位李先生,是一位知识渊博、精通阴阳五行的术士。他长期研究炼金术,劳累过度,最终吐血而死。临死之前,他交给范仲淹一个包裹,包口用火漆封得严严实实,还加盖了印章,托付说:“这里面有一张祖传的炼金秘方,我托你代为保管,等见到我儿子时交给他。”范仲淹郑重地答应了。

    范仲淹料理完后事,就进京赶考了。一路上,他并没有注意到一个戴斗笠的跛脚人一直尾随着他。走到荒无人烟的郊外时,跛脚人突然从草丛中蹿出,手持大刀逼迫范仲淹交出炼金秘方。范仲淹装糊涂,跛脚人大笑:“我亲眼看见先生将一包白金和祖传炼金秘方交给你!”范仲淹趁其不备,拔腿就跑,跛脚人紧追不舍。最后,范仲淹被逼到了悬崖边,眼看就要被跛脚人抓住了,范仲淹毅然跳崖。也许是命不该绝,范仲淹恰好被挂在悬崖峭壁边的一棵大树上,幸免于难,当时他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只包裹……大难不死的范仲淹来到京城。一日,他目睹得宠的宫廷宦官李太监欺压百姓,非常气愤,说了几句公道话,谁知居然遭到毒打,差点丧命,幸而被王大人遇见,讨个人情,将他救了下来。王大人见范仲淹伤势严重,便把他带回家中疗伤。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成了“忘年交”。一次闲谈中,范仲淹惊奇地发现王大人竟然是已故先生的同乡,而且还是情谊甚笃的儿时好友。有了这一层渊源,范仲淹便把先生所托之事告诉了王大人。

    京试发榜,范仲淹高中进士,王大人设宴为他庆功。而此时,跛脚人也投靠了李太监,成了他的心腹。跛脚人将炼金秘方一事告诉李太监,并说起范仲淹。李太监恍然大悟,立即直奔王大人府上。李太监一见范仲淹,发现他竟然是自己曾经毒打过的那个人,非常尴尬,也就少了客套,开门见山地说:“把炼金秘方拿给我,保你一辈子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范仲淹一口回绝:“我并不知道什么炼金秘方,只有一个包裹,那是受先师之托,替他的孤儿保存的。”李太监无计可施,愤然离去。

    李太监无功而返,怒不可遏。跛脚人献出一计: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深夜,一黑影窜进范仲淹的房间,偷走了包裹。拿到包裹的李太监欣喜若狂,不料跛脚人却抽出一把匕首,直刺李太监的胸膛……跛脚人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团破布,他一下怔住了。就在这时,侍卫们闻声冲了进来,捉住了跛脚人。原来范仲淹早就料到李太监会出此下策,所以预先将包裹调换了。

    过了几天,有一个自称是李术士儿子的少年来到府上投靠王大人。范仲淹喜出望外——先师的遗愿终于可以实现了。范仲淹回忆起先师临终前的情景,那少年立即追问:家父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王大人随即让范仲淹转交遗物。范仲淹迟疑了一下,取出包裹交给那少年。

    当夜,那少年悄悄来到书房,将包裹交给王大人。王大人得意忘形地大笑:“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李太监只知蛮干,最后自取灭亡;我巧用计谋,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将秘方拿到手,范仲淹那小子还蒙在鼓里呐!”话音刚落,门“砰”地被踢开了,范仲淹出现在门口,怒斥道:“真想不到你连好友托给孤儿之物也要豪夺!”不料,王大人却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同乡、好友、李术士的儿子……这一切全都是他精心策划、瞎编乱造的。范仲淹这才明白:自始至终都中了王大人的圈套了!但是,除了愤怒,他还有一丝庆幸……王大人急切地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是一些杂物。范仲淹也哈哈大笑起来,说:“你的计划确实天衣无缝,只可惜你求物心切,最后一步棋下得太仓促了!但凡人子者,听闻家父去世,当会号啕大哭,可这自称恩师儿子的少年却毫无表情,反而立即追问有无遗物,这怎么不让我起疑心!”王大人颓然瘫倒在地。

    三年以后,范仲淹信守诺言,历经艰辛,终于找到了先师的儿子,将珍藏的包裹亲自交给他,那包裹上面,当年的火漆和印章纹丝未动。

    梁启超信守诺言

    期果言当谓之信。

    ——《贾子道术》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著名学者。

    1884年,12岁的梁启超第二次离开自己的家乡——熊子乡,坐船前往广州参加学院考试。到广州后,他租了一间公寓,认真读书、学习。考试时,他对答如流,中了秀才。主考官是广东学政叶大绰。他看到学子们的成绩很好,心中十分高兴,特地接见了被录取的学子。被接见后,学子们一个个都走了,只剩下年少的梁启超没有动。叶大绰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不走。梁启超很有礼貌地说:“叶大人,学生有件事恳求您帮忙。”

    小小的学子,竟敢在三品大员学政面前提出要求,叶大绰先是吃了一惊,然后笑着说:“你有什么请求,请说来听听。”他态度和蔼、可亲。

    梁启超听后,十分激动,说:“学生临来考试时,对祖父许下了诺言。如果我这次考试被录取,就请求主考大人给祖父写一幅诞辰寿言。”“你为什么想到这样做呢?”主考官想弄清梁启超的想法。梁启超深情地说:“我的祖父虽然一生没有中举,但他用毕生的精力辛勤地培养我。我今天能够考上,全亏祖父培育之恩。今年,祖父刚好70大寿,作为孙子,我应该感谢他,最好的礼物就是写一条寿言,既肯定他的一生,又表扬他的精神。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学政大人写的寿言才能满足这两个意思。如果您能写一赠言给他,这是最大的安慰和礼物。因此,我冒昧地求大人帮忙。”

    叶大绰听了梁启超的话,觉得他是个诚实的孩子,说的是真心话。他被梁启超的忠诚感动了,于是欣然接受了梁启超的请求,挥笔为梁老先生写了寿言。

    梁启超回到家乡,他的父母都很高兴,祖父接过寿言,笑得合不拢嘴。

    父亲问梁启超是怎么想起让学政大人写寿言的。梁启超说:“我临走时,祖父问我,这次考试有没有把握。我说,有把握。如果我考中了,就请主考官大人给您写一条寿言。考试后,我被录取了。我要实现我的诺言。于是,我就如实地将我的想法告诉了学政大人。学政大人听了我的话后,真的答应了我的请求!”

    祖父说:“超儿很诚实,而学政大人喜欢诚实的孩子,于是,学政大人就写下了如此有意义的寿言了,这正是‘心诚则灵’嘛!”彝族女杰奢香履行诺言诚者自成也。

    ——《礼记·中庸》

    奢香(公元1361—1396),四川永宁宣抚司(今四川省叙永、古蔺一带)人,永宁宣抚使奢氏女,黔西“黔部”第66世土官霭翠之妻,彝族。她履行诺言,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曾作出卓越的贡献。

    明洪武八年(1375),奢香嫁给贵州宣慰使霭翠为妻。洪武十四年(1381),霭翠去世,奢香因其子年幼,代袭贵州宣慰使职务。

    当时担任贵州都督的朝廷命官马煜,出于大汉族主义的偏见,残酷地压迫剥削当地少数民族,驱使土官兵民去开筑普定“驿传”,他一向以“杀戮”少数民族的高压手段来达到“慑罗夷”(即压服彝族人民)的目的,因而严重激化了民族矛盾,引起广大彝族人民的不满,而骂他为“活阎王”。霭翠去世后,他更加骄纵横蛮,根本不把奢香等孤儿寡妇放在眼里,为了寻找出兵镇压少数民族的借口,居然采取“欲辱香,激诸罗怒,俟其反而后加之兵”,“欲尽灭诸罗酋,代以流官”的阴谋诡计,他把奢香传来,“叱壮士裸香而笞其背”。于是,彝族“48部诸罗,咸集香军门,戛颡愿尽死力助香反”(《大定县志·水西安氏本末》)。一场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即将爆发。

    当此千钧一发之际,贵州宣慰同知宋钦妻刘淑贞认为不可动用干戈,她一方面劝告奢香暂不发兵,一方面偕其子上京师控告马煜的罪恶阴谋,并建议皇帝召见奢香,亲自处理这个案件。明太祖朱元璋欣然采纳了她的意见。

    洪武十六年(1383),奢香率土酋15人随刘淑贞到金陵(今南京),面见明太祖,揭发了马煜“激变诸罗欲反状”。朱元璋召回马煜,历数其罪,并处以死刑。同时,为奢香平反,赐奢香以锦衣、珠翠、如意冠、金环、袭衣等物。奢香为了报答洪武皇帝,答应回贵州后一定很好地向彝族人民解释,世世代代搞好民族团结,并愿修从四川到贵州的交通路线,以加强贵州同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奢香回贵州后,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诺言,首先把彝族首领和人民安定下来。接着,以偏桥(今施秉县)为中心,开筑了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贵阳市东北部),过乌撤(今威宁),到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瓮安县东北草塘区),到容山(今湄潭县),全程四百余里;并建立龙场等九驿于水西境内,自龙场驿(今修文县)至陆广驿(今修文县陆广区)约50里,再至谷里驿(今黔西县谷里区)约80里,再至四水驿(今黔西县城侧)约60里,再至奢香驿(今大方县西溪地区)约50里,再至金鸡驿(今大方县里归化区)约50里,再至阁鸦驿(今大方县阁鸦地区)约50里,再至归化驿(今大方县归化地区)约30里,再至毕节驿(今毕节县城)约30里,这条官驿大道,纵横贵州,接连湘、川、滇三省,为加强贵州同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逐步改变云、贵少数民族地区的闭塞状态,发展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洪武二十九年(1396),奢香卒。朝廷遣专使祭之,诰封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

    清道光十三年(1833),经其后裔安涂辛禀请,大定知府王绪昆批准,立碑于墓前,镌批文赞扬她“义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实千古伟人”。

    1964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把奢香的坟墓、墓碑及祠庙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基路说话算数

    信而见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林基路(1915—1943),广东台山人。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2月,被我党从延安派往新疆工作,用延安的火种去点燃西北边疆的革命火焰。

    1940年,林基路任新疆库车县县长,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好事,被当地人民誉为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县长。

    一天,库车县城外,一位白胡子老爹牵着一头奶牛,忧心忡忡地往县城走。半路上,他突然碰见了“米拉甫”(官府负责分配田地用水的人),真是冤家路窄,老爹的儿子就是被这个“米拉甫”陷害入狱的。“你欠水款不缴,还有钱买奶牛!好吧,就用这头奶牛顶水款。”此人说着便和政务警察、包税掌柜强行作价,然后,“米拉甫”一把推倒老爹,把牛抢走了。

    老爹从地上爬起来,只觉得天旋地转。正在这时,有人扶住了他。他睁开眼一看,是一位穿旧灰制服的汉族青年,旁边还站着一位中年先生。“老爹,你怎么啦?”汉族青年关切地问。于是老爹把儿子被害入狱和刚才发生的事述说了一遍。他要找林县长告状,救出他儿子。

    “这就是林县长。”旁边那位中年先生插嘴说。原来,面前这位穿旧灰制服、态度和蔼的青年人,就是他要找的林县长。“林县长,我求求你呀……”老爹悲痛欲绝地哭着。“老大爷,别难过。”林基路安慰老人一番,接着便询问老爹儿子的名字,又问了那个“米拉甫”、警察、包税掌柜的名字,便告别老人走了。

    白胡子老爹心里七上八下地回到了家里。他不知道林县长是否真能为他申冤。“唉,反正没办法,等着吧。”老人想。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他的儿子被释放回来了,手里还牵着被“米拉甫”抢走的奶牛。儿子告诉他,是林县长把他从牢房里迎出来,又派县里职员从“米拉甫”手里夺回了奶牛……老爹望着儿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在心里念叨着:“林县长啊林县长,你说话算数,真是咱维吾尔人的贴心人呀!”

    事过不久,县府下了命令:革除现有区、乡、街长和管水的“米拉甫”,另由老百姓重新选举清廉的人担任;革除作恶多端的政务警察,仅留20多维持社会治安;革除包税制和其他苛捐杂税,由县府统一掌管税务。革除三霸,库车人民心里开了花。林基路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事迹流传在千家万户。

    1942年,盛世才阴谋制造共产党“四·一二”暴动案,将林基路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坚强不屈,写下了《囚徒歌》,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心。1943年9月他被杀害,时年27岁。新中国成立后,其骨灰安置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并建立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闻一多说了就去做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中国著名诗人、学者和民主人士。幼年爱好古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北京清华、1922年赴美学习美术;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专、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大等学校教授。一生写有很多著作,后编辑为《闻一多全集》流传于世。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带领学生参加民主革命运动,反对国民党匪帮倒行逆施,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英勇牺牲。

    闻一多自幼为人老实、谦虚,勇于探求真理。只要是方向认识清了,说了,他就去做。他经常对人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实际上是他也说了,也做了,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1925年他从美国回国,看到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一片黑暗,到处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无比愤慨,当即写了一部诗集《死水》,表达了他热切地追求光明世界和爱国主义精神,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黑暗现实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20世纪30年代,他想要深入研究中国民族文化,通过研究给中国开一济救济的药方。于是从唐诗入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饭有时都忘记吃,头发总是零乱不堪,终于写成《唐诗杂论》。又经十年写成《楚辞校外》。因为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人们戏称叫他“何妨一下楼主人”。

    1943年后,他在党的影响下,把主要精力转到带领学生群众从事争取民主斗争,成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他大声疾呼,反对国民党独裁政治,借美帝国主义援助发动反人民内战的阴谋。这个时期,他给昆明学生界学生作报告,印政治传单。他在给友人的信里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不但说,还冲在对敌斗争第一线。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黑暗恐怖气氛笼罩昆明。国民党特务布满全城每个角落,甚至给革命师生写恐吓信。闻一多也接到多次警告信号。怎么办呢?他与青年学生商量,决定举行群众集会,给敌人以打击,揭露敌人镇压人民的阴谋。开会那天,他不怕恫吓,不怕牺牲,登上讲台,做了他历史上有名的《最后一次讲演》,锋芒直指国民党反动派。他大气凛然声音激动地说: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什么事实拿出来说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的讲话激起与会者很长时间的热烈鼓掌。

    闻一多就是这样,说在前,冲杀在前,表现了一个爱国者言行的高度一致。他的讲话和革命行动,像重磅炸弹投向国民党反动派,暴露了敌人的反动丑恶的嘴脸。7月15日,穷凶极恶的国民党特务把他暗杀了。虽然他牺牲了,但他的无畏的精神,激起了全国的群众斗争高潮,“反饥饿”、“反内战”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敲响了蒋家反动王朝的丧钟。后来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表彰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和诗人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并选入中学课本,让千千万万的青年学生,学习他言行一致的宝贵品质。

    邹鲁山不负重托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

    ——《淮南子》

    邹鲁山是抗日时期在陈毅同志引导下,由爱国民主人士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一个典型人物。

    邹鲁山是苏北阜宁县人。他聪明好学,仗义轻财,能诗善文,工于书法,精于围棋,亦好京剧。192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凭邹鲁山年少英俊、才华横溢,加上其长兄、内弟又在政府、军队任要职,有这诸多社会关系,谋求官职,那时并不是难事。但是邹鲁山疾恶如仇,洁身自好,憎恶当时社会黑暗,不愿踏入仕途,愿以教育救国,甘在上海一所中学任教。后来深感教育并不能救国,便谢职返回故里。当时,他家乡一带土匪如毛,危害甚烈。邹鲁山便挺身而出,联合地方自卫队,主动多次击溃土匪,保得一方安宁。抗战爆发后。深为祖国命运忧虑,常常慷慨悲歌岳飞的《满江红》,唱得声泪俱下,又疾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悬于中堂,以示一片爱国的赤诚。也曾冒死组织地方武装,袭击过日寇兵船。然而空有一腔热忱,却找不到抗日的前途,常常陷入彷徨苦闷的状态之中。

    这时陈毅同志率新四军军部转移到苏北阜宁县西北的停翅港。开始对邹鲁山这位抗日爱国人士高度重视,便与军部敌工部长刘贯一商量如何接触邹鲁山的问题。不久,刘部长便派敌工部干事张剑秋,带着陈军长的亲笔信找到了邹鲁山。邹鲁山欣然接见,喜阅来书,几行潇洒苍劲的行书跃入眼帘。

    “鲁山先生稚鉴:闻君有围棋,若此情属实,能否借给我一用。如方便,请至我处一叙。”署名陈毅。邹鲁山异常激动,当即回答:“陈军长军务繁忙,赐书一介布衣,邀乡间野士至虎帐一叙……”稍有思考,又说:“哦,我想陈军长与我素不相识,从何叙起?一定有抗日大事相议,我当尽早去拜会。”张剑秋同志当即补充说:“邹先生真是大才,很快领会了陈军长的意图。”

    一个月后,邹鲁山便随张剑秋来到了军部。陈毅同志闻讯出迎,邀请入室。鲁山见陈军长的豪爽气度顿生敬意,忙谦逊地说:“鲁山乡野之人,有辱大驾屈就。呈上一副较好的围棋,聊供将军消遣。”陈毅见他过于拘谨,便哈哈一笑说:“邹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定是高手。来,咱们先干一仗!”爽朗的笑声,坦诚的态度,好似故友重逢,一下子缩短了许多距离。

    晚饭后,陈毅便与邹鲁山促膝长谈。从当前国难谈到将来美好前景;从毛泽东的持久战的战略思想到实行减租减息的当务之急。邹鲁山听得非常入神,连声称赞:“全面精辟,前无古人,治了我的急性病。”两人越谈越投机,直到深夜方息。

    1942年4月21日,于大顾庄正式成立射阳县。同年10月,陈毅同志根据邹鲁山的一贯表现和工作能力,推荐他为首届参议长,士绅们一致赞同。邹鲁山从此工作更加积极,他家几乎成了接待站,经常有人住在他家,短则一两天,长则两三个月。由于开支过大,不几年就将田产卖去了大半,生活趋于拮据,但对来往同志依旧十分热情。

    1942年冬末,陈毅率军部向盱眙县黄花塘转移。临行之前,陈毅与张茜商量如何安置出生四五个月的小男孩的问题。随军转移吧,一路上多有不便;找当地老乡抚养吧,谁肯承担麻烦,冒此风险?想来想去,想到了邹鲁山。于是陈毅便向他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邹鲁山毫不犹豫,当即表态说:“军长及夫人敢将爱子托付,这是对我高度信任,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张茜收拾好孩子衣物,用包被裹好孩子,流着惜别的眼泪送给邹鲁山。邹鲁山轻轻接过孩子,说:“请放心,只要我在,一定保证孩子安全。”

    第二天上午,邹鲁山把孩子(当时小名小虎、又称小绔子,即今陈吴苏同志)抱回家。邹母知道了很不高兴,责备鲁山说:“你有好多侄子,随便过继一个都可以嘛,何必抱人家的?”鲁山说:“何必过继伤了他们的感情。我特地抱个婴儿,养大了也是一样啊。”就这样,他瞒过了亲人及邻里,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才将真情告诉了他妻子。她听了忧虑地说:“这担子比泰山还重呀,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向陈军长夫妇交代?”鲁山说:“不要怕,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绝对保密。你得为我多负担繁重的抚养任务。”他妻子点头承诺。从此,为掩人耳目起名“小压子”。鲁山借口孩子胆小,发现有鬼子扫荡立即报信。为避开敌人扫荡,他不顾自家孩子,先将“小压子”藏到芦沟、坟场。一有感冒脑热,鲁山夫妇日夜守护,请医喂药。“小压子”患过猩红热病。鲁山夫妇更是倍加照顾,到处求医买药,花了许多财物,终于治好,鲁山夫妇俩为此喜不自胜。

    1943年端阳节前一天,陈毅派人将小虎从鲁山家接回黄花塘。临行时鲁山夫妇依依不舍。鲁山的三个女儿忽然不见相处很亲热的“小弟弟”,与父母缠蛮数日,直到得知孩子安全到达,才将真相告诉三姐妹。

    1979年9月,当年的“小压子”陈吴苏同志还从北京专程来阜宁看望了两位老人。陈毅取信于民一丝一毫关乎节操,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

    ——林达生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曾是百万雄师过长江的卓越指挥者之一,并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上海。在建国初期任上海市市长。他在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中,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9年初,我数十万大军包围上海,守城蒋军已成瓮中之鳖,上海解放,指日可待。“军队进城后,怎样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呢?”这是陈毅日思夜想的一个大问题。上海情况很复杂,接管这座城市若稍有疏忽,后果不堪设想。搞不好,甚至难以站住脚跟。“怎样从一见面,就给上海人民一个好印象?”一天,陈毅忽然想起史书上有军队“不入民宅”的记载,于是,就在“入城守则”中加了这一条。但在团以上干部会上讨论这个问题时,许多同志想不通。我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在农村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到上海为什么睡马路?一个团长问:“遇上大雨怎么办?”陈毅郑重而严肃地说:“这一条一定要无条件地执行,说不入民宅,就是不准入民宅,天王老子也不行!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总前委在讨论“入城守则”草案时,刘伯承、邓小平都非常赞同这一条。中央军委很快批准了这个“入城守则”。毛泽东回电批复:“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部队进入上海市区后,严守“入城守则”。尽管上海连日大雨,五月的夜晚仍有些寒意,但我军指战员仍睡马路,无一人入民宅。为了不惊扰群众,部队还把战车和军马一律留在市郊,饮水和饭食要从三四十里外送来。解放军官兵每餐只吃少量的咸菜,以保证上海市民的蔬菜供应。

    这一切,深深感动了上海人民,他们从这些感人的事实中得出结论: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上海市人民热情地带着汽水、饼干,纷纷涌上街头慰问子弟兵,整个大上海,呈现出一片亲人相会拥军爱民的动人景象。胡逸民年逾九旬践前约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蔡锷

    胡逸民,浙江永康人,1890年出身于农民家庭,攻读法律,成为法学士。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很得孙中山赏识,投奔孙中山后,积极为民主革命效力。他在国民政府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审判厅厅长、高等法院院长等要职,“四·一二”政变前后,任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他倾向革命,同情共产党人,曾四次被蒋介石投进牢狱。他第三次入狱,在南昌北营场军法处看守所与方志敏相遇,并结成囚友和知己,留下一段诚实守信的佳话。

    1935年2月,闽浙赣三省省主席方志敏同志被押进敌看守所,胡逸民听说后,想尽办法与方志敏接近。经过多次接触、交谈,俩人逐渐加深了解,胡逸民对共产党人方志敏更加佩服,称他为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于是胡逸民坦诚相告,国民党当局让他劝方志敏投降。“他们要我转告你,官厅想重用你。这些天,我看你心坚志定,不是那号人,也就耻于启齿。请原谅,今日才挑明此事。”就告诉方志敏,顾祝同来南昌捎了蒋介石上谕,“劝方自首,将功折罪”,顾可能探监拜访,要多加防备。

    一对囚友,越谈越投缘。方志敏开导胡逸民:“蒋介石有什么可怕?在全国人民面前他是孤立的。就在贵党内部,反蒋英雄不是也大有人在么!”此话一出,胡逸民立刻想到国民党左派邓演达。此人因反蒋而遭迫害,关押在胡逸民任狱长的南京中央军人监狱。胡曾设计放邓逃走,因蒋防范严密,计划失败。后宋庆龄造访胡逸民,要求探监见邓。胡未请示蒋介石,满足宋庆龄的愿望。蒋介石知晓此事,怕事情有变,便命令戴笠杀害了邓演达。

    蒋介石杀害邓演达,引起公众舆论的谴责。他为掩盖罪行。捏造邓的“口供”和罪状,并“栽赃”说“经胡逸民审理予以枪决”。面对蒋的残暴行为,卑鄙的伎俩,胡逸民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指着蒋失口大骂:“无仁无义的东西……”蒋介石涨红脸,跑过来给胡重重两记耳光:“胡逸民,你这小子昏了!给我滚……”胡逸民一口气向自己的囚友、知己,讲完这段往事。从此,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方志敏知道敌人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在这特殊的战场上,采用另一种方式坚持战斗,于是,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交代”而提供的条件,不停地写作,宣传自己的信仰,呼唤真理,揭露敌人。《可爱的中国》文稿完成,但问题是如何想办法送出去。胡逸民看到方志敏的文稿,眼睛一亮,称赞道:“《可爱的中国》,噢!好题目!”并激动地说:“方君啊,你写,你快写!我一定想办法为你送出去。”

    继《可爱的中国》之后,方志敏又写了《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给某夫妇的信》、《狱中记实》、《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这些文稿在狱中都是经胡逸民的手转移藏匿。其中给某夫妇的没有称呼和姓名的信,胡逸民心领神会,“这一定是他留给我的文字!”这是一名行将赴义者对囚友的希望和忠告。他牢记着信上“从罪恶跳入正义;从黑暗跳入光明”那振聋发聩的话语。

    1935年7月初,方志敏根据形势分析,敌人很快就要对自己下手,他把最后两份文稿交给胡逸民。胡逸民双手捧着沉甸甸的一包文稿,再次表示:“志敏,我一定要把它送出去!送给谁好,怎么送,你吩咐吧!”方志敏告诉他,可把文稿交给鲁迅或者宋庆龄,请他们转给共产党组织。当年秋天,胡逸民出狱。在南昌小住几日便赴杭州。在杭州隐居简出,在痛苦和彷徨中熬了一年,最后终于决定冒险赴上海,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1936年11月,胡逸民一身小生意人的装束来到上海。他先找鲁迅先生,未找着(鲁迅于10月19日病逝)。共产党组织他又找不着,怀揣烈士遗稿他焦虑异常。突然,他想起上海救国会头面人物章乃器,此人与共产党有密切关系。11月18日晚他找到章家,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接待他(章外出不在家),并收下烈士遗稿。几天后,胡子婴与宋庆龄联系上,由章乃器的弟弟共产党员章秋阳,乘出租汽车送到宋家。后来宋庆龄将文稿转给冯雪峰。至此,方志敏烈士的手稿才真正转到共产党组织手中。若干年后,胡逸民得知文稿的归宿,久久悬系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胡逸民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礼遇。但由于他对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存有疑虑,加之听信流言,惶惶不安,1950年春夏之交赴香港定居。1981年10,胡逸民回大陆观光,专程赴南昌梅岭拜谒方志敏烈士陵墓。年逾九旬的老人,他从山下一步步地踏上157级台阶,来到方志敏墓前。

    “志敏啊,志敏!我的囚友,我的知己!我没有忘记你的教诲,没忘记你的重托……”老人泣不成声,重复着这几句话。

    1982年胡逸民回浙江永康定居,1987年病逝,享年98岁。白求恩遗嘱赠相机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

    ——洪应明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医生。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率领加拿大、美国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3月底到达延安。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他说:“作为医生,我应当到前线去,为伤病员服务。”6月,他到达了抗日敌后革命根据地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热烈欢迎白求恩大夫,聂荣臻司令员亲切会见了这位国际主义战士。会见时,一位新闻记者拍了照片。会见后,几张照片送来了,白求恩一看,啊,拍得好极了,为他留下了极有纪念意义的永恒的瞬间。白求恩大夫也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对记者说:“我能看看您的摄影作品吗?”

    这位摄影记者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新闻科科长沙飞,他很高兴地把自己的影集交给白求恩,白求恩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他看到了“激战喜峰口”、“平型关大捷”、“挺进长城内外”、“沙原铁骑”、“塞上风云”等军事题材的摄影作品,还看到反映晋察冀边区人民政权建设的作品。忽然,他看到影集中有几张摄有西方人士的照片,就问:“他们是谁?”沙飞介绍说:“这位是美国记者郝乔治、这位是英国武官司品列,他们都在前不久访问过我们晋察冀边区!”白求恩又问:“怎么这里还有鲁迅先生?”沙飞说:“两年前,我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读书。当鲁迅先生抱病参观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和几位青年木刻家围坐交谈时,我抢拍了这几张照片。11天后,也就是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就病逝了。”白求恩欣赏着鲁迅先生轩昂的形象,说:“了不起,沙!您留下了许多历史性的画面!”

    白求恩大夫很快投入了抗日敌后革命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前线不断送来伤病员,晋察冀边区不但缺医少药,而且缺乏足够的医生。白求恩一方面抢救伤病员,一方面筹建医院,还要培训医护人才,同时要想方设法,通过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地下交通线,从敌占区采购药品和器材。对于白求恩大夫忘我的工作,沙飞都暗暗地留心着。

    一天,沙飞又把《白求恩和小战士》等几幅摄影作品,送给白大夫。白求恩欣赏着照片,突然问:“沙!能不能让我看看您的照相机?”

    沙飞笑着说:“当然可以。这是我在上海读书时,在旧货商店买到的。”白求恩检视了一番后,叹了口气说:“啊!一架普通的旧相机,却拍出第一流的照片,内容和技术都那么好。你真是我所遇到的最好的摄影记者之一。”他拿出了自己的相机,说:“沙!我的机子比你的好,可是我拍不出你那么好的作品!”他收拾好相机后,又说:“沙!以后我回国了,一定要捎给你一架新相机,让你拍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但是,白求恩大夫终于没能回国。1939年,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他的手指被手术刀划破而感染,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了。临终,他立下遗嘱,交代了自己身后应当办的事,其中有一条是:请把我的那架照相机,转交给沙飞!

    康德黎援救孙中山

    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朱熹

    康德黎博士是英国医学家,是孙中山青年时代在香港新医学院求学时的老师。1895年10月,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受到清政府通缉被迫流亡到夏威夷群岛去。在火奴鲁鲁城,孙中山遇见了这位老师和他的夫人。康德黎十分同情孙中山的革命事业,说:“我们已离开香港,要回英国,住在伦敦波德兰区覃文省街46号,假如你到英国,请来找我们。”

    1896年10月1日,孙中山流亡到伦敦,按址找到康德黎先生。康德黎夫妇热情地欢迎他,康先生说:“到伦敦来了,有什么需要,我们一定竭诚相助。”康夫人说:“到伦敦也要警惕,这里的中国使馆也收到国内通缉令,当心被他们抓到!”康先生说:“不要担心,遇到困难就找我们吧,请你相信,我会尽力帮助你的!我不能让一位革命者在伦敦孤立无援!”

    10月11日是个星期天,孙中山准备到教堂去,在大街上,有两个人用广东话和孙中山搭话,认乡亲,请孙中山到家里喝茶。孙中山不知是计,竟在清政府驻英大使馆被诱捕,关押在密室。大使馆订好了船票,准备将他秘密押解回国。

    事情十分危急,孙中山千方百计想和康德黎先生联系,都失败了。最后,他通过使馆英籍老司炉工人柯尔,把一张名片偷偷送到康德黎先生处,上面写道:“我被关押在清驻英使馆,一两天后,将被押送回国。回国后一定会被砍头。请您救救我!”康德黎闻讯后,感到事不宜迟,立即组织营救。

    康德黎先生得到消息已经是夜间11点,但他还是立刻向苏格兰场警署报了警,接着向英国外交部提出报告。由于是星期天,警署和外交部都休息,怎么办呢?康德黎又连夜赶到英国最有影响的《泰晤士报》报社,向值班主编反映这起中国使馆诱捕案,拟通过新闻报道的力量,形成对清使馆在驻在国非法捕人事件的强大舆论压力。

    康德黎想,如果使馆连夜把孙中山转移了怎么办呢?他决定:雇请私人侦探,监视使馆的动静。一旦发现孙中山在深夜被押解出来,就开车尾随跟踪。

    英国政府在接到康德黎报案后,迅速派人调查“诸格来轮船公司”,证实清使馆的确雇定了货船的船舱。而伦敦各报如《地球报》、《中央新闻》、《每日邮报》等纷纷发布了新闻报道,用了“可惊可愕之新闻”、“革命家之被囚于伦敦”、“公使馆之拘囚”一类的大字标题,轰动了整个伦敦。10月23日,康德黎博士在一名英国外交部官员和一名苏格兰场探长的陪同下,到清使馆把孙中山接出来。他信守自己的诺言,千方百计援救了孙中山。张闻天临终交党费小信诚则大信立。

    ——韩非子

    张闻天,江苏南汇(今属上海川沙县)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军长征时期,曾任党中央总书记。在遵义会议上,他和周恩来、朱德等一起,坚决抵制王明左倾路线错误,积极支持毛泽东对我党我军的领导。1959年后以及“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错误批判和“四人帮”的迫害。在这种逆境的情况下,张闻天仍然忠于人民,忠于党。

    这一天,病榻上的张闻天已经进入了弥留之际。经过长时间的昏迷后,他又苏醒过来了。他艰难地举起了颤抖的手,守候在他身边的妻子刘英赶忙凑到床前,张闻天吃力地说出了自己心中仍不放心的事。原来,他向妻子一再坚决地表示,要把生前全部存款作为党费交给组织。这件事他还放心不下,他要妻子留下字据。妻子含着眼泪说:“你放心吧,难道你连我也不相信吗?”张闻天这才满意地表示了放心。他还再三嘱咐,不要让公家负担他的药费,全部由自己支付。这位一生简朴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离开人世时,身上仅穿一套经过再染的旧制服。

    张闻天的举动绝不是偶然的。抗美援朝时,他捐献过一大半工资;发行建设公债时,每次他都带头认购;他还经常多交党费,有一次,他交出过两千元。在许多活动经费上,明明公家可以报销的,他却要自己付,而这最后一笔四万元的存款,大部分是补发给他的工资。他也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张闻天不但自己一生忠于人民,忠于党,还教育子女也这样做。1957年,党中央第一次发出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时,张闻天支持儿子到河北农村劳动,1967年又鼓励儿子去新疆建设兵团,并在那里安了家。1972年,儿子回广东探亲时,曾向爸爸提出,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是否向组织要求调动工作。根据父母年迈的情况,这个要求是符合政策的。可是张闻天不同意,对儿子说:“不能提,国家经济有困难,不能造成不好影响。”直到临终前,他还嘱咐儿子安心边疆。

    张闻天就是这样,无论是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年月,还是在受到误解和屈辱的时候;无论是对自己,还是要求自己子女,都始终不改他那对人民、对党的无限忠诚。列宁信守新年邀约凡人所以立身行己,应事接物,莫大于诚敬。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荡之谓也。

    ——朱熹

    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他非常热爱儿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立刻指示在全俄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之下,成立一个儿童生活改善委员会,负责收养孤苦伶仃的孩子。在国内闹饥荒的时候,他指示,要保障孩子们的生活,要由国家免费供应14岁以下的儿童一切食品,因为“孩子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共产主义大厦得靠他们来建成”。

    列宁自己没有儿女,可是自从革命胜利以来,逢年过节,他总是和夫人克鲁普斯卡娅一起到儿童之家,和孩子们欢度节日。1921年,列宁病了,因为革命胜利以后,反革命势力在1918年8月刺伤过列宁,养好伤以后,又有太多的工作压着列宁,使列宁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可是眼看着1922年的新年快到了,这回列宁实在不能到儿童之家和孩子们一起欢度节日,怎么办呢?最后他决定在自己的家里布置一个枞树晚会,请孩子们上家里来做客!

    孩子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他们扳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等着到列宁爷爷家里去过年。自然,他们谁也不知道,列宁爷爷这会儿正患着重病。

    列宁病得越来越厉害,他头疼,整夜整夜地失眠。医生对他说:“列宁同志,您无论如何也得去休养了。”秘书说:“新年晚会就取消了吧,那会消耗您太多的精力的!”

    列宁说:“不!我希望孩子们成为有革命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人,我对孩子们不能失信!新年晚会一定要如期举行,我也一定要准时出席,和孩子们一起欢度新年!”

    工作人员知道列宁的脾气:不但对大人不会失信,而且对孩子们也从不失信,因此,就按照列宁的意思,忙着把列宁的家布置起来。他们从森林里砍回一棵树杆特别直、枝叶特别茂密的枞树,摆放在大厅里,又在树上挂上五颜六色的小电灯和各种玩具:洋娃娃、小兔子、小狗熊……当孩子们来到列宁家里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这棵漂亮的新年枞树,高兴得欢蹦乱跳。这时,列宁尽管正病痛难忍,却一定让工作人员推着他坐的轮椅,来到孩子们中间。当孩子们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时候,列宁就坐在一旁,笑眯眯地拍着手。有个淘气的孩子爬到列宁的膝盖上,列宁就搂着他慈祥地笑。最后,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和女工作人员玛丽亚给孩子们发了新年礼物,每个人都有一份。

    孩子们长大以后,谁也忘不了在列宁家中的这一次新年晚会,当然,也永远忘不了,这一回列宁是坐着轮椅来和他们欢度新年的。列宁信守了他的新年之约,抱病举办并且参加了这样一个令人永远难忘的新年晚会!埃德加践诺向西行人谁不欲人谓正人君子,而卒不免为常人,至或陷于大恶者,患在心违其貌,而安于自欺。

    ——范浚

    1936年6月的一天,在由北平开向西安的一列火车里,有一位美国大学教授正在发高烧。虽然是六月天,他却裹着厚厚的外衣,冒着虚汗,冷得浑身直打哆嗦,他咬着牙硬挺着。他心里明白:这是不可避免的药物反应,因为在他身上注射了多种预防针:预防天花、伤寒、霍乱、斑疹百伤寒和鼠疫的预防针。当时,这五种病在中国西北部都正流行着,而且最近还流传着令人吃惊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在那里也已蔓延开了。然而更可怕的是,他听说这一趟旅行,除了疾病的威胁,还得随时防备可能遇到强盗和土匪,如果遇到他们,不仅会被洗劫一空,还可能丧命。

    他望了一眼行李架:那里摆着一个铺盖卷,一个旅行包——里面有文具、两架照相机和24卷胶片。虽然他正发高烧,但心中非常兴奋。他认为,受这样大的罪,冒这样大的险,值得,因为他正在实践着一个崇高的诺言:只要把我介绍给毛泽东,我就不计艰险,一定要到陕北采访一趟。为了探明在中国正在发生着的事实真相,难道不值得我这个外国人用脑袋去冒一下险吗?

    这个外国人叫埃德加·斯诺,一个美国记者,在北平著名的燕京大学任教授。1935年12月的一天,一名大学生找到他,说:“斯诺先生,明天在长安大街,我们中国学生有个大行动,您愿意不愿意去看看?”他说:“当然,我要去的!”他看看日历,知道“明天”是9号。第二天,他在长安大街上看到上万名学生在那里集合,齐声高呼:“一致抗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分割华北!”“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日救国!”这一天特别冷,大批军警开动着水车,水龙头喷出一条条水柱,淋向学生。一时间队伍被驱散了,但是以这一天命名的“一二·九运动”,却在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高潮。

    斯诺知道,这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发动这场运动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目标,什么理想,使共产党人成为顽强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战士呢?相当长时期以来,竟没有一个非共产党观察家能够有把握地、准确地或是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来解答这些问题,实在可悲。于是,他悄悄地对接近他的青年朋友许下一个诺言:只要有人能开“一封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我就立即动身,设法进入中国西北的红区,用亲身调查过的事实,使人们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

    一封用隐色墨水写的介绍信终于秘密地送到埃德加·斯诺教授的手里,斯诺教授立即实践他的诺言,成为第一位进入中国革命根据地的西方记者,写下《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又名《西行漫记》)这部不朽名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