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帝国的背影-帝国的背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翻开下一页的时候,我们先要温习一下前页的注脚。历史具有系统连贯特点,不了解前面的事儿,就说不明白我们接下来要说的人和事儿。

    要想了解一个朝代,就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前朝;要想了解一个皇帝,就要了解一下上一任皇帝。所以,说汉朝,就要先了解一下秦朝;说刘邦,就要先了解一下秦始皇。

    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秦始皇都对得起始皇这个称谓。统一六国,这种前无古人的巨大历史成绩让他陷入了极度的兴奋状态之中,随之进入极度兴奋的还有满朝文武,“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全国形成了集权的大一统。这些事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在此后两千多年当中,人们不断在模仿他,然后想超越他。但无论如何,他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根标杆,而把他作为标杆的不是一群普通人,而是帝王们。

    我们暂时不要去管历史是怎么评价这段历史的,我们还是把目光集中到嬴政这个人的身上吧!

    秦始皇的内心世界

    历史给秦始皇的定论是“暴戾”。“暴戾”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就像任何事情一样,表面表现出来的未必是他的本质,引发表面现象的原因,才是我们要探寻的。

    嬴政很自卑!

    这种极度需要大众认可的求同心态可以归结为自卑。

    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历史文献中,秦始皇的身份问题一直是个谜团,亲生父亲究竟是谁被人猜来猜去,即便几千年过去了,我们对这种怀疑都颇感兴趣,更别说当时秦朝的人们了。普通老百姓虽然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秦始皇,但私下里悄悄地压着耳根说一说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满朝文武上朝的时候虽然都是恭恭敬敬,但下了朝免不了要摆个爷的样子来慰藉一下他们的自尊心。

    秦始皇被人所怀疑的身份让他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卑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一旦出现自卑感就会呈现两种情绪,一种是懦弱和恐惧,另一种是愤怒和不安全感。

    嬴政出现的情绪显然是后者,因为他所在的位置只能让他选择愤怒和不安全感。

    一种对外界的不信任感让他的内心深处有了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唯一能让这种不安全感消失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地强大起来。这时候,嬴政知道,必须变强,不是更强而是最强。

    至此,秦始皇的人格正式出现了分裂。

    嬴政十三岁的时候就是秦王了,由于年龄的缘故,当时真正掌握秦国大权的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吕不韦,也就是嬴政的疑似父亲。直到嬴政即位的第九年,才找个碴(这个碴就不再展开写了,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请查《史记》等资料)处理了吕不韦掌握到了实权。

    在掌权之后的八年,秦王嬴政可以说是一个典型勤勉式的皇帝,但在这之后,他独裁暴戾的性格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份嬴政性格分析报告。

    嬴政性格分析报告

    认知模式

    嬴政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喜欢幻想或者梦想,但是他也不会忽视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在他的认知模式里,“实现梦想”是嬴政对“梦想”做的唯一注脚。

    秦始皇非常关注自己的情感体验,有时对情感体验的评价会在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有时也会有意不触及自己的情绪。但不可否认,嬴政能察觉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在价值观方面,他能够容忍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但不会轻易对自己的观点或原则做出妥协与退让。

    权力给了他思考的高度。

    行事风格

    统一六国之前,嬴政的做事风格是非常干练和勤勉的,这个时候的嬴政还只是嬴政,他严格地做着每一件事情,有很强的进取心,为了达到夺取天下的目的,他礼贤下士、办事谨慎、生活节制。这个时期嬴政的工作状态也可归为“工作狂”。

    统一六国之后,嬴政不再是嬴政,而是秦始皇,他开始忘乎所以,极度自我,无限的私欲恶性膨胀。他自然而然地信服了荀子、韩非的“人性本恶”的说法,主宰的欲望让秦始皇以求万世不死。

    抛开那些拗口的哲学解释,秦始皇的多疑其实就是镜像反射,说白了就是照镜子。秦始皇的自我变成了一个矛盾体,他既自负又自卑,既强大又弱小,这种反差导致了他对自我的怀疑与不自信,当然,他就更不会相信其他人了。

    当然,导致一个人性格、心态与其他人不一样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这样的几点分析能让我们更真切地看到秦始皇的内心世界。

    皇帝这个名字的来历

    大秦帝国热热闹闹地成立了,一系列法令不管百姓能不能接受也都颁布了。不管嬴政有没有在精神领域完成统一任务,他总算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历代秦王所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兼并六国,一统天下。

    嬴政建立了秦国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帝号,对于他来讲,这是非常重要的。

    秦朝之前,周天子称王,这个“王”字已经让之后的许多国君堂而皇之地采用了。别人嚼过一遍的东西,嬴政自然没有胃口。再说了,嬴政给自己规定的在世年限是不死之身,这么一个名字要用数年,当然马虎不得。

    面对着自己大一统的壮丽河山,面对着自己前无古人的赫赫功业,嬴政同志眩晕了,确实眩晕了。客观地说,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要眩晕。要是你,你也得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当刀耕火种的时候,大家都积极向上,一旦谷物满仓,大部分人就开始找不到北了!

    这点属于人性,秦始皇非常希望自己能进入神的行列,而不愿做人。显然他没做到。

    一个被人用滥的“王”字让嬴政越看越倒胃口,内心的极度膨胀让他觉得非常有必要再找一个名字。

    百感交集之后,一个为今人所熟悉的新称号诞生了,那就是“皇帝”。

    那么,嬴政到底为什么将两个这么霸气的字组合在一起,“皇帝”一词到底代表着怎样的深意?

    秦始皇想的是霸气,他没想让自己跟哪门子祖先攀亲,他直接跳过了这段令他尴尬的家族史,直接当祖宗,直接当始皇。

    公元前221年,这是一个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年份,看到这个年份的时候,时空似乎奇异地交错,我们大脑中的历史概念似乎就有了主人。

    是的,公元前221年的一天,嬴政百感交集地坐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大殿之上。原来,在秦国统一的最后一战中,齐王田建竟然不战而降,一并上交的还有田建的野心,他表示自己愿意只做一个五百里地的封君。这么一个谦卑的请求,把嬴政的虚荣心顿时捧到了天上,原来几经征战,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这个好消息大大缩短了嬴政统一天下的时间。齐王这个“王”在嬴政的眼里越发觉着恶心、干呕。另外,哪有什么五百里地的封君?你当我这里是慈善机构呢?于是,一次“改名字”的头脑风暴迅速在朝堂之上刮了起来。

    不一会儿,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这几个人就有了主意。他们一起上前奏报说,当年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土地只有千里而已,就这样的面积还有的诸侯都不来朝见。现在您平定天下,全国统一设置郡县,法令一统,这可是创举啊,前没有古人,后估计也没有什么来者,您这功绩可是大到天上去了。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以泰皇最为尊贵,因此大王应当称“泰皇”。

    按理说,这几个朝中重要人物都这样联合拍马屁了,这力道怎么也够了,可嬴政竟然还觉得不满意。嬴政自然有嬴政的逻辑,既然我做过的事情前人都没做过,估计后人也没机会做了,那为什么我的名号要用前人用过的?

    一定要创新,一定要有创意。

    于是,嬴政下令:去掉“泰”字,留下“皇”字,再用上古的“帝”号,合起来称为“皇帝”——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此诞生。

    看来,嬴政最在乎的还是自己的称号。

    就想这么一个名字,各个大臣都是绞尽脑汁啊。其实依照嬴政的别扭性格,谁取了这名字他心里都不能舒坦,最后还真得是嬴政自己给自己取称号,那就是“始皇帝”,下面是二世、三世,直至万世。

    这其中的“朕”字本来是先秦第一人称的通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到了这个时候,嬴政独占了“朕”字,“朕”也就成了帝王的专称,并严格禁止他人使用。

    名字有了,但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而已。

    做不出豆腐渣工程的岁月

    为什么说那个时代做不出豆腐渣工程,实际上不是当时的“开发商”智商低,研究不出偷工减料的办法,而是当时残酷的制度,使人们不敢去这么做!

    秦始皇做的另一较有争议的事情是修长城。

    争议主要围绕修长城的好或者坏!

    坏是因为修长城耗费了很多财力和人力……

    好是因为长城抵御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

    太史公司马迁说,秦朝对官吏的管理制度已经相当完备。

    说起秦朝的刑罚,可是非常严酷的。光看名字就基本能猜出刑罚之重,肉刑、腰斩、劓型、斩趾、断舌……其中的连坐更是花样繁多,有亲属之间的连坐,有官吏和士兵之间的连坐,有上下级之间的连坐,还有举荐人和被举荐人之间的连坐,等等。按照秦律的规定,使用刑罚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两三种结合使用。

    可见,秦朝对官员的惩罚一般都是一竿子打翻,打翻之后是永世不得翻身,所以在这个时候,贪污基本上可以等同于直接玩命。

    这可真是玩命,如果当时修长城的包工头把钱装自己兜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长城因为偷工减料而垮掉。万一长城真的垮了,那么这段工程的工程长、包工头上上下下都要受到重罚。

    这还不仅仅是一人做事一人当不当的问题,全家老小也要受到重罚,轻则发配接着修长城,具体修长城的天数是根据贪污钱款的多少来定了,有的人修到死都没能赎罪;重则就是直接砍头车裂了,然后接着连坐。总而言之只要贪污,就会被秦朝的一系列反贪组合拳打得永世不得超生。

    基于秦朝刑罚之严厉,当时,几乎没人敢中饱私囊或拿公家的钱肆意挥霍,所以,秦朝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很低,而且不仅仅是没有出现豆腐渣工程,秦长城的工程质量还异常坚固,在中华大地上屹立了两千多年。

    嬴政是个工作狂

    关于历史上各个皇帝工作量的数据记录,我们可以从零星的文字中找到嬴政是工作狂的证据。

    《春明梦余录》中有写到朱元璋的工作量是“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二百九十一事”。除法一算,朱元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多份奏章,处理四百多件政务,别说以八小时工作量来计算了,就以每天工作十小时计算,他每小时要读二十份奏章、处理四十件政务,平均每三分钟阅一本奏折,在这三分钟里,大脑要飞速运转,从阅读到分析再到批复指示,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钟。

    那么秦始皇呢,更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史记》记载秦始皇给自己定的阅读标准是每天60斤的公文(这当然不是我们现在的纸制公文的重量),这还是最低要求,只有把60斤文书阅批完成了才能休息,但阅读公文根本算不上皇帝的全部工作,他晚上阅读公文,白天还要听各个官员的汇报总结,有的时候还要当一个宏观总监工,抽空还要做一下质量检验。

    所以说,这皇帝不好当。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统一六国之后,这种前无古人的巨大成绩让他陷入了极度的兴奋状态,“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让全国处于集权的大一统,他对自己人格的威信力非常自信。

    公元前210年,一个谣言——东南有天子之气,严重威胁到了嬴政的心理安全。

    秦始皇称帝之后,也是他一个更大梦想的开始——皇位世世相传,富贵万世不竭。他想主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横向坐标,还有历史的纵向坐标。

    在搞了大量封建迷信之后,秦始皇忽然意识到,不仅要让自己的生命万世不竭,还要他创下的基业万世不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告诉他,东南有天子之气。

    这样一句话,让已经陷入迷信深渊的秦始皇忧心忡忡。他决定实行继位以来最长的一次巡行,目标是东方和东南方。他要用自己的气场,去压制住另一股气场。

    嬴政别了咸阳宫殿和女人,没想到,这一别就成了诀别。

    按照历史的玄学来讲,我们只能姑且认为东南方有这股天子之气。那么想一想,能配得上这股天子之气的人也只有后来的两个人了,这是后话。

    秦始皇对自己帝国的治安绝对放心,他自信这次出游只需带些文臣和小将就足够了,当时的大将蒙恬并没有被列入出巡名单。这一次,他主要是带了三个人,小儿子胡亥、丞相李斯、近侍赵高。剩下的就是大批的随行官员、宫女、宦官。

    至此,巡游开始。

    事情一步步发展,最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更让秦始皇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的这三个有名有姓的人,最后竟然变成了型号统一、威力无比的炸弹,不仅是炸弹,而且还是定时的。这也是后话了。

    秦始皇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嬴政还好得很,我嬴政才是这天下的皇。愿望是好的,命运到底买不买账就要另说了。

    巡行队伍在寒冷的11月出发了。我们先看一下这次出巡的路线图,出巡队伍首先是从陕西咸阳出发,直奔湖北云梦,然后再进入安徽,折上到达江苏的南京,再进入浙江并深入到今天的钱塘一带。

    光看路线图中这些带三点水的字就知道这靠海的水路没少走。嬴政可是正宗的秦老西啊,他哪里受得了这种气候,一路上路途颠簸,再加上严重的水土不服,嬴政的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而且不可忽略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秦始皇现在已经五十岁了。

    巡游的行进速度一天比一天慢,鉴于这个时候的交通工具有限,嬴政又水土不服,此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大家都等着上面发话。最后当队伍北上进入齐地,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的时候,嬴政的身体已经是相当衰弱了。

    折回咸阳,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秦始皇的健康原因而带出了一个关键的地理名词——沙丘。

    当队伍行进到今天的河北沙丘时,秦始皇就有一种孤独迷离的感觉了。神仙呢?神仙都哪里去了?

    秦始皇后来的确碰到了神仙,但是在他看来,这神仙越来越像死神。是啊,死神来了。

    御驾周围除了秦始皇信任的亲卫,没人敢靠近这辆车子,对于这些小角色来说,活着陪始皇巡完这次游就是最大的成功。而小角色的念想,往往才能成就大角色的梦想。

    队伍仍在行进中,整个队伍一片肃然!在朦胧之中,嬴政睁开了那双许久都没睁开的眼睛,这段时日,我们称之为回光返照。

    秦始皇这一睁眼,一个人影由模糊变做清晰,他又定神看了看,这个人就是赵高。赴死路上的催促让秦始皇没得选择,况且赵高平时对自己忠心耿耿,也只能是赵高了。

    那么赵高,你来吧。

    也就是这一声呼唤,将一个本来只有历史小戏份的小角色最终唤上了历史舞台,一个一直“潜伏”在秦始皇身边的人,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

    嬴政将遗诏、玉玺、军队调动令牌都交给赵高,并立下让大儿子扶苏继承皇位的遗言,说完,秦始皇就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眷恋的人间。

    秦始皇错误地将帝国的命运赌在了赵高的人品上。人品本来就是一个变数极强的东西,况且赵高的人品真不怎么样。

    突然之间,赵高发现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皇帝死了,只有自己手里拿着这些东西才能主宰这个国家。

    在这里我们要加强一个概念,那就是“只有”这个概念。

    只有赵高知道秦始皇死了,只有赵高知道秦始皇在死之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刚从嬴政手里接过了这些重要的家当,赵高转脸就开始思谋了。一个惊天大阴谋即将诞生。

    赵高掂量了掂量手里的东西,沉,的确沉。他耳边又想起了始皇帝临死前那最后一声呢喃,当然,这次回想必然不是因为哀思,而是赵高要组织语言。赵高知道,他现在这张嘴价值连城,他说出去的话能主导帝国走向。

    他要组织语言,把这句话修改一下主语,撒一个天衣无缝的弥天大谎。

    在做这些事情之前,赵高找到了一个人,他也必须找这么一个人才能实现他的阴谋。

    由团伙到团队的演变

    干坏事也要天时地利人和。赵高忽然发觉,他现在已经占了两点,只差最后一点了。

    赵高知道他一个人成不了气候,干小坏事,那叫犯罪团伙,干大坏事,必须组团出击。赵高要找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秦朝的丞相李斯。

    就在当天,赵高支走了身边的亲卫,派人秘密找来了李斯。

    空荡荡的帐篷里,立刻上演了一出阴谋的皮影戏。关于这场谈话的内容我们无从知晓,赵高到底用什么方式打动了李斯,我们也不知道。

    我们知道的是,从帐篷出来之后,李斯已经成为了赵高坚定的同盟者。赵高亲述嬴政的皇位继承人也由扶苏变成了赵高的学生,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这就是所谓的忠臣,由此看来也不过如此。

    接下来,赵高又找到了胡亥,当胡亥听到自己就是皇位继承人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

    这个时候赵高发话了,只不过前面这一段是赵高用眼睛说出来的。你当然不敢相信,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真的,是我赵高篡改的遗嘱,是我赵高把你扶上的皇位。

    后面这一段才是赵高用嘴说出来的,胡亥小主子,难道您不愿意为所欲为、永享富贵吗?现在我们正好有这个条件,关于始皇的最后遗嘱只有我知道,把你扶上皇位还真是简单的事情啊。

    对于这样的好事,胡亥先是犹豫,后来就变成了完全同意。很快,赵高、李斯、胡亥三人达成了共识,赵高也成功地把团伙升级成为团队。

    首先,由李斯伪造始皇遗书,册立胡亥为太子,同时封锁嬴政已死的消息,并下令队伍火速赶回京城。因为这个时候是夏天,嬴政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发臭,必须尽早赶回去,否则的话就太容易败露了。到了最后,恶臭实在是掩不住了,李斯就下令买了好多咸鱼放在每辆车上,以掩臭味!

    活着的人常常拿死了的人开玩笑,现实的狰狞也常常拿一个人的心气开玩笑,千古帝王死后居然与一车咸鱼为伍,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嬴政会做何感想!

    阴谋的初期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铲除异己。

    因为秦始皇的个人原因,秦朝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政治脉络清晰,这并不像日后的一些朝代,朝堂斗争复杂,是敌是友难以分辨。

    以赵高为首的三人集团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敌人,这人就是蒙恬以及背后三十万庞大的北征军团,还有蒙恬所支持的扶苏。

    扶苏在整个秦国的威望颇高,深受秦国本土贵族的支持,这也正是秦始皇为什么会立扶苏为继承者的原因。而蒙恬率领的是当时秦国最精锐最强大的军团,如果这两个人联合起来的话,那么赵高他们根本不占任何优势,只有把这两个人解决了,赵高集团才能高枕无忧。

    李斯利用手中掌握玉玺的优势,伪造诏书,让人带领禁卫军和嬴政的随身佩剑,直奔北征军大营。

    然而李斯这次带在身上杀伤力最大的不是佩剑,更不是近卫军,而是那一纸诏书。其实关于诏书的杀伤力,李斯也没有想到会如此强。

    这诏书中的内容是,秦始皇责备扶苏在外督军不利,命扶苏和蒙恬自杀谢罪。当然这些内容都是伪造的。

    接下来就要看扶苏的反应了。扶苏刚看到诏书的时候,自然是悲从中来,因为作为儿子,扶苏是非常敬仰父亲的,在他的眼中,秦始皇就近似于神,虽然他本人反对秦始皇的一些暴戾行为,但他是非常推崇孝道的人。

    面对父亲的诘责,扶苏选择了自杀。

    关于扶苏的这一行为,日后的人们是捶胸顿足,扶苏啊扶苏,你到底在害怕什么?身边有蒙恬和三十万精锐边防军,而且你亲生父亲为啥就偏要你死?你的判别能力和勇气呢?

    以此为疑问我们展开思考与解析。

    揭开历史的面纱

    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现在接触的历史大都是二手历史、三手历史,甚至是若干手历史,这中间再加上一些抱有目的的篡改,那么历史就基本上成戏剧了。

    我们想要搞清楚真相,那么就要知道究竟是谁写的这段历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当然不能针对具体的某个人,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这其中存在的潜规则。前朝的历史一般都是后来人撰写的,这后来人一般就是颠覆前朝的人,以这个身份来写历史,大家需要掂量着看。

    这后来人为了让自己的颠覆更加合理和正义化,往往要把前朝写得暴戾和不可救药,这才能凸显自己作为历史救星的身份。

    举个例子,秦始皇我们大家都知道,虽然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在历史印象中,我们对他的残暴了解得最多。中国人都笃信“无风不起浪”这句话,想来是丑化了人,却也是美化了人。丑化了人的证据就是人家那么好好的一个人,偏偏就因为一点小毛病让人说得一文不值;美化了人的证据就是,人家干什么平白无故说你的不好啊,这其中肯定有原因。

    对,这其中肯定有原因,但这个原因却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原因。

    仔细研究一下我们就很容易发现,说什么大家不满秦王暴政,纷纷刺杀他,想让他死。其实我仔细数了数,史书有记载的刺杀一共是六次。除了高渐离是要为荆柯报仇(这恐怕只能算作是个人恩怨吧)外,其他五次都是被秦始皇灭了的那六国旧公要复辟报仇,起码这六次我是找不到因为百姓不满而反之的。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如果一个随时都有被刺杀危险的皇帝,他最愿意做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躲在深宫里享清福了。一来安全,二来自在。但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狂爱巡游的人,一个像秦始皇如此爱巡视天下的皇帝,就算躲得了初一也躲不了十五。

    这么看来,其实并没有多少来自民间的力量想要刺杀始皇帝。

    秦朝的历史是汉朝人写的,汉朝人为了响应当朝的统治阶级,当然必须得把前朝皇帝描述得不像样子,只有这样,当朝的皇帝才能更像样子。

    上面已经写了“沙丘政变”的过程,当然,这是冠冕堂皇的过程,而对于这个过程,有很多疑点:

    疑点之一——扶苏之死

    关于扶苏的死,史记记载,扶苏接到赵高的假诏书后,立即自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通过扶苏在政治生涯上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一定能力的人,因此在政见上,经常与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当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扶苏明确表示反对,并且对秦始皇一些行为提出过异议。

    那么,这样一个人难道辨别不出一道旨意的真假,况且这道旨意牵涉自己生与死的终极问题。我想,不用说是扶苏,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在将死之前,也会想方设法找一个可以让自己不死的理由,何况早已领教过权力血雨腥风的扶苏。

    有一种解释试图从孝道入手来解释扶苏的自杀行为,但这显然也站不住脚。

    生死问题是一个人的终极问题,更何况是一个皇子的生死,一个有可能是帝国继承人的生死?假如搬出孝道就能那么干净利索地解决事情的话,那么历史上也不会繁衍出那么多的事件。所以,这个解释是非常牵强的。

    另一种解释是扶苏懦弱、唯命是从,这种理解显然不够专业,扶苏恰恰是个和秦始皇政见不合的皇子,并且多次当众对秦始皇的政见提出质疑,导致他们父子关系不合。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扶苏因为多次进谏的原因,被皇帝派出去带兵。

    第三种解释就是扶苏没有任何政治经验,面对复杂的政治背景,他无法应对所以选择自杀。这个解释更是单纯得可笑。

    疑问确实是有疑问,但扶苏确实也是自杀的,这只能说明,扶苏确实相信这份诏书是真实的,并且是实打实的,因为扶苏认可这个旨意,他觉得秦始皇让他死这是迟早的事情。

    疑点之二——《史记》密码

    司马迁的《史记》之中,经常会出现一件事情有几处出处,这是太史公尊重史料,倾听声音的最好例证,但是如果在一个非常之重要的事情上也出现两个版本,那么就值得怀疑了。

    关于秦始皇临死之前的遗嘱,有两个版本,一个说是手谕,一个说是口谕,其中一个原文是:与丧,会咸阳而葬。但这并不是史记中唯一提及遗嘱的一次,在《史记·李斯列传》中,秦始皇给扶苏的遗诏原文是: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并且注脚是秦始皇口授,赵高笔录。

    为什么史记中对一件事情会出现两种说法,尽管两份遗诏内容差距不大,但毕竟有差距,第二份遗诏比第一份内容更为详细,过程更为具体。这说明当时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看到了两种资料,并且难辨真假,所以只能都记录下来,或许可以更加大胆的理解,这是太史公留下的一个小聪明和小手段。

    在正常情况下,国君的旨意是必须是要表述明确的,因为只要贯彻下去就必须坚决执行,况且是遗嘱旨意,更得准确无误了。是口谕就是口谕,是手谕就是手谕,关于始皇最后的旨意为什么会出现手谕和口谕两种说法,把这归为司马迁的疏忽显然不能让人信服。

    那么这里面肯定藏有猫腻。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两份遗嘱中的共同部分,“与丧,会咸阳而葬”“与丧”应该是“参与丧事”,而不是主持丧事。按照传统,下一任国君有资格主持上一任国君的丧事,但是参与和主持的概念不能混淆。

    其次,此时,扶苏正在做秦始皇派与他的工作,一时半会回不到始皇身边,但是为什么秦始皇会带小儿子胡亥出去巡游呢?

    这里就牵扯出了秦始皇的本意真的是想让扶苏继位吗?从前面的一连串疑问中可能都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其实严格点讲,不管是秦始皇的手谕还是口谕,都没有绝对表明是要让扶苏继位。这似乎也不能说明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还有就是,秦始皇临终前的密诏应该属于绝对机密,赵高不说,胡亥不说,李斯不说,天下恐怕就没有第四个人知道。由此可见,关于后世史书还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事实其实都不是一手事实,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点猜测和杜撰的成分。

    一种更为大胆的设想和猜测就是:这会不会是太史公故意的疏漏?

    疑点之三——李斯之死

    因为解密的需要,我们就提前把李斯的结局说一说。

    李斯完全档案

    姓名:李斯

    性别:男

    职业:秦国丞相

    毕业院校:荀况综合学院

    政治信仰:法家

    家人:大儿子李由,众嬴姓儿媳等

    同级校友:韩非等

    爱好/特长:书法,写作,造字

    生平大事:助秦统一六国;提出焚书与郡县制;创造小篆等

    同事:赵高,冯去疾,冯劫,蒙恬等

    革职原因:被赵高诬陷参与谋反

    死亡方式:腰斩

    死亡时间:公元前208年

    公元前208年,赵高设计挑拨李斯和秦二世的关系,李斯被诬陷谋反,最后腰斩于咸阳,这个结局是李斯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是李斯在死的时候却没有说任何一句有关“沙丘”阴谋的话,却说了很多其他的话。

    当时赵高为了置李斯于死地,第一步先是将李斯抓起来。第二步,他亲自出马,担任李斯专案组的组长,专门负责审讯李斯。说是审讯,其实是根本不恰当的,因为当时的赵高早就给李斯定好了罪名。对于这些莫须有的罪名,李斯当然不承认了。但即使不承认,赵高也有办法,赵高就重刑拷打李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最后,李斯实在不能忍受痛苦的折磨了,终于屈打成招。

    李斯在临死之际列出了自己的七条“罪状”,说是罪状,其实是变着法儿地夸自己为秦国建了多少功,立了多少业,他希望秦二世能对他网开一面,希望二世能觉悟过来并赦免他。于是李斯在狱中向秦二世写了一封信。

    李斯在信中,历数了自己在担任丞相后犯下的种种“罪行”,这罪行当然是加引号的。所以,罪行根本不是罪行,而是功绩。

    李斯在信中写到,我担任丞相治理百姓,前后已经三十多年了。先皇在世的时候,秦国的土地还很狭小,不过千里,士兵不过几十万人。在这期间,我鞠躬尽瘁,小心谨慎地执行法令,暗中派遣谋臣,资助他们金银珠宝,让他们到各国游说,暗中准备武装,整顿政治和教化。任用英勇善战的人为官,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给他们很高的爵位和俸禄,所以终于威胁韩国,削弱魏国,击败了燕国、赵国,削平了齐国、楚国,最后兼并六国,俘获了他们的国王,拥立先皇为天子。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

    在南方平定百越,以显示我大秦国的威严和强大。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

    尊重大臣,并且对他们加官晋爵,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先皇周围。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

    建立社稷,修建宗庙,以示先皇的贤明。这是我的第四条罪状。

    更改尺度衡器上所刻的标志,统一度量衡和文字,颁布天下,促进大一统事业。这是我的第五条罪状。

    修筑驰道,兴建游观之所,以彰显先皇的功德。这是我的第六条罪状。

    减轻刑罚,减少税收,以满足主上赢得民众的心愿,使万民百姓都拥戴先皇,至死都不忘记先皇的恩德。这是我的第七条罪状。

    李斯想通过给自己故意栽赃,唤起秦二世的良知与怜悯,他想让胡亥知道,原来李斯是一个大功臣,这样一个功臣怎么会谋反,这样,李斯便可以免去一死。

    李斯也就是怀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写下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篇文字。但是让李斯没有想到的是,这封信秦二世没有看到,赵高倒是一字不落地全部看完了。

    赵高为了让李斯彻底交代所谓“谋反”的罪行,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扮成宫中监察百官的御史、谒者、侍中,轮流反复审问李斯。李斯在这些人的威逼利诱下,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有时实话实说,拒不承认与儿子谋反,赵高就让人对他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打得皮开肉绽,不得不招。

    后来当真是秦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干脆也就承认了自己谋反的事实。

    至此,李斯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仅仅在沙丘政变的两年之后,七十二岁的李斯被判死刑——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腰斩是用铡刀将人犯从腰部斩杀,使之一分为二。也就是俗称一刀两断。

    荣耀一生的秦朝丞相李斯,却没有想到,最后自己连个全尸都没有落下。

    前前后后的过程,李斯说了为自己辩解的话,但是关于沙丘政变的事情却始终只字未提。

    如果沙丘政变如历史记载的那样,那么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当时的盟友,在完事儿之后要踢开自己,并且是非常卑劣地置自己于死地,那么我们一般人会怎么做,更不用说精通法家之道的李斯。一般人的做法是,如果你要置我于死地,那么我就将我们的秘密公之于众,弄个鱼死网破,而李斯没有,李斯一句话也没有说。

    疑点之四——蒙恬兄弟之死

    蒙恬兄弟在始皇死后,一个手握重兵,一个管理内政,一外一内,权力极大。赵高和李斯当时就算是不可一世,想要帮胡亥篡位,难度也可想而知。

    扶苏自杀之后,如果继承人的问题有悬疑,胡亥当皇帝出人意料,他们兄弟二人完全可以联手为扶苏做一些事情,而他们没有。赵高在朝堂上指出蒙恬当时反对立胡亥为太子的时候,蒙恬没有反驳,并且是一句辩解的话都没有。扶苏死后,蒙恬兄弟更是没有任何的举动,一直到被逼自杀。这种反常的举动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理,为什么?

    因为他们认为胡亥当皇帝是意料中的事情,他们出师无名,闹事无据。

    以上四个疑点是当时人们在对于这件事情上的种种表现,这或许就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历史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我们从蛛丝马迹里能找到真相。

    “沙丘政变”是否确有其事,需要进一步证实。

    无论如何,“沙丘政变”是那个时期中漏洞百出的一段历史,有人想掩盖一些事情,或者有人需要这个政变的存在,让自己的造反更加合理,让自己的权力更加稳固。

    我们来做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注意了,以下内容不是历史,是猜测。

    刘邦夺取天下,他需要一个理由,所谓要出师有名。我们用现在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当时人们的心态,如果一个家庭,非常和睦,一个女人勾引、破坏这个家庭,这个女人是要遭到社会谴责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一个家庭充满暴力、充满争吵、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不满……这时候,一个女人推翻这个家庭,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个家庭,虽然不期待得到大家的褒奖,但是却也不会得到大家的指责……

    而当时的刘邦政府或许就是这种心理。

    推翻了人家的天下,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告诉大家之前那个政府是多么的腐败,多么的昏庸,多么的民不聊生等等形容词吧,用泼脏水的办法是最有效果的,而大家现在脑子里对秦始皇的一些认识,对秦朝的一些认识,有些就属于脏水的范畴。

    要想更好地起到这个效果,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就是给大家揭秘,告诉大家一些真相:

    其实胡亥是不该当皇帝的,是赵高等人协助他篡权的,该当皇帝的人早就被这群该杀的人杀死了,他们残害忠良……

    这所有的一切当中,最大的污水就是质疑前皇帝继承权的合法性!

    这是一套组合拳,而这招显然是最致命的。

    “沙丘政变”或许就是这么产生的。

    疯狂的死亡名单

    我们先来看一份疯狂的死亡名单,而这份名单便是出自赵高之手。这个时候距秦始皇病逝只有短短两年时间。

    死亡名单

    扶苏,秦始皇的钦定继承人。

    蒙恬、蒙毅,秦始皇的重臣。

    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秦始皇的亲骨肉,胡亥的亲兄弟姐妹。

    李斯,秦朝的丞相。

    一堆大臣。

    秦二世胡亥,秦朝的二世皇帝,赵高的主子。

    赵高的发家之作就是整倒了李斯,为胡亥立了大功,在这之后这位秦后主把丞相的位置给了赵高,这也就是说,当时秦朝的朝廷和禁卫大权已经全部掌握在赵高手里了。所以,在秦二世耳朵里的东西也都是经过了赵高的过滤。如果不随赵高的心思,轻则被穿小鞋,重则抄家灭族。

    此时的大秦国已经完完全全掌握在赵高手里了。这个状况也正是遂了秦二世胡亥的心愿,当初赵高撺掇胡亥当皇帝的时候不就这样引诱他吗?——当了皇帝以后,整天就可以吃喝玩乐了。

    主子整天吃喝玩乐,那么朝廷的政事自然就全部交给赵高打理。这正合赵高的心愿。而胡亥每天只知玩耍享乐,把所有政事都推给赵高!

    对秦二世胡亥的洗脑课,赵高是一天不落,而胡亥也是非常配合。按理说当上了皇帝,如果长时间不处理朝廷政务的话心里一定会内疚,毕竟,这么大一个国家是你说了算。但是通过听赵高的洗脑课,胡亥成功地为自己的享乐主义找到了理论依据。这两个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配合得相当默契。

    然而秦二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和自己合曲的臣子图谋的其实是取而代之,也更加没有想到,日后自己会栽在这个一手把自己扶起来的人手里。

    赵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赵高原本是赵国贵族的后代,他的父亲是赵国君主的远房本家。战国时期,天下合纵连横,各国间结盟换约,相互间以王室公子作为人质。

    既然是人质,那就不是什么公子都能做的,这些作为人质的公子,大部分都是不被国君喜欢的孩子,这些孩子本来都应该是富贵命,但是当了人质之后长期滞留异国他乡,有的人甚至贫穷潦倒终生,到死的时候都不能葬在自己的故土。

    赵高的祖上大概就是当时赵国到秦国作人质的这一类公子,在国内得不到宠爱,在国外得不到支持。

    赵高有兄弟数人,但能说的上名字的只有他的弟弟赵成,其余的兄弟都出身于隐官。一般带官字的即使不是官也是一份不错的差事,可这“隐官”就不同了。

    秦朝有很严格的身份等级的规定。在秦代的身份等级规定中,隐官就相当于刑满释放人员,地位在普通庶民之下,他们所能拥有的土地和住宅只能是普通庶民的一半。

    赵高的父亲,当时大概就是在隐官工作的下级文法官吏,通晓法律,精于书法,这也是日后为什么赵高能当胡亥法律部老师的原因。赵高父亲在隐官任职时结识了赵高的母亲,组建了家庭,生下赵高兄弟。

    日后,赵高当然是子承父业,从文法的道路入仕,成为当时秦国第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学家。

    由此可见,赵高的出身是卑微低贱的,但历史不仅一次地告诉我们,只要马步扎得稳,任何人都能练成绝世武功。

    正是赵高这样的一个人,最后却扮演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奸雄的角色。上演了一出以邪压正,以丑盖美的惊魂大片。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进入了封建法治国家。这个时候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就是军人了,如果你是军人出身的话,那么民众就会崇拜你;如果你只是官吏的话,那么人民只是惧怕你。

    所以,秦国的男子想要成功,不外乎就是从军和当官。秦朝的男子成年的年纪是在十七岁,这个时候就必须开始承担国家的各种徭役和赋税了,还可以应征参军,立功杀敌,或者是通过考试来出任官吏。

    由于自己的勤勉和天赋,公元前242年,十七岁的赵高入学室成为史学童,仅仅过了三年,二十岁的赵高又通过考试成为史官,到了二十三岁的时候,赵高已经成为尚书卒史而进入秦宫了。

    由于赵高表现优秀,而且精通律法,他很快就入了秦始皇的眼,但是始皇嬴政怎么也不会想到,入了自己眼的是一枚定时炸弹。

    秦始皇任赵高为中车府令,也就是掌管秦宫之内的车和马。闲暇之余还要教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一些律法,也就是在当胡亥老师的这段时间,赵高拿走了这位小主子的全部信任。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高找到了一条通向最高权力的捷径。

    既然这么肆无忌惮,那么就只能越加疯狂。

    秦二世这个时候也被赵高伺候得舒舒服服,整天只顾着享乐了。

    按理说,赵高现在没了对手,应该能安心下来处理处理国家大事了吧。但是他没有,他把全部心思和力量放在了权力独裁的争夺上面,秦国最后到底能成什么样子根本就不是他所关心的。

    赵高要展开疯狂的杀戮。

    虽然现在他坐上了丞相这个位置,但是大家当真服他吗?对于这个疑问,赵高很快就想了一个法子。

    一天,赵高让许久不上朝的秦二世上朝,说是有人来献礼,而且是一匹千里良驹,面对一辆“超级加长版的大奔”秦二世当然动心了。

    想不到出现在朝堂上的却是一头鹿。

    更让秦二世想不到的是,丞相赵高竟然一直说这是一匹马。

    胡亥虽然糊涂,但不至于白痴吧,马和鹿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所以胡亥只当这是丞相与他开的一个玩笑,就笑着说道,丞相,你是不是在逗我啊!这明明是鹿呀!

    赵高就是摇头不答。

    胡亥有点儿急了,难道自己错了,只得询问手下,问他们看到的是鹿还是马?

    有的人说是鹿,有的人说是马,这么一个明显的问题,朝堂上竟然出现了两种回答,胡亥挂不住了,不是自己疯了,就是这些臣子疯了。好了,这朝不上了,这马或者鹿也不要了。胡亥赶紧回到寝宫。

    这件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笑料“指鹿为马”。

    但是笑料历史的结局却让人笑不出来,就在这件事情过后,那些在朝堂上指鹿为鹿的官员一个不落的全部遭到了赵高的毒手,与其说他们死在一道弱智问答题上,不如说他们死在了赵高极度夸张的狼子野心上。

    赵高没有停下疯狂的脚步,此时他却不知道,大秦帝国早已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也正是这一事件,竟然帮助了后来的反秦起义军,因为有点能耐和良知的官员全部被赵高杀死了,剩下的就只有一些溜须拍马、苟延残喘的无用官员了。

    就这样,赵高为秦朝的灭亡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