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独特散曲艺术-散曲创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元末进入明代,散曲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变化,北曲方面,作者数量不见少,但其风格多没有超出前代,能独创一个新的曲风者,十分罕见,总体上,仍以豪放为主。

    南曲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渐渐占领了曲坛的重要地位,表现出另一种清新活泼的气象出来,造成了以后一百多种的曲坛新局面。

    在明初百年间,散曲创作相对沉寂,较有影响的除由元入明的汪元亨、汤式外,还有皇室作家朱有燉的风月闲情之作较有特色。

    明散曲创作高潮在明后期,这一时期,南曲的发展比较迅猛,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作品,铸就了新的辉煌。

    明初散曲家们的创作成就

    明初的百年间,散曲创作相对沉寂,较有影响作家有由元入明的汪元亨、汤式、贾仲明等人,此外,还有皇室作家朱有燉的风月闲情之作也较有特色。

    汪元亨,字协贞,号云林,别号临川佚老,饶州人。元至正间出仕浙江省掾,后迁居常熟。

    汪元亨喜好杂剧和散曲创作,《雍熙乐府》载有他的散曲百篇,题名《警世》的有20首,题作《归田》者有80首。《录鬼簿续编》道:“有《归田录》一百篇行于世,见重于人。”此外,还有套数一套。

    汪元亨生在元末乱世,厌世情绪极浓。从散曲内容看,多警世叹时之作,吟咏归田隐逸生活,如小令〔醉太平〕《警世》、〔折桂令〕《归隐》诸作,既表现出他对腐朽社会的憎恶感情,又反映出他全身远祸、逃避现实的悲观情绪和消极思想,如〔折桂令〕《归隐》:

    问老生掉臂何之?在云处青山,山下茅茨。向陇首寻梅,着杖头挑酒,就驴背咏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见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细看渊明《归去来辞》。

    在艺术上,汪元亨的散曲风格豪放,语言质朴,善用排比,一气贯注;有一些则是潇洒典雅,情味浓郁,互文比喻,耐人寻味。

    汤式,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山人。元末曾补本县县吏,后落魄江湖。进入明代后不再做官,但据说明成祖对他“宠遇甚厚”。

    汤式为人滑稽,所作散曲甚多,名《笔花集》。此外,尚有一些散曲,存录于《雍熙乐府》、《盛世新声》、《彩笔情词》等集中。

    汤式的作品以曲录史,思想内容丰厚,极大地开拓了散曲文学的题材范围。他的散曲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百姓的疾苦,进而总结历史、感叹人生;描述了元朝灭亡时候的衰残景象,同时传达出对新王朝的期盼。汤式以散曲体裁表达悼念之情,开创悼亡散曲的肇端。

    汤式创作了内容丰富的众多小令,其中(蟾宫曲)《咏西厢》对后世较有影响。此首为重句格俳体,即每3句中的第三句与第二句词意相类,句法相同。写来神韵自然,蔚然成为一体,有很多人仿效。

    除了小令,汤式还致力于套数的创作,善用短套,又在个别长套中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在艺术创作手法方面,汤式在不少流利通俗的曲语中讲究顶真、叠字、嵌字、重句、叠韵等技巧的运用,形成了丰富多彩而又曲味浓郁的俳体特色,还常在圆熟的句式结构中活用典故,取得了俗中求雅的效果,如[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这支曲子大约是作者流离江南时所写的,既抒游子思乡之情,又发自怜身世之慨。中3句的鼎足对,以鼓声、浪声、钟声来渲染环境,衬托心境,极有感染力。

    在艺术风格表现方面,汤式散曲,尤其是汤式言情散曲的作风,词雅句熟,这类曲风影响了明代中后期南派曲家,如对梁辰鱼、沈碌等“香仓体”一派雅化作风的影响作用是明显的。

    汤式的散曲明艳工巧,技巧圆熟老练。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评之“汤舜民之词如锦屏春风”。明贾仲明在《录鬼簿续编》说他的作品“语皆工巧,江湖盛传之”,从中,可知他的作品当时流传比较广泛。

    贾仲明,又名贾仲名,自号云水散人,山东淄博人。年少时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善吟咏,尤精于词曲、隐语,曾在明成祖朱棣燕王邸中服侍,甚得宠爱。

    贾仲明所作传奇戏曲、乐府极多,骈丽工巧。他的散曲有《云水遗音》等集。

    贾仲明撰著《录鬼簿续编》,为82位戏曲作家补写了数十曲[双调·凌波仙]挽词,对这些戏曲作家及其创作予以梳理、评论,其中有不少曲论评语是比较中肯公允的,被人们广泛征引。如《吊关汉卿》: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洲。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朱有燉,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橚的长子,袭封周王,世称周宪王。

    朱有燉擅长杂剧创作,他的杂剧奔放自如,别辟天地。他的散曲集合成《诚斋乐府》。朱有燉对妓女、乐户颇为熟悉,因此写来往往比较生动逼真、细腻雅致,自然一种动人的味道。

    朱有燉散曲存有小令264首,套数35首。这些作品多是“吟咏情怀,嘲弄风月”,基本上可分为吟咏个人情性、劝诫醒世两大类。前者如《清江引·题隐居》3首,主要抒发对闲适、恬淡隐居生活的一种向往。

    他的《快活羊·题渔樵耕牧图乐府》4篇,则通过对4幅图中渔人、樵人、耕人、牧人生活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快活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村野生活的向往之情,如写渔人道:

    小小船儿棹沧波,其实的快活快活。打得鱼来笑呵呵。醉了和衣卧,醒后推篷坐。谁似我。

    写樵人生活道:

    挑月穿云入烟萝,其实的快活快活。山径归来唱樵歌,困拂苍苔卧,闲对清泉坐。谁似我。

    朱有燉的一些描写山水的小令,也是借山水来寄寓对与世无争的归隐生活的憧憬,如《天净沙·咏山水小景》9首,对山水小景只是白描,毫无精雕细刻,重在抒发作者的归隐情思,第一首直接化用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语句:“青山一抹残霞,丹枫几树寒鸦。古涧秋风飒飒。夕阳西下,小桥流水人家。”

    朱有燉的醒世劝诫之作,多是从当时富贵子弟吟风弄月,漂荡任性的现实出发,提出劝诫,奉告他们应该戒此行迹,如《南曲柳摇金·戒漂荡》道:

    风情休话,风流莫夸,打鼓弄琵琶。意薄似风中絮,情空如眼内花,都是些虚脾烟月,耽搁了好生涯。想汤瓶是纸,如何煮茶。煨他莫再,莫再煨他,再莫煨他。休等叫街时罢。

    “叫街”即为行乞。曲中揭露深刻,劝告有力。

    朱有燉模仿元人张可久、张鸣善、刘庭信诸人的《咏风月担儿乐府》,作《柳营曲·咏风月担儿》23篇,旨在惩戒漂荡子弟。

    他还仿刘庭信的风流体乐府,作《醉乡词》20篇,戏题的漂荡之人包括风流老儿、风流秀才、风流县宰、风流小僧、风流道姑等20类人。这些戏题之作,包括的人物群体之广,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朱有燉的套数多用[南吕·一枝花],曲词清新流丽,内容上多为吟咏性情之作。

    除了这几位散曲作家外,这一时期的北曲作家们,还有丁野夫、唐以初等,他们的散曲也有一定的可借鉴之处。

    丁野夫,西域人。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记载:“故元西监070生。羡钱塘山水之胜,因而家焉。动作有文,有冠济楚。善丹青小景,皆取诗意。套数小令极多。”遗憾的是作品没有保存下来。

    唐以初,名复,京口人,号冰壶道人。史料称:“以后住金陵,吟卜诗,晓音律。”

    散曲有《普天乐徐都相书堂》一首:“伯牙琴,王维画,文章公子,宰相人家,联一篇感兴诗,说几句知音话。”及《红绣鞋》四首见于《乐府群珠》。

    拓展阅读

    贾仲明是元代末期曲坛的后起之秀,以学习马致远元曲而成名家。燕王非常欣赏贾仲明的好文采,将其选进燕王府,侍奉自己。

    贾仲明在燕王府十分得宠,燕王朱棣看过贾仲明的杂剧《箫淑兰情菩萨蛮》十分喜欢,他设宴请贾仲明吃饭。吃饭时,朱棣问贾仲明:“云水散人你词如锦帷琼筵以谁为师?”贾仲明说:“马致远为师。”

    燕王说:“元曲谁为第一,你何是说?”

    贾仲明说:“元人马致远为第一,我有吊言相赠。”

    燕王说:“吟来我听。”

    贾仲明念[双调·凌波仙]《吊马致远》:“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瘐白关老齐肩……”

    朱棣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府中来人急报,南京急事,请燕王回军机处议事。朱棣没有办法,才不得已离去。

    北曲名家推陈出新铸辉煌

    明代弘治至隆庆年间,城市工商业急剧发展,散曲创作走向兴盛。北有康海、王九思、冯惟敏、薛论道,南有王磐、陈铎等,皆一时之名手。

    这时期的北曲,风格皆以典雅为主,可谓真实地出于“性灵”之作,其气象反较明初为盛。

    北曲名家推陈出新,将明散曲从以往颓废的气象中带进一个新境界,铸就了新的辉煌。

    康海,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1502年考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其著作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康海作了大量的散曲,包括套数30余首、小令200余首,曲作的主要内容一是抒发其愤世嫉俗的情怀,如《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真个是不精不细丑行藏,怪不得没头没脑受灾殃。从今后花底朝朝醉,人间事事忘。刚方,溪落了膺和滂;荒唐,周全了籍与康。

    曲作表现了他自认为无辜遭殃的满腹牢骚,并夹杂着几分玩世不恭的幽默。

    康海在作品中倾吐其徜徉山水的闲情逸致,如《叨叨令》、《秋兴次渼陂韵》就着重表现了作者对“有时节望青山看绿水乘嘉树,有时节伴渔樵歌窈窕盟鸥鹭”生活的欣喜之情。他的散曲一般都写得豪放爽健,但有时过多的生造和堆砌辞藻,也造成了作品空洞的缺点。

    王九思与康海同时期,同朝为官,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人。王九思出身于书香之家,家境富裕,天资聪明,一表人才,自幼读书,学识渊博,尤长文学。他青年时热衷于功名。1496年考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授检讨。1509年调为吏部文选主事,年内由员外郎再升郎中。

    王九思擅长诗文和曲,以诗文名列“前七子”。王九思散曲存套数十余首,小令百数十首。他的曲作多数是对现实表示不满,通过寄情山水,发泄自己的牢骚。虽然抒发的是个人的情怀,境界狭窄,但尚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

    王九思所著的散曲秀丽雄爽,如[沉醉东风]《归兴》:

    有时节露赤脚山巅水涯,有时节科白头柳堰桃峡。戴什么折角巾,结什么狂生袜,得清闲不说荣华。提起封侯几万家,把一个薄福的先生笑煞。

    曲子倾吐胸臆,生机盎然。正词谑语错杂其间。王九思的散曲有时曲作过于粗豪,精思不足,这是他曲作明显的不足之处。

    冯惟敏,字汝行,号海浮,又号石门,山东临朐人。自幼随父游历南京、平凉、石阡等地。聪颖好学,才华富瞻,与兄惟健、惟重及弟惟讷同以诗享名,时称“临朐四冯”。

    冯惟敏的散曲,能跳出只写吊古厌世、谈禅归隐、林泉逸兴,男女风情的窠臼,将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的诸方面,丰富了曲作的内容。

    首先,他的散曲严重地抨击了吏治腐败、政治黑暗和社会种种弊端:有讽刺统治集团腐朽无能,颠倒是非曲直的,如[清江引]《八不用》、[朝天子]《解官至舍》。

    有的谴责贪官污吏刻薄罪行的,如[醉太平]《李中麓醉归堂夜话》、[新水令]《十美人被杖》;有的揭露上层社会尔虞我诈、贤愚不辨的,如[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枝花]《对驴弹琴》。

    有的是对科举制度表示的不满,如[粉蝶儿]《辞署县印》、[折桂令]《下第嘲友人乘独轮车》;还有一些是指斥江湖术士骗钱害人的,如[朝天子]《四术》等。或讽贪、或刺虐、或戳弊、或揭恶,均为警世醒民之作。

    冯惟敏还有不少关心农事、同情农民的作品,如[胡十八]《刈麦有感》、[折桂令]《刈谷有感》、[玉江引]《农家苦》,以及[玉芙蓉]《喜雨》、《苦雨》、《苦风》、《喜晴》等。

    此外他还有一些曲作,如[端正好]《吕纯阳三界一览》3组套曲,借神鬼反映现实社会,抒发愤懑之情。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深度。

    冯惟敏散曲的艺术风格,以真率明朗、豪辣奔放见长,但也不乏清新婉丽之作。他的作品大量运用俚语俗谚,不事假借,极少雕饰,幽默诙谐,气韵生动,保持了散曲通俗自然的本色美。有时他将经、史、子、集中的书面语词入曲,任意驱遣,浑然天成,毫无生硬枯涩之弊。

    冯惟敏散曲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独特的取材视野,豪辣宏阔的艺术风格等3个方面。这些成就使冯惟敏成为明散曲豪放派集大成的人物,奠定了他在散曲史上的历史地位。

    薛论道,字谈德,号莲溪居士,河北定兴人。薛论道自幼喜欢读书写作,据说8岁时就能做文章。后从军30年,官至指挥佥事。后弃官归隐,但是不久又被起用,授予神枢参将加副将,一直到老。

    薛论道的散曲保存在散曲集《林石逸兴》里,《林石逸兴》共10卷,每卷百首,曲目1000首,可见数量是很庞大的。

    薛论道出身于下层,又亲身体验到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阶级的昏庸,因此,在散曲中多有讽世之作,作品的内容在对黑暗势力的揭露上占着很大的比重,同时对未来充满向往也构成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薛论道在作品中对社会不公的揭露和嘲讽往往是不顾情面的,如他在散曲中贬责封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是“软脓色气豪,恶少年活神道”,讥讽他们:“今日车,明日轿。村头脑紫貂,瘦身躯绿袍,说起来教人笑。”

    对这些官僚贵族在官场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倾轧是“芥羽一毛轻,倚豪雄起斗争,撄冠披发不恤命”。这些都反映了薛论道对统治阶级不关心人民疾苦,只知争权夺利,吃喝玩乐的鄙视和憎恶。

    由于薛论道较长时期地过军营戎马生活,屡次领兵和入侵者作战,所以他的散曲中对战场的描写数量较多,而且写得真实感人、有气魄,如他有名的散曲《吊战场》:

    拥旌麾鳞鳞队队,度胡天昏昏昧昧。战场一吊,多少征人泪?英魄归未归,黄泉谁是谁?森森白骨,塞月常常会;冢冢碛堆,朔风日日吹。云迷,惊沙带雪飞;风催,人随战角悲。

    散曲写出了敌我大战的雄壮场面,人如蚁,旗如林,同时又写出了古战场上的凄凉,有多少将士丧失了生命,一堆堆的白骨,一座座的坟丘,战争给多少人家带来了灾难啊!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死亡将士的怀念,也隐含着作者决心御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将军旅生活入曲,在散曲史上,薛论道的《林石逸兴》是首创。078这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在创作中的表现,也是对散曲题材的突破。

    薛论道对塞外景物意象的个人感受和组合方式,承继着唐代边塞诗的艺术表现题材和宋代边塞词的艺术风格的传统,扩大了散曲的创作领域的同时,还强化了散曲的志情抒怀。

    面对黑暗的现实,薛论道并没有颓废和畏惧。在一些散曲中,表达了他对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思想感情,如在散曲《古山坡羊·冰山》中写道:“狂飙,三冬任尔飘;尔骄!一春看尔消。”

    作者通过“冰山”,写出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在那种“凌凌草木凋,茫茫星斗摇”的动荡昏暗的时代,他要不畏严寒,不随世俗,勇敢地站出来。

    他把自己比作猫头鹰,自豪地声称,“万物中君独怪,百鸟丛尔最凶”;他把自己比作大鹏,“等闲一举冲霄翼”,“翻江搅海惊天地”,显示出作者敢于蔑视封建势力,置身污泥而不染的情操。

    薛论道的一些咏物作品,也往往有明显的寓意,像[古山坡羊·冰山]讽刺权势者逞凶一时,终归消亡;[水仙子·鸱鸲]、[桂枝香·蚊]讽刺专在暗处害人者等,也都愤慨很深。

    他还有一些抒写个人抱负的作品,既写出了大鹏冲天的壮怀,也夹杂着深沉的未遇之叹。其缺点是不少作品带有宿命论和消极悲观的思想。

    在艺术上,薛论道的散曲多富有浪漫主义的手法,在用词造句上形象生动,读来既朴实,又流畅通达。此外,薛论道还经常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对语言进行修饰。

    薛论道对明散曲乃至整个散曲的构筑意境和反映现实的艺术功能有着开拓性的探索。他的“叹世曲”不仅继承了元代“叹世”曲作的优良传统,同时又有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叹世曲的表现领域。其叹世曲作题材广阔,意境高远,情感豁达,具有明显的个性和特色。

    拓展阅读

    王九思非常好学,为了写好戏曲,他便从学音乐开始。他购买乐器,聘请乐师,教他学习音乐知识。经整整3年的不懈努力,学会了弹奏琵琶、三弦等,而且弹得很好。

    他雇请歌妓,组成家班,一旦有了新作,便排练和演出,并不断修改提高。他十分注意向别人学习,丰富提高自己。

    一次戏曲作家李开先去西夏饷军路经关中,住在康海家里,他得知后,立即邀请到鄠县做客,设宴招待。同时,让家班演唱了他的杂剧《游春记》,请李开先指点。

    南曲名家改革开辟新天地

    在康海、王九思、冯惟敏、薛论道等一批北曲名家铸就北曲辉煌的同时,南曲也出现了一批散曲名家,他们的创作也给南曲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成就了南曲的辉煌,这批南曲名家以沈仕、梁辰鱼、王磐、陈铎等人为代表。

    沈仕,字懋学,又字野筠、子登,号青门山人,别号东海迷花浪仙,浙江杭州人。沈仕年轻时即有才名。他的散曲集合成散曲集《唾窗绒》,其散曲被称为“青门体”,轰动一时,并一直影响到晚明。

    “青门体”以写艳冶绵丽的作品为特征,有如诗中的“香奁体”和词中的“花间派”。不少散曲作家受他影响,在散曲流派中可说是异军突起。

    沈仕的散曲已偏向满足耳目感官的享受要求,形式浮艳,内容苍白,如其代表作《南双调》:“懒画眉春闺即事东风吹粉酿梨花,几日相思闷转加。偶闻人语隔窗纱,不觉猛地浑身乍,却原来是架上鹦哥不是他。”

    再如《琐南枝·咏所见》:“雕栏畔,曲径边,相逢他蓦然丢一眼。教我口儿不能言,脚儿扑地软。他回身去一道烟,谢得蜡梅枝把他来抓个转。”

    这两首曲作充分地体现了当时沈仕曲作的艳冶绵丽的风格。

    梁辰鱼,字伯龙,号少白、仇池外史,江苏昆山人,他的父亲梁介为平阳训导,“以文行显”。梁辰鱼喜欢行侠仗义,不喜欢、也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梁辰鱼喜欢交朋友,据说他家有装饰好的房屋,专门接纳四方奇士英杰。嘉靖年间以诗人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都与他往来,戏剧家张凤翼也是他的好友。

    梁辰鱼得到过著名音乐家魏良辅的传授,又与郑思笠等人精研音理,对改革昆山腔做出了贡献。

    梁辰鱼的散曲集《江东白苎》一出,以昆腔演唱的南曲大盛,北曲迅速衰落。这时东南地区资本主义逐渐萌芽,城市更加繁荣,散曲作家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地区活动。

    由于城市物质生活的刺激,以及享乐意识的浸润,很多文人或多或少都沾染上沉溺声色的风气,很多人都蓄有歌伎,或经常出入青楼,因此作品大半喜欢用华美纤丽的辞藻,写缠绵旖旎的艳情。

    梁辰鱼的《江东白苎》,和沈仕的《唾窗绒》,是华美纤丽风气的代表。他们所开创的“白苎派”和“青门体”,风靡一时。

    梁辰鱼的《江东白苎》内容可为3类:一类是以闺情为基本题材的散曲,它们在梁辰鱼曲中所占比例最多,但几乎都不只是为咏闺情而作,其中许多的闺情曲寄寓了作者自身的失意,如《白练序·暮秋闺怨》:

    西风里,见点点昏鸦渡远洲,斜阳外,景色不堪回首。寒骤,谩倚楼,奈极目天涯无尽头。消魂久,凄凉水国,败荷衰柳。[醉太平]罗袖。琵琶半掩,是当年夜泊,月冷江州。虚窗别……

    曲中“昏鸦”、“斜阳”、“败荷衰柳”等凄凉秋景与思妇的孤独哀愁交织在一起,凄凉意味浓厚,这是作者借闺怨来抒写自身抑郁的情怀。

    第二类是羁旅乡愁、登临怀古、赠别怀旧之作。这类曲作不多,但内涵丰富。其中有抒写羁旅之中的乡土之思;有的是抒写伤怀故国之作;有的是抒发送别友人的真挚情感。这类词作往往用清丽之词抒写人生感叹,低回而沉郁,如《销金帐·夜宿穆陵关客舍》:

    松窗半掩,月落空庭暗,笑孤身在关门店。怎奈夜永不寐,剔残灯焰。西风透入,透入茅檐破苫。起弄双剑,惊落疏星千点。谁怜变了,变了苍苍鬓髯。

    独宿荒村野店,夜不能寐,拔剑起舞。虽有“惊落疏星千点”的豪气,却掩盖不了老去无成的叹息。

    第三类是带有市井气的散曲。梁辰鱼的这类曲作以《驻云飞·杂咏效沈青门唾窗绒体》组曲为代表。其中露骨的色情描写,感官刺激和享受,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社会风气的败坏。

    梁辰鱼散曲的艺术特色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声韵谐和优美,且长于抒情。这是用昆腔新声唱曲的直接反映,是旧昆腔婉转清丽风格的发展;二是辞藻典丽蕴藉,用词精致细腻婉约,这在其闺情曲作尤其是套曲中表现突出。

    王磐,字鸿渐,自号西楼,江苏高邮人。他出生于一个富有之家,喜欢读书,曾为诸生,但嫌拘束而最终选择了放弃,他终身不再应举做官,而是纵情于山水诗酒,常与名士谈咏其间。

    王磐散曲有小令65首,套曲9首。王磐散曲题材比较宽广,套曲〔南吕·一枝花〕《久雪》,以大雪的逞威,喻权贵的肆虐,借以抒发心中的牢骚不平,并且表示了对光明的信念。〔南吕·一枝花〕《嘲转五方》则讽刺了社会的迷信风气。

    王磐做了大量庆节、赏花、记游等闲适之作,反映了他生活和性格的基本方面。部分作品则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

    王磐散曲的风格大多是清丽精雅的,个别讽刺作品则较为豪辣,如[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曲作把正德年间擅权的宦官,在运河沿岸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以及他们装腔作势的嘴脸,揭露得淋漓尽致。

    他的[朝天子]《瓶杏为鼠所啮》旁敲侧击、嬉笑怒骂,以其俳谐风趣为人所称道:“斜插,杏花,当一幅横披画。毛诗中谁道鼠无牙?却怎生咬到了金瓶架?水流向床头,春拖在墙下。这情理宁甘罢!那里去告他,那里去诉他,也只索细数著猫儿骂。”

    硕鼠之所与敢于肆无忌惮,是猫儿无能或放纵的结果,作者把矛头指向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

    王磐的写怀咏物散曲,以清丽见称,如《落梅风》,写野外牧羊,宛如清淡秀丽的水墨画,表现力很强。有时借景抒情,表白自己对人生、对世事的态度,多弦外之音,这也是王磐写景咏物曲的特色所在。

    陈铎,字大声,号秋碧,江苏新沂人,家居金陵。陈铎为人风流倜傥,擅长诗词和绘画,又精通音律,善弹琵琶,常常牙板随身,随时高歌一曲,被教坊的子弟称之为“乐王”。

    陈铎散曲集有《秋碧乐府》、《梨云寄傲》、《月香亭稿》、《可雪斋稿》、《滑稽余韵》。陈铎的散曲大部分是写男女风情和闺怨相思,供歌伎们清唱的作品。

    这些作品,缠绵幽怨,故作多情,显得纤弱萎靡,有一些还带有色情的成分,内容无甚可取。影响最大、赖以传世之作是《滑稽余韵》。

    陈铎长时间生活在金陵,对城市生活颇为熟悉。《滑稽余韵》一卷,是一组曲,共141首。每首写一个行业,一共描写了60多种手工业工匠和其他劳动人民的生活,30多种店铺的经营。

    把形形色色的商肆店铺,三教九流,都写入散曲中。曲作高度赞扬各种工匠的手艺,歌颂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同情他们的辛苦劳碌。

    《滑稽余韵》一卷基本上采用当时的口语,明白通俗而又不失幽默风趣,富于生活气息。表现手法直露而不迂曲,不事藻绘雕琢,叙述中夹杂着评价和褒贬,明显不同于他的其他散曲。

    陈铎把散曲的锋芒直接对准人性,全方位地反映明代中叶城市生活,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社会群体不同的职业特征,公开表现自己的憎恶或同情,探讨职业病和行业病中显露出卑微人性,这种曲风,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开辟了新天地。

    拓展阅读

    梁辰鱼最为擅长的不是散曲,而是杂剧,从艺术水准来说,散曲的成就要远逊于杂剧。梁辰鱼对改革昆山腔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梁辰鱼的曲在当时广为传唱,如晚明时期戏曲理论家吕天成在《曲品》说:“丽调喧传于《白苎》,新歌纷咏于青楼。”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编写的剧本。清代学者朱彝尊说:“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

    自清代中叶以来,《浣纱记》中的许多单出,发展成了昆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折子戏,像《回营》、《转马》、《打围》、《进施》、《寄子》、《采莲》、《泛湖》等,都非常有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