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办成大事,固然要靠实干,但有人一辈子实干也未必成功,这其中可能缺少一个“贵人”提携。所谓“贵人”,可以是身居高位的人,可以是令掌权者崇敬的人。这些人的经验、专长、知识、技能等在他熟悉的圈子里“有名气”,说话管用。让贵人扶上一把,助上一臂之力,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
改变人生抓“贵人”
在古代,所谓贵人就是指有权有势或有钱有名的人。他们既然不同于常人,自然也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力量,可办成一般人办不成的事。但要想贵人为自己办事,当然必须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功夫。
找贵人办事,是许多人办成大事的成功秘诀。对于一般人来说,贵人很难遇到,然而一旦遇上,就要紧紧地抓住,直到帮你办完事为止。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有了贵人,不仅能缩短走向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的筹码。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贵人”相助。
李鸿章早年屡试不第,“书剑飘零旧酒徒”,为此他一度郁闷失意,然而1858年他却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一个潦倒的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李鸿章拜访曾国藩,牵线搭桥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国藩的心腹,当时随曾国藩在安徽围剿太平军。有了这层关系,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李鸿章素有才气,善于掌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甚为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
有一次曾国藩想要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因为他在处理江北练首苗沛霖事件中决定不当,后来定远失守时又弃城逃跑,未尽封疆大吏守土之责。曾国藩愤而弹劾,指示一个幕僚拟稿,总是拟不好,亲自拟稿也还是拟不妥当,觉得无法说服皇帝。因为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师,弟弟是状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面前正是“圣眷”正隆的时候,而且翁门弟子布满朝野。怎样措辞才能让皇帝下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办,又能使朝中大臣无法利用皇帝对翁氏的好感来说情呢?曾国藩为此大费踌躇。
最后,这个稿子由李鸿章来拟。奏稿写完后,不但文意极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刚正的警句,说:“臣职分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一写,不但皇帝无法徇情,朝中大臣也无法袒护了。曾国藩不禁击节赞赏,就此入奏,朝廷将翁同书革职,发配新疆。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更觉李鸿章此才可用。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是很难得到贵人赏识的。即使侥幸获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贵人也会比较谨慎,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不明摆着往自己脸上抹黑吗?“相马相出一个癞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讽刺。“伯乐相马”,同时“良禽择木而栖”,所以双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诚相待,投桃报李。
受贵人相助,有利也有弊。因为有些贵人提携新人,是出于爱才,出于公心,但也有人是有私心的,为了培养班底,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贵人倒台,身败名裂,你作为他的党羽,也要小心受到牵连,影响仕途、财运或名誉。
千里马没有伯乐赏识永远只能是一匹普通的马。一个人光有才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来给你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因此,结交贵人,借梯登高,是想要成功的人必须学会的一门学问。
背靠“大树”好乘凉
老狐狸说,人生之旅充满了艰辛的风风雨雨,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有时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如果能够为自己找到一棵可以遮风避雨的大树,取得成功便易如反掌。
烈日当头,为自己找到一棵乘凉之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挫折与烦恼。当然,如果你本身天资过人,勤奋有加,那你可以说,我不必依靠他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这当然是最好的了。倘若你自认本领不强,同时也想减少挫折,那不妨找棵树靠靠,靠久了自然能够出头。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走向成功的。
晚清商人胡雪岩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他之所以取得惊人的财富,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找了两棵坚实的“大树”。
一个是王有龄,在他创业之初给了他很大的关照和帮助。在地方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龄的权势,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机会,生意越做越大。
另一个则是左宗棠,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战功谋略闻名,权高位重。胡雪岩为了结交左宗棠,靠上这棵“大树”,费尽心思。他主要采用了两个手段:
第一,对左宗棠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的脾气,倔犟固执,难以接近;同时因其战功彪炳,颇为自得,喜欢听褒扬之词。并且他对左宗棠与曾国藩以及李鸿章等人之间的矛盾了如指掌,因而胡雪岩说话的言辞能正中左氏之心怀。
第二,善急人之所急。光说不做是不行的,胡雪岩打动左宗棠还体现在行动上,他为左宗棠解了燃眉之急,了却了左宗棠的心病,自然也就换取了左宗棠的感谢和信任。
不过,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虽然你看上了某个靠山,可对方却不一定愿意提拔你、照顾你。你必须在和他往来之间,让他了解你的能力、上进心、人格、家世和忠诚,也就是说,要他能够信赖你!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半年、一年,也有可能更漫长,而你不仅要好好表现,还要在难熬的岁月中等待机会,应付“大树”对你的考验!
贵人靠自己去发现
在无数小人物心中,也许对求大人物相助多半是想想而已,因为大人物实在难求呀。但也有小人物中的另类,凭着聪明智慧,办成了大事。
老江创业多年,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在跟他开玩笑,辛苦奔波却收获甚微。一次,他所在的城市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他感到这是个机会,可是同一个城市里符合要求的公司多达十几家,怎样才能获得这个机会呢?他绞尽脑汁,针对专门管理此工程的负责人,想出了一个好点子。
该负责人有个习惯,每逢周末都要到郊区的鱼塘钓鱼。于是老江探明地点,也带上渔具,跑到该鱼塘。他先在旁边看着负责人垂钓,每当负责人钓上鱼的时候,老江都表现得很羡慕。负责人自然就觉得很得意,看见老江带着渔具却没钓鱼,便好奇地询问。老江装作不会钓鱼,借机请教。负责人一下觉得遇到知音,便告诉老江一些钓鱼的窍门。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就谈到了各自的职业,老江一副很委屈的样子,说着自己的行业竞争的激烈,向负责人大吐苦水。等到负责人表露身份的时候,老江也就顺理成章的提出了要求。
可想而知,老江的公司自然拿到了工程招标,从此以后老江的事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
由此可见,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找一棵“大树”是多么重要。为自己寻求一些大人物作为背景,依靠其权势或者影响力,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拔,英雄有用武之地,确实很值得研究。就现代社会而言,有以下四项建议具体可行:
1.找寻大人物
大人物往往是指在层级组织中职位比你高且能帮助你晋升的人。有时你得煞费苦心地去分辨谁具有这种能力。只要深入观察,你将会找到能帮助你晋升的大人物。
2.激励大人物
不激励大人物等于没有大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层级组织里,大人物帮助你往上晋升后他有什么好处,如果他不帮助你晋升,他有什么损失,这一点会影响到他对你的态度。
3.以退为进
在人生奋斗的过程中,你努力地往高处爬,可是当你爬到半途时,前面却有无数人挡住了你的去路。他们爬到一半便已失去勇气,双眼紧闭,死命地抓住栏杆,既不会掉下来,也不再向上爬,而你就是无法超越他,这时,有人虽然拼命为你呐喊加油,结果还是无济于事。
同样的,在工作上的层级组织中,如果你的上一层职位被某一个不胜任者占住,那么你花再多力气或你的贵人再有心提拔你,也都将徒劳无功。
为了到达人生的顶峰,你必须爬过那被堵塞了的阶梯,横越到另一侧没有障碍的阶梯,然后再顺利地爬上顶端。在层级组织中,你必须离开有障碍的那条升迁管道,然后从另一条没有阻碍的管道往上晋升。如果那人仍有资格获得晋升,他便不算是挡路人,而你也不必躲开他。只要稍加忍耐多等一些时日,你将获得晋升的机会,届时出现空缺,你的“贵人”便能立即提拔你。
4.争取多位重要人士的提拔
“多位大人物的共同提拔,可产生乘数的提拔效果(指大人物人数乘以个别提拔效果)。”乘数效果的产生,是由于这些大人物在他们的谈话里,不断地互相强化你的优点,因而使他们决心提拔你。假使你只有—个大人物可以依靠,你便得不到这种强化的效果。
所以,拥有多位大人物便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这亦是小人物借“大树”相助办事的智慧。
善于打开突破口
常言道:“人情卖给熟面孔。”给不给面子往往关系到你和对方是否熟悉以及熟悉程度。因此,找陌生人办事时拉关系、套近乎,光是厚脸皮不行,必须讲究方法,讲究步骤。
俗话说,造房先造门。只要能打开突破口,与对方拉上关系,并且毫不放松,接二连三地贴上去,日久天长,双方的关系就有点儿扯不清了,就密切了,求对方办事自然就不好推辞了。人们总结出了一套技巧:
(1)自然接近对方的身体
当人们在百货公司买衬衫或者领带时,女店员总是会说:“我替你量一下尺寸吧!”每当这时,顾客都会在心中喝道:“嗯!这种方法真不错,我上当了。”这是因为对方要替你量尺寸时,她的身体势必会接近过来,有时还接近到只有情侣之间才可能有的极近距离,使得被接近者的心中激起一种类似谈恋爱的兴奋感。
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四周的地方,都会有一种势力范围之内的感觉,而这种势力范围,通常只能允许亲近之人接近。相反,允许别人进入你的身体四周,就会有种已经承认和对方有亲近关系的错觉,这一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相同的。
某杂志刊登过这么一则标题,就是《手放在你肩膀,我们已是情侣》。的确,本来一对陌生的男女,只要能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心理的距离就会一下子缩短,有时瞬间就成为情侣的关系。推销员就常用这种方法,他们经常一边谈话,一边很自然地移动位置,挨到顾客身边。
(2)初次见面打消对方的紧张感
每个人都有同感,就是和初次见面的人对面谈话,真是一件不好受的事。这是因为两人的视线极易相遇,而导致两人之间的紧张感增加。一位富豪曾经谈起,如果有他不愿意借给钱的人向他借钱,他就会和那个人面对面交谈。因为这样谈话会使对方紧张而不敢乱开口,即使借了也不敢不还,而与之相反借钱不还的人,都是坐在旁边位置不与你正面相对谈话的人。
与人交谈时坐在旁边的位置,自然就会轻松下来,这是因为不必一直意识到对方的视线,而只在必要时看他的视线即可。坐在对方旁边的位置与之交谈,对亲近感的增加很有帮助。因此,和初次见面的对方要增加亲近感时,最好避免和他面对面的交谈,而应尽量坐在他旁边的位置,才能令对方的视线有转移的地方,同时因为不会产生紧张感,所以能很快地建立亲近感。
(3)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
对一名成功的推销员来说,经常到主顾家中去,被认为是和主顾熟悉的要诀之一,尤其是以“我到附近办事,顺便来看看你”这种说法,更能抓住主顾的心。这种亲近方法,在心理学方面被认为和学习一样。
譬如我们要用12个小时学习,那么一天用功2小时,而连续一个礼拜,比一口气熬夜念12个小时更加有效。到驾驶员训练班学习驾车,一天的练习时间也都有一定的限制,绝不会让你超出时间,也就是利用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
在人际关系方面,使对方产生亲近感,也就是给予对方好印象的基本条件。而要满足这项条件,利用这种“分散效果”,可以说是给对方强烈印象的最好方法了。
一般而言,整夜在一起喝酒的朋友,和长时间交往的朋友相比,乍看之下好像前者的人际关系较稳固,但实际上,这种关系如不加以持续,两人之间的交情就会越来越浅。譬如有人问你:“你和某人的关系如何?”而你回答“我见过他一面”和“偶尔会见面”,那么给人的印象就不同了,而和“常见”这个回答更不同了。道理显而易见,见面的次数和两人之间的亲近度是成正比的。
无事也登“三宝殿”
中国人串门落座之后常爱说这样一句话:“无事不登三宝殿。”言外之意是有事相求了。其实这正是台下工夫不到家的一个明显例子。会处世的人常常无事也登三宝殿,平日里很注意与人保持联系——哪怕是一个电话也好,让别人知道,他们在自己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非到有事才找人,未免显得太过功利主义,惹人反感。一个很久未与你联系的昔日同事,突然打电话请你帮他贷笔巨款,恐怕你感到的不仅仅是为难,还有极大的不快吧?
8小时之外常到同事家做做客以加强联系和沟通,看来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也要提醒你一句:要把握一定的分寸,懂得做客的学问。免得落个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1)预约与客户的拜访要严格遵守时间,别忘了“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预约的拜访不能准时赴约,要提前打电话通知,即使责任不在自己,也要道歉。
(2)主人向自己介绍新朋友时,一定要站起来,以示谢意,同时一定要在第一次介绍中记住对方的姓名,免得谈话里不好称呼。对一些自己不认识的长辈或领导同志,要主动站起来,先自我介绍,让对方了解自己。介绍自己要亲切有礼,态度要谦虚,不能自我吹嘘。
(3)在同事家中做客,受欢迎的人绝不是大大咧咧地径直坐到座上,而应等主人说过才能就座;等人时,不要左顾右盼,主人奉茶之后,先搁下来,在谈话之间安静稳重最为礼貌。
(4)在进同事家门之前,要先看鞋上是否带泥。擦掉泥之后,先行敲门再走进去。雨具、外衣等要放到主人指定的地方。如果主人较自己年长,那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宜先坐下。自己的交通工具如自行车要锁好,放在不影响别人通行的地方,如果放的位置不好或忘锁而被盗,不仅自己受损失,也给主人带来麻烦。
(5)要知道吸烟属于个人嗜好,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抽烟时一定要征得主人的同意特别是女主人的同意,因为间接吸烟也危害他人的健康。如果主人家未置烟灰缸,多半是忌烟的。如果掏烟打火,让主人匆忙替你找烟灰缸,是不尊重人的举动。
当然,同事应酬中没有永远的主人,也没有永远的客人,做个懂礼之客固然重要,做个能得体待客的主人也要紧得很。事先得知同事来访,要提前准备好茶具、烟具。客人进门后,要热情迎接并请上座。如果客人是从远道而来,要问问是否用过餐。对一般客人,在饭前只给烟茶就可以了,茶壶可以放在桌子上,对尊敬的客人或领导、长辈、同事,要在另外的屋里把茶倒好送进去,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满,宜于客人饮用。
如果是“不速之客”,也要起立相迎。室内来不及清理,应向客人致歉。不宜当着客人的面赶忙扫地,弄得满屋灰尘。接待时,要问明来意。比如说:“你今天怎么抽出空来了呢?”对方如答:“有事要麻烦您。”可又不一下子直说出来。就不要立即追问,恐怕是因为还有家中其他人在场,难以启口。那就不妨改变一下接待方式。
总之,在拜访朋友和接待朋友时,都要注意必要的礼貌,只有这样,你的朋友才能维持得长久,你的关系才能稳固而可靠。
办事心经
交际是一项生存的本能,特别对于生活在现代复杂社会中的个体,要想获得最佳的生存机会,就得拥有相应的技能,没有人能够逃得过交际的“魔爪”。既然如此,那么人人都得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拥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你在办事时,是否顺利的重要保障。
可以说,一个人结交了多少朋友,所交的朋友“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办事过程中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甚至是办事的结果。
Chapter4 老狐狸办事读心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