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办事心经-办事要注意细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狐狸说

    “细节决定成败”,在办具体的事的时候,由于你的目标和意图是已经确定下来的了,这时细节上的任何疏忽都有可能影响到目标和意图的实现,此时此刻,细节真正会决定你的成败。

    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与此类似,作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他反复地强调如果对细节的把握不到位,无论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都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可见对细节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古已有之,中外共见。也就是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地被执行。我们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

    细节体现素养

    一个人的素质是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因为只有从细节上严于律己,讲究分寸的人才能真正把事情做到位。从小事做起,事事认真到位是一种素质。任何细节,要做就做好,要么就别做这件小事,一粒老鼠屎也能坏一锅粥呢。

    同是写一篇报告,有人就能把它做得像模像样,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有的人却马马虎虎,该做的没做,能做的也不做。就连报告中的表格也大小不一,非常难看。也许有人会辩解说形式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内容。但是如果连你能做的都不把它做好,那么怎么能说你确实努力去做这件事了呢?报告的质量既在内容也在形式,形式的差别就体现了人们做事的差别,素质的差别。

    老狐狸建议我们,每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应该在心里立下一个标准,下次做这件事或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就以这种标准做,不应有丝毫折扣。通过做普通的小事训练自己的素养,就能使自己真正变得不同起来,做更复杂的事也会得心应手。

    步步为营的策略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一定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老狐狸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精于观察

    要学会在细节上下工夫,就必须精于观察。观察不仅能使我们能注意到事物的真实状况,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指导我们的行为。

    著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训练画蛋,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蛋,就如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从观察这些蛋的区别,达·芬奇所获得的是透视物体的感觉,准确描绘一个物体的能力。科学家尤其需要观察的能力,在实验室里如果不仔细观察,他将错过新的发现的机会。

    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也需要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隐藏在事情背后的条件,就连解数学题也有隐含条件呢。这些条件可能是一些潜规则,可能是一些难言之隐,也可能是一些被刻意掩盖住的东西,也可能是我们经常疏忽的方面……还要观察事情本身,事情的进展,事情的困难等。

    总之,精于观察的人确实掌握了一门“手艺”,善于发现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关系到所要做的事情的质量,如果控制了这些东西,把事情做得更加令人满意,你就胜人一筹了。

    体现你靠得住

    老狐狸说,同事间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取得信赖。让别人信赖你,一方面可以避免别人对你的言行产生误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你的工作。

    什么样的态度最容易博取别人的信赖呢?

    1.倾听对方谈话——训练口才不易,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好听众更不容易,尤其是当对方滔滔不绝地向你诉苦或谈论个人问题时,总是叫人心烦。但不论如何,请拿出你的耐心,认真聆听同事说话。

    2.言行一致——即使处理细微的琐碎事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有言行不一的情形出现,会破坏人们对你的信赖。

    3.对同事一视同仁——只和才干杰出或气味相投的同事亲近而冷落他人的做法,往往会在无形中危害到自己给旁人的信赖度。

    二号线的故事

    现代商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细节决定了。大笔的金钱投入下去,往往只为了赚取百分之几的利润,而任何一个细节的失误,就可能将这些利润完全吞噬掉。

    就拿上海的地铁为例。上海的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知道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

    1.三级台阶。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出口都不是和地面齐平的,要进入地铁口,必须要踏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不要小看这三级台阶,在下雨天它可以阻挡雨水倒灌,从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事实上一号线内的那些防汛设施几乎从来没有动用过,与之相较地铁二号线曾发生过雨天被淹的麻烦。

    2.转弯。

    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不会直接通到室外,而二号线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这一个转弯大大减少了地铁站台和外部的热量交换,从而减轻了空调的压力,使得一号线的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3.地面装饰线。

    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在里面铺设同一色彩的地砖。这样的装饰,给予乘客心理上的暗示,从而使所有的人都会下意识地站在地砖所在的范围内,和地铁轨道沟保持了大约50厘米的距离,保证了乘客的安全。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稍不注意就会过于靠近轨道,使得地铁公司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提醒乘客。

    4.站台宽度。

    一号线的站台比较宽,上下车比较方便,而二号线的站台比较窄,尤其其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比较窄。在高峰时间,显得非常拥挤。

    较窄的站台,也使乘客无法看清楚对面的本站站牌,容易坐过站。这使得二号线重新装饰了所有的柱子,使每一个站台的柱子都不相同,以方便乘客辨认。但同时二号线也丧失了在柱子上做广告的收入。

    5.小缺口。

    地铁一号线在设计的时候留有站台门,地铁到达的时候,地铁门和站台门会对准,同时打开。没有地铁的时候站台门关闭。这进一步保存了站台的热量,节省电费。同时也保证了旅客的安全,使得旅客根本不可能跳下站台。

    虽然在实际运营的时候,并没有安装站台门,但仍然可以在站台上看到门的导轨,导轨在每一个正对门的地方都留有一个缺口。

    6.其他。

    地铁一号线每一个站台的楼梯、柱子的位置基本上是相同的,这大大减少了设计时候的绘图费用。从德国进口的车子的照明程度得到了精确的测量,当车厢壁上没有悬挂任何东西的时候,其亮度是相当舒适的。而目前由于大量张贴了广告,使得车厢内的照明偏暗。

    泰国酒店的高明之处

    泰国的东方饭店堪称亚洲饭店之最,几乎天天客满,不提前一个月预定是很难有入住机会的,而且客人大都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泰国在亚洲算不上特别发达,但为什么会有如此诱人的饭店呢?大家往往会以为泰国是一个旅游国家,而且又有世界上独有的人妖表演,是不是他们在这方面下了工夫。错了,他们靠的是真功夫,是非同寻常的客户服务,也就是现在经常提到的客户关系管理。

    他们的客户服务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实例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把服务做到位的。

    一位男士因公务经常出差泰国,并下榻在东方饭店,第一次入住时良好的饭店环境和服务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他第二次入住时,几个细节更使他对饭店的好感迅速升级。

    那天早上,在他走出房门准备去餐厅的时侯,楼层服务生恭敬地问道:“于先生是要用早餐吗?”这位男士很奇怪,反问:“你怎么知道我姓于?”服务生说:“我们饭店规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这令于先生大吃一惊,因为他频繁往返于世界各地,入住过无数高级酒店,但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碰到。

    于先生高兴地乘电梯下到餐厅所在的楼层,刚刚走出电梯门,餐厅的服务生就说:“于先生,里面请。”于先生更加疑惑,因为服务生并没有看到他的房卡,就问:“你知道我姓于?”服务生答:“上面的电话刚刚下来,说您已经下楼了。”如此高的效率让于先生再次大吃一惊。

    于先生刚走进餐厅,服务小姐微笑着问:“于先生还要老位子吗?”于先生的惊讶再次升级,心想:“尽管我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但最近的一次也有一年多了,难道这里的服务小姐记忆力那么好?”看到他惊讶的目光,服务小姐主动解释说:“我刚刚查过电脑记录,您在去年的6月8日在靠近第二个窗口的位子上用过早餐。”于先生听后兴奋地说:“老位子!老位子!”小姐接着问:“老菜单?一个三明治,一杯咖啡,一个鸡蛋?”现在于先生已经不再惊讶了,“老菜单,就要老菜单!”于先生已经兴奋到了极点。

    上餐时餐厅赠送了于先生一碟小菜,由于这种小菜于先生是第一次看到,就问:“这是什么?”服务生后退两步说:“这是我们特有的某某小菜。”服务生为什么要先后退两步呢,他是怕自己说话时唾沫不小心落在客人的食品上,这种细致的服务不要说在一般的酒店,就是美国最好的饭店里于先生都没有见过。这一次早餐给于先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后来,由于业务调整的原因,于先生有三年的时间没有再到泰国去,在于先生生日的时侯突然收到了一封东方饭店发来的生日贺卡,里面还附了一封短信,内容是:亲爱的于先生,您已经有三年没有来过我们这里了,我们全体人员都非常想念您,希望能再次见到您。今天是您的生日,祝您生日愉快。于先生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发誓如果再去泰国,绝对不会到任何其他的饭店,一定要住在东方饭店,而且要说服所有的朋友也像他一样选择。于先生看了一下信封,上面贴着一枚六元的邮票。六元钱就这样赢得了一颗心。

    到位的服务是源于对细节的关注。

    量化每一个细节

    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味道虽美,却毒性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

    在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30道工序,一个熟练的河豚厨师也要花20分钟才能完成。但在中国有的餐馆,加工河豚就跟做其他海鲜一样,加工过程随随便便,烹饪过程也没有经过太多的工序,其“风险”可想而知。

    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据说这30道工序绝不是平白无故地杜撰出来的,是经过精细的科学实验测试出来的(即便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就是从营销的意义上讲,这种宣传也会增加可信度),人家很少因吃河豚而中毒就是明证。可能经过20道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凡是精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12次微笑

    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5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面,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是什么使得这位乘客最终放弃了投诉呢?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您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12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们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这就是到位的服务!

    办事的大忌就是浮躁

    老狐狸说,年轻人做事的大忌就是浮躁。浮躁有几种表现:第一,事情做到一半了,就觉得要大功告成了,开始飘飘然起来。第二,做事毛毛躁躁,巴不得立马干好,只讲速度,不讲质量。第三,处于一种烦躁状态:觉得事事都没什么可做的,没什么意义,做不出个什么名堂来,没劲。

    浮躁是通病,一般是由于出道的新手做事情还浮于表面,没有深入认识到事情的复杂性,或做事的意义。他们没有从事情的细节上去了解它,没有看到隐藏在事情背后的困难,或其所涉及的其他因素。他们的兴趣没有被提升起来,他们的挑战自己和别人的欲望也被压抑着。

    那么作为初来乍到者,让自己沉下心来进入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越早地进入就意味着越早地步入事业的轨道。我们需要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上级进行沟通,从老到的职员身上学东西。通过记日记的习惯把每天的收获和发现都记录下来是个很好的方法,它让我们每天都有一个全面反省的机会,每天都让自己成熟一些,做事少一些浮躁,多一份踏实。每天从细节上认识工作的质量,认识人们之间的关系,浮躁之气自然会少下来的。

    窥斑见豹的力量

    窥斑见豹就是从小的方面看到大的方面,从点看到面,从表象看到本质。办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把事情办到位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点,一个步骤,一个动作。因为任何一个动作都会引起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又会反过来作用于我们。

    我们办事情是按照我们对事情的理解去做的,因此如何理解所要办的事情是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善于观察和联想的人会从事情表现出来的一个方面看到事情的其他方面,即把其他方面也归入他所做的事情的范畴。

    一个思维缜密周到的人,会从一件小事、一个细节扩展到其他方方面面,在不经意间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周全很完备。

    这种对细节的深刻认识就是对事情的深刻认识。

    勤于关注事物的细节

    曾国藩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勤:“大抵勤则难朽,逸则易坏,凡物皆然。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志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亦通。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矣。”

    我们要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身、心、眼、口、手五个方面都努力去完善了,就做到关注细节了。

    对人,要细心观察别人,教导下属,劝导同事;对事,要亲自体察,用心体会;对物,要仔细察看,弄得明明白白。

    对一般人来说,往往只能做到身勤或手勤,心、眼、口是最容易忽视的。中国古代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说法,要人们在做事的时候专心。但实际上,这种状态容易导致闭塞和死板。只有身、心、眼、口、手都到的人才能最细致、最真切地调查事物,抓住细节。

    这才是勤,勤于走、读、听、说、思,勤于关注事情的细节。

    细节就是专业

    老狐狸认为,能不能关注到细节不仅是个主观问题,也是一个客观问题。在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里,细节体现的就是专业水平,也只有更加精细的技术才能达到某一个领域的尖端水平。

    中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

    国际名牌Polo皮包凭着“一英寸之间一定缝满八针”的细致规格,二十多年立于不败之地。

    微软公司投入几十亿美元来改进开发每一个新版本,就是要确保多方面细节上的优势,不给竞争者以可乘之机。只要保证产品在每个一比一的竞争中能够获胜,那么整个市场的绝对优势就形成了,因而对于细节的改进是非常合算的。

    著名的瑞士Swatch手表的目标就是在手表的每一个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精致、时尚、艺术、人性。此外,随着季节变化,Swatch不断地变化着主题。针盘、时针、分针、表带、扣环……无一不是Swatch的创意源泉。它力图在手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一个意念都得到最完美的阐释。Swatch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拥护,其每一款图像、色彩,在每一个细微处,都暗含年轻与个性的密码,或许这就是它风靡市场的原因。

    细节价值观

    把细节提升到价值观的高度是由于细节代表了人们对事情的思考角度,即有没有把这些细节当成区分事物的关键标准。

    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二十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按照一般的粗放式的管理,别说二十分钟,恐怕过了两个小时也不肯扔掉。这就是麦当劳之成为麦当劳的原因。烤牛肉饼烤出二十分钟内就要售出,这就是标准。你想想,要达到这样一条看来是很简单的标准,背后需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客人多而要得多时,现烤来不及,要让客人等——这是最让顾客头疼的事;客人少而烤得多时,又只好扔掉——这会大大增加经营成本。所以,既要不让客人等,又不多烤而扔掉,一定要对顾客需求经过详细的记录,找到一个客人数量与烤肉数量的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不误。这单单是烤肉一样,其他食品以及服务还有相应的标准要去执行,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细节是多么复杂了。

    往往人们提醒别人容易,提醒自己难。对别人苛求容易,对自己严格难。要在细节上提醒自己时刻注意,确实需要决心。

    “打死我也不说”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这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出我的口入你的耳,切莫向第三个人讲起。”这全是自欺欺人的废话,你任何时候都不能指望别人就某事守口如瓶,你可以给好朋友说,他也会同样地给他的好朋友说,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打死我也不说”。

    细节体现个性

    个性是由细节体现出来的。一件很普通的裙子加上了一颗珍珠吊坠味道就不一样了,简历的封面改成扑克牌的样子就很吸引人了。我们想把事情做得有个性些,就必须在细节上下工夫。

    做事做到位,到谁的位,有可能是顾客,有可能是自己,有可能是上级,有可能是朋友,等等。无论怎样,到位是要让对象满意。如果对象是顾客,则要突出个性化服务。产品的一个小设计就能满足某一类顾客的需要。如海尔冰箱不仅制作普通大众型号的,而且也做按单个客户特殊要求设计的冰箱,对冰箱的细节功能进行改造即可。对上级则要树立自己的个性化工作方式,也可以从边边角角的小事上着手,让上司知道这就是你到位的工作方式。

    个性化并不是另类得无拘无束,它还是必须在统一的宗旨和目标下做出来。要是脱离了这个范围,那么个性化将会是毫无意义的。海尔的个性化也是对客户周到服务的体现,这种更细化的服务就是到位的工作。

    我们办事时所追求的个性化并不是纯粹的标新立异,而是使事情更加完备完美的表现,是以一种摆脱传统的方式使工作更加到位。

    创新就是这样产生的

    老狐狸说,创新往往不是突然发明个什么让人莫名奇妙的东西,而几乎都是在对前人的成果和经验上进行改进得来的。创新的源头其实就是对已有的思想的某一点进行深挖,这就是细节的魅力。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个行业的专业知识也越来越深奥,要想有突破不是容易的事。我们需要通过观察细节,进行联想。

    比如,有个单位有一项工作是专门记录来信内容,工作人员要快速地读完一封信,并在电脑里输入自己所归纳的信的内容。每天来信很多,他们不得不一整天都坐在电脑边上,重复着许多类似的工作,非常枯燥,而且很累人。其中一名青年发现这些信很多内容很相似,完全可以把相似的内容归类以后直接输入就行,不用重新概括内容,这样查找起来也会非常方便。于是他就设计了这么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结果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几倍。

    这里的关键是这名青年在经验的基础上对细节进行了总结,发现了潜在的规律并利用它来节省时间精力。他进行的创新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而是把更加合适的方法技术用在了相应的事情上。这样一处理,记录信息的工作就非常到位了。

    办事心经

    生活中的奇迹,其实就发生在你不经意的言行之间。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善的致意或一项小小的援助计划,都能让对方体会到你的爱心和真诚。

    1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